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全套高考生物一轮复习高分突破PPT课件
-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高分突破1细胞代谢类课件 课件 0 次下载
-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高分突破2遗传变异类课件 课件 0 次下载
-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高分突破3生命活动类课件 课件 0 次下载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高分突破4生态环境类课件
展开这是一份高考生物一轮复习高分突破4生态环境类课件,共22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2-,-3-,-4-,-5-,-6-,-7-,-8-,-9-,-10-,-11-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种群的特征及数量变化策略盘点1.种群密度的分析方法(1)影响种群密度的因素①外部因素:食物、空间、天敌等。②内部因素:决定因素要考虑出生率、死亡率和迁入(出)率;影响种群密度的因素还有年龄组成、性别比例。(2)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①样方法:调查植物和活动能力弱的动物,随机取样是关键。②标志重捕法:活动能力强的动物。要求标志物不能脱落,不能影响动物生存,否则会使调查结果偏大。
2.种群数量增长曲线的判断方法(1)若题干中出现“无环境阻力”“理想条件下”等,为“J”型增长曲线。(2)若题干中出现“自然条件下”“资源和环境有限”“有环境阻力”等,为“S”型曲线。3.与其他章节知识的融汇应用(1)害虫的防治。化学防治作用明显,但会污染环境,效果不持久;生物防治是利用生物的捕食、寄生等关系来限制害虫,效果持久,不影响生物多样性。(2)生物的保护及利用①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是保护生物的生存环境,如建立自然保护区。②利用生物资源要将种群的剩余量控制在K/2,反对掠夺式地开发和利用。(3)种群的空间特征:集群分布、均匀分布、随机分布。
高分突破1.(2015全国高考Ⅰ)现有一未受人类干扰的自然湖泊,某研究小组考察了该湖泊中处于食物链最高营养级的某鱼种群的年龄组成,结果如下表。注:表中“1+”表示鱼的年龄大于等于1、小于2,其他以此类推。
回答下列问题。(1)通常,种群的年龄结构大致可以分为三种类型,分别是 。研究表明:该鱼在3+时达到性成熟(进入成年),9+时丧失繁殖能力(进入老年)。根据表中数据可知幼年、成年和老年3个年龄组个体数的比例为 ,由此可推测该鱼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是 。 (2)如果要调查这一湖泊中该鱼的种群密度,常用的调查方法是标志重捕法。标志重捕法常用于调查 强、活动范围广的动物的种群密度。 (3)在该湖泊中,能量沿食物链流动时,所具有的两个特点是 。
答案 (1)增长型、衰退型、稳定型 1∶1∶1保持稳定(2)活动能力(3)单向流动、逐级递减解析 本题通过种群的数量特征和能量流动的特点考查理解能力、获取信息的能力。(1)种群的年龄结构大致可分为三种类型:增长型、稳定型和衰退型。分析表中数据可知,幼年、成年和老年3个年龄组个体数的比例为(92+187+121)∶(70+69+62+63+72+64)∶(55+42+39+264)=1∶1∶1,即各年龄阶段比例相当,由此可推测该鱼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是保持稳定。(2)标志重捕法常用于对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广的动物的种群密度的调查。(3)在生态系统中,能量在沿食物链流动时具有的特点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
