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自贡市2022年中考物理试卷解析版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3367185/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四川省自贡市2022年中考物理试卷解析版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3367185/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四川省自贡市2022年中考物理试卷解析版03](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3367185/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四川省自贡市2022年中考物理试卷解析版
展开四川省自贡市2022年中考物理试卷
一、单选题
1.目前,自贡九年级物理课本的厚度最接近( )
A.1cm B.10cm C.20cm D.50cm
【答案】A
【知识点】长度的估测
【解析】【解答】九年级物理课本的厚度与中学生的食指宽度差不多,约为1cm,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结合生活实际及数据大小选择合适的计量单位即可。
2.为创建文明城市,要求我们在公共场合“轻声”说话。这里的“轻声”是指声音的( )
A.声速 B.响度 C.音色 D.音调
【答案】B
【知识点】音调及音调与频率的关系
【解析】【解答】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响度是指声音的强弱,音色是指声音的品质与特色。要求我们在公共场合“轻声”说话。这里的“轻声”是指声音的响度,与声速无关。
故答案为:B。
【分析】乐音的三个特征:音调、响度、音色。(1)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它与发声体的频率有关系。(2)响度:是指声音的大小,跟发声体的振幅、声源与听者的距离有关系。
3.北斗导航系统是我国自行研制的通信系统,该系统在传递信息过程中主要依靠( )
A.光波 B.声波 C.超声波 D.电磁波
【答案】D
【知识点】电磁波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解析】【解答】因为电磁波能在真空中传播,所以在太空中的北斗导航系统主要依靠电磁波传递信息,AB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电磁波能在真空中传播。
4.原子中带负电的是( )
A.质子 B.电子 C.中子 D.原子核
【答案】B
【知识点】两种电荷
【解析】【解答】质子带正电,电子带负电,中子不带电,原子核带正电,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原子内部的电子带负电.
5.下列关于能源及其利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目前人类的主要能源是柴草、煤等化石能源
B.石油、天然气、天然铀矿等都属于可再生能源
C.核电站使用过的核废料无放射性,不会污染环境
D.风能、水能、太阳能等清洁能源可以转化为电能
【答案】D
【知识点】能源危机与能源消耗对环境的影响;能源与可持续发展
【解析】【解答】A.目前人类使用的能源主要是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能源,柴草不是化石能源,它属于生物能源,A不符合题意;
B.石油、天然气、天然铀矿等它们都是经过亿万年才形成而短期内无法再生的,都属于不可再生能源,B不符合题意;
C.核电站使用过的核废料中仍然含有放射性物质,仍会有放射性,会污染环境,必须谨慎处理,不能随便排放,C不符合题意;
D.风能、水能、太阳能在利用过程中对环境没有污染,属于清洁能源,随着技术的发展,它们都可以转化为电能,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石油、天然气、天然铀矿等是不可再生能源;核废料仍会有放射性,会污染环境;风能、水能、太阳能属于清洁能源。
6.关于家庭电路和安全用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一旦发生触电事故,应先断开电源再进行抢救
B.使用试电笔时,手指不能接触笔尾金属体
C.选用插座时,所有家用电器都使用两孔插座
D.空气开关跳闸后,重新闭合开关就可以了
【答案】A
【知识点】家庭电路的连接;测电笔的使用;安全用电原则
【解析】【解答】A.电路起火或发生触电事故时,应该先切断电源,避免再次触电,A符合题意;
B.使用试电笔时,用手接触笔尾金属体,笔尖接触电线,氖管发光,表明检测的是火线,如果不接触笔尾金属体,氖管不会发光,B不符合题意;
C.家庭中金属外壳的用电器需使用三孔插座,以避免用电器漏电时引起人体触电,C不符合题意;
D.空气开关跳闸后,需排除故障后再重新闭合开关,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发生触电事故时,先断电源;使用测电笔时,手要接触金属笔尾;有金属外壳的用电器,要使用三孔插座。
7.小强和爷爷周末乘车到荣县双溪水库风景区去游玩,下列有关惯性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小强和爷爷都系上安全带,是为了减小汽车行驶中人的惯性
B.汽车紧急刹车时,小强向前倾,是由于受到惯性力的作用
C.驾驶员踩刹车后,汽车仍向前滑行了一段距离,是由于汽车具有惯性
D.高速公路严禁超速,是因为汽车速度越大,惯性越大
【答案】C
【知识点】惯性及其现象
【解析】【解答】A.惯性大小只和质量有关,则系安全带不会改变小强和爷爷的惯性,A不符合题意;
B.行驶中的汽车紧急刹车时,小强会向前倾,这是由于惯性的缘故,但惯性不是力,不能说小强受到了惯性力的作用,B不符合题意;
C.汽车原来是运动的,踩刹车后,汽车由于惯性仍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会继续向前滑行一段距离,C符合题意;
D.惯性只和质量有关,质量越大,惯性越大。对汽车限速,是因为汽车速度越大,从刹车到停止的时间越长,行驶的距离越远,对突发事件的控制越弱,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惯性是使物体保持原有状态的性质,只和物体的质量有关。
8.关于能量守恒定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能量可以凭空消失
B.能量可以凭空产生
