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下载
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考向09 古诗词鉴赏(重点)-备战2022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考点微专题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考向09 古诗词鉴赏(重点)-备战2022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考点微专题01
    考向09 古诗词鉴赏(重点)-备战2022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考点微专题02
    考向09 古诗词鉴赏(重点)-备战2022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考点微专题03
    还剩23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5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考向09 古诗词鉴赏(重点)-备战2022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考点微专题

    展开
    这是一份考向09 古诗词鉴赏(重点)-备战2022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考点微专题,共26页。

    考向09 古诗词鉴赏

    例1: 【2021·河北·中考真题】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1.这首诗的作者是唐代诗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人名)。
    2.说说你对这首诗题目的理解。

    3.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首诗从“风”写起,一个“卷”字,一个“折”字,就写出了风之大、风之猛,表现出塞北之风的狂暴肆虐。
    B.“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将梨花比作雪花,设喻新颖,造语奇警,不落窠臼,充满了浪漫的想象,成为千古传诵的名句。
    C.“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写送行者目送行人远去,直到无法望见,却还在凝望留在雪地上的马蹄印迹,言尽而意无穷。
    D.这首诗气势宏大,笔力矫健,流畅洒脱,意气飞扬,离愁别绪中富有豪迈气概,是边塞诗中的佳作。

    【答案】
    1.岑参
    2.(1)交代了诗的体裁——是歌行体,是送别诗;(2)点明了诗歌的主要内容——大雪中送别好友武判官;(3)点出了送别的背景——下雪天。
    3.B
    【分析】
    1.此题考查的是文学常识的识记。《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是唐代诗人岑参边塞诗的代表作,这首诗以诗人的敏锐观察力和浪漫奔放的笔调,描绘了祖国西北边塞的壮丽景色,以及边塞军营送别归京使臣的热烈场面,表现了诗人和边防将士的爱国热情,以及他们对战友的真挚感情。
    2.考查对诗歌标题的理解。题目中的“白雪”,交代了差别的环境背景;“歌”表明体裁是古体诗中的歌行体;“送武判官归京”概括了诗歌的主要内容。整体来看,诗题还隐含着对友人的依依惜别之情。据此理解分析作答。
    3.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分析。B项,“将梨花比作雪花”有误,应该是“将雪花比作梨花”。故选B。

    例2: 【2021·北京·中考真题】
    阅读《黄鹤楼》,完成下面小题。
    黄鹤楼
    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1).诗歌颔联、颈联用精当的词语写出了景物的特点:用“悠悠”形容白云的飘荡无定,用“①______”形容汉阳树的清晰可数,用“萋萋”形容②______。
    (2).《藤野先生》中有这样一段文字:“我就往仙台的医学专门学校去。从东京出发,不久便到一处驿站,写道:日暮里。不知怎地,我到现在还记得这名目。”有人推测鲁迅“还记得这名目”与本诗尾联抒发的情感有关,你认为这种推测合理吗?请说明你的理由。


    【答案】
    (1).①历历 ②芳草的茂盛
    (2).示例:合理。“日暮”时分万物思归,而诗人漂泊在外,产生了无限乡思。求学途中的鲁迅见到供人住宿的驿站名为“日暮里”,很可能联想到“日暮乡关何处是”,生发了对家国的思念,所以“记得这名目”。
    【分析】
    (1).本题考查品析词语。题空一:“晴川历历汉阳树”意思是:阳光照耀下的汉阳树木清晰可见;历历:清楚可数。因此填“历历”。题空二:“芳草萋萋鹦鹉洲”意思是:鹦鹉洲上芳草繁茂;“萋萋”形容芳草的茂盛。
    (2).本题考查探究情感。“日暮乡关何处是”,在日暮时分怀念家乡,这句诗表达了漂泊在外的诗人的思乡之情。鲁迅在日本仙台学医,远离故国,心中也有无限的家国情思吧!当看到“日暮里”,联想到“日暮乡关何处是”,生发对家国的思念是极有可能的。因为情感的相通,所以这种推测是合理的。