二、群落的结构和演替策略盘点1.群落演替类型的两个判断方法(1)起点:从没有过植被或原有植被被彻底消灭的地方发生的演替为初生演替。从只是失去原有植被,但原有土壤条件基本保留的地方发生的演替是次生演替。(2)时间:经历时间长,演替速度缓慢的是初生演替;经历时间短,演替速度较快的是次生演替。2.群落演替的三个阶段(1)侵入定居阶段(先锋群落阶段):一些物种的侵入定居改良了环境,为以后侵入的物种创造了有利条件。(2)竞争平衡阶段。优势物种定居并繁殖后代,劣势物种被排斥,相互竞争达到相对平衡。(3)相对稳定阶段:有固定的物种组成和数量比例,群落结构复杂。
3.条件适宜时,群落演替的三个特征(1)能量:总生产量增加,群落的有机物总量增加。(2)结构:生物种类越来越多,群落结构越来越复杂。(3)稳定性:抵抗力稳定性越来越高。4.群落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的分析(1)垂直结构是群落在垂直方向上的分层现象,受阳光等因素影响,显著提高了群落对阳光等资源的利用率。(2)水平结构是在水平方向上生物呈镶嵌分布,受地形变化、土壤湿度、盐碱度或人为影响。5.与其他章节知识的融汇应用(1)捕食关系:捕食者和被捕食者相互制约,体现了生态系统的负反馈调节机制,是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2)套种:丰富了农作物群落的垂直结构,提高了对光能和无机盐的利用率,提高了农作物的总产量。
高分突破2.(2017天津高考)大兴安岭某林区发生中度火烧后,植被演替过程见下图。
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该火烧迹地上发生的是 演替。与①相比,③中群落对光的利用更充分,因其具有更复杂的 结构。 (2)火烧15年后,草本、灌木丰富度的变化趋势均为 ,主要原因是它们与乔木竞争时获得的 。 (3)针叶林凋落物的氮磷分解速率较慢。火烧后若补栽乔木树种,最好种植 ,以加快氮磷循环。 (4)用样方法调查群落前,需通过逐步扩大面积统计物种数绘制“种—面积”曲线,作为选取样方面积的依据。右图是该林区草本、灌木、乔木的相应曲线。据图分析,调查乔木应选取的最小样方面积是 。
答案 (1)次生 垂直(2)下降后保持相对稳定 光逐渐减少(3)阔叶树(4)S3解析 (1)火烧后仍有土壤条件、根、种子,故发生的演替是次生演替;针阔混交林与草本灌木相比群落垂直结构更复杂,对光的利用更充分。(2)根据曲线图可知,火烧15年后,草本、灌木丰富度减小,主要原因是由于阔叶树的出现,草本、灌木得到的光照量不足(减少),造成部分草本、灌木消失,最后趋于稳定。(3)针叶林凋落物分解速率慢,故可种植阔叶树,其凋落物分解较快。(4)体积越大的个体达到物种数目最大所需的面积越大,故自上数第3条线表示乔木,调查乔木应选取的最小样方面积是S3。
三、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策略盘点1.生态系统各生物成分的判断方法(1)若为自养生物,则判断为生产者。(2)若有寄生、捕食等关键词,则判断为消费者。(3)若能把动植物的遗体残骸中的有机物转变成无机物,判断为分解者。2.巧抓关键词识记生态系统三大功能(1)能量流动。单向流动,逐级递减,范围为食物链各营养级。(2)物质循环:元素反复利用、循环往返,范围为生物圈。(3)信息传递:双向性,范围为生物与生物之间和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
3.与其他章节知识的融汇应用(1)能量传递效率和能量利用率:能量传递效率是相邻两个营养级的同化量之比。能量利用率通常是指利用的能量占生产者同化量的比值。生态系统营养结构复杂,促进了能量的多级利用,提高了能量的利用率。(2)全能的细菌:硝化细菌属于生产者,寄生细菌属于消费者,腐生细菌属于分解者。
高分突破3.(2018江苏高考)某城市河流由于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的排入,水质逐渐恶化。经过治理后,河水又恢复了清澈。图1表示该河流的能量金字塔(甲、乙、丙为3种鱼,丁为1种水鸟,甲不摄食藻类,箭头指示能量流动方向),图2表示部分能量流动关系(图中数字表示同化的能量)。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1所示食物网中,遗漏了一条能量流动途径,该条途径是 。 (2)图1所示食物网中,次级消费者是 ,丁与丙之间的种间关系是 。 (3)根据图1分析,除了图2中已经标出的能量去向之外,乙的能量去向还有 。 (4)结合图2分析,图1所示食物网中第一营养级到第二营养级能量的传递效率 (在“大于”“小于”或“等于”中选择)7.6%。 (5)经检测,水体中含有某种可被生物富集的农药,推测此农药含量最高的物种是 。 (6)从生态学角度解释,污染物排放导致水质恶化的主要原因是 。