C.能量在转化和转移过程中,能量的总量保持不变
D.热机在工作的过程中不遵循能量守恒定律
【答案】C
【知识点】能量守恒
【解析】【解答】ABC.由能量守恒定律可知,能量既不能凭空产生,也不会凭空消失,当能量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其他物体或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其他形式时,总量保持不变,AB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
D.能量守恒定律适用于自然界中任何形式能的相互转化,热机的工作过程也遵循能量守恒定律,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能量既不会凭空产生,也不会凭空消失,它只能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其他形式,或者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在转化或转移的过程中,能量的总量不变。这就是能量守恒定律。
9.某物体从地面上某一点出发沿直线运动,其s-t图像如图所示,对物体的运动情况进行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物体在6s内运动的路程为15m
B.物体在前2s内和最后2s内的速度相等
C.物体在2~4s内处于静止状态
D.物体在6s内的平均速度为2.5m/s
【答案】B
【知识点】速度公式及其应用;时间速度路程的图像分析
【解析】【解答】A.由图中可知,物体在6s内运动的路程为15m,A正确,不符合题意;
B.由图中可知,物体在前2内运动的路程为s1=5m,物体在最后2s内运动的路程为
s2=15m-5m=10m
因s1
D.由图中可知,物体在6s内通过的路程为s=15m,故由v=st可得,物体在6s内的平均速度为v=st=15m6s=2.5m/s
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路程和时间图像,利用路程和时间的比值, 计算速度;判断物体的运动状态。
10.现代生活,智能手机给人们带来了许多便利,但长时间盯着手机屏幕,容易导致视力下降。如图所示,关于近视眼及其矫正的原理图正确的是( )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答案】B
【知识点】近视眼的成因与矫正办法;远视眼的成因与矫正办法
【解析】【解答】①图中光线会聚在视网膜后方,是远视眼的成像情况。要佩戴凸透镜进行矫正,即③所示矫正原理图;
②图中光线会聚在视网膜前方,是近视眼的成像情况。要佩戴凹透镜进行矫正,即④所示矫正原理图。
①③组合是远视眼及矫正原理图,②④组合是近视眼及矫正原理图,ACD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近视眼成像在视网膜前,利用凹透镜矫正。
11.物理知识与生活联系非常紧密,下列关于密度的一些说法正确的是( )
A.1kg的水和1kg的冰的密度相同
B.可以利用密度来鉴别物质,因为不同物质的密度一定不同
C.为减轻质量,航空器材常采用强度高、密度大的合金或新型合成材料
D.发生火灾时,受困人员常采取弯腰甚至爬行的姿势撤离,是因为含有有害物质的空气温度较高,密度较小,大量聚集在房间的上方
【答案】D
【知识点】密度及其特性;密度公式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A.水和冰的密度一般不同,水的密度为1.0g/cm3,冰的密度一般为0.9g/cm3,A不符合题意;
B.利用密度可鉴别物质,因为不同物质的密度一般不同,但也有一些物质密度相同的,例如:冰和蜡的密度都为0.9g/cm3,B不符合题意;
C.在体积不变时,为了减轻质量,ρ=mV 通常在航空器材中采用强度高,密度小的材料,C不符合题意;
D.发生火灾时,含有有害物质的空气温度升高,密度变小,会大量聚集在房间上方,所以受困人员逃生时,应弯腰甚至爬行撤离。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密度是物质的特性,不同物质密度一般不同,相同物质的密度和状态有关;一般密度较小的物体会向上运动。
12.生活处处有物理,留心观察皆学问,下列生活中的现象及其解释正确的是( )
A.打开高速行驶的大巴车车窗时,窗帘往外飘,是因为车外空气流速大,压强小
B.啄木鸟的嘴很尖细,可以减小压强,从而凿开树干,捉到躲藏在深处的虫子
C.水坝修建为上窄下宽是因为液体压强随深度增加而减小
D.珠穆朗玛峰顶的大气压强比兰州市地面的大气压强大
【答案】A
【知识点】增大压强的方法及其应用;液体压强的特点;大气压强与高度的关系;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解析】【解答】A.看到车上窗帘往外飘,是因为车外空气流速快压强小,车内空气流速慢压强大,从而产生向外的压力差,A符合题意;
B.啄木鸟的嘴很尖细,是在压力一定的情况下,通过减小受力面积,增大压强,从而凿开树干,捉到躲藏在深处的虫子,B不符合题意;
C.水坝修建为上窄下宽是因为液体压强随深度增加而增大,C不符合题意;
D.珠穆朗玛峰顶的高度大于兰州市地面的高度,海拔越高,气压越低,因此珠穆朗玛峰顶的大气压强比兰州市地面的大气压强小,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流体在流速大的地方压强小;压力一定时,减小受力面积可以增大压强;液体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大气压高度有关。
13.如图所示电路,开关闭合后两灯L1、L2均发光,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电流表A的示数一定等于A1的示数
B.电流表A的示数一定等于A1示数的2倍
C.电压表V的示数一定小于V1的示数
D.电压表V的示数一定等于V1的示数
【答案】D
【知识点】并联电路的电流规律;并联电路的电压规律
【解析】【解答】AB.由电路图可知,小灯泡L1与L2并联,电流表A1测流过小灯泡L1的支路电路,电流表A测干路电流,因干路电流大于各支路电流,故电流表A的示数一定大于A1的示数,因两灯泡的规格未给出,则流过两灯泡的电流不一定相等,故电流表A的示数不一定等于A1示数的2倍,AB不符合题意;
CD.由电路图可知,电压表V1测L1两端电压,电压表V测电源电压,因两灯泡并联,故两灯泡两端电压均等于电源电压,则电压表V的示数一定等于V1的示数,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在并联电路中,各支路电压等于电源电压;支路电流之和等于干路电流。
14.下列四个图中,磁感线方向标注错误的是( )
