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各市五年(2018-2022)中考化学真题分题型分层汇编-07选择题(中档题)
展开云南省各市五年(2018-2022)中考化学真题分题型分层汇编
07选择题(中档题)
一.化学实验方案设计与评价(共6小题)
1.(2021•云南)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操作
A
鉴别羊毛纤维和蚕丝
灼烧后闻气味
B
除去木炭粉中混有的少量Fe2O3
加入足量稀盐酸充分反应,过滤,洗涤,干燥
C
鉴别NH4Cl和(NH4)2SO4固体
加入熟石灰,研磨,闻气味
D
除去氢气中混有的少量氯化氢气体
将混合气体通过装有饱和Na2CO3溶液的洗气瓶后,再通过浓硫酸干燥
A.A B.B C.C D.D
2.(2021•云南)下列实验方案错误的是( )
A.探究NH4NO3溶解时的温度变化
B.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NaCl溶液
C.验证木炭的还原性
D.探究铁生锈的条件
3.(2020•云南)下列实验方案设计不合理的是( )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除去KCl固体中少量的MnO2
加适量水溶解、过滤、蒸发结晶
B
除去铁丝表面的铁锈
将生锈的铁丝长时间浸泡在足量的稀盐酸中
C
鉴别硫酸铵和硫酸钾固体
取样,加入熟石灰研磨,闻气味
D
鉴别CuSO4、CaCO3、NaCl三种白色固体
取样,加适量水,搅拌,观察
A.A B.B C.C D.D
4.(2020•云南)下列实验不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 )
A.比较黄铜和纯铜的硬度
B.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C.测定溶液的pH
D.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5.(2019•曲靖)下列实验方法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法
A
鉴别羊毛纤维和合成纤维
燃烧,闻气味
B
鉴别NaOH、NaCl、NH4NO3三种固体
分别加水溶解,测温度
C
除去KCl固体中混有的少量MnO2
加水溶解,过滤、蒸发
D
除去CO2中混有的少量CO
通入O2,点燃
A.A B.B C.C D.D
6.(2019•云南)下列有关实验方案设计正确的是( )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配制6%的氯化钠溶液50g
称取3g氯化钾固体溶于47mL水中
B
证明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盐酸能反应
取氢氧化钠溶液于烧杯中,滴入几滴酚酞溶液,振荡,再滴入稀盐酸至溶液变为无色
C
除去CaCl2溶液中的少量盐酸
加入适量的铁粉
D
除去CO2中含有的少量CO
点燃
A.A B.B C.C D.D
二.氧气与碳、磷、硫、铁等物质的反应现象(共1小题)
7.(2019•曲靖)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
A.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有白色固体生成
B.红磷在空气中燃烧,发出黄色火焰,产生大量白雾
C.细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有四氧化三铁生成
D.硫在氧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生成
三.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共3小题)
8.(2019•云南)甲和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①甲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②40℃时,使甲的饱和溶液析出晶体可用加热升温、冷却降温和蒸发溶剂三种方法
③20℃时,向125g溶质质量分数为20%的乙溶液中加入15g乙固体并振荡,有固体不溶解
④将相同质量的甲和乙的饱和溶液分别从40℃降温至10℃,甲析出晶体的质量大
A.①② B.③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9.(2020•昆明)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是易溶物
B.60℃时,将等质量的甲、乙饱和溶液降温至40℃,溶质的质量乙>甲
C.60℃时,将100g乙的饱和溶液配成质量分数为5%的溶液,需加水380g
D.甲中混有少量丙,若要得到较纯净的甲,常采用蒸发结晶的方法
10.(2019•昆明)PbO能溶解在不同浓度的NaOH溶液中,其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100℃时,PbO在35%NaOH溶液中的溶解度为100g•L﹣1
B.60℃时,PbO在35%NaOH溶液中的溶解度大于在10%NaOH溶液中的溶解度
C.20℃时,PbO在10%NaOH溶液中所溶解的质量,一定小于在35%NaOH溶液中所溶解的质量
D.80℃时,将PbO溶解在10%NaOH溶液中达到饱和,然后降温至40℃,该过程中一定析出固体
四.酸的化学性质(共1小题)
11.(2020•昆明)下列图示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
①CH4的溶解度与温度、压强的关系
②向Ca(OH)2饱和溶液中加少量CaO
③在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两份稀硫酸中,分别加入过量的铁粉、锌粉(铁粉与锌粉质量相等)
④向稀硫酸中,逐滴加入与稀硫酸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氢氧化钡溶液,测溶液的导电能力(离子浓度越大,溶液导电能力越强)
A.②③ B.①② C.①④ D.③④
五.常见碱的特性和用途(共1小题)
12.(2020•昆明)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改良酸性土壤可用烧碱
B.回收废旧金属不仅节约金属资源,还可减少环境污染
C.研究煤炭中硫资源的综合开发和利用是防治酸雨的有效途径之一
D.乙醇汽油的使用可适当节省石油资源,并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汽车尾气的污染
六.碱的化学性质(共1小题)
13.(2020•云南)如图图象能正确表示对应叙述的有( )
①向一定量硫酸和硫酸铜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钠溶液
②向一定量的饱和氢氧化钙溶液中加入氧化钙
③向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稀盐酸中分别加入锌和铁
④向一定量的盐酸和硫酸钠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钡溶液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七.溶液的酸碱性与pH的关系(共1小题)
14.(2020•昆明)下列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和无色酚酞试液均变色的是( )
A.pH=1的盐酸 B.pH=3的硫酸
C.pH=7的氯化钠溶液 D.pH=14的氢氧化钾溶液
八.盐的化学性质(共3小题)
15.(2021•云南)下列说法合理的有( )
①高炉炼铁炼得的是纯铁
②打开汽水瓶盖,看到气泡逸出,说明气体的溶解度随压强的减小而减小
③向充满CO2气体的软塑料瓶中倒入半瓶水,拧紧瓶盖,振荡,塑料瓶变瘪,说明CO2能与水发生反应
④某同学将一定量的Na2CO3和Ba(OH)2溶液混合,要想检验反应后Ba(OH)2是否过量,选用Na2CO3溶液、Na2SO4溶液或FeCl3溶液均可
⑤向一定量的NaCl、MgSO4和HCl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如图表示加入NaOH溶液的质量与某些物质的质量变化关系。则m点对应的溶液中有三种溶质,a可表示NaCl或H2O的质量变化情况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16.(2019•曲靖)下列图象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个数是( )
①红磷在密闭容器中燃烧
②盐酸和硫酸钠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钡溶液
③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稀硫酸中分别加入过量锌粉和铁粉
