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广西河池市中考化学试卷解析版
展开这是一份2022年广西河池市中考化学试卷解析版,共5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实验探究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年广西河池市中考化学试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共40分)
1.(2分)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冰块融化 B.木条折断 C.木炭燃烧 D.竹帽编织
2.(2分)人类和动物的生存需要洁净的空气,下列气体中会污染空气的是( )
A.氧气 B.一氧化碳 C.氮气 D.稀有气体
3.(2分)如图所示的图标,表示“禁止烟火”的是( )
A. B.
C. D.
4.(2分)试管是实验中常用的一种仪器。如图中使用试管进行实验的操作不正确的是( )
A. B.
C. D.
5.(2分)如图中表示氧原子结构示意图的是( )
A. B. C. D.
6.(2分)配制100g质量分数为5%的氯化钠溶液,操作顺序正确的是( )
A.溶解→计算→称量 B.计算→溶解→称量
C.称量→计算→溶解 D.计算→称量→溶解
7.(2分)下列物质与空气混合后遇明火,不会发生爆炸的是( )
A.沼气 B.氮气 C.汽油 D.面粉
8.(2分)物质的性质决定用途,如表各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
选项
物质
性质
用途
A
氮气
化学性质活泼
保护气
B
铝
良好的导电性
制铝箔
C
一氧化碳
可燃性
冶炼金属
D
氢氧化铝
与酸反应
治疗胃酸过多症
A.A B.B C.C D.D
9.(2分)食品安全问题是2022年全国两会热点话题。下列做法符合食品安全要求的是( )
A.用甲醛浸泡生鲜食材 B.食品添加剂的合理使用
C.霉变大米煮熟后食用 D.用亚硝酸钠腌制肉制品
10.(2分)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密闭的容器内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质量的数据如表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物质
甲
乙
丙
丁
反应前的质量
12
27
5
56
反应后的质量
26
37
X
30
A.X=5 B.该反应可能是化合反应
C.丁一定是化合物 D.丙可能是催化剂
11.(2分)下列各组物质混合后溶液质量减少的是( )
A.向硫酸锌溶液中加入铜
B.向NaCl溶液中加入NaCl
C.向稀盐酸中加入锌粒
D.向硫酸铜溶液中加入铁粉
12.(2分)下列关于水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硬水经煮沸后可变为软水
B.电解水时负极产生的气体是O2
C.75%酒精溶液中溶剂是水
D.滥用化肥和农药造成水体污染
13.(2分)2022年2月第24届冬奥会在我国举行,冰上运动场馆的外墙采用了新型的塑料膜材料聚氟乙烯(C2H2F2)n,下列关于聚氟乙烯说法错误的是( )
A.由碳、氢、氟三种元素组成
B.碳、氢两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2:1
C.属于有机物
D.碳元素的质量分数约为33.3%
14.(2分)浓硫酸是一种常用的气体干燥剂,下列气体不能用浓硫酸干燥的是( )
A.二氧化碳 B.氧气 C.一氧化碳 D.氨气
15.(2分)下列化学肥料属于复合肥料的是( )
A.硝酸钾 B.尿素 C.硝酸铵 D.磷酸二氢钙
16.(2分)下列事实从微观角度来解释,其中不正确的是( )
A.金刚石、石墨的物理性质差异很大﹣﹣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
B.氧气压缩为液氧﹣﹣氧分子的体积变小
C.湿衣服在太阳下容易晒干﹣﹣温度越高,水分子的运动速率越快
D.过氧化氢与水的元素组成相同而性质不同﹣﹣分子构成不同
17.(2分)要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括号内为杂质),其中方法正确的是( )
A.氧化钙(碳酸钙)﹣﹣加水溶解、过滤、洗涤、干燥
B.氯化钾溶液(氯化镁)﹣﹣加入过量氢氧化钾溶液、过滤
C.氧气(氮气)﹣﹣通过灼热的铜网
D.碳粉(氧化铜)﹣﹣加入适量稀硫酸、过滤、洗涤、干燥
18.(2分)下列物质间的转化通过一步反应不能实现的是( )
A.CuO→CuCl2→Cu(OH)2 B.H2SO4→HCl→HNO3
C.NaCl→NaNO3→Na2SO4 D.K2CO3→K2SO4→KOH
19.(2分)下列溶液混合后,一定有沉淀生成的是( )
A.HCl KOH Na2CO3 CaCl2
B.AgNO3 HCl HNO3 NaCl
C.CuSO4 HNO3 NaOH KCl
D.FeCl3 NaOH NH4Cl HCl
20.(2分)如图中的图像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
A.红磷在密闭的容器内燃烧
B.向铁粉和铜粉的混合物中加入过量的稀盐酸
C.分别向等质量的Mg(OH)2和MgO中加入过量的稀盐酸
D.一定温度下,向一定量的饱和石灰水中加入少量的生石灰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6分)
21.(5分)请按要求写出化学符号或符号中数字的意义:
(1)磷元素 ;
(2)两个硫原子 ;
(3)氢分子 ;
(4)天然气的主要成分 ;
(5)Hg中“﹣2”的意义 。
22.(5分)化学与我们息息相关。请选择适当的物质填空(填序号)。
①石墨 ②酒精③氧气④小苏打⑤碳酸钙
(1)可用作燃料的是 ;
(2)可用作补钙剂的是 ;
(3)可用作电极的是 ;
(4)可供给呼吸的是 ;
(5)焙制糕点所用的发酵粉的主要成分是 。
23.(5分)在厨房中既能制做美食,又能学习化学知识。
(1)厨房中有食盐、食醋、加铁酱油等物质。食用加铁酱油可预防 ;食盐的包装袋可采用聚乙烯塑料制作,聚乙烯塑料属于 材料。
(2)冰箱除味剂的主要成分为活性炭,这是利用活性炭的 性。
(3)炒菜时,菜锅中出现了较大火苗,可以采取的有效措施是 。
(4)用洗洁精洗去餐具上的油污,这是利用了洗洁精的 作用。
24.(6分)2022年6月5日,搭载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四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成功,彰显中国航天的力量。
(1)运载火箭使用的燃料有液氢、煤油等。目前,氢气还不能在生活和生产中大规模使用的原因之一是 (填字母)。
A.产物无污染
B.储存困难
C.燃烧热值高
(2)运载火箭使用的推进剂为偏二甲肼(C2H8N2)和物质X,其工作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2H8N2+2X2CO2↑+4H2O+3N2↑,则X的化学式为 。
(3)正在建设中的天宫空间站,使用了大量的铝合金。
①铝合金的硬度比纯铝的硬度 ;铝比铁耐锈蚀的原因是铝在空气中与氧气反应,在其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 薄膜。
②将一定质量的铝片加入AgNO3、Cu(NO3)2和Mg(NO3)2的混合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和无色滤液。则滤渣中一定含有的金属是 ;滤液中一定含有的阳离子是 (写离子符号)。
25.(5分)20℃时,将等质量的A、B两种固体物质,分别加入盛有100g水的烧杯中,充分搅拌后现象如图①,加热到60℃时现象如图②,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③。请结合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图①中一定为饱和溶液的是 (填“A”或“B”)。
(2)图②中A、B两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为A B(填“>”、“<”或“=”)。
(3)图③中表示物质A的溶解度曲线是 (填“甲”或“乙”)。
