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河南省新乡市新华区2022年八年级(上)物理期中综合训练卷(word版,含答案)
展开2022年八年级(上)物理期中综合训练卷
一、单项选择(本题包括12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下列各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 我国已成功实现了载人航天飞行,在飞船发射升空阶段,选取下面哪个物体作为参照物,航天员是静止的( )
A.飞船的座舱 B.天空中的云朵
C.地面上的发射架 D.太平洋上跟踪监测的测量船
2. 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隔墙有耳”说明固体能传声
B.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最快
C.只要物体振动,我们就一定能听到声音
D.控制汽车尾气的排放指标可以有效减弱噪声
3. 下列物态变化,需要吸热的是( )
A.早春,皑皑的白雪开始消融 B.初夏,青青的小草挂上露珠
C.深秋,红红的苹果蒙上白霜 D.严冬,静静的池塘覆上薄冰
4. 噪声严重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和工作,以下防治噪声的办法中可行的是( )
A.通过科学研究,使噪声源不发生振动
B.将所有噪声源隔离在真空容器中,以避免噪声干扰
C.城市里在穿过住宅区的高速公路两旁建隔音墙、一般道路两旁植树种花
D.建筑工地不允许使用大型机械
5. 很冷的冬天,戴眼镜的人揭开锅盖后,眼镜变模糊了,这是因为( )
A.锅内的水蒸气遇到冷的镜片凝华成的小水珠附着在眼镜上
B.眼镜上有灰尘
C.镜片导致水发生汽化蒙在玻璃上
D.锅内的水蒸气遇到冷的镜片液化成小水珠附着在眼镜片上
6. 在下列物态变化的实例中,正确的是( )
A.舞台上用干冰制作“云雾”,这是汽化现象
B.夏天阴凉地方的石头比较潮湿,这是液化现象
C.电冰箱冷冻室内出现白色的霜,这是凝固现象
D.衣柜中的樟脑丸,过一段时间变小或消失,这是熔化现象
7. 小明在学习“光的传播”时,看到老师的一个演示实验,过程如下:
①用激光笔射向水中,观察到光线是一条直线(如图);
②在A点处用漏斗向水中慢慢注入海波溶液,观察到光线发生了弯曲;
③经搅拌后,观察到光线又变直.
小明根据上述现象得出的结果,正确的是( )
A.光的传播需要介质
B.光只有在水中才沿直线传播
C.光在海波溶液里不能沿直线传播
D.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才沿直线传播
8. 以下关于物态变化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严寒的冬天,一直冰冻的衣服也会变干,这是升华现象
B.放在衣橱里的樟脑丸最终“消失“了,这是蒸发现象
C.夏天,打开冰箱门会冒出一股“白气”,是汽化现象
D.冬天出现的霜,是凝固现象
9. 一位护士用体温计给一个发烧病人测了温度,温度计示数是39.7℃,之后粗心的护士直接用这个温度计给一个体温大概是38℃病人测量体温,则她读出的结果应该是( )
A.38℃ B.39.7℃ C.76.7℃ D.无法读数
10. 下列事例表示的自然现象中,属于凝固的是( )
A.花瓣上的露珠 B.隆冬河面上的冰
C.雪山下的流水 D.草叶上的霜
11. 在如图所示的光现象中,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现象是( )
A.日食 B.山的倒影
C.水中筷子“弯折” D.小孔成像
12. 甲、乙两物体同时同地向东做匀速直线运动,它们的s﹣t图象如图所示.由图象可知( )
A.甲的速度小于乙的速度 B.经过6s,甲在乙前面1.2m处
C.以甲为参照物,乙向东运动 D.以乙为参照物,甲向东运
二.填空题(共6题,总计21分)
13. 如图所示,这个量筒的分度值值是 ,它的量程是 ,量筒中水的体积是 cm3.
14. 在炎热的暑假里,张扬在家写作业,汗流不止,抬头看了挂在墙上的寒暑表,当时室温为36℃,于是她打开电风扇,立刻感到凉快多了,这时她又看了看寒暑表,发现示数 (选填“升高”“不变”或“降低”).那么她感到凉快的原因是 .
15. 标准大气压下 冰水混合物 的温度规定为0℃,把 温度规定为100℃.体温计的量程是 ,正常人的体温一般在 左右.
