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安徽省淮北市杜集区2022年八年级(上)物理期中综合训练卷(word版,含答案)
展开这是一份安徽省淮北市杜集区2022年八年级(上)物理期中综合训练卷(word版,含答案),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年八年级(上)物理期中综合训练卷
一、单项选择(本题包括12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下列各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 体育课掷铅球活动后,同学们对“铅球”的制作材料进行讨论,有同学认为“铅球”是铁制的,并从实验室借来磁铁吸一下.“吸一下”这一过程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
A.提问 B.猜想 C.实验 D.得出结论
2. 下列物态变化,需要吸热的是( )
A.早春,皑皑的白雪开始消融 B.初夏,青青的小草挂上露珠
C.深秋,红红的苹果蒙上白霜 D.严冬,静静的池塘覆上薄冰
3. 温度为0℃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冰水都可能存在,但没有水蒸气
B.水全部结成冰,所以水一定不存在
C.冰全部化成水,所以冰一定不存在
D.冰、水、水蒸气都可能存在
4. 在一只玻璃杯中先后装入不同量的水,用细棒轻轻敲击,会听到不同频率的声音.与此类似,当医生在给病人检查腹部是否有积水时,常常会用手轻轻敲击患者腹部,细细听其发出的声音,此为“叩诊”.医生主要是根据什么来判断患者腹部是否有积水的?( )
A.声音的响度 B.声音的音调
C.声音的音色 D.声音是否悦耳动听
5. 教室内气温为25℃,小江同学在温度计的玻璃泡上涂抹少量与室温相同的酒精.如图中能比较正确地反映温度计示数随时间变化的图象是( )
A. B.
C. D.
6. 下列有关声现象的情景,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甲实验说明液体能传声
B.乙实验说明声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C.丙实验说明声能传递信息
D.丁图中马路边的隔音板阻隔噪声
7. 屠呦呦女士也是首位获得诺贝尔科学类奖项的中国女科学家,她发现了抗疟疾新药青蒿素,如图所示是无色针状晶体状青蒿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青蒿素无色是因为它能够反射所有色光
B.青蒿素可以治疗一切疾病
C.青蒿素有熔点
D.青蒿素在凝固时需要吸收热量
8. 如图,四个声现象中,哪两个可以用相同的声学知识解释( )
A.甲和乙 B.乙和丙 C.丙和丁 D.甲和丙
9. 荧光粉能致癌.少数洗衣粉厂家,在产品中添加所谓的“荧光增白剂”欺骗消费者;某同学想鉴别使用的洗衣粉中是否含有荧光粉,他将洗衣粉用水溶解,涂在白纸上,用以下什么照射就能判断( )
A.紫外线 B.红外线 C.可见光 D.无线电波
10. 下列事例表示的自然现象中,属于凝固的是( )
A.花瓣上的露珠 B.隆冬河面上的冰
C.雪山下的流水 D.草叶上的霜
11. 下列对某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公式v=理解正确的是( )
A.路程越长,速度越大
B.时间越长,速度越大
C.速度不随时间或路程而变化
D.速度随时间或路程的改变而改变
12. 夜晚某人在一盏路灯下,先走近路灯后走远,此人影子的长短变化情况是( )
A.逐渐变长 B.逐渐变短
C.先变长,后变短 D.先变短,后变长
二.填空题(共6题,总计21分)
13. 如图所示,这个量筒的分度值值是 ,它的量程是 ,量筒中水的体积是 cm3.
14. 入夏后,江南进入多雨季节,应注意防汛防雷.下雨时常伴随着打雷和闪电发生,但我们总是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这说明光比声音传播的 (选填“快”或“慢”).
15. 小李同学在百米赛跑时,在前8s内加速跑完了36m,接着保持8m/s的速度跑完全程,则他百米赛跑的成绩是 s.百米赛跑的平均速度为 m/s.
16. “赤橙黄绿青蓝紫,谁持彩练当空舞”是一代伟人毛泽东有关彩虹的诗句.彩虹是光的 现象形成.绿色植物看起来呈绿色,是因为绿色植物只 (选填“吸收”或“反射”)绿色光,因此绿光 (选填“有利于”或“不
17. 在温暖的室内,放置一只温度计,同时在温度计的玻璃泡上包裹一层沾有酒精的棉花,放置一段时间可以观察到温度计的示数先 后 .这是因为酒精会 ,(填物态变化) 在此过程中要 热.
18. 甲、乙两同学在平直的路面上同向进行,他们运动的s﹣t图象如图所示,由此可判断 甲 同学运动较快,开始运动时两同学相距 m,图中的a点表示 .
三.画图题(总计10分)
19. 在图中,根据给出的入射光线AO画出反射光线OB,并标出反射角及其度数.
四.探究题(共3题,总计25分)
20. 如图所示,在玻璃罩内放一个正在发声的闹钟,当玻璃罩内有空气时,可以清楚地听到铃声.
(1)用抽气机抽取玻璃罩内的空气,在抽气过程中你听到的铃声会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如果把玻璃罩内的空气完全抽出来,你将 (选填“能”或“不能”)听到铃声.
(2)这个实验说明声音可以在 中传播,但不能在 中传播.