(4)当温度为 ℃时,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5)60℃时,要使A、B的饱和溶液析出等质量的固体,需恒温蒸发掉水的质量较多的是 (填“A”或“B”)的饱和溶液。
三、简答题(每个化学方程式2分,其余每空1分,共12分)
26.(6分)五氧化二钒(V2O5)广泛用于化工行业。工业钒废催化剂中主要含硫酸氧钒(VOSO4)和少量的K2SO4、SiO2等杂质,现要除去钒废催化剂中的杂质并得到五氧化二钒固体,其流程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K2SO4中硫元素的化合价为 。
(2)操作a的名称是 ,废渣的主要成分为 。
(3)步骤b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4)该流程中可循环利用的物质是 。
27.(6分)构建知识网络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如图是初中化学常见的单质、氧化物、酸、碱、盐五种不同类别的物质与CO2的知识网络图,其中D为红棕色固体,盐为钠盐。图中“一”表示反应关系,“→”表示转化关系,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C和D的化学式:
C ;D 。
(2)A属于上述五种类别中的 。
(3)D和E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4)图中的反应没有涉及的基本反应类型是 。
四、实验探究题(每个化学方程式2分,其余每空1分,共16分)
28.(8分)如图是实验室常见的仪器或实验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仪器B、C的名称:B ;C 。
(2)F装置是硫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实验时观察到硫燃烧的火焰为 色;实验前集气瓶内要装少量水,其作用是 。
(3)实验室制取氧气时,发生装置若选择图中C和 (填字母序号)进行组装,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4)利用G装置可以完成的实验有 (填序号)。
①瓶内装有澄清石灰水,气体从a端通入,检验氧气中是否混有CO2
②气体从a端通入,收集氢气
③在b端接量筒,瓶内装满水,氧气从a端通入,测量气体的体积
29.(8分)某校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和老师一起整理实验台时,发现有一瓶未盖瓶塞且失去标签的无色溶液,据老师回忆:可能是Na2CO3溶液和NaOH溶液中的一种。于是同学们对这瓶溶液的成分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这瓶溶液的成分是什么?
【查阅资料】氯化钙和氯化钠的水溶液呈中性。
【设计实验】
方案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1
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滴加紫色石蕊溶液
若
该溶液是NaOH溶液
2
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滴加稀盐酸
若有气泡产生
该溶液是Na2CO3溶液
【交流讨论】
(1)小李认为方案1的结论不合理,理由是 。
(2)写出方案2中有气泡产生的化学方程式 。
【实验探究】
老师指出方案2也不够严谨。经讨论后,小组同学按以下步骤进行实验:
(1)取适量样品于试管中,加入过量的氯化钙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白色沉淀A和滤液B;
(2)向滤液B中滴加无色酚酞溶液,溶液变红色。
加入过量氯化钙溶液的目的是 ;滤液B中的溶质为 。
【实验结论】这瓶溶液的原溶液是NaOH溶液,且溶质已部分变质。
【拓展延伸】
(1)取完药品后,应 。
(2)检验滤液B时,下列能代替酚酞溶液的有 (填序号)。
①氧化铜
②铁丝
③硫酸镁溶液
五、计算题(共6分)
30.(6分)向氯化铜和盐酸的混合溶液中滴加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氢氧化钡溶液,充分搅拌,加入氢氧化钡溶液的质量与生成沉淀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
请完成下列问题:
(1)a点时,溶液的pH 7。
(2)求所用氢氧化钡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
2022年广西河池市中考化学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共40分)
1.(2分)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冰块融化 B.木条折断 C.木炭燃烧 D.竹帽编织
【分析】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叫化学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叫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特征是:有新物质生成。判断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依据是: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解答】解:A、冰块融化,只是状态的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A错误;
B、木条折断,只是形状的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B错误;
C、木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或一氧化碳,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C正确;
D、竹帽编织,只是形状的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了物质的变化判断,明确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是解题关键,题目难度不大。
2.(2分)人类和动物的生存需要洁净的空气,下列气体中会污染空气的是( )
A.氧气 B.一氧化碳 C.氮气 D.稀有气体
【分析】空气的污染物包括有害气体和粉尘,有害气体为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一氧化碳;二氧化碳不是空气污染物,但含量过多会引起温室效应,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氧气是空气的主要成分之一,不是空气污染物,不会污染空气,故选项错误。
B、一氧化碳是一种有毒气体,属于空气污染物,会污染空气,故选项正确。
C、氮气是空气的主要成分之一,不是空气污染物,不会污染空气,故选项错误。
D、稀有气体是空气的成分之一,不是空气污染物,不会污染空气,故选项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空气的污染问题,了解常见的空气污染物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3.(2分)如图所示的图标,表示“禁止烟火”的是( )
A. B.
C. D.
【分析】根据图中常见标志的含义及题目的要求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解答】解:A、图中所示标志是禁止烟火标志,故选项正确。
B、图中所示标志是中国节能标志,故选项错误。
C、图中所示标志是塑料制品回收标志,故选项错误。
D、图中所示标志是节约用水标志,故选项错误。
故选:A。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了解各个常见标志所代表的含义是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4.(2分)试管是实验中常用的一种仪器。如图中使用试管进行实验的操作不正确的是( )
