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下载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湖南省邵阳市第二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湖南省邵阳市第二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01
    湖南省邵阳市第二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02
    湖南省邵阳市第二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03
    还剩10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5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湖南省邵阳市第二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展开
    这是一份湖南省邵阳市第二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考试结束后,将答题纸交回,请梳理材料三的行文思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座位号、班级等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答题纸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修辞立其诚”,是《易传·文言》的一句话。这句话虽然是二千年以前讲的,现在仍应加以肯定,仍应承认这是发言著论写文章的一个原则。“立其诚”即是坚持真实性。诚者实也,真也。现代所谓真,古代儒家谓之为“诚”。(在中国哲学史上,首先用“真”字的是道家。《庄子》说:“道恶乎隐而有真伪?”以真伪对举,始于庄子。)
    “立其诚”可以说包括三层含义,一是名实一致,二是言行一致,三是表里一致。
    名实一致即是言辞或是命题与客观实际的一致。一般言辞的内容包括许多命题。哲学命题与科学命题都是表示客观事实或客观规律的。哲学命题与科学命题都可称为理论命题,理论命题符合客观实际,就是真理的揭示。文学不是表示客观事实或客观规律的,然而也必须对于事物现象的本质有所显示,才能够感动人心。
    言行一致亦即理论与实践一致,思想与行动一致。浅言之,即一个人的言论与他的行为一致;深言之,即学说理论与社会实践一致。古语说:“听其言而观其行。”听一个人的言论还要看他的行为是否符合他的言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与社会实践相符合的,才能称为真理。
    表里一致即心口一致,口中所说的与心中所想的应该一致。如果口说是一套,心里所想的却是另一套,是谓说假话,是很明显的不诚。“修辞立其诚”,首先要表达自己的真实思想。
    学说、言论、文章,都有一个诚伪的问题。
    (摘编自张岱年《修辞立其诚》)
    材料二:
    关于“修辞立其诚”的内涵有多种解说,尚无定论,但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求修辞者持中正之心,怀敬畏之情,对自己的言辞切实承担责任,采用恰当的方式进行表达。简而言之,就是怀真诚之心,发出来自心灵的声音,讲真话。
    小说家卡佛说,写作或其他的艺术创作都不仅仅是自我表述,它是一种交流。一个从事文学创作的人,在他拿起笔,以文字发声,诚挚而坚韧地与外围交流时,他便从个体的孤立中走出,与外围发生了碰撞、融合或抗衡。总之,作者与生活是在相互影响,相互渗透。
    不能不说,再个体的文字,也是有意义的,而这已足够。那些源自心灵的文字,其实已在日积月累中,自觉不自觉地与生活发生关联,并参与良性生活的构建。
    生活承载的时代感严峻地摆在每个作者面前,我们该如何去对待?这一问题涉及文字的担当性。
    纳博科夫在《文学艺术和常识》中这样说道:有时,在事物的进程中,当时间的溪水变成一股混沌之流,历史的洪荒漫过我们的地窖,认真的人们总要在作家、国家和宇宙之间寻找内在关系,而作家自己也开始为他们的职责忧心忡忡。他在语重心长地告诉我们,真正意义上的写作从来就不是轻松的,不是私人的。每一个作家拿起笔时,都会出于本能地进行有关生活、命运、环境、时代、精神等等的思考。这些东西看似芜杂又虚妄,却构成了作家的创作资源和作品的重要内容。也正是因其具有芜杂又虚妄的特性,作家内心才会有困惑、痛苦和挣扎。真正的作家会为文字只停止于表象描摹而不安,从而在对命运处境作深邃思考上不断努力并清晰地将其呈现出来。
    从这层意义上讲,说真话,发出心灵的声音,实际上就是充分表现心灵探索的深度,构建灵魂的高度,并发散情感的温度,书写出时代生活的复杂性和可能性。
