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版创新设计高考化学(新教材苏教版)总复习一轮讲义专题一 物质的分类及计量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13377487/3/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3版创新设计高考化学(新教材苏教版)总复习一轮讲义专题一 物质的分类及计量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13377487/3/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3版创新设计高考化学(新教材苏教版)总复习一轮讲义专题一 物质的分类及计量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13377487/1/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3版创新设计高考化学(新教材苏教版)总复习一轮讲义专题一 物质的分类及计量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13377487/1/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3版创新设计高考化学(新教材苏教版)总复习一轮讲义专题一 物质的分类及计量03](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13377487/1/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3版创新设计高考化学(新教材苏教版)总复习一轮讲义专题一 物质的分类及计量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13377487/2/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3版创新设计高考化学(新教材苏教版)总复习一轮讲义专题一 物质的分类及计量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13377487/2/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3版创新设计高考化学(新教材苏教版)总复习一轮讲义专题一 物质的分类及计量03](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13377487/2/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3版创新设计高考化学(新教材苏教版)总复习一轮讲义专题一 物质的分类及计量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13377487/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3版创新设计高考化学(新教材苏教版)总复习一轮讲义专题一 物质的分类及计量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13377487/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3版创新设计高考化学(新教材苏教版)总复习一轮讲义专题一 物质的分类及计量03](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13377487/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3版创新设计高考化学(新教材苏教版)总复习一轮讲义专题一 物质的分类及计量
展开第二单元 物质的化学计量
【课标要求】 1.了解物质的量(n)及其单位摩尔(mol)、摩尔质量、气体摩尔体积、阿伏加德罗常数(NA)的含义。
2.能根据微粒(原子、分子、离子等)物质的量、数目、气体体积(标准状况下)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有关计算。
一、物质的量、阿伏加德罗常数
1.基本概念
2.物质的量的规范表示方法
3.物质的量与粒子数、阿伏加德罗常数之间的关系n=或N=n·NA。
【诊断1】 判断下列叙述的正误(正确的划“√”,错误的划“×”)。
(1)1 mol H含有2×6.02×1023个电子(×)
(2)等物质的量的O2与O3,所含氧原子数相同(×)
(3)1 mol H2O中含有2 mol氢和1 mol氧(×)
(4)1 mol SiO2和1 mol CO2含有相同的分子数(×)
二、摩尔质量
1.概念:单位物质的量的物质所具有的质量。符号:M,单位:g·mol-1。
2.数值:当粒子的摩尔质量以g·mol-1为单位时,在数值上等于该粒子的相对分子(或原子)质量。
