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枣庄市峄城区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历史试卷(word版含答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8/13426177/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山东省枣庄市峄城区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历史试卷(word版含答案)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8/13426177/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山东省枣庄市峄城区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历史试卷(word版含答案)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8/13426177/0/3.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山东省枣庄市峄城区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历史试卷(word版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山东省枣庄市峄城区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历史试卷(word版含答案),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五中的“海波平”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年初中学业质量监测七年级历史一、选择题: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唐代皮日休曾作诗:“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此河”指的是A都江堰B.灵渠C.黄河D.大运河2.唐太宗曾对大臣说:“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其统治期间,政治清明,经济发展,国力增强,文教昌盛,历史上称之为A“文景之治”B.“光武中兴”C.“贞观之治”D.“开元盛世”3.史料是认识历史的主要依据,史料实证是对获取的史料进行辨析,并运用可信史料努力重现历史真实的态度与方法。据此指出下表中①处应为A台湾B.新疆C.西藏D.东北4.唐代社会涌现出一大批天下闻名的女性人物,其中既有女皇帝武则天、女将军平阳公主,又有女官上官婉儿、女诗人薛涛等。这种现象A反映了科举制度的进步B.体现了民族交融的成果C.得益于社会风气的开放D.体现了政治清明的局面5.“万国尽征戍,烽火被冈峦。积尸草木腥,流血川原丹。”这是杜甫《垂老别》中的诗句,描绘的是唐朝由盛转衰时期的动乱景象。这场动乱是A大泽乡起义B.安史之乱C.黄巢起义D.黄巾起义6,北宋初期,宋太祖把原来由武人任职的地方高级长官逐渐改由文官担任,宋太宗时继续抑制武将、提升文官地位,文臣统兵的格局逐渐形成。这体现了北宋的政治特点是A无为而治B.外重内轻C.君弱臣强D.重文轻武7.北宋与辽、西夏既发生对峙战争,又一直进行相互之间的商业往来。在榷场,官府和商人交换各种商品,且数量很大。这种态势A.源于辽夏夺取宋朝土地人口B.使辽宋夏处于长期战争状态C.加深彼此了解促进民族交融D.表明落后民族征服先进民族8.史实就是历史事实,史论是对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评论。下列选项属于史论的是A.589年,隋文帝统一全国B.618年,李渊建立唐朝,定都长安C.隋朝的文学艺术丰富多彩D.唐玄宗册封南诏首领为云南王9.为了加强对全国的统治,元朝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其中建立的行政区划与管理的制度在历史上影响深远。这一制度是A.分封制B.郡县制C.科举制D.行省制10.我国著名歌手腾格尔演唱的《天堂》,表达了对家乡内蒙古的赞美之情。历史上蒙古族建立了国土空前辽阔的元朝。其建立者是A.成吉思汗B.忽必烈C.努尔哈赤D.阿保机11.他改进了词的创作,扩大了词的境界,提高了词的格调。他的词风豪迈而飘逸。“他”是A.李白B.苏轼C.李清照D.关汉卿12.孟元老在《东京梦华录》中记载“市井经纪之家,往往只于市店旋买饮食,不置家蔬。…夜市直至三更尽,才五更又复开张。如要闹去处,通晓不绝”。从材料中可知A宋代政府鼓励发展海外贸易B.政府规定商业区居民区分开C.宋代店铺经营时间不再受限D.所有市民都只能到饭店吃饭13.沈括在《梦溪笔谈》中记载“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此记载与下列哪项发明有关A.造纸术B.火药C.活字印刷术D.指南针14.使远洋航海摆脱以往白昼望日、夜间观星局面的发明是A造纸术B.指南针C.印刷术D.火药15.元朝有众多的海外贸易港口和细密的管理规章,使运载货物更多,来往更便捷。当时与中国有贸易关系的国家和地区达到140多个,海上丝绸之路进人鼎盛时期。上述材料说明了元朝A.民族关系融洽B.科学技术发达C对外贸易繁荣D.军事实力强大16.“(宋濂)尝与客饮,帝密使人侦视。翌日,问濂昨饮酒否,坐客为谁,馔何物。濂具以实对。笑日,‘诚然,卿不朕欺。’”《明史》中的这段记载反映了明朝A.君臣关系融洽B.反对铺张浪费C.厂卫特务横行D.饮酒之风盛行17.被明朝万历皇帝软笔御批“第一甲第一名”的状元赵秉忠长达2460字的殿试卷子,成为我国现存唯一的状元卷。这一“状元卷”会涉及A经济政策B.时事评论C.诗词歌赋D.“四书”“五经”18.“郑和时代的中国,则是真正承担了一个文明大国的责任:强大却不称霸,播仁爱于友邦,宣诏颁赏,厚往薄来。”通过对材料的解读,我们无法得到的信息是A.郑和船队传播了和平友谊B.明朝是当时世界上的强国C.郑和一行加强了中外交往D.明朝得到可观的经济利益19.澳门自1999年回归后,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个特别行政区。