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山东省淄博市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word版含解析
展开 2021-2022学年度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
(高一生物试题)
一、选择题:
1. 番茄的红果对黄果是显性,现让纯合的红果番茄与黄果番茄杂交得F1,F1自交得F2,再让F2中的红果番茄与红果番茄相互交配,其后代中杂合子占( )
A. 3/4 B. 4/9 C. 1/9 D. 1/6
【答案】B
【解析】
【详解】红果是显性,F1是杂合的显性,自交F2中红果有1/3AA和2/3Aa,自由交配过程中会产生1/3a配子和2/3A配子,自由交配时Aa占2*1/3*2/3=4/9,B正确,其余错误。
故选B。
2. 某研究小组从蛙的精巢中提取了一些细胞,测定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无突变发生),将这些细胞分为三组,每组细胞数目如下图。结果不正确的是( )
A. 甲组细胞可能为次级精母细胞
B. 乙组细胞中有的细胞不含同源染色体
C. 乙组细胞中可能有同源染色体联会行为
D. 孟德尔两大遗传定律可能发生在丙组细胞中
【答案】B
【解析】
【分析】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甲组细胞染色体数为N,可能是精细胞或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前期、中期的细胞;丙组细胞染色体数为4N,说明是处于有丝分裂后期的细胞;乙组细胞染色体数为2N,说明是精原细胞或初级精母细胞。
【详解】A、甲组细胞染色体数为N,可能是精细胞或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前期、中期的细胞,即可能为次级精母细胞或精细胞,A正确;
B、乙组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中有2N,说明细胞是精原细胞或初级精母细胞或体细胞,细胞中含有同源染色体,B错误;
C、乙组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中有2N,说明细胞是精原细胞或初级精母细胞,如果是初级精母细胞,则乙组细胞中可能有同源染色体联会行为,C正确;
D、孟德尔遗传定律的细胞学基础是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同时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而丙组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后期,故孟德尔两大遗传定律不可能发生在丙组细胞中,D正确。
故选B。
3. 基因型为 Aa 的某植株产生的“a”花粉中有一半是致死的,则该植株自花传粉产生的子 代中 AA:Aa:aa 基因型个体的数量比为
A. 3:2:1 B. 2:3:1 C. 4:4:l D. 1:2:1;
【答案】B
【解析】
【分析】根据题意分析可知:正常情况下,基因型为Aa的植物产生的A和a两种精子和卵细胞的比例均为1:1,又由于“产生的a花粉中有一半是致死的”,因此产生的卵细胞A:a=1:1,而精子的种类和比例为A:a=2:1。
【详解】根据分析可知,由于“产生的a花粉中有一半是致死的”,因此产生的卵细胞为1/2A、1/2a,而精子的种类和比例为2/3A、1/3a。因此该个体自交,后代基因型为AA的比例为1/2×2/3=1/3,Aa的比例为1/2×1/3+1/2×2/3=1/2,aa的比例为1/2×1/3=1/6。因此,该植株自花传粉产生的子代中AA:Aa:aa基因型个体的数量比为2:3:1,综上分析,B正确,ACD错误。
故选B。
【点睛】正确理解“产生的a花粉中有一半是致死的”,准确分析雄配子的种类和比例是解题关键。
4. 下表为3个不同小麦杂交组合及其子代的表现型和植株数目。
组合序号
杂交组合类型
子代的表现型和植株数目
抗病红种皮
抗病白种皮
感病红种皮
感病白种皮
一
抗病、红种皮×感病、红种皮
416
138
410
135
二
抗病、红种皮×感病、白种皮
180
184
178
182
三
感病、红种皮×感病、白种皮
140
136
420
414
据表分析,下列推断错误的是( )
A. 6个亲本都是杂合子 B. 抗病对感病为显性
C. 红种皮对白种皮为显性 D. 这两对性状自由组合
【答案】B
【解析】
【分析】组合一:抗病、红种皮×感病、红种皮,子代红种皮:白种皮=(416+410):(138+135)≈3:1,说明红种皮是显性性状,白种皮为隐性性状,双亲都为杂合;
组合三:感病、红种皮×感病、白种皮,子代抗病:感病≈1:3,说明感病为显性性状,抗病为隐性性状,双亲都为杂合;
组合二:抗病、红种皮×感病、白种皮,子代抗病:感病=(180+184):(178+182)≈1:1,说明亲本感病为杂合,子代红种皮:白种皮≈1:1,说明亲本红种皮为杂合,所以组合二的双亲都为杂合。