3.关系:物质的量(n)、质量(m)与摩尔质量(M)之间的关系为n=或m=n·M。
4.计算气体摩尔质量的五种方法:
(1)根据物质的质量(m)和物质的量(n):M=。
(2)根据一定质量(m)的物质中微粒数目(N)和阿伏加德罗常数(NA):M=NA·。
(3)根据标准状况下气体的密度ρ:
M=ρ(g·L-1)×22.4(L·mol-1)。
仅适用于标况下的气体
(4)根据同温同压下气体的相对密度(D=):=D。
(5)对于混合气体,求其平均摩尔质量,上述计算式仍然成立,还可以用下式计算:M=M1×a%+M2×b%+M3×c%……,a%、b%、c%指混合物中各成分的物质的量分数(或体积分数)。
【诊断2】 判断下列叙述的正误(正确的划“√”,错误的划“×”)。
(1)22 g CO2中含有的氧原子数为NA(√)
(2)7.8 g Na2O2中含有的阴离子数为2NA(×)
(3)30 g甲醛中含有的σ键数目为2NA(×)
(4)常温常压下,14 g乙烯和丙烯的混合物中含有的π键数目为0.5NA(×)
三、气体摩尔体积
1.影响物质体积的因素
2.气体摩尔体积
使用对象必须是气体,单一气体或混合气体。在标准状况下不是气体的物质,不能用气体摩尔体积计算其物质的量。
【诊断3】 判断下列叙述的正误(正确的划“√”,错误的划“×”)。
(1)0 ℃、101 kPa时,1 mol任何物质的体积都是22.4 L(×)
(2)标准状况下,1 mol N2和O2混合气体的体积约为22.4 L(√)
(3)标准状况下,11.2 L SO3中含有的原子数为2NA(×)
(4)标准状况下,1 mol 甲烷和1 mol甲苯的体积相同(×)
四、阿伏加德罗定律
1.阿伏加德罗定律
2.阿伏加德罗定律的推论
| 公式 | 语言叙述 |
T、p相同 | = | 同温、同压下,气体的体积与其物质的量成正比 |
= | 同温、同压下,气体的密度与其摩尔质量(或相对分子质量)成正比 | |
T、V相同 | = | 温度、体积相同的气体,其压强与其物质的量成正比 |
同温、同压、同体积的任何气体的分子数相等,但原子数不一定相等。
【诊断4】 判断下列叙述的正误(正确的划“√”,错误的划“×”)。
(1)同温、同压下,等质量的CO和N2的体积相同(√)
(2)同温同压下,CH4和O2的密度之比为1∶1(×)
(3)相同温度下,向相同体积的密闭容器中充入等质量的CH4和H2,其压强之比为1∶1(×)
(4)同温、同压、同体积的CH4和NH3含有的原子数相等(×)
考点一 物质的量、摩尔质量的有关计算
【题组训练】
1.草酸(分子式为H2C2O4,沸点:150 ℃)是生物体的一种代谢产物,广泛分布于植物、动物和真菌体中。下列有关判断不正确的是( )
A.2 mol草酸的质量是2×90 g·mol-1
B.1 mol草酸中含有6.02×1023个分子
C.45 g草酸中含有1.204×1024个氧原子
D.草酸分子中碳原子与氧原子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
答案 A
2.我国发射卫星所用的是长征2F运载火箭,其燃料是偏二甲肼(C2H8N2);它燃烧产生巨大能量,可作为航天运载火箭的推动力来源。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偏二甲肼的摩尔质量为60 g
B.6.02×1023个偏二甲肼分子的质量为60 g
C.1 mol偏二甲肼的质量为60 g·mol-1
D.6 g偏二甲肼含有NA个偏二甲肼分子
答案 B
解析 偏二甲肼的摩尔质量是60 g·mol-1,A项错误;6.02×1023个偏二甲肼的物质的量是1 mol,其质量是1 mol×60 g·mol-1=60 g,B正确,C错误;6 g偏二甲肼的物质的量是0.1 mol,含0.1NA个偏二甲肼分子,D项错误。
由已知物理量求物质所含的粒子数目的思维模型
考点二 气体摩尔体积、阿伏加德罗定律的应用
题组一 物质的量与气体摩尔体积间的关系
1.(2021·银川模拟)下列有关气体摩尔体积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1 mol O2和1 mol N2所占的体积约为22.4 L
B.若1 mol CH4的体积约为22.4 L,则一定处于标准状况
C.在标准状况下,1 mol H2O的体积约为22.4 L
D.在标准状况下,11.2 L N2中含有1 mol N原子
答案 D
解析 未指明是否为标准状况,A项错误;并非在标准状况下气体的摩尔体积是22.4 L·mol-1,如在273 ℃和202 kPa时,Vm也是22.4 L·mol-1,B项错误;标准状况下,H2O不是气体,C项错误;标准状况下,11.2 L N2的物质的量为=0.5 mol,含1 mol N原子,D项正确。
2.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如果a g某气态双原子分子的分子数为p,则b g该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V(L)是( )
A. B.
C. D.
答案 D
解析 a g双原子分子的物质的量= mol,双原子分子的摩尔质量== g·mol-1,所以b g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22.4 L·mol-1= L。
