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选择性必修1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第17课 中国古代的户籍制度与社会治理多媒体教学课件ppt
展开(1)丞相主管全国户籍工作,各级地方政府也均有专门人员主管户籍。(2)户是政府征派赋役的单位。百姓编户入籍后,便成了封建国家的“编户齐民”。(3)政府为掌握人口数,定期进行人口调查。
史料阅读:沛公至咸阳,诸将皆争走金帛财物之府分之,(萧)何独先入收秦丞相御史律令图书藏之。沛公为汉王,以何为丞相。……汉王所以具知天下阸塞,户口多少,强弱之处,民所疾苦者,以何具得秦图书也。 ——《史记•萧相国世家》
对封建国家而言,赋役是国家财政的根本,而户籍是赋役征发的依据。
国家开始大规模编排民户,制定户籍。
户籍实行分类登记制度,除一般百姓的户籍外,还有宗亲贵族的宗室籍、官吏的宦籍、商贾的市籍等。
为户籍相伍。 ——秦献公四境之内,丈夫、女子皆有名于上,生者著,死者削。 ——《商君书》
东汉末年,战事频繁,人口流动加剧,豪强地主与国家争夺人口,户籍散乱。
东汉时期,通过各种方式豪强地主都占有了大量土地,通常又采取田庄式的生产经营方式。在当时的田庄中,有农、林、牧、渔各业,具有极强的自给自足性质。(田庄仅仅靠几个人是无法耕种大片土地的,因此豪强地主还需要足够的人,比如地主需要足够多的工作人员(佃户)来耕种土地,同时又需要足够的管理人员(宗族成员)来管理佃户)后期豪强地主也随着庄园经济的发展而改变,最终形成了门阀、士族。他们长期盘踞中央政府的要职
(1)西晋短暂统一中国,重建户籍,以黄纸登记户主姓名、年龄、家庭情况,装订成册,称为“黄籍”。(2)东晋政府对南方土著居民仍然以黄籍进行登记,对从北方南渡而来侨居的州、郡、县人口以“白籍”进行登记,不征收赋役。(3)东晋后期和南朝,政府为增加赋役,不时将侨居糊口编入所居郡县户籍,称作“土断”,使白籍人口土著化,承担赋役。
5.魏晋南北朝时期:(P99 历史纵横)
1、社会动乱和人口流动打破了原有的户籍管理制度,封建政府无法掌握人口、田亩等信息。2、土地兼并,导致部分人口失去土地成为地主阶级的依附阶层,无法承担赋役。3、为保障政府的赋役征发,封建政府不得不重新制定新型户籍分类标准。
隋朝建立后,命州县官 “大索貌阅”,将人口体貌与户籍登记相比较,重新核定户籍,严防不实。
隋文帝于开皇三年(583年)下令州县官吏“大索貌阅”,即按户籍上登记的年龄和本人体貌进行核对,检查是否谎报年龄,诈老诈小。通过检查,大量隐漏户口被查出,增加了政府控制的人口和赋税收入。
输籍定样又称“输籍法”,是中国隋朝制定各户等级和纳税标准的办法。政府利用这一手段搜括隐藏户口,以防止人民逃税和抑制士族、豪强占有劳动人口,从而确保政府收入,加强中央集权。
唐承隋制,管理更严,户籍三年一造。政府会通过人口核查将逃避登记的人口搜查出来,称为“刮户”。
材料 由于唐政权强力推行了籍账制度,从而借此检括出大批隐漏人口,复核出人丁的实际年龄,大大防止了虚报年岁以规避税役的弊端,达到了维护社会秩序、最大限度搜刮租调征发力役的目的。——周秀女《从敦煌户籍残卷看唐代籍账制度》
户籍分主户与客户。主户:指拥有土地、缴纳赋税的税户;客户:没有土地的佃户。
北宋初,客户占总人口的40%,到1072年,客户所占比例下降到30%,为国家承担赋役的主户人口所占比例上升。
导致宋朝户籍制度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原因:宋代“不立田制”商品经济发展,土地兼并严重,按人头纳税易致赋税不均,故纳税根据土地来算,相应的户籍制度与土地融合,适应了土地私有的社会发展要求。
元朝的户口类型比较复杂,按职业可以分为军户、民户、匠户、僧道户、儒户、灶户、渔户等,统称为“诸色户计”,一旦定籍,就得“各安生理”,世代相袭,不得变动。
(1)明朝继承了元朝以职业定户籍的做法,户籍分民籍、军籍、匠籍等。(2)明朝户籍册称“黄册”,以里甲制为基础,每里一册,详列各户人口、田土、房屋黄册。
(1)清朝普通户籍基本沿袭明制,但管理相对松弛。(2)到清前期赋役实行固定丁银、摊丁入亩,户籍的作用大为削弱。(3)乾隆年间,朝廷谕令户籍永停编审,此后政府只是按照一定的组织制度登记人口数量。
“滋生人丁,永不加赋”:1712年,康熙帝规定以前一年的丁银作为定额,不再增加;“摊丁入亩”:雍正帝即位后,将这笔丁银分摊到田亩中,从此,在中国历史上存在了2000多年的人头税彻底废除,国家对百姓的人身束缚进一步减弱。
课堂探究:中国古代户籍制度的作用与特点
户口漏于国版,夫家脱于联伍,避役者有之,弃捐者有之,浮食者有之,于是奸心竟生,伪端并作矣。小则盗窃,大则攻劫,严刑峻法不能救也。 ——汉代徐干《中论・民数篇》中国古代户籍制度,从来就不是单纯的户口数量的调查统计,也并非只有人口调查管理与社会治安功能。中国封建社会统治集团,对人民进行控制和剥削的主要形式中,土地与人民的封建依附关系的结合是最基本的。甲兵与税赋,自然就是由被束缚于一定的土地上的人民负担了。而所有这一切都是建立在户籍制度的基础上。” ——周积明《中国社会史论》
