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化学二轮复习专题10常见的有机化合物及其应用课件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13393344/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高考化学二轮复习专题10常见的有机化合物及其应用课件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13393344/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高考化学二轮复习专题10常见的有机化合物及其应用课件03](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13393344/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高考化学二轮复习专题10常见的有机化合物及其应用课件04](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13393344/0/3.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高考化学二轮复习专题10常见的有机化合物及其应用课件05](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13393344/0/4.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高考化学二轮复习专题10常见的有机化合物及其应用课件06](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13393344/0/5.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高考化学二轮复习专题10常见的有机化合物及其应用课件07](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13393344/0/6.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高考化学二轮复习专题10常见的有机化合物及其应用课件08](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13393344/0/7.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 高考化学二轮复习专题8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平衡课件 课件 0 次下载
- 高考化学二轮复习专题9电解质溶液课件 课件 0 次下载
- 高考化学二轮复习专题11化学实验基本操作与评价课件 课件 0 次下载
- 高考化学二轮复习专题12化学综合实验设计与评价课件 课件 0 次下载
- 高考化学二轮复习专题13物质结构与性质课件 课件 0 次下载
高考化学二轮复习专题10常见的有机化合物及其应用课件
展开1 体系构建 · 串真知
2 真题回放 · 悟高考
1.了解有机化合物中碳的成键特征。2.了解有机化合物的同分异构现象,能正确书写简单有机化合物的同分异构体。3.掌握常见有机反应类型。4.了解甲烷、乙烯、苯等有机化合物的主要性质及应用。
5.了解氯乙烯、苯的衍生物等在化工生产中的重要作用。6.了解乙醇、乙酸的结构和主要性质及重要应用。7.了解糖类、油脂、蛋白质的组成和主要性质及重要应用。8.了解常见高分子材料的合成及重要应用。9.以上各部分知识的综合应用。
【解析】 根据该有机物的分子结构可以确定其分子式为C14H14O4,A叙述正确;该有机物的分子在有羟基,且与羟基相连的碳原子上有氢原子,故其可以被酸性重铬酸钾溶液氧化,能使酸性重铬酸钾溶液变色,B叙述不正确;该有机物的分子中有酯基,故其能够发生水解反应,C叙述正确;该有机物分子中与羟基相连的碳原子的邻位碳原子上有氢原子,故其可以在一定的条件下发生消去反应生成碳碳双键,D叙述正确。
3.(2020·全国卷Ⅲ·8)金丝桃苷是从中药材中提取的一种具有抗病毒作用的黄酮类化合物,结构式如下:
下列关于金丝桃苷的叙述,错误的是( )A.可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B.分子含21个碳原子C.能与乙酸发生酯化反应D.不能与金属钠反应【解析】 该物质含有苯环和碳碳双键,一定条件下可以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故A正确;根据该物质的结构简式可知该分子含有21个碳原子,故B正确;该物质含有羟基,可以与乙酸发生酯化反应,故C正确;该物质含有普通羟基和酚羟基,可以与金属钠反应放出氢气,故D错误。
【解析】 化合物2-苯基丙烯中含有苯环和碳碳双键,所以可以使稀高锰酸钾溶液褪色,A不正确;含有碳碳双键可以发生加成聚合反应,B正确;由于碳碳双键和苯环之间是单键且分子中含有甲基,所以所有原子不可能共平面,C不正确;该有机物属于烃,不易溶于水。
5.(2019·全国卷Ⅱ·7)“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是唐代诗人李商隐的著名诗句,下列关于该诗句中所涉及物质的说法错误的是( )A.蚕丝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B.蚕丝属于天然高分子材料C.“蜡炬成灰”过程中发生了氧化反应D.古代的蜡是高级脂肪酸酯,属于高分子聚合物
【解析】 蚕丝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蚕丝属于天然高分子材料,A、B正确;蜡烛燃烧过程中有机物发生氧化反应,C正确;高级脂肪酸酯属于油脂,不是高分子聚合物,D错误。