A. B.
C. D.
【答案】A
【知识点】磁感线及其特点
【解析】【解答】A.用右手握住螺线管,让四指向螺线管中电流的方向,则拇指所指的那端就是螺线管的N极(在螺线管的外部,磁感线从N极发出回到S极)。本选项中,四指向螺线管中电流的反方向,A错误,符合题意;
B.磁感线都是从N极发出回到S极,B正确,不符合题意;
C.磁感线都是从N极发出,C正确,不符合题意;
D.地磁南极在地理北极附近,地磁北极在地理南极附近,磁感线从地磁北极发出回到地磁南极,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任何磁铁都具有两个磁极,即N极和S极,磁感线从N极指向S极,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同时磁铁对铁钴镍具有吸引力。
15.小谢在做实验时,先连成如图所示的电路,闭合开关S1并观察灯泡亮暗情况后,再闭合开关S2,小谢看到的现象是( )
A.两只灯泡一直都不亮
B.两只灯泡一直亮
C.两只灯泡开始都亮,后来L2不亮
D.两只灯泡开始都亮,后来L1不亮
【答案】D
【知识点】电路故障的判断
【解析】【解答】由电路图可知,闭合开关S1后,L1、L2串联,都发光;再闭合开关S2,S2与其相连的导线将灯泡L1短路,L1熄灭,L2仍然发光。
故答案为:D。
【分析】开关和用电器并联,开关闭合,用电器短路。
16.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中,能够用来研究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的是( )
A. B.
C. D.
【答案】A
【知识点】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
【解析】【解答】A.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中进行切割磁感线运动,导体中有感应电流产生,这种现象是电磁感应现象,根据电磁感应现象制成发电机,A 符合题意;
B.如图是奥斯特实验,证明通电导体周围存在磁场,B不符合题意;
C.如图,电路中有电源,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力运动,根据这个原理制成电动机,C不符合题意;
D.如图,通过电磁铁的电流相同,电磁铁匝数不同,该实验是探究电磁铁的磁性与匝数的关系的,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研究电磁感应的实验中没有电源,有磁体和灵敏电流计。
17.在2022年北京冬奥会自由式滑雪比赛中,我国运动员谷爱凌获得冠军,她在雪道上自由下滑的过程中,如果不计雪道阻力和空气阻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动能不变,重力势能不变,机械能不变
B.动能增大,重力势能增大,机械能不变
C.动能增大,重力势能减少,机械能不变
D.动能减少,重力势能减少,机械能减少
【答案】C
【知识点】动能和势能的大小变化;机械能守恒条件
【解析】【解答】运动员在雪道上自由下滑时,不计雪道阻力和空气阻力,只有动能和势能的相互转化,机械能守恒。下滑过程,质量不变,速度变大,高度降低,所以动能增大,重力势能减少。
故答案为:C。
【分析】质量一定时,物体的速度越大,动能越大;高度越高,重力势能越大。
18.如图所示,用5N的水平拉力F拉动木板A在水平地面上向右匀速运动,物体B相对地面静止不动,弹簧测力计示数为2N,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必须使木板A作匀速运动才能测出B受到的摩擦力
B.A对B的摩擦力大小为2N,方向水平向右
C.B对A的摩擦力大小为3N,方向水平向右
D.地面对A的摩擦力大小为3N,方向水平向右
【答案】B
【知识点】二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摩擦力的大小
【解析】【解答】A.在拉动A的过程中,B相对地面静止,它受到的摩擦力等于水平拉力,即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因为它们是一对平衡力,所以无论A是否作匀速运动,都可测得B受到的摩擦力,A不符合题意;
BC.B相对地面静止,在水平方向上所受的弹簧测力计的向左拉力与A对B的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它们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所以A对B的摩擦力fAB=2N
方向向右。而A对B的摩擦力与B对A的摩擦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它们的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所以B对A的摩擦力大小为2N,方向向左。C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
