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新课标2023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教师用书
- 新课标2023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二章宇宙中的地球第一节地球的宇宙环境与太阳对地球的影响教师用书 教案 0 次下载
- 新课标2023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二章宇宙中的地球第三节地球自转及其地理意义教师用书 教案 0 次下载
- 新课标2023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二章宇宙中的地球第四节地球公转及其地理意义第1课时地球公转的特征及昼夜长短的变化教师用书 教案 0 次下载
- 新课标2023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二章宇宙中的地球第四节地球公转及其地理意义第2课时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及四季更替和五带划分教师用书 教案 0 次下载
- 新课标2023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二章宇宙中的地球第五节晨昏线的判读关键能力教师用书 教案 0 次下载
新课标2023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二章宇宙中的地球第二节地球的历史与地球的圈层结构教师用书
展开这是一份新课标2023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二章宇宙中的地球第二节地球的历史与地球的圈层结构教师用书,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地球历史的演化,地球的圈层结构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地球历史的演化
(一)历史表达——地质年代表
(二)演化过程——生物进化与成矿
续表
二、地球的圈层结构
(一)地球的内部圈层结构
1.划分依据——地震波传播速度的变化
2.不连续面
3.划分
4.岩石圈:由岩石组成,包括地壳和软流层以上的地幔部分。
(二)地球的外部圈层结构
根据地球外部圈层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A大气圈:由气体和悬浮物组成的复杂系统,它的主要成分是氧气和氮气。
2.B水圈:由地球表层水体构成的连续但不规则的圈层。
3.C生物圈:地球表层生物及其生存环境的总称,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全部和岩石圈的上部。
命题视角(一) 确定地层顺序和地质年代
演绎法学习
1.根据地层岩石年龄确定地层顺序和地质年代
如果岩石年龄已经确定,则年龄越大的地层形成的时间越早;反之越晚。同时,还可对照地质年代表确定该岩石所属的年代。如距今3亿年的岩石形成的时间早于距今1亿年的岩石,对照地质年代表可知,前者形成于古生代,后者形成于中生代。
2.根据地层分布确定地层顺序
在正常情况下,地层是按顺序排列的,先形成的居下,后形成的居上。这里的“正常情况”主要是指地层大致呈水平分布状态,地层分布没有受到地质历史上剧烈地壳运动的影响。
3.根据化石确定地层顺序和地质年代
一定种属的生物总是埋在一定时代的地层里,而不同时代的地层里往往含有不同种属的生物的化石。可用化石来确定地层的新老关系和相对地质年代。例如恐龙化石所在的地层属中生代,被子植物化石所在的地层属新生代,含有恐龙化石的地层形成时间早于含有被子植物化石的地层。
命题点全训
具有时间顺序的层状岩石称为地层,它主要包括沉积岩、火山沉积岩以及由它们经受一定变质作用形成的浅变质岩。据此完成1~3题。
1.水平地层( )
A.下新上老 B.下老上新
C.同时形成 D.陆地缺少
2.地层不能够反映的是( )
A.生成顺序 B.新老关系
C.发展阶段 D.时间长短
3.确定某地层形成时间依据是( )
A.化石种类和数量
B.组成物质的成分和性质
C.岩石的绝对年龄
D.植物化石的埋藏深度
解析:1.B 2.D 3.C 第1题,根据所学知识,一般情况下,水平地层先沉积的地层在下,后沉积的在上。据此可推出,水平地层的年龄顺序应是“下老上新”,B项正确。第2题,根据上题分析,先沉积的岩层在下,后沉积的岩层在上,因此地层能够反映出岩层之间的新老关系和彼此之间的生成顺序;根据水平地层的岩石组成的不同,可判断不同岩层的发展阶段;地层只能反映其形成的相对时间,不能进行精确判断,因此不能反映地层存在时间的长短。第3题,化石的存在只能判断岩层形成时的地质年代,无法精确到具体时间,确定岩层的形成时间只能用岩石中所含的同位素进行测量,C项正确。
