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2 化学反应的限度 强化练习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化学鲁科版(2019)必修第二册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13420685/1/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3.2 化学反应的限度 强化练习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化学鲁科版(2019)必修第二册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13420685/1/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3.2 化学反应的限度 强化练习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化学鲁科版(2019)必修第二册03](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13420685/1/3.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3.2 化学反应的限度 强化练习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化学鲁科版(2019)必修第二册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13420685/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3.2 化学反应的限度 强化练习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化学鲁科版(2019)必修第二册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13420685/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3.2 化学反应的限度 强化练习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化学鲁科版(2019)必修第二册03](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13420685/0/3.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高中化学鲁科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3节 化学反应的快慢和限度课时练习
展开
十四 化学反应的限度
【学习理解】共45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1.下列各组反应互为可逆反应的是( )
①2NaHCO3Na2CO3+CO2↑+H2O与CO2+H2O+Na2CO3===2NaHCO3
②SO2+H2O===H2SO3与H2SO3===SO2+H2O
③2SO2+O22SO3与2SO32SO2+O2
④NH3+HCl===NH4Cl与NH4ClNH3↑+HCl↑
A.①② B.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解析:选B。可逆反应必须是在相同条件下同时向两个方向进行的反应。
2.(2021·宜春高一检测)在一密闭容器中进行如下反应2SO2(g)+O2(g)
2SO3(g),已知反应过程中某一时刻SO2、O2、SO3的浓度分别为0.2 mol·L-1、0.1 mol·L-1、0.2 mol·L-1,当反应至正、逆反应速率相等时,可能存在的数据是( )
A.SO2为0.4 mol·L-1、O2为0.2 mol·L-1
B.SO2为0.25 mol·L-1
C.SO2、SO3均为0.15 mol·L-1
D.SO3为0.4 mol·L-1
解析:选B。该反应是可逆反应,不可能完全转化,因此SO2不能等于
0.4 mol·L-1、O2不能等于0.2 mol·L-1,故A不符合题意;由A项分析可知,SO2的物质的量只能在0~0.4 mol·L-1内,所以SO2可以为0.25 mol·L-1,故B符合题意;根据反应2SO2(g)+O2(g) 2SO3(g),反应过程中某一时刻SO2、O2、SO3的浓度分别为0.2 mol·L-1、0.1 mol·L-1、0.2 mol·L-1,设达到平衡时SO2为0.15 mol·L-1,则SO2浓度降低,正向移动,因此SO3浓度增加,应该大于0.2 mol·L-1,故C不符合题意;SO3为0.4 mol·L-1,根据A选项分析,不可能为端点值,故D不符合题意。
补偿训练:
假设某化学反应的反应过程如图所示。观察分析,符合图中变化的化学反应为( )
A.A2+3B22AB3
B.2AB2+B22AB3
C.2A2B+5B2===4AB2
D.2AB2+B2===2AB3
解析:选B。首先根据图示及选项可以判断出该反应中只有两种元素参加反应,小黑球表示B原子,大灰球表示A原子,所以反应物是B2和AB2,生成物是AB3,再结合反应后B2和AB2都有剩余,说明该反应为可逆反应,写出方程式配平即得B选项正确。
3.(2021·开封高一检测)一定条件下的密闭容器中,在下列四种状态下,可逆反应2X(g) Y(g)+3Z(g)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
反应速率 | A | B | C | D |
v(正)/(mol·L-1·min-1) | v(X)=2 | v(X)=1 | v(X)=1 | v(X)=2 |
v(逆)/(mol·L-1·min-1) | v(Y)=2 | v(Y)=1.5 | v(Z)=1.5 | v(Z)=2 |
解析:选C。判断可逆反应是否达到平衡状态,可以将用不同物质表示的反应速率转化成同一物质正、逆两个方向的反应速率,若二者相等,则反应达到平衡状态。将A、B、C、D四项中的逆反应速率均转化为用X表示的逆反应速率,分别为4 mol·L-1·min-1、3 mol·L-1·min-1、1 mol·L-1·min-1、