D.A受到水平向右的拉力的作用,匀速向右运动,地面对A的摩擦力向左,则A在水平方向上受到的向左的地面的摩擦力、B对A的摩擦力和向右的拉力作用处于平衡状态,所以地面对A的摩擦力fA=F-fBA=5N-2N=3N
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物体间相对运动时,产生相互的摩擦力;摩擦力的方向和相对运动方向相反。
19.如图所示,是一种自动测定油箱内油面高度的装置,R是转动式变阻器,它的金属滑片P是杠杆的一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油位越高,流过R的电流越大 B.R 、R0在电路中是并联的
C.油位越高,R两端的电压越大 D.油量表是由电流表改装而成的
【答案】C
【知识点】电路的动态分析
【解析】【解答】A.油位越高,浮子上升,在杠杆的作用下滑片上移,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的电阻越大,总电阻越大,根据I=UR可知,电路中的电流越小,即通过R的电流越小,A不符合题意;
B.由图知,电流从电源负极流出,先后经过转动式变阻器R和R0,最后回到电源负极,所以R 、R0在电路中电路中是串联的,B不符合题意;
C.串联电路中电阻起分担电压的作用,电阻越大,其分担的电压越大;油位越高,浮子上升,在杠杆的作用下滑片上移,转动式变阻器连入电路的电阻越大,则变阻器R分得的电压越大,C符合题意;
D.由图知,油量表和转动式变阻器只能是并联,否则会引起短路,所以油量表是由电压表改装而成的,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电压表在电路中并联使用;在串联电路中,电阻变大,分压变大,电流减小。
20.小王随父母去自贡江姐故里进行红色研学之旅。需要提前给移动充电宝进行充电,充电宝容量为60000mA·h,充电电压为5V,充电时剩余电量为0,于是她关闭家中其它用电器,并观察到家里电能表如图所示,要给充电宝充满电,电能表的转盘将转过( )
A.120r B.200r C.300r D.1000r
【答案】C
【知识点】电能表参数的理解;电功的计算
【解析】【解答】给充电宝充满电消耗的电能W=UIt=5V×60000×10−3A×3600s=1080000J=0.3 kW•h
1000r/(kW•h)表示电路中用电器每消耗1kW•h电能,电能表的转盘转过1000转,则消耗0.3kW•h电能,电能表转盘的实际转数n=0.3kW•h×1000r/(kW•h)=300r
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利用W=UIt计算出给充电宝充满电消耗的电能;结合电能表的参数计算出电能表转盘的实际转数。注意1kW•h=3.6×106J。
二、填空题
21.小明同学用15N的水平推力推动重为100N的超市购物车。购物车自静止开始在10s内沿水平方向前进了10m。在整个过程中推力做功为 J,重力做功为 J。
【答案】150;0
【知识点】是否做功的判断;功的计算及应用
【解析】【解答】推力的方向水平向前,推车水平方向移动的距离为10m,由W=Fs可知,在整个过程中推力做功W=Fs=15N×10m=150J
当一个力作用在物体上,并使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了一段距离,力学中就说这个力对物体做了功。重力的方向为竖直向下,但推车未在竖直方向上移动距离,故重力没做功,其大小为0。
【分析】利用W=Fs求推力做的功;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一是作用在物体上的力,二是在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
22.如图所示,在一个配有活塞的厚玻璃筒底部放一小团硝化棉,快速压下活塞。可观察到硝化棉 的现象。此快速压下活塞过程能量转化情况与汽油机的 冲程是相同的。
【答案】燃烧;压缩
【知识点】做功改变物体内能;内燃机的四个冲程
【解析】【解答】在一个配有活塞的厚玻璃筒底部放一小团硝化棉,快速压下活塞,压缩筒内空气做功,使空气的内能增加,温度升高,达到硝化棉的着火点,于是硝化棉燃烧起来。
快速压下活塞,对空气做功,活塞的机械能转化为空气的内能,与内燃机的压缩冲程是相同的。
【分析】压缩体积时,是做功改变内能;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23.在如图所示电路中,当甲乙均为电流表且开关S1闭合、S2断开时,电阻R1、R2连接方式是 联。当甲乙均为电压表且开关S1、S2都闭合时,电阻R1、R2连接方式是 联。(均选填“串”或“并”)
【答案】并;串
【知识点】电流表的连接;电压表的连接
【解析】【解答】由电路图知,开关S1闭合,S2断开,甲、乙均为电流表时,两个电阻并联在电路中,电流表甲测通过R2的电流,电流表乙测干路的电流。
甲、乙均为电压表,S1、S2都闭合时,两个电阻串联连接,电压表甲测电源电压,乙测R2两端的电压。
