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1课时作业13自然环境的地域差异性含答案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3371845/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湘教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1课时作业13自然环境的地域差异性含答案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3371845/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高中地理湘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 自然地理基础第二节 自然环境的地域差异性同步达标检测题
展开自然环境的地域差异性
1.“才从塞北踏冰雪,又向江南看杏花。”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塞北到江南的景观差异,产生的基础是( )
A.水分 B.光照 C.土壤 D.热量
(2)我国大陆东部的自然带,自南向北呈现出常绿阔叶林—落叶阔叶林—针阔混交林的更替,其分布规律是()
A.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 B.沿纬度变化方向上的分异
C.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 D.非地带性现象
2.在自然环境、文化习俗等影响下,我国56个民族的服饰各具特色。下图为“我国某少数民族服饰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不对称”是图中民族服饰的重要特点,形成这一特点的地理原因是( )
A.山峰多冰川 B.昼夜温差大 C.草场面积广 D.高原光照强
(2)该民族聚居区与长江中下游平原区域差异产生的最主要因素是( )
A.纬度位置 B.海陆位置 C.海拔 D.人类活动
3.我国以秦岭—淮河一线划分为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据此回答以下两题。
(1)关于我国南北方农业文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北方以旱地为主,南方以水田为主 B. 主要粮食作物:北方玉米,南方小麦
C. 主要糖料作物:北方甘蔗,南方甜菜 D. 农业生产规模:北方小,南方大
(2)下列南北方文化的差异受自然环境影响大的是()
A. 城市功能区的形成 B. 民居的屋顶坡度
C. 室内装饰 D. 夏季服饰
4.下图为世界某区域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
(1)图例①、②、③代表的自然带分别是( )
A.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温带落叶阔叶林带、温带荒漠带
B.温带落叶阔叶林带、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热带荒漠带
C.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温带落叶阔叶林带、温带荒漠带
D.温带落叶阔叶林带、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热带荒漠带
(2)图例①、②、③代表的自然带分布主要体现( )
A.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 B.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
C.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D.地方性分异规律
5.下图为某山脉山坡的垂直植被分布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图中山坡原有的一类自然植被现已完全缺失,该类自然植被可能是()
A.热带草原 B.落叶阔叶林 C.常绿硬叶林 D.高山草甸
(2)导致上题自然植被类型缺失的因素最可能是( )
A.纬度位置 B.人类活动 C.地形地势 D.海陆位置
(3)决定山地垂直自然带变化的主导因素是( )
A.水热状况 B.降水量 C.大气环流 D.太阳辐射
6.如图为"我国北方部分地区自然带分布图",读图完成下题。
(1)图中甲、乙、丙的自然带依次是()
A.温带落叶阔叶林带、温带草原带、温带荒漠带
B.温带草原带、温带荒漠带、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C.温带落叶阔叶林带、温带荒漠带、温带草原带
D.温带荒漠带、温带草原带、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2)自然带的这种变化体现的地域分异规律是()
A.纬度地带分异 B.干湿度地带分异 C.垂直分异 D.地方性分异
7.山体效应是指由于山体隆起,对山体本身及其周围环境造成的气候效应。山体效应会使高大山地内部林线(山地森林的上限)和雪线(永久积雪的下限)相对于边缘地区抬升。据此回答1~2题。
(1)下列山体效应的解释最为合理的是( )
A.山体越大,林线越低 B.山体越高,雪线越高
C.山体内部气温低,林线高 D.山体内部湿度小,林线高
(2)由山体效应推测,下列山地中雪线最高的是( )
A.横断山脉 B.昆仑山 C.秦岭 D.武夷山
8.读我国部分地区自然带分布示意图,回答有关问题。
(1)我国沿北纬40°自东向西的自然带分布,体现了自然地理环境_____的地域分异规律,这种分异规律产生的基础主要是_______条件的差异。
(2)A自然带的名称是______,与其对应的气候类型是______,该气候类型的特点是_____、_____。
(3)塑造B自然带所在区域地貌的主要外力是______,C自然带所处盆地中的绿洲属于______地域分异规律。
(4)在我国,从海南岛出发,走陆路向北旅行到黑龙江漠河,沿途所见自然带的变化主要体现出自然地理环境_________的分异规律,这种分异规律的产生以_____为基础。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1)D;(2)C
解析:(1)塞北到江南的景观差异,体现了陆地自然带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产生的基础是热量,D正确。
(2)题中所体现的分布规律是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C正确。
2.答案:(1)B;(2)C
解析:(1)青藏高原上昼夜温差大,藏袍的“不对称”与之有关。藏袍宽大,穿着自如,白天阳光充足,气温升高时,可脱袖露臂,调节体温,中午炎热时可以褪下袖子缠于腰间;早晚气温低,则两个袖子都穿上,B项正确。