④一定质量的稀盐酸中,逐滴加入与稀盐酸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氢氧化钠溶液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17.(2019•云南)下列说法和判断合理的是( )
①用作消毒剂的75%的医用酒精,是指每100体积的医用酒精中含75体积的乙醇
②某温度下,一定质量的氯化钠饱和溶液不能再溶解氯化钠固体,但还能继续溶解一定质量的氯化钾
③一定质量的某气体充分燃烧,生成2.2g二氧化碳和1.8g水,则该气体一定是一氧化碳和氢气的混合物
④等质量的A、B两种物质,分别与等质量的同浓度的稀盐酸充分反应,过程如图所示。若A、B为碳酸钠粉末和碳酸钙块状固体中的一种,当反应结束后只有一种固体有剩余,则被消耗完的固体为碳酸钙
A.1条 B.2条 C.3条 D.4条
九.酸、碱、盐的鉴别(共1小题)
18.(2019•昆明)下列说法合理的有( )
①通过实验测得某溶液pH=0
②施用农药是最重要的作物保护手段
③用作消毒剂的医用酒精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75%
④只用H2O就能将Ba(OH)2、CuCl2、NaOH、K2SO4、(NH4)2SO4、NH4Cl六种固体鉴别
⑤向AgNO3和Cu(NO3)2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Zn、Mg,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液和滤渣,再向滤液中加入铜粉,滤液颜色无变化,则滤渣成分组成可能有4种情况
A.2种 B.3种 C.4种 D.5种
一十.物质的鉴别、推断(共3小题)
19.(2021•云南)A、B、C、D、E、F是初中化学常见的六种物质。A、B、D、E、F均由三种元素组成;A、B属于同类别的物质;C物质在固态时俗称干冰;A、E均含有人体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F可用于玻璃、造纸、纺织、洗涤剂的生产。部分反应物和产物已经略去,其中“一”表示两种物质间会反应,“→”表示一种物质会一步转化成另一种物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与C的反应是复分解反应
B.B一定是NaOH
C.D一定属于酸
D.E→C只能通过E与D反应实现
20.(2020•昆明)A~F为初中化学常见物质,固体A在空气中易潮解,B和C能参与光合作用,B和D组成元素相同。它们相互转化的关系如图所示(“→”表示反应能一步实现,“﹣”表示相连物质间能发生反应,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已省略)。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C和F组成元素可能相同
B.固体B可用于人工降雨
C.D和E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B
D.A~F属于酸、碱、盐、氧化物、单质中的四类物质
21.(2022•云南)甲、乙、丙、丁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推断中正确的个数有( )
①甲、乙、丙、丁可能含有同一种元素
②若甲为单质,则此反应一定是置换反应
③若丙为氯化钠,则甲、乙中一定有碱
④若丙为Cu(NO3)2,则甲可能为单质、氧化物、酸、碱或盐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一十一.物质的相互转化和制备(共1小题)
22.(2019•曲靖)X、Y、Z三种物质有如图所示转化关系,“→”表示反应一步实现,部分物质和反应条件已略去。下列表中各组物质不符合转化要求的是( )
物质选项
X
Y
Z
A
H2O2
H2O
O2
B
HCl
H2
H2O
C
Fe2O3
FeCl3
Fe(OH)3
D
Na2SO4
NaCl
NaNO3
A.A B.B C.C D.D
一十二.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共5小题)
23.(2021•云南)甲醛是一种防腐剂,如图是甲醛燃烧的微观示意图。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该反应为置换反应
B.参加反应的两种物质的质量比为15:16
C.生成物均由两种元素组成
D.反应前后分子总数不变
24.(2020•昆明)从如图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中,获得的信息错误的是( )
A.参加反应的一种物质的化学式为C2H4
B.该反应的生成物为混合物
C.参加反应的两种物质的分子个数比为1:1
D.中碳、氢、氧原子个数比为2:6:1
25.(2020•云南)建立“宏观﹣微观﹣符号”之间的联系是学习化学的思维方法。如图是汽车尾气中某些有害气体在催化剂作用下转化为空气中的无毒成分的微观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都没有发生改变
B.参加反应的两种物质的分子个数比为2:3
C.化学反应前后氮元素的化合价发生了改变
D.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以再分,原子不可再分
26.(2019•曲靖)如图为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图中“”和“”分别表示两种不同的原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B.该反应前后有元素化合价的变化
C.参加反应的化合物和单质的分子个数比为2:1
D.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都不变
27.(2018•昆明)如图是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反应条件已省略),下列有关该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反应前后原子的数目增多
B.生成物的分子个数比为1:1:1
C.化学反应是原子的重新组合
D.反应前后分子的种类不变
一十三.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共1小题)
28.(2020•云南)如图为氯原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氯原子的质子数为17
B.氯原子在化学变化中易失电子
C.氯原子的第二层电子数为8
D.氯原子核外有3个电子层
一十四.利用分子与原子的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共2小题)
29.(2019•曲靖)下列事实对应的微观解释不正确的是 ( )
A.“墙内开花墙外香”﹣﹣分子在不断运动
B.1滴水中大约有1.67×1021个水分子﹣﹣分子的体积很小
C.水和过氧化氢化学性质不同﹣﹣分子的构成不同
D.物质热胀冷缩﹣﹣分子的大小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
30.(2019•昆明)云南盛产野生菌,我们能闻到某些野生菌散发出的特殊香味,是因为( )
A.分子之间有间隔
B.分子在不断运动
C.分子的体积和质量都很小
D.分子可以再分
一十五.分子的定义与分子的特性(共1小题)
31.(2018•云南)兰花清香扑鼻,我们能闻到远处兰花的香味是因为( )
A.分子在不断运动
B.分子体积很小
C.分子间有间隔
D.不同分子的化学性质不同
一十六.元素周期表的特点及其应用(共2小题)
32.(2019•云南)元素周期表中第118号元素是最新公布中文名称的元素,该元素相关信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元素的元素符号为Uu
B.该元素是金属元素
C.该元素原子的质子数为176
D.该元素的原子序数为118
33.(2019•昆明)2019年是门捷列夫发表元素周期表150周年。为纪念门捷列夫,将在1955年发现的一种新元素命名为“钔”,其在元素周期表中的有关信息如图所示,有关钔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属于金属元素 B.元素符号是Md
C.原子序数是101 D.相对原子质量是258g
一十七.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共2小题)
34.(2020•昆明)绿原酸(化学式为C16H18O9)是中药金银花的主要抗菌、抗病毒有效药理成分之一。下列关于该物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相对分子质量为354g
B.由三种元素组成
C.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8:9
