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教学计划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3/13389592/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湘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教学计划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3/13389592/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湘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教学计划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3/13389592/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湘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展开七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正确把握数学教育的特点,全面推行素质教育,联系生活、扎实、活泼、有序地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阅读理解能力、实践探究能力,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努力开拓学生的视野,注重培养创新精神,培养爱国主义情感、社会主义道德品质,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着眼于全面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有用的人才。二、基本情况学生才从小学升入初中,对学校的一切都感到非常新鲜。尽管在小学阶段,学生的成绩有好有坏,差距甚至很大,但进入新环境后,学生之间互不了解,对新环境的陌生和好奇,都会激发学生奋发向上的信心和决心,但这种积极性如果不爱护和加以正确的引导,随着学习的深入和知识的积累,基础差的学生在遭受学习上的挫折之后,会受到很大的打击,这种学习的积极性会逐渐地消失掉,甚至会失去对学习的兴趣。这种损失是无法弥补的,对学生的影响也许是一生的。所以,在数学教学中,一定要深入浅出,全面照顾学生,保护好每一个学生的这种宝贵的学习精神,培养他们的自信心。要密切关注学生的一举一动,多和学生谈心,使他们逐步养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三、教材分析:第1章 有理数这部分的主要内容是有理数的认识和运算,以及使用计算器作简单的有理数运算。这部分内容在设计上是从实际问题情境与已有的小学数学知识基础着手,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自主地发现新的有理数的一些概念,探索有理数的数量关系及其规律。在方法上采用了由具体特殊的现象发现一般规律,使学生初步体验从实际问题抽象出数学模型的思想方法,初步学会表示数量关系的一些数学工具以及解决一些简单问题的方法。同时适当控制练习和习题的难度,引入计算器,避免不必要的烦琐的计算。这部分的内容不仅是为下一部分内容“代数式”的学习作好一个铺垫,而且是整个初中(7~9年级)数学“数与代数”内容中关于“数”的学习的重要基础,通过这部分内容的学习,可以有助于学生更好地学习“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等内容,可以说这部分内容是整个初中数学学习的重要基础,因此这部分内容是本学期教学内容的一个重点。第2章 代数式这部分的主要内容是在学习有理数的基础上,引入字母表示有理数,实现由数到式的飞跃。继而介绍代数式、列代数式、单项式和多项式与整式、合并同类项及其求代数式的值、一次式的加减法。通过相关概念,以及运算法则的学习,解决有关代数式的一些计算问题。这一章内容的设计思想,即从实际应用问题着手,结合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与已有的知识基础,提出问题,引导学生用字母表示数,实现学生的思维由数到式的飞跃,并运用类比的思想探索数量关系及其规律,初步学会表示数量关系的代数工具并用于解决一些简单问题的方法。这部分内容是整个初中数学“数与代数”内容中关于“代数”学习的重要基础,也是整个中学阶段“代数”内容的重要基础。掌握好这部分内容对于学生今后学习分式、方程与不等式、函数等有着极重要的作用,因此这部分内容是本学期教学内容又一个重点。第3章 一元一次方程模型与算法这部分内容包括一元一次方程模型、解一元一次方程的算法、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这部分内容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入手,从解决一般问题中建立方程的模型,从而对方程概念的进一步理解。在探索解一元一次方程的算法时,是从等式的性质概括出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方法,与小学的解题方法明显不同,小学是运用等式各项之间的数量关系得到解一元一次方程的算法的,最后用解一元一次方程的知识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学以致用。这一章内容是今后学习解复杂的方程及解不等式的基础,因此它是本册内容的又一个重点内容。第4章 图形的认识这部分的主要内容包括图形欣赏、平面图形和空间图形、观察物体和图形操作。图形欣赏,从一些有名的建筑及学生生活周围熟悉的立体图形入手,使学生对物体形状的认识由模糊、感性的上升到抽象的数学图形,学会画简单的立体图形,通过立体图形的展开图介绍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的关系,探索图形中存在的简单关系,从而引入组成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的最基本的图形。还介绍一些站在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的不同视觉变化的各种情况,初步体验一些变换的思想,初步形成视图的一般特点,在图形操作一节内容里,引导学生用七巧板拼成不同的图案,把学到的数学知识用于生活实际中。这部分内容对今后学习和研究平面图形及空间图形起着重要的作用。第5章 数据的收集与描述这部分的主要内容包括数据的收集、统计图、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教材从学生所学的古诗词的拼音字母的统计出发,引出统计的方法,通过统计表的分析,得到有用的统计信息,然后介绍几种常用的统计图,并介绍各种统计图的主要特点,最后介绍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的概念及其在统计中的重要作用。