题组二 阿伏加德罗定律的应用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同温同压下,相同数目的分子必具有相同的体积
B.等质量的O2和H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6∶1
C.不同的气体若体积不等,则它们所含的分子数一定不等
D.同温同体积下,两种气体的物质的量之比等于压强之比
答案 D
解析 A项,未指明都是气体,错误;B项,假设质量都是1 g,n(O2)∶n(H2)= mol∶ mol=1∶16,错误;C项,未限定温度与压强,无法判断。
4.等温等压下,有质子数相等的CO、N2、C2H2三种气体,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体积之比为13∶13∶14
B.密度之比为1∶1∶1
C.质量之比为1∶1∶1
D.分子数之比为1∶1∶1
答案 D
解析 CO、N2、C2H2三种气体中每个分子的质子数均为14,摩尔质量分别为28 g·mol-1,28 g·mol-1、26 g·mol-1。质子数相等的三种气体物质的量相等,体积之比为1∶1∶1,分子数之比为1∶1∶1,密度与摩尔质量成正比,则密度之比为28∶28∶26=14∶14∶13,质量与摩尔质量成正比,则质量之比为14∶14∶13。
❶解答有关气体摩尔体积、阿伏加德罗定律判断题时要注意三看:
一看物质的状态是否是气体,二看温度、压强是否是标准状况,三看气体分子组成。
❷有关阿伏加德罗定律及其推论题的分析思路
第一步,分析“条件”:分析题干中的条件,找出相同与不同。
第二步,明确“要求”:分析题目要求,明确所要求的比例关系。
第三步,利用“规律”:利用阿伏加德罗定律及其推论,根据条件和要求进行判断。
微专题2 突破阿伏加德罗常数判断的“五大陷阱”
阿伏加德罗常数(NA)的正误判断题目设计的相关选项中有较多的知识隐藏,特别涉及微粒计算的判断,出错率较高,因此熟悉物质的量与微粒数目间的转化是求解微粒数目的关键。
陷阱一、常在气体摩尔体积的适用“对象及条件”上设陷
【破题方法】 抓“三看”,突破陷阱
【对点训练】
1.判断下列叙述的正误(正确的划“√”,错误的划“×”)。
(1)22.4 L(标准状况)氩气含有的质子数为18NA(√)
(2)标准状况下,2.24 L N2和O2的混合气体中分子数为0.2NA(×)
(3)2.24 L CO2中含有的σ键数为0.2NA(×)
(4)标准状况下,11.2 L甲烷气体含有的sp3杂化的碳原子为0.5NA(√)
(5)标准状况下,2.24 L C6H12中含有的氢原子数为1.2NA(×)
陷阱二、常在物质的特殊结构上设陷
【破题方法】 牢记“结构特点”,突破陷阱
(1)记特殊物质中所含微粒(分子、原子、电子、质子、中子等)的数目,如Ne、D2O、18O2、—OH、OH-等,理清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2)记最简式相同的物质,构建解答混合物的模型,如NO2和N2O4、乙烯(C2H4)和丙烯(C3H6)等。
(3)记摩尔质量相同的物质,如N2、CO、C2H4等。
(4)记物质中所含化学键的数目
1 mol物质 | P4 | Si | SiO2 | 石墨 | 金刚石 | S8 | 苯 |
化学键 | P—P | Si—Si | Si—O | C—C | C—C | S—S | |
共价键数目 | 6NA | 2NA | 4NA | 1.5NA | 2NA | 8NA | 0 |
(5)记Na2O2中O为一个阴离子。
【对点训练】
2.判断下列叙述的正误(正确的划“√”,错误的划“×”)。
(1)1 mol CH2===CH2分子中含有的π键数为2NA(×)
(2)12 g金刚石中含有的C—C共价键数目为4NA(×)
(3)常温常压下,1 mol分子式为C2H6O的有机物中,含有C—O σ键的数目为NA(×)
(4)56 g丁烯中所含sp2杂化的碳原子数目为2NA(√)
(5)78 g苯中含有3NA个碳碳双键(×)
陷阱三、常在电子转移数目上设陷
【破题方法】 抓“反应”,突破陷阱
【对点训练】
3.判断下列叙述的正误(正确的划“√”,错误的划“×”)。
(1)H2O2分解制得标准状况下1.12 L O2,转移电子数目为0.2NA(×)
(2)1 mol Na与足量O2反应,生成Na2O和Na2O2的混合物,转移的电子数为NA(√)
(3)1 mol Na2O2与足量CO2充分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2NA(×)
(4)向FeI2溶液中通入足量Cl2,当有1 mol Fe2+被氧化时,共转移电子的数目不小于3NA(√)
(5)1 mol Cl2参加反应转移电子数一定为2NA(×)
陷阱四、常在电解质溶液中微粒数目上设陷
【破题方法】 注意“三看”,突破陷阱
(1)“三看”
(2)注意
①所给条件是否与电解质的组成有关,如pH=3的H2SO3溶液中c(H+)=10-3mol·L-1,与电解质组成无关;0.05 mol·L-1的Ba(OH)2溶液中c(OH-)=0.1 mol·L-1,与电解质组成有关。