D.绿原酸分子由16个碳原子、18个氢原子、9个氧原子构成
35.(2020•云南)芹菜中的芹黄素(C15H10O5)具有抗肿瘤、抗病毒等生物学活性。下列关于芹黄素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芹黄素是有机化合物
B.芹黄素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5:10:5
C.芹黄素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
D.芹黄素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
一十八.有关元素化合价的计算(共2小题)
36.(2019•云南)氮化铝(AlN)是一种新型陶瓷材料,其中氮元素的化合价是( )
A.﹣3 B.+2 C.+4 D.+5
37.(2020•百色)稀土是储量较少的一类金属的统称,有“工业的维生素”的美誉。铕(Eu)是稀土元素中化学性质最活泼的元素,Eu2O3中铕元素的化合价为( )
A.+1 B.+2 C.+3 D.+4
一十九.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共2小题)
38.(2020•云南)下列中国古代发明及应用中,只涉及物理变化的是( )
A.火药爆炸 B.手工剪纸 C.粮食酿酒 D.烧制陶瓷
39.(2019•昆明)下列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A.西瓜榨汁 B.粮食酿酒 C.铜锅生锈 D.面包变质
二十.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共4小题)
40.(2019•曲靖)实验室通常用浓盐酸和二氧化锰在加热的条件下制取氯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HCl(浓)+MnO2MnCl2+2X+Cl2↑,则X的化学式为( )
A.H2 B.O2 C.H2O D.HClO
41.(2020•金昌)在一定条件下,一密闭容器内发生某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物质
a
b
c
d
反应前的质量/g
40
5
16
15
反应后的质量/g
X
5
30
26
A.b可能是催化剂
B.X的值等于15
C.该反应是分解反应
D.参加反应的c与d的质量比为15:13
42.(2019•昆明)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有甲、乙、丙、丁、戊五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变化量如图所示(图中正数表示物质质量的增加量,负数表示物质质量的减少量,0表示物质质量不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反应一定属于置换反应
B.戊一定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C.参加反应的乙、丙的质量比一定为48:23
D.该反应中甲、丁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一定为44:27
43.(2019•昆明)银器发暗是因为形成了黑色的Ag2S.欲使银器变亮,可先用洗衣粉洗去表面油污,再把它和铝片放入碳酸钠溶液中共煮,至银器恢复银白色时,取出银器,用水洗净即可。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Al+3Ag2S+6H2O6Ag+2Al(OH)3+3X↑,X的化学式是( )
A.H2S B.SO2 C.SO3 D.O2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化学实验方案设计与评价(共6小题)
1.(2021•云南)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操作
A
鉴别羊毛纤维和蚕丝
灼烧后闻气味
B
除去木炭粉中混有的少量Fe2O3
加入足量稀盐酸充分反应,过滤,洗涤,干燥
C
鉴别NH4Cl和(NH4)2SO4固体
加入熟石灰,研磨,闻气味
D
除去氢气中混有的少量氯化氢气体
将混合气体通过装有饱和Na2CO3溶液的洗气瓶后,再通过浓硫酸干燥
A.A B.B C.C D.D
【解答】解:A、羊毛纤维和蚕丝的主要成分均为蛋白质,灼烧后闻气味,均产生烧焦羽毛气味,不能鉴别,故选项不能达到实验目的。
B、Fe2O3能与足量稀盐酸充分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木炭不能与稀盐酸反应,再过滤,洗涤,干燥,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能达到实验目的。
C、NH4Cl和(NH4)2SO4固体均属于铵态氮肥,均能与熟石灰研磨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不能鉴别,故选项不能达到实验目的。
D、氯化氢气体能与饱和Na2CO3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能除去杂质但引入了新的杂质二氧化碳,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不能达到实验目的。
故选:B。
2.(2021•云南)下列实验方案错误的是( )
A.探究NH4NO3溶解时的温度变化
B.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NaCl溶液
C.验证木炭的还原性
D.探究铁生锈的条件
【解答】解:A、图中实验,用温度计测量溶解前后的温度,可探究NH4NO3溶解时的温度变化,故选项实验方案正确。
B、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NaCl溶液,溶解操作应在烧杯中进行,不能在量筒内配制溶液,故选项实验方案错误。
C、图示实验,试管内黑色粉末逐渐变红色,右边试管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可验证木炭的还原性,故选项实验方案正确。
D、第一支试管中的铁钉能与氧气、水充分接触;第二支试管中的铁钉只能与水接触;第三支试管的铁钉只能与干燥的空气接触;一段时间后,第一支试管中的铁钉生锈,另外两支试管的铁钉没有生锈,可用于探究铁生锈条件,故选项实验方案正确。
故选:B。
3.(2020•云南)下列实验方案设计不合理的是( )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除去KCl固体中少量的MnO2
加适量水溶解、过滤、蒸发结晶
B
除去铁丝表面的铁锈
将生锈的铁丝长时间浸泡在足量的稀盐酸中
C
鉴别硫酸铵和硫酸钾固体
取样,加入熟石灰研磨,闻气味
D
鉴别CuSO4、CaCO3、NaCl三种白色固体
取样,加适量水,搅拌,观察
A.A B.B C.C D.D
【解答】解:A、氯化钾易溶于水,二氧化锰不溶于水,加适量水溶解、过滤、蒸发结晶得到氯化钾,该选项合理;
B、将生锈的铁丝长时间浸泡在足量的稀盐酸中,稀盐酸和氧化铁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和铁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该选项不合理;
C、取样,加入熟石灰研磨,产生刺激性气味的是硫酸铵,是因为硫酸铵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硫酸钙、水和氨气,该选项合理;
D、加水,不溶于水的是碳酸钙,形成蓝色溶液的是硫酸铜,形成无色溶液的是氯化钠,该选项合理。
故选:B。
4.(2020•云南)下列实验不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 )
A.比较黄铜和纯铜的硬度
B.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C.测定溶液的pH
D.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解答】解:A、相互刻划,纯铜片痕迹更明显,说明黄铜片硬度比纯铜片大,该选项能够达到实验目的;
B、红磷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最终天平仍然平衡,说明化学反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该选项能够达到实验目的;
C、把待测液滴在pH试纸上,与标准比色卡对比,读出pH,该选项能够达到实验目的;
D、木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导致水不能进入集气瓶,不能测定氧气含量,该选项不能达到实验目的。
故选:D。
5.(2019•曲靖)下列实验方法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法
