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山东省聊城市五年(2018-2022)中考化学真题分题型分层汇编-02选择题(基础提升)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山东省聊城市五年(2018-2022)中考化学真题分题型分层汇编-02选择题(基础提升)第1页
    山东省聊城市五年(2018-2022)中考化学真题分题型分层汇编-02选择题(基础提升)第2页
    山东省聊城市五年(2018-2022)中考化学真题分题型分层汇编-02选择题(基础提升)第3页
    还剩15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山东省聊城市五年(2018-2022)中考化学真题分题型分层汇编-02选择题(基础提升)

    展开

    这是一份山东省聊城市五年(2018-2022)中考化学真题分题型分层汇编-02选择题(基础提升),共18页。
    山东省聊城市五年(2018-2022)中考化学真题分题型分层汇编
    02选择题(基础提升)
    一、 有机物的特征、分类及聚合物的特性(共1小题)
    1. (2022•聊城)逻辑推理是学习化学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
    A.原子不显电性,则不显电性的微粒一定是原子
    B.燃烧须使可燃物的温度达到其自身着火点,则可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来灭火
    C.有机物一定含有碳元素,则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有机物
    D.某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则该物质一定含有碳元素和氢元素
    二、 分子、原子、离子、元素与物质之间的关系(共1小题)
    2. (2020•聊城)分子、原子和离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分子由原子构成,分子比原子大
    B.水遇冷凝结成冰,水分子停止了运动
    C.原子是最小的粒子,不可再分
    D.氯化钠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的
    三、 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共1小题)
    3. (2022•聊城)诺贝尔化学奖得主德国化学家Gerhard Ertl对CO在催化剂[Pt/Al2O3/Ba]表面进行的研究,催生了汽车尾气净化装置。如图为汽车尾气净化装置内发生反应的微观示意图,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参加反应的甲与乙的分子个数比为1:1
    B.参加反应的甲与丁的质量比为1:1
    C.该反应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D.该装置的应用能减少汽车尾气对空气的污染
    四、 分子和原子的区别和联系(共1小题)
    4. (2019•聊城)下列关于微观粒子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分子的质量一定比原子的质量大
    B.同种原子可以构成不同种分子
    C.所有原子都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
    D.原子得到或失去电子变成离子
    五、 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共2小题)
    5. (2022•聊城)如图是四种微粒的结构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①③属于同种元素
    B.②的微粒符号可表示为O2﹣
    C.②③可形成化合物NaO
    D.④中x的值为8
    6. (2021•聊城)微粒观是认识和研究物质的基本观念。下列有关粒子结构示意图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①②属于不同种元素
    B.③是一种具有稳定结构的原子
    C.④可以用化学符号表示为Na+
    D.⑤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失去电子
    六、 利用分子与原子的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共1小题)
    7. (2022•聊城)宏微结合是化学学科特有的思维方式。下列事实的微观解释不正确的是(  )
    A.端午时节粽飘香一一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B.一滴水中约含有1021个水分子一一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
    C.水通电生成氢气和氧气一一水由氢分子和氧分子构成
    D.酸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一一酸溶液中都含有氢离子
    七、 元素周期表的特点及其应用(共3小题)
    8. (2020•聊城)硒元素有防癌和抗癌作用。如图,甲是硒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乙是硒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硒原子核内中子数为34
    B.硒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得到电子
    C.硒元素的元素符号为Se,是一种金属元素