【详解】A、结合分析可知,6个亲本都是杂合子,A正确;
B、组合三中,感病×感病→后代出现抗病,即出现性状分离,说明感病相对于抗病为显性性状,B错误;
C、组合一中,红种皮×红种皮→后代出现白种皮,即出现性状分离,说明红种皮相对于白种皮为显性性状,C正确;
D、组合二为测交实验,后代性状分离比为1:1:1:1,说明这两对性状彼此独立遗传,互不干扰,遵循基因自由组合定律,D正确。
故选B。
5. 一个色盲女人与一个正常男子结婚,生了一个基因型为XBXbY的孩子,则决定该孩子的配子中( )
A. 精子异常,减Ⅰ异常 B. 卵细胞异常,减Ⅰ异常
C. 精子异常,减Ⅱ异常 D. 卵细胞异常,减Ⅱ异常
【答案】A
【解析】
【分析】色盲是一种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因此可根据表现型判断基因型:男性为XBY,女性XbXb。
【详解】据题意可知,色觉正常的儿子的基因型为XBXbY,根据亲代的基因型XBY、XbXb可判断,XB和Y两条染色体均来自于父方,其中的Xb来自于母方,为Xb,故是男性产生了不正常的精子(XBY),又因为XY属于同源染色体,说明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没有分离,A正确。
故选A。
6. 下列有关一对相对性状遗传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 具有隐性遗传因子的个体都表现出隐性性状
B. 最能说明基因分离定律实质的是F2的表现型比为3:1
C. 通过测交可以推测被测个体产生配子的数量
D. 若要鉴别和保留纯合的抗锈病(显性)小麦,最简便易行的方法是自交
【答案】D
【解析】
【详解】试题分析:具有隐性遗传因子的个体不一定表现出隐性性状,如杂合子Aa,故A错;最能说明基因分离定律实质的是F1产生两种类型的配子,比例为1:1,故B错;测交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反映待测个体产生配子类型及比例,故C错;鉴别显性个体是纯合子或杂合子的方法有自交法和测交法,其中自交法最简便,故D正确。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基因分离定律,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7. 数量性状通常显示出一系列连续的表型。现有控制植物高度的两对等位基因A、a和B、b,位于不同的同源染色体上。以累加效应决定植株的高度,且每个显性基因的遗传效应是相同的。纯合子AABB高50厘米,aabb高30厘米,这两个纯合子之间杂交得到F1,再自交得到F2,在F2中表现40厘米高度的个体基因型有几种( )
A. 1种 B. 2种 C. 3种 D. 4种
【答案】C
【解析】
【分析】利用分离定律解决自由组合定律问题的解题思路首先,将自由组合定律问题转化为若干个分离定律问题。在独立遗传的情况下,有几对等位基因就可分解为几组分离定律问题。如AaBb×Aabb,可分解为如下两组:Aa×Aa,Bb×bb。然后,按分离定律进行逐一分析。最后,将获得的结果进行综合,得到正确答案。
【详解】根据题意,累加效应决定植株的高度,且每个显性基因的遗传效应是相同的,纯合子AABB高50厘米,aabb高30厘米,则每个显性基因会使高度增加5厘米,F2中表现40厘米高度应该有2个显性基因,即AAbb、aaBB、AaBb,基因型有3种,C正确,ABD错误。
故选C。
8. 对性腺组织细胞进行荧光标记,等位基因A、a都被标记为黄色,等位基因B、b都被标记为绿色,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处于四分体时期的细胞。下列推测合理的是()
A. 若2对基因1对同源染色体上,则有1个四分体中出现2个黄色、2个绿色荧光点
B. 若2对基因在1对同源染色体上,则有1个四分体中出现4个黄色、4个绿色荧光点
C. 若2对基因在2对同源染色体上,则有1个四分体中出现2个黄色、2个绿色荧光点
D. 若2对基因在2对同源染色体上,则有1个四分体中出现4个黄色、4个绿色荧光点
【答案】B
【解析】
【分析】减数分裂过程:(1)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染色体的复制;
(2)减数第一次分裂:①前期:联会,同源染色体上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②中期:同源染色体成对的排列在赤道板上;③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④末期:细胞质分裂;
(3)减数第二次分裂:①前期:核膜、核仁逐渐解体消失,出现纺锤体和染色体;②中期:染色体形态固定、数目清晰;③后期: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并均匀地移向两极;④末期:核膜、核仁重建、纺锤体和染色体消失。
