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2023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二章宇宙中的地球第四节第1课时地球公转的特征及昼夜长短的变化课件
展开第 1 课时 地球公转的特征及昼夜长短的变化
一、地球公转特征1.概念:地球绕_____的运动。2.方向
3.周期:365日6时9分10秒,叫作恒星年。
4.速度:地球在公转过程中,速度(线速度和角速度)是不断变化的。
1.黄赤交角的含义A地球公转轨道平面(即黄道平面)同B_____平面的交角,目前是_________。
2.影响(1)引起太阳直射点在_____________之间往返运动。(2)决定了目前南、北回归线(与黄赤交角相等),南、北极圈(与黄赤交角互余)的度数。(3)决定了五带的位置和范围。
(4)黄赤交角变化的影响。
3.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
(1)范围:南、北回归线之间。(2)周期:1个回归年,即365日5时48分46秒。
三、昼夜长短的变化(据图填表)
命题视角(一) 昼夜长短及其变化规律案例法学习 [把握教考导向]一、教材这样学(湘教版选择性必修1 P10“探究”)阿布·辛拜勒神庙是古埃及第十九王朝法老拉美西斯二世(约公元前1304—公元前1237)建造的大型岩窟神庙。3 000多年前的神庙设计者精确地运用多学科的知识,把神庙设计成为一年中只有拉美西斯二世生日(2月21日)和登基日(10月21日)的清晨,太阳光才能从神庙大门射入,穿过60多米长的庙廊,照到神庙尽头拉美西斯二世的石像上。人们把这一奇观发生的时日,称为“太阳节”。
20世纪60年代,因兴建阿斯旺水坝,将阿布·辛拜勒神庙按原样向高处搬迁了60米,以确保它不会被水淹没。不过,现在太阳节奇观出现的时间已有偏差。
[思考探究]1.计算拉美西斯二世生日至春分日以及秋分日至登基日的天数,你有何发现?提示:生日(2月21日)至春分日(3月21日)为28天,秋分日(9月23日)至登基日(10月21日)为28天,春、秋分日日出方位相同,则说明这两天日出方位也相同。2.“太阳节”奇观的出现,与太阳光的入射方向和入射角度密切相关。想一想,在每年的2月21日和10月21日这两天内,太阳照耀石像的时间是否会持续很久?提示:只有日出时分,太阳光才会穿过庙廊射入,因此持续时间不会很久。
二、高考这样考(2021·河北高考)家住某城(36.5°N,116°E)的小明,秋分时节搬进了新楼房,站在书房2.6米高的落地窗前,远处公园美景尽收眼底。如图示意书房平面布局。据此完成(1)~(2)题。
(1)从入住到次年春分,书房的日采光时间变化趋势是( )A.一直增加 B.先增后减C.一直减少 D.先减后增(2)冬至日天气晴朗,小明在书房于北京时间( )A.6:30看到当日第一缕阳光B.9:30沐浴着阳光伏案读书C.12:30估算阳光进深2.6米D.15:30看到阳光照到书柜上
[解析] 第(1)题,根据材料信息,此地为(36.5°N,116°E),秋分时入住到次年春分,为北半球的冬半年,当地昼短夜长,太阳直射点先向南移动再向北移动,该地昼长先变短再变长。根据图示信息,可知该书房窗子朝向正南,冬半年日出日落方位偏南,所以整个白天都有采光,则书房的采光时间随着昼长的变化而变化,先减后增,在冬至日达到最小值,故选D。第(2)题,该城市位于(36.5°N,116°E),春秋分北京6时日出,该地大约是6:16日出,冬至日应是在北京时间7:30左右日出,因此在冬至日“6:30看到当日第一缕阳光”不太可能,A错误;9:30时,太阳位于东南方位,书房接近正方形,书桌位于窗子的正北方位,阳光受东南0.5米的墙的遮挡照射不到书桌东北角,B错误;冬至日时,当地正午太阳高度=90°-(36.5°+23.5°)=30°,则室内光照面积应大于落地窗面积,落地窗为
2.6米,且北京时间为12:30,当地时间接近12:14,太阳斜射,阳光进深应该大于2.6米,C错误;15:30时,当地时间接近15:14,太阳斜射,太阳位于西南方位,日影朝向东北方位,书柜位于落地窗的东北方位,阳光正好照射到书柜上,D正确。故选D。[答案] (1)D (2)D
[教考导向]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是高考的常考点,特别是昼夜长短的变化更是在近年高考中频频出现。新教材湘教版以“太阳节”为探究案例,河北高考题以某城市新楼房采光时间的变化趋势为考查背景,均考查学生的综合思维、地理实践力等核心素养。纵观近几年高考题可归纳出该考点的命题视角:①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②昼夜长短的计算;③日出方位的变化;④日照时间和阳光入射建筑面积的计算与变化规律;⑤日影的方位及长短变化规律等。高考命题背景已经由原先的虚拟情境转向真实情境,还经常涉及区域传统文化等知识点。对本内容的考查,高考题多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难度一般较大,往往体现出综合性、应用性和创新性。
[系统必备知能]1.太阳直射点决定昼夜长短变化规律(1)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决定昼夜长短的分布状况→太阳直射点在哪个半球,哪个半球就昼长夜短。