    我们处在历史绵长、文化驳杂、物质与精神越来越背离的时代,可以说各类问题层出不穷,形势相当严峻。这当然是限制,但也恰恰是机遇。它在砥砺作家真诚面对,“修辞立其诚”,创作出具有担当的文字,收获大情怀大境界。
    (摘编自朱朝敏《修辞立其诚》)
    材料三:
    古人讲“修辞立其诚”。写作首先要诚恳、诚实、真诚、坦诚地对待读者,讲真话,不讲假话。但这是否意味着只要讲的是真心话就合乎道德?季羡林先生有句名言:“假话不能说,真话不全说。”季先生的这一思想,既适用于日常生活中说话,更适用于写作,写作时不能只讲真话。
    无论写文学作品还是写各种论著,都不同于写日记,都不是纯粹个人的自言自语,更不是个人内心思想自然主义的宣泄和展示。写作是为了让别人看,势必会对读者产生影响。由于人的内心世界复杂多变,感受和见解有正误之分,欲望和念头有正邪之分,心境和情绪有积极与消极之分。如果写作的人只注重讲真话,不考虑影响作用和社会效果,心里想啥就写啥,把内心所有的东西都统统宣泄出来,文坛就会乱象丛生。现在有的人写文学作品,把内心中贪婪、淫秽的肮脏思想,都借用艺术形式来展露和渲染,严重地玷污了圣洁的文学园地,熏染着人们的心灵。
    写作是为社会创造精神财富,为读者提供精神食粮。凡是写出来公开发表的东西,都应当能对人们的心灵起到滋养、启迪、保健和导向的作用;凡是写作之人,都应当具有社会责任感和为读者服务的意识。写作时,从选题立意、谋篇布局,到每一段文字、每一句话,都要慎重考虑社会需求和可能产生的社会效果,力求为读者提供营养丰富、健康洁净的精神食粮。这就决定了,写作讲真话,应从实际出发,通过深入理性思考,对什么话该写、什么话不该写,进行慎重的辨别、选择和取舍。
    (摘编自李贵富、王长存《也说“写作讲真话”》)
    1.下面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现代的“真”与古代的“诚”一脉相承,无论古今,求真求诚都是发言著论应该秉承的一个原则。
    B.当创作者用文字与外界交流时,文字就与生活发生了关联,尽管这可能并非出于创作者的自觉。
    C.纳博科夫的相关论述,从文学对时代能否担当和担当多少两个方面,具体阐释了文字的担当性。
    D.文字不能仅仅描摹表象,还要能清晰地呈现对命运处境的深邃思索,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写作。
    2.根据材料内容,下面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学虽不是理论命题,但若想具有打动人心的力量,也不能违背客观实际,也要符合名实一致原则。
    B.当下时代中问题和机遇并存,创作者只要真诚面对生活,勇于担当责任,就能收获大情怀大境界。
    C.写作不同于写日记,不是纯粹个人的自言自语,创作者不能表达个人的内心世界,以免带来负面影响。
    D.创作者要立足实际,对写作内容进行辨别取舍,这就要求作者具有社会责任感和为读者服务的意识。
    3.结合材料内容,下面表述不符合材料一“三个一致”内涵的一项是(3分)
    A.“因也者,舍己而以物为法者也。”在接触外物的时候不要对外物有所损益,应力求避免主观的干扰,认识外物的本来面目。
    B.“务正学以言,无曲学以阿世。”我们说话时必须以正确的理论为基础,不可曲解经义迎合世俗,否则就背离了真理。
    C.“爱真理,忠实地生活。对自己忠实,对别人也忠实。”所谓“讲真话”不过是讲自己心里的话,讲自己思考过的话。
    D.“小说和一切艺术形式都是以假的形式说真话。”文学创作既需要虚构,也需要说真话,虚构与说真话之间并不矛盾。
    4.请梳理材料三的行文思路。(4分)
    参加援助2020年武汉抗疫的杨医生,打算撰写一本自传性质的武汉抗疫回忆录。请结合这几则材料,给杨医生提三条写作建议。(6分)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吴召儿
    孙犁
    我们机关搬到三将台,是个秋天,枣儿正红,芦苇正吐花。我们来了一群人,不管牛棚马圈全住上,当天就劈柴做饭,上山唱歌,一下就和老乡生活在一块儿了。
    我组织民校妇女识字班,课程第一是唱歌,歌唱会了,剩下的时间就碰球。山沟的青年妇女们,碰起球来,真是热烈,整个村子被欢笑声浮了起来。
    一天,我翻着点名册,随便叫了个名字:“吴召儿!”
    我听见嗤的一声笑了。抬头一看,在人群末尾,靠着一根白杨木柱子,站起一个女孩。她正在背后掩藏一件什么东西,好像是个假手榴弹,坐在一处的女孩子们望着她笑。她红着脸转过身来,笑着问我:“念书吗?”
    “对!你念念头一段,声音大点儿。大家注意!”
    她端正地立起来,两手捧着书,低下头去,就念开了,书念得非常熟快动听。就是她这认真的念书态度和声音,不知怎的一下就印进了我的记忆。下课回来,走过那条小河,我听到了只有在阜平才能听见的那激动的水流的声响,听到在这山草衰白柿叶霜红的山地,还没有飞走的一只黄鹂的叫唤。
    十一月“反扫荡”。我当了一个小组长,我们的向导老不来。我跑到村长家里去找,村长散披着黑羊皮袄,见我就笑着说:“男的分配完了,给你找了一个女的!”