【详解】AB、由于染色体经过复制,基因也随之加倍,使每个四分体上的等位基因含有4个,即2个A和2个a或2个B和2个b;若2对等位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则1个四分体中将出现4个黄色和4个绿色荧光点,A错误,B正确;
CD、由于染色体经过复制,基因也随之加倍,使每个四分体上的等位基因含有4个,即2个A和2个a或2个B和2个b;若2对等位基因位于2对同源染色体上,则每个四分体中将出现4个黄色或4个绿色荧光点,CD错误。
故选B。
【点睛】
9. 下列关于人类探究遗传奥秘历程中所用的实验方法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孟德尔在以豌豆为实验材料研究遗传规律时,运用了统计学的方法
B. 萨顿提出“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假说时,运用了假说----演绎的方法
C. 赫尔希和蔡斯在进行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实验时,运用了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法
D. 沃森和克里克研究DNA分子的结构时,运用了构建物理模型的方法
【答案】B
【解析】
【分析】1、孟德尔获得成功的原因:(1)选择豌豆作为实验材料进行实验。(2)由单因子到多因子的科学思路(即先研究1对相对性状,再研究多对相对性状)。(3)利用统计学方法。(4)科学的实验程序和方法。
2、萨顿运用类比推理法提出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假说,之后,摩尔根采用假说演绎法证明基因在染色体上。
【详解】A、孟德尔遗传实验取得成功的原因之一是运用了统计学的方法,A正确;
B、萨顿运用类比推理法提出了“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假说,B错误;
C、赫尔希和蔡斯在进行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实验时,运用了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法,其用32P和35S分别标记了DNA和蛋白质,C正确;
D、沃森和克里克研究DNA分子的结构时,运用了构建物理模型的方法,构建了DNA分子双螺旋结构模型,D正确。
故选B。
10. 某研究人员模拟赫尔希和蔡斯关于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进行了以下4个实验:
①用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未标记的细菌②未标记的噬菌体侵染35S标记的细菌
③用15N标记的噬菌体侵染未标记的细菌④用未标记的噬菌体侵染3H标记的细菌
一段时间后离心,以上各实验检测到放射性的主要部位是()
A. 沉淀、沉淀、沉淀和上清液、上清液 B. 上清液、上清液、沉淀和上清液、上清液
C. 沉淀、上清液、沉淀、沉淀和上清液 D. 沉淀、沉淀、沉淀和上清液、沉淀
【答案】D
【解析】
【分析】T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
①研究者:1952年,赫尔希和蔡斯。
②实验材料:T2噬菌体和大肠杆菌等。
③实验方法: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法。
④实验思路:S是蛋白质的特有元素,DNA分子中含有P,蛋白质中几乎不含有,用放射性同位素32P和放射性同位素35S分别标记DNA和蛋白质,直接单独去观察它们的作用。
⑤实验过程:吸附→注入(注入噬菌体的DNA) →合成(控制者:噬菌体的DNA;原料:细菌的化学成分)→组装→释放。
⑥实验结论:DNA是遗传物质。
【详解】①用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未标记的细菌,32p标记噬菌体的DNA,将出现在新的噬菌体中,所以离心后主要在沉淀物中检测到放射性;
②用未标记的噬菌体侵染35S标记的细菌,35S将出现在新的噬菌体中,所以离心后主要在沉淀物中检测到放射性;
③用15N标记的噬菌体侵染未标记的细菌,由于15N标记噬菌体的DNA和蛋白质,蛋白质外壳出现在上清液中,15N标记的噬菌体DNA将出现在新的噬菌体中,所以离心后主要在沉淀物和上清液中检测到放射性;
④用未标记的噬菌体侵染3H标记的细菌,3H将出现在新的噬菌体中,所以离心后主要在沉淀物中检测到放射性。
故选D。
11. 下列关于DNA分子结构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G-C碱基对比例高的DNA分子,其结构稳定性相对较强
B. 每个双链DNA分子中都含有2个游离的磷酸基团
C. 在DNA双链中,一条单链中的值与另一条单链中的值互为倒数
D. A-P~P~P中的A与中的A代表的物质不同
【答案】B
【解析】