    D.硒的相对原子质量为78.96g
    9. (2019•聊城)稀土是现代工业的维生素。如图是稀土元素铈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铈原子核内中子数是58
    B.铈元素属于金属元素
    C.铈元素的元素符号是Ce
    D.铈的相对原子质量是140.1
    10. (2018•聊城)如图所示,甲是溴(Br)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乙摘自元素周期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元素属于金属元素
    B.甲、乙两种元素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是NaBr
    C.乙原子的核内中子数为11
    D.甲原子核外共有5个电子层
    八、 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共4小题)
    11. (2018•聊城)下列物质的主要成分与化学式相符的是(  )
    A.干冰 CO2 B.苏打 NaHCO3
    C.熟石灰 CaO D.纯碱 NaOH
    12. (2022•聊城)2022年5月10日,我国科学家发现的新冠治疗新药千金藤素(C37H38N2O6)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授权。以下关于千金藤素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千金藤素由碳、氢、氮、氧四种元素组成
    B.千金藤素中碳、氢、氮、氧四种元素的质量比是37:38:2:6
    C.千金藤素分子是由碳原子、氢原子、氮原子和氧原子构成
    D.千金藤素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13. (2021•聊城)生活处处有化学。厨师炒菜时一般会将料酒和食醋同时加入,这样会使菜品香美可口,原因是食醋中的醋酸(又称乙酸)能与料酒中的乙醇反应生成乙酸乙酯(化学式为CH3COOC2H5)。下列关于乙酸乙酯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乙酸乙酯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
    B.乙酸乙酯是由4个碳原子、8个氢原子和2个氧原子构成的
    C.乙酸乙酯中碳、氧元素的质量比为3:2
    D.乙酸乙酯中碳元素质量分数最大
    14. (2018•聊城)银杏果中含有银杏酸(银杏酸化学式为C22H34O3),下列有关银杏酸说法正确的是(  )
    A.从宏观上看:银杏酸分子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
    B.从微观上看:银杏酸由22个碳原子、34个氢原子和3个氧原子构成
    C.从类别上看:银杏酸属于有机化合物
    D.从质量上看:银杏酸中碳元素和氢元素的质量比为11:17
    九、 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共2小题)
    15. (2021•聊城)化学符号“2H2”可以用下列微观图示表示的是(  )
    A. B.
    C. D.
    16. (2019•聊城)下列符号和数字与描述不相符的是(  )
    A.一个铁离子:Fe2+
    B.两个镁原子:2Mg
    C.三个氢气分子:3H2
    D.NaCoO2中Co元素的化合价:NaO2
    三十.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共4小题)
    17. (2022•聊城)化学科学的神奇之处在于它能改造物质世界,化学改变世界的途径是使物质发生化学变化。以下过程一定涉及到化学变化的是(  )
    A.抗疫工作者穿戴隔离衣,佩戴防护眼罩
    B.高压风机将冰片粉碎、吹出,形成雪花
    C.“天宫课堂”在轨演示水油分离实验
    D.中国科学家用二氧化碳合成淀粉
    18. (2019•聊城)下列生产生活中发生的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分离液态空气 B.酒精挥发
    C.煤气燃烧 D.水果榨汁
    19. (2018•聊城)我们生活在不断变化的物质世界中,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车胎爆炸 B.剪纸成花 C.瓷碗破碎 D.食物腐烂
    20. (2021•聊城)“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目前疫情形势依然严峻,常态化防控不可松懈。下列防控措施涉及到化学变化的是(  )
    A.房间开窗通风 B.出门佩戴口罩
    C.及时测量体温 D.研制开发疫苗
    十、 反应类型的判定(共1小题)
    21. (2022•聊城)某同学在奥运五环中填入了五种物质,该“五连环”中相连物质间发生的反应涉及几种基本反应类型(  )
    A.1种 B.2种 C.3种 D.4种
    十一、 燃烧与燃烧的条件(共1小题)
    22. (2018•聊城)孔明灯燃气的火焰温度可达300℃,但纸质灯罩却没被点燃的原因是(  )
    A.纸张不是可燃物,不能燃烧
    B.空气不充足,纸张不会燃烧
    C.风将热量吹散使灯罩处温度低于纸的着火点
    D.风将热量吹散后灯罩的着火点降低了
    十二、 灭火的原理和方法(共1小题)
    23. (2019•聊城)下列有关燃烧和灭火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物质跟氧气的反应就是燃烧
    B.通过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可以灭火