    “女的就女的吧,在哪里呀?”我说。
    一个女孩子跑出来,穿着一件红棉袄,一个新鲜的白色挂包,斜在她的腰里,装着三颗手榴弹。
    “真是,”村长也在抱怨,“这是‘反扫荡’呀,又不是到区里验操,也要换换衣裳!红的目标大呀!”
    “尽是夜间活动,红不红怕什么呀,我没有别的衣服,就这一件。”女孩子笑着,“走吧,同志!”说着就跑下坡去。
    在路上,她走得很快,我跑上前去问她:“我们先到哪里?”
    “先到神仙山!”她回过头来一笑,这时我才认出她就是那个吴召儿。
    “到了神仙山,我有亲戚。”她说,“我姑住在山上,她家的倭瓜又大又甜。今天晚上,我们到了,我叫她给你们熬着吃个饱吧!”
    天黑的时候,我们才到了神仙山的脚下。她爬得很快,走一截就坐在石头上望着我们笑,像是在这乱石山中,突然开出一朵红花,浮起一片彩云来。
    北斗星转下山去,我们才到了她姑的家。
    “这都是我们的同志。”吴召儿大声对她姑说,“快给他们点火做饭吧!”老婆子拿了一根麻秸,在灯上取着火,就往锅里添水。吴召儿和她姑有说不完的话。
    “你爹给你买的新袄?”姑问。
    “他哪里有钱?是我给军队上纳鞋底换的。”
    第二天,我们在这高山顶上休息了一天。
    以后每天黎明,吴召儿就把我唤醒,一同到那大黑山的顶上去放哨。山顶不好爬,又危险,她先爬到上面,再把我拉上去。山顶上有一丈见方的一块平石,长年承受雨水,被冲洗得光亮又滑润。我们坐在那平石上,月亮和星星都落到下面去,我们觉得飘忽不定,像活在天空里。
    这一夜下起大雨来,雨下得那样暴。在这样高的山上,我们觉得不是在下雨,倒像是沉落在波浪滔天的海洋里。风狂吹着,那块大平石也像要被风吹走。
    吴召儿紧拉着我爬到大石的下面,不知道是人还是野兽在那里铺好了一层软软的白草。听到四下里山洪暴发的声音,雨水像瀑布一样,从平石上流下,我们像钻进了水帘洞。
    一清早放晴,我们就看见从邓家店起,一路的村庄,都在着火冒烟。我们看见敌人像一条虫,在山脊梁上往这里爬行。一路不断响枪,那是各村伏在山沟里的游击组。吴召儿说:“今年,敌人不敢走山沟了,怕游击队。可是走山梁,你就算保险了?兔崽子们!”
    敌人的目标,显然是在这个山上。吴召儿把身上的手榴弹全拉开弦,跳起来说:“你去集合人,我去截兔崽子们。”她在那乱石堆中,跳上跳下奔着敌人的进路跑去。
    我喊:“红棉袄不行啊!”
    “我要伪装起来!”吴召儿笑着,一转眼的工夫,她已经把棉袄翻过来。棉袄是白里子,这样一来,她就活像一只逃散的黑头的小白山羊了。一只聪明的、热情的、勇敢的小白山羊啊!