②求溶液中所含H、O原子数时,不要忽略溶剂水中的H、O原子数目。
【对点训练】
4.判断下列叙述的正误(正确的划“√”,错误的划“×”)。
(1)1 L 0.1 mol/L 的乙酸溶液中含H+的数目为0.1NA(×)
(2)25 ℃时,pH=13的 1.0 L Ba(OH)2溶液中含有的OH-数目为0.2NA(×)
(3)0.1 mol/L NaHSO4溶液中,阴、阳离子的数目之和为0.2NA(×)
(4)1 L 0.1 mol·L-1的NaHCO3溶液中H2CO3、HCO和CO的粒子数之和为0.1NA(√)
(5)0.1 mol FeCl3完全水解转化为氢氧化铁胶体,生成0.1NA个胶粒(×)
陷阱五、常在“隐含反应”或“特殊条件”上设陷
【破题方法】 树立“平衡观念”,突破陷阱
要识破隐含的可逆反应,记住反应条件、反应物浓度变化对反应的影响,突破陷阱。
(1)反应为可逆反应,反应物不能完全转化,如:
①2SO2+O22SO3
②Cl2+H2OHCl+HClO
(2)有些物质常温常压下就以聚合分子形式存在。比如2NO2N2O4,2HF(HF)2。
(3)有些反应浓度不一样,反应就不一样。如铜与硝酸的反应、铜与浓硫酸的反应。
(4)有些反应反应物的用量不一样,反应就不一样。如二氧化碳与碱的反应,石灰水与碳酸氢钠的反应等。
【对点训练】
5.判断下列叙述的正误(正确的划“√”,错误的划“×”)。
(1)0.1 mol H2和0.1 mol I2于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后,其分子总数为0.2NA(√)
(2)常温下,密闭容器中2 mol NO与1 mol O2充分反应,产物的分子数为2NA(×)
(3)常温下,56 g铁片投入足量浓H2SO4中生成NA个SO2分子(×)
(4)常温下,将64 g Cu投入一定量的浓HNO3中,生成NO2的分子数为2NA(×)
【专题精练】
1.(2021·1月河北适应性考试)NA是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1 mol氮气分子中含有π键的数目为2NA
B.1 mol氩气分子中含有原子的数目为NA
C.1 mol氯化钠中含有Na+的数目为NA
D.1 mol白磷中含有P—P共价键的数目为4NA
答案 D
解析 白磷分子的结构为正四面体结构,每个白磷分子含有6条P—P键,1 mol 白磷分子中含有6 mol P—P键。
2.(2021·浙江6月选考)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标准状况下,1.12 L18O2中含有中子数为NA
B.31 g P4(分子结构:)中的共价键数目为1.5NA
C.100 mL 0.1 mol·L-1的NaOH水溶液中含有氧原子数为0.01NA
D.18.9 g三肽C6H11N3O4(相对分子质量:189)中的肽键数目为0.2NA
答案 C
解析 A.标准状况下,1.12 L18O2的物质的量为0.05 mol,一个18O中含有中子数为18-8=10个,所以1.12 L18O2中含有中子数为NA,A正确;B.31 g P4的物质的量为0.25 mol,根据白磷的分子结构可知一个白磷分子里含有六条共价键,所以共价键数目为1.5NA,B正确;C.100 mL 0.1 mol·L-1的NaOH水溶液中含有溶质氢氧化钠和溶剂水,氧原子数目为二者氧原子数目的加和,C错误;D.18.9 g三肽C6H11N3O4的物质的量为0.1 mol,三分子氨基酸脱水缩合形成三肽,三肽中含有两个肽键,所以18.9 g三肽C6H11N3O4中的肽键数目为0.2NA,D正确;答案为C。
3.(2021·河北卷)NA是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22.4 L(标准状况)氟气所含的质子数为18NA
B.1 mol 碘蒸气和1 mol氢气在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生成的碘化氢分子数小于2NA
C.电解饱和食盐水时,若阴、阳两极产生气体的总质量为73 g,则转移电子数为NA
D.1 L 1 mol·L-1溴化铵水溶液中NH与H+离子数之和大于NA
答案 C
解析 22.4 L(标准状况)氟气的物质的量为1 mol,则其所含的质子数为18NA,A说法正确;反应H2+I22HI为可逆反应,则1 mol H2和1 mol I2充分反应生成的HI分子数小于2NA,B说法正确;电解饱和食盐水时,阴、阳两极产生的n(H2)∶n(Cl2)=1∶1,当H2和Cl2的总质量为73 g时,产生2 g H2、71 g Cl2,则H2的物质的量为1 mol,Cl2的物质的量为1 mol,转移电子数为2NA,C说法错误;溴化铵水溶液中存在电荷守恒:c(NH)+c(H+)=c(Br-)+c(OH-),c(Br-)=1 mol·L-1,则c(NH)+c(H+)>1 mol·L-1,故1 L 1 mol·L-1溴化铵水溶液中NH与H+离子数之和大于NA,D说法正确。
1.(2021·天津卷)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1 mol/L HCl溶液中,HCl分子的数目为NA