【分析】1、DNA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DNA是由两条反向平行的脱氧核苷酸长链盘旋而成的双螺旋结构;外侧由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结构成基本骨架,内侧是碱基对(A与T,C与G配对)通过氢键连结,其中G-C碱基对之间3个氢键,A-T之间2个氢键。DNA分子遗传信息储存在四种脱氧核苷酸的种类数量和排列顺序;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整个DNA分子中A=T,C=G。
2、碱基互补配对原则的规律:(1)在双链DNA分子中,互补碱基两两相等,A=T,C=G,A+T=C+G,即嘌呤碱基总数等于嘧啶碱基总数;
(2)DNA分子的一条单链中(A+T)/(G+C)的比值等于其互补链和整个DNA分子中该种比例的比值;
(3)DNA分子一条链中(A+G)/(T+C)的比值与互补链中的该种碱基的比值互为倒数,在整个双链中该比值等于1。
3、ATP的中文名称叫三磷酸腺苷,其结构简式为A-P~P~P,其中A代表腺苷,P代表磷酸基团,-代表普通磷酸键,~代表高能磷酸键。
【详解】A、DNA分子中G-C碱基对之间3个氢键,A-T之间2个氢键,则GC碱基对含量较高时,其结构稳定性较大,A正确;
B、若呈链状,一个双链DNA分子,一条链一端含一个游离磷酸基团,两条链共含有2个游离的磷酸基团,分别位于DNA分子的两端,但环状则无游离的磷酸基团,B错误;
C、假设1链上的碱基为A1、C1、G1和T1,2链上的碱基为A2、C2、G2和T2,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可得,A1=T2、C1=G2、G1=C2、T1=A2,则A1+G1=T2+C2、T1+C1=A2+G2,所以(A1+G1)/(T1+C1)=(T2+C2)/(A2+G2),也就是互为倒数,C正确;
D、A-P~P~P中的A代表腺苷,而 是腺嘌呤核糖核苷酸,其中的A代表腺嘌呤,所以A代表的物质不同,D正确。
故选B。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DNA分子的结构。考生要有识记和理解DNA分子的结构和特点、碱基互补配对原则等相关内容,结合各选项进行分析和推理,才能作出准确判断。
12. 下列关于基因和染色体关系的叙述,错误的是()
A. 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 B. 一条染色体上有多个基因
C. 每条染色体上都含有1或2个DNA分子 D. 非等位基因都位于非同源染色体
【答案】D
【解析】
【分析】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一条染色体上有1或2个DNA分子,一条染色体上有多个基因,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
【详解】A、一条染色体上有多个基因,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A正确;
B、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一条染色体上有多个基因,B正确;
C、染色体由DNA和蛋白质组成,不分裂的细胞中以及有丝分裂间期、后期、末期,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减数第二次分裂末期细胞中,每条染色体上含有1个DNA分子,有丝分裂前期、中期、减数第一次分裂、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及中期细胞中,每条染色体上含有2个DNA分子,C正确;
D、非等位基因位于同源染色体和非同源染色体上,D错误。
故选D。
13. β—地中海贫血症患者的β—珠蛋白(血红蛋白的组成部分)合成受阻,原因是血红蛋白β链第39位氨基酸的编码序列发生了改变,由正常基因A突变成致病基因a(如下图所示,AUG、UAG分别为起始密码子和终止密码子)。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①与②过程中碱基互补配对的方式不完全相同
B. 异常mRNA翻译产生的异常β—珠蛋白由38个氨基酸组成
C. 突变基因a中的氢键数量和脱氧核苷酸数量都发生了改变
D. ①过程用的RNA聚合酶,可以将DNA双链解旋
【答案】C
【解析】
【分析】分析图解可知,图示过程①表示遗传信息的转录,过程②表示翻译。图中看出,基因突变后,密码子CAG变成了终止密码子UAG,因此会导致合成的肽链缩短。
【详解】A、过程①表示遗传信息的转录,转录过程中碱基配对是A-U,T-A,G-C,C-G,过程②表示翻译,翻译过程中是A-U,U-A,G-C,C-G,配对方式不完全相同,A正确;
B、异常mRNA翻译提前终止,由于第39个密码子是终止密码子,不编码氨基酸,所以异常β—珠蛋白由38个氨基酸组成,B正确;
C、据图可知,正常基因突变成致病基因是由于基因突变后,密码子CAG变成了终止密码子UAG,因此判断是基因中发生了C/G这一个碱基对和T/A碱基对的替换,由于GC碱基对之间三个氢键,AT碱基对之间两个氢键,所以突变基因a中的氢键数量改变,但脱氧核苷酸数量不变,C错误;