1553年,攫取在我国广东澳门居住权的殖民者是A葡萄牙B.英国C.日本D.荷兰20.伟大的民族筑起了伟大的长城,同时也铸起了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的长城精神。明朝修筑的长城东西起止点是A.东起鸭绿江边,西至嘉峪关B.东起山海关,西至嘉峪关C.东起渤海边,西至居庸关D.东起鸭绿江边,西至雁门关21.下列明清小说中,以故事为线索,通过家族兴衰变化来揭示封建社会衰亡命运的是A.《三国演义》B.《水浒传》C.《西游记》D.《红楼梦》22.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过程中,中医药发挥了重要作用。如果要了解某中药材的产地、形色、气味及其主要疗效,可以查阅的古代药物学著作是A.《齐民要术》B.《本草纲目》C.《农政全书》D.《天工开物》23.“杀牛羊,备酒浆,开了城门迎闯王,闯王来了不纳粮.”人们欢迎和拥护“闯王”是因为他A.提出了“均田免赋”的口号B.完成了全国统一C.给唐朝统治以致命的打击D.在西安建立大顺政权24.西藏自古就是中国的领土,历代中央政府都注重加强对西藏的管辖。下列属于清朝加强对西藏管辖措施的是A设置宣慰使司都元帅府B.设置北庭都护府C.设置宣政院D.设置驻藏大臣25.清朝时形成的一个新剧种,体现了中国戏曲的精华,深受广大群众的喜爱,被誉为“国粹”之一。这一“新剧种”是A元曲B.徽剧C.京剧D.昆曲二、非选择题:2小题,共50分。26.(共26分)明清是中国古代最后两个王朝,都是通过集权制度的强化和思想文化的控制,奉行君主专制的独断统治,皇权极端强化。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比较图1和图2,结合所学知识,写出明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4分)材料二(军机大臣)只供传述缮撰,而不能稍有赞画于其间也。----摘自赵翼《檐曝杂记》(2)请用现代汉语写出你对这句话的理解。(3分)根据你对这句话的理解判断是哪位皇帝设立的哪一中枢机构?(4分)并写出设立这一机构的目的。(2分) 材料三 张传至在《中国古代国家的历史特征》中说:“明朝时,考试的内容是‘四书’‘五经’,考试范围必须从朱熹《四书章句集注》出题,发挥题意也以《集注》为依据,”钱穆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则写道:“这是明代考试制度里最坏的一件事。”(3)请写出材料三中的“明代考试制度”和这一制度正式确立的朝代。(4分)(4)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并归纳“这是明代考试制度里最坏的一件事”的原因。(2分) 材料四 雍正、乾隆年间,一些官员和文人因写诗而蒙受牢狱之灾。下面摘录一些被清朝统治者认为是“大逆不道”的诗句:“一把心肠论浊清”“清风不识字,何故乱翻书”“明月有情还顾我,清风无意不留人”----摘自《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5)请任选材料四中的一句诗,分析作者蒙受牢狱之灾的原因。(3分)根据原因归纳文字狱最大的特征。(2分)(6)综合以上四则材料,归纳明清两朝统治最明显的特点。(2分) 27.(共24分)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中华文化吸收了异国他邦的文化。同时,中华文化也不断向外辐射和传播,促进了世界文明的发展。伴随着明清两朝君权进一步强化,统治者固守旧制度,古老的中国逐渐落后于世界发展潮流。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唐朝在当时世界上享有很高的声望。亚非许多国家的使节、商人、留学生、艺术家川流不息地涌向中国。唐朝派往国外的使臣、僧侣和到外国贸易的商人,也不绝于途。-------摘自《新编中国古代史》(1)依据材料一所述现象,概括唐朝对外政策的特点。(2分)结合所学知识,列举唐朝时期为中外交流做出杰出贡献的两位高僧。(4分) 材料二《明史》记载:(郑和下西洋)“欲耀兵异域,示中国富强。”(2)依据材料二,说说郑和下西洋的目的。(2分) 材料三 如下图(3)读图写出郑和远航最远到达的范围。(4分)他的船队开创了今天哪两个大洋之间的海上交通线?(4分) 材料四 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戚继光《止止堂集》材料五 开辟荆榛,千秋功业;驱除荷虏,一代英雄!----郭沫若(4)写出材料四、五中的“海波平”、“驱除荷虏”分别指向的历史事件。(4分)材料六 乾隆82岁生日时,英王使者马戛尔尼以祝寿为名,前往北京。被要求向皇帝行三跪九叩之礼,马戛尔尼因不符合英国礼仪而只同意单腿下跪。并提出建立商馆、自由贸易、减轻税收等要求,这显然冒犯了“天颜”。乾隆皇帝敕令其离京,并用极其轻蔑的口气说他的要求“与天朝体制不和,断不可行”,而“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藉外夷货物以通有无”。------摘编自王斯德主编《中国通史》(5)依据材料六,归纳清朝统治者在对外贸易上的态度。(2分)并写出这一时期的对外政策。(2分)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山东省枣庄市峄城区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含解析),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战国时期,各诸侯国纷纷变法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山东省枣庄市峄城区2022-2023学年部编版八年级下学期期末历史试卷(含答案),文件包含历史docx、答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8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山东省枣庄市峄城区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历史试卷,共4页。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