A. B.
C. D.
【分析】A、根据向试管中装块状或颗粒状固体药品的方法(“一横、二放、三慢竖”)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向试管中装粉末状固体药品的方法(“一斜、二送、三直立”)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使用胶头滴管滴加少量液体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向试管中装大理石时,先将试管横放,用镊子把大理石放在试管口,再慢慢将试管竖立起来,且不能用手拿大理石,应用镊子夹取,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B、取用粉末状药品,试管倾斜,用药匙或纸槽把药品送到试管底部,然后使试管直立起来,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C、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把导管的一端浸没在水里,双手紧贴试管外壁,若导管口有气泡冒出,装置不漏气;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D、使用胶头滴管滴加少量液体的操作,注意胶头滴管不能伸入到试管内或接触试管内壁,应垂直悬空在试管口上方滴加液体,防止污染胶头滴管,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故选:A。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熟悉各种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注意事项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
5.(2分)如图中表示氧原子结构示意图的是( )
A. B. C. D.
【分析】根据氧原子的结构分析判断,氧原子的核内质子数是8,核外有2个电子层,一、二层上排布电子数分别是2、6。据此分析。
【解答】解:氧原子的核内质子数是8,在原子中质子数等于电子数,电子数是8,有2个电子层,一、二层上排布电子数分别是2、6。观察结构示意图可知,C符合题意。
故选:C。
【点评】本题较为简单,了解原子结构示意图的意义世界大本题的基础知识。
6.(2分)配制100g质量分数为5%的氯化钠溶液,操作顺序正确的是( )
A.溶解→计算→称量 B.计算→溶解→称量
C.称量→计算→溶解 D.计算→称量→溶解
【分析】根据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的溶液的主要基本步骤(计算、称量、量取、溶解),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解:配制100g质量分数为5%的氯化钠溶液,首先计算配制溶液所需氯化钠和水的质量,再称量所需的氯化钠和量取水,最后进行溶解。
故选:D。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明确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主要实验步骤(计算、称量、量取、溶解)、注意事项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7.(2分)下列物质与空气混合后遇明火,不会发生爆炸的是( )
A.沼气 B.氮气 C.汽油 D.面粉
【分析】爆炸是急剧的燃烧发生在有限的空间里,就会在短时间里聚集大量的热,使气体的体积迅速膨胀而引发爆炸;发生爆炸的条件是在有限的空间内、可燃气体或粉尘与空气或氧气混合、达到爆炸极限、遇到明火。
【解答】解:A、沼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具有可燃性,与空气混合后遇明火,可能发生爆炸,故选项错误。
B、氮气不能燃烧、不能支持燃烧,与空气混合遇到明火不会发生爆炸,故选项正确。
C、汽油是可燃性液体,易挥发,与空气混合后遇明火,可能发生爆炸,故选项错误。
D、面粉是可燃性粉尘,与空气混合后遇明火,可能发生爆炸,故选项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爆炸的条件,掌握可燃性的气体或粉尘与氧气或空气混合达到爆炸极限时会发生爆炸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8.(2分)物质的性质决定用途,如表各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
选项
物质
性质
用途
A
氮气
化学性质活泼
保护气
B
铝
良好的导电性
制铝箔
C
一氧化碳
可燃性
冶炼金属
D
氢氧化铝
与酸反应
治疗胃酸过多症
A.A B.B C.C D.D
【分析】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根据常见物质的性质与用途,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解:A、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可用作保护气,故选项说法错误。
B、铝具有优良的延展性,可用于制铝箔,故选项说法错误。
C、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可用于冶炼金属,故选项说法错误。
D、氢氧化铝能与酸发生中和反应,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症,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了解常见化学物质的性质和用途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9.(2分)食品安全问题是2022年全国两会热点话题。下列做法符合食品安全要求的是( )
A.用甲醛浸泡生鲜食材 B.食品添加剂的合理使用
C.霉变大米煮熟后食用 D.用亚硝酸钠腌制肉制品
【分析】根据物质的性质以及与人体健康的关系来分析。
【解答】解:A、甲醛有毒,不能用甲醛浸泡生鲜食材,以防危害人体健康,说法错误;
B、食品添加剂的合理使用对于提高食品的色、香、味有很好的作用,说法正确;
C、霉变大米中含有有毒的黄曲霉毒素,即使煮熟后也不能食用,以防危害人体健康,说法错误;
D、亚硝酸钠有毒,不能用亚硝酸钠腌制肉制品,以防危害人体健康,说法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化学知识综合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增加了学生分析问题的思维跨度,强调了学生整合知识的能力.
10.(2分)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密闭的容器内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质量的数据如表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物质
甲
乙
丙
丁
反应前的质量
12
27
5
56
反应后的质量
26
37
X
30
A.X=5 B.该反应可能是化合反应
C.丁一定是化合物 D.丙可能是催化剂
【分析】反应后质量增加的属于生成物,反应后质量减少的属于反应物,反应后质量不变可能属于催化剂,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由表中数据分析可知,反应前后甲的质量增加了26g﹣12g=14g,故是生成物,生成的质量为14g;同理可以确定乙是生成物,生成的质量为37g﹣27g=10g;丁是反应物,参加反应的质量为56g﹣30g=26g;由质量守恒定律,丙应是生成物,生成的质量为26g﹣14g﹣10g=2g,故X的数值为5+2=7。
A、X的数值为5+2=7,故选项说法错误。
B、该反应的反应物为丁,生成物是甲、乙、丙,符合“一变多”的形式,属于分解反应,故选项说法错误。
C、丁是分解反应的反应物,一定是化合物,故选项说法正确。
D、丙是生成物,不是催化剂,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的是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解题的关键是分析表中数据(反应后质量增加的属于生成物、质量减少的属于反应物),灵活运用质量守恒定律。
11.(2分)下列各组物质混合后溶液质量减少的是( )
A.向硫酸锌溶液中加入铜
B.向NaCl溶液中加入NaCl
C.向稀盐酸中加入锌粒
D.向硫酸铜溶液中加入铁粉
