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高中语文部编版必修上册课件03 教学课件_拿来主义1

    高中语文部编版必修上册课件03 教学课件_拿来主义1第1页
    高中语文部编版必修上册课件03 教学课件_拿来主义1第2页
    高中语文部编版必修上册课件03 教学课件_拿来主义1第3页
    高中语文部编版必修上册课件03 教学课件_拿来主义1第4页
    高中语文部编版必修上册课件03 教学课件_拿来主义1第5页
    高中语文部编版必修上册课件03 教学课件_拿来主义1第6页
    高中语文部编版必修上册课件03 教学课件_拿来主义1第7页
    高中语文部编版必修上册课件03 教学课件_拿来主义1第8页
    还剩14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 上册12 拿来主义教学课件ppt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 上册12 拿来主义教学课件ppt,共22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预习助读,新知讲解,读一读加点字,知识积累,研习讨论与鉴赏,问题研讨,课堂活动,思路整合,整合建构,素材挖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写作背景】 本文选自《且介亭杂文》(《鲁迅全集》第六卷),写于1934年6月4日。其时国民党反动统治集团和帝国主义互相勾结,一个“送去”,一个“送来”,中国面临着“殖民地化”的严重危机。而当时《文学》月刊正在讨论如何对待“文学遗产”问题,在讨论中存在着“全盘肯定”和“全盘否定”两种错误倾向。同时革命队伍内部在对待中外文化遗产的问题上存在着不一致的看法。针对这些情况,鲁迅写了《拿来主义》一文,揭露了帝国主义的侵略政策和反动派的卖国罪行,阐明了正确对待中外文化遗产的基本观点。
    【相关链接】 《且介亭杂文》收集了鲁迅1934年至1936年所作杂文,共三集。有一段时间,鲁迅先生住在上海闸北帝国主义越界筑路的区域,这个地区有“半租界”之称。因此鲁迅先生将“租界”二字各取一半,成“且介”,以表憎恨之情。“且介亭”表明这些杂文是在上海半租界的亭子间里写的,形象地讽刺了国民党统治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黑暗现实。
    全文可以划分为四个部分,请划分部分并写出每一部分的大意。答:第一部分(第①~②段):揭露“送去主义”在学艺上的表现及其鼓吹者的媚外行径,与一味“送去”针锋相对,提出“拿来”。 第二部分(第③~⑤段):揭露送去者与“送来”者的奴才主子关系,辨明“抛来”与“抛给”的不同,提出“拿来主义”。 第三部分(第⑥~⑦段):揭露“送来者”的真面目,划清“拿来”与“送来”的界限,提出“拿来主义”的要旨: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第四部分(第⑧~⑩段):批判对待文化遗产的三种错误态度,指出“拿来主义”者对待文化遗产应是“占有”“挑选”和创造,最后得出结论。
    2.解释下列词语(1)碰钉子:比喻遭到拒绝。(2)礼尚往来:在礼节上讲求有来有往。(3)自诩:自夸。(4)冠冕:意思是很体面,有气派。(5)不管三七二十一:不顾一切;不问是非情由。(6)残羹冷炙:吃剩的饭菜,喻指权贵的施舍。(7)勃然大怒:形容人大怒的样子。勃然,因生气或惊慌等变脸色的样子。
    3.辨析下列词语的用法(1)未免 不免辨析:两者都是副词。“未免”,不能不说是……(表示不以为然),用来缓和句子的语气,含有委婉批评的意味。“不免”是“免不了”之意,用来加强句子的语气,表示某种结果在客观上不可避免。例句:①你的顾虑未免多了些。②明明感到生活之“重”的人却要追逐“轻”的生活姿态,不免要付出更多的代价。
    (2)故弄玄虚 弄虚作假辨析:两者都有“使用一定的手法欺骗人”的意思,但词义的侧重点不同。“故弄玄虚”,指故意玩弄使人迷惑的花招儿,多用在书面语中。“弄虚作假”,指耍花招儿,欺骗人。前者侧重“使人迷惑”,后者侧重“欺骗”。例句:①鲁迅先生时常为民请命,对那些故弄玄虚、诓骗民众的御用文人进行无情的抨击。②我们提倡实事求是,反对在工作中弄虚作假。
