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物理一轮复习课时作业8牛顿第二定律两类动力学问题含答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6/13338549/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高考物理一轮复习课时作业8牛顿第二定律两类动力学问题含答案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6/13338549/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高考物理一轮复习课时作业8牛顿第二定律两类动力学问题含答案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6/13338549/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所属成套资源:全套高考物理一轮复习课时作业含答案
高考物理一轮复习课时作业8牛顿第二定律两类动力学问题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高考物理一轮复习课时作业8牛顿第二定律两类动力学问题含答案,共9页。
牛顿第二定律 两类动力学问题(建议用时40分钟)1.(2021·绵阳模拟)竖直起飞的火箭在推力F的作用下产生10 m/s2 的加速度,若推动力增大到2F,则火箭的加速度将达到(g取10 m/s2,不计空气阻力)( )A.20 m/s2 B.25 m/s2C.30 m/s2 D.40 m/s2【解析】选C。对火箭进行受力分析F-mg=ma,若推动力增大到2F,则有2F-mg=ma′,解得,a′=30 m/s2,故选C。2.(多选)如图所示,升降机内有一固定斜面,斜面上放一物块。开始时,升降机做匀速运动,物块相对于斜面匀速下滑。当升降机加速上升时( )A.物块与斜面间的摩擦力减小B.物块与斜面间的正压力增大C.物块相对于斜面减速下滑D.物块相对于斜面匀速下滑【解析】选B、D。当升降机加速上升时,物体有竖直向上的加速度,则物块与斜面间的正压力增大,根据滑动摩擦力公式Ff=μFN可知物体与斜面间的摩擦力增大,故A错误,B正确;设斜面的倾角为θ,物体的质量为m,当匀速运动时有mg sin θ=μmg cos θ,即sin θ=μcos θ。当物体以加速度a向上加速运动时,有FN=m(g+a)cos θ,Ff=μm(g+a)cos θ,因为sin θ=μcos θ,所以m(g+a)sin θ=μm(g+a)cos θ,故物体仍相对斜面匀速下滑,C错误,D正确。3.如图所示,在光滑的水平面上,A、B两物体的质量mA=2mB,A物体与轻质弹簧相连,弹簧的另一端固定在竖直墙上。开始时,弹簧处于自由状态,当物体B沿水平面向左运动,将弹簧压缩到最短时,A、B两物体间的作用力为F,则弹簧对A物体的作用力的大小为( )A.F B.2F C.3F D.4F【解析】选C。A、B碰后以相同的速度一起运动,即A、B的加速度相同。以B为研究对象,据牛顿第二定律得aB====aA。以A为研究对象,设弹簧对A的作用力为FA,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FA-F=mAaA,则FA=F+mAaA=F+mA·=3F。4.一皮带传送装置如图所示,皮带的速度v足够大,轻弹簧一端固定,另一端连接一个质量为m的滑块,已知滑块与皮带之间存在摩擦,当滑块放在皮带上时,弹簧的轴线恰好水平,若滑块放到皮带上的瞬间,滑块的速度为零,且弹簧正好处于自然长度,则当弹簧从自然长度到第一次达到最长这一过程中,滑块的速度和加速度的变化情况是( )A.速度增大,加速度增大B.速度增大,加速度减小C.速度先增大后减小,加速度先增大后减小D.速度先增大后减小,加速度先减小后增大【解析】选D。滑块在水平方向受向左的滑动摩擦力Ff和弹簧向右的拉力F拉=kx,合力F合=Ff-F拉=ma,当弹簧从自然长度到第一次达最长这一过程中,x逐渐增大,拉力F拉逐渐增大,因为皮带的速度v足够大,所以合力F合先减小后反向增大,从而加速度a先减小后反向增大;滑动摩擦力与弹簧弹力相等之前,加速度与速度同向,滑动摩擦力与弹簧拉力相等之后,加速度便与速度方向相反,故滑块的速度先增大后减小。5.(多选)如图所示,固定在地面上的斜面足够长,其倾角为30°,用平行于斜面向上,大小为16 N的力F作用在质量为2 kg的物块上,物块恰好沿斜面匀速上滑,若g取10 m/s2,物块所受最大静摩擦力与滑动摩擦力大小相等。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在撤去力F的瞬间,物块所受摩擦力方向不变B.在撤去力F的瞬间,物块的加速度大小为8 m/s2C.物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4D.撤去力F后,物块最终将静止在斜面上【解析】选A、B。物块匀速上滑过程,受到力F、重力、支持力和摩擦力,根据共点力平衡条件,有F-Gsin30°-f=0,代入数据解得f=6 N;撤去F后,物块由于惯性继续上滑,其余力均不变,则摩擦力f=6 N,方向沿斜面向下,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f+Gsin30°=ma1,解得a1=8 m/s2,选项A、B正确;滑动摩擦力f=μGcos30°,解得μ=,选项C错误;当物块上滑的速度减为零时,因Gsin30°>μGcos30°(即μ<tan30°),物块不能保持静止,将沿斜面下滑,选项D错误。