A
鉴别羊毛纤维和合成纤维
燃烧,闻气味
B
鉴别NaOH、NaCl、NH4NO3三种固体
分别加水溶解,测温度
C
除去KCl固体中混有的少量MnO2
加水溶解,过滤、蒸发
D
除去CO2中混有的少量CO
通入O2,点燃
A.A B.B C.C D.D
【解答】解:A、灼烧时,产生烧焦羽毛气味的是羊毛纤维,另一种是合成纤维,该选项能够达到实验目的;
B、溶解时,放热的是氢氧化钠,吸热的是硝酸铵,温度无明显变化的是氯化钠,该选项能够达到实验目的;
C、过滤能够除去二氧化锰,蒸发得到氯化钾,该选项能够达到实验目的;
D、二氧化碳中的一氧化碳不能被点燃,该选项不能达到实验目的。
故选:D。
6.(2019•云南)下列有关实验方案设计正确的是( )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配制6%的氯化钠溶液50g
称取3g氯化钾固体溶于47mL水中
B
证明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盐酸能反应
取氢氧化钠溶液于烧杯中,滴入几滴酚酞溶液,振荡,再滴入稀盐酸至溶液变为无色
C
除去CaCl2溶液中的少量盐酸
加入适量的铁粉
D
除去CO2中含有的少量CO
点燃
A.A B.B C.C D.D
【解答】解:A、溶质质量=溶液质量×溶质的质量分数,配制6%的氯化钠溶液50g,需氯化钠的质量=50g×6%=3g;溶剂质量=溶液质量﹣溶质质量,则所需水的质量=50g﹣3g=47g(合47mL),故选项实验方案设计错误。
B、氢氧化钠溶液显碱性,滴有酚酞溶液的氢氧化钠显红色,逐滴滴加稀盐酸,边滴加边搅拌,至溶液颜色由红色恰好变为无色,说明氢氧化钠已完全反应,即说明发生了反应,故选项实验方案设计正确。
C、盐酸能与铁反应生成氯化亚铁溶液和氢气,能除去杂质但引入了新的杂质氯化亚铁,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实验方案设计错误。
D、除去二氧化碳中的一氧化碳不能够点燃,这是因为当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不能支持燃烧)大量存在时,少量的一氧化碳是不会燃烧的,故选项实验方案设计错误。
故选:B。
二.氧气与碳、磷、硫、铁等物质的反应现象(共1小题)
7.(2019•曲靖)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
A.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有白色固体生成
B.红磷在空气中燃烧,发出黄色火焰,产生大量白雾
C.细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有四氧化三铁生成
D.硫在氧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生成
【解答】解:A、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有白色固体生成,正确;
B、红磷在空气中燃烧,发出黄色火焰,产生大量白烟,错误;
C、细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有黑色固体生成,错误;
D、硫在氧气中燃烧,产生蓝紫色火焰,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生成,错误;
故选:A。
三.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共3小题)
8.(2019•云南)甲和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①甲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②40℃时,使甲的饱和溶液析出晶体可用加热升温、冷却降温和蒸发溶剂三种方法
③20℃时,向125g溶质质量分数为20%的乙溶液中加入15g乙固体并振荡,有固体不溶解
④将相同质量的甲和乙的饱和溶液分别从40℃降温至10℃,甲析出晶体的质量大
A.①② B.③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解答】解:①通过分析溶解度曲线可知,小于40℃时,甲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故错误;
②小于40℃时或大于40℃时,甲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升高,溶解度都会减少,所以40℃时,使甲的饱和溶液析出晶体可用加热升温、冷却降温和蒸发溶剂三种方法,故正确;
③20℃时,乙物质的溶解度是36g,向125g溶质质量分数为20%的乙溶液中含有溶质质量为:125g×20%=25g,加入15g乙固体并振荡,有固体不溶解,故正确;
④将相同质量的甲和乙的饱和溶液分别从40℃降温至10℃,甲物质的溶解度变化最大,所以甲析出晶体的质量大,故正确。
故选:D。
9.(2020•昆明)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是易溶物
B.60℃时,将等质量的甲、乙饱和溶液降温至40℃,溶质的质量乙>甲
C.60℃时,将100g乙的饱和溶液配成质量分数为5%的溶液,需加水380g
D.甲中混有少量丙,若要得到较纯净的甲,常采用蒸发结晶的方法
【解答】解:A、甲是易溶物错误,甲是可溶物;故选项错误;
B、60℃时,将等质量的甲、乙饱和溶液中,水的质量乙大于甲,降温时,溶剂质量不变,因此降温至40℃,溶质的质量乙>甲正确,故选项正确;
C、60℃时,将100g乙的饱和溶液配成质量分数为5%的溶液,设需加水的质量为x,100g×=(100g+x)×5%,x=300g,380g错误;故选项错误;
D、甲中混有少量丙,若要得到较纯净的甲,常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蒸发结晶的方法错误;故选项错误;
故选:B。
10.(2019•昆明)PbO能溶解在不同浓度的NaOH溶液中,其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100℃时,PbO在35%NaOH溶液中的溶解度为100g•L﹣1
B.60℃时,PbO在35%NaOH溶液中的溶解度大于在10%NaOH溶液中的溶解度
C.20℃时,PbO在10%NaOH溶液中所溶解的质量,一定小于在35%NaOH溶液中所溶解的质量
D.80℃时,将PbO溶解在10%NaOH溶液中达到饱和,然后降温至40℃,该过程中一定析出固体
【解答】解:A、由溶解度曲线可知:100℃时,PbO在35%NaOH溶液中的溶解度为100g•L﹣1正确,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故选项错误;
B、60℃时,PbO在35%NaOH溶液中的溶解度大于在10%NaOH溶液中的溶解度正确,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故选项错误;
C、20℃时,PbO在10%NaOH溶液中所溶解的质量,一定小于在35%NaOH溶液中所溶解的质量错误,因为没有指明溶剂的质量,错误符合题意,故选项正确;
D、80℃时,将PbO溶解在10%NaOH溶液中达到饱和,然后降温至40℃,该过程中一定析出固体正确,因为PbO的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减小,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故选项错误;
故选:C。
四.酸的化学性质(共1小题)
11.(2020•昆明)下列图示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
①CH4的溶解度与温度、压强的关系
②向Ca(OH)2饱和溶液中加少量CaO
③在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两份稀硫酸中,分别加入过量的铁粉、锌粉(铁粉与锌粉质量相等)
④向稀硫酸中,逐滴加入与稀硫酸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氢氧化钡溶液,测溶液的导电能力(离子浓度越大,溶液导电能力越强)
A.②③ B.①② C.①④ D.③④
【解答】解:①气体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随着压强的增大而增大,故图象错误。
②生石灰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溶液中溶剂质量减少,有氢氧化钙析出,则溶质质量减少;反应放出大量的热,随着反应结束,温度恢复至室温,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降低而增大,氢氧化钙的溶解度增大,但溶质质量一定比反应前少,恢复至室温不再发生改变,故图象正确。