    她登在乱石尖上跳跃着前进。那翻在里面的红棉袄,还不断被风吹卷,像从她的身上撒出的一朵朵的火花,落在她的身后。
    当我们集合起来,从后山上跑下,来不及脱鞋袜,就跳入山下那条激荡的大河的时候,听到了吴召儿在山前连续投击的手榴弹爆炸的声音。不知她现在怎样了。我能断定,她的生活和历史会在我们这一代生活里放光的。
    1949年11月
    (有删改)
    6.下列对小说思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小说写“我们”组织民校妇女识字、唱歌、碰球,既表现了我党主张男女平等的思想,对群众的文化教育,更表现出融洽的军民鱼水之情。
    B.“我听到了只有在阜平……一只黄鹂的叫唤”表明吴召儿认真动听的读书声给“我”留下了深刻美好的印象。
    C.吴召儿发现敌人的行动轨迹后,立即让“我”去集合人员,自己只身跑去截击敌人,还不忘记把自己伪装起来,这说明她对敌作战经验丰富。
    D.小说结尾给“我”也给读者留下了悬念和无尽牵挂,但“我”坚信革命志士以及广大群众为民族解放事业英勇奋斗、不怕牺牲的革命精神会被永远铭记。
    7.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小说写吴召儿出场时在背后掩藏东西,这为后文写她勇敢杀敌埋下了伏笔。
    B.小说写“我”与吴召儿第二次见面时,她穿着红棉袄,挎着白挂包,包里装着三颗手榴弹,运用白描手法,刻画出了一个英姿飒爽、时刻准备战斗的战士形象。
    C.小说对“村长”和“姑”这两个次要人物的描写着墨不多,但动作、语言等相关描写均富有个性,其行为也从侧面表现了老百姓对党领导的抗战的支持。
    D.小说中画横线处描写了雨之“暴”,风之“狂”,凸显了山顶环境的恶劣,为下文表现吴召儿不怕暴雨、不畏困难的形象作铺垫。
    8.小说为什么要多次描写“红棉袄”?请简要分析。(4分)
    9.孙犁的“荷花淀派”作品,一般都充满乐观主义精神和浪漫主义气息,此篇也不例外。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帝[注]诏曰:“法者,治之正也。今犯法已论,而使无罪之父母、妻子、同产坐之,及为收帑,朕甚不取!其除收帑诸相坐律令!”诏振贷鳏、寡、孤、独、穷困之人。又令:“八十已上,月赐米、肉、酒;九十已上,加赐帛、絮。赐物当禀鬻米者,长吏阅视,丞若尉致;不满九十,啬夫、令史致。二千石遣都吏循行,不称者督之。”时有献千里马者。帝曰:“鸾旗在前,属车在后,吉行日五十里,师行三十里。朕乘千里马,独先安之?”于是还其马,与道里费,而下诏曰:“朕不受献也。其令四方毋来献。”帝既施惠天下,诸侯、四夷远近欢洽;乃修代来功,封宋昌为壮武侯。癸卵晦,日有食之。诏:“群臣悉思朕之过失,举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者,以匡朕之不逮。”因各敕以职任,务省繇费以便民;太仆见马遗财足,余皆以给传置。颍阴侯骑贾山上书言治乱之道曰:“臣闻雷霆之所击,无不摧折者;万钧之所压,无不糜灭者。今人主之威,非特雷霆也;势重非特万钧也开道而求谏和颜色而受之用其言而显其身士犹恐惧而不敢自尽又况于纵欲恣暴恶闻其过乎震之以威,压之以重,虽有尧、舜之智,孟贲之勇,岂有不摧折者哉!如此,则人主不得闻其过,社稷危矣。”帝嘉纳其言。帝每朝,郎、从官上书疏,未尝不止辇受其言。言不可用置之,言可用采之,未尝不称善。帝从霸陵上欲西驰下峻阪。中郎将袁盎骑,并车搅辔。帝曰:“将军怯邪?”盎曰:“臣闻‘千金之子,坐不垂堂’。圣主不乘危,不徼幸。今陛下骋六飞驰下峻山,有如马惊车败,陛下纵自轻,奈高庙、太后何!”帝乃止。
    (选自《资治通鉴·汉记五》,有删改)
    [注]帝,这里指汉文帝。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势重/非特万钧也/开道而求谏/和颜色而受之/用其言而显其身/士犹恐惧而不敢自尽/又况于纵欲恣暴/恶闻其过乎/
    B.势重/非特万钧也/开道而求/谏和颜色而受之/用其言而显其身/士犹恐惧而不敢自尽/又况于纵欲恣暴恶/闻其过乎/
    C.势重/非特万钧也/开道而求谏/和颜色而受之/用其言而显其身/士犹恐惧而不敢自尽/又况于纵欲恣暴恶/闻其过乎/
    D.势重/非特万钧也/开道而求/谏和颜色而受之/用其言而显其身/士犹恐惧而不敢自尽/又况于纵欲恣暴/恶闻其过乎/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二千石,古代官职名,汉郡守俸禄为两千石,故有此称。
    B.晦,文中指晦暗、不明,也用来指农历每月的第一天。
    C.尧,传说中的中国古代帝王,他通过禅让制度传位于舜。
    D.陛下,指站在宫殿台阶下的侍者,后演变为对帝王的尊称。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汉文帝下诏废除各种株连家属的律令,他认为法律对违法者本人做了处罚之后还要株连到他本来没有犯罪的父母等人是不公正的。
    B.汉文帝即位后,关心百姓疾苦,救济那些失去依靠和穷困的人,对天下普施恩惠;各国诸侯和四夷部族与朝廷的关系也都很融洽。
    C.有人向皇帝进献日行千里的宝马,汉文帝认为自己用不上这样的宝马,于是他把马还给了进献者,还命令全国不必前来进献。
    D.汉文帝从霸陵上山,想向西从陡坡上纵马奔驰下山。中郎将袁盎劝谏说圣明的君主不能轻易冒险和企求侥幸,汉文帝阻止他劝谏。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群臣悉思朕之过失,举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者,以匡朕之不逮。(4分)