D、①表示转录,该过程中RNA聚合酶可将DNA双链解旋,D正确。
故选C
14. 如图表示某种生物细胞内基因表达的部分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①②链之间和②③链之间的碱基配对方式完全相同
B. ②链中的G和③链中的G都代表鸟嘌呤核糖核苷酸
C. 基因中的遗传信息通过③链传递到⑤需要RNA参与
D. 一个核糖体通常可结合多条③链以提高⑤的合成速率
【答案】C
【解析】
【分析】由题意可知,题图表示转录和翻译过程。①、②表示DNA单链,其中②表示转录的模板链,③为mRNA,表示翻译的模板链,④代表核糖体,⑤代表多肽链。
【详解】A、①②链之间的碱基配对方式为A–T、C–G、T–A、G–C,②③链之间的碱基配对方式为A–U、C–G、T–A、G–C,因此①②链之间和②③链之间的碱基配对方式部分相同,A错误;
B、②链中的G代表鸟嘌呤脱氧核糖核苷酸,而③链中的G代表鸟嘌呤核糖核苷酸,B错误;
C、基因中的遗传信息通过mRNA(③链)传递到多肽链(⑤)需要mRNA、tRNA、rRNA的参与,C正确;
D、一条mRNA(③链) 通常可结合多个核糖体来提高多肽链(⑤)的合成速率,D错误。
故选C。
15. 人类Y染色体上SRY基因可控制原始性腺细胞发育成睾丸而不是卵巢。下图为一家四口的性染色体组成情况,B、b表示控制一对相对性状的等位基因,不考虑基因突变,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正常男性体细胞的染色体组成是44+XY
B. 若SRY基因片段丢失,可能导致甲表现为女性
C. 丙异常的原因是甲产生异常配子所致
D. 丁异常的原因是乙形成配子时减数第一次分裂异常
【答案】D
【解析】
【分析】分析题图:甲、乙、丙、丁一家四口的性染色体组成情况,甲的基因型为XBY;乙的基因型为XbXb;丙的基因型为XBXb,但其含有SRY基因;丁的基因型为XBXbY,其中XB和Y都来自父亲甲。
【详解】A、正常男性体细胞中含44条常染色体和XY两条性染色体,A正确;
B、由于SRY基因决定睾丸的产生,若基因丢失则不能产生睾丸,可能导致甲表现为女性,B正确;
C、丙的一条X染色体上既有B基因又有SRY基因,可能是甲Y染色体上SRY基因移到X染色体上,产生了X染色体上既有B基因又有SRY基因的异常配子导致的,C正确;
D、丁多一条X染色体,根据X染色体上的基因可知,乙只能提供含有b基因的X染色体,故丁异常是由于甲减数第一次分裂时,XY染色体未分离导致的,D错误。
故选D。
16. 下图1是基因型为AaBb的动物细胞(2N=8)分裂过程中某时期的细胞分裂模式图,图2为该动物精原细胞分裂过程中细胞内的同源染色体对数的变化曲线。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图1细胞所处时期对应于图2中的FG段
B. 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均发生在图2中的FG段
C. 处于CD段的细胞中含有4个染色体组,16个核DNA分子
D. 若不考虑变异,图1细胞内有2个a基因、2个B基因
【答案】A
【解析】
【分析】图1不含同源染色体,含有染色单体,为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图像。图2为该动物精原细胞分裂过程中细胞内的同源染色体对数的变化曲线。AE段表示有丝分裂,FG表示减数第一次分裂,HI表示减数第二次分裂。
【详解】A、图1细胞为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不含同源染色体,所处时期对应于图2中的HI段,A错误;
B、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均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对应图2中的FG段,B正确;
C、CD段同源染色体对数加倍,为有丝分裂后期,细胞内的染色体数为体细胞的二倍,因此细胞内含有4个染色体组,16个核DNA分子,C正确;
D、图1不含同源染色体,含有染色单体,若不考虑变异,姐妹染色单体上含有相同基因,因此图1细胞内有2个a基因、2个B基因,D正确。
故选A。
二、选择题:
17. 家猫体色由 X 染色体上一对等位基因 B、b 控制,只含基因 B 的个体为黑猫,只含基因 b 的个体为黄猫,其他个体为玳瑁猫。下列说法错误()
A. 玳瑁猫互交的后代中有25%的雄性黄猫
B. 玳瑁猫与黄猫杂交后代中玳瑁猫占50%
C. 为持续高效地繁育玳瑁猫,应逐代淘汰其他体色的猫
D. 只有用黑猫和黄猫杂交,才能获得最大比例的玳瑁猫
【答案】D
【解析】
【分析】由题干信息可知,黑猫的基因型为XBXB、XBY,黄猫的基因型为XbXb、XbY,玳瑁猫的基因型为XBXb,只有雌性猫具有玳瑁色。
【详解】A、 分析题意可知,玳瑁猫(XBXb)都为雌性,不能互交,A错误;
B、玳瑁猫(XBXb)与黄猫(XbY)杂交,后代中玳瑁猫占25%,B错误;
C、玳瑁猫只有雌性,只保留玳瑁猫不能繁殖,必需和其它体色的猫杂交才能得到,C错误;
D、用黑色雌猫(XBXB)和黄色雄猫(XbY)杂交或者黄色雌猫(XbXb)和黑色雄猫杂交(XBY),子代中雌性猫全为玳瑁色,D正确。