【分析】根据酸和金属的化学性质、溶液的特征,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铜的位置排在锌的后面,向硫酸锌溶液中加入铜,不反应,溶液质量不变,故选项错误。
B、向NaCl溶液中加入NaCl,若氯化钠能继续溶解,溶质质量增加,若氯化钠不能继续溶解,溶质质量不变,故选项错误。
C、向稀盐酸中加入锌粒生成氯化锌溶液和氢气,参加反应的锌的质量大于生成氢气的质量,则混合后溶液质量增加,故选项错误。
D、向硫酸铜溶液中加入铁粉生成硫酸亚铁溶液和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CuSO4═FeSO4+Cu,每56份质量的铁可置换出64份质量的铜,溶液的质量会减少,故选项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饱和溶液的特征、金属的化学性质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12.(2分)下列关于水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硬水经煮沸后可变为软水
B.电解水时负极产生的气体是O2
C.75%酒精溶液中溶剂是水
D.滥用化肥和农药造成水体污染
【分析】A、根据硬水软化的方法来分析;
B、根据电解水的现象来分析;
C、根据溶液的组成来分析;
D、根据造成水污染的原因来分析。
【解答】解:A、硬水中的可溶性钙、镁化合物加热煮沸时会转化为沉淀,因此硬水经煮沸后可变为软水,说法正确;
B、电解水时负极产生的气体是H2;电解水时正极产生的气体是O2,说法错误;
C、75%酒精溶液是酒精的水溶液,其中溶剂是水,说法正确;
D、滥用化肥和农药造成水体污染,说法正确。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了水的相关知识,掌握硬水软化的方法、电解水的现象、溶液的组成、以及防治水污染的方法是解题的关键。
13.(2分)2022年2月第24届冬奥会在我国举行,冰上运动场馆的外墙采用了新型的塑料膜材料聚氟乙烯(C2H2F2)n,下列关于聚氟乙烯说法错误的是( )
A.由碳、氢、氟三种元素组成
B.碳、氢两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2:1
C.属于有机物
D.碳元素的质量分数约为33.3%
【分析】A、根据聚氟乙烯化学式的含义,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质量比=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之比,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有机化合物是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简称有机物(碳的氧化物、碳酸盐、碳酸等除外),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化合物中元素的质量分数=×100%,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聚氟乙烯是由碳、氢、氟三种元素组成的,故选项说法正确。
B、碳、氢两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2×2n):(1×2n)=12:1,故选项说法正确。
C、聚氟乙烯是含碳元素的化合物,属于有机物,故选项说法正确。
D、碳元素的质量分数约为×100%=37.5%,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D。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理解题意、灵活运用化学式的含义与有关计算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14.(2分)浓硫酸是一种常用的气体干燥剂,下列气体不能用浓硫酸干燥的是( )
A.二氧化碳 B.氧气 C.一氧化碳 D.氨气
【分析】能用浓H2SO4干燥,说明该气体不能与浓硫酸反应;浓硫酸不能干燥氨气等溶于水显碱性的气体,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二氧化碳不能与浓硫酸反应,能用浓硫酸干燥,故选项错误。
B、氧气不能与浓硫酸反应,能用浓硫酸干燥,故选项错误。
C、一氧化碳不能与浓硫酸反应,能用浓硫酸干燥,故选项错误。
D、氨气能与浓硫酸反应,不能用浓硫酸干燥,故选项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是对干燥剂知识的考查,掌握干燥剂不能与被干燥的气体发生化学反应是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15.(2分)下列化学肥料属于复合肥料的是( )
A.硝酸钾 B.尿素 C.硝酸铵 D.磷酸二氢钙
【分析】只含有氮、磷、钾这三种营养元素中的氮元素的肥料称为氮肥,只含有氮、磷、钾这三种营养元素中的磷元素的肥料称为磷肥,只含有氮、磷、钾这三种营养元素中的钾元素的肥料称为钾肥,同时含有氮、磷、钾三种元素中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肥料称为复合肥。
【解答】解:A、硝酸钾中含有氮、磷、钾这三种营养元素中的钾元素和氮元素,属于复合肥,故选项正确。
B、尿素中只含有氮、磷、钾这三种营养元素中的氮元素,属于氮肥,故选项错误。
C、硝酸铵只含有氮、磷、钾这三种营养元素中的氮元素,属于氮肥,故选项错误。
D、磷酸二氢钙中只含有氮、磷、钾这三种营养元素中的磷元素,属于磷肥,故选项错误。
故选:A。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主要考查化肥的分类方面的知识,确定化肥中营养元素的种类、化肥的分类方法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16.(2分)下列事实从微观角度来解释,其中不正确的是( )
A.金刚石、石墨的物理性质差异很大﹣﹣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
B.氧气压缩为液氧﹣﹣氧分子的体积变小
C.湿衣服在太阳下容易晒干﹣﹣温度越高,水分子的运动速率越快
D.过氧化氢与水的元素组成相同而性质不同﹣﹣分子构成不同
【分析】根据分子的基本特征:分子质量和体积都很小;分子之间有间隔;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同种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种的分子性质不同,可以简记为:“两小运间,同同不不”,结合事实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金刚石、石墨的物理性质差异很大,是因为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故选项解释正确。
B、氧气压缩为液氧,是因为分子间有间隔,气体受压后,分子间的间隔变小,故选项解释错误。
C、湿衣服在太阳下容易晒干,是因为阳光下温度高,温度越高,水分子的运动速率越快,故选项解释正确。
D、过氧化氢与水的元素组成相同而性质不同,是因为它们分子的构成不同,不同种的分子化学性质不同,故选项解释正确。
故选:B。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分子的基本性质(可以简记为:“两小运间,同同不不”)及利用分子的基本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是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17.(2分)要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括号内为杂质),其中方法正确的是( )
A.氧化钙(碳酸钙)﹣﹣加水溶解、过滤、洗涤、干燥
B.氯化钾溶液(氯化镁)﹣﹣加入过量氢氧化钾溶液、过滤
C.氧气(氮气)﹣﹣通过灼热的铜网
D.碳粉(氧化铜)﹣﹣加入适量稀硫酸、过滤、洗涤、干燥
【分析】根据原物质和杂质的性质选择适当的除杂剂和分离方法,所谓除杂(提纯),是指除去杂质,同时被提纯物质不得改变。除杂质至少要满足两个条件:①一般加入的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原物质反应;②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