【分析】电流表在电路中串联连接,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在串联电路中,总电压等于各用电器电压之和。
24.如图甲所示电路中,电源电压、灯泡L1、L2的电阻均保持不变,且灯泡L2的电阻为5Ω。只闭合开关S1时,电流表指针如图乙所示。随后断开开关S1,调整电流表接线柱后,同时闭合开关S1和S2时,电流表指针也如图乙所示。同时闭合开关S1和S2时,通过灯泡L1的电流为 A,电压表示数为 V。
【答案】0.2;4
【知识点】欧姆定律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由图甲可知,当只闭合开关S1时,灯泡L1接入电路,电流表测通过灯泡L1的电流I1;当同时闭合开关S1和S2时,灯泡L1、L2接入电路且两者并联,根据并联电路电流的特点,所以电流表测通过灯泡L1、L2的电流之和I总,又因为I1、I总的大小都如图乙所示,可能为0.2A或1A,又因为I总>I1,所以I总=1A,I1=0.2A。
当同时闭合开关S1和S2时,灯泡L1、L2接入电路且两者并联且电压表测的是灯泡L2两端电压,根据并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可求出通过灯泡L2的电流为I2=I总−I1=1A-0.2A=0.8A
因为灯泡L2的电阻为5Ω,所以根据欧姆定律可求出灯泡L2两端电压U=I2R=0.8A×5Ω=4V
故电压表的示数为4V。
【分析】理清元件的连接方式及电表的测量对象,根据并联电路的电流特点判断出两电流表的示数,并求出通过灯泡L2的电流,根据欧姆定律计算出灯泡L2两端的电压,即为电压表示数。
25.如图所示,用滑轮组将重力为540N的重物匀速提升2m,所用拉力F为200N,则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 ,如果要提高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你的做法是 。(答出一条即可)
【答案】90%;增加重物的重力
【知识点】滑轮组及其工作特点;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解析】【解答】由图示知,滑轮组承重绳子为3根,重物提升2m,绳子端移动的距离s=3h=3×2m=6m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η=W有W总=GhFs=540N×2m200N×6m×100%=90%
要提高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可增加提升重物的重力,此时,提升重物所做的有用功增大,机械效率增大。
【分析】根据物体的重力和高度的乘积计算有用功;利用滑轮组绳子的拉力和移动距离的乘积计算总功,有用功和总功的比值, 计算机械效率;增大物体的重力可以提高机械效率。
26.如图甲所示,电源电压恒定,定值电阻R0的阻值为8Ω。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从a端滑到中点的过程中,电压表示数U与电流表示数I之间的关系图象如图乙所示。滑动变阻器R的最大阻值为 Ω。电源电压为 V。
【答案】8;12
【知识点】欧姆定律及其应用;电路的动态分析
【解析】【解答】由图甲知,定值电阻R0与滑动变阻器R串联在电路中,电压表测变阻器R两端的电压。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滑片由a端滑至中点的过程中,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变小,电压表两端的电压变小。由图乙知,当滑片滑至中点时,电压表示数为4.0V,此时电路中的电流I1=4.0V12R
据串联电路的特点有U=4.0V+I1R0=4.0V+4.0V12R×8Ω
当滑片置于a端时,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最大,据串联电路的特点有U=6.0V+6.0VR×8Ω
解以上两式得,电源电压及变阻器的最大阻值分别为U=12V,R=8Ω
【分析】理清元件的连接方式及电表的测量对象,当滑片位于a端时,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最大,根据串联分压特点可知电压表的示数最大,由图乙可知,UR=6V,根据欧姆定律可得,电路中的电流和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根据串联电路的电压特点可知电源电压的表达式;当滑片位于中点时,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为总电阻的一半,由图乙可知,UR′=4V,根据欧姆定律可得,电路中的电流和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根据串联电路的电压特点可知电源电压的表达式,联立两个表达式可得滑动变阻器R的最大阻值和电源电压。
三、简答题
27.把正在熔化的冰拿到温度为0℃的房间里,冰能不能继续熔化,为什么?
