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1群落的物种组成和优势种同步课时作业--高二上学期生物浙科版必修3
展开5.1群落的物种组成和优势种
1.下列不是在群落水平上研究的是( )
A.紫金山的鸢每年新增的个体数 B.溱湖国家湿地公园中有多少个种群
C.武夷山常绿阔叶林中的优势种 D.根瘤菌和豆科植物之间的关系
2.下列关于物种丰富度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群落中个体数目的多少称为丰富度
B.不同群落的丰富度一般是不同的
C.一般从赤道到北极,群落的丰富度逐渐降低
D.丰富度越高的群落,其结构越复杂
3.某同学欲在弃耕一年的自家菜地中开展两个活动:调查蒲公英种群密度、调查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A.两活动的取样点应相同,且要随机取样
B.对土壤中活动能力强的小动物应用标志重捕法调查
C.只需对样方中的蒲公英、土样中的各种存活动物逐个计数
D.调査结果不能说明弃耕对蒲公英种群密度及土壤小动物丰富度的影响
4.土壤小动物对动植物遗体的分解起着重要的辅助作用。下列关于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叙述正确的是( )
A.许多土壤小动物有较强的活动能力,适于用标志重捕法进行调查
B.采集的小动物可以放入体积分数为70%的酒精溶液中
C.诱虫器的土壤和花盆壁之间要留有一定的空隙,主要目的是便于小动物爬出进行收集
D.若要进一步探究土壤微生物的分解作用,实验组应尽可能排除土壤微生物作用,将土壤用塑料袋包好,放在100℃恒温箱中1h灭菌
5.同一时间内聚集在一定区域中各种生物种群的集合叫做群落。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池塘中各个种群之间的相互关系”属于种群水平上进行的研究
B.武夷山上不同高度分布着不同的生物,这属于群落的垂直结构
C.群落中的优势物种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发生改变
D.群落的物种丰富度越高,群落中的种群密度就越大
6.某生物兴趣小组对校园花坛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进行了调查,结果如表所示。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土层 | 物种数 | 个体总数 |
0~5cm | 11 | 79 |
5~10cm | 4 | 50 |
10~15cm | 3 | 13 |
A.表中数据可采用目测估计法统计得出
B.不同土层中小动物的分布与光照和温度无关
C.花坛0~5cm土层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最高
D.土层中的小动物类群不会随着时间发生变化
7.下表的群落中,数字1-5代表物种,表中的数值表示种群密度,其中丰富度最大的群落是( )
物种群落 | A | B | C | D |
物种1 | 30 | 40 | 0 | 0 |
物种2 | 20 | 0 | 0 | 2 |
物种3 | 0 | 20 | 35 | 8 |
物种4 | 3 | 0 | 21 | 25 |
物种5 | 0 | 0 | 5 | 12 |
A.A B.B C.C D.D
8.下列关于群落“丰富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调查土壤中小动物类群的丰富度可采用标志重捕法
B.甲池塘中鲫鱼数量多于乙池塘,则甲池塘中鲫鱼丰富度较高
C.经过群落演替,不同群落的物种丰富度均达到相同水平
D.森林中物种数目多于河流,则森林的物种丰富度高于河流
9.下列关于丰富度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群落中生物数目的多少称为丰富度 B.不同群落生物的丰富度是不同的
C.从赤道到北极,群落的丰富度逐渐减少 D.丰富度越多的群落,其结构越复杂
10.土壤动物是土壤生态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某一地区人工绿地、林地、农田3种不同类型土地的地下土壤动物进行了调查,结果见下表。由表中数据分析可知( )
样地 | 类群数 | 个体数 | ||||
第1层 | 第2层 | 第3层 | 第1层 | 第2层 | 第3层 | |
人工广场绿地 | 14 | 8 | 3 | 182 | 74 | 22 |
某植物园 | 13 | 7 | 4 | 190 | 92 | 18 |
农用地 | 11 | 8 | 4 | 92 | 113 | 21 |
注:第1层为距地表0~5cm;第2层为距地表5~10cm;第3层为距地表10~15cm。
A.所有土壤中动物组成群落
B.各样地相同土层土壤中动物类群丰富度有明显的差异
C.各样地不同土层土壤中各动物类群密度没有明显的差异
D.人类活动对土壤动物的数量有影响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A
解析:紫金山的鸢每年新增的个体数,属于种群水平上研究的问题;溱湖国家湿地公园中有多少个种群研究的是群落的丰富度,属于群落水平上研究的问题;武夷山常绿阔叶林中的优势种,属于群落水平上研究的问题;根瘤菌和豆科植物之间的关系研究的是种间关系,属于群落水平上研究的问题。故答案选A。
2.答案:A
解析:群落中物种数目的多少称为丰富度,A错误;不同群落的物种数目一般有差别,因此不同群落的丰富度是不同的,B正确;越靠近热带地区,单位面积内的物种越丰富,可见,一般从赤道到北极,群落的丰富度逐渐降低,C正确;丰富度越高的群落,说明其物种越丰富,因此结构越复杂,D正确。
3.答案:D
解析:A、蒲公英与土壤中小动物的生活环境不同,因此两活动的取样点不相同,A错误;
B、对土壤中活动能力强的小动物应用取样器取样的方法,B错误;
C、对于土壤中个体较微小、数目较多个体,一般采用目测估计法,不必逐个计数,C错误;
D、没有对照组,调査结果不能说明弃耕对蒲公英种群密度及土壤小动物丰富度的影响,D正确。
故选:D。
4.答案:B
解析:对土壤小动物进行丰富度调查用取样器取样法,A错误.采集的小动物可以放入体积分
数为70%的酒精溶液中,也可放入试管中,B正确.为了让空气流通,诱虫器的土壤和
花盆壁之间要留有一定的空隙,C错误.实验组的土壤要进行处理,以尽可能排除土壤微
生物的作用,同时尽可能避免土壤理化性质的改变(例如,将土壤用塑料袋包好,放在
60℃恒温箱中1h灭菌),D错误.
5.答案:C
解析:“池塘中各个种群之间的相互关系”即种间关系,属于群落水平上进行的研究,A错误;武夷山上不同高度分布着不同的生物,这属于群落的水平结构,B错误;群落中的优势物种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发生改变,C正确;群落的物种丰富度高表示群落中的物种数目多,并不代表群落中种群密度大,D错误。
6.答案:C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调查。该研究采用了记名计算法来统计土壤小动物类群丰富度,A错误;不同土层中小动物的分布与光照和温度有关,B错误;由表中数据可知,花坛0~5cm土层中小动物物种数最多,丰富度最高,C正确;任何生物群落中生物都不是固定不变的,土层中的小动物类群会随着时间发生变化,D错误。
7.答案:D
解析:
8.答案:D
解析:由于土壤小动物身体微小,而且活动能力强,可采用取样器取样的方法进行采集、调查,A项错误;丰富度是指同一地点的不同物种数目的多少,而不是种群中个体数目的多少,B项错误,D项正确;群落演替的最终结果与其所处环境密切相关,所以经过群落演替,不同群落的物种丰富度不一定均达到相同水平,C项错误。
9.答案:A
10.答案: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