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暑假作业必做题(八)
展开1.下列加点字注音、词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 )
A.紧绷(bēng) 负荷(hè) 舷窗(xuán) 千均重负
B.红晕(yùn) 轮廓(kuò) 俯瞰(kān) 五脏六腑
C.遨游(á) 炽热(zhì) 严谨(jǐn) 奈人寻味
D.稠密(chóu) 烧灼(zhuó) 模拟(mó) 惊心动魄
2.对下面诗作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游山西村
陆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A.淳朴的农民朋友邀请诗人到家里作客,他对诗人说,请别嫌弃农家的酒有些浑浊,今年农作物丰收了,家里有丰足的鸡和猪款待您。
B.在前往农家的路上,诗人越过一重重山,蹚过一道道水,正疑惑无路可行之时,只见柳树凋零,繁花艳丽,一个村庄突然出现在眼前。
C.春社祭日已临近,村民们穿着布衣,带着素帽,你吹着箫,我击着鼓,一起快乐地庆祝丰收,村子里仍然保存着古朴浓厚的乡俗民风。
D.热情的主人,淳朴的民风,都使诗人流连忘返,还与村民相约:虽然自己年老体弱,即使拄着拐杖,即使在月夜,以后也可能随时再来登门拜访。
3.下列对这首古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望 岳
杜 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A.首联是远望之景,以设问统领下文,诗人借齐鲁两地的美好山色烘托泰山拔地而起、参天耸立的形象。
B.颔联中“割”字写出了高大的泰山将山南山北的阳光切断之态,突出了泰山山势绵延不尽的特点。
C.尾联写企盼登山之情。“会当”意为“终要”,写诗人从望岳产生登岳的想法,似写登山,实为明志。
D.本诗着力描写了泰山的整体形象和诗人的感受,流露了诗人早年的远大抱负,历来被誉为歌咏泰山的名篇。
4.下列句子的修辞手法和作用分析不当的一项是( )
A.你不觉得我们的战士是可爱的吗?(反问,表明对志愿军战士是否可爱有疑问。)
B.谁是我们最可爱的人呢?我们的战士,我感到他们是最可爱的人。(设问,明确提出“我们的战士”是最可爱的人,呼应文题。)
C.我说“朝鲜半边红,半边黑”,这算什么话昵?(借代,表现了志愿军战士崇高的国际主义精神。)
D.他长着一副微黑透红的脸膛,高高的个儿,站在那儿,像秋天田野里一株红高粱那样淳朴可爱。(比喻,突出了马玉祥“淳朴”气质。)
5.下面对《骆驼祥子》中相关内容的叙述,正确的一项是( )
A.尽管祥子卖掉赖以生存的车,请来了“收生婆”,还请来了“蛤蟆大矿陈二奶奶”,虎妞还是因为难产而死去了。
B.老车夫和孙子小马儿的遭遇让祥子感到“向来没有的难受”在他们身上,祥子似乎看到了自己的过去和将来。
C.不拉刘四爷的车,却能住在人和厂,这是因为刘四爷看上了祥子的勤快和“真诚自然”,想让祥子给他做女婿。
D.小福子病故之后,祥子也“不再有希望”,他变成了“又瘦又脏的低等车夫”,最后甚至沦为了乞丐和告密者。
6.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只有走好人生的每一步,我们才能真正拥有一个灿烂的明天。
B.由于母亲对我的悉心培育,使我从小就养成了勇敢的性格。
C.综艺节目深受欢迎的主要原因是其形式多样造成的。
D.谁能否认李时珍没有对中国的医学事业做出过巨大贡献呢?