    (2)未尝不止辇受其言。言不可用置之,言可用采之,未尝不称善。(4分)
    14.发生日食后,汉文帝除了下诏外,还下令要求怎么做?请简要说明。(3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5~16题。
    分题得渔村晚照 徐照①
    渔师得鱼绕溪卖,小船横系柴门外。
    出门老妪唤鸡犬,收敛蓑衣屋头晒。
    卖鱼得酒又得钱,归来醉②倒地上眠。
    小儿啾啾问煮米,白鸥飞去芦花烟。
    [注]①徐照,南宋诗人,布衣终身,穷困潦倒。②醉,渔夫卖鱼得钱少,借酒消愁。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诗人关注渔夫的日常生活,描述了一幅真实自然的渔家的生活场景。
    B.本诗采用工笔手法,生动地描写了渔夫打鱼、卖鱼、买醉而归的情景。
    C.诗歌的语言质朴,内容通俗易懂,字里行间表达了诗人对渔家的情感。
    D.诗歌结尾以景结情,描写白鸥悄然地离去,飞向芦花丛中,耐人寻味。
    16.有评论说这首诗反映了渔家生活的艰辛和贫苦。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王安石《桂枝香·金陵怀古》使用了杜牧《泊秦淮》中“ , 。”这一语典,表达对国家安危的担忧。
    (2)比喻在文章中是常用的修辞手法,如《阿房宫赋》中“ , 。”用比喻的方法形象地说明了阿房宫中走廊和屋檐的建筑特征。
    (3)治理国家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古人对治国有许多的经验和体会,如孔子认为“ , 。”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3小题,11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题。
    90年代的一个春天,我第一次去菏泽看牡丹。进园看花的人______,硕大的花朵______,场面壮观,让人震撼。从那以后,牡丹园成了我和同学们的好去处,园内每处景点,我都能______。有段时间,我特别喜欢在晚上看牡丹。远离白日的喧嚣,它们在夜色中卸去浓妆,舒展筋骨,交流谈心,我仿佛听懂了它们跨越千年的咏叹与告白。
    久居菏泽,我发现牡丹看似娇艳柔美,其实也有历经严寒的风骨。盛开前,牡丹要忍受三十多天零度以下的低温,花才能开好。一旦开花,它就开到极致,哪怕养分耗尽也______。如今,经过花农世世代代的精心培育,牡丹变得浑身是宝,“牡丹产业”也被拓展到医药、食品等诸多领域。知之愈多,爱之弥深。
    18.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中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熙熙攘攘 花团锦簇 耳熟能详 在所不惜
    B.纷至沓来 花团锦簇 如数家珍 义不容辞
    C.纷至沓来 争奇斗妍 耳熟能详 义不容辞
    D.熙熙攘攘 争奇斗妍 如数家珍 在所不惜
    19.下列各句中的引号,和文中引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3分)
    A.手脚瘦得像卢棒梗一样,于是大家就拿“芦柴棒”当作了她的名字。
    B.她不是“苟活到现在的我”的学生,是为了中国而死的中国的青年。
    C.小二黑好学三仙姑下神时候唱“前世姻缘由天定”,小芹好学二诸葛说“区长恩典,命相不对”。
    D.正憋得难受呢,魏杰同志把我叫去了,要我当“交通”,下山和地方党组织取得联系。
    20.请简要分析文中画波浪线句子的表达特点和表达效果。(5分)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1~22题。
    在雅典阿果拉广场上,孔子与苏格拉底跨越千年,在此形神相遇。两尊青铜雕像分立东西,面向彼此,向世人讲述中国和希腊之间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故事。
    孔子和苏格拉底是全人类共同的圣哲,都生活于社会剧变之际。在历史巨轮的轰然转向中,孔子和苏格拉底心怀崇高的使命意识,___①___,一位漫步街头揭示真谛。他们在周游或漫步中言传身教,知行合一;他们终生恪守自己的原则,践行自己的思想,在不同的环境下开出了自己的济世良方。孔子用“仁”的原则,使共同体成员看到了秩序生活的理想和希望;___②___,鼓舞共同体成员为不断获得完好的生活而净化心灵。“仁”和“德性”的提出,突破了狭隘的等级观念和相对主义,洞悉了人类命运一体性之应然与必然,不仅影响了当世,更影响了人类精神文化发展的方向。
    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4分)
    22.右图就是放置在雅典阿果拉广场的青铜组雕作品。如果为其命名为“神遇——孔子与苏格拉底的_____”,请从“交流”“碰撞”“对话”三个词语中选择最恰当的一个填到横线处,将作品名补充完整,并说明选择的理由。(5分)
    四、写作(60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记者去采访几位赛车手:“作为最会开车的人,你们认为一辆车上的哪个部件最重要?”