    C.可燃性气体中混有空气,遇明火一定发生爆炸
    D.煤加工成粉末状,可使煤燃烧更充分
    十三、 合成材料的使用及其对人和环境的影响(共1小题)
    24. (2020•聊城)分类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下列物质归类正确的是(  )
    选项
    物质
    归类
    A
    氧化铜、水、过氧化氢、氧气
    氧化物
    B
    氯化钠、碳酸钾、硝酸银、硫酸铵

    C
    塑料、合成纤维、合成橡胶、普通玻璃
    有机合成材料
    D
    甲烷、醋酸、乙醇、二氧化碳
    有机物
    A.A B.B C.C D.D
    十四、 复合材料、纳米材料(共1小题)
    25. (2018•聊城)下列物质归类正确的是(  )
    选项
    物质
    归类
    A
    甲醛、霉菌毒素、可卡因
    有毒物质
    B
    煤、酒精、天然气
    化石燃料
    C
    甲烷、二氧化碳、醋酸
    有机物
    D
    钢、不锈钢、玻璃钢
    复合材料
    A.A B.B C.C D.D
    十五、 棉纤维、羊毛纤维和合成纤维的鉴别(共1小题)
    26. (2020•聊城)化学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以下说法不合理的是(  )
    A.煤燃烧产生的SO2排放是形成酸雨的原因之一,应禁止化石燃料的使用
    B.长期饮用硬水不利于身体健康,可以用肥皂水区分硬水与软水
    C.在潮湿的空气中铁易生锈,可以在铁制护栏表面涂刷油漆
    D.用灼烧的方法可以鉴别棉线和羊毛线
    十六、 生命活动与六大营养素(共1小题)
    27. (2018•聊城)生活中处处有化学,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氢氧化钠具有碱性,可用于改良酸性土壤
    B.经常食用水果蔬菜可预防坏血病
    C.在潮湿的空气中铁易生锈
    D.治疗胃酸过多可用小苏打
    十七、 均衡营养与健康(共1小题)
    28. (2022•聊城)青少年的健康问题日益引起人们重视。学校餐厅某天中午的食谱:馒头、红烧肉、豆浆。从营养均衡的角度分析,还需要补充的食物是(  )
    A.炒青菜 B.水煮鱼 C.清炖排骨 D.小米粥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 有机物的特征、分类及聚合物的特性(共1小题)
    1. (2022•聊城)逻辑推理是学习化学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
    A.原子不显电性,则不显电性的微粒一定是原子
    B.燃烧须使可燃物的温度达到其自身着火点,则可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来灭火
    C.有机物一定含有碳元素,则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有机物
    D.某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则该物质一定含有碳元素和氢元素
    【解答】解:A、原子不显电性,但不显电性的微粒不一定是原子,也可能是分子、中子等,故选项推理错误。
    B、燃烧须使可燃物的温度达到其自身着火点,则可使温度降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来灭火,而不是可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故选项推理错误。
    C、有机物一定含有碳元素,但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是有机物,如碳的氧化物、碳酸盐、碳酸等虽含碳元素,但其性质与无机物类似,因此把它们看作无机物;故选项推理错误。
    D、某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CO2和H2O两种物质中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反应物氧气中只含有氧元素,则某物质中一定含有碳、氢两种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故选项推理正确。
    故选:D。
    二、 分子、原子、离子、元素与物质之间的关系(共1小题)
    2. (2020•聊城)分子、原子和离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分子由原子构成,分子比原子大
    B.水遇冷凝结成冰,水分子停止了运动
    C.原子是最小的粒子,不可再分
    D.氯化钠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的
    【解答】解:A.分子和原子不能比较大小,但由原子构成的分子,其分子比构成它的原子大;如果分子中不含该原子,则分子不一定比原子大,选项说法错误。
    B.分子总是在不断运动的,选项说法错误;
    C.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但是原子仍然可以分,分成质子、中子和电子,选项说法错误;
    D.氯化钠是由钠离子与氯离子构成的,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D。
    三、 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共1小题)
    3. (2022•聊城)诺贝尔化学奖得主德国化学家Gerhard Ertl对CO在催化剂[Pt/Al2O3/Ba]表面进行的研究,催生了汽车尾气净化装置。如图为汽车尾气净化装置内发生反应的微观示意图,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参加反应的甲与乙的分子个数比为1:1