7.下列对名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哈利·波特与死亡圣器》一书中探讨了爱和拯救、忠诚和背叛、善恶共生等话题。
B.老舍的《骆驼祥子》紧紧围绕祥子的“希望→奋斗→绝望→堕落”这条生活道路的主线,来安排事件,展开情节,并引出其他人物。
C.《海底两万里》中的康塞尔是阿龙纳斯忠心耿耿的仆人,他精通分类理论,但他性情火爆,不愿受到羁绊,还曾多次顶撞船长。
D.《基地》描绘了在遥远的未来,当“银河帝国”步入暮年,即将衰亡之际,以谢顿为首的一群“心灵史学家”在帝国边缘建立基地,以保存人类文明,为迎接未来的复兴做准备的初期过程。
8.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在这种环境气氛里,他们不论唱什么?都充满着一种淳朴本色的美。
B.欣赏着南湖公园的红桃绿柳,他由衷赞叹:“万紫千红总是春啊”!
C.生活里无书籍,就像大地无阳光,智慧里无书籍,就像鸟儿无翅膀。
D.平桥村住户不满三十家,都种田,打鱼,只有一家很小的杂货店。
9.语言运用——下列各句中,语言表达得体的一项是 ( )
A.张华对参加父亲寿宴的亲朋好友说:“非常感谢大家能抽空参加令尊的生日宴会。”
B.这个问题我请教了许多人,都得不到解决,于是不耻下问,向先生您请教。
C.特邀您作为嘉宾莅临我校校园戏剧节,相信您会有幸观赏到最具特色的演出,敬候您的光临。
D.王老师捧着一幅字画凑到马医生跟前:“区区草字,不成敬意,请您笑纳。”马医生说:“如此盛情,却之不恭,那就恭敬不如从命了。”
10.下列词语中字形无误的一项是( )
A.毡鞋 点掇 迟钝 不期而至
B.厄运 模拟 辜付 千钧重负
C.轮廊 保佑 凸现 耐人寻味
D.概率 合拢 吟唱 惊心动魄
二、综合性学习
11.阅读下面的材料,写出一个从材料的主要角度探究出的道理。
一杯水的重量
老师拿起一杯水,问:“这杯水的重量是200克,各位可以将这杯水端在手中多久?”
很多人都笑了:“200克而已,拿多久又会怎么样?”
老师没有笑,他接着说:“拿一分钟,各位一定觉得没问题;拿一小时,可能觉得手酸;拿一天呢?一个星期呢?那可能得叫救护车了。”大家又笑了,不过这回是赞同的笑。
老师继续说道:“一杯水,随着所拿时间的延长,它的重量也在发生变化,其实这杯水很轻,但你拿得越久,就觉得越重。所以,我们必须适时放下这杯水,休息一会儿再拿起,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拿得更久。”
其实,在我们的人生中也经常会遇到这样一杯“水”,我们该怎样对待呢?
三、语言表达
12.展开想象,描绘出陆游《游山西村》诗中“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山村风光。
要求:①运用一定的修辞手法。②符合诗歌的意境。③不少于60字。
四、课内阅读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活板①
沈括
板印②书籍,唐人尚未盛为之。自冯瀛王(人名)始印五经,已③后典藉皆为板本。
庆历中,有布衣毕昇④,又为活板。其法:用胶泥刻字薄如钱唇⑤每字为一印火烧令坚。先设一铁板,其上以松脂、蜡和⑥纸灰之类冒之。欲印,则以一铁范⑦置铁板上,乃密布字印, 满铁范为一板,持就火炀⑧之;药稍镕⑨,则以一平板按其面,则字平如砥。若止印三二本, 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常作二铁板,一板印刷,一板已自⑩布印,此印者才毕,则第二板已具⑪,更互⑫用之,瞬息可就。每一字皆有数印,如“之”“也”等字,每字有二十余印,以备一板内有重复者。不用,则以纸帖⑬之,每韵为一帖,木格贮之。有奇字素无备者,旋刻之,以草火烧,瞬息可成。不以木为之者,木理有疏密,沾水则高下不平, 兼与药相粘,不可取;不若燔⑭土,用讫⑮再火令药熔,以手拂之,其印自落,殊⑯不沾污。
昇死,其印为余群从⑰所得,至今宝藏⑱。
【注释】①活板:用活字排成的印刷版。板,同“版”。②板印:用雕板印刷。③已:同“以”。④毕昇:北宋工匠,发明家,首创活字印刷术。⑤钱唇:铜钱的边缘。⑥和(huò):混合。⑦范:模子。⑧炀:烘烤。⑨镕:同“熔”,用高温使固态物质转变为液态。⑪自:另自, 另外。具:准备(好了)。⑫更互:交替,轮流。⑬帖(tiè):标签,前一个用作动词。⑭ 燔(fán):烧。⑮讫(qì):完结。⑯殊:根本。⑰群从:指堂兄弟及诸子侄。⑱宝藏(cáng):珍藏。