16. 同学们听到上课铃声,就会迅速回到教室,这是因为利用声音可以传递 .许多老师上课利用扩音器,这是为了增加声音的 .
17. 宇航员在太空中必须通过无线电交谈,这是因为 ,15℃时,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 m/s.打雷时,小华同学先看到闪电,经过2秒钟听到雷声.请估算一下,发生雷电处离小华的距离是 m.
18. 该装置是一种显示微小形变的装置,它可以把微小形变“放大”到直接看出来,方法是这样的:在一张桌子上放两个平面镜M和N,让一束光依次被这两面镜子反射,最后射到一个刻度尺P上,形成一个光点,如果当在箭头所指处用力向下压桌面,使桌面发生形变时,M上的入射角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光点这会在刻度尺上出现明显的移动,在图中,刻度尺上光点将会向 (选填“上”或“下”)移动,我们在以前的实验中也用到了此法,如 (举出一例即可).
三.画图题(总计10分)
19. 如图所示,竖直放置平面镜MN前有一直立人体AB,人眼可通过平面镜观测到自己的像.
试结合平面镜成像待点和光的反射原理推证:平面镜所需最小长度为人体长度的一半时,人眼即可观看到全身像.(设人眼在A点,不考虑成像宽度)
四.探究题(共3题,总计25分)
20. 如图所示,在玻璃罩内放一个正在发声的闹钟,当玻璃罩内有空气时,可以清楚地听到铃声.
(1)用抽气机抽取玻璃罩内的空气,在抽气过程中你听到的铃声会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如果把玻璃罩内的空气完全抽出来,你将 (选填“能”或“不能”)听到铃声.
(2)这个实验说明声音可以在 中传播,但不能在 中传播.
(3)实验中需要将玻璃罩内的空气完全抽出,但现有的抽气设备总是很难将玻璃罩内抽成真空状态,即实验无法达到绝对的真空,在这种情况下,怎样得出这一结论呢?你的答案是
A.通过日常生活经验得出 B.用实验直接证实
C.通过理论推导出来 D.建立在实验基础上加科学的推理得出.
21. 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关键是如何确定像的位置和比较像和物的大小,经过观察、思考,某小组同学用如图所示器材进行探究.
(1)在实验中用透明的玻璃板代替平面镜,主要是利用玻璃板透明的特点,便于 ;
(2)为探究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的大小关系,小明应该进行如下操作:将棋子A放在玻璃板前,再拿一只 的棋子B放在玻璃板后移动,直到从玻璃板前 (某一位置看上去/任一位置看上去都)重合,这表明平面镜所成像的大小与物的大小 ;
(3)为探究平面镜所成的像是实像还是虚像,他将一块与玻璃板等大的不透明的白板竖放在玻璃板与蜡烛B之间,从棋子A侧观察,仍能看到棋子A的像,说明平面镜所成的像是由光的 形成的;拿走棋子B,将这块白板移动到棋子A像的位置时,从棋子 (A/B)侧观察白板,发现白板上不能承接到棋子A的像,这说明平面镜所成的像是 (填“实”或“虚”)像;
(4)实验中玻璃板与水平桌面保持“垂直”,若不垂直,将对实验观察带来不便,请说出不垂直会带来怎样的不便: .
(5)小明在蜡烛B处做好标记号,测得B到A的距离为10cm,再移出蜡烛B,将玻璃板平移到B位置,此时所成像与前一次成像的大小比较将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第二次所成像到玻璃板的距离为 cm.
(6)受实验的启发,小明设计了在站台上粗测候车室的玻璃屏蔽门到车道另一侧广告牌之间距离d的方案,如图小明站在地铁站台,他透过玻璃板制成的屏蔽门,可以看到车道另一侧竖直墙壁上的广告牌,及自己在玻璃屏蔽门后面的虚像,实验步骤如下,请完成相关内容.
①小明相对于玻璃屏蔽门前后移动直到观察到 ;
②记录 ;
③量出 的距离.
除记录工具外,小明要完成上述实验必需使用的仪器是 ,步骤③中量得的距离就是玻璃屏蔽门到广告牌之间的距离d.