命题视角(二) 地球环境的历史演化
演绎法学习
1.海陆的演变
(1)地球形成,原始海洋出现,形成最初的海洋。
(2)古生代,地壳运动剧烈,形成一块联合古陆。
(3)中生代,板块运动剧烈,联合古陆解体,各大陆漂移。
(4)新生代,形成现代海陆分布格局。地壳运动剧烈,形成了现代地势起伏的基本面貌。
2.大气层的演变
3.生物的演化
科学家对全球各地的地层和古生物化石进行了对比研究,发现地球演化呈现明显的阶段性。生物的演化呈现出从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向复杂进化的特征。
命题点全训
植被类型百分比可直观地展示植被类型随时间的变化,从而反映出气候变化。当草原、荒漠比例高于森林时,表示相对干旱的气候条件。下图示意新生代距今36 Ma(注:Ma指百万年)以来我国西北地区部分植被类型百分比,其中图a为主要森林类型比例变化,图b为荒漠和草原比例变化。据此完成1~2题。
1.新生代距今36 Ma以来我国西北地区植被类型百分比表明,西北地区( )
A.距今36 Ma至距今28 Ma气候炎热
B.距今36 Ma至距今28 Ma气候寒冷
C.图示期间气候趋于湿润
D.图示期间气候趋于干旱
2.图示时期( )
A.联合古陆形成 B.冷暖交替变化
C.裸子植被繁盛 D.爬行动物出现
解析:1.D 2.B 第1题,由图可知,新生代距今36 Ma以来我国西北地区森林类型比例不断变化,当出现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时反映气候变暖,总体气候先变暖再变冷,荒漠与草原比例的变化反映了降水的变化,总体由湿变干,C错误,D正确。距今36 Ma至距今28 Ma森林类型主要为温带植被,气候应相对温和,A、B错误。第2题,图示时期属于新生代,联合古陆形成在古生代,A错误。由图可知,该地区气候冷暖交替变化,B正确。中生代时期裸子植被繁盛,C错误。爬行动物出现在古生代,D错误。
eq \a\vs4\al([课时跟踪检测])
一、选择题
当地时间2020年2月23日,墨西哥波波卡特佩特火山再次喷发,产生的火山灰柱达到约1 000 米。据此回答1~2题。
1.岩浆物质冲破了岩石圈的束缚后才喷发出来,下列关于岩石圈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岩石圈属于地壳的一部分,是由岩石构成的
B.岩石圈属于上地幔的一部分
C.岩石圈与生物圈关系密切
D.岩石圈的上部是软流层
2.火山灰漫天飞扬,对地球的外部圈层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下列有关地球外部圈层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大气圈是由大气组成的简单的系统
B.水圈是一个连续但不规则的圈层
C.生物圈占据大气圈的全部、水圈的底部
D.地球的外部圈层之间关系密切,但与地球的内部圈层没有关系
解析:1.C 2.B 第1题,岩石圈包括地壳全部及上地幔顶部,A、B错。岩石圈与生物圈关系密切,C对。岩石圈的下部是软流层,D错。第2题,大气圈是由干洁空气、水汽和杂质组成的,A错。水圈是一个连续但不规则的圈层,B对。生物圈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全部及岩石圈的上部,C错。地球的外部圈层之间关系密切,与地球的内部圈层也有密切的关系,D错。
地球圈层结构分为内部圈层和外部圈层。下图是地球部分圈层结构示意图。读图,完成3~4题。
3.有关图中地球圈层的说法,正确的是( )
A.①圈层与其他圈层互不相干
B.②圈层是水圈
C.③圈层是岩石圈
D.④圈层纵波不能通过
4.2020年7月30日凌晨,西藏林芝市的波密县发生3.9级地震,震源深度8千米。此次地震的震源( )
A.可能在②圈层 B.一定在④圈层
C.可能在③圈层 D.可能在⑤圈层
解析:3.B 4.C 第3题,图中显示,①圈层应表示生物圈,与其他圈层之间相互联系、相互渗透,A错误;②圈层应为水圈,B正确;③圈层位于莫霍界面以上,应为地壳,C错误;地震波经过莫霍界面后,横波和纵波传播速度明显增强,不会消失,D错误。第4题,图中②圈层不是岩石圈,不可能发生地震,排除A;图中③圈层为地壳,图中④圈层表示软流层之上的地幔,此次地震的震源深度为8千米,可能位于地壳中,C正确;软流层之上的岩石圈平均厚度约100~110千米,而此次震源深度仅8千米,因此不可能位于软流层之下的⑤圈层,排除D。
