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海陆变迁(精选练习)-2022-2023学年八年级地理上册同步备课系列(中图版)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10/13371469/1/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1.3 海陆变迁(精选练习)-2022-2023学年八年级地理上册同步备课系列(中图版)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10/13371469/1/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1.3 海陆变迁(精选练习)-2022-2023学年八年级地理上册同步备课系列(中图版)03](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10/13371469/1/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1.3 海陆变迁(精选练习)-2022-2023学年八年级地理上册同步备课系列(中图版)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10/13371469/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1.3 海陆变迁(精选练习)-2022-2023学年八年级地理上册同步备课系列(中图版)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10/13371469/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1.3 海陆变迁(精选练习)-2022-2023学年八年级地理上册同步备课系列(中图版)03](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10/13371469/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初中地理中图版七年级上册第三节 地形图课堂检测
展开班级 姓名
一、选择题
1.下列事例能够证明海陆变迁的是( )
A.太阳东升西落B.大海潮涨潮落C.地表高低起伏D.我国东海海底有古河道遗迹
【答案】1.D
【解析】1.太阳东升西落是地球自转的地理现象,A错误。引潮力的周期性变化,是潮涨潮落发生的原因,B错误。地表高低起伏的形态是地形,C错误。我国东部沿海的海底有古河道遗迹,是由于陆地下陷,海平面上升而形成的,D正确。故选D。
2.下列叙述中不能证明海陆变迁的是( )
A.台湾海峡海底发现森林遗迹和古河道B.东非大裂谷不断扩张
C.在南极地区发现地下埋藏着丰富的煤D.海岛涨潮被淹没,退潮露出
【答案】2.D
【解析】2.台湾海峡海底发现森林遗迹和古河道说明台湾海峡原来是陆地,属于海陆变迁,A正确。由于非洲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的张裂拉伸,形成东非大裂谷,东非大裂谷不断扩张,将形成海洋,属于海陆变迁,B正确。煤是有大量的植物沉积地下经过千百万年时间形成,南极地区发现煤田,说明极地原来处于较低纬度,有茂密的植被,属于海陆变迁的现象,C正确。海岛涨潮被淹没,退潮露出,不属于海陆变迁,D错误。故选D。
小明和爸爸观看了“攀登者”这部电影,小明深受触动,并请教爸爸:“珠峰真的很高,电影里男主角送给女主角的海螺化石真是珠峰上找到的吗?",爸爸回答道:"中国测绘员为祖国经天纬地,坚守在荒天野地,生活是幕天席地,工作中战天斗地,终于在2020年12月8日公布珠峰新海拔是8848.86米,爸爸以前在参加建设青藏铁路的时候负责测绘沿线地形,就捡到很多海洋化石。”读完材料结合地图完成下面3-5小题。
3.小明看完电影后,想尝试攀登的感觉,于是周末爸爸带他攀爬淮安最高峰盱眙裂山(194.1米),裂山与珠穆朗玛峰的相对高度是( )
A.8848.86米B.194.1米C.8654.76米D.9038.53米
4.珠穆朗玛峰发现的海螺化石说明青藏高原海陆变迁过程是( )
A.海洋变成陆地B.陆地变成海洋C.一直是陆地D.没有证据
5.位于喜马拉推山南部的尼泊尔曾经发生了8.1.级地震,受此影响,珠峰高度可能发生变化。2019年10月12至13日习主席访问尼泊尔期间,中尼两国政府商定将共同重新测量位于两国边界的珠穆朗玛峰的高度,2020年12月8日,两国共同宣布珠峰新高度。结合材料观察上图,请选出尼泊尔发生特大地震的原因是( )
A.亚欧板块、非洲板块互相挤压B.亚欧板块、印度洋板块互相挤压
C.亚欧板块、太平洋板块互相挤压D.太平洋、美洲板块互相挤压
【答案】3.C 4.A 5.B
【解析】3.两地的相对高度是指两地的海拔相减,如裂山(194.1米)与珠穆朗玛峰(8848.86米)的相对高度是8848.86-194.1=8654.76米,故选C。
4.地球表面是由海洋与陆地组成,海洋与陆地的分布并不是固定不变的,是会发生变化的,如在珠穆朗玛峰发现的海螺化石说明了青藏高原处曾经是海洋,后来由于地壳抬升形成了陆地,是海洋变陆地的例证,故选A。
5.一般来说,板块的内部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的地带,有的张裂拉伸,有的碰撞挤压,地壳比较活跃。由尼泊尔所处的位置及板块运动的方向判定,尼泊尔位于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上,是由于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碰撞挤压形成的,故B正确。故选B。