13.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1)火烧令坚
(2)持就火炀之
(3)有奇字素无备者素:
14.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乃密布字印 当立者乃公子扶苏(司马迁
B.以备一板有重复者 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C.则以一铁范置铁板上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D.有布衣毕舁,又为活板 不足为外人道也
15.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仅限三处)。
其法:用 胶 泥 刻 字 薄 如 钱 唇 每 字 为 一 印 火 烧 令 坚。
16.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不以木为之者,木理有疏密,沾水则高下不平,兼与药相粘,不可取。
17.下列六个句子分成四组,全能体现活板“活”的特点的一组是( )
①自冯瀛王(人名)始印五经,已后典籍皆为板本。
②用胶泥刻字,薄如钱唇,每字为一印。
③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常作二铁板,一板印刷,一板已自布印,此印者才毕,则第二板已具,更互用之,瞬息可就。
④每一字皆有数印,如“之”“也”等字,每字有二十余印,以备一板内有重复者。不用,则以纸帖之,每韵为一帖,木格贮之。有奇字素无备者,旋刻之,以草火烧,瞬息可成。
⑤用讫再火令药馆,以手拂之,其印自落,殊不沾污。
⑥其印为余群从所得,至今宝藏。
A.①②③④B.②③④⑤C.①③④⑤D.②④⑤⑥
五、课外阅读
阅读《刘氏善举》,完成下列各题。
刘氏者,某乡寡妇也。育一儿,昼则疾耕作于田间,夜则纺织于烛下,竟年如是。邻有贫乏者,刘氏辄以斗升相济。偶有无衣者,刘氏以己之衣遗之。乡里咸称其善。然儿不解,心有憾。母诫之曰:“与人为善,乃为人之本,谁无缓急之事?”母卒三年,刘家大火,屋舍衣物皆尽,乡邻纷纷给其衣物,且为之伐木建第,皆念刘氏之情也。时刘儿方悟母之善举也。
18.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1)竟年如是 (2)刘氏辄以斗升相济
(3)刘氏以己之衣遗之 (4)心有憾
19.下列各句与例句中“之”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与人为善,乃为人之本
A.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爱莲说》)B.岂能为暴涨携之去(《河中石兽》)
C.康肃笑而遣之(《卖油翁》)D.夫君子之行(《诫子书》)
20.用“/”标出下面句子的两处朗读停顿。
刘氏以己之衣遗之
21.翻译下列句子。
乡里咸称其善。
22.“时刘儿方悟母之善举也”,请问刘家儿子最后“悟”出了什么。
六、现代文阅读
有它的地方叫故乡
①单位的院子里种了不少花,有玉兰、海棠、碧桃、榆叶梅……每当春天到来,花开之时,树下、花边总少不了赏花者。人们常说,最美人间四月天。想来,春天里那些盛大的花事,无疑是最美的四月天里最绚丽的一道风景。
②不过,于我而言,眼前的此般花景再美,却不及记忆里的“那一朵”亲切。因为,有它的地方,叫故乡。
③说起来,这种花对于很多人来说并不陌生。它们广泛地种植于祖国大地上,每到春天,花开之处,仿佛一片金黄色的海洋。那满世界的金黄,浓得化不开的金黄,让人震撼,难以忘记。天南海北的人们,不远千里赶赴一处处花海,只为陶醉于那一望无际的灿烂的金黄。这种花,就是油菜花。
④一直以来,我总认为油菜花是一种很特别的花。因为在我心中,大概没有一种花比油菜花更具有故乡的意味了。这不仅是因为我出生并成长的地方盛产油菜花,油菜花承载着我对于苏中水乡和童年的美好记忆,更是因为油菜花的特殊气质,与“故乡”这个字眼最为贴切,让人不由自主地想到故乡景,故乡事,乃至故乡人。
⑤即便你从来没有亲眼见过油菜花,亲身置身过油菜花海中,光从那些图片里,你也可以发现,油菜花的遍野之处,从来不是一方阳台、一处庭院、一所公园,而是连绵起伏的大山脚下,阡陌交错的田埂之上,河网密布的水乡岸边,白墙黛瓦的房前屋后……这些,不正是我们最常见的家园的模样,不正是最典型的乡土中国的图景吗?