    B.参加反应的甲与丁的质量比为1:1
    C.该反应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D.该装置的应用能减少汽车尾气对空气的污染
    【解答】解:该反应的反应物是NO和CO,生成物是CO2和N2,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O+2NO2CO2+N2;
    A、由方程式的意义可知,参加反应的甲与乙的分子个数比为1:1,故正确;
    B、由方程式的意义可知,参加反应的甲与丁的质量比为[2×(12+16)]:(14×2)=2:1,故错误;
    C、一切化学变化都符合质量守恒定律,故正确;
    D、该装置能将汽车尾气中的一氧化碳和一氧化氮转化为无毒的二氧化碳和氮气,该装置的应用能减少汽车尾气对空气的污染,故正确。
    故选:B。
    四、 分子和原子的区别和联系(共1小题)
    4. (2019•聊城)下列关于微观粒子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分子的质量一定比原子的质量大
    B.同种原子可以构成不同种分子
    C.所有原子都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
    D.原子得到或失去电子变成离子
    【解答】解:A.分子和原子不能比较质量大小,有的分子质量比有的原子的质量大,有的分子的质量比有的原子的质量小,故A错误;
    B.同种原子可以构成不同种分子,如氧原子可以构成O2和O3两种不同的分子,故B正确;
    C.原子核和核外电子可以构成原子,因此原子都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故C正确;
    D.离子是带电的原子,所以原子得到或失去电子就变成离子,故D正确。
    故选:A。
    五、 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共2小题)
    5. (2022•聊城)如图是四种微粒的结构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①③属于同种元素
    B.②的微粒符号可表示为O2﹣
    C.②③可形成化合物NaO
    D.④中x的值为8
    【解答】解:A、①③的核内质子数相同,属于同种元素,故选项说法正确。
    B、②中微粒质子数=8,核外电子数=10,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带2个单位负电荷的阴离子,微粒符号可表示为O2﹣,故选项说法正确。
    C、②③分别是氧离子、钠离子,形成的化合物是氧化钠,钠元素显+1价,氧元素显﹣2价,组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Na2O,故选项说法错误。
    D、原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18=2+8+x,x=8,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C。
    6. (2021•聊城)微粒观是认识和研究物质的基本观念。下列有关粒子结构示意图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①②属于不同种元素
    B.③是一种具有稳定结构的原子
    C.④可以用化学符号表示为Na+
    D.⑤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失去电子
    【解答】解:A、质子数相同属于同种元素,①②的质子数都为8,所以属于同种元素;故A错误;
    B、最外层电子数为8,第一层为最外层时为2属于相对稳定结构,③的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且最外层电子数为8,故B正确;
    C、④的质子数为11,核外电子数为10,属于带一个单位正电荷的钠离子,符号为:Na+;故C正确;
    D、⑤的最外层电子数为2,易失去电子,故D正确;
    故选:A。
    六、 利用分子与原子的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共1小题)
    7. (2022•聊城)宏微结合是化学学科特有的思维方式。下列事实的微观解释不正确的是(  )
    A.端午时节粽飘香一一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B.一滴水中约含有1021个水分子一一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
    C.水通电生成氢气和氧气一一水由氢分子和氧分子构成
    D.酸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一一酸溶液中都含有氢离子
    【解答】解:A、端午时节粽飘香,是因为粽子中含有的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向四周扩散,使人们闻到香味,故选项解释正确。
    B、一滴水中约含有1021个水分子,说明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故选项解释正确。
    C、水通电生成氢气和氧气,是因为水分子分成了氢原子和氧原子,然后氢原子、氧原子分别重新组合形成氢分子、氧分子,故选项解释错误。
    D、酸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是因为酸溶液中都含有氢离子,故选项解释正确。
    故选:C。
    七、 元素周期表的特点及其应用(共3小题)