22. 如下图所示,是小明做“观察水的沸腾”实验的数据,小明从水温升高到90℃时开始记录数据以后每隔1min记录一次水的温度,直到水沸腾5min为止.他记录的数据如下表:
t/min | 0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T/℃ | 90 | 91 | 92 | 93 | 94 | 95 | 96 | 97 | 98 | 98 | 98 | 98 | 98 |
(1)将表中空缺补全,填写依据 .
(2)由表中数据可知,水的沸点为 ℃,由此可知当时气压 标准大气压(选填的“大于”“等于”或“小于”).
(3)减少加热时间的方法 .(填一种即可)
五.计算题(共2题,总计20分)
23. 一辆汽车以20m/s的速度正对山崖行驶,鸣笛后2s听到回声,已知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求:
(1)听到回声时,汽车距鸣笛处行驶了多远?
(2)鸣笛处距山崖多远?
24. 张先生驾车从泌阳到信阳旅游,汽车以90km/h的平均速度行驶0.5h到达桐柏,休息0.5h后,再以80km/h的平均速度行驶1h到达信阳,请求:
(1)泌阳到桐柏,汽车行驶的路程是多少km?
(2)泌阳到信阳,汽车的平均速度是多少km/h?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 A 2. A 3. A 4. C 5. D 6. B 7. D 8. A 9. B 10. B 11. B 12. A
二. 填空题
13. 1mL;0~100mL;59
14. 不变;流动的空气加快了身体上汗水的蒸发,蒸发是要从身体吸热.
15. 冰水混合物;沸水;35~42℃;37℃.
16. 信息;响度.
17. 340;680
18. 变小;下;将乒乓球靠近正在发声的音叉,乒乓球弹起.
三. 画图题
19. 解:如图所示,A、B分别表示人的头顶和脚的位置,MN为平面镜位置,由平面镜成像特点可确定A′B′为AB的像;
根据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体到镜面距离相等可知,因为AC=CA′,所以AC=AA′,由图可知CD为△AA′B′的中位线,所以CD=A′B′=AB,CD为平面镜的最小长度,AB为人的身高,所以镜的长度应为人身高的一半.
四.探究题
20. (1)变小;不能;
(2)空气;真空;
(3)D.
21. (1)确定像的位置;
(2)相同;任一位置看上去都;相等;
(3)反射;B;虚;
(4)无论怎样移动蜡烛B,都不能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
(5)不变;20;
(6)①自己的像与广告牌重合;②自己的位置;③自己与玻璃屏蔽门的距离;刻度尺.
22. (1)98;水沸腾时,温度保持不变;
(2)98;小于;
(3)减少水的质量.
五.计算题
23. 解:
(1)由v=可得在t=2s的时间内,汽车行驶的距离:
s1=v1t=20m/s×2s=40m;
(2)声音传播的距离:
s2=v2t=340m/s×2s=680m,
设司机鸣笛时汽车到山崖的距离为s,
则:2s=s1+s2,
s=(s1+s2)=(40m+680m)=360m;
答:(1)听到回声时,汽车距鸣笛处行驶了40m;
(2)鸣笛处距山崖360m.
24. 解:
(1)由v=可得,汽车从泌阳到桐柏的路程:
s1=v1t1=90km/h×0.5h=45km;
(2)汽车从桐柏到信阳的路程:
s2=v2t2=80km/h×1h=80km,
汽车行驶的总路程为:
s=s1+s2=45km+80km=125km,
行驶的总时间:
t=t1+t3+t2=0.5h+0.5h+1h=2h,
平均速度:
v===62.5km/h.
答:(1)泌阳到桐柏,汽车行驶的路程是45km;
(2)泌阳到信阳,汽车的平均速度是62.5km/h.
河南省平顶山市新华区2022年八年级(上)物理期中综合训练卷(word版,含答案): 这是一份河南省平顶山市新华区2022年八年级(上)物理期中综合训练卷(word版,含答案),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河南省淇县2022年八年级(上)物理期中综合训练卷(word版,含答案): 这是一份河南省淇县2022年八年级(上)物理期中综合训练卷(word版,含答案),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河南省息县2022年八年级(上)物理期中综合训练卷(word版,含答案): 这是一份河南省息县2022年八年级(上)物理期中综合训练卷(word版,含答案),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