③在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两份稀硫酸中,分别加入过量的铁粉、锌粉(铁粉与锌粉质量相等),消耗的铁的质量少,剩余的质量多;锌的活动性比铁强,锌与硫酸反应速率更快,至完全反应所需时间短;故图象正确。
④向稀硫酸中,逐滴加入与稀硫酸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氢氧化钡溶液,硫酸与氢氧化钡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Ba(OH)2+H2SO4═BaSO4↓+2H2O,171份质量的氢氧化钡与98份质量的硫酸恰好完全反应,则完全反应后硫酸有剩余,溶液的导电能力逐渐减弱,但不可能减少至0,故图象错误。
故②③图示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
故选:A。
五.常见碱的特性和用途(共1小题)
12.(2020•昆明)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改良酸性土壤可用烧碱
B.回收废旧金属不仅节约金属资源,还可减少环境污染
C.研究煤炭中硫资源的综合开发和利用是防治酸雨的有效途径之一
D.乙醇汽油的使用可适当节省石油资源,并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汽车尾气的污染
【解答】解:A.烧碱具有强烈的腐蚀性,不能用于改良酸性土壤,选项说法错误;
B.回收废旧金属不仅节约金属资源,还可减少环境污染,选项说法正确;
C.煤炭中含有硫元素,含硫煤炭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硫是导致酸雨的主要物质,所以研究煤炭中硫资源的综合开发和利用是防治酸雨的有效途径之一,选项说法正确;
D.乙醇具有可燃性,且可通过粮食发酵的方法获取乙醇,乙醇燃烧只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所以乙醇汽油的使用可适当节省石油资源,并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汽车尾气的污染,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A。
六.碱的化学性质(共1小题)
13.(2020•云南)如图图象能正确表示对应叙述的有( )
①向一定量硫酸和硫酸铜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钠溶液
②向一定量的饱和氢氧化钙溶液中加入氧化钙
③向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稀盐酸中分别加入锌和铁
④向一定量的盐酸和硫酸钠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钡溶液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解答】解:①向一定量硫酸和硫酸铜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先与硫酸反应,开始时不会生成沉淀,硫酸消耗完再与硫酸铜反应会生成氢氧化铜沉淀,故沉淀的质量先是零,滴加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后,再不断上升,最后形成一条水平直线;故图象错误。
②向一定量的饱和氢氧化钙溶液中加入氧化钙,氧化钙能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溶液中溶剂质量减少,有氢氧化钙析出,则溶液质量减少,故图象错误。
③向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稀盐酸中分别加入锌和铁,金属与酸反应时氢气来源于酸中的氢元素,因为酸的量相同,金属过量,故生成的氢气应该相等,生成等质量的氢气,消耗的铁的质量少,故图象正确。
④向一定量的盐酸和硫酸钠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钡溶液,硫酸钠能与氢氧化钡溶液反应生成不溶于酸的硫酸钡白色沉淀,一开始就产生沉淀,故图象错误。
故图象能正确表示对应叙述的有1个。
故选:A。
七.溶液的酸碱性与pH的关系(共1小题)
14.(2020•昆明)下列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和无色酚酞试液均变色的是( )
A.pH=1的盐酸 B.pH=3的硫酸
C.pH=7的氯化钠溶液 D.pH=14的氢氧化钾溶液
【解答】解:A、pH=1的盐酸显酸性,不能使无色的酚酞试液变色,故错误;
B、pH=3的硫酸显酸性,不能使无色的酚酞试液变色,故错误;
C、pH=7的氯化钠溶液显中性,不能使石蕊和酚酞变色,故错误;
D、pH=14的氢氧化钾溶液显碱性,使紫色的石蕊试液变成蓝色,使无色的酚酞试液变成红色,故正确;
故选:D。
八.盐的化学性质(共3小题)
15.(2021•云南)下列说法合理的有( )
①高炉炼铁炼得的是纯铁
②打开汽水瓶盖,看到气泡逸出,说明气体的溶解度随压强的减小而减小
③向充满CO2气体的软塑料瓶中倒入半瓶水,拧紧瓶盖,振荡,塑料瓶变瘪,说明CO2能与水发生反应
④某同学将一定量的Na2CO3和Ba(OH)2溶液混合,要想检验反应后Ba(OH)2是否过量,选用Na2CO3溶液、Na2SO4溶液或FeCl3溶液均可
⑤向一定量的NaCl、MgSO4和HCl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如图表示加入NaOH溶液的质量与某些物质的质量变化关系。则m点对应的溶液中有三种溶质,a可表示NaCl或H2O的质量变化情况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解答】解:①高炉炼铁练得的是生铁而不是纯铁,说法错误;
②气体溶解度随压强的减小而减小,故打开汽水瓶盖,看到有气泡冒出,说法正确;
③向充满CO2气体的软塑料瓶中倒入半瓶水,拧紧瓶盖,振荡,塑料瓶变瘪,不能说明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也可能是二氧化碳溶于水造成的,说法错误;
④将一定量的Na2CO3和Ba(OH)2溶液混合发生的反应方程式为:Na2CO3+Ba(OH)2=BaCO3↓+2NaOH,要检验反应后氢氧化钡过量,即要检验溶液中含有钡离子,可加入碳酸钠溶液或硫酸钠溶液,若产生白色沉淀,说明氢氧化钡过量;由于反应后的溶液中含有氢氧化钠,也能与氯化铁反应生成氢氧化铁沉淀,故不能加入氯化铁溶液检验氢氧化钡;说法错误;
⑤向一定量的NaCl、MgSO4和HCl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中和反应优先发生,因此先发生的反应为:NaOH+HCl=NaCl+H2O,当溶液中HCl被消耗完后,发生的反应为:MgSO4+2NaOH=Mg(OH)2↓+Na2SO4,由图上可知b线表示的物质在加入一定量氢氧化钠后才开始增加,则b线可以表示Mg(OH)2的质量,m点表示氢氧化钠过量,则溶液中含有的溶质为氢氧化钠、硫酸钠、氯化钠;a线表示的物质是在没有加氢氧化钠溶液时溶液中就含有的物质,且在产生氢氧化镁沉淀后质量不在发生改变,由于加入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含有水,水的质量会一直增大,故a线只能表示NaCl质量的变化情况,说法错误;
故选:A。
16.(2019•曲靖)下列图象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个数是( )
①红磷在密闭容器中燃烧
②盐酸和硫酸钠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钡溶液
③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稀硫酸中分别加入过量锌粉和铁粉
④一定质量的稀盐酸中,逐滴加入与稀盐酸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氢氧化钠溶液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解答】解:①红磷在密闭容器中燃烧,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总和保持不变,故①正确;
②硫酸钠和氢氧化钡反应生成不溶于水和酸的硫酸钡,盐酸和硫酸钠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钡溶液,一滴加就有沉淀生成,故②错误;
③横坐标代表加入金属的质量,不是表示反应时间,当加入少量金属时,等质量的Zn和Fe,Fe产生的氢气质量多,另一方面,产生等质量的氢气,消耗Zn的质量多,Fe的曲线应该在Zn的上方,故③错误;
④一定质量的稀盐酸中,逐滴加入与稀盐酸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氢氧化钠溶液,由NaOH+HCl=NaCl+H2O可知,NaOH和HCl的质量比;40:36.5,盐酸过量,溶液呈酸性,故④错误.
故选:A.
