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三章 地球上的水第二节 海水的性质备课课件ppt
展开1.D 降水之后,一部分雨水下渗,被土壤、植被吸收,土壤含水量饱和以后,多余的水分会从排水孔流出,这部分水属于地下径流,所以该实验中排水孔出水模拟的水循环环节是地下径流,D项正确。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2022江苏扬州高一期末考试]绿色屋顶作为海绵城市建设的重要措施之一,在许多国家和地区的城市建设中得到推广应用。某研究小组为研究不同降雨条件下植被对绿色屋顶径流的调控作用而设计了实验(如下图所示)。读图回答1—3题。1.该实验中排水孔出水模拟的水循环环节是( )A.降水 B.地表径流C.下渗 D.地下径流
2.C 植被覆盖率降低,植被的调蓄作用减弱,地表径流增加,由溢流口流出的水量增多,大塑料壶中收集到的雨水会变多,A项错误;植被覆盖率降低,植被蒸腾损耗的水量会减少,B项错误;植被覆盖率降低,植被的调蓄作用减弱,下渗水量减少,地表径流增加,由溢流口流出的水量增多,会导致导流槽中雨水汇集的速度加快,且导流槽中径流达到峰值的时刻提前,C项正确、D项错误。
[2022江苏扬州高一期末考试]绿色屋顶作为海绵城市建设的重要措施之一,在许多国家和地区的城市建设中得到推广应用。某研究小组为研究不同降雨条件下植被对绿色屋顶径流的调控作用而设计了实验(如下图所示)。读图回答1—3题。2.实验中若降低植被覆盖率产生的结果是 ( )A.大塑料壶收集的雨水变少 B.植被蒸腾损耗的水量变多C.导流槽中雨水汇集的速度加快 D.导流槽径流达到峰值的时刻推迟
3.C 若将绿色屋顶广泛应用于城市中,则会增加城区的植被覆盖率,从而增加城区的蒸腾量,A项错误;植被有吸烟滞尘、净化空气的作用,若将绿色屋顶广泛应用于城市中,会缓解城区大气污染,B项错误;植被有调节气候的作用,若将绿色屋顶广泛应用于城市中,可以缓解城市热岛效应,C项正确;植被有涵养水源的作用,将绿色屋顶广泛应用于城市中,会减少城区的地表径流,减小洪涝发生概率,D项错误。
[2022江苏扬州高一期末考试]绿色屋顶作为海绵城市建设的重要措施之一,在许多国家和地区的城市建设中得到推广应用。某研究小组为研究不同降雨条件下植被对绿色屋顶径流的调控作用而设计了实验(如下图所示)。读图回答1—3题。3.绿色屋顶被广泛应用后产生的主要作用是( )A.减少城区的蒸腾量B.加剧城区大气污染C.缓解城市热岛效应D.增大洪涝发生概率
4.B 读图可知,胶州湾海域面积辽阔,生存空间大,有利于鱼类生长和繁殖。胶州湾有众多河流注入,带来丰富的营养物质,饵料充足,有利于鱼类生长和繁殖。故B项正确。
[2021新高考八省(市)联考湖北地理] 胶州湾为典型半封闭浅海湾(图甲),鱼类种类丰富。图乙示意该海域鱼类适温性组成及季节变化。据此回答4—6题。 图甲 图乙4.胶州湾海域鱼类种类丰富,其主要环境因子有 ( )①海域面积②海岸类型③入海径流④沿岸洋流A.①② B.①③C.②④ D.③④
5.B 读图可知,胶州湾夏季暖水种鱼类种类多,冬春季暖水种鱼类种类少;胶州湾位于温带地区,水温季节变化明显,所以水温是影响胶州湾暖水种鱼类种类季节变化的主要因素,B项正确。
[2021新高考八省(市)联考湖北地理] 胶州湾为典型半封闭浅海湾(图甲),鱼类种类丰富。图乙示意该海域鱼类适温性组成及季节变化。据此回答4—6题。 图甲 图乙5.暖水种鱼类种类季节变化较大,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 )A.气压 B.水温C.风向 D.湿度
6.A 读图可知,胶州湾各季节暖温种鱼类种类最稳定,且种类数量较多,是胶州湾鱼类的优势种。若过度捕捞暖温种鱼类,暖温种鱼类数量将会减少甚至枯竭,胶州湾鱼类多样性随之减少,优势种也会发生改变,A项正确。
[2021新高考八省(市)联考湖北地理] 胶州湾为典型半封闭浅海湾(图甲),鱼类种类丰富。图乙示意该海域鱼类适温性组成及季节变化。据此回答4—6题。 图甲 图乙6.若过度捕捞暖温种鱼类,将会使胶州湾鱼类 ( )A.多样性减少,优势种改变B.多样性减少,优势种不变C.多样性增加,优势种改变D.多样性增加,优势种不变
7.A 根据图文材料可知,海洋渗透能发电需在密闭的环境中进行,受天气影响小,而风力发电、太阳能发电受天气影响大,A项正确。风能、太阳能、海洋渗透能都具有分布不均的特点,利用这些资源发电受地域限制都很大,B项错误;海洋渗透能发电主要在海水中进行,对设备密封性能要求高,电站建造成本高,C项错误;目前我国海洋渗透能发电的研发尚处于初期阶段,说明该技术要求高,D项错误。