6.(2019·全国卷Ⅱ·13)分子式为C4H8BrCl的有机物共有(不含立体异构)( )A.8种B.10种C.12种D.14种
7.(2019·全国卷Ⅲ·8)下列化合物的分子中,所有原子可能共平面的是( )A.甲苯B.乙烷C.丙炔D.1,3-丁二烯【解析】 有机物中如果有碳原子形成4个单键时,四个单键指向四面体的四个顶点,该有机物不可能所有原子共平面。甲苯、乙烷、丙炔中均含有甲基,不可能所有原子共平面,A、B、C错误。1,3-丁二烯中两个双键确定的两个平面以单键连接,由于单键可以旋转,所有原子可能共平面,D正确。
9.(2018·全国卷Ⅱ,9)实验室中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甲烷与氯气在光照下反应的实验。
光照下反应一段时间后,下列装置示意图中能正确反映实验现象的是( )
【解析】 甲烷与氯气发生取代反应生成CH3Cl、CH2Cl2、CHCl3、CCl4和HCl,因此观察到试管内颜色变浅,生成的CH2Cl2、CHCl3、CCl4为油状液体,且氯气易溶于有机物,故观察到试管内壁有浅黄色的油状液滴,只有CH3Cl和HCl为气体,且HCl易溶于水,因此反应后气体的体积减小,导致试管内压强减小,饱和食盐水会进入试管内形成一段水柱,因此答案为D。
10.(2018·全国卷Ⅲ·9)苯乙烯是重要的化工原料。下列有关苯乙烯的说法错误的是( )A.与液溴混合后加入铁粉可发生取代反应B.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C.与氯化氢反应可以生成氯代苯乙烯D.在催化剂存在下可以制得聚苯乙烯
【解析】 在苯乙烯的结构中含有苯环和碳碳双键,A项苯乙烯与液溴在FeBr3的催化作用下能取代苯环上的氢,故A说法正确;B项苯乙烯中的碳碳双键能与酸性高锰酸钾发生氧化反应,故B说法正确;C项苯乙烯与HCl发生加成反应而不是取代,产物不是氯代苯乙烯,故C错误;D项苯乙烯中的碳碳双键可发生加聚反应生成聚苯乙烯。
高考对有机化学部分的知识考查形式比较稳定,预测2021年高考将延续这样的命题风格,难度会有所下降,仍可能以某一未知多官能团有机物出发,重点仍是对同分异构体数目的判断、对反应类型的判断、有机物的结构与性质等角度命题。复习时要全面掌握烷、烯、苯、乙醇、乙酸等的结构和性质,有机反应类型,有机物的制备、鉴别、分离等知识。
3 知识深化 · 精整合
1.常见有机物或官能团与其性质的关系
2.突破有机物分子中原子共面的判断(1)明确三种典型模型
4.同分异构体的五种判断方法(1)基团连接法。将有机物看成由基团连接而成,由基团的异构体数目可推断有机物的异构体数目。如丁基有四种,丁醇(C4H9—OH)、C4H9—Cl分别有四种。(2)换元法。将有机物分子中的不同原子或基团进行换位替代时,同分异构体种数相同。如:乙烷分子中共有6个氢原子,若有一个氢原子被氯原子取代所得一氯乙烷只有一种结构,那么五氯乙烷也只有一种结构。
(3)等效氢原子法(又称对称法)。①分子中同一个碳上的氢原子等效。②同一个碳的甲基氢原子等效。③分子中处于镜面对称位置(相当于平面镜成像时)上的氢原子是等效的。(4)定1移2法。二元取代物,如C3H6Cl2的同分异构体,先固定其中一个Cl的位置,移动另外一个Cl,再除去相同的重复个体。(5)组合法。饱和一元酯R1COOR2,—R1有m种,—R2有n种,共有m×n种酯。
强调:(1)一元取代物的种数判断关键是注意结构的对称性;(2)二元取代物的种数确定要点是思维的有序性,才能避免重复与遗漏;(3)酯类同分异构体种数则要注意碳原子在酸与醇中的分割,以及酸和醇的种数确定。
5.三个制备实验的比较
4 典题精研 · 通题型
角度一 陌生有机物的结构与性质(2020·成都模拟)微信热传的“苯宝宝表情包”可看作是由苯衍生的物质配以相应文字形成的(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考点一 有机物的组成、性质与应用
A.化合物(A)不能与乙醇发生反应B.化合物(B)分子式为C6H6Cl6C.化合物(B)可通过苯与Cl2发生加成反应制得D.1 ml化合物(A)可与3 ml H2发生加成反应【答案】 D【解析】 根据(A)的结构简式,含有羧基,故其能与乙醇发生酯化反应,故A错误;根据(B)结构简式,其分子式为C6Cl6,故B错误;苯的分子式为C6H6,(B)的分子式为C6Cl6,Cl取代苯环上的H原子,属于取代反应,不是加成反应,故C错误;(A)中只有苯环能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即1 ml化合物(A)能与3 ml H2发生加成反应,故D正确。
角度二 有机反应类型的判断(2020·绵阳模拟)乌头酸的结构简式如图所示,下列关于乌头酸的说法错误的是( )A.分子式为C6H6O6B.乌头酸能发生水解反应和加成反应C.乌头酸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D.含1 ml乌头酸的溶液最多可消耗3 ml NaOH
【解析】 根据结构简式可知其化学式为C6H6O6,A正确;乌头酸含有羧基和碳碳双键,能发生加成反应,但不能发生水解反应,B错误;乌头酸含有碳碳双键,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C正确;含有3个羧基,含1 ml乌头酸的溶液最多可消耗3 ml NaOH,D正确。
角度三 常见有机物的综合考查(2020·昆明模拟)下列关于有机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A.乙烯、聚氯乙烯和苯分子中均含有碳碳双键B.苯、油脂均不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C.氯苯分子中所有原子都处于同一平面D.甲苯苯环上的一个氢原子被—C3H6Cl取代,形成的同分异构体有9种