【答案】冰不能熔化;因为冰熔化要吸收热量,而0℃的房间与正在熔化的冰的温度相同,不能发生热传递,冰无法吸热也就不会熔化。
【知识点】熔化与熔化吸热特点;晶体和非晶体
【解析】【分析】晶体熔化的条件是:达到熔点,继续吸热。
四、作图题
28.如图所示,物体A与弹簧连接,静止在光滑的斜面上,请画出A的受力示意图。
【答案】解:如图所示:
【知识点】力的三要素及力的示意图;重力示意图;摩擦力的示意图
【解析】【解答】光滑的斜面,即不计斜面对物体的摩擦力,木块受到重力、斜面的弹力和弹簧的弹力,重力方向竖直向下,斜面弹力与斜面垂直向上,弹簧弹力平行于斜面向上。如图所示:
【分析】斜面上的物体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和斜面垂直的支持力;沿斜面方向的力。
29.图是测量小灯泡电阻阻值的实物电路图,其中有一根导线连接错误,请你在错误的导线上画“×”,并用笔画线代替导线画出正确的连接方式。
【答案】解:如图所示:
【知识点】实物的电路连接;伏安法测电阻的探究实验
【解析】【解答】测量小灯泡电阻阻值的实验中,除电压表外其余电路元件串联,电压表并在小灯泡两端。滑动变阻器一上一下接入电路,由图可知,电压表测的是电源电压,所以需要将滑动变阻器D接线柱与电压表正接线柱相连的导线画“×”,从滑动变阻器B(或小灯泡右端)接线柱引线到电压表正接线柱即可,作图如下:
【分析】测量灯泡的电阻时,电压表和灯泡并联连接;电流表、滑动变阻器和灯泡串联。
五、计算题
30.如图一束光线斜射入玻璃砖中,请画出光线经过玻璃砖的光路图。
【答案】解:如图所示:
【知识点】作光的折射光路图
【解析】【解答】第一次折射:先过入射点(光线与玻璃上表面的交点),垂直玻璃砖上表面作出法线,再在玻璃砖内部法线的另一侧作出折射光线,注意折射角小于入射角;
第二次折射:先过入射点(光线与玻璃下表面的交点),垂直玻璃砖下表面作出法线,再在玻璃砖的下侧空气中作出折射光线,注意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折射光线与玻璃砖上表面的入射光线平行,如图所示:
【分析】光从空气斜射入玻璃中,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光从玻璃斜射入空气中,折射角大于入射角。
31.小明做了一个探究鸡蛋悬浮的实验,他在水平桌面上放置一个底面积为1.25×10−2m2的厚度可忽略的圆柱形容器,向容器中注入0.2m深的水,再拿一个鸡蛋,用天平称得其质量为5.5×10−2kg,将它轻轻放入水中,发现鸡蛋沉至容器底部,此时测得水面升高了4mm(水未溢出)。然后,向容器中缓慢加食盐并轻轻搅动,直到鸡蛋恰好悬浮为止,(ρ水=1×103kg/m3,g=10N/kg)求:
(1)未放入鸡蛋前,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和压力大小;
(2)当鸡蛋悬浮时,鸡蛋所受的浮力大小;
(3)当鸡蛋悬浮时,盐水的密度是多少?
【答案】(1)解:未放入鸡蛋前,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p=ρ水gh=1.0×103kg/m3×10N/kg×0.2m=2000Pa
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力F=pS=2000Pa×1.25×10-2m2=25N
答: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为2000Pa,压力为25N;
(2)解:鸡蛋的重力G=mg=5.5×10-2kg×10N/kg=0.55N
鸡皮悬浮时,受到的浮力等于自身的重力,所以F浮=G=0.55N
答:当鸡蛋悬浮时,鸡蛋所受的浮力的大小为0.55N;
(3)解:鸡蛋放入盐水中,沉底时,水面升高了4mm,鸡蛋排开水的体积,即鸡蛋的体积V=V排=Sh1=1.25×10-2m2×0.004m=5×10-5m3
那么鸡蛋悬浮时,排开盐水的体积等于鸡蛋的体积。据阿基米德原理得,盐水的密度ρ盐=F浮gV排1=0.55N10N/kg×5×10−5m3=1.1×103kg/m3
答:当鸡蛋悬浮时,盐水的密度是1.1×103kg/m3。
【知识点】压强的大小及其计算;液体压强计算公式的应用;阿基米德原理;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其应用
【解析】【分析】(1)根据液体密度和深度,可以计算液体压强大小;根据压强和受力面积的乘积计算压力;
(2)根据物体的质量计算重力,结合悬浮计算浮力大小;
(3)根据浮力和排开液体的体积,可以计算液体密度的大小。
32.小亮在家煲汤时使用的电饭煲的部分参数如表所示,其简化电路如图乙所示,R1、R2均是发热电阻(阻值不随温度变化),欲将质量为1kg,初温为20℃的汤加热至100℃,设此汤的比热容为c汤=4.0×103J/(kg⋅℃),求:
额定电压
220V
额定功率
低温档
48.4W
高温档
500W
(1)汤需要吸收的热量;
(2)利用电饭煲高温挡煲汤时,电饭煲正常工作且不考虑热损耗,则需要多少时间?
(3)R2的阻值为多少?
