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科版高中物理必修第一册第3章相互作用章末综合提升含答案 试卷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6/13350702/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鲁科版高中物理必修第一册第3章相互作用章末综合提升含答案 试卷
展开第3章 相互作用
主题1 弹力与摩擦力的分析
1.弹力和摩擦力的区别
| 弹力 | 摩擦力 |
产生条件 | (1)相互接触 (2)发生弹性形变 | (1)相互挤压 (2)接触面粗糙 (3)两物体相对运动或有相对运动趋势 |
方向 | 与物体发生弹性形变的方向相反: (1)支持力、压力的方向垂直于接触面 (2)绳子拉力沿绳 | 与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 |
大小 | (1)弹簧弹力:胡克定律 (2)发生微小形变物体的弹力:二力平衡 | (1)静摩擦力用二力平衡判断 (2)滑动摩擦力:f=μN
|
2.弹力或摩擦力的有无及方向的判断方法
(1)假设法。
(2)结合物体运动状态判断。
(3)效果法。
【典例1】 如图所示,一质量为m的木块靠在竖直粗糙墙壁上,且受到水平力F的作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若木块静止,则木块受到的静摩擦力大小等于mg,方向竖直向上
B.若木块静止,当F增大时,木块受到的静摩擦力随之增大
C.若木块与墙壁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当撤去F时,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大小等于μmg
D.若撤去F,木块沿墙壁下滑时,木块受三个力作用
A [由二力平衡条件可知,若木块静止,则木块受到的静摩擦力大小等于mg,方向竖直向上,F增大时,木块受到的静摩擦力不变,A选项正确,B选项错误;当撤去F时,木块与墙之间不再挤压,它们间没有弹力,当然也就不存在摩擦力,C、D选项错误。]
(1)静摩擦力大小与压力大小无关,根据物体的状态进行判断。
(2)无弹力,就无摩擦力;有弹力,未必有摩擦力;有摩擦力,必有弹力。
主题2 物体的受力分析
对物体进行正确的受力分析并画出受力分析图是解决力学问题的基础,因此必须熟练掌握受力分析的方法,尤其是弹力、摩擦力存在的判断。判断力存在与否的方法:
(1)条件判断:根据力的产生条件是否满足来判断物体是否受到某个力的作用;
(2)效果判断:根据力的作用效果是否得以体现来判断物体是否受到某个力的作用;
(3)相互作用判断:利用力的作用的相互性,即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从一个物体是否受到的某个力的作用来判断另一个物体是否受到相应的力的作用。
【典例2】 如图所示,物体A靠在竖直墙面上,在力F作用下,A、B保持静止,物体B的受力个数为( )
A.2 B.3 C.4 D.5
C [若使物体A保持静止,物体B必对物体A施加一个垂直接触面向上的弹力,由力的相互性可知,物体A必然对物体B施加垂直接触面向下的作用力。再对物体B受力分析,由于物体B处于静止状态,则它必然受到重力、力F、物体A对物体B的弹力和摩擦力共四个力的作用,故选C。]
(1)只分析研究对象所受的力,不分析研究对象对其他物体所施的力。
(2)每分析一个力,都应找出施力物体。
(3)如果一个力的有无难以确定,可用假设法分析或转换研究对象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