(3)实验中需要将玻璃罩内的空气完全抽出,但现有的抽气设备总是很难将玻璃罩内抽成真空状态,即实验无法达到绝对的真空,在这种情况下,怎样得出这一结论呢?你的答案是
A.通过日常生活经验得出 B.用实验直接证实
C.通过理论推导出来 D.建立在实验基础上加科学的推理得出.
21. 如图所示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图.
(1)实验室提供了厚薄不同的两块玻璃板,你应选择 (选填“厚”或“薄”)玻璃板进行实验;
(2)在竖立的玻璃板前点燃蜡烛A,拿未点燃的蜡烛B竖立在玻璃板后面移动,人眼一直在玻璃板的 (选填“前侧”或“后侧”)观察,直至蜡烛B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这种确定像与物大小关系的方法是 (选填“控制变量法”或“等效替代法”);
(3)实验时,将蜡烛A逐渐远离玻璃板,它的像的大小 (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4)移去蜡烛B,在其原来位置上放置一块光屏,光屏上 (选填‘能’或“不能”)呈现蜡烛的像,说明平面镜成 .
22. 如图是探究“水的沸腾”的实验装置.
(1)要完成这个实验,已准备有烧杯、酒精灯、铁架台、计时器,还需要的测量仪器是 ,加热时应使用酒精灯的 (选填“内焰”或“外焰”),安装实验器材时(图甲),应按照 顺序进行(选填“自下而上”或“自上而下”).
(2)安装好器材开始实验后,小红的读数如图乙所示,其错误之处是:视线没有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 .同时小红发现A点出现小水滴影响读数,小水滴成因是 (填物态变化名称),而按丙图改进后可以顺利读数.
(3)小明按照老师要求在烧杯中注入适量的水,用酒精灯加热,直到水烧开.则在此过程中,下列现象先观察到的是图丁中的 (选填“a”或“b”)图.
(4)有一组他同学在实验中将水加热到沸腾时共用了30min.为了节约课堂时间,他可以采取的措施有 (写一种即可)
(5)另外两组同学选用相同的实验装置完成实验,他们分别绘制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戊中a、b所示,由图象可以判断水的沸点为 ℃.如果操作及实验器材均无问题,继续用猛火加热,水的沸点会 (选填“升高”、“不变”或“先不变后升高”);两个小组得到a、b两种不同图象的原因可能是水的 不同.
(6)实验后的沸水放在桌上越来越凉,如图2,图象中能表示其温度T随时间t 变化关系的是 .
五.计算题(共2题,总计20分)
23. 一辆汽车以20m/s的速度正对山崖行驶,鸣笛后2s听到回声,已知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求:
(1)听到回声时,汽车距鸣笛处行驶了多远?
(2)鸣笛处距山崖多远?
24. 张先生驾车从广州到肇庆旅游,汽车以90km/h的平均速度行驶0.5h到达三水,休息0.5h后,再以80km/h的平均速度行驶1h到达肇庆,请求:
(1)广州到三水,汽车行驶的路程是多少km?
(2)广州到肇庆,汽车的平均速度是多少km/h?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 C 2. A 3. D 4. B 5. D 6. C 7. C 8. D 9. A 10. B 11. C 12. D
二. 填空题
13. 1mL;0~100mL;59
14. 快
15. 16;6.25
16. 色散;反射;不利于
17. 降低;升高;蒸发;蒸发;吸
18. 甲;10;甲同学追上了乙同学.
三. 画图题
19. 解:已知入射角为60°,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可知反射角也为60°;根据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在法线的右侧画出反射光线OB,并标出反射角及其度数,如图所示:
四.探究题
20. (1)变小;不能;
(2)空气;真空;
(3)D.
21. (1)薄;
(2)前侧;等效替代法;
(3)不变;
(4)不能;虚像.
22. (1)温度计;外焰;自下而上;
(2)相平;液化;
(3)b;
(4)减少水的质量;
(5)97;不变;质量;
(6)D.
五.计算题
23. 解:
(1)由v=可得在t=2s的时间内,汽车行驶的距离:
s1=v1t=20m/s×2s=40m;
(2)声音传播的距离:
s2=v2t=340m/s×2s=680m,
设司机鸣笛时汽车到山崖的距离为s,
则:2s=s1+s2,
s=(s1+s2)=(40m+680m)=360m;
答:(1)听到回声时,汽车距鸣笛处行驶了40m;
(2)鸣笛处距山崖360m.
24. 解:(1)∵v=
∴汽车从广州到三水的路程:
s1=v1t1=90km/h×0.5h=45km;
(2)汽车从三水到肇庆的路程:
s2=v2t2=80km/h×1h=80km,
总路程:s=s1+s2=45km+80km=125km,
行驶的总时间:t=t1+t3+t2=0.5h+0.5h+1h=2h,
平均速度:v===62.5km/h
(1)广州到三水,汽车行驶的路程是45km;
(2)广州到肇庆,汽车的平均速度是62.5km/h.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安徽省淮北市相山区2022年八年级(上)物理期中综合训练卷(word版,有答案),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安徽省淮北市烈山区2022年八年级(上)物理期中综合训练卷(word版,有答案),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安徽省淮北市杜集区2022年八年级(上)物理期中综合训练卷(word版,有答案),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