⑥这也难怪,油菜花本来就是长在乡间田头的。油菜花说到底并不是观赏性的花,而只是有着很强实用价值的农作物油菜的花。那些大面积种植的油菜,不仅可以用来食用,长出的菜籽更是极好的榨油原料。清代乾隆皇帝就有诗赞油菜花:“黄萼裳裳绿叶稠,千村欣卜榨新油。爱他生计资民用,不是闲花野草流。”所以,油菜花在本质上便是属于故乡、属于乡土的。
⑦如果说有些花天生只可欣赏的话,那么油菜花则天生就是和日常生活联系在一起的,它沾满了生活的烟火气。当有些花正在得到人们的精心栽培、呵护之时,与油菜花的命运相关的,却永远是田间地头的播种、收获,是水乡垛田间的摇橹穿梭,是房上屋顶的缕缕炊烟,是世世代代的繁衍生息……
⑧油菜花又像极了故乡的那些人。普通、平凡、质朴,但明亮、健康、泼辣、热烈,长成了一片明媚与灿烂。里下河水乡的那片油菜花,总会让我想到,从这里走出的著名作家汪曾祺的小说《受戒》里那个活泼直率的小英子,还有发生在这片土地上的“柳堡的故事”里那纯朴可爱的二妹子。这些故乡的他(她)们身上,有着原生态的美,自然的美,乡土中国的美。可惜的是,当我们身处其中的时候,常常会因为太熟悉、太常见,以至于熟视无睹,往往只有在身处异乡之后,再回望他们时,才会越发感觉到这种美好。
⑨如果每一种花都有“花语”,我想,油菜花的花语就是——故乡。记得某一年去往某地,在一个镇子上采访,不经意间,经过一家屋后,眼前突然出现了一大片油菜花。置身花中,花入心田,一刹那,花站成了我,我跪成了花,天地间只剩一片灿烂的金黄。那一刻,我真的以为,自己是身在故乡。
(有删改)
23.文章第①段有何作用?
24.结合全文,概括油菜花的特点。
25.赏析文中画线句子。
(1)当有些花正在得到人们的精心栽培、呵护之时,与油菜花的命运相关的,却永远是田间地头的播种、收获,是水乡垛田间的摇橹穿梭,是房上屋顶的缕缕炊烟,是世世代代的繁衍生息……
(2)置身花中,花入心田,一刹那,花站成了我,我跪成了花,天地间只剩一片灿烂的金黄。
26.本文主要写油菜花,作者为什么还写了一些其他的花?