海洋渗透能发电是利用咸水与淡水之间的盐差渗透压使淡水透过半透膜进入咸水区,使容器内水位上升,产生水位差,从而推动水轮机发电。在盐度大的水域里,渗透发电的效果更好,但在发电厂附近要有充足的淡水供给。目前我国海洋渗透能发电的研发尚处于初期阶段。下图示意海洋渗透能发电的工作原理。据此回答7—8题。7.与风力发电、太阳能发电相比,利用海洋渗透能发电的最大优势是 ( )A.受天气影响小 B.受地域限制小C.电站建造成本低 D.技术简单易操作
8.B 根据材料可知,目前我国海洋渗透能发电技术不成熟,技术原因可能会影响发电效率,①正确;长江口地区降水较丰富,淡水资源较丰富,②错误。长江径流量大,对海水盐度稀释作用强,使长江口海水盐度较低,进而影响发电效率,③正确;地势起伏大小与海洋渗透能发电效率关系不大,④错误。B项正确。
海洋渗透能发电是利用咸水与淡水之间的盐差渗透压使淡水透过半透膜进入咸水区,使容器内水位上升,产生水位差,从而推动水轮机发电。在盐度大的水域里,渗透发电的效果更好,但在发电厂附近要有充足的淡水供给。目前我国海洋渗透能发电的研发尚处于初期阶段。下图示意海洋渗透能发电的工作原理。据此回答7—8题。8.在长江口利用海洋渗透能发电效率低于理论值的原因可能有( )①半透膜技术不成熟 ②淡水供给不足③海水盐度较低 ④地势起伏较小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9.B 由图可知,海洋表层波浪波长更短,波峰较低,另外海洋表层直接接触空气,受风力影响较大,海洋内波处于海洋内部,不易被观测,且波峰更高,波动更明显,破坏力更大。B项正确。
当海水密度上下分布不均匀,在外力扰动下,就会在两层海水界面上产生内波,通常称为海洋内波。潜艇在水下航行时因压力变化会受到较大影响,随海洋内波漂流时可能会发生严重的漏水事故。格陵兰岛近岸海域海洋内波有明显的季节变化,下图是海洋表层波浪和海洋内波示意图。据此回答9—11题。9.与海洋表层波浪相比,海洋内波 ( )A.容易观测 B.波动明显C.受风力影响大 D.破坏力弱
10.C 海洋内波的产生条件是海水密度上下分布不均匀。海水的密度受温度影响大,表层海水温度受气温影响大,深海的海水温度受气温变化影响小,处于较为稳定的低温,夏季表层海水温度高,海水上下两层温差较大,密度差异较大,海洋内波显著,故选C项。
当海水密度上下分布不均匀,在外力扰动下,就会在两层海水界面上产生内波,通常称为海洋内波。潜艇在水下航行时因压力变化会受到较大影响,随海洋内波漂流时可能会发生严重的漏水事故。格陵兰岛近岸海域海洋内波有明显的季节变化,下图是海洋表层波浪和海洋内波示意图。据此回答9—11题。10.仅考虑海水密度上下层差异,格陵兰岛近岸海域发生海洋内波最显著的月份是( )A.2月B.5月C.8月D.11月
11.A 潜艇在水下航行时因压力变化会受到较大影响,从a 到b 时,海水深度变大,压力增加,且速度快,海水压力急剧增加,潜艇容易发生漏水现象,从b 到c 时,沿着内波爬升,速度较慢,海水压力随着深度的变小缓慢变小,不易漏水。故选A项。
当海水密度上下分布不均匀,在外力扰动下,就会在两层海水界面上产生内波,通常称为海洋内波。潜艇在水下航行时因压力变化会受到较大影响,随海洋内波漂流时可能会发生严重的漏水事故。格陵兰岛近岸海域海洋内波有明显的季节变化,下图是海洋表层波浪和海洋内波示意图。据此回答9—11题。11.潜艇随海洋内波漂流时,最容易发生漏水事故的漂流路线是( )A.快速从a 到bB.缓慢从a 到bC.快速从b 到cD.缓慢从b 到c
12.D 由材料可知,石沪主要是利用海水运动(高潮水位与低潮水位的变化)将鱼群困在石墙内进行捕鱼的,潮间带海水有周期性涨落规律,所以石沪主要修建在潮间带。选择D项。
石沪是修建在潮间带(最高潮位和最低潮位之间的海岸),利用海水运动将鱼群困在石墙内的传统陷阱式捕鱼设施。下图示意我国某沿海地区修建的“心形项链”石沪,“项链坠”是集鱼的沪房,“项链串”是防止鱼群游出石沪的石堤。据此回答12—13题。12.石沪主要修建在潮间带,主要是因为潮间带 ( )A.海水深度较浅 B.渔业资源丰富 C.海面风浪较小 D.海水周期性涨落
13.A 迎着海水涨潮方向一侧的石墙坡度较缓,这样有利于减少涨潮时海水对石墙的冲击;背着海水涨潮方向一侧的石墙坡度较陡,这样有利于退潮时鱼群留在沪房内,C、D项错误。海水涨潮时会淹没石墙顶部并带来鱼群,退潮时海水流走而鱼群被困在沪房内,A项正确、B项错误。
石沪是修建在潮间带(最高潮位和最低潮位之间的海岸),利用海水运动将鱼群困在石墙内的传统陷阱式捕鱼设施。下图示意我国某沿海地区修建的“心形项链”石沪,“项链坠”是集鱼的沪房,“项链串”是防止鱼群游出石沪的石堤。据此回答12—13题。13.下列石沪的石墙剖面结构示意图中,与实际最相符的是 ( ) A B C D