【解答】解:A、CaO能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碳酸钙难溶于水,反而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B、氯化镁能与过量氢氧化钾溶液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和氯化钾,能除去杂质但引入了新的杂质氢氧化钾(过量的),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C、氧气通过灼热的铜网时可与铜发生反应生成氧化铜,而氮气不与铜反应,反而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D、CuO能与适量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和水,碳粉不与稀硫酸反应,再过滤、洗涤、干燥,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正确。
故选:D。
【点评】物质的分离与除杂是中考的重点,也是难点,解决除杂问题时,抓住除杂质的必需条件(加入的试剂一般只与杂质反应,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是正确解题的关键。
18.(2分)下列物质间的转化通过一步反应不能实现的是( )
A.CuO→CuCl2→Cu(OH)2 B.H2SO4→HCl→HNO3
C.NaCl→NaNO3→Na2SO4 D.K2CO3→K2SO4→KOH
【分析】A、根据氧化铜可以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铜和水,氯化铜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铜和氯化钠分析;
B、根据硫酸和氯化钡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盐酸,盐酸和硝酸银反应反应生成氯化银沉淀和硝酸分析;
C、根据氯化钠和硝酸银反应生成氯化银沉淀和硝酸钠,硝酸钠不能一部转化成硫酸钠分析;
D、根据碳酸钾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钾和水、二氧化碳,硫酸钾与氢氧化钡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氢氧化钾分析。
【解答】解:A、氧化铜可以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铜和水,氯化铜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铜和氯化钠,该选项能够一步反应实现;
B、硫酸和氯化钡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盐酸,盐酸和硝酸银反应反应生成氯化银沉淀和硝酸,该选项可以通过一步反应实现;
C、氯化钠和硝酸银反应生成氯化银沉淀和硝酸钠,硝酸钠不能一部转化成硫酸钠,该选项不能通过一步反应实现;
D、碳酸钾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钾和水、二氧化碳,硫酸钾与氢氧化钡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氢氧化钾,该选项可以通过一步反应实现;
故选: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解答时要根据各种物质的性质,结合各方面条件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19.(2分)下列溶液混合后,一定有沉淀生成的是( )
A.HCl KOH Na2CO3 CaCl2
B.AgNO3 HCl HNO3 NaCl
C.CuSO4 HNO3 NaOH KCl
D.FeCl3 NaOH NH4Cl HCl
【分析】根据题意,选择的选项是溶液混合后,一定有沉淀生成,据此结合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Na2CO3 CaCl2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钠,但生成的碳酸钙沉淀能溶于盐酸,若盐酸过量,最终没有沉淀生成,故选项错误。
B、硝酸银与HCl、NaCl反应生成不溶于硝酸的氯化银沉淀,最终一定有沉淀生成,故选项正确。
C、CuSO4、NaOH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和硫酸钠,但生成的氢氧化铜沉淀能溶于硝酸,若硝酸过量,最终没有沉淀生成,故选项错误。
D、FeCl3 NaOH反应生成氢氧化铁沉淀和氯化钠,但生成的氢氧化铁沉淀能溶于盐酸,若盐酸过量,最终没有沉淀生成,故选项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并能灵活运用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20.(2分)如图中的图像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
A.红磷在密闭的容器内燃烧
B.向铁粉和铜粉的混合物中加入过量的稀盐酸
C.分别向等质量的Mg(OH)2和MgO中加入过量的稀盐酸
D.一定温度下,向一定量的饱和石灰水中加入少量的生石灰
【分析】A、根据红磷燃烧放出大量的热,随着反应的进行氧气被消耗,压强逐渐减小,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金属的化学性质,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等质量的氧化镁和氢氧化镁中,氧化镁中含有的镁的质量多,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生石灰能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红磷燃烧放出大量的热,温度升高,压强增大;随着反应的进行氧气被消耗,温度恢复至室温,压强逐渐减小,最终压强一定比反应前小,容器内的压强不可能从0开始,故选项图象错误。
B、向铁粉和铜粉的混合物中加入过量的稀盐酸,铁粉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溶液和氢气,一开始就产生气体,随着反应的进行,气体的质量逐渐增加,至完全反应不再发生改变,故选项图象错误。
C、向等质量的Mg(OH)2和MgO中加入过量的稀盐酸,等质量的氧化镁和氢氧化镁中,氧化镁中含有的镁的质量多,最终生成的氯化镁的质量多,故选项图象错误。
D、一定温度下,向一定量的饱和石灰水中加入少量的生石灰,生石灰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溶液中溶剂质量减少,有氢氧化钙析出,所得溶液为饱和溶液;反应放出大量的热,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减小,溶质质量分数逐渐减小;随着反应结束,温度恢复至室温,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降低而增大,氢氧化钙的溶解度增大,溶质质量分数又开始增大,最终与反应前相等,故选项图象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是一道图象坐标与化学知识相结合的综合题,解题的关键是结合所涉及的化学知识,正确分析各变化的过程,注意分析坐标轴表示的意义、曲线的起点、折点及变化趋势,进而确定正确的图象。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6分)
21.(5分)请按要求写出化学符号或符号中数字的意义:
(1)磷元素 P ;
(2)两个硫原子 2S ;
(3)氢分子 H2 ;
(4)天然气的主要成分 CH4 ;
(5)Hg中“﹣2”的意义 氧化汞中氧元素显﹣2价 。
【分析】本题考查化学用语的意义及书写,解题关键是分清化学用语所表达的对象是分子、原子、离子还是化合价,才能在化学符号前或其它位置加上适当的计量数来完整地表达其意义,并能根据物质化学式的书写规则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才能熟练准确的解答此类题目。
【解答】解:(1)磷元素的元素符号为P;故答案为:P;
(2)原子的表示方法: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所以两个硫原子表示为2S;故答案为:2S;
(3)分子的表示方法: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表示多个该分子,就在其化学式前加上相应的数字,因此氢分子表示为H2;故答案为:H2;
(4)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甲烷的化学式为CH4;故答案为:CH4;