    8. (2020•聊城)硒元素有防癌和抗癌作用。如图,甲是硒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乙是硒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硒原子核内中子数为34
    B.硒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得到电子
    C.硒元素的元素符号为Se,是一种金属元素
    D.硒的相对原子质量为78.96g
    【解答】解:A、由图示可知,硒原子核内质子数为34,硒原子核内中子数≈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79﹣34=45;故选项说法错误。
    B、最外层电子数是6,在化学反应中易得到2个电子而形成阴离子,故选项说法正确。
    C、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硒元素的元素符号为Se,是一种非金属元素,故选项说法错误。
    D、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78.96,相对原子质量单位是“1”,不是“克”,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B。
    9. (2019•聊城)稀土是现代工业的维生素。如图是稀土元素铈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铈原子核内中子数是58
    B.铈元素属于金属元素
    C.铈元素的元素符号是Ce
    D.铈的相对原子质量是140.1
    【解答】解:A.由图中的信息可知,原子序数为58,故A错误;
    B.由图中的信息可知,元素名称为“铈”,其偏旁部首为“金”,则属于金属元素,故B正确;
    C.由图中的信息可知,铈元素的元素符号是Ce,故C正确;
    D.由图可知,名称下方的数字为相对原子质量,即相对原子质量为140.1,说法正确;
    故选:A。
    10. (2018•聊城)如图所示,甲是溴(Br)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乙摘自元素周期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元素属于金属元素
    B.甲、乙两种元素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是NaBr
    C.乙原子的核内中子数为11
    D.甲原子核外共有5个电子层
    【解答】解:A、溴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B、溴元素最外层电子数是7,反应中容易得到1个电子,在化合物中化合价是﹣1,钠元素最外层电子数是1,反应中容易失去1个电子,在化合物中化合价是+1,根据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知,两种元素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是NaBr,该选项说法正确;
    C、乙原子的核内中子数不是11,质子数是11,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D、甲原子核外共有4个电子层,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故选:B。
    八、 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共4小题)
    11. (2018•聊城)下列物质的主要成分与化学式相符的是(  )
    A.干冰 CO2 B.苏打 NaHCO3
    C.熟石灰 CaO D.纯碱 NaOH
    【解答】解:A.干冰是固态二氧化碳的俗称,其化学式为CO2,故正确;
    B.苏打是碳酸钠的俗称,其化学式为Na2CO3,碳酸氢钠俗称小苏打,故错误;
    C.熟石灰是氢氧化钙的俗称,其化学式为Ca(OH)2,氧化钙俗称生石灰,故错误;
    D.纯碱是碳酸钠的俗称,其化学式为Na2CO3,氢氧化钠俗称火碱、烧碱、苛性钠,故错误。
    故选:A。
    12. (2022•聊城)2022年5月10日,我国科学家发现的新冠治疗新药千金藤素(C37H38N2O6)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授权。以下关于千金藤素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千金藤素由碳、氢、氮、氧四种元素组成
    B.千金藤素中碳、氢、氮、氧四种元素的质量比是37:38:2:6
    C.千金藤素分子是由碳原子、氢原子、氮原子和氧原子构成
    D.千金藤素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解答】解:A、千金藤素由碳、氢、氮、氧四种元素组成的,故选项说法正确。
    B、千金藤素中碳、氢、氮、氧四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2×37):(1×38):(14×2):(16×6)=222:19:14:48,故选项说法错误。
    C、千金藤素分子是由碳原子、氢原子、氮原子和氧原子构成,故选项说法正确。
    D、千金藤素中碳、氢、氮、氧四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2×37):(1×38):(14×2):(16×6)=222:19:14:48,则千金藤素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B。