(2)太阳直射点的移动,决定昼夜长短的变化特点→太阳直射点向哪个半球移动,哪个半球昼变长,夜变短。
2.日出、日落方位与昼夜长短对应规律(1)日出东北、日落西北,北半球昼长夜短,南半球昼短夜长。(2)日出正东、日落正西,全球昼夜等长。(3)日出东南、日落西南,北半球昼短夜长,南半球昼长夜短。3.对称性规律
4.变幅递增规律赤道上全年昼夜平分,昼夜长短变化为零;纬度越高(主要指赤道与极圈之间),昼夜长短的变化幅度越大,变化区间为0—24小时。5.极昼和极夜变化规律(1)极昼(极夜)的起始纬度=90°-太阳直射点的纬度。(2)极昼(极夜)范围的扩大,是从极点到极圈;极昼(极夜)范围的缩小,是从极圈到极点。(3)纬度越高(主要指极圈与极点之间),极昼(极夜)出现的天数越多。
命题点全训 如图为某一日期甲、乙、丙、丁四个地点的昼长状况图。读图完成1~2题。
1.从南北半球来看,甲、乙、丙、丁四个地点中 ( )A.甲位于南半球,乙位于北半球B.乙与丙位于同一半球C.丙位于北半球,丁位于南半球D.甲与丁不在同一半球
2.甲、乙、丙、丁中,纬度最高的地点是( )A.甲 B.乙 C.丙 D.丁解析:第1题,从图中可以看出,甲地昼短夜长,乙地昼夜等长,丙、丁两地昼长夜短。根据昼夜长短的分布规律可知,乙地位于赤道,丙、丁两地位于同一个半球,但由于材料未给出具体日期,所以不能确定两地是位于北半球还是南半球,甲地所在半球与丙、丁两地不同。第2题,赤道终年昼夜等长,纬度越高的地点昼长与12的差值越大。从图中可以看出,该日甲地昼长与12的差值最大,故甲地纬度最高。答案:1.D 2.A
(2)飞行过程中,乘员能够看到 ( )A.日出东偏北,日落西偏南B.飞机始终向西南方向飞行C.正午时刻太阳在正上方D.正午时刻飞机位于南半球
历的昼长是17:30-7:30,即为10小时,故选A。第(2)题,根据上题分析可知,北半球昼长夜短,即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全球除极昼极夜地区外,日出东北,日落西北,A错;飞机从甲地飞向乙地,飞机始终向东南方向飞行,B错;在甲、乙两经线的正中央画一条辅助经线,该经线与赤道交于A点(如图),飞机出发时,A点的地方是为6:30,飞机飞行过程中匀速飞行,且根据上题分析可知,飞机一共飞行10小时,所以飞机飞至A点时飞行约5小时,此时A地地方时为11:30,正午时刻为12:00,由此可推断,正午时刻飞机位于南半球,由于该日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所以正午时刻太阳不可能位于飞机的正上方,C错,D正确。[答案] (1)A (2)D
2.规律计算的方法(1)同一纬线上各地昼长相等,夜长相等。(2)北半球某度数纬线上各地的昼长=南半球同度数纬线上各地的夜长。(3)利用时间的对称性计算。相对于夏至日或者冬至日对称的两个时间,某地的昼长、夜长都是相同的;相对于春分日或者秋分日对称的两个时间,某地一个时间的昼长等于另一个时间的夜长。如下图:
a与b两个时间的昼长、夜长是相同的,c与d两个时间的昼长、夜长也是相同的;b与c两个时间中,b时间的昼长等于c时间的夜长。
3.昼夜长短的应用(1)根据昼夜长短,判断太阳直射点位置。①昼夜等长,太阳直射点位于赤道。②北半球昼长夜短,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③南半球昼长夜短,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2)根据昼夜长短差值,判断纬度高低。昼夜长短差值越大,纬度越高;赤道上,昼夜长短差值等于0。(3)根据昼夜长短,判断日出、日落时间。①日出时间=12-1/2昼长。②日落时间=12+1/2昼长。
命题点全训 下表为某三地连续两日日出与日落时刻(北京时间)。据此回答1~2题。
1.三地按纬度由高到低排列正确的是 ( ) A.①②③ B.③①② C.②①③ D.①③②
2.若③地为北京,则此时( )A.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且向北移B.地球公转速度逐渐加快C.北极圈内极昼的范围逐渐扩大D.各地昼夜长短相差最小解析:第1题,纬度越高,昼夜长短的差值越大,故直接根据三个城市该日的昼夜长短的差值可判断纬度高低。第2题,根据③地的日出日落时间计算,当日北京昼长夜短,且次日昼长变长,说明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且逐渐向北移,故北极圈内极昼的范围逐渐扩大,故C正确。答案:1.D 2.C
10月31日是世界勤俭日。该节日的确立旨在号召人们勤俭节约以共同应对日益严重的资源危机,进而促进社会的健康发展。下表是世界勤俭日这天北京和甲地日出、日落时刻表(北京时间)。据此回答3~4题。
3.据表可判断甲地位于北京的( ) A.东北方 B.东南方 C.西北方 D.西南方
4.北京下一次06:42(北京时间)日出时,最接近的节日是 ( )A.中秋节 B.春节C.端午节 D.国庆节解析:第3题,根据两地日出时间判断,甲地比北京更晚日出,故甲地位于北京的西侧。10月31日,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除出现极昼、极夜的地区外,昼长由北向南逐渐变长;该日,北京昼长10小时31分,甲地昼长10小时10分,甲地昼长比北京短,故甲地位于北京北侧。因此,甲地位于北京的西北方。第4题,根据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10月31日与冬至日相隔约52天;因此,北京大约在冬至日52天后,即2月14日左右再一次06:42(北京时间)日出,最接近选项中的春节。答案:3.C 4.B