【解析】 只有乙烯中含有碳碳双键、聚氯乙烯和苯分子中没有碳碳双键,故A错误;油脂中的油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故B错误;苯是平面结构,氯苯是苯分子中的一个氢原子被氯原子代替,所以氯苯分子中所有原子也都处于同一平面,故C正确;—C3H6Cl有5种结构,甲苯苯环上的一个氢原子被—C3H6Cl取代,形成的同分异构体有15种,故D错误。
考查有机物的结构与性质,涉及油脂的氢化、糖类的组成结构及有机物的鉴别等。(1)常见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的有机物:烯烃、炔烃、苯的同系物、醇、醛等;(2)选择用水鉴别的有机物通常可从水溶性及与水的密度比较角度分析,如存在与水不混溶的,难溶于水但密度有比水大的、有比水小的,即可用水鉴别。
1.(2020·衢州模拟)山道年蒿中提取出一种具有明显抗癌活性的有机物X,其结构简式如下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该物质的分子式为C10H16O2B.该物质不可能所有的碳原子共平面C.该物质的一氯代物共有7种D.该物质能发生加成、取代、氧化、消去、还原等反应
【解析】 根据物质的结构简式可知该物质的分子式为C10H16O2,A正确;该物质中含有饱和C原子,根据CH4的正四面体结构可知,C原子不能在同一平面上,B正确;在该物质分子中8个C原子上含有H原子,不同化学环境的H原子有7种,因此该物质的一氯代物共有7种,C正确;该物质分子中含有碳碳双键,能够发生加成反应,若是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则该加成反应为还原反应;含有甲基C原子,该C原子上有H原子,可以发生取代反应,也可以发生燃烧反应即氧化反应;由于该物质分子中无卤素原子、羟基,因此不能发生消去反应,D错误。
2.(2020·凌海模拟)关于有机物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葡萄糖、果糖是单糖,蔗糖、麦芽糖是二糖B.淀粉与纤维素通式相同,二者互为同分异构体C.油脂水解都生成饱和脂肪酸和甘油D.利用蛋白质的颜色反应可鉴别所有蛋白质
【解析】 葡萄糖、果糖是单糖,不能水解;蔗糖水解产生一分子葡萄糖一分子果糖,麦芽糖水解产生两分子葡萄糖,所以蔗糖、麦芽糖都是二糖,A正确;淀粉与纤维素通式相同,但n不同,分子式不同,所以二者不是同分异构体,B错误;油脂是高级脂肪酸的甘油酯,都能水解,由于形成油脂的高级脂肪酸中有的是饱和的,有的是不饱和的,所以不能都水解生成饱和脂肪酸和甘油,C错误;只有分子结构中带苯环的蛋白质遇浓硝酸才会发生颜色反应,所以颜色反应不可鉴别所有蛋白质,D错误。
3.下列关于有机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棉花、羊毛、蚕丝均属于天然纤维素B.石油的分馏和裂化均属于化学变化C.油脂都不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D.甲烷、乙醇、乙酸在一定条件下都能发生取代反应【解析】 A项,羊毛、蚕丝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错误;B项,石油的分馏属于物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错误;C项,油脂的液态油中含有不饱和键,可以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错误;D项,甲烷与卤素单质在光照条件下发生取代反应,乙醇与卤化氢可发生取代反应,乙酸与乙醇的酯化反应属于取代反应,正确。
考点二 有机物的空间结构与同分异构体判断
【解析】 A项,根据乙烯的空间构型可知,CH3CH═══ CHCH3分子中的四个碳原子处于同一平面上,但不在同一直线上,错误;B项,用键线式表示有机物结构时,考生容易忽略饱和碳原子的共面规律,饱和碳原子只能与另外两个相连的原子共平面,故a与c分子中所有碳原子不可能共平面,错误;C项,苯分子中所有原子共平面,但d和p中含有饱和碳原子,所有原子不可能共平面,正确;D项,羟基上的氧原子一定在苯环所确定的平面上,但羟基上的H原子可能不在苯环所确定的平面上,错误。
(3)熟记规律:单键是可旋转的,是造成有机物原子不在同一平面上最主要的原因①结构中只要出现一个饱和碳原子,则整个分子不再共面。②结构中每出现一个碳碳双键,至少有6个原子共面。③结构中每出现一个苯环,至少有12个原子共面。
同分异构体的书写方法①由“通式,判类别”:根据有机物的分子组成,判断其可能的类别异构(一般用分子通式判断)。②“减碳法,写碳链”:主链由长到短,支链由整到散,位置由心到边,分布由近到远。③“移官位,氢充填”:先写出不带官能团的烃的同分异构体,然后在各条碳链上依次移动官能团的位置;按“碳四价”的原则,碳原子剩余的价键用氢原子去饱和,即可得到所有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
2023届高考化学二轮复习专题9常见的有机化合物及其应用课件: 这是一份2023届高考化学二轮复习专题9常见的有机化合物及其应用课件
高考化学二轮复习专题3常见有机物及其应用(含解析)课件PPT: 这是一份高考化学二轮复习专题3常见有机物及其应用(含解析)课件PPT,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对点集训,有机物的结构与性质,同分异构体种数的判断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考化学二轮复习专题2常见无机物及其应用(含解析)课件PPT: 这是一份高考化学二轮复习专题2常见无机物及其应用(含解析)课件PPT,共58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金属及其化合物,对点集训,非金属及其化合物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