    13. (2021•聊城)生活处处有化学。厨师炒菜时一般会将料酒和食醋同时加入,这样会使菜品香美可口,原因是食醋中的醋酸(又称乙酸)能与料酒中的乙醇反应生成乙酸乙酯(化学式为CH3COOC2H5)。下列关于乙酸乙酯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乙酸乙酯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
    B.乙酸乙酯是由4个碳原子、8个氢原子和2个氧原子构成的
    C.乙酸乙酯中碳、氧元素的质量比为3:2
    D.乙酸乙酯中碳元素质量分数最大
    【解答】解:A、乙酸乙酯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故选项说法正确。
    B、乙酸乙酯是由乙酸乙酯分子构成的,1个乙酸乙酯分子是由4个碳原子、8个氢原子和2个氧原子构成的,故选项说法错误。
    C、乙酸乙酯中碳、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2×4):(16×2)=3:2,故选项说法正确。
    D、乙酸乙酯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2×4):(1×8):(16×2)=6:1:4,则乙酸乙酯中碳元素质量分数最大,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B。
    14. (2018•聊城)银杏果中含有银杏酸(银杏酸化学式为C22H34O3),下列有关银杏酸说法正确的是(  )
    A.从宏观上看:银杏酸分子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
    B.从微观上看:银杏酸由22个碳原子、34个氢原子和3个氧原子构成
    C.从类别上看:银杏酸属于有机化合物
    D.从质量上看:银杏酸中碳元素和氢元素的质量比为11:17
    【解答】解:A.从宏观上看: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所以银杏酸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故错误;
    B.从微观上看:银杏酸是由银杏酸分子构成的,每个银杏酸分子是由22个碳原子、34个氢原子和3个氧原子构成的,故错误;
    C.由化学式可知,银杏酸是一种含碳元素的化合物,属于有机化合物,故正确;
    D.银杏酸中碳元素和氢元素的质量比为:(12×22):(1×34)=132:17,故错误。
    故选:C。
    九、 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共2小题)
    15. (2021•聊城)化学符号“2H2”可以用下列微观图示表示的是(  )
    A. B.
    C. D.
    【解答】解:化学符号“2H2”表示为2个氢分子,一个氢分子是由两个氢原子构成的,选项C符合题意,故C正确;
    故选:C。
    16. (2019•聊城)下列符号和数字与描述不相符的是(  )
    A.一个铁离子:Fe2+
    B.两个镁原子:2Mg
    C.三个氢气分子:3H2
    D.NaCoO2中Co元素的化合价:NaO2
    【解答】解:A、由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若表示多个该离子,就在其离子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故一个铁离子可表示为Fe3+,亚铁离子表示为Fe2+,故选项化学用语表示错误。
    B、由原子的表示方法,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故两个镁原子可表示为2Mg,故选项化学用语表示正确。
    C、由分子的表示方法,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表示多个该分子,就在其分子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则三个氢气分子可表示为3H2,故选项化学用语表示正确。
    D、钠元素显+1价,氧元素显﹣2价,设钴元素的化合价是x,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得:(+1)+x+(﹣2)×2=0,则x=+3价,故选项化学用语表示正确。
    故选:A。
    十、 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共4小题)
    17. (2022•聊城)化学科学的神奇之处在于它能改造物质世界,化学改变世界的途径是使物质发生化学变化。以下过程一定涉及到化学变化的是(  )
    A.抗疫工作者穿戴隔离衣,佩戴防护眼罩
    B.高压风机将冰片粉碎、吹出,形成雪花
    C.“天宫课堂”在轨演示水油分离实验
    D.中国科学家用二氧化碳合成淀粉
    【解答】解:A、抗疫工作者穿戴隔离衣,佩戴防护眼罩,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A错误;
    B、高压风机将冰片粉碎、吹出,形成雪花,只是形状的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B错误;
    C、“天宫课堂”在轨演示水油分离实验,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C错误;
    D、中国科学家用二氧化碳合成淀粉,有新物质淀粉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D正确;
    故选:D。
    18. (2019•聊城)下列生产生活中发生的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分离液态空气 B.酒精挥发
    C.煤气燃烧 D.水果榨汁
    【解答】解:A、分离液态空气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