答案 (1)水草→甲→丁 (2)丙和丁 捕食和竞争 (3)传递给丙、自身呼吸作用以热能形式散失 (4)大于 (5)丁 (6)河流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自我修复)能力有限
解析 本题考查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的相关知识,属于对生命观念和科学思维的考查。(1)由题目所给信息“甲、乙、丙为3种鱼,丁为1种水鸟”和“图中丁既可以吃乙又可以吃丙”可推出丁还可以吃甲。(2)处于第三营养级的生物都是次级消费者,包括丙和丁。丁可以吃丙,两者之间存在捕食关系;丙和丁都可以吃乙,两者之间又存在竞争关系。(3)乙同化的能量的去向主要有三条:①自身呼吸消耗;②流向下一营养级(流向丙和丁);③被分解者分解。(4)图2中水草、藻类到乙的能量传递效率为1 900÷25 000×100%=7.6%;因为处于第二营养级的生物除乙外还有甲,图1所示食物网中第一营养级到第二营养级能量的传递效率应大于7.6%。(5)根据生物富集理论,营养级越高的生物,其体内难降解的农药浓度越高;该食物网中,丁所处的营养级最高。(6)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有限,当外界干扰超出生物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时,生态平衡将被破坏。
4.(2018北京高考)因含N、P元素的污染物大量流入,我国某大型水库曾连续爆发“水华”。为防治“水华”,在控制上游污染源的同时,研究人员依据生态学原理尝试在水库中投放以藻类和浮游动物为食的鲢鱼和鳙鱼,对该水库生态系统进行修复,取得了明显效果。
(1)在该水库生态系统组成中,引起“水华”的藻类属于 ,水库中各种生物共同构成 。 (2)为确定鲢、鳙的投放量,应根据食物网中的营养级,调查投放区鲢、鳙的 的生物积累量(在本题中指单位面积中生物的总量,以t·hm-2表示):为保证鲢、鳙的成活率,应捕杀鲢、鳙的 。 (3)藻类吸收利用水体中的N、P元素,浮游动物以藻类为食,银鱼主要以浮游动物为食,由右图可知,将鲢、鳙鱼苗以一定比例投放到该水库后,造成银鱼生物积累量 ,引起该变化的原因是 。(4)投放鲢、鳙这一方法是通过人为干预,调整了该生态系统食物网中相关物种生物积累量的 ,从而达到改善水质的目的。
(5)鲢鱼和鳙鱼是人们日常食用的鱼类。为继续将投放鲢、鳙的方法综合应用,在保持良好水质的同时增加渔业产量,以实现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赢,请提出两条具体措施 。
答案 (1)生产者 (生物)群落 (2)捕食对象/食物 捕食者/天敌 (3)明显下降 鲢、鳙与银鱼在食物上存在竞争关系 (4)比例 (5)定期适度捕捞鲢、鳙;定期合理投放鲢、鳙;控制性捕杀鲢、鳙的捕食者;控制人类活动(工业、农业、旅游等)对该水库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2024届苏教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生态环境的保护课件,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4酸雨频发,5荒漠化加剧,人类活动,6环境污染,污染源,水体富营养化分析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题9核心题型突破题型7生态环境类非选择题课件,共15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题型特点,突破方法,典例剖析,样方法,的部分,蘑菇分解有机物提高,沼气池,7×106kJ,对应训练,容纳量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考生物一轮复习高分突破2遗传变异类课件,共22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2-,-3-,-4-,-5-,-6-,-7-,-8-,-9-,-10-,-11-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