17.(2019•云南)下列说法和判断合理的是( )
①用作消毒剂的75%的医用酒精,是指每100体积的医用酒精中含75体积的乙醇
②某温度下,一定质量的氯化钠饱和溶液不能再溶解氯化钠固体,但还能继续溶解一定质量的氯化钾
③一定质量的某气体充分燃烧,生成2.2g二氧化碳和1.8g水,则该气体一定是一氧化碳和氢气的混合物
④等质量的A、B两种物质,分别与等质量的同浓度的稀盐酸充分反应,过程如图所示。若A、B为碳酸钠粉末和碳酸钙块状固体中的一种,当反应结束后只有一种固体有剩余,则被消耗完的固体为碳酸钙
A.1条 B.2条 C.3条 D.4条
【解答】解:①75%的医用酒精指的是75体积的乙醇和25体积的混合而成的溶液,故①正确;
②某温度下,一定质量的氯化钠饱和溶液,指的是不能再溶解氯化钠的溶液,还能溶解其他溶质,故②正确;
③一定质量的某气体充分燃烧,生成2.2g二氧化碳和1.8g水,二氧化碳中含有碳元素的质量为:2.2g×=0.6g,
水中含有氢元素的质量为:1.8g×=0.2g;该气体中C、H的原子个数比为:=1:4,该气体可能是甲烷,故③错误;
④由于等质量的碳酸钠和碳酸钙与足量的盐酸反应,碳酸钙生成的二氧化碳多,故④错误。
故选:B。
九.酸、碱、盐的鉴别(共1小题)
18.(2019•昆明)下列说法合理的有( )
①通过实验测得某溶液pH=0
②施用农药是最重要的作物保护手段
③用作消毒剂的医用酒精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75%
④只用H2O就能将Ba(OH)2、CuCl2、NaOH、K2SO4、(NH4)2SO4、NH4Cl六种固体鉴别
⑤向AgNO3和Cu(NO3)2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Zn、Mg,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液和滤渣,再向滤液中加入铜粉,滤液颜色无变化,则滤渣成分组成可能有4种情况
A.2种 B.3种 C.4种 D.5种
【解答】解:①可以通过实验测得某溶液pH=0,正确;
②施用农药可以保护作物,是最主要的保护措施,正确;
③用作消毒剂的医用酒精中溶质的体积分数为75%,错误;
④氯化铜溶于水水溶液为蓝色,能与氯化铜溶液产生蓝色沉淀的是氢氧化钡和氢氧化钠,取氢氧化钡和氢氧化钠中的一种与剩余的三种溶液混合,若是能分别产生白色沉淀、白色沉淀和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以及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则取的是氢氧化钡,剩下的是氢氧化钠,与氢氧化钡只产生白色沉淀的是硫酸钾,既产生沉淀又产生气体的是硫酸铵,只产生气体的是氯化铵,可以鉴别,故只用H2O就能将Ba(OH)2、CuCl2、NaOH、K2SO4、(NH)2SO4、NH4Cl六种固体鉴别,正确;
⑤向AgNO3和Cu(NO3)2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Zn、Mg,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液和滤渣,再向滤液中加入铜粉,滤液颜色无变化,说明溶液中不含有硝酸银,则滤渣中一定有银,可能含有铜、锌和镁,成分组成可能为银、银和铜、银和铜和锌、银、铜、锌、镁,有4种情况,正确;
故选:C。
一十.物质的鉴别、推断(共3小题)
19.(2021•云南)A、B、C、D、E、F是初中化学常见的六种物质。A、B、D、E、F均由三种元素组成;A、B属于同类别的物质;C物质在固态时俗称干冰;A、E均含有人体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F可用于玻璃、造纸、纺织、洗涤剂的生产。部分反应物和产物已经略去,其中“一”表示两种物质间会反应,“→”表示一种物质会一步转化成另一种物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与C的反应是复分解反应
B.B一定是NaOH
C.D一定属于酸
D.E→C只能通过E与D反应实现
【解答】解:A、氢氧化钙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不是复分解反应,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B、B也可能是氢氧化钾,例如氢氧化钙和碳酸钾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钾,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C、D是酸,该选项说法正确;
D、碳酸钙和稀硝酸反应也能够生成二氧化碳,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故选:C。
20.(2020•昆明)A~F为初中化学常见物质,固体A在空气中易潮解,B和C能参与光合作用,B和D组成元素相同。它们相互转化的关系如图所示(“→”表示反应能一步实现,“﹣”表示相连物质间能发生反应,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已省略)。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C和F组成元素可能相同
B.固体B可用于人工降雨
C.D和E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B
D.A~F属于酸、碱、盐、氧化物、单质中的四类物质
【解答】解:A~F为初中化学常见物质,固体A在空气中易潮解,所以A是氢氧化钠,B和C能参与光合作用,B会与氢氧化钠反应,氢氧化钠会转化成C,所以B是二氧化碳,C是水,B和D组成元素相同,二氧化碳会转化成D,所以D是一氧化碳,一氧化碳会与E反应,会转化成二氧化碳,所以E可以是氧气,F会转化成氧气和水,所以F可以是过氧化氢溶液,经过验证,推导正确,所以
A、C和F组成元素可能相同,故A正确;
B、固体B二氧化碳可用于人工降雨,故B正确;
C、一氧化碳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会生成二氧化碳,故C正确;
D、A~F属于碱、氧化物、单质中的三类物质,故D错误。
故选:D。
21.(2022•云南)甲、乙、丙、丁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推断中正确的个数有( )
①甲、乙、丙、丁可能含有同一种元素
②若甲为单质,则此反应一定是置换反应
③若丙为氯化钠,则甲、乙中一定有碱
④若丙为Cu(NO3)2,则甲可能为单质、氧化物、酸、碱或盐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解答】解:①乙醇与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故甲、乙、丙、丁都含有氧元素,故选项正确;
②若甲为单质,则此反应不一定是置换反应,例如乙醇与氧气反应,生成物都为化合物,没有单质,不属于置换反应,故选项错误;
③若丙为氯化钠,则甲、乙中不一定有碱,例如氯化钡和硫酸钠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氯化钠,反应物中没有碱,故选项错误;
④丙为Cu(NO3)2,则甲可能为单质、氧化物、碱或盐,例如铜和硝酸银溶液反应能生成硝酸铜和银,氧化铜和硝酸反应能生成硝酸铜和水,氢氧化铜和硝酸反应能生成硝酸铜和水,氯化铜溶液和硝酸银溶液反应能生成硝酸铜和氯化银,故选项正确;
故选:B。
一十一.物质的相互转化和制备(共1小题)
22.(2019•曲靖)X、Y、Z三种物质有如图所示转化关系,“→”表示反应一步实现,部分物质和反应条件已略去。下列表中各组物质不符合转化要求的是( )
物质选项
X
Y
Z
A
H2O2
H2O
O2
B
HCl
H2
H2O
C
Fe2O3
FeCl3
Fe(OH)3
D
Na2SO4
NaCl
NaNO3
A.A B.B C.C D.D
【解答】解:A、过氧化氢分解生成水和氧气,水通电生成氧气,可以一步转化,故A正确;
B、盐酸和活泼金属反应生成氢气,氢气和氧气点燃生成水,盐酸和金属氧化物反应生成水,可以一步转化,故B正确;
C、氧化铁不会一步转化成氢氧化铁,故C错误;
D、硫酸钠和氯化钡转化成氯化钠和硝酸钡转化成硝酸钠,氯化钠和硝酸银转化成硝酸钠,可以一步转化,故D正确。
故选:C。
一十二.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共5小题)
23.(2021•云南)甲醛是一种防腐剂,如图是甲醛燃烧的微观示意图。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该反应为置换反应
B.参加反应的两种物质的质量比为15:16
C.生成物均由两种元素组成
D.反应前后分子总数不变
【解答】解:由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可知,该反应的方程式是:CH2O+O2CO2+H2O;
A、该反应的生成物是两种化合物,不符合置换反应的特点,故A说法错误;
B、由方程式的意义可知,参加反应的两种物质的质量比为30:32=15:16,故B说法正确;
C、由物质的组成可知,生成物均由两种元素组成,故C说法正确;
D、由方程式的意义可知,每2个分子变化成了2个分子,反应前后分子总数不变,故D说法正确。
故选:A。
24.(2020•昆明)从如图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中,获得的信息错误的是( )
A.参加反应的一种物质的化学式为C2H4
B.该反应的生成物为混合物
C.参加反应的两种物质的分子个数比为1:1
D.中碳、氢、氧原子个数比为2:6:1
【解答】解:由微观反应示意图可知,该反应是由C2H4和H2O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C2H6O,化学方程式为C2H4+H2OC2H6O。