    古诗词鉴赏题大体上可分为五种类型。应对策略如下:
    (一)品味炼字类
    解析方法:
    这类题主要考查对精炼词语的感悟能力。解答时要抓住诗歌中关键词语来点评,可以从词性、色彩、修辞以及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去把握它的内涵。值得提醒的是分析时要结合全诗的意境和作者的情感去回答,不能孤立地谈这个词的作用。
    (二)名句赏析类
    解析方法:
    这类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诗歌中被后人传诵的名句的理解和赏析能力。这类题多为开放题,答案不要求统一,要掌握常见的鉴赏评价的角度:能指出写景特点(如景物的色彩、近景远景的结合等)或采用的修辞手法(如拟人、比喻等)或用词的生动形象等,并且还要说出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或给人怎样的启示和思考。
    (三)主旨情感类(思想感情)
    解析方法:
    这种题型主要考查对诗歌的主题思想和情感态度的领悟。解答这类题要用一句话概括诗歌形象的特点,并根据所描绘的形象特点及作家的风格(豪放、婉约、沉郁顿挫)来推断诗人的情感态度。初中阶段所学诗歌情感大体可分为:离别思念、爱国思乡、友情、爱情、热爱大自然、关心民生等。
    (四)想象描述类(描述画面、意境)
    解析方法:
    这种题型主要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对所描述画面的想象。解答这类题目要在读懂诗歌、理解内容的基础上,发挥联想和想象,扣住画面,抓住形象,用生动、流畅的语言加以描述,不能偏离诗歌的意境、主题和诗人的情感。
    (五)表达技巧类(写作手法特点、修辞、表达方式等)
    解析方法:
    这种题型主要考查对诗歌表现手法的赏析和领悟。首先要了解常见的表达技巧,鉴赏时要准确指出诗中运用的修辞方法(或表现手法或抒情方式),然后结合诗句和具体词语作分析,分析时要指出这种表达技巧表现了什么内容,抒发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诗歌鉴赏解题技巧点拨
    1.文学常识:可通过列表的形式进行归类记忆。熟练记忆古诗词作品的作者及其字、号、生活年代,作品风格等。
    2.诗词朗读节奏划分法。诗词句子一般可按意义或音节划分朗读节奏,按音节划分朗读节奏时要兼顾意义,不可把表达完整意思的词语生硬地划分开。
    阅读方法解密:①四言诗一般是“二二”式,如“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②五言诗一般是“二三”式(后三个字还可以划分为“二一”式或“一二”式),如“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③七言诗一般是“二二三”式(后三个字还可以划分为“二一”式或“一二”式),如“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七言诗还有很典型的“四三”式,如“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3.词句理解与赏析
    阅读方法解密:
    (1)理解词义、句意。结合具体语句,分析词语的语境义、句子的含义。
    (2)赏析词语。①解释词语,中考侧重考查名词、动词、形容词,应从词性、情感色彩、修辞以及所表达的思想等方面进行赏析。②结合句子理解词语的意思或作用。③点出该词表达了怎样的感情,反映了怎样的情形等。
    (3)赏析句子。①准确指出句子用了何种手法:修辞的角度(如比喻、拟人、双关、夸张、对偶等),写景的角度(如景物的色彩、近景远景的结合等),并具体分析其表达效果。②结合语境阐释是怎样运用这种手法的。③点出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给人怎样的启示、感悟,蕴含着怎样的哲理等。
    【答题模板】运用……手法,形象生动(委婉含蓄)地描绘了……,抒发(揭示)了……的情感(哲理)。
    4.画面描绘与体会意境
    阅读方法解密:
    (1)可景物特点概括法:首先要整体感知写景内容,了解作者是从哪些角度来写景的,从诗句中找出能突出表现所写景物特点的关键词,结合关键词来概括。
    (2)诗歌意境品味法:品析诗歌意境,应注意“景、境、情”三个因素缺一不可,即要求答出“写了什么景,营造了怎样的氛围,表现了什么情感”。一般分为三步:①描绘诗歌中展现的图景画面。考生应抓住诗歌中的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描述时,一要忠实于原诗;二要用自己的联想和想象加以再创造,语言力求优美。②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一般用两个双音节词即可,例如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等,注意要能准确地体现景物的特点和情调。③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切忌空洞,要答具体。
    5.主旨与情感把握。
    阅读方法解密:
    (诗人思想情感“六看”法)。
    ①看题目:不少诗歌的题目对诗歌的类型和内容起着重要的提示作用;
    ②看作者:通过作者确定时代背景,了解作者的生平遭遇、思想主张和创作风格;③看技法:从诗歌的技法入手,有时也能迅速地把握作者的情感;
    ④看意象:在中国古代诗歌中,许多意象常常含有特定的含义。如“杨柳”是一个关乎离别的意象,“菊花”是一个关乎“隐逸者”的意象;
    ⑤看小序、注释:小序和注释常常交代了创作年代、创作缘由、创作经过或背景,注释还能帮助理解诗歌内容;
    ⑥看关键词、句:注意诗词中最生动传神的、最能体现作者思想观点和情感态度的词语或者抒情性、议论性的句子。
    具体做法:通读全诗,从作者、题目、内容入手,推知大意,理解全诗,从而把握诗人情感。
    【答题模式】这首诗……,表达了诗人……的情感。
    6.赏析或领悟表达技巧
    阅读方法解密: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思路一般是:①揭示技巧(如借景抒情、托物言志、动静结合、虚实相生等以及各种修辞手法);②结合诗歌分析,诗歌中是如何体现这种技巧的;③表达效果:(结合句意、主旨、情感)这种技巧起到了怎样的作用。答题模式为:这首诗歌采用了……(表达技巧),……(独特作用)写出了……(句意),表现了(突出了)……(主旨情感)。
    7. 分析诗词的语言特点
    阅读方法解密:诗词语言特点分析法。这种题型不是揣摩个别字词运用的技巧,而是要品味整首诗(词)表现出来的语言特点。
    答题步骤:①明特色:用一两个词准确点明全诗(词)的语言特点(如清新自然、平淡自然、朴实无华、流畅自然、通俗易懂、沉郁顿挫、辞藻华丽、深沉隽永、委婉含蓄、含蓄深沉、雄浑豪放、缠绵哀怨、庄谐俱见、幽默讽刺、简练传神、生动形象、准确传神等);②析例句:结合诗(词)中有关语句具体分析这种特点;③点作用:指出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1.【2021·北京四中·一模】
    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题目。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岑参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1).此诗写景凸显一个“奇”字:在“八月即飞雪”的奇特天气下,诗人通过奇妙想象,将严冬大雪比作“______________”;又通过“冷难着”“不得控”等细节,表现出边塞天气的_______________。
    (2).与“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有异曲同工之妙的诗句是( )
    A.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B.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C.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D.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3).《雁门太守行》与《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都是描写边塞生活的诗篇,请结合诗句内容谈谈你从中感受到怎样不同的氛围或情感。
    雁门太守行
    李贺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2.【2021·安徽桐城·一模】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夜泊水村
    陆游
    腰间羽箭久凋零,太息燕然未勒铭。
    老子犹堪绝大漠,诸君何至泣新亭。
    一身报国有万死,双鬓向人无再青。
    记取江湖泊船处,卧闻新雁落寒汀。
    (1) .“双鬓向人无再青”中的“再”字的意思是什么?