【题后反思】本题关键分三个过程对物块进行运动情况分析和受力情况分析,最后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列式求解即可。6.(多选)如图所示,质量分别为M和m的两物块与竖直轻弹簧相连,在水平面上处于静止状态,现将m竖直向下压缩弹簧一段距离后由静止释放,当m到达最高点时,M恰好对地面无压力。已知弹簧劲度系数为k,弹簧形变始终在弹性限度内,重力加速度为g,则( )A.当m到达最高点时,m的加速度为gB.当m到达最高点时,M的加速度为gC.当m速度最大时,弹簧的形变量为D.当m速度最大时,M对地面的压力为Mg【解析】选A、C。当弹簧处于伸长至最长状态时,M刚好对地面没有压力,可知弹簧对M的拉力为Mg,所以弹簧对m的作用力也是Mg,所以m的加速度为:am==g,故A正确;当弹簧处于伸长至最长状态时,M刚好对地面没有压力,可知弹簧对M的拉力为Mg,M受到的合力为零,加速度为零,故B错误;由题可知开始时弹簧对m的弹力大于m的重力,m向上做加速运动,当弹簧的弹力小于m的重力时,m做减速运动,所以弹簧中弹力等于mg时,m有最大速度,由胡克定律得:mg=kx,得:x=,故C正确;对M受力分析FN-kx-Mg=0,解得FN=Mg+mg,故D错误。7.(创新题)如图所示,一足够长斜面上铺有动物毛皮,毛皮表面具有一定的特殊性,物体上滑时顺着毛的生长方向,毛皮此时的阻力可以忽略;下滑时逆着毛的生长方向,会受到来自毛皮的滑动摩擦力,现有一物体自斜面底端以初速度v0=6 m/s冲上斜面,斜面的倾角θ=37°,经过2.5 s物体刚好回到出发点,(g取10 m/s2,sin 37°=0.6,cos 37°=0.8)。求:(1)物体上滑的最大位移;(2)若物体下滑时,物体与毛皮间的动摩擦因数μ为定值,试计算μ的数值。(结果保留2位有效数字)【解析】(1)物体上滑时不受摩擦力作用,设最大位移为x,由牛顿第二定律有:mgsin37°=ma1,代入数据得a1=6 m/s2,由运动学公式有v=2a1x,联立解得物体上滑的最大位移为x=3 m。(2)物体沿斜面上滑的时间为t1== s=1 s,物体沿斜面下滑的时间为t2=t-t1=1.5 s,下滑过程中,由运动学公式有x=a2t,由牛顿第二定律可得mgsin37°-μmgcos37°=ma2,联立解得μ≈0.42。答案:(1)3 m (2)0.428.(多选)(2020·红河模拟)如图甲所示,一小滑块从斜面上A点由静止释放,经过时间4t0到达B处,在5t0时刻滑块运动到水平面的C点停止,滑块与斜面和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相同。已知滑块在运动过程中所受的摩擦力大小与时间的关系如图乙所示,设滑块运动到B点前后速率不变,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滑块在斜面和水平面上的位移大小之比为16∶5B.滑块在斜面和水平面上的加速度大小之比为1∶4C.斜面的倾角为45°D.滑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解析】选B、D。设滑块到达B点的速度为v,滑块在斜面上的位移x1=·4t0,在水平面上的位移x2=·t0,滑块在斜面和水平面上的位移大小之比为==,故A错误;滑块从A到B的过程中v=a1·4t0,滑块从B到C的过程中v=a2t0,加速度大小之比=,故B正确;由题图乙可得Ff2=μmg=5 N,Ff1=μmg cos θ=4 N,所以=cos θ=0.8,即θ=37°,故C错误;滑块在斜面上运动的过程中mg sin θ-μmg cos θ=ma1,在水平面上运动的过程中ma2=μmg,解得μ=,故D正确。9.(2020·江苏高考)中欧班列在欧亚大陆开辟了“生命之路”,为国际抗疫贡献了中国力量。某运送防疫物资的班列由40节质量相等的车厢组成,在车头牵引下,列车沿平直轨道匀加速行驶时,第2节对第3节车厢的牵引力为F。若每节车厢所受摩擦力、空气阻力均相等,则倒数第3节对倒数第2节车厢的牵引力为( )A.F B. C. D.【解题指南】解答本题应注意以下三点:(1)合理确定研究对象:根据力的效果,思考选择哪几节车厢作为研究对象;(2)正确进行受力分析:分析研究对象所受的每个外力;(3)选择合适的列式依据:牛顿第二定律。【解析】选C。根据题意可知第2节车厢对第3节车厢的牵引力为F,因为每节车厢质量相等,阻力相同,以后面38节车厢为研究对象,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F-38f=38ma。设倒数第3节车厢对倒数第2节车厢的牵引力为F1,以最后两节车厢为研究对象,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F1-2f=2ma,联立解得F1=。故选C。10.(创新题)(多选)如图所示,ab、ac是竖直平面内两根固定的光滑细杆,a、b、c位于同一圆周上,O为该圆的圆心,ab经过圆心。每根杆上都套着一个小滑环,两个滑环分别从b、c点无初速度释放,用v1、v2分别表示滑环到达a点的速度大小,用t1、t2分别表示滑环到达a所用的时间,则( )A.v1>v2 B.v1<v2 C.t1=t2 D.t1<t2【解析】选A、D。因b环开始的竖直高度大于c,根据v=可知,v1>v2,选项A正确、B错误;过a点作竖直线,分别作经过c点和b点的等时圆如图所示,由图可知过c点的等时圆的直径较大,则时间长,即t1<t2,故选项D正确,C错误。【加固训练】某同学探究小球沿光滑斜面顶端下滑至底端的运动规律,现将两质量相同的小球同时从斜面的顶端释放,在甲、乙图的两种斜面中,通过一定的判断分析,你可以得到的正确结论是 ( )A.