【答案】(1)解:由Q=cmΔt可知,汤吸收的热量Q吸=c汤mΔt=4.0×103J/(kg⋅℃)×1kg×(100℃−20℃)=3.2×105J
答:汤需要吸收的热量为3.2×105J;
(2)解:由P=Wt可知,在不考虑热损耗的情况下,电饭煲高温煲汤时需要的时间t=WP高=Q吸P高=3.2×105J500W=640s
答:高温档煲汤需要的时间为640s;
(3)解:由图乙可知,当开关S连接触点2时,仅电阻R1接入电路,根据欧姆定律分析可知,此时电路电流最大,为高温档。由电功率变形式P=U2R可知,电阻R1的阻值R1=U2P高=(220V)2500W=96.8Ω
由图乙可知,当开关S连接触点1时,电阻R1和R2串联接入电路,电路总电阻大,根据欧姆定律分析可知,此时电路电流最小,为低温档。由电功率变形式P=U2R可知,电阻R1和R2的总电阻R1+R2=U2P低=(220V)248.4W=1000Ω
故R2的阻值R2=1000Ω−96.8Ω=903.2Ω
答:R2的阻值为903.2Ω。
【知识点】热量的计算;电功率的计算
【解析】【分析】(1)根据物体的比热容、质量和温度差的乘积,计算吸热多少;
(2)根据消耗的电能和电功率的比值, 计算工作时间;
(3)根据电压和电功率,可以计算用电器的电阻;利用串联电路电阻规律,计算部分电阻大小。
六、实验题
33.在“探究光的反射规律”的实验中,如图所示,水平放置平面镜,白色纸板竖直立在平面镜上,纸板由E、F两部分组成,可以绕ON翻折。
(1)实验时,把纸板ENF垂直放在平面镜上,入射光线AO的法线是 ,光线AO的入射角大小是 度;
(2)为了探究反射角与入射角大小的关系,应进行的操作是____;
A.改变纸板与平面镜之间的夹角 B.沿ON向后转动纸板E
C.沿ON向后转动纸板F D.改变入射角的大小
(3)将一束光贴着纸板E沿AO射到镜面上O点,纸板F上会显示出反射光束OB,接着将纸板F绕ON向后翻折,则纸板F上 (选填“能”或“不能”)显示出反射光束,由此说明反射光线、入射光线与法线在 内(选填“同一平面”或“不同平面”)
(4)若让另一束光沿BO方向射向平面镜,反射光将沿OA方向射出。该实验现象说明____。
A.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B.在光的反射现象中,光路可逆
【答案】(1)ON;40
(2)D
(3)不能;同一平面
(4)B
【知识点】光的反射定律
【解析】【解答】(1)纸板ENF垂直放在平面镜上,光线沿AO射入,经平面镜反射,沿OB射出。法线与入射光线AO和反射光线OB在同一平面内,且法线垂直于反射面,故入射光线AO的法线是ON。
入射角是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由图可知,光线AO的入射角大小为90°−50°=40°
(2)为了探究反射角与入射角大小的关系,使实验结论更具普遍性,可多次改变入射角,记录每次反射角的变化,对比每次入射角和反射角的大小关系,得出实验结论,AB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3)将纸板F绕ON向后翻折,反射光线的位置并不会随之发生改变,纸板F不能显示出反射光线,这说明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
(4)若让另一束光沿BO方向射向平面镜,反射光将沿OA方向射出,说明在光的反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并不能说明反射角等于入射角,A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1)在反射现象中,法线和反射面垂直;入射角是入射光线和法线的夹角;
(2)探究反射角和入射角的关系,需要多次改变入射角,观察反射角大小;
(3)光在反射时,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
(4)光在反射时,光路是可逆的。
34.如图所示,小勇利用铁架台,带有均匀刻度的杠杆,细线,弹簧测力计,钩码若干(每个钩码质量相同)等实验器材,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1)实验前,杠杆静止在图甲所示的位置,则此时杠杆处于 (选填“平衡”或“非平衡”)状态;
(2)为了便于测量 (选填“力”或“力臂”),应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为此,应将平衡螺母向 (选填“左”或“右”)调节;
(3)将杠杆调成水平位置平衡后,如图乙所示,在A点挂3个钩码,则应在B点挂 个钩码,才能使杠杆在水平位置保持平衡;随后两边各取下一个钩码,杠杆 (选填“左”或“右”)端将下沉;
(4)小勇用弹簧测力计替代钩码,在B点竖直向下拉,然后将弹簧测力计绕B点逆时针旋转一小段至如图丙所示位置。在旋转过程中,要使杠杆仍然在水平位置平衡,则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将逐渐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原因是 ;
(5)实验结果表明,杠杆的平衡条件是:动力× = ×阻力臂。
【答案】(1)平衡
(2)力臂;左
(3)2;左
(4)变大;力臂变短
(5)动力臂;阻力
【知识点】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
【解析】【解答】(1)杠杆静止或匀速转动时都属于平衡状态,甲图中杠杆处于静止状态,所以此时杠杆是平衡状态。
(2)当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时,支点到悬挂点的距离就是力臂,所以为了便于测量力臂,应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
甲图中,杠杆的左端上翘,说明右端沉,所以平衡螺母向左端移动,直至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