(5)元素化合价的表示方法:确定出化合物中所要标出的元素的化合价,然后在其化学式该元素的上方用正负号和数字表示,正负号在前,数字在后,所以Hg中“﹣2”的意义是氧化汞中氧元素显﹣2价;故答案为:氧化汞中氧元素显﹣2价。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化学用语的书写和理解能力,题目设计既包含对化学符号意义的了解,又考查了学生对化学符号的书写,考查全面,注重基础,题目难度较易。
22.(5分)化学与我们息息相关。请选择适当的物质填空(填序号)。
①石墨 ②酒精③氧气④小苏打⑤碳酸钙
(1)可用作燃料的是 ② ;
(2)可用作补钙剂的是 ⑤ ;
(3)可用作电极的是 ① ;
(4)可供给呼吸的是 ③ ;
(5)焙制糕点所用的发酵粉的主要成分是 ④ 。
【分析】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根据常见化学物质的性质和用途进行分析解答即可。
【解答】解:(1)酒精具有可燃性,可用作燃料;
(2)碳酸钙中含有钙元素,能与胃液中的盐酸反应生成可被人体吸收的氯化钙,因此碳酸钙可用作补钙剂;
(3)石墨具有导电性,可用作电极;
(4)氧气可供给呼吸;
(5)焙制糕点所用的发酵粉的主要成分是小苏打,因为小苏打受热时会分解产生二氧化碳气体。
故答案为:(1)②;
(2)⑤;
(3)①;
(4)③;
(5)④。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掌握常见化学物质的性质和用途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23.(5分)在厨房中既能制做美食,又能学习化学知识。
(1)厨房中有食盐、食醋、加铁酱油等物质。食用加铁酱油可预防 缺铁性贫血 ;食盐的包装袋可采用聚乙烯塑料制作,聚乙烯塑料属于 合成 材料。
(2)冰箱除味剂的主要成分为活性炭,这是利用活性炭的 吸附 性。
(3)炒菜时,菜锅中出现了较大火苗,可以采取的有效措施是 盖上锅盖 。
(4)用洗洁精洗去餐具上的油污,这是利用了洗洁精的 乳化 作用。
【分析】(1)根据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的关系、材料的分类来分析;
(2)根据活性炭的性质来分析;
(3)根据灭火的方法来分析;
(4)根据除油污的原理来分析。
【解答】解:(1)食用加铁酱油可预防缺铁性贫血;食盐的包装袋可采用聚乙烯塑料制作,聚乙烯塑料属于合成材料;故答案为:缺铁性贫血;合成;
(2)冰箱除味剂的主要成分为活性炭,这是利用活性炭的吸附性,吸附异味;故答案为:吸附;
(3)炒菜时,菜锅中出现了较大火苗,可以采取的有效措施是盖上锅盖;故答案为:盖上锅盖;
(4)用洗洁精洗去餐具上的油污,这是利用了洗洁精的乳化作用;故答案为:乳化。
【点评】本题对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的关系、材料的分类、物质的性质与用途、乳化作用等知识进行了考查,题目涉及的知识点比较广,但知识较简单,且与生活息息相关。
24.(6分)2022年6月5日,搭载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四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成功,彰显中国航天的力量。
(1)运载火箭使用的燃料有液氢、煤油等。目前,氢气还不能在生活和生产中大规模使用的原因之一是 B (填字母)。
A.产物无污染
B.储存困难
C.燃烧热值高
(2)运载火箭使用的推进剂为偏二甲肼(C2H8N2)和物质X,其工作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2H8N2+2X2CO2↑+4H2O+3N2↑,则X的化学式为 N2O4 。
(3)正在建设中的天宫空间站,使用了大量的铝合金。
①铝合金的硬度比纯铝的硬度 大 ;铝比铁耐锈蚀的原因是铝在空气中与氧气反应,在其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 氧化铝 薄膜。
②将一定质量的铝片加入AgNO3、Cu(NO3)2和Mg(NO3)2的混合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和无色滤液。则滤渣中一定含有的金属是 Ag、Cu ;滤液中一定含有的阳离子是 Mg2+、Al3+ (写离子符号)。
【分析】(1)根据氢气的性质发分析;
(2)根据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质量不变,原子的种类、总个数不变分析;
(3)①合金的硬度比组成它的纯金属大;铝在空气中与氧气反应,在其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铝薄膜;
②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应用分析。排在前面的金属,能把排在后面的金属从它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硝酸铜溶液为蓝色。
【解答】解:(1)氢气是气体,有可燃性,目前,氢气还不能在生活和生产中大规模使用的原因之一是储存困难,故选:B;
(2)由C2H8N2+2X2CO2↑+4H2O+3N2↑可知,反应前碳原子、氮原子、氢原子、氧原子个数分别为2、2、8、0,反应后碳原子、氮原子、氢原子、氧原子个数分别为2、6、8、8,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质量不变,原子的种类、总个数不变,则2X中有4个氮原子,8个氧原子,则X化学式为N2O4;
(3)①合金的硬度比组成它的纯金属大,故铝合金的硬度比纯铝的硬度大;铝在空气中与氧气反应,在其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铝薄膜,故铝比铁耐锈蚀;
②金属活动性为Mg>Al>Cu>Ag,将一定质量的铝片加入AgNO3、Cu(NO3)2和Mg(NO3)2的混合溶液中,铝与硝酸镁不反应,铝先与硝酸银反应生成硝酸铝和银,硝酸银完全反应后,铝与硝酸铜反应生成铜和硝酸铝,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和无色滤液。硝酸铜溶液为蓝色,故反应后没有硝酸铜,则没有硝酸银,故滤渣中一定有银和铜,可能有铝;滤液中一定有硝酸镁和硝酸铝,故滤液中一定含有的阳离子是Mg2+、Al3+。
故答案为:
(1)B;
(2)N2O4;
(3)①大;氧化铝;
②Ag、Cu;Mg2+、Al3+。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解答时要根据各种物质的性质,结合各方面条件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25.(5分)20℃时,将等质量的A、B两种固体物质,分别加入盛有100g水的烧杯中,充分搅拌后现象如图①,加热到60℃时现象如图②,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③。请结合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图①中一定为饱和溶液的是 A (填“A”或“B”)。
(2)图②中A、B两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为A = B(填“>”、“<”或“=”)。
(3)图③中表示物质A的溶解度曲线是 甲 (填“甲”或“乙”)。
(4)当温度为 40 ℃时,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5)60℃时,要使A、B的饱和溶液析出等质量的固体,需恒温蒸发掉水的质量较多的是 B (填“A”或“B”)的饱和溶液。
【分析】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可以查出某物质在一定温度下的溶解度,从而确定物质的溶解性;可以比较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下的溶解度大小,从而判断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可以判断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变化情况,从而判断温度改变后,溶液中各种成分的变化程度。
【解答】解:(1)图1中A烧杯的底部含有未溶解的固体,一定为饱和溶液;
(2)图2中甲、乙两溶液中溶质和溶剂质量都相等,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3)20℃时,乙物质的溶解度大于甲物质的溶解度,将等质量的A、B两种固体物质,分别加入盛有100g水的烧杯中,充分搅拌后现象如图①,A烧杯底部有固体剩余,图③中表示物质A的溶解度曲线是甲;