(2)青藏高原位于我国地势第一级阶梯,海拔高,大气稀薄,为典型的高原山地气候,这是造成两区域差异的最主要因素,C项正确。
3.答案:(1)A;(2)B
解析:(1)我国南北方农业文化的差异:北方以旱地为主,南方以水田为主;南方种植水稻、甘蔗;南方因河网密布,耕地地块小,生产规模小。
(2)我国南方地区降水量多,传统民居的屋顶坡度大,利于雨水流下;城市功能区、室内装饰受自然环境的影响较小;夏季我国南北普遍高温,服饰差别不大。
4.答案:(1)B;(2)B
解析:(1)图示区位于大陆西部沿海,根据自然带分布规律,结合图示纬度范围,图例①、②、③代表的气候类型依次是温带海洋性气候、地中海气候、热带沙漠气候,对应的自然带分别是温带落叶阔叶林带、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热带荒漠带,B对。A、C、D错。
(2)图例①、②、③代表的自然带分布是随着纬度更替的,主要体现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B对。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是随首经度更替的,A错。垂直地域分异规律是随着海拔高度更替的,C错。地方性分异规律是局地变化特征,D错。
5.答案:(1)B;(2)B;(3)A
解析:(1)由图可知,随着海拔的变化,水热条件发生变化,植被也随之变化。图中山坡原有的一类自然植被现已完全缺失,根据图中原生植被类型,在原生常绿阔叶林上,应存在原生落叶阔叶林,再向高处才是原生针叶林,所以缺失的是落叶阔叶林,B正确;根据基带判断,该山位于亚热带,没有热带草原,A错误;常绿硬叶林分布在大陆西岸,不应该与常绿阔叶林同在大陆东岸,C错误;该山分布有原生高山草甸,D错误。
(2)该山地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地势在短时间内不会发生变化,A、C、D错误;人类砍伐森林,会导致原生的落叶阔叶林缺失,被次生林取代,B正确。
(3)水热条件随海拔的变化而变化,水热条件的垂直变化导致气候、自然带发生垂直变化,A正确。
6.答案:(1)A;(2)B
解析:(1)图为“我国北方部分地区自然带分布图”,图中的甲是温带季风气候区,所以自然带是温带落叶阔叶林带。乙是温带大陆性气候(温带草原气候),因此自然带是温带草原带。丙地深居内陆,气候干旱,沙漠广布,所以自然带是温带荒漠带。故选A。
(2)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干湿度地带分异):形成基础是水分的差异,影响因素是海陆位置,分异规律是平行于海岸方向延伸、垂直于海岸方向更替,其中在北半球中纬度最为显著。具体表现为:森林→(森林草原)→草原→荒漠。根据图中的位置分析,甲是森林带,乙是草原带,丙是荒漠带。所以甲乙丙体现的是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故选B。
7.答案:(1)D;(2)B
解析:(1)由题中材料可知,山体效应是指高大山地内部与边缘地区的自然带差异,受山地阻挡作用的影响,山体内部降水较少,且最大降水带抬升,林线和雪线位置升高。故选:D。
(2)与选项中的其他山地相比,昆仑山居于亚欧大陆高大山地的内部,故雪线更高。故选:B。
8.答案:(1)从沿海向内陆;水分
(2)温带落叶阔叶林带;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3)风力;非地带性
(4)由赤道到两极;热量
解析:(1)我国沿北纬40°自东向西的自然带分布,体现了自然地理环境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这种分异规律产生的基础主要是水分条件的差异。
(2)A自然带的名称是温带落叶阔叶林带,与其对应的气候类型是温带季风气候,该气候类型的特点是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3)塑造B自然带所在区域地貌的主要外力是风力,C自然带所处盆地中的绿洲属于非地带性地域分异规律。
(4)在我国,从海南岛出发,走陆路向北旅行到黑龙江漠河,沿途主要是纬度的变化,体现出自然地理环境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这种分异规律的产生是以热量为基础的。
高中地理湘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 自然地理基础第五章 自然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第二节 自然环境的地域差异性同步测试题: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湘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 自然地理基础第五章 自然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第二节 自然环境的地域差异性同步测试题,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地理湘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 自然地理基础第五章 自然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第二节 自然环境的地域差异性当堂达标检测题: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湘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 自然地理基础第五章 自然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第二节 自然环境的地域差异性当堂达标检测题,共9页。
高中地理湘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 自然地理基础第二节 自然环境的地域差异性复习练习题: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湘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 自然地理基础第二节 自然环境的地域差异性复习练习题,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自然带①→②→③的变化体现的是,自然带②→④→⑤变化的基础是,长白山的基带植被主要为,诗人所描述的植被最可能位于,图中①②分别为,图中④地自然环境的叙述错误的是,图中甲、乙、丙的自然带依次是,自然带的这种变化主要影响因素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