故选D。
18. 如图表示某二倍体生物1对同源染色体上的部分基因,正确的是( )
A. 这对同源染色体上只有4对等位基因
B. 图示所有等位基因在遗传时均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
C. 图中茎高和花色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不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D. 甲染色体上所示基因控制的性状在该生物体内可全部观察到
【答案】BC
【解析】
【分析】等位基因是位于同源染色体的同一位置上,控制着相对性状的基因。
【详解】A、等位基因是指在同源染色体上相同位置,控制相对性状的基因,图示花顶生是相同基因,故图示四对基因中有3对等位基因,但该对同源染色体可能还有其它等位基因,A错误;
B、图示所有等位基因存在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因此图示所有等位基因在遗传时均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B正确;
C、图中茎高和花色的等位基因位于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不遵循自由组合定律,C正确;
D、在该生物体内,杂合时甲染色体上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隐性纯合时甲染色体上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表达时才都能观察到,D错误。
故选BC。
19. 一个用15N标记的DNA分子有2400个碱基对,其中腺嘌呤1400个,将该DNA分子在普通溶液中复制3次后,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复制过程共消耗胞嘧啶脱氧核苷酸1000个
B. 所产生的DNA分子的密度有两种类型
C. 不含15N的DNA分子总数与含15N的DNA分子总数之比为7:1
D. 不含15N的与含15N的脱氧核苷酸链数目之比为15:1
【答案】B
【解析】
【分析】已知DNA分子有2400个碱基对,其中腺嘌呤A=1400个,所以胸腺嘧啶T=1400个,鸟嘌呤G=胞嘧啶C=1000个。
【详解】A、复制过程中,共消耗胞嘧啶脱氧核苷酸=1000×(23-1)=7000个,A错误;
B、复制3次后,有23=8个DNA,其中两个DNA一条链含14N,一条链含15N,其余6个DNA都只含有14N,故所产生的DNA分子的密度有两种类型,B正确;
C、通过B选项可知,含有15N的DNA有2个,不含有15N有8个,故不含15N的DNA分子总数与含15N的DNA分子总数之比为4:1,C错误;
D、不含15N的脱氧核苷酸链数目是14条,含15N的脱氧核苷酸链数目是2条,故不含15N的与含15N的脱氧核苷酸链数目之比为7:1,D错误。
故选B。
20. 表观遗传现象普遍存在于生物生命活动过程中,下列有关表观遗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柳穿鱼Leyc基因的部分碱基发生了甲基化修饰,促进了基因的表达
B. 基因组成相同的同卵双胞胎所具有的微小差异可能与表观遗传有关
C. 表观遗传现象普遍存在于生物体的生长、发育和衰老的整个生命活动过程
D. 构成染色体的组蛋白发生甲基化、乙酰化等修饰也会影响基因的表达
【答案】BCD
【解析】
【分析】表观遗传是指DNA序列不发生变化,但基因的表达却发生了可遗传的改变,即基因型未发生变化而表现型却发生了改变,如DNA的甲基化,甲基化的Leyc基因不能与RNA聚合酶结合,故无法进行转录产生mRNA,也就无法进行翻译最终合成Leyc蛋白,从而抑制了基因的表达。
【详解】A、柳穿鱼Leyc基因的部分碱基发生了甲基化修饰,甲基化的Leyc基因不能与RNA聚合酶结合,故无法进行转录产生mRNA,抑制了基因的表达,A错误;
B、同卵双胞胎之间的基因型相同,因此他们之间的微小差异与表观遗传有关,B正确;
C、表观遗传现象在生物体的生长、发育和衰老的整个生命活动过程中普遍存在,表观遗传机制在特定的时间通过调控特定基因的表达而影响细胞分裂、分化以及代谢等生命活动,C正确;
D、表观遗传中除了DNA甲基化会影响基因表达外,构成染色体的组蛋白发生甲基化、乙酰化等修饰,也会影响基因的表达,D正确。
故选BCD。
三、非选择题:
21. 下图为人类的两种遗传病的家族系谱图。甲病(由A或a基因控制)和乙病(由B或b基因控制),已知其中一种病为伴性遗传。请回答:
(1)甲病的遗传方式属于________染色体上________性遗传。
(2)写出Ⅰ1的一个初级卵母细胞所产生卵细胞的基因型: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Ⅲ8的基因型:________________。写出Ⅲ10的基因型:________________。
(4)若Ⅲ8与Ⅲ11结婚,生育一个患甲病子女的概率为________,生育一个只患一种病子女的概率为________。