(4)当温度为40℃时,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5)60℃时,A物质的溶解度大于B物质的溶解度,所以要使A、B的饱和溶液析出等质量的固体,需恒温蒸发掉水的质量较多的是B的饱和溶液。
故答案为:(1)A;
(2)=;
(3)甲;
(4)40;
(5)B。
【点评】本题难度不是很大,主要考查了固体的溶解度曲线所表示的意义,及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来解决相关的问题,从而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简答题(每个化学方程式2分,其余每空1分,共12分)
26.(6分)五氧化二钒(V2O5)广泛用于化工行业。工业钒废催化剂中主要含硫酸氧钒(VOSO4)和少量的K2SO4、SiO2等杂质,现要除去钒废催化剂中的杂质并得到五氧化二钒固体,其流程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K2SO4中硫元素的化合价为 +6 。
(2)操作a的名称是 过滤 ,废渣的主要成分为 SiO2 。
(3)步骤b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NH4VO32NH3↑+H2O+V2O5 。
(4)该流程中可循环利用的物质是 氨气 。
【分析】(1)根据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分析;
(2)根据操作是固体和液体进行分离分析;根据根据工业上的钒废催化剂主要含硫酸氧钒(VOSO4)和少量的K2SO4、SiO2杂质,二氧化硅不溶于水回答本题;
(3)根据反应物是NH4VO3,生成物是NH3和V2O5写出方程式即可;
(4)根据前边的反应中属于反应物,到了后面的反应中成了生成物回答本题。
【解答】解:(1)K2SO4中钾元素为+1价,氧元素为﹣2价,故硫元素的化合价为+6价;故答案为:6;
(2)操作a是将固体和液体进行分离,因此是过滤操作;工业上钒废催化剂主要含硫酸氧钒(VOSO4)和少量的K2SO4、SiO2杂质,二氧化硅不溶于水,所以废渣主要成分是SiO2;故答案为:过滤;SiO2;
(3)反应物是NH4VO3,生成物是NH3、V2O5和H2O,方程式是:2NH4VO32NH3↑+H2O+V2O5;故答案为:2NH4VO32NH3↑+H2O+V2O5;
(4)由于开始氨水为反应物,后来生成了氨气,所以该工艺流程中可以循环利用的物质是氨气;故答案为:氨气。
【点评】读图,从中获得解答题目所需的信息,所以在解答题目时先看解答的问题是什么,然后带着问题去读给出的图进而去寻找解答有用的信息,这样提高了信息捕捉的有效性。解答的问题实际上与复杂的转化图相比,其实很简单很基础,或者可以说转化图提供的是情境,考查基本知识。
27.(6分)构建知识网络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如图是初中化学常见的单质、氧化物、酸、碱、盐五种不同类别的物质与CO2的知识网络图,其中D为红棕色固体,盐为钠盐。图中“一”表示反应关系,“→”表示转化关系,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C和D的化学式:
C HCl或H2SO4 ;D Fe2O3 。
(2)A属于上述五种类别中的 碱 。
(3)D和E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C+2Fe2O34Fe+3CO2↑ 。
(4)图中的反应没有涉及的基本反应类型是 分解反应 。
【分析】根据初中化学常见的单质、氧化物、酸、碱、盐五种不同类别的物质与CO2的知识网络图,A能和二氧化碳反应,A可能是可溶性碱,如Ba(OH)2、Ca(OH)2等;B能和A反应,且B在一定条件下生成二氧化碳,B可能是Na2CO3、K2CO3,又因为盐是钠盐,故B是Na2CO3;C能和B反应,C又能在一定条件下生成二氧化碳,C可能是盐酸;D为红棕色固体,D能和C反应,且C在一定条件下能生成二氧化碳,D是Fe2O3,属于氧化物;碳和氧化铁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E是单质碳;把以上各种物质代入框图,验证即可。
【解答】解:初中化学常见的单质、氧化物、酸、碱、盐五种不同类别的物质与CO2的知识网络图,A能和二氧化碳反应,A可能是可溶性碱,如Ba(OH)2、Ca(OH)2等;B能和A反应,且B在一定条件下生成二氧化碳,B可能是Na2CO3、K2CO3,又因为盐是钠盐,故B是Na2CO3;C能和B反应,C又能在一定条件下生成二氧化碳,C可能是盐酸;D为红棕色固体,D能和C反应,且C在一定条件下能生成二氧化碳,D是Fe2O3,属于氧化物;碳和氧化铁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E是单质碳;把以上各种物质代入框图,符合要求;
(1)C为盐酸或硫酸,D为氧化铁;故答案为:HCl或H2SO4;Fe2O3;
(2)A是可溶性碱,如Ba(OH)2、Ca(OH)2,属于碱;故答案为:碱;
(3)D是氧化铁,E是碳,D和E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C+2Fe2O34Fe+3CO2↑;故答案为:
3C+2Fe2O34Fe+3CO2↑;
(4)酸碱盐之间的反应均为复分解反应,盐酸和氧化铁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也为复分解反应,碳与氧化铁反应属于置换反应,碳和氧气在点燃条件下生成二氧化碳,属于化合反应,因此图中的反应没有涉及的基本反应类型是分解反应;故答案为:分解反应。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解答时要根据物质的性质,结合各方面条件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四、实验探究题(每个化学方程式2分,其余每空1分,共16分)
28.(8分)如图是实验室常见的仪器或实验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仪器B、C的名称:B 酒精灯 ;C 长颈漏斗 。
(2)F装置是硫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实验时观察到硫燃烧的火焰为 蓝紫 色;实验前集气瓶内要装少量水,其作用是 吸收二氧化硫,防止污染空气 。
(3)实验室制取氧气时,发生装置若选择图中C和 ADE (填字母序号)进行组装,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H2O22H2O+O2↑ 。
(4)利用G装置可以完成的实验有 ②③ (填序号)。
①瓶内装有澄清石灰水,气体从a端通入,检验氧气中是否混有CO2
②气体从a端通入,收集氢气
③在b端接量筒,瓶内装满水,氧气从a端通入,测量气体的体积
【分析】(1)根据实验室常用仪器的名称和用途进行分析;
(2)根据硫在氧气中燃烧现象及注意事项分析;
(3)根据反应物的状态、反应发生需要的条件及特殊要求选择发生装置;根据装置特点选择反应物,据此书写化学方程式;
(4)根据装置用途分析。
【解答】解:(1)仪器B、C的名称分别是酒精灯、长颈漏斗;
(2)硫在氧气中燃烧,放出蓝紫色火焰;二氧化硫有毒,实验前集气瓶内要装少量水,其作用是吸收二氧化硫,防止污染空气;
(3)实验室制取氧气时,发生装置若选择图中C,选用C则需要E,选D做反应容器,需要A固定试管,该装置适用于是固液不加热的反应,所以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混合制取氧气。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生成水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22H2O+O2↑;
(4)①瓶内装有澄清石灰水,检验氧气中是否混有CO2,气体从b端通入,错误;
②氢气密度比空气小,气体从a端通入,可收集氢气,正确;
③氧气不易溶于水,密度比水小,在b端接量筒,瓶内装满水,氧气从a端通入,测量气体的体积,正确。
故选:②③。
故答案为:
(1)酒精灯;长颈漏斗;
(2)蓝紫;吸收二氧化硫,防止污染空气;
(3)ADE;2H2O22H2O+O2↑;
(4)②③。
【点评】通过本题的练习需要我们综合掌握物质的制取、性质、以及从题中获取信息的能力,会根据实验现象做出正确的判断和分析。
29.(8分)某校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和老师一起整理实验台时,发现有一瓶未盖瓶塞且失去标签的无色溶液,据老师回忆:可能是Na2CO3溶液和NaOH溶液中的一种。于是同学们对这瓶溶液的成分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这瓶溶液的成分是什么?