    车手甲:“当然是发动机最重要。车没有强劲的动力怎么能跑快?”
    车手乙:“我认为最重要的是方向盘。方向错了,车跑得再快也没用。”
    车手丙:“他俩说的都有道理,不过我看来,最重要的还是车刹。一辆车只有绝对保证能随时停下来,避免碰撞、倾覆等致命危险,才能让车放心驰骋,一往无前。”
    甲、乙两位车手想了想,一致表示赞同丙的观点。
    这则材料触发了你怎样的思考和感悟?请就此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高一语文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1.C(纳博科夫的论述围绕文字的担当性从原因、内容及重要意义等方面进行阐述,没有触及担当多少的问题)
    2.A(B项,“只要……就能……”的说法过于绝对;C项,原文表达的是人的内心世界复杂多变,不能把内心所有的东西统统宣泄出来,而不是说不能表达个人的内心世界。D项,颠倒了前后两者的关系)
    3.D(D项强调的是文学创作要做到虚构与说真话的统一,与材料一中“三个一致”论述的不是一个层面的问题)
    4.①首段从“修辞立其诚”说起,借用季羡林的名言,引出本文写作时不能只讲真话的基本论点;②然后论述写作不能只讲真话的原因以及只讲真话的危害;③最后立足于写作目的,提出写作者讲真话时应持有的原则。(4分,答对一点给1分,答对两点给2分,答对三点给4分。意思答对即可)
    5.①要坚持真实性,做到所写内容与自己抗疫的亲身经历一致,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②要有对社会责任的担当意识,用文字展现自己及大众的抗疫精神,激发国民的抗疫斗志。③真诚面对读者的同时,对抗疫时的复杂情绪慎重地辨别、选择和取舍。(6分,每点2分。意思答对即可,不结合材料内容和题目提供的具体语境最多得3分)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6.C(C项,“说明她对敌作战经验丰富”错误,应是说明吴召儿勇敢无畏。发现敌人,让“我”去集合人员,自己只身跑去截击敌人,这应是说明吴召儿勇敢无畏,而把自己伪装起来应是体现她的机灵,文章无法看出她对敌作战经验丰富。)
    7.C(C项,“从侧面表现了老百姓对党领导的抗战的支持”错误,从文中来看,村主任给我们的队伍找向导,吴召儿的姑给我们的队伍煮饭,这些都是“从正面表现了老百姓对党领导的抗战的支持”。)
    8.①烘托吴召儿活泼、率真、机智、勇敢的人物形象;②给色调单一的景致增添耀眼、靓丽的色彩,体现了作者写作的浪漫主义风格;③助推故事情节的发展。(每点2分,答对两点即可)
    9.①乐观主义精神方面:虽然当时物质生活条件极为艰苦,但大家却“上山唱歌”,快乐地生活战斗,由此,可看出他们坚定的信仰、丰富的内心、乐观的精神。②浪漫主义气息方面:选材上,写战争,却选取一位年轻、活泼的女性为主人公,给血与火的战争增添了浪漫气息;写景上,逼真、明丽,情景相生,极富画面感;语言上,清新、质朴、优美、生动,抒情意味浓厚。(每点3分)
    二古诗文阅读
    10.A “开道而求谏”为一个语意完整的句子,不能断开,排除B、D两项;“恶闻其过乎”为一个语意完整的句子,不能断开,排除B、C两项。原文标点:势重,非特万钧也。开道而求谏,和颜色而受之,用其言而显其身,士犹恐惧而不敢自尽,又况于纵欲恣暴、恶闻其过乎!