27.请结合全文谈谈,作者为什么说“有它的地方,叫故乡”。
父亲数钱
李书霞
①每个月父亲发饷的那天,家里就像过节一样,洋溢着欢乐的气氛。
②父亲踏进家门时,晚饭都已经准备好了。父亲坐下来,先不动筷子,而是伸手去怀里,掏出今天的工资,他将几张薄薄的钞票捏在手里,抖上两抖,把食指和拇指伸到嘴边,哈一哈气,开始一张张地数。当时的钱,最大面额是十块,主要是五块、两块和一块的,还有角币和分币。工资虽少,但细细地数起来,仍然要花费两三分钟。父亲数毕,报出数目,递给母亲。母亲笑眯眯地接了,走进卧房,把钱锁进一个隐秘的柜子里。她坐回饭桌旁,对着我们两个小人儿说:“存着,给你们交学费。”
③我早就按捺不住激动的尽情,抢过酒壶,给父亲的杯子里,倒上满满一杯酒。父亲笑眯眯地摸摸我的脑袋,左手端起酒杯,右手拿起筷子,对着桌上的回锅肉,点上几点,得到开饭的信号,我们欢喜雀跃,急不可耐地夹菜刨饭、大快朵颐。
④几年后,全家人围着爸爸数钱的乐趣,被工资打卡剥夺了。不过,父亲最近又开始数钱。
⑤去年,父亲得了脑梗,治疗了半年,虽然康复了,但左手左脚仍不灵便。原本爱说爱笑的父亲也变成了一个木讷的老头子,不开口说话,问话也不回。精神的沉沦加速了健康的恶化,他整日蜷在沙发上,基本活动都取消了,右腿的肌肉也开始萎缩。我们对此焦虑万分,却束手无策。
⑥还是母亲有办法,她将买菜的零钱整理起来,央求父亲:“你帮我数数,有多少钱。”
⑦父亲坐在沙发上,抬起浑浊的眼睛,茫然地望了一会儿母亲,不吭声,伸出右手去拿钱,准备开数。
⑧“左手数。”母亲叮嘱道。
⑨父亲转头望向窗外,迟疑了一下,顺从地换了左手。他笨拙地将钞票一张张拿过来,把毛票归一类,块票归一类,姿势又吃力又别扭。数完以后,母亲问他:“多少钱?”
⑩“没记住。”父亲难为情地扯了下嘴角,算是回应。
⑾“再数数。”
⑿父亲又数一次,数过三四次,方才报出钱的数目。
⒀整理菜钱这件小事,令他的眼神重新活泛起来。一段时间后,父亲精神明显好了很多。他又主动揽下一项任务:拣谷粒。每天上午,父亲就戴上老花镜,坐在沙发上,慢慢把米粒中的谷粒选出来。隔三差五,又把母亲“不小心”弄混的黑豆和绿豆分开。
⒁父亲和母亲心照不宣地玩着“数钱、选豆”的游戏,三个月后,父亲能独自站立了。一段时间后,他开始练习走路。刚开始,只能扶着沙发走;慢慢地,可以拄着拐杖走几步了;现在,活动空间更大了。两个老人家,又能一起到小区里散步了。
⒁父亲数钱,两种姿态,每一种姿态里,都饱含着父母相伴相携的情分。
28.选文第②段画线部分,主要运用了哪种描写方法?有何效果?
29.选文第④段画线部分在结构上有何作用?请具体分析。
30.选文第⒀段中画线部分“不小心”三个字有何深意?请结合语境具体分析。
31.选文结尾说:“父亲数钱,两种姿态,每一种姿态里,都饱含着父母相伴相携的情分。”请你分别说说两种姿态里饱含着怎样的情分?
