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 选择性必修二 资源跨区域调配 第一课时 课件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3362835/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高中地理 选择性必修二 资源跨区域调配 第一课时 课件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3362835/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高中地理 选择性必修二 资源跨区域调配 第一课时 课件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3362835/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高中地理 选择性必修二 资源跨区域调配 第一课时 课件第4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3362835/0/3.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高中地理 选择性必修二 资源跨区域调配 第一课时 课件第5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3362835/0/4.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高中地理 选择性必修二 资源跨区域调配 第一课时 课件第6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3362835/0/5.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高中地理 选择性必修二 资源跨区域调配 第一课时 课件第7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3362835/0/6.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高中地理 选择性必修二 资源跨区域调配 第一课时 课件第8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3362835/0/7.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地理选择性必修2 区域发展第二节 资源跨区域调配课文ppt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地理选择性必修2 区域发展第二节 资源跨区域调配课文ppt课件,共26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实施西气东输的原因,学习目标,区域差异必要条件,其他影响因素,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南水北调,北煤南运,西气东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资源跨区域调配与区域发展
西气东输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结合实例,辩证认识资源跨区域调配对调入区和调出区经济、环境、社会的影响
运用资料,结合实例,分析自然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原因
2014年12月12日,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正式通水。汉江水从丹江口水库出发,历经15天、1432千米的行程,于12月27日抵达中线工程终端北京团城湖,并通过自来水管网进入首都的千家万户。到2017年国庆节时,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输水达100亿立方米,沿线河南、河北、北京、天津四省、直辖市5 310万人喝上了汉江水。
为什么要建设南水北调工程?在我国,类似的资源跨区域调配工程还有哪些?
自然资源的区域分布很不均匀,存在明显的资源富集区和贫乏区,自然资源产品的生产地具有一定的集中性。
01-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原因
思考:中国自然资源分布的特点
区域间的发展水平不平衡,一些区域由于经济和人口的集聚,对自然资源的需求量大,会出现严重的资源短缺。
思考:中国区域发展和资源需求的特点
国家为了解决国内资源及其产品生产和消费的空间不匹配问题,实施资源的跨区域调配。
思考:区域资源分布和需求的关系
资源跨区域调配是发生在同一行政管理主体(国家)下的行为。如果是纯市场机制的行为,国家与国家、区域之间的资源及资源产品贸易,不属于资源跨区调配的范畴。
资源跨区域调配需要交通运输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和政策作为保障条件,需要在具有更高资源调配权力的区域中实现。
资源禀赋经济水平资源需求
行政指令市场机制工程措施
优化资源配置、资源利用效益最大化
区域间经济发展不平衡,对资源的需求与区域所赋存的资源不匹配
02-资源跨区域调配的目的
思考:资源跨区域调配的目的