    B、酒精挥发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
    C、煤气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属于化学变化;故选项正确;
    D、水果榨汁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
    故选:C。
    19. (2018•聊城)我们生活在不断变化的物质世界中,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车胎爆炸 B.剪纸成花 C.瓷碗破碎 D.食物腐烂
    【解答】解:A、车胎爆炸过程中,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
    B、剪纸成花过程中,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
    C、瓷碗破碎过程中,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
    D、食物腐烂过程中,生成了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
    故选:D。
    20. (2021•聊城)“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目前疫情形势依然严峻,常态化防控不可松懈。下列防控措施涉及到化学变化的是(  )
    A.房间开窗通风 B.出门佩戴口罩
    C.及时测量体温 D.研制开发疫苗
    【解答】解:A.房间开窗通风,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A错误;
    B.出门佩戴口罩,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B错误;
    C.及时测量体温,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C错误;
    D.研制新疫苗,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D正确。
    故选:D。
    十一、 反应类型的判定(共1小题)
    21. (2022•聊城)某同学在奥运五环中填入了五种物质,该“五连环”中相连物质间发生的反应涉及几种基本反应类型(  )
    A.1种 B.2种 C.3种 D.4种
    【解答】解:铁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该反应符合“多变一”的形式,符合化合反应的特征,属于化合反应。
    铁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该反应是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硫酸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该反应是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两种新的化合物的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
    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该反应不是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两种新的化合物的反应,不属于复分解反应。
    故该“五连环”中相连物质间发生的反应涉及3种基本反应类型。
    故选:C。
    十二、 燃烧与燃烧的条件(共1小题)
    22. (2018•聊城)孔明灯燃气的火焰温度可达300℃,但纸质灯罩却没被点燃的原因是(  )
    A.纸张不是可燃物,不能燃烧
    B.空气不充足,纸张不会燃烧
    C.风将热量吹散使灯罩处温度低于纸的着火点
    D.风将热量吹散后灯罩的着火点降低了
    【解答】解:A、灯罩的材料是纸,是可燃物,故选项说法错误。
    B、灯罩能与氧气充分接触,故选项说法错误。
    C、纸质灯罩却没被点燃,是因为风将热量吹散使纸质灯罩处温度低于纸的着火点,故选项说法正确。
    D、可燃物的着火点一般是不变的,不能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C。
    十三、 灭火的原理和方法(共1小题)
    23. (2019•聊城)下列有关燃烧和灭火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物质跟氧气的反应就是燃烧
    B.通过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可以灭火
    C.可燃性气体中混有空气,遇明火一定发生爆炸
    D.煤加工成粉末状,可使煤燃烧更充分
    【解答】解:
    A.缓慢氧化也是物质与氧气发生的反应,但不属于燃烧,故错误;
    B.着火点是可燃物的属性,人为不能降低,故错误;
    C.可燃性气体中混有空气,遇明火不一定发生爆炸,需要在爆炸极限范围内才会发生爆炸,故错误;
    D.煤加工成粉末状,增大了煤与空气的接触面积,能使煤炭充分燃烧,故正确。
    故选:D。
    十四、 合成材料的使用及其对人和环境的影响(共1小题)
    24. (2020•聊城)分类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下列物质归类正确的是(  )
    选项
    物质
    归类
    A
    氧化铜、水、过氧化氢、氧气
    氧化物
    B
    氯化钠、碳酸钾、硝酸银、硫酸铵

    C
    塑料、合成纤维、合成橡胶、普通玻璃
    有机合成材料
    D