mol·L-1·min-1,只有C项v(正)=v(逆),可以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
补偿训练:
已知:转化率=某一反应物转化的量÷该反应物的初始量×100%。在一密闭容器中加入A、B、C三种气体,保持温度一定,在t1~t4时刻测得各物质的浓度如下表。据此判断下列结论不正确的是( )
测定时刻/s | t1 | t2 | t3 | t4 |
c(A)/mol·L-1 | 6 | 3 | 2 | 2 |
c(B)/mol·L-1 | 5 | 3.5 | 3 | 3 |
c(C)/mol·L-1 | 1 | 2.5 | 3 | 3 |
A.在t4时刻,该反应处于化学平衡状态
B.t3时,A的转化率比B的转化率高
C.t1至t2时刻,该反应的速率为3 mol·L-1·s-1
D.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A(g)+B(g) C(g)
解析:选C。由表中数据可知,在t3时刻开始,该反应中各组分的浓度保持不变,处于化学平衡状态,A正确; t3时,A的转化率(×100%≈66.7%)比B的转化率(×100%=40%)高,B正确;化学反应速率必须指明以哪种反应物来表示,C不正确;达平衡时A、B、C的物质的量浓度改变的量之比为4∶2∶2=2∶1∶1,根据化学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故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A(g)+B(g) C(g),D正确。
4.(2021·潍坊高一检测)一定温度下,可逆反应A2(g)+B2(g) 2AB(g)达到平衡状态的标志是( )
A.单位时间内生成n mol A2,同时生成n mol AB
B.单位时间内生成2n mol AB,同时生成n mol B2
C.体系内的总压强不随时间变化
D.单位时间内生成n mol A2,同时生成n mol B2
解析:选B。化学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各物质浓度不变,由此衍生的一些物理量不变,注意此化学方程式的特点是反应前后气体体积不变。单位时间内生成n mol A2,同时生成n mol AB,正逆反应速率不相等,反应未达到平衡状态,故A项错误;单位时间内生成2n mol AB,同时生成n mol B2,说明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故B项正确;反应前后气体体积相等,所以压强不变不能说明各组分浓度不变,反应不一定达到平衡状态,故C项错误;单位时间内生成n mol A2,同时生成n mol B2,都是逆反应方向,无法证明是否达到平衡状态,故D项错误。
5.如图所示是425 ℃时,在1 L密闭容器中发生化学反应的浓度随时间的变化示意图。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图①中t0时,三种物质的物质的量相同
B.图①中t0时,反应达到平衡状态
C.图②中的逆反应为H2(g)+I2(g) 2HI(g)
D.图①②中当c(HI)=3.16 mol·L-1时,反应达到平衡状态
解析:选B。图①中t0时,H2、I2、HI的物质的量相等但未保持不变,没有达到平衡状态,B项错。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1小题,共15分)
6.在一体积为10 L的容器中,通入一定量的CO和H2O,850 ℃时发生反应:CO(g)+H2O(g) CO2(g)+H2(g)。
(1)CO和H2O浓度变化如图,则0~4 min的平均反应速率v(CO)=_____________ mol·L-1·min-1。
(2)如图中4~5 min该反应________(填“是”或“否”)处于平衡状态,判断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v(CO)==
=0.03 mol·L-1·min-1。
(2)平衡时,反应物或生成物的浓度不再发生改变。
答案:(1)0.03 (2)是 c(CO)和c(H2O)不发生变化
【应用实践】共35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7.(2021·泰州高一检测)在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X(g)+3Y(g) 2Z(g),若X、Y、Z的起始浓度分别为0.1 mol·L-1、0.3 mol·L-1和0.2 mol·L-1,则平衡时各物质的浓度不可能是( )
A.X为0.2mol·L-1
B.Y为0.1mol·L-1
C.Z为0.3mol·L-1
D.Z为0.1mol·L-1时,Y为0.45 mol·L-1
解析:选A。若将0.2 mol·L-1的Z完全转化为X和Y。此时,X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2 mol·L-1,Y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6 mol·L-1,而该反应为可逆反应,故X的物质的量浓度一定小于0.2 mol·L-1,同理,Y的物质的量浓度小于
0.6 mol·L-1,Z的物质的量浓度小于0.4 mol·L-1。
8.(2021·宜春高一检测)在一定温度下的某容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中,建立化学平衡:C(s)+H2O(g) CO(g)+H2(g)。不能确定上述可逆反应在一定条件下已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是( )
A.体系的压强不再发生变化
B.v正(CO)=v逆(H2O)
C.生成n mol CO的同时生成n mol H2
D.反应体系的密度不再改变
解析:选C。反应无论达到平衡,还是未达到平衡,生成n mol CO的同时都会生成n mol H2。
9.(双选)由γ羟基丁酸(HOCH2CH2CH2COOH,液态)生成γ丁内酯(液态)的反应如下:HOCH2CH2CH2COOH+H2O(l),在25 ℃,溶液中γ羟基丁酸的初始浓度为0.18 mol·L-1,随着反应的进行,测得γ丁内酯的浓度随时间的变化如表所示(忽略溶液体积的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t/min | 50 | 80 | 100 | 120 | 160 | ∞ |