【答案】(1) ①. 常 ②. 隐
(2)AXB或AXb或aXB或aXb
(3) ①. aaXBXB或aaXBXb ②. AAXBXb或AaXBXb
(4) ①. 1/3 ②. 3/8
【解析】
【分析】分析系谱图:Ⅱ5、Ⅱ6号个体无甲病,而他们的女儿9号患有甲病,即“无中生有为隐性,隐性看女病,女病男正非伴性”,说明甲病是常染色体上隐性遗传病;Ⅱ3、Ⅱ4号个体无乙病,但Ⅱ7号个体有病,说明乙病是隐性遗传病,已知甲、乙中有一种病为伴性遗传,则乙病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小问1详解】
由以上分析可知:甲病是常染色体上隐性遗传病。
【小问2详解】
由于Ⅰ1号正常,而Ⅱ4号患甲病、Ⅱ5号患乙病,所以Ⅰ1的基因型为AaXBXb。又因为一个卵原细胞只能产生一个卵细胞,所以Ⅰ1的一个初级卵母细胞所产生卵细胞的类型有四种可能,即AXB或AXb或aXB或aXb。
【小问3详解】
Ⅲ8的父亲正常、母亲患甲病,但有一个不患甲病患乙病的哥哥(或弟弟),说明Ⅱ3和Ⅱ4的基因型分别为AaXBY和aaXBXb,Ⅲ8患甲病不患乙病,则Ⅲ8的基因型及概率为aaXBXB(1/2)或aaXBXb(1/2)。由于Ⅲ9号患两种病,所以Ⅱ5号的基因型为AaXbY和6号的基因型为AaXBXb。因此,Ⅲ10的基因型为AAXBXb或AaXBXb。
【小问4详解】
Ⅲ8号的基因型及概率为aaXBXB(1/2)或aaXBXb(1/2),Ⅲ11号的基因型为1/3AAXBY或2/3AaXBY。所以Ⅲ8与Ⅲ11结婚,生育一个患甲病子女的概率为2/3×1/2=1/3,不患甲病为1-1/3=2/3;患乙病的概率为1/2×1/4=1/8,不患乙病的概率为1-1/8=7/8。因此,生育一个只患一种病子女的概率为1/3×7/8+2/3×1/8=3/8。
【点睛】本题结合系谱图,考查基因自由组合定律及应用,伴性遗传及应用,考生能根据系谱图和题干信息“已知其中一种病为伴性遗传”判断甲、乙的遗传方式;其次根据基因自由组合定律推断出相应个体的基因型,再利用逐对分析法解题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22. 中心法则揭示了生物遗传信息由DNA向蛋白质传递与表达的过程。回答问题。
(1)b、d所表示的两个过程依次分别是____________和_________。
(2)在真核细胞中,a和b两个过程发生的场所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能特异性识别信使RNA上密码子的分子是________,所携带的分子是____________。
(4)纤维病体现了基因控制性状的途径是:基因通过控制_______________进而控制生物体的性状。
(5)DNA分子在复制过程中,某位点上的一个正常碱基(设为P)经诱变变成了尿嘧啶。该DNA分子连续复制两次,得到的4个子代DNA分子的相应位点上的碱基对分别为U-A、A-T、G-C、C-G。推测“P”可能是_____________。(填选项)
A. 胸腺嘧啶 B. 腺嘌呤 C. 胸腺嘧啶或腺嘌呤 D. 胞嘧啶或鸟嘌呤
【答案】(1) ①. 转录 ②. 逆转录
(2)细胞核、线粒体、叶绿体
(3) ①. tRNA##转运RNA ②. 氨基酸(4)蛋白质结构(5)D
【解析】
【分析】据图分析,a表示DNA复制;b表示转录;c表示翻译;d表示逆转录;e表示RNA自我复制。
【小问1详解】
据图分析,b是以DNA为模板,合成RNA的过程,表示转录,在细胞核内;d表示以RNA为模板合成DNA的过程,表示逆转录。
【小问2详解】
a是以DNA为模板合成子代DNA分子,表示DNA复制过程,b是转录过程,真核细胞中DNA分子复制和转录发生的场所都主要是细胞核,此外还有线粒体和叶绿体。
【小问3详解】
能特异性识别信使RNA上密码子的分子是tRNA,tRNA能够携带的分子是氨基酸。
【小问4详解】
囊性纤维病体现基因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进而控制生物体的性状。
【小问5详解】
由于正常碱基P变成了U后,能与A配对,因此含有U与A、A与T的2个DNA分子是发生了突变的,而含有G-C、C-G的2个DNA分子是未发生突变的。又这两个正常的DNA分子和亲代DNA分子的碱基组成是一致的,即亲代DNA分子中的碱基组成是G-C或C-G,因此P可能是胞嘧啶或鸟嘌呤。
故选D。
23. 某昆虫的红眼(A)与白眼(a),直刚毛(B)与卷刚毛(b)两对相对性状各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现有各种表现型的纯合品系:①红眼直刚毛②红眼卷刚毛③白眼直刚毛④白眼卷刚毛。甲乙两个小组同学欲通过两种不同的杂交实验探究两对基因究竟是位于常染色体上还是X染色体上。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甲组同学实验:
选取纯合品系②与③进行正反交。观察F1中雄性个体的性状,若出现_____,则该昆虫的红、白眼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
(2)乙组同学实验:
用①为父本,④为母本进行杂交,观察F1中雄性个体性状:
若均表现为红眼卷刚毛,则两对基因分别位于什么染色体上?_______________;
若均表现为白眼直刚毛,则两对基因分别位于什么染色体上?_________________;
若均表现为红眼直刚毛,则两对基因分别位于什么染色体上?__________________。
(3)乙组同学实验的结果是子代雄性个体均为红眼直刚毛,让其与母本回交,后代出现四种表现型且数量比为42:42:8:8,则说明其_________自由组合定律(填“遵循”或“不遵循”),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白眼(2) ①. B/b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A/a 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 ②. B/b些因位于常染色体上,A/a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 ③. 两对等位基因都位于常染色体上
(3) ①. 不遵循 ②. 两对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
【解析】
【分析】分析题意可知,眼色与刚毛两对性状各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通过杂交实验探究两对等位基因的位置和关系;甲组同学实验是验证昆虫的眼色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乙组同学实验是探究眼色和刚毛基因 位于常染色体上还是X染色体上。
【小问1详解】
根据题意分析,甲组同学实验:若昆虫的红、白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纯合品系②与③的相关基因型应为XAXA、XaXa、XAY、XaY,二者进行正交(XAXA×XaY)和反交(XaXa×XAY),则正交F1中雄性个体的基因型为XAY,表现型为红眼,而反交F1中雄性个体的基因型XaY,表现型为白眼,因此可判断在本实验中,若F1中雄性个体出现白眼的性状,则该昆虫的红、白眼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
【小问2详解】
乙组同学实验:
如果B、b基因位于X染色体,A、a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则父本①的基因型为 AAXBY,母本④的基因型为aaXbXb,二者杂交,F1中雄性个体的基因型为AaXbY,都表现为红眼卷刚毛;
若B、b基因位于常染色体,A、a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则父本①的基因型为BBXAY,母本④的基因型为bbXaXa,二者杂交,F1中雄性个体的基因型为BbXaY,都表现为白眼直刚毛;
若两对等位基因都位于常染色体上,则父本①的基因型为AABB,母本④的基因型为aabb,二者杂交,F1中雄性个体的基因型为AaBb,都表现为红眼直刚毛。
【小问3详解】
若乙组同学实验的结果是子代雄性个体均为红眼直刚毛,则Aa与Bb基因都位于常染色体上。该子代雄性个体的基因型为AaBb,让其与母本(aabb)回交,后代出现四种表现型且数量比为42:42:8:8,说明该子代雄性个体产生的配子的基因型及其比例为AB:ab:aB:Ab=42:42:8:8,不符合1:1:1:1的比例,说明两对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因此不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2022-2023学年山东省淄博市临淄中学高一3月月考生物试题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山东省淄博市临淄中学高一3月月考生物试题含解析,共2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多选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2023学年山东省淄博市高一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解析版):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山东省淄博市高一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解析版),共2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山东省淄博市临淄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 这是一份山东省淄博市临淄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