    甲烷、醋酸、乙醇、二氧化碳
    有机物
    A.A B.B C.C D.D
    【解答】解:A.氧气虽然含有氧元素,但它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属于单质而非氧化物,选项归类错误;
    B.氯化钠、碳酸钾、硝酸银、硫酸铵是由金属阳离子(或铵根离子)与酸根离子构成的化合物,属于盐,选项归类正确;
    C.普通玻璃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而非有机合成材料,选项归类错误;
    D.二氧化碳中虽然含有碳元素,但是其组成与性质与无机物类似,习惯上还是将其看做无机物,选项归类错误。
    故选:B。
    十五、 复合材料、纳米材料(共1小题)
    25. (2018•聊城)下列物质归类正确的是(  )
    选项
    物质
    归类
    A
    甲醛、霉菌毒素、可卡因
    有毒物质
    B
    煤、酒精、天然气
    化石燃料
    C
    甲烷、二氧化碳、醋酸
    有机物
    D
    钢、不锈钢、玻璃钢
    复合材料
    A.A B.B C.C D.D
    【解答】解:A、甲醛、霉菌毒素、可卡因都属于有毒物质,故归类正确。
    B、煤、石油、天然气属于三大化石燃料,故归类错误。
    C、二氧化碳属于无机物,故归类错误。
    D、钢、不锈钢属于合金,是金属材料,故归类错误。
    故选:A。
    十六、 棉纤维、羊毛纤维和合成纤维的鉴别(共1小题)
    26. (2020•聊城)化学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以下说法不合理的是(  )
    A.煤燃烧产生的SO2排放是形成酸雨的原因之一,应禁止化石燃料的使用
    B.长期饮用硬水不利于身体健康,可以用肥皂水区分硬水与软水
    C.在潮湿的空气中铁易生锈,可以在铁制护栏表面涂刷油漆
    D.用灼烧的方法可以鉴别棉线和羊毛线
    【解答】解:A.化石燃料提供的能量是当今社会发展所需能量的主要来源,不能禁止使用,要合理使用,增加绿色能源的开始与使用,选项说法错误;
    B.长期饮用硬水不利于身体健康,可以用肥皂水区分硬水与软水,加入肥皂水后搅拌,产生的泡沫较少的是硬水,产生的泡沫较多的是软水,选项说法正确;
    C.在潮湿的空气中铁易生锈,可以在铁制护栏表面涂刷油漆从而隔绝铁与氧气、水的接触达到防锈的目的,选项说法正确;
    D.棉线的主要成分是植物纤维,羊毛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灼烧时,产生烧纸气味的是棉线,产生烧焦羽毛气味的是羊毛线,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A。
    十七、 生命活动与六大营养素(共1小题)
    27. (2018•聊城)生活中处处有化学,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氢氧化钠具有碱性,可用于改良酸性土壤
    B.经常食用水果蔬菜可预防坏血病
    C.在潮湿的空气中铁易生锈
    D.治疗胃酸过多可用小苏打
    【解答】解:A、氢氧化钠具有强烈的腐蚀性,不能用于改良酸性土壤,故选项说法错误。
    B、水果蔬菜中富含维生素C,维生素C可预防坏血病,故选项说法正确。
    C、铁在与氧气、水共存时易生锈,所以铁在潮湿的空气中易生锈,故选项说法正确。
    D、小苏打是碳酸氢钠的俗称,显碱性,可以和胃酸中的盐酸反应,所以小苏打用于治疗胃酸过多,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A。
    十八、 均衡营养与健康(共1小题)
    28. (2022•聊城)青少年的健康问题日益引起人们重视。学校餐厅某天中午的食谱:馒头、红烧肉、豆浆。从营养均衡的角度分析,还需要补充的食物是(  )
    A.炒青菜 B.水煮鱼 C.清炖排骨 D.小米粥
    【解答】解:人体需要的六大营养物质:蛋白质、糖类、油脂、维生素、无机盐和水;结合题意,馒头中富含淀粉,淀粉属于糖类;红烧肉、豆浆中含有油脂、蛋白质和无机盐,可知食物中维生素含量较少;故为使营养搭配更加合理,需要补充富含维生素的食物。
    A、炒青菜中富含维生素,故选项正确。
    B、水煮鱼中富含蛋白质,故选项错误。
    C、清炖排骨中富含蛋白质,故选项错误。
    D、小米粥中富含淀粉,淀粉属于糖类,故选项错误。
    故选:A。

    相关试卷

    新疆五年(2018-2022)中考化学真题分题型分层汇编-02选择题(基础提升):

    这是一份新疆五年(2018-2022)中考化学真题分题型分层汇编-02选择题(基础提升),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008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山东省临沂市五年(2018-2022)中考化学真题分题型分层汇编-02选择题(基础提升):

    这是一份山东省临沂市五年(2018-2022)中考化学真题分题型分层汇编-02选择题(基础提升),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87g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广西贵港五年(2018-2022)中考化学真题分题型分层汇编-02选择题(基础提升):

    这是一份广西贵港五年(2018-2022)中考化学真题分题型分层汇编-02选择题(基础提升),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NaOH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 精品推荐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