c/(mol·L-1) | 0.050 | 0.071 | 0.081 | 0.090 | 0.104 | 0.132 |
A.在80~100 min内,以γ丁内酯的浓度变化表示的反应速率为
0.0005 mol·L-1 min-1
B.在160 min时,γ羟基丁酸的转化率约为57.8%
C.在25 ℃,生成的γ丁内酯与生成的水的物质的量之比保持不变,反应达到平衡状态
D.为加快γ羟基丁酸的反应速率,可以适当升温或加压
解析:选A、B。在80~100 min内,以γ丁内酯的浓度变化表示的反应速率为 mol·L-1·min-1=0.0005 mol·L-1min-1,故A正确;前160 minγ丁内酯的浓度变化为0.104 mol·L-1,则γ羟基丁酸的变化浓度也为
0.104 mol·L-1,转化率为×100%≈57.8%,故B正确;伴随反应的进行,生成的γ丁内酯与生成的水的物质的量之比始终是1∶1,则不能根据两者的物质的量之比始终不变判断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故C错误;反应体系中的物质都为液态,不能加压加快反应速率,故D错误。
补偿训练:
(2021·上饶高一检测)某温度时,在一个容积为2 L的密闭容器中,X、Y、Z三种气体的物质的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根据图中数据,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X+Y===2Z
B.2 min时,反应达最大限度,但化学反应仍在进行
C.反应开始至2 min,Z的反应速率为0.05 mol·L-1·min-1
D.反应达到平衡时,压强是开始时的0.9倍
解析:选A。分析图知Δn(X)=0.3 mol、Δn(Y)=0.1 mol、Δn(Z)=0.2 mol,所以三者化学系数之比为3∶1∶2,该反应是可逆反应,化学方程式为3X+Y
2Z,A项错误;2 min时,反应达平衡,但化学反应没有停止,仍在进行,B项正确;v(Z)===0.05 mol·L-1·min-1,C项正确;根据图可知,开始时气体总物质的量为2 mol;平衡后气体总物质的量为0.9 mol+0.7 mol+0.2 mol=1.8 mol,===0.9,D项正确。
10.(双选)180 ℃时将0.5 mol H2和1 mol CO2通入1 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反应生成甲醇蒸汽(CH3OH)和某无机副产物,测得各物质的物质的量随时间的部分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O2+3H2CH3OH+H2O
B.在0~3 min内H2的平均化学反应速率为0.1 mol·L-1·min-1
C.当容器内混合气体密度不再变化时,表明反应已经达到平衡状态
D.在3~10 min内,反应仍未达到平衡状态
解析:选A、B。由图知,消耗n(CO2)=(1-0.9) mol=0.1 mol,消耗n(H2)=(0.5-0.2) mol=0.3 mol,生成n(CH3OH)=0.1 mol,同一反应中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物质的量之比等于其分子个数之比,则n(CO2)∶n(H2)∶n(CH3OH)=
0.1 mol∶0.3 mol∶0.1 mol=1∶3∶1,根据原子守恒知,还生成H2O,所以反应化学方程式为CO2+3H2CH3OH+H2O,故A正确;v(H2)===0.1 mol·L-1·min-1,故B正确;反应前后气体总质量不变、容器体积不变,则反应前后气体密度始终不变,所以气体密度不能作为平衡状态的判断标准,故C错误;在3 min时各物质的物质的量不变,反应达到平衡状态,则在3~10 min内,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故D错误。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1小题,共15分)
11.(2021·大同高一检测)甲醇(CH3OH)可作为新型汽车动力燃料,如图是甲醇在工业上的制备过程: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一定条件下反应室Ⅰ中发生反应:CH4(g)+H2O(g) CO(g)+3H2(g)。将1 mol CH4和2 mol H2O通入反应室Ⅰ(设反应室容积为10 L),10 min末有
0.1 mol CO生成,则10 min内反应的平均速率v(H2)=________ mol·L-1·min-1。
(2)在容积不变的条件下,不能说明反应室Ⅰ中的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的是__________(填字母)。
a.CO的物质的量不再改变
b.容器内的压强保持不变
c.CH4的消耗速率与生成速率相等
d.容器内的密度保持不变
(3)在容积为1 L的反应室Ⅱ中充入1 mol CO与2 mol H2,在催化剂作用下反应生成甲醇:CO(g)+2H2(g) CH3OH(g),当反应达平衡时,CO的转化率为80%,则平衡前后的压强之比为__________(最简整数比)。
解析:(1)10 min内v(CO)===0.001 mol·L-1·min-1,根据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所以v(H2)=3v(CO)=3×0.001 mol·L-1·min-1=0.003 mol·L-1·min-1。
(2) CO是生成物,若未达到平衡,则CO的物质的量就会发生变化,所以CO的物质的量不再改变,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a不符合题意;该反应在恒容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前后气体的物质的量改变,若容器内的压强保持不变,说明气体的物质的量不变,反应达到平衡状态,b不符合题意;CH4的消耗速率与生成速率相等,则甲烷的物质的量不变,反应处于平衡状态,c不符合题意;反应在恒容密闭容器内进行,反应混合物都是气体,无论反应是否进行,也无论反应是否处于平衡状态,容器内的密度始终保持不变,因此不能根据气体密度不变判断平衡状态,d符合题意。