    【任务一】 把握作者的观点态度1.“闭关主义”的做法是什么?为什么行不通?参考答案:做法是“自己不去,别人也不许来”。因为“给枪炮打破了大门”,遭到了帝国主义的武力逼迫,“又碰了一串钉子”。2.“抛来”和“抛给”有何区别?参考答案:抛来——把无用的东西抛弃掉,或者无代价地送人或施舍,一般不怀有什么不良的动机或目的。抛给——有目的、带恶意地输出。3.“拿来”的观点是在哪一段提出来的?是从哪一段开始阐述其要旨的?参考答案:第2段提出“拿来”后,第5、6段再次提到,直到第7段,才开始正面阐述“拿来主义”这一主张。
    4.文章最后一段共5句话,如果这5句话是5个问题的答案,那么应该是哪5个问题?参考答案:
    【任务二】 学习本文的论证方法1.作者要提倡“拿来主义”,为什么先从“闭关主义”和“送去主义”写起?参考答案:近代的“闭关主义”导致了现在的“送去主义”,“送去主义”和“拿来主义”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破”正是为了“立”。2.作者以“大宅子”为例批判了三种错误对待文化遗产的人,他们的行为和实质是什么?参考答案:
    3.为了说明正确对待文化遗产的态度,作者运用了一系列比喻,请根据喻体,写出本体,并指明作者的态度。参考答案:
    鲁迅先生在《拿来主义》一文的结尾强调“首先要这人沉着,勇猛,有辨别,不自私”,但鲁迅先生没有说“其次”应该怎样。结合你对“拿来主义”的理解,谈谈你认为还要注意什么。提示:解答此题,可结合怎样“拿”和“拿什么”分析,也可结合“如何拿”理解。
    【审美鉴赏】 巧用比喻,浅易幽默《拿来主义》是巧妙地运用比喻论证的典例。本文以小见大,就近取譬,通过细小的、人们熟悉的事物来阐明一个抽象的深刻的道理,这是鲁迅杂文突出的写作特点之一。文中的8、9两段,集中运用了比喻论证法。第8段中,作者用“譬如罢”这一标志语,引出后面的若干比喻:“大宅子”“孱头”“昏蛋”“废物”等,比喻文化遗产和对待文化遗产的不同态度。在第9段中,作者用“鱼翅”“鸦片”“烟枪、烟灯、姨太太”分别比喻文化遗产中的“精华”“精华与糟粕并存的部分”与“糟粕”。两段中的比喻,新颖别致,形象生动,将深奥、抽象的道理说得浅显和具体,收到了很好的表达效果,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鲁迅幽默风趣的语言、巧用比喻的手法,很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杰出的幽默才能,卓越的讽刺艺术,使鲁迅的杂文机趣横生,让读者发出会心的微笑。

    相关课件

    人教统编版必修 上册12 拿来主义示范课ppt课件: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必修 上册12 拿来主义示范课ppt课件,共24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走近作者,文学积累,作品背景,文章结构,分析阅读,举例论证,第一段,第三段,第四段,第六段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统编版必修 上册12 拿来主义图文课件ppt: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必修 上册12 拿来主义图文课件ppt,共38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作者名片,背景链接,文学常识,知识梳理,初读课文·明大意,文脉预览,精读课文·细揣摩,答案B,因文学法,素材积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统编版必修 上册第六单元12 拿来主义教学ppt课件: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必修 上册第六单元12 拿来主义教学ppt课件,共36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丧权辱国仰人鼻息,闭关主义送来主义,遭受侵略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