B.22.4 L氢气中,H2分子的数目为NA
C.180 g葡萄糖中,C原子的数目为6NA
D.1 mol N2中,σ键的数目为3NA
答案 C
解析 A.在HCl溶液中不存在HCl分子,故A错误;B.没有说明是标准状况,不能计算H2分子的数目,故B错误;C.葡萄糖的分子式为C6H12O6摩尔质量为180 g·mol-1,故180 g葡萄糖的物质的量为1 mol,C原子的数目为6NA,故C正确;D.1 mol N2中有1 mol σ键,故σ键的数目为NA,故D错误。
2.(2021·湖南卷)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18 g HO含有的中子数为10NA
B.0.1 mol·L-1HClO4溶液中含有的H+数为0.1NA
C.2 mol NO与1 mol O2在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后的分子数为2NA
D.11.2 L CH4和22.4 L Cl2(均为标准状况)在光照下充分反应后的分子数为1.5NA
答案 D
解析 1个18O原子含有10个中子,H原子不含中子,所以每个HO分子中含有10个中子,HO的摩尔质量为20 g·mol-1,故18 g HO的物质的量为0.9 mol,则18 g HO中含有的中子数为9NA,A错误;HClO4为强酸,在溶液中完全电离,则0.1 mol·L-1HClO4溶液中H+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1 mol·L-1,由于题中未给出溶液体积,所以无法计算H+的数目,B错误;2 mol NO与1 mol O2恰好完全反应生成2 mol NO2,由于存在平衡2NO2N2O4,所以充分反应后容器中的分子数小于2NA,C错误;甲烷与氯气发生取代反应,反应前后反应物的物质的量之和与生成物的物质的量之和相等,则反应后的分子数为×NA mol-1=1.5NA,D正确。
3.(2021·广东卷)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1 mol CHCl3含有C—Cl键的数目为3NA
B.1 L 1.0 mol·L-1的盐酸含有阴离子总数为2NA
C.11.2 L NO与11.2 L O2混合后的分子数目为NA
D.23 g Na与足量H2O反应生成的H2分子数目为NA
答案 A
解析 CHCl3的结构式为,故1 mol CHCl3中含有C—Cl键的数目为3NA,A正确;1 L 1.0 mol·L-1的盐酸中含有Cl-的数目为NA,还有少量的OH-,所以阴离子总数小于2NA,B错误;没有指明在标准状况下,无法进行计算,C错误;23 g Na的物质的量为1 mol,其与足量的水发生反应2Na+2H2O===2NaOH+H2↑,生成H2的物质的量为0.5 mol,即分子数目为0.5NA,D错误。
4.(2021·山东卷)X、Y均为短周期金属元素,同温同压下,0.1 mol X的单质与足量稀盐酸反应,生成H2体积为V1 L;0.1 mol Y的单质与足量稀硫酸反应,生成H2体积为V2 L。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X、Y生成H2的物质的量之比一定为
B.X、Y消耗酸的物质的量之比一定为
C.产物中X、Y化合价之比一定为
D.由一定能确定产物中X、Y的化合价
答案 D
解析 设与1 mol X反应消耗HCl的物质的量为a mol,与1 mol Y反应消耗H2SO4的物质的量为b mol,根据得失电子守恒以及H原子守恒可知X~aHCl~H2~Xa+、Y~bH2SO4~bH2~X2b+。A.同温同压下,气体体积之比等于其物质量之比,因此X、Y生成H2的物质的量之比一定为,故A正确;B.X、Y反应过程中消耗酸的物质的量之比为,因==,因此=,故B正确;C.产物中X、Y化合价之比为,由B项可知=,故C正确;D.因短周期金属单质与盐酸或稀硫酸反应时,生成的盐中金属元素化合价有+1、+2、+3三种情况,因此存在a=1,2,3,b=0.5,1,1.5的多种情况,由=可知,当a=1,b=0.5时,=1,产物中X、Y的化合价都为+1价,当a=2,b=1时,=1,产物中X、Y的化合价都为+2价,两种情况下X、Y的化合价不同,因此根据可能无法确定X、Y的化合价,故D错误。
1.光缆的主要成分为SiO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SiO2的摩尔质量为60
B.标准状况下,15 g SiO2的体积为5.6 L
C.SiO2中Si与O的质量比为7∶8
D.相同质量的SiO2和CO2中含有的氧原子数相同
答案 C
解析 摩尔质量的单位为g·mol-1,A项错误;标准状况下SiO2为固体,B项错误;SiO2中Si与O的质量比为28∶32=7∶8,C项正确;SiO2和CO2的摩尔质量不同,D项错误。
2.已知14.2 g X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是4.48 L,则X气体的摩尔质量是( )
A.71 g B.71
C.71 g·mol-1 D.142 g·mol-1