七、作文
32.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写作。
孩子啊
每个人都有一双翅膀
可以在梦里飞翔
还有一双翅膀
可以在想象里飞翔
如果飞累了 孩子啊
那就躺下来无所事事
和露珠儿对唱
和小蚂蚁游戏
哭或着笑
有资格哭的孩子会更强壮
读了这首诗,引发了你哪些联想与思考?请以“有资格哭的孩子会更强壮”为题,写一篇文章,可讲述经历,可阐述观点,也可抒发感想。
要求:
(1)除诗歌外,文体自选;
(2)不少于600字;
(3)不得出现含有考生个人真实信息的地名、校名、人名等。
八、填空题
33.文学常识填空。
(1)刘禹锡,字________,河南洛阳人,唐代诗人、________家、________家。白居易称之为“_______”。著有《_______》《竹枝词》《_______》等。刘禹锡诗文俱佳,涉猎题材广泛,与柳宗元并称“______”,与韦应物、白居易合称“_______”,并与白居易合称“________”。
(2)周敦颐,________代著名________家。字________,号濂溪,道州营道(现在湖南省道县)人。晚年在庐山莲花峰下建濂溪书堂讲学,世称“________”。他是宋代理学的创始人,对宋明的哲学思想有很大影响。著有《________》《________》《通书》。
34.《爱莲说》作者通过描写莲的形象,赋予莲以美好的品质,进而以花喻人,揭示作者________、________的品质。
35.填空。
《谁是最可爱的人》作者是_______,本名_________,笔名魏巍、红杨树,中国当代作家、诗人。2019年9月23日,长篇小说_______________入选“新中国70年70部长篇小说典藏”。
36.《孙权劝学》选自____,作者____,____(朝代)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
37.指出下列句子所运用的修辞手法。
①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 )
②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
③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
④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辩我是雄雌?( )
38.指出下列各句所使用的修辞方法。
那根很老的毛竹扁担受了震动,便“嘎叽”地惨叫了一声。_____
那极短的发,似刚收割过的庄稼茬,高低不齐,灰白而失去了生机。_____
39.根据文章内容填空。
(1)两篇短文所采用的写作手法相同,都是______________。
(2)《陋室铭》表明中心的语句是____________,写景色之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写交往之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情趣之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有一句诗说:“时人莫笑池水浅,浅处无妨有卧龙。”《陋室铭》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意思与它相近。
(4)《爱莲说》中体现莲的高洁品质的千古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陶渊明独爱菊,表明他___________的生活态度;世人盛爱牡丹,表明世人______________的生活态度;周敦颐独爱莲,表明他_______________的生活态度。
40.指出下列诗句所运用的修辞手法。
①啊!黄河!/你是中华民族的摇篮!
②向南北两岸/伸出千万条铁的臂膀。
③像你一样的伟大坚强!/像你一样的伟大坚强!
参考答案:
1.D
2.B
3.B
4.A
5.B
6.A
7.C
8.D
9.D
10.D
11.示例:只有会适时释放压力才的人才能更好地承受压力。
12.诗人在青翠的山峦间漫步,清碧的山泉在曲折的溪流中浅唱慢吟淙淙穿行,草木你追我赶愈渐浓茂,蜿蜒的山径也愈渐依稀难认。正在迷茫之际突然看见前面花明柳暗,几家农舍,隐现于花木扶疏之间,顿觉豁然开朗。
13.(1)令:使,让。(2)就:靠近。(3)素:平常,平时。
14.C
15.其法:用胶泥刻字/薄如钱唇/每字为一印火烧令坚。
16.不用木料刻字印的原因是,木料的文理疏密不匀,一沾水就会变得高低不平,再加上跟松脂和蜡等混合物熔化,(拆版时)不容易拿下来。
17.B
18.(1)整(2)就(或“往往,总是”)(3)赠送(送给)(4)怨恨,怨言
19.D
20.刘氏/以己之衣/遗之
21.乡里人都称赞(说)她善良(好)。
22.帮助别人也是帮自己。(多为别人做好事的人,当自己有困难时,别人也会来帮助的。人都有需要帮助的时候,助人为乐是一件善事,善有善报。我为人人,人人为我。)
23.引起下文,用“盛大的花事”引出记忆中的油菜花;用花事之盛大,风景之绚丽衬托出油菜花在“我”记忆中的重要地位。
24.种植广泛;颜色金黄;并非观赏性的花,有实用价值;普通、平凡、质朴,但明亮、健康、泼辣、热烈。