德国科学家魏格纳提出了大陆漂移说。左图是不同时期大陆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6-7小题。
6.以上哪一幅图表示的是现代大陆的分布状况( )
A.①B.②C.③D.④
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世界上跨经度最广的大洋是太平洋
B.依据板块运动学说,太平洋将缩小,大西洋将扩大
C.跨四个半球的大洲有亚洲和大洋洲,跨四个半球的大洋只有大西洋
D.非洲与欧洲的分界线是苏伊士运河
【答案】6.A 7.B
【解析】6.大陆漂移假说认为,地球上原先只有一块叫“泛大陆”的庞大陆地,被叫做“泛大洋”的广袤海洋所包围。大约两亿年前,泛大陆开始破裂,碎块像浮在水上的冰块一样向外越漂越远。距今大约两三百万年前,形成现在七大洲、四大洋的基本面貌。读图可知,选项中四幅图按照时间由早到晚应是③④②①,所以表示现代大陆的分布状况的应是①图。故选A。
7.世界上跨经度最广的大洋是北冰洋,A错误;太平洋周边板块互相碰撞挤压,因此太平洋面积将缩小;大西洋受板块张裂影响,面积将扩大,B正确;跨四个半球的大洲有亚洲和大洋洲,跨四个半球的大洋有大西洋和太平洋,C错误;苏伊士运河是非洲与亚洲的分界线,D错误。故选B。
南北半球的划分:分界线是赤道(0°纬线),赤道以北是北半球,赤道以南是南半球。东西半球的划分:分界线是20°W和160°E,20°W以东到160°E是东半球,20°W以西到160°E是西半球。
读图,完成下面8-9小题。
8.下图可以作为( )学说的证据。
A.大陆漂移B.板块构造C.海底扩张D.恐龙灭绝
9.该学说是德国科学家( )提出的。
A.哥白尼B.爱因斯坦C.魏格纳D.麦哲伦
【答案】8.A 9.C
【解析】8.由图可知,图中所示的南美洲东部和非洲西部轮廓十分吻合,且南美洲东部和非洲西部生活着相同习性的动物,可以作为大陆漂移学说的证据,故选A。
9.由上题可知,该图可以作为大陆漂移学说的证据,这是由德国科学家魏格纳提出的,他是看到南美洲东部和非洲西部轮廓十分吻合的情况下提出的,故选C。
2020年4月底我国启动新一轮的珠峰高程测量工作,5月27日登山测量队员成功登顶,过一段时间将公布新的珠峰高度数据,下图为“珠峰测量攀登部分线路示意图”,回答下列10-11小题。
10.关于登山线路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一号营地至峰顶登山线路大体沿山脊方向‘’
B.前进营地至一号营地路段的平均坡度最大
C.二号营地和峰顶的相对高度可能为1400米
D.三号营地位于一号营地的西北方向
11.据科学测量,珠穆朗玛峰的高度每年以0.33-1.27cm的速度在增加,这主要是因为( )
A.印度洋板块和亚欧板块的碰撞挤压B.印度洋板块与亚欧板块张裂运动
C.亚欧板块和非洲板块的碰撞挤压D.亚欧板块和非洲板块的张裂运动
【答案】10.A 11.A
【解析】10.根据图中等高线向低处突出为山脊,一号营地至峰顶登山线路大体沿山脊方向,所以A正确。前进营地至一号营地等高线稀疏,坡度小,所以B错误。二号营地海拔约是8000米,峰顶海拔是8844.43米,两地的相对高度是8844.43米-8000米=844.43米,所以C错误。根据图中方向标指示北可得,三号营地位于一号一号营地的东南方向,所以D错误。故选A。
11.喜马拉雅山脉是由于印度洋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的碰撞挤压形成的,并且两个板块仍在做挤压运动,使得珠穆朗玛峰的高度每年在增加,所以A符合题意,故选A。
下图为意大利地形和气候图,读图,完成下面12-13小题。
12.地理学家推测在未来地中海将会消失,原因是( )
A.海水枯竭B.海平面下降C.板块挤压D.人工填海
13.结合图甲和图乙分析,意大利北部和南部形成两种气候类型的因素是( )
A.海陆位置B.纬度位置C.人类活动D.地形因素
【答案】12.C 13.D
【解析】12.地中海位于亚欧板块和非洲板块之间的碰撞挤压处,其面积逐渐缩小;与海水枯竭、海平面下降的人工填海无关,故C正确。故选C。
13.由图可知,意大利北部是高山气候,南部是地中海气候,主要是由于北部与南部的地形不同,北部是高大的阿尔卑斯山,南部地势较低缓,故选D。
读下图,完成下面14-15小题。
14.图中A处的板块是( )
A.亚欧板块B.印度洋板块C.太平洋板块D.非洲板块
15.图中B山脉形成的原因是( )
A.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的碰撞B.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的张裂
C.亚欧板块与南极洲板块的碰撞D.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的碰撞
【答案】14.B 15.A
【解析】14.读图可知,图中A处是位于印度半岛东侧印度洋北部的孟加拉湾。全球六大板块中,印度洋板块包括印度洋的北部、阿拉伯半岛、印度半岛、大洋洲的大陆、岛屿及邻近的海洋。所以,图中A处的板块是印度洋板块。故选B。
15.图中B山脉是位于印度北部的喜马拉雅山脉,喜马拉雅山脉正是由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的碰撞挤压所形成的。故选A。
板块学说认为,由岩石组成的地球表层并不是整体一块,而是由六大板块及若干小板块拼合而成。各大板块处于不断地运动之中。一般来说,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的地带,地壳比较活跃。世界上的火山、地震也集中分布在板块交界的地带。