答案 C
解析 M==71 g·mol-1。
3.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工业制备硝酸的过程中发生反应3NO2+H2O===2HNO3+N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室温下,22.4 L NO2中所含原子总数为3NA
B.36 g H2O中含有σ键的总数为NA
C.标准状况下,11.2 L NO中所含电子总数为5NA
D.上述反应中,生成1 mol HNO3转移电子的数目为NA
答案 D
解析 A项,室温下气体摩尔体积大于22.4 L/mol,故22.4 L NO2的物质的量小于1 mol,故含原子总数小于3NA个,错误;B项,36 g水的物质的量为n==2 mol,而一个水分子中含2个σ键,故2 mol水中含4NA条σ键,错误;C项,标准状况下11.2 L NO的物质的量为n==0.5 mol,而NO中含15个电子,故0.5 mol NO中含7.5NA个电子,错误;D项,反应3NO2+H2O===2HNO3+NO转移2 mol电子生成2 mol硝酸,故当生成1 mol硝酸时转移电子为NA个,正确。
4.(2022·武汉部分学校质检)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1 mol HC≡CH分子中所含σ键数为5NA
B.足量CO2与7.8 g Na2O2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0.2NA
C.1 mol的14NO和13CO混合气体中所含中子数为15NA
D.0.1 mol·L-1 Na2S溶液中,N(H2S)+N(HS-)+N(S2-)=0.1NA
答案 C
解析 1个乙炔分子中有3个σ键,1 mol乙炔分子中所含σ键数3NA,A项错误;反应2CO2+2Na2O2===2Na2CO3+O2中转移2e-,7.8 g Na2O2为0.1 mol,与足量CO2反应转移电子数为0.1NA,B项错误;14NO与13CO的中子数均为15,1 mol 14NO和13CO的混合气体中所含中子数为15NA,C项正确;没有给出溶液体积,不能计算各微粒数目,D项错误。
5.(2021·泰安一中月考)三种气体X、Y、Z的相对分子质量关系为Mr(X)<Mr(Y)=0.5Mr(Z),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原子数目相等的三种气体,质量最大的是Z
B.相同条件下,同质量的三种气体,气体密度最小的是X
C.若一定条件下,三种气体体积均为2.24 L ,则它们的物质的量一定均为0.1 mol
D.同温下,体积相同的两容器分别充入2 g Y气体和1 g Z气体,则其压强比为2∶1
答案 B
解析 根据题意知Mr(X)<Mr(Y)<Mr(Z)。三种气体的原子组成不能确定,因此原子数目相等的三种气体中质量最大的不一定是Z,A项错误;根据密度ρ=可知,气体处在相同的条件下,密度和相对分子质量成正比,三种气体中密度最小的是X,B项正确;气体的物质的量n=,Vm不一定等于22.4 L·mol-1,所以它们的物质的量不一定均为0.1 mol,C项错误;同温同体积的气体物质的量之比等于压强之比,由于Mr(Y)=0.5Mr(Z),所以2 g Y气体和1 g Z气体的物质的量之比是4∶1,因此其压强比也为4∶1,D项错误。
6.(2021·1月湖北适应性考试)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1 mol H2S分子中,S原子的价层电子对数目为4NA
B.标准状况下,2.24 L环己烷的分子数为0.1NA
C.1 L 0.01 mol·L-1溶液中,和的离子数目之和为0.01NA
D电极反应LiFePO4-xe-===xLi++Li1-xFePO4,每转移1 mol电子释放2NA个Li+
答案 A
解析 A.H2S中S的价层电子对数为:+2=4,则1 mol H2S分子中,S原子的价层电子对数目为4NA,正确;B.环己烷在标准状况下是液态,错误;C. 溶于水电离出的既可以水解,又能电离,溶液中存在的含C粒子有、、,它们三者的离子数目之和为0.01NA,错误;D.根据电极反应式,每转移1 mol电子释放NA个Li+,错误。
7.下列模型分别表示C2H2、S8、SF6的结构,N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32 g S8中含有个σ键
B.SF6中只含有极性键
C.1 mol C2H2中含有3NA个σ键和2NA个π键
D.1 mol S8中含有8NA个S—S键
答案 A
解析 A.由S8分子结构看出一个S8分子有8个σ键,所以32 g S8的物质的量为=0.125 mol,σ键的物质的量为:0.125 mol×8=1 mol,即NA个,故A错误;B.SF6是由S原子和F原子通过S—F的极性键构成的分子,故B正确;C.C2H2分子的结构式为H—C≡C—H,单键为σ键,三键有1个σ键和2个π键,则1 mol C2H2分子中有3NA个σ键和2NA个π键,故C正确;D.S8是一个环形分子,每个S与2个S原子相连,一个S8分子有8个S—S键,1 mol S8中含有8 mol S—S键,即8NA个,故D正确。
