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渭南市合阳县2021_2022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质量检测历史试题(word版含答案)
展开合阳县2021~2022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质量检测
七年级历史试题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30分)
一、选择题(下列各题中均有一个符合题意的选项,请你选出来。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总计30分)
1.在中国历史上,分裂和统一的局面交替出现,结束南北朝的分裂局面,实现全国统一的关键人物是
A.隋文帝杨坚B.隋炀帝杨广
C.唐太宗李世民D.宋太祖赵匡胤
2.唐诗、宋词是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为了弘扬民族文化,中央电视台推出“中国诗词大会”节目。在众多唐代诗人中,诗作具有浓郁的浪漫情怀,被称为“诗仙”的是
A.李白B.杜甫
C.白居易D.辛弃疾
3.唐太宗时,吐蕃赞普松赞干布仰慕中原文化,主动向中原王朝请婚,成就了唐蕃之间的一段佳话。关于这一段佳话的说法正确的是
A.加强了唐朝和西域各族的友好关系
B.反映了唐朝中央集权的强化
C.促进吐蕃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D.是唐朝社会风气开放的真实写照
4.白居易《长恨歌》中写道“渔阳鼙(í)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紧急的战报打破了唐玄宗与杨贵妃的歌舞升平。促使唐朝形势急转直下的事件是
A.黄巢起义B.“安史之乱”C.“贞观之治”D.“开元盛世”
5.右图是某班同学为历史故事会收集的材料,由此判断他要讲述的是
A.“澶渊之盟”
B.岳飞抗金
C.雅克萨之战
D.清朝平定大、小和卓叛乱
6.南宋都城临安城内大小店铺比比皆是,大街上的买卖昼夜不绝,交易频繁且数量巨大,“动以万数”,这反映了南宋时期
A.晋商、徽商活动较频繁
B.海外贸易领先世界
C.出现世界上最早的纸币
D.都市商业贸易繁荣
7.“铁木真是历史上最伟大的组织家暨军事家之一,他在政治上和战场上的光辉成就,在20世纪之前,很少有人可以跟他媲美”。下列史实能佐证这一观点的是
A.统一女真B.建立元朝C.统一蒙古D.攻灭金朝
8.英国史学家汤因比说:“如果让我选择,我愿意活在中国的宋朝。”中国学者余秋雨也说:“我最向往的朝代是宋朝。”令二人选择和向往宋朝的原因主要包括
①丰富的物质生活②强大的军事力量
③多彩的文化娱乐活动④史学成就斐然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9.元朝民族融合的时代,在当时多民族融合之下,诞生了一个新民族,这一民族是
A.女真族B.回族C.党项族D.满洲
10.这一时期,原产于南美洲的玉米、甘薯、马铃薯、花生和向日葵传入中国,特别是辣椒的传人,对于中国饮食来说是革命性的。“这一时期”是指
A.唐朝B.北宋C.南宋D.明朝
11.明朝抗倭将领戚继光不仅是著名的军事家和诗人,更是我国历史上一位伟大的民族英雄。下列关于他的说法正确的是
A.赶走了盘踞澳门的葡萄牙殖民者
B.抵抗了辽军的大举南下
C.平定蒙古族准噶尔部叛乱D.解除了我国东南沿海倭患
12.成语“三顾茅庐”、“鞠躬尽瘁”、“草船借箭”都出自我国章回体小说的开山之作,这部小说也是我国最流行的长篇历史小说,它是
A.《水浒传》B.《三国演义》
C.《西游记》D.《红楼梦》
13.清朝翰林官徐骏在奏章里把“陛下”的“陛”字错写成“狴”。雍正帝因此将其革职,又派人查他的诗集,以诽谤朝廷的罪名将其治罪。这反映出清朝时期A.大兴“文字狱”
B.实行文化开放政策
C.大力发展经济
D.实行对外开放政策
14.1771年,我国一支少数民族不远万里,战胜重重困难,返回新疆,得到清政府妥善安置,体现了中华民族强大的民族凝聚力。实现这一壮举的少数民族首领是
A.元昊B.耶律阿保机
C.阿骨打D.渥巴锡
15.“该戏曲艺术原流行于苏州昆山一带,后发展成为一种全国性的剧种。它既集中体现了南曲清柔婉转的特点,又保留了部分北曲慷慨激昂的声腔,并将诗词歌赋等文化形式揉合在一起,且与柔美的舞姿相结合”。该“剧种”是
A.昆曲B.秦腔C.汉调D.杂剧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总计10分)
16.大运河以 为中心,北抵涿郡,南至余杭,连接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明朝北京城有宫城、皇城、内城和外城。 即紫禁城,今称故宫。
17.《金、南宋、西夏形势图(1142年)》中①处是 ;《清朝疆域图(1820年)》中②处是 。
18. 年,元军攻入南宋都城临安,南宋灭亡:1644年4月,百万大军
在 的统一指挥下,对北京城发起猛烈进攻,不到两天就攻进了城内,统治长达276年的明王朝,最终被农民起义推翻了。
19.元代最优秀的杂剧作家是关汉卿,他一生创作了许多剧本,流传至今的有10多种,代表作是悲剧《 》 ;清朝皮黄戏博采其他剧种的优点,又带有北京的地方特色,以后就被称为“ ”
20.《 》的作者是明代杰出科学家宋应星,对我国古代的农业和手工业生产技术做了全面的总结,记述了中国在当时世界上具有先进水平的科学技
术。《 》的作者是明代杰出科学家徐光启,全面总结了我国古代农业生产的先进经验、技术革新和作者关于农学的创新研究成果。
三、问答题(本大题共1小题,总计12分)
21.(12分)简述元朝管理边疆地区的具体措施。清朝前期,哪位民族英雄从荷兰手中收复了台湾?简述清朝设置台湾府的历史意义。
四、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总计48分)
22.(14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从本质上看,宋代只不过是残唐五代的延续,宋代之所以国祚长久,没有短命而亡,只是因为宋太祖断绝了武人专权的传统…宋代的中央政府管理体系多头分权,效率并不是很高。
---摘编自许倬云《大国霸业的兴废》
材料二:朱元璋压缩中书省、废行中书省、扩充六部官制、实行皇太子干预政事政策,采取各种措施侵夺宰相的知情权、用人权等,进行有计划、有步骤的政治改革。胡准庸党案促使其下定决心,对宰相制度“斩草除根”。朱元璋废相之后,六部尚书由正三品升为正二品,六部由宰相之下属变为由皇帝直接指挥。六部分理庶务,事权分散,不可能对皇权构成威胁。
------摘编自《论明朝宰相的废除与内阁制度的确立》