14.D 甲处渔场的形成主要受寒流影响,A项错误。乙处位于澳大利亚东部,有暖流经过,对沿岸气候起增温增湿的作用,B项错误。从丁到丙的轮船可以沿洋流②③④顺流到达,C项错误。②处洋流会加快日本东部海域污染物的净化速度,D项正确。
下图为太平洋表层洋流分布图。读图回答14—15题。14.下列关于图中洋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甲处有著名渔场的原因是位于寒暖流交汇处 B.洋流对乙处沿岸的气候起降温减湿作用C.从丁到丙的轮船可以沿洋流②①④顺流到达D.②处洋流能加快日本东部海域污染物的净化速度
15.B ④洋流位于北半球,为自北向南流的寒流。根据等温线的数值变化可判断,A、B项所示海区位于北半球,C、D项所示海区位于南半球,故C、D项错误。根据所学知识,洋流流向与等温线弯曲方向一致,A项所示海区洋流自南向北流,B项所示海区洋流自北向南流,故B项正确。
下图为太平洋表层洋流分布图。读图回答14—15题。15.下列海水等温线图中,能表示图中④洋流的是 ( ) A B C D
二、非选择题:共55分。16. (22分)为响应“建设节水型社会”的号召,北京市某中学进行了“海绵校园”改造工程建设,如图1所示。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图1 (1)说出五个图1中校园内水循环环节的名称。(10分)(2)随着“海绵校园”的建成,水循环环节中增强的有哪些?(6分)
建设“海绵校园”还可以采取图2所示各种措施。 图2(3)请你为自己的学校选择其中一种措施,并从水循环角度说明它的作用。(6分)
16.【解析】 第(1)问,任意说出五个图1中具有的水循环环节的名称即可。第(2)问,根据“海绵校园”的原理,从水循环环节的角度作答即可。第(3)问,本问任选一项措施,对其作用进行作答即可。【答案】 (1)降水、蒸发、植物蒸腾、下渗、地表径流、地下径流(说出其中五个环节即可)。(10分)(2)蒸发、下渗、地下径流等。(6分,每点2分)(3)甲:为地表径流引入绿地留出通道,利于地表水下渗并存储。(6分)[乙:利用洼地存蓄雨水,滞留地表径流。(6分)]
17.(33分)图1为某海域表层海水温度分布图,图2为某河口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图1 图2 (1)指出图1所示海域表层海水温度的分布规律,并分析原因。(9分)(2)简述M 附近海域表层海水温度异常对沿岸气候产生的影响。(提示:从水温升高和水温降低两方面分析)(6分)(3)比较M、N 两海域表层海水温度的差异,并分析原因。(10分)(4)M 、N 两海域表层海水密度较低的是 ,试分析原因。(8分)
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一节 水循环集体备课ppt课件: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一节 水循环集体备课ppt课件,共41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必备知识·自主学习,关键能力·课堂探究,随堂演练·强化落实,大气圈,生物圈,水汽输送,类型及主要环节,地表径流,地下径流,植物蒸腾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三节 海水的运动教课课件ppt: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三节 海水的运动教课课件ppt,共17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地球上的水,第三章,考点解析,理解水循环的地理意义,归纳洋流的分布规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三章 地球上的水综合与测试教课内容ppt课件: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三章 地球上的水综合与测试教课内容ppt课件,文件包含第三节海水的运动pptx、第二节海水的性质pptx、第一节水循环pptx、章末整合pptx等4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186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