(3)设杠杆时一个格的长度为L,一个钩码的重力为G,图乙中,左侧钩码对杠杆的拉力看作是动力,右侧钩码对杠杆的拉力看作是阻力,杠杆平衡,此时有3G×2L=F2×3L
解F2=2G,即在在B点挂2个钩码,能使杠杆在水平位置保持平衡。
两边各取下一个钩码,则有2G×2L>G×3L
所以杠杆左端下沉。
(4)小勇用弹簧测力计替代钩码,在B点竖直向下拉,然后将弹簧测力计绕B点逆时针旋转一小段至如图丙所示位置。在旋转过程中,测力计拉力的力臂变小,要使杠杆仍然在水平位置平衡,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可知,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将逐渐变大。
(5)实验结果表明,当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时,杠杆的平衡处于平衡状态,所以杠杆的平衡条件是: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
【分析】(1)静止的杠杆处于平衡状态;
(2)水平平衡的杠杆便于测量力臂;平衡螺母像偏高的一侧调节;
(3)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计算杠杆上力的大小;根据已知的力和力臂的乘积,判断杠杆是否平衡;
(4)当杠杆上的拉力倾斜时,力臂减小,拉力变大;
(5)杠杆的平衡条件是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
35.张华同学采用如图甲所示的电路图测量额定电压为2.5V的小灯泡的额定功率,电源电压恒为3V。
(1)连接电路时,开关应处于 状态,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应滑到 (选填“左”或“右”)端;
(2)闭合开关后,无论怎样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小灯泡始终不发光且电压表的示数为0,电流表有示数,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____;
A.小灯泡短路 B.小灯泡断路
C.滑动变阻器短路 D.滑动变阻器断路
(3)排除故障后,继续进行实验,张华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记录了多组数据,并绘制出了小灯泡的电流随电压变化的图像,如图乙所示,则该小灯泡的额定功率为 W,图像是曲线的主要原因是 ;
(4)李英同学设计了另一种方案:不用电流表,但增加了一只阻值已知的定值电阻R0,用图丙所示的电路进行实验,也测量出了该小灯泡的额定功率。具体步骤如下:
她闭合开关,调节滑动变阻器滑片,使电压表的示数为小灯泡的额定电压U额;然后保持不变,将电压表接在“a”处的导线换接到“b”处,读出电压表示数U,利用此方法测量出小灯泡的额定功率表达式P= (用已知和所测量的物理量符号表示)。
【答案】(1)断开;右
(2)A
(3)0.625;小灯泡的电阻受温度的影响
(4)U额R0U−U额
【知识点】探究用电器的电功率实验
【解析】【解答】(1)连接电路时,为了保护电路,开关应处于断开状态,滑片应置于变阻器阻值最大处于,即图甲中的变阻器的最右端。
(2)A.实验所用电路为串联电路,电流表有示数,说明电路通路,电压表无示数,且小灯泡不亮,可能是小灯泡短路了。A符合题意;
B.小灯泡断路时,电流表无示数,但电压表与电源接通,电压表有示数,B不符合题意;
C.滑动变阻器短路时,电路通路,电流表有示数,电压表与电源接通,电压表有示数,C不符合题意;
D.滑动变阻器断路,电流表无示数,电压表也无示数,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3)由图乙知,小灯泡两端的电压为2.5V时,电路中的电流为0.25A,小灯泡的额定功率P=UI=2.5V×0.25A=0.625W
图乙中,图像是曲线是因为小灯泡的电阻受温度的影响,电压增大时,小灯泡灯丝的温度升高,电阻也随之增大。
(4)由图丙知,小灯泡与R0和滑动变阻器串联连接,电压表的导线接在a处时,电压表测小灯泡两端的电压,调节滑片,让电压表的示数为小灯泡的额定电压U额,小灯泡正常工作。滑片位置保持不变,电压表的导线换接到b处时,电压表测量小灯泡及R0的总电压, R0两端的电压U0=U-U额
电路中的电流I0=U0R0=U−U额R0
小灯泡的额定功率P额=U额I0=U额U−U额R0=U额R0U−U额
【分析】(1)连接电路时,开关要断开;滑片在电阻最大处;
(2)在串联电路中,电压表无示数,电流表有示数,电压表测量的位置短路;
(3)根据电压和电流的乘积计算电功率;灯丝电阻随温度改变而改变;
(4)利用电压表和定值电阻测量灯泡电功率时,电压表分压测量灯泡的分压和定值电阻的分压,利用定值电阻的电压和电阻的比值, 计算电流;再根据串联电路电流相等,利用灯泡的电压和电流的乘积计算电功率。
2022年四川省自贡市中考物理真题(解析版): 这是一份2022年四川省自贡市中考物理真题(解析版),共2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简述,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年四川省自贡市中考物理试卷(含答案解析): 这是一份2023年四川省自贡市中考物理试卷(含答案解析),共2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下列现象属于熔化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年四川省自贡市中考物理试题(解析版): 这是一份2023年四川省自贡市中考物理试题(解析版),共2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简述,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