A.由分子结构模型可知,每个是由2个碳原子和4个氢原子构成的,所以该物质的化学式为C2H4,选项说法正确;
B.由微观示意图可知,反应后只生成一种物质,属于纯净物,选项说法错误;
C.由化学方程式可知,参加反应的两种物质的分子个数比为1:1,选项说法正确;
D.由分子结构模型可知,每个是由2个碳原子、6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的,即中碳、氢、氧原子个数比为2:6:1,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B。
25.(2020•云南)建立“宏观﹣微观﹣符号”之间的联系是学习化学的思维方法。如图是汽车尾气中某些有害气体在催化剂作用下转化为空气中的无毒成分的微观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都没有发生改变
B.参加反应的两种物质的分子个数比为2:3
C.化学反应前后氮元素的化合价发生了改变
D.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以再分,原子不可再分
【解答】解:由微观反应示意图可知,该反应是由一氧化碳和一氧化氮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氮气,化学方程式为2CO+2NO2CO2+N2。
A.由化学反应的实质可知,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都没有发生改变,选项说法正确;
B.由化学方程式可知,参加反应的两种物质的分子个数比为1:1,选项说法错误;
C.在反应物中,氮元素显+2价,在生成物中氮元素为零价,氮元素的化合价发生了改变,选项说法正确;
D.由微观反应示意图以及化学反应的实质可知,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以再分,原子不可再分,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B。
26.(2019•曲靖)如图为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图中“”和“”分别表示两种不同的原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B.该反应前后有元素化合价的变化
C.参加反应的化合物和单质的分子个数比为2:1
D.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都不变
【解答】解:由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可知,各物质反应的微粒数目关系是:
。
A、由图示可知,该反应中有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一种化合物,不是置换反应;故A不正确;
B、由物质的变化可知,该反应有单质参加反应,该反应前后有元素化合价的变化;故B正确;
C、由图示可知,参加反应的甲、乙两种反应物的分子个数比为2:1,故C正确;
D、由微粒的变化可知,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都不变,故D正确。
故选:A。
27.(2018•昆明)如图是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反应条件已省略),下列有关该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反应前后原子的数目增多
B.生成物的分子个数比为1:1:1
C.化学反应是原子的重新组合
D.反应前后分子的种类不变
【解答】解:A、由微粒的变化可知,反应前后原子的数目不变,故A错误;
B、由微粒的变化可知,生成物的分子个数比为2:1,故B错误;
C、由微粒的变化可知,化学反应是原子的重新组合,故C正确;
D、由微粒的变化可知,反应前后分子的种类发生了变化,故D错误。
故选:C。
一十三.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共1小题)
28.(2020•云南)如图为氯原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氯原子的质子数为17
B.氯原子在化学变化中易失电子
C.氯原子的第二层电子数为8
D.氯原子核外有3个电子层
【解答】解:A.由氯原子结构示意图可知,氯原子的核内有17个质子,选项说法正确。
B.由氯原子结构示意图可知,氯原子的最外层有7个电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得电子,选项说法错误。
C.由氯原子结构示意图可知,氯原子的第二层电子数为8,选项说法正确。
D.弧线表示电子层,由氯原子结构示意图可知,氯原子核外有三个电子层,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B。
一十四.利用分子与原子的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共2小题)
29.(2019•曲靖)下列事实对应的微观解释不正确的是 ( )
A.“墙内开花墙外香”﹣﹣分子在不断运动
B.1滴水中大约有1.67×1021个水分子﹣﹣分子的体积很小
C.水和过氧化氢化学性质不同﹣﹣分子的构成不同
D.物质热胀冷缩﹣﹣分子的大小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
【解答】解:A、墙内开花墙外香,是因为花香中含有的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向四周扩散,使人们闻到花香,故选项解释正确。
B、1滴水中大约有1.67×1021个水分子,是因为分子的体积很小的缘故,故选项解释正确。
C、水和过氧化氢化学性质不同,是因为分子的构成不同的缘故,故选项解释正确。
D、热胀冷缩,是因为分子间的间隔(而不是大小)随温度的变化而改变,故选项解释错误。
故选:D。
30.(2019•昆明)云南盛产野生菌,我们能闻到某些野生菌散发出的特殊香味,是因为( )
A.分子之间有间隔
B.分子在不断运动
C.分子的体积和质量都很小
D.分子可以再分
【解答】解:能闻到某些野生菌散发出的特殊香味,是因为野生菌中含有的分子是在不断地运动的,向四周扩散,使人们闻到野生菌的香味。
A、由分子的性质可知,闻到特殊香味的主要原因与分子之间有间隔无关,故选项错误。
B、由于分子是在不断地运动的,这是造成闻到特殊香味的主要原因,故选项正确。
C、由分子的性质可知,闻到特殊香味的主要原因与分子的体积和质量无关,故选项错误。
D、由分子的性质可知,闻到特殊香味的主要原因与分子可分无关,故选项错误。
故选:B。
一十五.分子的定义与分子的特性(共1小题)
31.(2018•云南)兰花清香扑鼻,我们能闻到远处兰花的香味是因为( )
A.分子在不断运动
B.分子体积很小
C.分子间有间隔
D.不同分子的化学性质不同
【解答】解:A、能闻到兰花的香味,是由于构成兰花的分子在不断运动,与人的嗅觉细胞接触就会闻到香味。故A正确;
B、能闻到兰花的香味与分子的体积大小无关。故B错;
C、能闻到兰花的香味与分子的间隔无关。故C错误;
D、能闻到兰花的香味与分子的性质无关。故D错误。
故选:A。
一十六.元素周期表的特点及其应用(共2小题)
32.(2019•云南)元素周期表中第118号元素是最新公布中文名称的元素,该元素相关信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元素的元素符号为Uu
B.该元素是金属元素
C.该元素原子的质子数为176
D.该元素的原子序数为118
【解答】解:A、该元素的元素符号为Uuo,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B、该元素是非金属元素,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C、该元素原子的质子数为118,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D、该元素的原子序数为118,该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D。
33.(2019•昆明)2019年是门捷列夫发表元素周期表150周年。为纪念门捷列夫,将在1955年发现的一种新元素命名为“钔”,其在元素周期表中的有关信息如图所示,有关钔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属于金属元素 B.元素符号是Md
C.原子序数是101 D.相对原子质量是258g
【解答】解:A、钔元素是金属元素,该选项说法正确;
B、钔元素元素符号是Md,该选项说法正确;
C、钔原子的原子序数是101,该选项说法正确;
D、钔原子相对原子质量是258,单位不是g,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故选:D。
一十七.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共2小题)
34.(2020•昆明)绿原酸(化学式为C16H18O9)是中药金银花的主要抗菌、抗病毒有效药理成分之一。下列关于该物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相对分子质量为354g
B.由三种元素组成
C.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8:9
D.绿原酸分子由16个碳原子、18个氢原子、9个氧原子构成
【解答】解:A.相对分子质量的单位不是“g”而是“1”,通常省略不写,选项说法错误;
B.由化学式可知,绿原酸(化学式为C16H18O9)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选项说法正确;