这部分内容在设计上是以大量丰富的实际生活例子为载体,让学生通过自主实践操作与合作探索活动学会数据的收集与表示的简单方法,并用来处理贴近学生生活的一些问题,养成用数据说话的习惯。这部分内容的引入是为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让学生初步认识可以帮助人们对大量的数据作出合理的推断与预测的一种新的研究工具——统计与概率。四、本期教学的三维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通过经历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符号的过程,认识有理数和代数式,掌握必要的有理数和代数式的运算(包括估算)技能,能运用有理数,代数式探索具体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并能运用有理数的代数式来进行描述;学生在经历物体和图形的初步认识过程中,掌握图形欣赏与图形操作一般技能,理解复杂的图形都是由最基本的图形组合而成的道理;掌握一元一次方程及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并能用于解决生产和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学生通过经历收集、整理、描述、分析数据,做出判断并进行交流活动的全过程,体会数据的作用,掌握基本的数据处理技能,形成对统计与概率的初步认识。 2、过程与方法(数学思考与解决问题)目标:①学会能对具体情境中较大的数字信息做出合理的解释和推断,能用有理数、代数式刻划事物间的相互关系。②学生通过欣赏和操作图形,初步理解图形的变换以及平面图形与空间图形的相互转换,初步建立空间观念,发展几何直觉。③学生能在数据的收集与表示中,学会收集、选择、处理数学信息,做出合理的推断或大胆的猜测,并能用实例进行检验,从而增加可信度或否定。④学会能结合生活实际的具体情境发现并提出数学问题,理解数学建模的基本思想。⑤学会从不同的角度解决问题的方法,有效地解决问题,尝试对比评价不同方法之间的差异,并学会对解决问题过程的反思,从而获得解决问题的经验。⑥学会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与他人合作学习,养成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的习惯。 3、情感与态度目标:①学生通过初步认识数学与现实世界的密切联系,乐于接触生活环境中的数学信息,愿意参与数学话题的研讨,从中懂得数学的价值,形成用数学的意识。②学会敢于面对数学活动中的困难,勇于运用所学数学知识克服困难并解决问题,获得成功的体验,从而树立学好数学的自信心。③学生通过学习,体验到数学中的有理数、代数式、一元一次方程及不等式、几何图形、收集和整理数据是有效地描述现实世界的重要手段,认识到这些数学知识是解决实际问题和进行交流的重要工具,从而了解数学对促进社会进步和发展人类理性精神的作用。④初步认识到数学活动是一个充满观察、实验、归纳、类比、推断可以获得数学猜想的探索过程,体验到数学活动充满着创造性。⑤学会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积极参与学习讨论,敢于发表自己的观点,并能虚心听取、尊重与理解他人的见解,从而学会在交流中提高自己,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⑥通过阅读学习,了解我国数学家在数学上的杰出贡献,从而增强民族的自豪感,增强爱国主义。上述三维目标是一个密切联系的有机整体,它们是相互联系的和相互作用的。过程与方法目标的实现,情感与态度目标的实现,离不开知识与技能的学习,否则它们的实现将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同时,知识与技能的学习必须以有利于过程与方法目标、情感与态度目标的实现为前提。 五、教学措施教师是学生数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教师要积极利用各种教学资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设计适合学生发展的教学过程。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使每一个学生都有成功的学习体验,在数学学习和数学思维等方面都得到相应的发展。 1、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体验和理解数学,在教学中尽量地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在生活实际中学习、理解和掌握数学。2、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3、重视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和能力。4、认真上好每一堂课,鼓励学生在课堂中积极发言,认真思考,相互交流,让每个学生在每一堂课教要有所收获。5、认真布置学生作业,督促学生按时按质按量完成,认真细心地批改每一个学生的作业,对于学困生的作业有时要面批,以发现学生学习中的知识缺陷,以便插漏补缺。6、加强课外辅导,与学生交朋友,使学生能大胆地向教师提问题,共同探讨一些数学问题,以得到成绩的提高。教师要利用课余时间,以常下到班级了解学生学习的情况,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附:教学内容及课时安排表 第一章 有理数 1.1 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1课时1.2 数轴、相反数、绝对值 3课时1.3 有理数大小的比较 1课时1.4 有理数的加法和减法 4课时1.5 有理数的乘法和除法 4课时1.6 有理数的乘方 2课时1.7 有理数的混合运算 3课时小结与复习 2课时数学与文化:我国是最早使用负数的国家 1课时单元检测 3课时第二章 代数式2.1 用字母表示数 1课时2.2 列代数式 2课时2.3 代数式的值 1课时2.4 整式 2课时2.5 整式的加法和减法 3课时小结与复习 2课时数学与文化:数学符号 1课时单元检测 3课时第三章 一元一次方程3.1 建立一元一次方程模型 1课时3.2 等式的性质 2课时3.3 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 4课时3.4 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 4课时 小结与复习 2课时单元检测 3课时 第四章 图形的认识4.1 几何图形 2课时4.2 线段、射线、直线 2课时4.3 角 2课时IT教室 用几何画板画出中点和角平分线 2课时小结与复习 2课时单元测试 3课时第五章 数据的收集与统计图5.1 数据的收集与抽样 2课时5.2 统计图 2课时小结与复习 1课时单元测试 3课时期末模拟测试 3课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