![河南省南阳市宛城区2022年八年级(上)物理期中综合训练卷(word版,含答案)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3453693/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河南省南阳市宛城区2022年八年级(上)物理期中综合训练卷(word版,含答案)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3453693/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河南省南阳市宛城区2022年八年级(上)物理期中综合训练卷(word版,含答案)03](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3453693/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河南省南阳市宛城区2022年八年级(上)物理期中综合训练卷(word版,含答案)
展开2022年八年级(上)物理期中综合训练卷
一、单项选择(本题包括12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下列各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 下列声现象中,能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的是( )
A.蝙蝠靠超声波发现昆虫
B.倒车雷达
C.超声波清洗机
D.真空罩中的闹钟
2. “女高音、男低音”和“高声呼叫、低声细语”,前、后两情况中的“高”和“低”的物理含义( )
A.相同 B.前者指音调,后者指响度
C.前者指响度,后者指音调 D.前者指音色,后者指响度
3. 在水深3m的兴庆湖湖面上空,一只画眉鸟停在岸边距水面5m高的柳树上在婉转地“歌唱”,水中一条红鲤鱼悠然地游动,静观湖南,“红鲤鱼”、“画眉鸟”和“柳树”浑然一体,好一幅如诗如画的美景,关于上述情景,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水中的“画眉鸟”距离水面5m
B.水中的“画眉鸟”距离水面8m
C.画眉鸟的歌声婉转动听,任何时候都是乐音
D.水中的“柳树”是岸上柳树在太阳光下的影子
4. 文娱演出时,舞台上往往要用弥漫的白烟雾,给人以若隐若现的舞台效果,这种烟雾是( )
A.向舞台喷射真实的烟雾
B.利用干冰升华形成的二氧化碳
C.利用干冰升华吸热,使空气放热液化成的“雾”
D.利用干冰升华吸热,使空气中的水蒸气放热液化成的“雾”
5. 如图中能正确表示小丑在平面镜中成像的是( )
A. B.
C. D.
6. 下列各成语所反映的情景,不能用光的直线传播知识解释的是( )
A.一叶障目 B.镜花水月 C.凿壁偷光 D.形影相随
7. 医生在诊病时使用听诊器,听诊器( )
A.能使心脏振动的振幅增加,响度增大
B.能改变心跳的频率,使音调变高
C.能改变心跳的音色,使声音好听些
D.能减小声音传播过程中的能量损耗
8. 下列事例中的“小水珠”的形成需要吸收热量的是( )
A.
青草上的露珠
B.
冰凌上滴下来的水珠
C.
山间的薄雾
D.
壶嘴上方冒出的“白气”
9. 教室内气温为25℃,小江同学在温度计的玻璃泡上涂抹少量与室温相同的酒精.如图中能比较正确地反映温度计示数随时间变化的图象是( )
A. B.
C. D.
10. 以下关于物态变化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严寒的冬天,一直冰冻的衣服也会变干,这是升华现象
B.放在衣橱里的樟脑丸最终“消失“了,这是蒸发现象
C.夏天,打开冰箱门会冒出一股“白气”,是汽化现象
D.冬天出现的霜,是凝固现象
11. 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隔墙有耳”说明固体能传声
B.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最快
C.只要物体振动,我们就一定能听到声音
D.控制汽车尾气的排放指标可以有效减弱噪声
12. 玻璃杯从一定高处掉到水泥地上会破碎,而掉到沙坑里却不容易破碎.老师要求同学针对这一现象,提出一个问题.下面是四位同学的发言,其中较有价值且可探究的问题是( )
A.“玻璃杯掉到水泥地上会破碎,是因为地面比较硬.”
B.“玻璃杯从一定高处掉到水泥地上会破碎吗?”
C.“为什么玻璃杯掉到水泥地上会破碎,而掉到沙坑里却不容易破碎呢?”
D.“玻璃杯掉到地上是否破碎与下落高度、地面的软硬程度有什么关系?”
二.填空题(共6题,总计21分)
13. 5岁的小刚和妈妈正在乘自动扶梯下楼,小刚想跑下去,妈妈拉住他说:“这样很危险,下楼时要站着不动”.这里的“下楼”是以 为参照物来说的,“站着不动”是以 为参照物来说的.
14. 下列各种现象各属于什么物态变化:
①夏天吃冰棍儿解热属于 ;
②﹣10℃的寒天,冰冻的衣服变干属于 ;
③铁水浇成铁杆属于 .
15. 课堂上,老师给同学们做了这样两个声学实验,图甲是将一把钢尺压在桌面上,一部分伸出桌面.当用手拨动其伸出桌外的一端时,钢尺 发出声音,显著改变刻度尺伸出桌面的长度,用与上次相同的力拨动,所听到的声音 发生了变化.图乙是老师把电铃扣在钟罩里并让其发声,我们可以听到清脆的铃声.当老师用抽气机抽掉钟罩里的空气时,我们发现,随着钟罩里的空气逐渐变少,铃声逐渐变小.这两个实验能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的是 (甲/乙)实验,另一个实验则说明了 .
16. “赤橙黄绿青蓝紫,谁持彩练当空舞”是一代伟人毛泽东有关彩虹的诗句.彩虹是光的 现象形成.绿色植物看起来呈绿色,是因为绿色植物只 (选填“吸收”或“反射”)绿色光,因此绿光 (选填“有利于”或“不
17. ①人们挑选瓷器时,总要敲击几下,以判断瓷器是否有裂纹;②医生用B超获取病人体内器官的情况;③医生用超声波给人们洁牙;④中医通过“闻”来诊病;⑤外科医生用超声波除出人体内结石.以上事例,表明声音可以传递信息的是 ;表明声音可以传递能量的是 .