实现资源及产品在区域之间的空间位移,满足区域发展对自然资源的需求
优化配置资源、资源利用效益最大化,实现区域的共同发展
促进交通运输等基础设施的建设
对社会、生态环境造成影响,需要兼顾多方效益。
03-资源跨区域调配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通过市场机制、行政指令和统筹规划
04-我国大型资源跨区域调配工程
北煤南运,宏观上指中国北方地区煤炭向南方地区大量运输。 中国煤炭资源的80%分布于北方,经济发达能耗集中的江南9省、市、区只占1.8%,从而使中国常年大量把煤炭从北方生产区运往南方消费区。
西电东送就是把煤炭、水能资源丰富的西部省区的能源转化成电力资源,输送到电力紧缺的东部沿海地区。
西气东输是以新疆天然气资源为基础,以长江三角洲作为天然气的目标市场,建设从塔里木盆地至上海的输气管道。
南水北调规划了东、中、西三条调水路线,把长江、淮河、黄河和海河四大流域连接起来,形成“四横三纵”的总体布局,进而实现我国水资源的南北调配和东西互济。
南水北调:分东、中、西三条线路,东线工程起点位于江苏扬州江都水利枢纽。中线工程起点位于汉江中上游丹江口水库,供水区域为河南,河北,北京,天津四个省(市)。西线工程把长江上游的水引至黄河上游,缓解西北和关中平原的缺水问题。
思考:南水北调的原因及影响
材料3.2016 年,海河流域废水排放量高达56.73亿吨,未达标的断面比例为60.6%,污染严重河流渠道、过量施用化肥和农药以及不达标的再生水灌溉区等对地下水环境影响显著。
材料1.北京年内各月气温、降水量分布图和长江流量图
材料2.我国南北方水资源调查资料
阅读材料,描述华北地区缺水的原因(自然和人为),提出解决对策(开源和节流)。
华北地区年降水总量较少,蒸发旺盛;河湖少,地表径流量小;降水集中在7、8月份,时间分布不均。降水的季节变化、年际变化大
人口稠密,经济发达,工农业生产和生活需水量大;水资源污染、浪费严重。
(1) 合理开采地下水(2) 跨流域调水(3) 人工增雨(4) 修建水库(5) 植树造林,涵养水源(6) 海水淡化
(1) 发展喷灌、滴灌等节水农业(2) 提高工业用水的重复利用率(3) 增强人们的节水意识
我国华北地区人均水资源不足,但人口、城镇、耕地分布密集,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有效缓解了华北地区水资源紧缺状况。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通水有什么意义?
分析澳大利亚雪山调水工程对区域的影响 发源于澳大利亚东南部大分水岭的墨累河是澳大利亚的主要河流,其流域是澳大利亚重要的农业区。全流域年平均降水量仅为425毫米。由于自然原因,墨累河流域的土壤中、河水里富含盐分,有的河水的盐度甚至高于海水的盐度。 1949年,澳大利亚开始兴建雪山调水工程,于1974年完工。该工程位于澳大利亚大陆东南部,在大分水岭东部雪河流域建库蓄水,再通过隧道将东部的水引至西部墨累河流域,在调水沿途利用落差发电。
1.分析澳大利亚大分水岭东西两侧的降水差异及形成原因。2.说明澳大利亚修建雪山调水工程的原因。3.讨论雪山调水工程对于墨累河流域的城市供水和供电、农牧业发展、生态环境带来的影响。
问题1.分析澳大利亚大分水岭东西两侧的降水差异及形成原因。
东侧降水多,西侧降水少。东侧位于东南信风的迎风坡,东南信风从海洋上带来丰富的水汽,遇大分水岭抬升,降水丰沛;西侧位于大分水岭的背风坡,气流下沉, 降水稀少。
气候成因:1.纬度位置2.大气环流(三圈环流/气压带风带和季风环流)3.下垫面(海陆因素、洋流、地形)4.人类活动
问题2.说明澳大利亚修建雪山调水工程的原因。
自然原因:大分水岭东侧降水多,水资源多;西侧降水少,水资源匮乏。社会经济原因:西侧农业发达,需水量大,水资源供不应求,技术、资金等有保障。
考虑:区域间经济发展不平衡,对资源的需求与区域所赋存的资源不匹配等必要条件,以及行政指令、市场机制、工程措施等其他因素。
问题3.讨论雪山调水工程对于墨累河流域的城市供水和供电、农牧业发展、生态环境带来的影响。
有利影响:增加墨累河流域的水资源,增加城市供水量和供电量,扩大农牧业发展规模,有利于缓解荒漠化等生态问题。不利影响:灌溉增加后,可能会加剧土壤盐碱化;农牧业规模扩大后,可能会造成水污染等环境问题。
辩证角度:有利、不利效益角度:生态、经济、社会区域角度:调入地、调出地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2 区域发展第二节 资源跨区域调配优秀课件ppt,共23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资源跨区域调配,学习目标,实施的原因,实施的条件,案例列举,京津唐工业基地,沪宁杭工业基地,珠三角工业基地,以煤炭为主60%,天然气3%--6%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2 区域发展第二节 资源跨区域调配教课课件ppt,共34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这个神秘气体是什么,西气东输的原因,我国天然气分布示意图,拓展练习,当堂检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地理选择性必修2 区域发展第二节 资源跨区域调配评课课件ppt,共38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发展历程,中国水资源,课堂练习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