25.(1)将油菜花和那些需要精心栽培、呵护的花对比,表现了油菜花沾满生活的烟火气;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由日常生活写到生命传承,表现了油菜花与人的生活紧密相关。(2)综合运用对偶、拟人、顶针等修辞手法,(或使用“入”“站”“跪”等词语)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我”与油菜花融为一体的情境,表达了“我”对油菜花无比的热爱之情。
26.文章开篇先写其他花是为下文写油菜花做铺垫,从而引出作者对油菜花的赞美;之后又写其他花只有观赏价值衬托出油菜花还与人们的生产和农事活动密切相关。
27.故乡盛产油菜花,油菜花承载着作者对苏中水乡和童年的美好记忆;油菜花的特殊气质,与“故乡”这个字眼最为贴切,让人不由自主地想到故乡景,故乡事,乃至故乡人。
28.主要运用了神态和动作描写。这两种描写方法的综合运用,形象地表现了父亲当年挣钱的不易和对来之不易的收入的珍惜及兴奋满足之情。
29.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前半句总结前文,说明随着时代的发展,这样的场景逐渐消失了。后半句提示下文,设置悬念,暗示父亲老了,有了什么特殊状况。
30.“不小心”其实是故意为之。这里表现了母亲既要给父亲足够的锻炼机会,又要让他不易察觉的细心。体现了父母之间相互扶持,相濡以沫的深厚淳朴的感情。
31.年轻时数钱,充满骄傲和自豪,父母一个挣,一个管,把穷困的日子过的有滋有味,两个人相互支持的情分可见一斑;有病时数钱,笨拙可笑,这里数钱不再是为了过日子,而是体现了母亲对父亲的理解,对父亲的关心呵护。两个人年老时相互扶持的情分感人至深。
32.有资格哭的孩子会更强壮
穿梭在车水马龙的世界,路过形形色色的人。还好,有着天的陪伴,树的点缀,才不显那么孤单寂寞。
最喜欢的,是一个人的世界!自由自在,无忧无虑,可与白云一起嬉戏,小鸟一起歌唱,蝴蝶一起飞舞。再也听不见尘世的喧嚣。但是,一定要保证,在一个人的世界里,你一定是个强者!
依旧行走在昔日的路上,正享受着一个人的世界,忽然听见有哭声!四处张望,正见一个小孩坐在路旁放声大哭,看上去,好可怜!让人感到好心疼!毕竟,他还是一个不懂事的小孩。哭,正体现了他的害怕!
可人是会长大的,不会永远停留在幼儿的年龄!会变得懂事,会变得有文化,会变得成熟。那就不可以再做哭泣的小孩。
这时候的你,哭代表你的懦弱。
遇到困难,用哭,是解决不了问题的,那时候,你可以给自己一个美妙的微笑。给予自己无可比拟的力量,不要用哭显示你的懦弱。
成熟了,懂事了,就不应该还做哭泣的小孩,它会显得你对自己不够信心,会显得你不够坚强。
信心,坚强,是成长过程以至于成年都必须必备的东西再优秀的人,如果你对自己没有信心,你依然做不好一件简单而小的事;再优秀的人,你不够坚强,即使面对一次很小很小的失败,你也会变的一蹶不振,这时候的你,不是什么都失去了吗?
也许,哭泣也并不是都不好!毕竟,它也是一种最好的发泄方式。有时,痛苦了,受委屈了,伤心了,不也是让哭来解散心中的愁云吗?这时候的你,不如就痛痛快快的哭一场吧!因为,这时候的哭,是通向坚强的道路。
有资格哭的孩子会更强壮!
33. 梦得 文学 哲学 诗豪 刘宾客集 柳枝词 刘柳 三杰 刘白 宋 哲学 茂叔 濂溪先生 周元公集 太极图说
34. 不慕名利 洁身自好
35. 魏巍 魏鸿杰 《东方》
36. 《资治通鉴》 司马光 北宋
37. ①对偶 ②对偶、互文 ③互文、排比 ④比喻
38. 拟人; 比喻
39. 托物言志 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 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 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 阅金经 水不在深 有龙则灵 出淤泥而不染 濯清涟而不妖 追求隐逸 贪慕富贵 不慕名利(洁身自好)
40.比喻;拟人;反复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暑假作业必做题(九): 这是一份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暑假作业必做题(九),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综合性学习,语言表达,课内阅读,课外阅读,现代文阅读,作文,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暑假作业必做题(十五): 这是一份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暑假作业必做题(十五),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综合性学习,语言表达,课内阅读,课外阅读,现代文阅读,作文,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暑假作业必做题(二十): 这是一份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暑假作业必做题(二十),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综合性学习,语言表达,课内阅读,课外阅读,现代文阅读,作文,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