8.奥克托今是一种猛(性)炸药,学名环四亚甲基四硝胺,简称HMX,其结构简式如图所示。密闭容器中HMX发生自爆时产生的氮气和一氧化碳的分子数之比为( )
A.1∶1 B.2∶1
C.1∶2 D.3∶2
答案 A
解析 根据结构简式可知奥克托今的分子式为C4N8H8O8,根据原子守恒可知,HMX自爆时的反应方程式为C4N8H8O8===4CO↑+4N2↑+4H2O↑,故氮气和CO的分子数之比为1∶1。
9.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1 mol HClO中所含H—Cl键的数目为NA
B.在12 g金刚石中,含C—C共价键数为4NA
C.在60 g二氧化硅中,含Si—O共价键键数为4NA
D.标准状况下,1 L 0.1 mol·L-1 HCl溶液中滴加氨水至pH=7,溶液中NH的数目为0.1NA
答案 C
解析 A项,HClO结构式为H—O—Cl,1 mol HClO中不含H—Cl键,错误;B项,金刚石晶体中每个碳原子含有2个共价键,则在12 g金刚石中,含C—C共价键为2 mol,错误;C项,二氧化硅晶体中,每个硅原子含有4个Si—O共价键,所以在60 g二氧化硅中,二氧化硅的物质的量是1 mol,则含Si—O共价键为4NA,正确;D项,标准状况下,1 L 0.1 mol·L-1 HCl溶液中滴加氨水至pH=7,溶液中存在电荷守恒c(H+)+c(NH)=c(Cl-)+c(OH-),但溶液不呈中性c(H+)≠c(OH-),所以c(NH)≠c(Cl-),溶液中NH的数目不等于0.1NA,错误。
10.捕获二氧化碳生成甲酸的过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
A.标准状况下,22.4 L CO2中所含的电子数目为16NA
B.10.1 g N(C2H5)3中所含的极性共价键数目为3.6NA
C.2 mol Au与2 mol H2中所含的分子数目均为2NA
D.100 g 46%的甲酸水溶液中所含的氧原子数目为5NA
答案 D
解析 A.标准状况下,22.4 L CO2物质的量为1 mol,所含的电子数目为22NA,故A错误;B.10.1 g N(C2H5)3物质的量为:=0.1 mol,所含的极性共价键数目为1.8NA,故B错误;C.Au是金属晶体,不含分子,故C错误;D.100 g 46%的甲酸溶液中甲酸的质量为46 g,物质的量为1 mol,故含2NA个氧原子;而水的质量为54 g,物质的量为3 mol,故含3NA个氧原子,故溶液中共含5NA个氧原子,故D正确。
11.(1)气体化合物A的化学式可表示为OxFy,已知同温同压下10 mL A受热分解生成15 mL O2和10 mL F2,则A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推断的依据是____________。
(2)同温同压下,同体积的氨气和硫化氢(H2S)气体的质量比为____________;同质量的氨气和硫化氢气体体积比为____________,其中含有的氢原子数目比为____________;若二者氢原子数相等,则它们的体积比为____________。
答案 (1)O3F2 阿伏加德罗定律和质量守恒定律 (2)1∶2 2∶1 3∶1 2∶3
解析 (1)根据阿伏加德罗定律可知10OxFy===15O2+10F2,根据原子守恒得故x=3,y=2。(2)同温同压下,同体积的氨气和硫化氢气体的物质的量相等,故质量比为17∶34=1∶2;同质量的氨气和硫化氢气体物质的量之比为∶=2∶1,即体积之比为2∶1;氢原子数目之比为(2×3)∶(1×2)=3∶1,若二者氢原子数相等时,物质的量之比为∶=2∶3,即体积之比为2∶3。
12.现有14.4 g CO和CO2的混合气体,在标准状况下其体积为8.96 L。回答下列问题:
(1)该混合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混合气体中碳原子的个数为____________(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3)将混合气体依次通过下列装置,最后收集在气球中(实验在标准状况下测定)。
①气球中收集到的气体的摩尔质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气球中收集到的气体电子总数为________(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③气球的体积为________L。
答案 (1)36 g·mol-1 (2)0.4NA
(3)①28 g·mol-1 ②2.8NA ③4.48