18. 苍蝇每分钟振动翅膀24000 次,山蜂每小时振动翅膀720000次,蜜蜂在空中飞行时每秒振动翅膀440次.那么,它们振动翅膀发出的声音,音调最高的是 ,音调最低的是 .
三.画图题(总计10分)
19. 完成下面的光路图.
四.探究题(共3题,总计25分)
20. 小明在“测小车的平均速度”的实验中,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小车从带刻度(分度值为1cm)的斜面顶端由静止下滑,图中的圆圈是小车到达A、B、C三处时电子表的显示(数字分别表示“小时:分:秒”).
(1)该实验的原理是 .
(2)实验中为了方便计时,应使斜面的坡度较 (选填“大”或“小”).
(3)请根据图中信息回答:VAB= m/s.
21. 如图所示,这是小浩同学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装置图.
(1)实验前,小浩需要点燃蜡烛,并调整凸透镜与光屏的高度,使蜡烛火焰与凸透镜的中心、光屏的中心大致在 .
(2)老师告诉他,凸透镜的焦距是10cm.移动光屏,结果在凸透镜右侧大约63cm处获得了清晰的像.人们运用这条成像规律制造出了 (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
(3)小浩好动且思维颇有创意,他突发奇想,要是把蜡烛与光屏的位置互换,结果会怎样呢?他立即一试,哇塞!太神奇了,光屏上的像依旧十分清晰,只是原来缩小的像变成了放大的像!你能解释一下所成像依旧清晰的原因吗? (选填“反射光路可逆”、“折射光路可逆”或“光是沿直线传播的”).
(4)向右移动蜡烛到一定的位置时,无论怎样移动光屏都无法在光屏上承接到像,可能的原因是 .
22. 在探究冰的熔化规律的实验中,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
(1)利用烧杯中的水给试管里的冰加热的目的是 .
(2)冰的熔化图象如图乙所示,由图象发现冰熔化过程温度不变,可知冰是 (选填“晶体”或“非晶体”),第6min时,试管内的物质处于 (选填“固”、“液”或“固液共存”)态,冰的熔点是 ,熔化了 分钟.
(3)若冰全部熔化成水后继续用酒精灯不断地加热,试管中的水最终 (选填“会”或“不会”)沸腾.
五.计算题(共2题,总计20分)
23. 火车在进入隧道前必须鸣笛,一列火车运行速度是20m/s,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司机鸣笛后2s听到隧道口处山崖反射的回声.求火车鸣笛时离隧道口有多远?
24. 甲乙两地的距离是900km,一列火车从甲地早上7:30出发开往乙地,途中停靠了几个车站,在当日16:30到达乙地.列车行驶途中以144km/h的速度匀速通过长度为400m的桥梁,列车全部通过桥梁的时间是25s.求:
(1)火车从甲地开往乙地的平均速度是多少千米每小时?
(2)火车的长度是多少米?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 D 2. B 3. A 4. D 5. D 6. B 7. D 8. B 9. D 10. A 11. A 12. D
二. 填空题
13. 地面;扶梯
14. ①熔化;②升华;③凝固.
15. 振动;音调;乙;声音的响度与振幅有关.
16. 色散;反射;不利于
17. ①②④;③⑤
18. 蜜蜂;山蜂
三. 画图题
19. 解:已知入射光线与平面镜的夹角为30°,所以入射角为90°﹣30°=60°,故反射角也为60°;
先过入射点垂直于平面镜作出法线,再根据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在法线的右侧画出反射光线.如图所示:
四.探究题
20. (1)v=;
(2)小;
(3)0.2.
21. (1)同一高度;
(2)照相机;
(3)折射光路可逆;
(4)蜡烛在焦点以内.
22. (1)使冰受热均匀;
(2)晶体;固液共存;0℃;4;
(3)不会.
五.计算题
23. 解:火车的速度v2=20m/s,
由公式s=vt得:
火车鸣笛后2s时间内声音传播的路程为:s1=V1t=340m/s×2s=680m;
2s内火车前进的距离为:s2=V2t=20m/s×2s=40m;
根据关系式:2s=s1+s2;
火车鸣笛时距隧道口距离为:s===360m.
答:火车鸣笛时距隧道口距离为360m.
24. 解:(1)火车从甲地早上7:30出发开往乙地,途中停靠了几个车站,在当日16:30到达乙地,则甲地开往乙地所用时间t1=9h.
火车从甲地开往乙地的平均速度v===100km/h;
(2)v′=144km/h=40m/s,
由v=得:火车过桥通过的总距离:
s′=v′t′=40m/s×25s=1000m,
所以火车的长度s火车=s′﹣s桥=1000m﹣400m=600m.
答:(1)火车从甲地开往乙地的平均速度是100km/h;
(2)火车的长度是600米.
河南省浚县2022年八年级(上)物理期中综合训练卷(word版,含答案): 这是一份河南省浚县2022年八年级(上)物理期中综合训练卷(word版,含答案),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河南省滑县2022年八年级(上)物理期中综合训练卷(word版,含答案): 这是一份河南省滑县2022年八年级(上)物理期中综合训练卷(word版,含答案),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河南省淇县2022年八年级(上)物理期中综合训练卷(word版,含答案): 这是一份河南省淇县2022年八年级(上)物理期中综合训练卷(word版,含答案),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