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测试卷(原卷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13371512/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精品解析: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测试卷(原卷版)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13371512/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精品解析: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测试卷(解析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13371512/1/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精品解析: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测试卷(解析版)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13371512/1/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精品解析: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测试卷(解析版)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13371512/1/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测试卷(含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测试卷(含解析),文件包含精品解析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测试卷解析版docx、精品解析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测试卷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2页, 欢迎下载使用。
第二单元检测卷选择题1. 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 大约(yuē) 云崖 (yá) 等闲(xián)B. 绮丽(yí) 漂浮(fó) 铁索(suǒ)C. 直奔(bēn) 打中(zhòng) 磅礴(báng)D. 岷山(mín) 擎着(qǐng) 灯盏(zhǎn)2. 下列加点字的语音全部都不相同的一项是( )A. 沉着 着急 划着火柴 B. 嫦娥奔月 奔小康 直奔会场C. 差别 差不多 质量差 D. 拧毛巾 拧脾气 拧开盖子3. 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 爆炸 暴躁 火山爆发 山洪暴发 B. 距离 拒绝 不可拒绝 星星火炬C. 山崖 无涯 悬崖峭壁 天涯海角 D. 渡口 限度 渡日如年 置之度外4.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 会场上爆发出一阵排山倒海的掌声。B. 龙一鸣时常把学校里发生的千钧一发的小事讲给妈妈听。C. 1911年10月10日,惊天动地的辛亥革命在武昌爆发了。D. 重症监护室的医疗专家在全神贯注地抢救患者。5. 下列句子中,没有运用反复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A. 那里的天比别处的更可爱,空气是那么新鲜,天空是那么明朗,使我总想高歌一曲,表示我满心的愉快。B. 重要的事情说三遍,不再啰嗦。C. 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更近了。D. 背直起来了,我的母亲。转过身来了,我的母亲。6. 关于演讲,下列手法不恰当的一项是( )A. 在演讲稿上画出重点词句,用恰当的语气、语调来表达B. 要注意仪态,姿态要大方,目光要看着大家,要与观众有眼神的交流C. 演讲时,如果台下听众有小声说话的,演讲者应该严厉制止D. 在演讲过程中,不要僵硬地站在那里,要适当地加上动作辅助表达7. 选择合适的词语填上横线上。1.丁字形广场_______(汇合 汇集)了从四面八方来的群众。2.三十万人一齐_______(肃静 肃立),一齐抬头,_______(瞻仰 敬仰)着鲜艳的红旗。3.天黑的时候,我摸进一片_______(茂密 浓密)的柳沙林。4.这位年轻战友为了让孩子们能够在电灯下学习,_______(不怕 不惜)牺牲自己,他自己却没有_______(来不及 来得及)见一见电灯。8. 按要求完成句子。1.狼牙山上响起壮烈豪迈口号声。(缩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五位壮士的英勇壮举令我们激动。(改为反问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没有革命先辈流血牺牲,怎么会有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呢?(改为陈述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子弹都打完了,五位壮士仍用雹子样石头坚持狙击敌人。(用关联词合成一句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 根据情境,用多种方式表达“说”(画线的部分)的意思。1.用其他与“说”有关的词语表达“说”的意思。(1)这幅画构图精巧,用色巧妙,他不由得说道:“实在太看好看!”( )(2)“我还有家务没做完,不能一起玩了。”我对伙伴说。( )2.不用与“说”有关词语,也能表达“说”的意思。龙一鸣又遇上大麻烦了,他不知道如何处理,于是无可奈何地说:“改怎么办呢?”( )10. 将下列爱国名言补充完整1.多少爱国志士为了报效祖国甘愿付出自己的生命,这真是“捐躯赴国难,____________”2.边防部队某军营需要一则宣传语来提醒官兵们守土有责,可以采用宋朝爱国将领李纲的名言“________”3.为了民族复兴、国家富强尽自己的一份力,是每一位公民应尽的义务。这正如陆游所言:“___________”4.李大钊为了革命事业献出自己毕生的精力。这正如诸葛亮在《后出师表》中所说的:“_____”阅读下面短文,完成练习。最后的时刻那是一个非常晴朗的日子。守望在牢门边的人们清楚地看见,一辆卡车和一辆吉普车急速地向渣滓洞开来。特务说是要把江姐和另一批同志转移到别的地方去。这时,江姐正伏在桌上草拟一个学习讨论提纲。①一听见喊她的名字,她不慌不忙地把未写完的讨论提纲塞在另一个同志的床铺下面,随即跳下床来,拿起梳子对着墙上那面破镜子,像平常一样地梳着她的黑发。同牢房的人听说江姐要转移,心里很难过,都跑过来围着江姐,忙着帮她收拾行李。但一看到她那样平静的表情,大家顿时不安起来。江姐梳好了头发,在枕头下面取出了她那件洗得干干净净的、被捕时穿过的一身阴丹士林布旗袍,脱下了打着“×”号的囚服。蓝色的旗袍外面套着一件玫瑰色的短毛线衣。江姐习惯性地用手拍拍身上的灰尘,再理理旗袍上的折痕,然后弯下身子擦去皮鞋上的泥污。她又在镜子前照了照,在室内试着走了几步,像要去参加什么隆重的典礼似的。特务在门外不停地催促。江姐准备告别女室的同志江姐,你的换洗衣服……”一个女同志把江姐的衣服、毛巾、牙刷收拾在个小布包里。江姐轻轻地接过布包来,看了一眼,又递给那位女同志。“留给大家用吧。看见这些东西,就等于看见我一样。”这时,从走廊里传来了一阵急促的脚步声。成群的同志,戴着手铐,从牢房里从容地走出来,一路上和每一间牢房里伸出来的手紧握着告别。江姐抬起头来,像对自己,也像对大家说:“要勇敢一些!每一个革命者,当他面临着最后考验的时候,都应该——脸不变色,心不跳!”江姐说完以后,就大步向牢门走去。她走到门口又停了下来,回头向室内看了一眼。熟悉的八张双层铺,一张小条桌,墙上的破镜子…“同志们,永别了!”“江姐!江——姐——”人们红肿着双眼,像猛地醒过来似的,忽的一下扑向签子门。②江姐和许多男同志一起,挺立在囚车上面,像去迎接庄严的战斗,像去迎接即将到来的黎明。看,他们的脸上充满着胜利的欢笑,洋溢着圣洁的光辉。11. 梳理内容。(1)对题目“最后的时刻”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A.黎明前最黑暗的时刻B.江姐生命中最后的时光C.即将获救的江姐在狱中的最后时刻D.反动派最后的疯狂时刻(2)根据选文内容给下面的小标题排序:( )——( )——( )——( )①江姐奔赴刑场②江姐和同志们告别③离开前收拾打扮④江姐即将被转走12. 品析写法。(1)作者运用点面结合的方法描写了牢房的同志们同其他狱友告别的场面,的描写,其中,“点”是对____________________的描写;“面”是对_______________的描写,这样写的好处是_________(2)画横线的句①中的“不慌不忙”表现了江姐的__________________(3)画横线的句②中的“挺立”一词能换成“站立”吗?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