甲图中小球在两个斜面上运动的时间相同B.甲图中小球下滑至底端的速度大小与方向均相同C.乙图中小球在两个斜面上运动的时间相同D.乙图中小球下滑至底端的速度大小相同【解析】选C。小球在斜面上运动的过程中只受重力mg和斜面的支持力FN作用,做匀加速直线运动,设斜面倾角为θ,斜面高为h,底边长为x,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知,小球在斜面上运动的加速度为a=g sin θ,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和图中几何关系有s=at2,,解得小球在斜面上的运动时间为,根据机械能守恒定律有mgh=mv2,解得小球下滑至底端的速度大小为,显然,在甲图中,两斜面的高度h相同,但倾角θ不同,因此小球在两个斜面上运动的时间不同,故选项A错误;在甲图中,小球下滑至底端的速度大小相等,但沿斜面向下的方向不同,故选项B错误;在乙图中,两斜面的底边长x相同,但高度h和倾角θ不同,因此小球下滑至底端的速度大小不等,故选项D错误;又由于在乙图中两斜面倾角θ的正弦与余弦的积相等,因此小球在两个斜面上运动的时间相等,故选项C正确。11.(多选)(2019·全国卷Ⅲ)如图甲,物块和木板叠放在实验台上,物块用一不可伸长的细绳与固定在实验台上的力传感器相连,细绳水平。t=0时,木板开始受到水平外力F的作用,在t=4 s时撤去外力。细绳对物块的拉力f随时间t变化的关系如图乙所示,木板的速度v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丙所示。木板与实验台之间的摩擦可以忽略。重力加速度g取10 m/s2。由题给数据可以得出( )A.木板的质量为1 kgB.2~4 s内,力F的大小为0.4 NC.0~2 s内,力F的大小保持不变D.物块与木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2【解析】选A、B。结合两图象可判断出0~2 s物块和木板还未发生相对滑动,它们之间的摩擦力为静摩擦力,此过程F等于f,故F在此过程中是变力,即C错误;在4~5 s内,木板在摩擦力的作用下做匀减速运动,ma2=f=0.2 N,加速度大小为a2= m/s2=0.2 m/s2 ,得m=1 kg,故A正确;在2~4 s内木板加速度大小为a1= m/s2=0.2 m/s2,则F=ma1+f=0.4 N,故B正确;由于不知道物块的质量,所以无法计算它们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故D错误。12.如图1所示,有一质量m=200 kg的物件在电机的牵引下从地面竖直向上经加速、匀速、匀减速至指定位置。当加速运动到总位移的时开始计时,测得电机的牵引力随时间变化的Ft图线如图2所示,t=34 s末速度减为0时恰好到达指定位置。若不计绳索的质量和空气阻力(g取10 m/s2),求物件:(1)做匀减速运动的加速度大小和方向;(2)匀速运动的速度大小;(3)总位移的大小。【解题指导】解答本题应注意以下三点:(1)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列式即可求得加速度。(2)根据物件做匀减速运动的时间,再结合运动学公式即可求解匀速运动的速度。(3)分别计算物件做匀速运动和匀减速运动的位移,据此计算总位移即可。【解析】(1)由题图2可知0~26 s内物件匀速运动,26~34 s物件匀减速运动,在匀减速运动过程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mg-FT=ma,根据题图2得此时FT=1 975 N,则有a=g-=0.125 m/s2,方向竖直向下。(2)结合题图2根据运动学公式有v=at2=0.125×(34-26) m/s=1 m/s。(3)根据题图2可知匀速上升的位移h1=vt1=1×26 m=26 m,匀减速上升的位移h2=t2=×8 m=4 m,匀加速上升的位移为总位移的,则匀速上升和减速上升的位移为总位移的,则有h1+h2=h,所以总位移为h=40 m。答案:(1)0.125 m/s2 竖直向下 (2)1 m/s (3)40 m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江苏版高考物理一轮复习课时分层作业8牛顿第二定律、两类动力学问题含答案,文件包含江苏版高考物理一轮复习课时分层作业8牛顿第二定律两类动力学问题doc、江苏版高考物理一轮复习课时分层作业8参考答案与精析doc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9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考物理复习 课时过关题08 牛顿第二定律两类动力学问题(含答案解析),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25,5 s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考物理一轮复习考点规范练8牛顿第二定律两类动力学问题 人教版(含解析),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英语朗读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ed4b79351ae3a39596034d4bbb94b742.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