解析 (1)标准状况下混合气体的体积为8.96 L,则其物质的量n==0.4 mol,则混合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为=36 g·mol-1。(2)CO2和CO分子都含有1个碳原子,混合气体的物质的量为0.4 mol,则碳原子的物质的量为0.4 mol,所以混合气体中碳原子的个数为0.4NA。(3)①混合气体通过NaOH溶液时CO2气体被吸收,再通过浓硫酸干燥气体,所以气球中收集到的气体为纯净的CO气体,其摩尔质量为28 g·mol-1。②设混合气体中CO的物质的量为n,则CO2物质的量为(0.4-n)mol,根据混合气体的质量可得28 g·mol-1×n+44 g·mol-1×(0.4-n) mol=14.4 g,解得n=0.2 mol,1个CO分子含有14个电子,所以0.2 mol CO含有2.8NA个电子。③气球收集的CO的物质的量为0.2 mol,则其体积为0.2 mol×22.4 L·mol-1=4.48 L。
13.一个密闭容器,中间有一可自由滑动的隔板(厚度不计),将容器分成两部分,当左侧充入1 mol N2,右侧充入一定量的CO时,隔板处于如图位置(保持温度不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右侧与左侧分子数之比为4∶1
B.右侧CO的质量为5.6 g
C.右侧气体密度是相同条件下氢气密度的14倍
D.若改变右侧CO的充入量而使隔板处于容器正中间,保持温度不变,则应再充入0.2 mol CO
答案 C
解析 左右两侧气体温度、压强相同,相同条件下,体积之比等于物质的量之比,左右体积之比为4∶1,则左右气体物质的量之比为4∶1,所以右侧气体物质的量=0.25 mol,质量=28 g·mol-1×0.25 mol=7 g,A、B错误;相同条件下密度与摩尔质量成正比,则右侧气体密度是相同条件下氢气密度的=14倍,C正确;隔板处于容器正中间时,左右两侧气体的物质的量相等。则需要再充入CO的物质的量为1 mol-0.25 mol=0.75 mol,D错误。
14.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17 g —OH中含有的电子数为10NA
B.25 ℃时,Ksp(BaSO4)=1×10-10,则BaSO4饱和溶液中Ba2+数目为1×10-5NA
C.1 L 1 mol·L-1 CH3COONH4溶液中CH3COO-与NH数目均为NA
D.含0.5 mol晶胞(如图)的Cu2O晶体中Cu+的数目为2NA
答案 D
解析 A项,n(—OH)==1 mol,1 mol羟基(—OH)含有的电子数为9NA,错误;B项,依据n=cV可知,溶液体积未知,无法计算钡离子数目,错误;C项,CH3COONH4为弱酸弱碱盐,醋酸根离子和铵根离子均会水解,因此溶液中CH3COO-与NH的数目均小于NA,错误;D项,该晶胞中O2-个数=8×+1=2、Cu+个数为4,含0.5 mol晶胞的Cu2O晶体中Cu+的数目为2NA,D正确。
15.合成氨工业生产中所用的α-Fe催化剂的主要成分为FeO、Fe2O3。
(1)某FeO、Fe2O3混合物中,铁、氧原子的物质的量之比4∶5,其中Fe2+与Fe3+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_。
(2)当催化剂中Fe2+与Fe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时,其催化剂活性最高,此时混合物中铁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
(3)写出由C(炭粉)与Fe2O3在高温下反应制备α-铁触媒的化学方程式(另一种产物可溶于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为制得这种活性最高的催化剂,理论上应向480 g Fe2O3粉末加入炭粉的质量为________,生成实验条件下CO2的体积为________(假设此实验条件下,气体摩尔体积为24 L·mol-1)。
答案 (1)1∶1 (2)72%
(3)2Fe2O3+C4FeO+CO2↑
(4)6 g 12 L
解析 (1)设FeO、Fe2O3分别为x mol、y mol,根据铁、氧原子物质的量之比得:(x+2y)∶(x+3y)=4∶5,x∶y=2∶1,Fe2+与Fe3+物质的量之比=x∶2y=1∶1。(2)根据催化剂中Fe2+与Fe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可推知,FeO、Fe2O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混合物中铁的质量分数为×100%≈72%。(3)由题给信息知,C(炭粉)会将一部分Fe2O3还原成FeO,同时C(炭粉)被氧化成CO2。(4)由于催化剂中Fe2+与Fe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时,其催化剂活性最高,此时反应后的混合物中,FeO、Fe2O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原料480 g Fe2O3的物质的量为3 mol,Fe2O3~2FeO,原料中必须有的Fe2O3参加反应,即1 mol Fe2O3参加反应,理论上要有0.5 mol C反应,即6 g C,生成CO2为0.5 mol,在该条件下体积为12 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