材料三:雍正七年(1729年),清廷设立军需处。最初的目的是针对准噶尔战争的军机要务的处理需要。雍正八年后,正式改称为“办理军机处”…皇帝通过军机处将机密谕旨直接寄给各地总督、巡抚,称为“廷寄”:督、抚有重大问题上书直接寄往军机处,再交皇帝审批,称为“密折”。
-----摘编自冯贤亮《从康乾盛世到惊天巨变》
(1)根据材料一,指出宋朝“中央政府管理体系”的弊端。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宋朝实行重文轻武政策的影响。(6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朱元璋“政治改革”的具体措施。(4分)
(3)根据材料三,概括军机处职能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军机处设立的影响。(4分)
23.(18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他离开长安,历尽艰难险阻到达天竺,师从那烂陀寺戒贤法师,潜心研究佛法…回到长安,在弘福寺共主持翻译佛教经论74部,1300多万字,是中国翻译史上翻译最多的人。他提出了“既须求真,又须喻俗”的翻译原则,翻译水平之高,为后代的学者所叹服…并将《老子》译成梵文,传到印度。由他口述,门徒记录,写成的《大唐西域记》,记载了他亲身游历过的110个国家,以及他听说的28个国家的山川形势、历史沿革、风土人情等,是研究中亚、南亚等国古代历史地理的重要文献资料。
----摘编自王岳川《一生要读知的100位中国名人》
材料二:他是奉明朝皇帝的命令出使西洋的,出使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扩大明王朝的政治影响,提高明王朝在国外的地位和威望,同时也用中国的货物去换取海外的奇珍,所以乘坐的船只又叫作“宝船”…郑和下“西洋”加强了中国与南洋各地的联系,很多国家都在和他接触之后派使臣来中国贸易。在他的影响下,中国人到南洋去的也日益增多。郑和的历史功绩是不能磨灭的。
-----摘编自翦伯赞《中国史纲要》
材料三:清朝政府对西方各国基本上采取闭关政策,即对外贸易的限制政策。闭关政策的产生是与中国比较稳定的小农自足自给、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的经济相适应的…清朝政府对外贸易的限制政策对于殖民主义者在中国的侵略活动起过一定的自卫作用,但在另一方面,却使中国失掉了对外贸易的主动性,使中国封建社会内部已经滋长起来的进步的手工业生产,得不到更进一步的发展。
(1)材料一中“他”指的是谁?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他”的主要贡献。(6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郑和下西洋的目的和伟大意义。(6分)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清朝实行闭关锁国政策的原因与影响。(6分)
24.(16分)某校七年级(1)班同学以“科举制的创立与发展”为主题开展探究活动,请你参与。
【科举创立】
材料一:科举入仕,是1300年间几乎所有的知识分子梦寐以求的共同理想和奋斗…无论科举制与现代的文官制度在考试内容和实施环境上有何根本差异,但两者采用公开考试、平等竞争的精神是相同…一千多年科举考试史不断证明,在重人情与关系的社会文化环境中,只有通过公平的考试竞争才能有效的解脱人情困扰,才能较好的选拔人才。
-----摘编自《中国科举文化》
(1)根据材料一,指出科举制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科举制创立的标志。(4分)
【持续发展】
材料二:科举制度在宋代有重大发展,宋代科举考试增设词科,“词”受到普遍重视,文学发展焕然一新。设置考试新章法,如考生搜身制、考官隔离制,试卷糊名、誊录制。科举考试录取士者大幅增加,读书风气日盛。《三字经》《百家姓》等小儿百科全书成为宋朝幼儿启蒙读物,文明高度发展。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宋代科举制发展的表现,并简述宋朝改革和发展科举制产生的积极影响。(8分)
【停滞僵化】
材料三:洪武三年(1370年),明朝政府设科举,规定以八股文取士。八股取士是洪武初年由朱元璋与刘基共同商定提出的,“其文略仿宋经义,然代古人语气为之,体用排偶”,考试专以四书五经命题,四书要以朱熹的注为依据。这样就把知识分子的思想限制在程朱理学之内。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明朝科举考试的变化,并简述这一变化的危害。(4分)
陕西省渭南市合阳县2021_2022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质量检测历史试题(word版含答案): 这是一份陕西省渭南市合阳县2021_2022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质量检测历史试题(word版含答案),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问答题,材料解析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陕西省渭南市蒲城县2021_2022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质量检测历史试题(word版含答案): 这是一份陕西省渭南市蒲城县2021_2022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质量检测历史试题(word版含答案),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问答题,材料解析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陕西省渭南市蒲城县2021_2022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质量检测历史试题(word版含答案): 这是一份陕西省渭南市蒲城县2021_2022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质量检测历史试题(word版含答案),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问答题,材料解析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