【查阅资料】氯化钙和氯化钠的水溶液呈中性。
【设计实验】
方案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1
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滴加紫色石蕊溶液
若 溶液变蓝色
该溶液是NaOH溶液
2
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滴加稀盐酸
若有气泡产生
该溶液是Na2CO3溶液
【交流讨论】
(1)小李认为方案1的结论不合理,理由是 碳酸钠溶液也呈碱性,也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色 。
(2)写出方案2中有气泡产生的化学方程式 Na2CO3+2HCl=2NaCl+H2O+CO2↑ 。
【实验探究】
老师指出方案2也不够严谨。经讨论后,小组同学按以下步骤进行实验:
(1)取适量样品于试管中,加入过量的氯化钙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白色沉淀A和滤液B;
(2)向滤液B中滴加无色酚酞溶液,溶液变红色。
加入过量氯化钙溶液的目的是 检验并除去碳酸钠 ;滤液B中的溶质为 氯化钠、氯化钙、氢氧化钠 。
【实验结论】这瓶溶液的原溶液是NaOH溶液,且溶质已部分变质。
【拓展延伸】
(1)取完药品后,应 立即盖好瓶塞 。
(2)检验滤液B时,下列能代替酚酞溶液的有 ③ (填序号)。
①氧化铜
②铁丝
③硫酸镁溶液
【分析】【设计实验】氢氧化钠溶液呈碱性,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色;
【交流讨论】(1)碳酸钠溶液呈碱性,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色;
(2)碳酸钠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
【实验探究】(2)碳酸钠与氯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钠;向滤液B中滴加无色酚酞溶液,溶液变红色,说明有氢氧化钠,结合题干信息分析;
【拓展延伸】(1)取完药品后,应立即盖好瓶塞;
(2)根据氢氧化钠性质分析。
【解答】解:【设计实验】根据实验结论:该溶液是氢氧化钠,氢氧化钠溶液呈碱性,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色,故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滴加紫色石蕊溶液,溶液变蓝色;
【交流讨论】(1)方案1的结论不合理,理由是碳酸钠溶液也呈碱性,也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色;
(2)碳酸钠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Na2CO3+2HCl=2NaCl+H2O+CO2↑;
【实验探究】(2)碳酸钠与氯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钠,加入过量氯化钙溶液的目的是检验并除去碳酸钠;向滤液B中滴加无色酚酞溶液,溶液变红色,说明有氢氧化钠,滤液B中的溶质为氯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钙(过量)、氢氧化钠;
【拓展延伸】(1)取完药品后,应立即盖好瓶塞;
(2)检验滤液B,即检验氢氧化钠,氧化铜和铁与氢氧化钠不反应,不能代替酚酞;硫酸镁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和硫酸钠,故可行。
故选:③。
故答案为:【设计实验】溶液变蓝色;
【交流讨论】(1)碳酸钠溶液也呈碱性,也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色;
(2)Na2CO3+2HCl=2NaCl+H2O+CO2↑;
【实验探究】(2)检验并除去碳酸钠;氯化钠、氯化钙、氢氧化钠;
【拓展延伸】(1)立即盖好瓶塞;
(2)③。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解答时要根据各种物质的性质,结合各方面条件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五、计算题(共6分)
30.(6分)向氯化铜和盐酸的混合溶液中滴加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氢氧化钡溶液,充分搅拌,加入氢氧化钡溶液的质量与生成沉淀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
请完成下列问题:
(1)a点时,溶液的pH 等于 7。
(2)求所用氢氧化钡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
【分析】向氯化铜和盐酸的混合溶液中滴加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氢氧化钡溶液,先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钡和水,盐酸反应完,再与氯化铜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和氯化钡,由图示可知,最终生成19.6g氢氧化铜沉淀,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列式计算出与氯化铜反应所用氢氧化钡溶液中溶质的质量,进而计算出所用氢氧化钡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解答】解:(1)a点时,氯化铜有剩余,氢氧化钡与氯化铜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和氯化钡,a点时,溶液的pH 等于7。
故答案为:等于。
(2)设与氯化铜反应所用氢氧化钡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为x。
Ba(OH)2+CuCl2=Cu(OH)2↓+BaCl2
171 98
x 19.6g
x=34.2g
所用氢氧化钡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0%=20%。
答:所用氢氧化钡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20%。
【点评】本题有一定难度,掌握利用化学方程式的计算与溶质质量分数的综合计算即可正确解答本题,细致地分析题意(或图表信息)等各种信息,确定生成氢氧化铜沉淀的质量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前提和关键。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2年广西河池市中考化学试卷,共2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实验探究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2年广西河池市中考化学真题,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实验探究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3年广西河池市宜州区中考化学二模试卷(含解析),共2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流程题,实验题,探究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