功能:①社会控制;②经济剥削,征收赋税、徭役;③基层管理。特点:①历史悠久,不断发展完善;②户籍制度与赋役、行政管理、社会治安相结合;③对人口流动控制严格。④带有宗法伦理色彩。⑤等级特权色彩浓厚。⑥一定程度上适应了当时社会经济发展,也加深了传统小农经济社会的闭塞性和封闭性。
基层组织(区划和户籍管理)
社会治理(维护社会治安)
五家为伍,十家为什,百家为里,互相监督
百户为里,五里为乡,城内设坊,郊外设村,设里正、坊正、村正
十户为一甲,一百一十户为一里,设甲首、里长
清初实行里甲制,后推行编制严密的保甲制:十户为牌,设牌长;十牌为甲,设甲长;十甲为保,设保长
兼具区划和户籍管理性质的乡里制与旨在维护社会治安的保甲制合一
二、历代基层组织与社会治理
杜佑的《通典》记载: “大唐令……在邑居者为坊,别置正一人,掌坊门管钥,督察奸非,并免其课役。 ”据此材料可推断,唐朝时 “坊正 ”( )A.负责城乡间政令传递B.维护城内的基层治安C.掌管官吏的业绩考核D.负责在坊内分配徭役明末到清嘉庆年间,江南松江府经过几次政区重组,县愈分愈小,愈分愈多,原来的东、西乡之别,成了县与县的差异。这反映了( )A.社会经济的发展B.基层治理的低效C.百姓税赋的沉重D.城乡差距的缩小
趋势: ①由乡里制向保甲制 ②由乡官制向职役制转变 ③国家对乡村治理的干预和控制逐步增强,乡村自治功能逐步减弱。 ④历代政府注重建立基层民众的自我管理与相互监督机制原因: ①国家的统一,封建专制的强化; ②维护小农经济发展,社会稳定的需要。
(1)原因古代社会生产力水平低,自然灾害频发,人民生活缺少保障,需要国家和社会提供必要的、及时的救助。(2)作用:社会救济为民众提供了一定的生活保障,以保证人口繁衍和正常生产活动的进行,客观上有利于维护统治。
国无九年之蓄,曰不足;无六年之蓄,曰急;无三年之蓄,曰国非其国也。 ——《礼记•王制》仓无备粟,不可以待凶饥。 ——《墨子•七患》
三、历代社会救济与优抚政策
(3)政府救济历代社会救济的主体是掌握大量资源的政府,民间组织处于辅助地位。①汉朝建立常平仓制度,积谷备仓,调节粮价。②隋唐时期,政府既重视官方储备,也大力提倡民间积储。隋文帝置仓积谷,还鼓励民间自置义仓。官仓救大灾,义仓防小灾。
隋文帝于开皇三年“以仓库尚虚,卫州置黎阳仓,洛州置河阳仓,陕州置常平仓,华州置广通仓,转相委输,漕关东之粟以给京师。”――《唐六典》卷20《常平署》
(4)社会力量救济①宗族内部的救助活动逐渐兴起。a.代表:北宋范仲淹在族内创设义田,赈济族人,影响深远。b.作用:宗族通过设立族产(义田、义学、义宅、义冢),在衣食、住行、婚娶、蒙养,丧葬等方面资助族中贫困者。②明清时期,慈善组织开始兴起,出现了善堂、善会等慈善机构。
(5)特点①历代社会救济的主体是掌握大量资源的政府, 民间社会处于辅助地位。②政府救济的重点在救灾,核心在于保证粮食供应,同时还会疏导和安置流民,鼓励民间富户救济灾民。③社会力量的救济活动侧重于日常生活中的赈济如收养弃婴和孤儿、接济贫民等。④针对不同对象采取不同救济措施。
中国古代一直有优抚老弱贫苦等弱势群体的传统,尊敬与赡养老人,保障鳏寡孤独的生活。(1)尊敬与赡养老人:①秦汉时期,皇帝有时会赐给高龄老人手杖—鸠杖,以示尊重。②明初朝廷令各地有司优抚高年平民,八十岁以上月给米五斗、酒三斗、肉五斤。(2)保障鳏寡孤独①从唐朝开始,政府设有收容贫老、孤儿和乞讨流浪人员的专门机构养病坊。②宋朝:福田院;③元朝:众济院④清朝:养济院
安济院也作“养济院”。在《武林旧事》中记载,“贫而无依者,则有养济院”。指贫困无依靠的老人,可以进养济院,如同现在的养老院。
宗族内部的救助活动兴起
乡里制与保甲制逐步合一
政府对百姓的人身束缚逐渐减弱
宗族、慈善组织的作用逐渐增大
高中历史第17课 中国古代的户籍制度与社会治理教课课件ppt: 这是一份高中历史第17课 中国古代的户籍制度与社会治理教课课件ppt,共29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历代户籍制度演变,主户与客户,诸色户计,2社会救济,“天下第一仓”,3优抚政策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1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第17课 中国古代的户籍制度与社会治理课文课件ppt: 这是一份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1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第17课 中国古代的户籍制度与社会治理课文课件ppt,共47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社会治理,答案D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历史第六单元 基层治理与社会保障第17课 中国古代的户籍制度与社会治理评课ppt课件: 这是一份历史第六单元 基层治理与社会保障第17课 中国古代的户籍制度与社会治理评课ppt课件,共4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