    11.B 晦是指农历每月的最后一天,朔是指农历每月的第一天。
    12.D “汉文帝阻止他劝谏”理解有误,原文“帝乃止”的意思是“汉文帝这才停止冒险”。
    13.(1)大臣们都要思考朕的过失,向朝廷举荐贤良、方正、能直言敢说极力进谏的人,来匡正朕的不足之处。(得分点:“悉”“匡”“不逮”各1分,句意1分)
    (2)(汉文帝)不曾不停下辇车接受奏疏。言论(如)不可采用就放在一边,言论(如)可以采用就采纳实施,不曾不称赞说好。(得分点:“止辇”“置”“采”各1分,句意1分)
    14.①要求各级官员要恪尽职守,减轻百姓的徭役赋税;(2分)②要求太仆将朝廷多余的马匹全部拨给各地驿站使用。(1分)(意思答对即可)
    【参考译文】
    汉文帝下诏说:“法律,是治理天下的依据。现在的法律对违法者本人做了处罚之后,还要株连到他本来没有犯罪的父母、妻子、儿女、兄弟,以至将他们收为官奴婢,朕认为这样的法律是不公正的!自今以后废除各种株连家属的律令!”汉文帝下诏救济失去依靠、需要照顾的人和穷困的人。汉文帝还下令:“年满八十岁者,每月赐给米、肉、酒各若干;年满九十岁的老人,另外再赐给帛和絮。凡是应当赐给米的,各县的县令要亲自检查,由县丞或县尉送上门;赐给不满九十岁的老人的东西,由啬夫、令史给他们送去。郡国二千石长官要派出负责监察的都吏,循环监察所属各县,发现不按诏书办理者给以责罚督促。”这时,有人向皇帝进献日行千里的宝马。汉文帝说:“(每当天子出行)前有鸾旗为先导,后有属车做护卫,因吉事出行,每日行程不超过五十里,率军出行,每日只走三十里。朕乘坐千里马,能先单独奔到何处呢?”于是汉文帝把马还给了进献者,并给他旅途费用,接着下诏说:“朕不接受贡献之物。命令全国不必前来进献。”汉文帝(即位后)先对天下普施恩惠,各国诸侯和四夷部族与朝廷的关系都很融洽;然后,汉文帝才表彰和赏赐跟随他从代国来京的旧部功臣,封立宋昌为壮武侯。癸卯日这一天天空晦暗,发生日食。汉文帝下诏说:“大臣们都要思考朕的过失,向朝廷举荐贤良、方正、能直言敢说极力进谏的人,来匡正朕的不足之处。”于是下令各级官员要恪尽职守,致力于减轻徭役赋税以便利百姓;太仆将现有马匹留下够朝廷使用的,其余马匹全部拨给各地驿站使用。颍阴侯的骑从贾山上书汉文帝,谈论治乱之道:“我听说在雷霆的轰击下,无论什么都会被击裂;在万钧之力的重压下,无论什么都会被压碎。君主的威严,远远超过了雷霆;君主的权势之重,也远远超过了万钧。君主即便是主动地请求大家进谏,和颜悦色地接受臣下的批评意见,采纳批评者意见并给以重用,臣子还会有所惧怕而不敢将不同意见和盘托出,更何君主往往纵欲残暴,不愿听到别人议论他的过失呢!在严威的震慑和权势的重压之下,即使人有尧和舜那样的智谋,有孟贲那样的勇气,也只能乖乖地俯首听命!这样,君主就听不到别人对他的过失的批评,国家就要危险了。”汉文帝赞许并采纳了他的意见。汉文帝每次上朝,郎官和从官进呈有所批评或建议的文书奏疏,(汉文帝)不曾不停下辇车接受奏疏。言论(如)不可采用就放在一边,言论(如)可以采用就采纳实施,不曾不称赞说好。汉文帝从霸陵上山而想要向西从陡坡上纵马奔驰下山。中郎将袁盎骑马上前,与汉文帝车驾并行伸手挽住马缰绳。汉文帝说:“将军胆怯了吗?”袁盎回答:“我听说‘家有千金资财的人,不能坐在堂屋的边缘’。圣明的君主不能轻易冒险,不能企求侥幸。现在陛下要想放纵驾车的六匹骏马,奔驰下险峻的高山,万一不幸马匹受惊失控,车辆被撞毁坏,陛下即便是看轻自身安危,又怎么对得起高祖的基业和太后的抚育之恩呢!”汉文帝这才停止冒险。
    15.B 分析不当,“工笔手法”和“生动地描写”错误,应是“白描手法”和“平实地描写”。
    16.①首联写渔夫打鱼匆匆归来,把小舟横系在柴门外,就去渔市叫卖,很晚才回来,反映了渔家生活的艰辛。②颈联写渔夫卖鱼得到的钱少,不能养家糊口,心情极度懊丧,借酒消愁,寻求片刻解脱,反映了渔家生活的艰辛和贫苦。③尾联写渔夫家里已经断粮,等米下锅,而小儿嗷嗷待哺,更反映了渔家生活的贫苦。(每点2分,意思答对即可)
    17.(1)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2)廊腰缦回,檐牙高啄。
    (3)为国以礼,其言不让。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3小题,11分)
    18.D(“熙熙攘攘”与“纷至沓来”都形容人多,前者重在状态,后者重在过程,据语境以前者为好;“花团锦簇”与“争奇斗妍”都形容鲜花盛开,前者与“花朵”不搭配;“耳熟能详”与“如数家珍”都形容非常熟悉,前者重在从别处听来,后者重在讲给别人听,据语境以后者为好;“义不容辞”与“在所不惜”都有不推托、不吝惜的意思,前者强调从道义上不能推辞,与语境不合)
    19.A(B项与文中引号都表示所引内容是特定称谓。A项是标示出来予以强调,C项表示引用他人原话,D项表示所引内容有特殊含义)
    20.①运用拟人修辞手法,把牡丹花人格化,赋予千年牡丹花能感知世事、阅历人间的知觉,②展现了牡丹花夜间怒放、摇曳多姿的情景,表达了我对牡丹的喜爱之情。(5分,第①点3分,第②点2分。意思答对即可)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2小题,9分)
    21.①一位周游列国传道解惑 ②苏格拉底以“德性”的观念
    22.对话。①“对话”是面对面的交流,具有情景感、现场感,更能形象地能表现两位圣哲的睿智与哲思,“交流”则比较抽象;②“对话”暗喻着中希两国文明互鉴、共同发展有相似的基础,体现了人类命运休戚与共的理念,“碰撞”则突出冲突。(5分,选择正确得1分,答出理由每点2分。意思答对即可,不与另外两个词语比较不扣分。如选择其他两个词语最多给2分)
    四、写作(60分)