命题视角(三) 有关昼长变化示意图的判读演绎法学习 1.昼长随时间的变化图
(1)赤道上昼夜长短无变化,全年昼夜等长。
(2)赤道到北极圈之间,北半球春分日后昼渐长夜渐短(昼长>夜长),夏至日时昼最长夜最短,之后昼渐短夜渐长(昼长>夜长),秋分日后昼渐短夜渐长(夜长>昼长),冬至日时昼最短夜最长,之后昼渐长夜渐短(夜长>昼长),春、秋分日时昼夜等长。南半球昼夜长短变化规律反之。(3)夏至日时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出现极昼现象,冬至日时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出现极夜现象。(4)南极圈以南地区,冬至日前后一段时间出现极昼现象,夏至日前后出现极夜现象。
2.昼长随纬度的变化图
由图可知,若甲地和乙地纬度数相同,并分别位于北半球和南半球,则甲地的昼长等于乙地的夜长,因此可以根据这种对称性来计算某一纬度的昼(夜)长。如北纬40°地区的昼长是14小时,那么南纬40°地区的夜长是14小时。
3.同一经线日出时刻随纬度变化图
图中横坐标为日出时刻,纵坐标为纬度。从图中曲线可以看出,赤道上6时日出,昼长为12小时;随纬度升高日出时间越来越早,表明昼长越来越长,则北半球为夏半年;日出时刻为0:00意味着该纬度出现极昼现象,若该纬度为66°34′,则表明此日为夏至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若图中纬度为南半球则相反。
命题点全训 如图为①②③④四地年内昼长变化曲线图。读图完成1~2题。
1.①②③④四地纬度由高到低的顺序是 ( )A.①④②③ B.①②④③C.③②④① D.④②③①
2.有关四地的描述正确的是 ( )A.①地一年中无极昼和极夜现象B.②地一年中昼夜长短变化幅度最大C.③地一年中正午太阳高度不变D.④地一年中无太阳直射解析:第1题,纬度越高,年内昼长变化幅度越大,根据图中各地年内昼长变化曲线的起伏可知,四地纬度由高到低的顺序是①④②③。故选A。第2题,①地一年中昼长最长为24小时,最短为0,有极昼和极夜现象;②地一年中昼夜变化幅度比①地小;③地昼长不变,应位于赤道,但一年中正午太阳高度也有变化;④地年内昼长变化幅度接近24小时,冬至日昼长接近0,故应接近北极圈,一年中无太阳直射,故选D。答案:1.A 2.D
下图为某地昼长年内变化曲线图。读图完成3~4题。
3.该地的纬度是( )A.90°N B.66°34′NC.90°S D.66°34′S4.关于地球上昼夜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A.夏至日,地球上昼半球大于夜半球B.冬至日,极圈以内全部是极昼C.纬度越低,昼夜长短变化幅度越小D.越靠近直射点,白昼时间越长
2024届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一编第二章宇宙中的地球第四节第1课时地球公转的特征及昼夜长短的变化课件: 这是一份2024届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一编第二章宇宙中的地球第四节第1课时地球公转的特征及昼夜长短的变化课件,共51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自西向东,逆时针,黄赤交角及其影响,°26′,北回归线,昼长夜短,昼短夜长,昼夜平分,对称性规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新高考适用2024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1部分自然地理第2章宇宙中的地球第4讲地球的公转及其地理意义考点2昼夜长短的变化与计算课件: 这是一份新高考适用2024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1部分自然地理第2章宇宙中的地球第4讲地球的公转及其地理意义考点2昼夜长短的变化与计算课件,共36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研清教材·固基础,研析考题·明方向,深化整合·提素能,对点训练·促提升,昼夜长短的变化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4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二章宇宙中的地球第四节第1课时地球公转的特征及昼夜长短的变化教学课件: 这是一份2024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二章宇宙中的地球第四节第1课时地球公转的特征及昼夜长短的变化教学课件,共51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自西向东,逆时针,黄赤交角及其影响,°26′,北回归线,昼长夜短,昼短夜长,昼夜平分,对称性规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