二、解答题
16.“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已成为现代生活的时尚。福州某中学地理社团在寒假进行了环球网上模拟旅游,下图是他们确定的旅游线路。请结合所学地理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1)此次模拟旅游从福州出发,先后经过了亚洲、A_______洋、B_______运河、C_______洋、D_______洲、E_______运河、F_______洋,最后回到福州;
(2)同学查旅行攻略时发现,印度尼西亚多火山、地震,原因是其位于板块的_______(内部/交界)地带,地壳活跃;
(3)现代测量表明,该线路经过的地中海在不断缩小,请根据板块构造学说解释原因:_______。
【答案】16.(1)印度(洋) 苏伊士(运河) 大西(洋) 南美(洲) 巴拿马(运河) 太平(洋)
交界
地中海位于亚欧板块和非洲板块的碰撞、挤压地带
【解析】16.地球表面的海陆分布很不均匀,百分之七十一是海洋,百分之二十九是陆地,有“七分海洋、三分陆地”的说法,陆地上包括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欧洲和大洋洲,海洋共有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和北冰洋四大洋,大洲之间与海洋之间大部分都有明确的界线。
(1)由图可知,此次模拟旅游从福州出发,先后经过了亚洲、A表示的印度洋、B表示的苏伊士运河、C表示的大西洋、D表示的南美洲、E表示的巴拿马运河,以及F表示的太平洋,最后又回到福州。
(2)印度尼西亚因位于太平洋板块、印度洋板块、亚欧板块交界处,地壳活动频繁,多火山地震灾害。
(3)地中海因处于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的挤压碰撞处,海域面积在不断缩小。
17.读世界板块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字母所在地的板块名称:A________板块E________板块F________板块。
(2)各大板块中,几乎全部为大洋的是________(填名称)板块。
(3)板块和板块的交界地带,地壳比较________,多________和________。
(4)世界有两大火山地震带:________火山地震带和________火山地震带。日本多火山地震的原因:________。
【答案】17.(1)欧亚板块 印度洋板块 南极洲板块
太平洋板块
活跃 火山 地震
环太平洋 地中海—喜马拉雅 位于欧亚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的交界地带,两大板块相互碰撞挤压的结果/位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上,易发生火山地震
【解析】17.地球表面形态处于永不停息的运动与变化之中.地质学家经过长期的研究,提出了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全球由六大板块组成,一般来说板块内部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地带,地壳比较活跃,多火山、地震.六大板块的名称是亚欧板块、非洲板块、印度洋板块、太平洋板块、美洲板块、南极洲板块.板块运动方式有碰撞挤压和张裂拉伸.在六大板块中,太平洋板块几乎全部为海洋,其余板块既包括陆地,又包括海洋。
(1)读图可知,A是亚欧板块,B是太平洋板块,C是美洲板块,D是非洲板块,E是印度洋板块,F是南极洲板块。
(2)读图观察可知,各大板块中,几乎全部为B大洋的是太平洋板块。
(3)板块学说的观点认为,板块和板块交界地带,地壳比较活跃,多火山和地震。
(4)世界有两大火山地震带: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和地中海-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因为这些地区大都位于板块交界地带。日本位于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交界地带,这两个板块碰撞挤压,地壳活跃,所以多火山地震。
2021学年第二节 国际经济合作综合训练题: 这是一份2021学年第二节 国际经济合作综合训练题,文件包含42国家经济合作精选练习原卷版doc、42国家经济合作精选练习解析版doc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9页, 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地理中图版八年级上册第一节 人种与人口课时练习: 这是一份初中地理中图版八年级上册第一节 人种与人口课时练习,文件包含31人种和人口精选练习原卷版doc、31人种和人口精选练习解析版doc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7页, 欢迎下载使用。
中图版七年级上册第二章 中国的疆域和人口第二节 众多的人口精练: 这是一份中图版七年级上册第二章 中国的疆域和人口第二节 众多的人口精练,文件包含22世界的气候类型精选练习原卷版doc、22世界的气候类型精选练习解析版doc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8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