    补充说明:
    1.错别字等扣分
    缺标题扣2分;不足字数,每少50个字扣1分;每1个错别字扣1分,重复的不计;标点错误多的,酌情扣分。
    2.字数等扣分
    ①400字以上的文章,按评分标准评分,扣字数分。(少50个字扣1分)
    ②400字以下的文章,20分以下评分,不再扣字数分。
    ③200字以下的文章,10分以下评分,不再扣字数分。
    ④只写一两句话的,给1分或2分,不评0分。
    ⑤只写标题的,给2分,不评0分。与作文完全无关,甚至是调侃考试、调侃评卷老师的内容,可以打0分。
    ⑥完全空白的,评0分。
    题意
    评分等级
    文章特征
    符合
    题意
    一类文
    54~60分
    A.紧扣材料,体现了自己的感悟和思考,立意准确。B.写作重点突出,联系材料和现实生活,内容充实,感悟深刻,表达精彩,亮点突出。C.文体特征鲜明。
    二类文
    48~53分
    A.紧扣材料,体现了自己的感悟和思考,立意准确。B.写作重点较突出,联系材料和现实生活,内容较充实,感悟较深刻,表达流畅,有一些题意亮点。C.文体特征鲜明。
    三类文
    42~47分
    A.能扣住材料,体现了自己的一些感悟和思考,立意符合材料。B.写作重点不够突出,感悟不够深刻,内容不够充实,结构较完整,语言平淡,逻辑性一般。C.文体特征较鲜明。
    基本符合题意
    四类文
    36~41分
    A.没有扣住材料写作,有自己的一些感悟,但立意不够准确。B.写作重点不突出,内容空洞,结构不完整,语言不流畅,逻辑混乱。C.文体特征不鲜明。
    偏离题意
    五类文
    35分及以下
    A.部分偏离题意的,酌情给分(21~35分)。B.完全离题的,酌情给分偏离(0~20分)。完全脱离材料内容,完全忽略写作要求,完全没有文体意识,仅选取材料、写作任务或写作要求的只言片语展开写作,思想不健康,观点错误。
    相关试卷

    湖南省邵阳市第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Word版附解析): 这是一份湖南省邵阳市第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Word版附解析),共1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本试题共分为四个大题,共8页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湖南省邵阳市重点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 这是一份湖南省邵阳市重点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本考试共分为两个大题,共7页,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1-2022学年湖南省邵阳市新邵县第一中学高一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1-2022学年湖南省邵阳市新邵县第一中学高一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含解析,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现代文阅读,古诗文阅读,四声,平可以理解为现代汉语的一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语文朗读宝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资料
    资料售价:学贝 账户剩余:学贝
    选择教习网的4大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9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VIP权益介绍
    • 充值学贝下载 本单免费 90%的用户选择
    • 扫码直接下载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充值到账1学贝=0.1元
      0学贝
      本次充值学贝
      0学贝
      VIP充值赠送
      0学贝
      下载消耗
      0学贝
      资料原价
      100学贝
      VIP下载优惠
      0学贝
      0学贝
      下载后剩余学贝永久有效
      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支付:¥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0直接下载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充值学贝下载,立省6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还可免费领教师专享福利「樊登读书VIP」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账户可用下载券不足,请取消部分资料或者使用学贝继续下载 学贝支付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