(3) CO(g)+2H2(g) CH3OH(g)
开始/mol 1 2 0
转化/mol 0.8 1.6 0.8
平衡/mol 0.2 0.4 0.8
平衡时气体的总物质的量为n(后)=0.2 mol+0.4 mol+0.8 mol=1.4 mol,反应开始时的总物质的量为n(前)=1 mol+2 mol=3 mol,由于容器的容积不变,所以反应前后的压强比等于气体的物质的量的比,故p(前)∶p(后)=n(前)∶n(后)=3∶1.4=15∶7。
答案:(1)0.003 (2)d (3)15∶7
【迁移创新】共20分
非选择题(本题共1小题,共20分)
12.(2021·青岛高一检测)某温度时,向某V 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3 mol H2(g)和
3 mol I2(g),发生反应H2(g)+I2(g) 2HI(g),已知生成2 mol HI时,该反应放出的热量为26.5 kJ,
测得各物质的物质的量浓度与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V=__________L。
(2)该反应达到最大限度的时间是______s,该段时间内的平均反应速率v(HI)=______mol·L-1·s-1。
(3)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________________(填“吸收”或“放出”)的热量为________ kJ。
(4)判断反应达平衡的依据是__________(填序号)。
①H2消耗的速率和I2消耗的速率相等 ②H2、I2、HI的浓度比为1∶1∶2 ③H2、I2、HI的浓度都不再发生变化 ④该条件下正、逆反应速率都为零
⑤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再发生变化 ⑥气体的颜色不再发生变化
解析:(1)根据图可知,氢气和碘的初始物质的量浓度为1 mol·L-1,所以容器的体积==3 L。
(2)当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各物质的浓度不变,根据图像可知,反应达到最大限度的时间为5 s,v(HI)===0.316 mol·L-1·s-1。
(3)该反应的正反应是放热反应,所以当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会放出热量,根据碘化氢的物质的量和反应热之间的关系式得,放出的热量为≈62.8 kJ。
(4)H2消耗的速率和I2消耗的速率相等,都是正反应,不能判断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故①错误;H2、I2、HI的浓度之比为1∶1∶2,该反应不一定达到平衡状态,还与反应物初始浓度及转化率有关,故②错误;H2、I2、HI的浓度都不再发生变化,该反应正、逆反应速率相等,达到平衡状态,故③正确;正、逆反应速率都为零,该反应没有开始进行,所以一定没有达到平衡状态,平衡状态下正、逆反应速率相同且不为0,故④错误;反应前后气体质量和气体物质的量不变,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始终不发生变化,故⑤错误;气体的颜色不再发生变化,说明碘单质浓度不变,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故⑥正确。
答案:(1)3 (2)5 0.316 (3)放出 62.8 (4)③⑥
鲁科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3节 饮食中的有机化合物课后复习题: 这是一份鲁科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3节 饮食中的有机化合物课后复习题,文件包含二十三糖类油脂强化练习教师版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化学鲁科版2019必修第二册doc、二十三糖类油脂强化练习学生版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化学鲁科版2019必修第二册doc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0页, 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化学鲁科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3节 饮食中的有机化合物课时训练: 这是一份高中化学鲁科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3节 饮食中的有机化合物课时训练,文件包含二十二乙酸强化练习教师版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化学鲁科版2019必修第二册doc、二十二乙酸强化练习学生版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化学鲁科版2019必修第二册doc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0页, 欢迎下载使用。
化学必修 第二册第3章 简单的有机化合物第3节 饮食中的有机化合物测试题: 这是一份化学必修 第二册第3章 简单的有机化合物第3节 饮食中的有机化合物测试题,文件包含331乙醇强化练习教师版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化学鲁科版2019必修第二册doc、331乙醇强化练习学生版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化学鲁科版2019必修第二册doc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9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