月球的内部结构与地球相似,下图为月壳与月幔地震波速度变化示意图,据此完成5~6题。
5.月球地震波与地球地震波相比较,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都是P波速度始终大于S波
B.都在地/月壳以下有明显加速的过程
C.在月球表面地震波的速度大于地球表面
D.在月球表面地震波的速度小于地球表面
6.根据图中所示内容,可以判断出( )
A.月球表面附近发生地震时有一地只能探测到P波,而没有S波
B.月球内部结构中一定有“软流层”
C.月球内部只能分为两层
D.通过图中地震波的变化,我们能看出一个不连续界面
解析:5.C 6.D 第5题,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在月球表面,地震波的传播速度小于地球。第6题,月球表面附近没有气体、液体存在,所以无法找到一地只能探测到P波,而没有S波;“软流层”从图中地震波变化上无法显示出来;从题干可知,这只是表示月壳与月幔,故只能看出一个不连续界面。
读某地地层剖面示意图,完成7~8题。
7.图中地层中动物化石经历的演化过程是( )
A.海生无脊椎动物—爬行动物—脊椎动物
B.海生无脊椎动物—脊椎动物—爬行动物
C.爬行动物—海生无脊椎动物—脊椎动物
D.爬行动物—脊椎动物—海生无脊椎动物
8.石炭—二叠纪是地质史上最重要的成煤时期,由此可推知当时的环境特点为( )
A.干燥,冷热多变 B.炎热,岩浆活跃
C.湿润,森林茂密 D.寒冷,冰雪广布
解析:7.B 8.C 第7题,动物是不断从低级向高级演化的,结合图例即可作答。第8题,煤炭是地质历史时期的森林等植被在地质作用下形成的,由此可推知石炭—二叠纪时期气候湿润、森林茂密。地质历
史时期
地表的演化
生物的演化
矿产的形成
植物
动物
前寒武纪
海洋和陆地形成
蓝细菌
无
重要成矿时期
地质历
史时期
地表的演化
生物的演化
矿产的形成
植物
动物
古生代
地壳运动剧烈,联合古陆形成
裸子植物和陆地低等植物开始出现,蕨类繁盛
海洋无脊椎动物繁盛,出现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
重要成煤期
中生代
板块运动剧烈,联合古陆开始解体
裸子植物兴盛
爬行动物盛行,出现鸟类和哺乳动物
主要
成煤期新生代
联合古陆最终解体,形成现代地势起伏的基本面貌
被子植物繁盛
哺乳动物快速发展,第四纪出现人类
—
类型
传播速度
能通过的介质
共性
A表示横波
较慢
固体
传播速度都随所通过物质的性质而变化
B表示纵波
较快
固体、液体和气体
名称
波速变化
界面①表示莫霍界面
此面以下地震波的传播速度明显增加
界面②表示古登堡界面
此面以下横波完全消失,纵波速度突然下降
三个圈层
图中C为地壳,D为地幔,E为地核(由外核和内核组成)
软流层
位于地幔的上部,温度很高,岩石部分熔融,能缓慢流动,是岩浆的主要发源地
原始大气
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甲烷和氨气等,缺少氧气
现代大气
主要成分是氮气和氧气
演变原因
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因此地球上生命的出现和演化与大气中氧气的增多密不可分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新课标2023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三章地球上的大气第二节热力环流与风教师用书,共1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大气热力环流的形成,大气的水平运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新课标2023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九章人口第二节人口迁移教师用书,共1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人口迁移及其影响因素,人口迁移的影响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新课标2023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二章宇宙中的地球第一节地球的宇宙环境与太阳对地球的影响教师用书,共10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太阳对地球的影响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