C.绿原酸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12×16):(1×18)=32:3,选项说法错误;
D.由化学式可知,每个绿原酸分子是由16个碳原子、18个氢原子、9个氧原子构成的,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B。
35.(2020•云南)芹菜中的芹黄素(C15H10O5)具有抗肿瘤、抗病毒等生物学活性。下列关于芹黄素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芹黄素是有机化合物
B.芹黄素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5:10:5
C.芹黄素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
D.芹黄素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
【解答】解:A.由化学式可知,芹黄素是一种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属于有机化合物,选项说法正确;
B.芹黄素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2×15):(1×10):(16×5)=18:1:8≠15:10:5,选项说法错误;
C.由化学式可知,芹黄素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选项说法正确;
D.芹黄素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2×15):(1×10):(16×5)=18:1:8,可见其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B。
一十八.有关元素化合价的计算(共2小题)
36.(2019•云南)氮化铝(AlN)是一种新型陶瓷材料,其中氮元素的化合价是( )
A.﹣3 B.+2 C.+4 D.+5
【解答】解:铝元素为+3价,设氮元素的化合价是x,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得:(+3)+x=0,则x=﹣3。
故选:A。
37.(2020•百色)稀土是储量较少的一类金属的统称,有“工业的维生素”的美誉。铕(Eu)是稀土元素中化学性质最活泼的元素,Eu2O3中铕元素的化合价为( )
A.+1 B.+2 C.+3 D.+4
【解答】解:氧元素显﹣2价,设铕元素的化合价是x,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得:2x+(﹣2)×3=0,则x=+3价。
故选:C。
一十九.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共2小题)
38.(2020•云南)下列中国古代发明及应用中,只涉及物理变化的是( )
A.火药爆炸 B.手工剪纸 C.粮食酿酒 D.烧制陶瓷
【解答】解:A、火药爆炸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B、手工剪纸过程中只是形状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C、粮食酿酒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D、烧制陶瓷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故选:B。
39.(2019•昆明)下列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A.西瓜榨汁 B.粮食酿酒 C.铜锅生锈 D.面包变质
【解答】解:A、西瓜榨汁过程中,没有生成新物质,是物理变化;
B、粮食酿酒过程中,生成酒精等物质,是化学变化;
C、铜锅生锈过程中,生成碱式碳酸铜等物质,是化学变化;
D、面包变质过程中,生成新物质,是化学变化。
故选:A。
二十.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共4小题)
40.(2019•曲靖)实验室通常用浓盐酸和二氧化锰在加热的条件下制取氯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HCl(浓)+MnO2MnCl2+2X+Cl2↑,则X的化学式为( )
A.H2 B.O2 C.H2O D.HClO
【解答】解:根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MnO2+4HCl(浓)MnCl2+2X+Cl2↑,反应物中锰、氧、氢、氯原子个数分别为1、2、4、4,反应后的生成物中锰、氧、氢、氯原子个数分别为1、0、0、4,根据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不变,则2X中含有4个氢原子和2个氧原子,则每个X分子由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则物质X的化学式为H2O。
故选:C。
41.(2020•金昌)在一定条件下,一密闭容器内发生某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物质
a
b
c
d
反应前的质量/g
40
5
16
15
反应后的质量/g
X
5
30
26
A.b可能是催化剂
B.X的值等于15
C.该反应是分解反应
D.参加反应的c与d的质量比为15:13
【解答】解:A、b反应前后质量不变,可能是催化剂,该选项说法正确;
B、X=40+5+16+15﹣5﹣30﹣26=15,该选项说法正确;
C、反应后a质量减小,是反应物,cd质量增大,是生成物,该反应是分解反应,该选项说法正确;
D、参加反应的c与d的质量比为:(30﹣16):(26﹣15)=14:11,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故选:D。
42.(2019•昆明)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有甲、乙、丙、丁、戊五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变化量如图所示(图中正数表示物质质量的增加量,负数表示物质质量的减少量,0表示物质质量不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反应一定属于置换反应
B.戊一定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C.参加反应的乙、丙的质量比一定为48:23
D.该反应中甲、丁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一定为44:27
【解答】解:A、反应后甲、丁质量增大,是生成物,乙、丙质量减小,是反应物,戊质量不变,可能是催化剂,也可能既不是催化剂也不是反应物和生成物,该反应不一定是置换反应,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B、戊不一定是该反应的催化剂,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C、参加反应的乙、丙的质量比一定为:48:23,该选项说法正确;
D、该反应中甲、丁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不一定为44:27,即甲、丁化学计量数之比是1:1时,甲、丁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44:27,甲、丁化学计量数之比不是1:1时,甲、丁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不是44:27,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故选:C。
43.(2019•昆明)银器发暗是因为形成了黑色的Ag2S.欲使银器变亮,可先用洗衣粉洗去表面油污,再把它和铝片放入碳酸钠溶液中共煮,至银器恢复银白色时,取出银器,用水洗净即可。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Al+3Ag2S+6H2O6Ag+2Al(OH)3+3X↑,X的化学式是( )
A.H2S B.SO2 C.SO3 D.O2
【解答】解:由2Al+3Ag2S+6H2O6Ag+2Al(OH)3+3X↑可知,反应前后铝原子都是2个,银原子都是6个,反应前硫原子是3个,反应后应该是3个,包含在3X中,反应前氢原子是12个,反应后应该是12个,其中6个氢原子包含在3X中,反应前后氧原子都是6个,因此X化学式是H2S。
故选:A。
山西省各市五年(2018-2022)中考化学真题分题型分层汇编-03选择题(中档题): 这是一份山西省各市五年(2018-2022)中考化学真题分题型分层汇编-03选择题(中档题),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4%的H2、7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吉林省各市五年(2018-2022)中考化学真题分题型分层汇编-03选择题(中档题): 这是一份吉林省各市五年(2018-2022)中考化学真题分题型分层汇编-03选择题(中档题),共20页。
云南省各市五年(2018-2022)中考化学真题分题型分层汇编-01选择题(基础题): 这是一份云南省各市五年(2018-2022)中考化学真题分题型分层汇编-01选择题(基础题),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