    (2).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
    A.首联写退居乡野、久离疆场、无缘无故的落寞怅惘。“羽箭久凋零”,足见其闲居的郁闷。
    B.颔联抒发了“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志愿,表达了诗人对那些面临外寇侵扰却无所作为的达官贵人的斥责。
    C.尾联点破诗歌题面,想象自己闲泊水村的寂寥景象,直接抒发了诗人的痛苦之情。
    D.全诗写出诗人虽怀报国壮志而白发催人的悲愤。
    (3).请选择合适的角度赏析“一身报国有万死,双鬓向人无再青”。



    1.【2021·广东黄埔·一模】
    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江城子·密州出猎
    苏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袭,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1)诗句“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

    (2)“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



    2.【2021·广西宜州·二模】

    春望(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1)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一联历来为人们所推崇,请从修辞手法的角度对这两句进行赏析。

    (2) .请结合诗的内容,说说尾联是如何表达诗人情感的。



    1.【2021·福建·中考真题】
    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卜算子•咏梅 陆游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以“卜算子”为词牌的词,形式以五言为主,间或七言,句式富有变化。
    B.“驿外断桥边”点明梅的生长环境偏僻,“更着风和雨”突出其处境恶劣。
    C.词中“妒”的意思是“嫉妒”,作者以“妒”写梅,使梅具有了人的情思。
    D.词以独特的抒情方式咏梅,读者可以从中感受到作者真实的内心世界。
    (2).“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是作者的人格写照,请简要分析。



    2. 【2021·广东广州·中考真题】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望岳
    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1) .“阴阳割昏晓”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2)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3. 【2021·广西河池·中考真题】
    诗词赏析。
    渔家傲•秋思
    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1)古代诗词中不同题材的诗词为了表达不同的情感会用到不同的意象。请说说上文所属题材类别并写出两个最具代表性的意象。

    (2)下列哪一项与词人的心情最接近?请加以判断并简要分析。
    A.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B.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C.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D.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4. 【2021·广西百色·中考真题】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问题。
    卖炭翁
    白居易
    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
    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半匹红纱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是一首叙事诗,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人物描写,揭露了“宫市”的掠夺本质。
    B.“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一问一答,将卖炭翁的命运与他所烧所卖的炭紧紧联系在一起。
    C.“宫使驱将惜不得”中的“惜不得”三个字,写出卖炭翁既无奈、悲愤,内心却充满着希望。
    D.全诗层次清楚,脉络分明;笔法简洁,语言精练,处处显出诗人的匠心。
    (2)诗中多处运用对比手法,试找出两处并分别分析其作用。



    5. 【2021·贵州遵义·中考真题】
    关雎
    《诗经》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流”即求取,“采”即采摘,“芼”即挑选,几个动词生动地表现了女子的勤劳。
    B.“琴瑟友之”“钟鼓乐之”实写青年与意中人热恋的时光和举行婚礼的欢乐场面。
    C.本诗表现了古代青年对爱情婚姻大胆执着的追求,感情坦率朴素、热烈浓郁。
    D.本诗运用双声词、叠韵词,采用了重章叠句,增强了诗歌的音乐感、节奏感。
    (2).本诗开头为什么要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写起?



    6.【2021·云南·中考真题】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1) .王维笔下的“雨中草色绿堪染,水上桃花红欲燃”与本诗的颈联都写到了花草,请问这两个景象中所描写的花草有什么不同?

    (2) .对钱塘湖早春的喜爱之情,诗人是如何来表达的?



    7.【2021·浙江宁波·中考真题】
    (甲)
    子夜昊歌·秋歌
    [唐]李白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①。
    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
    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
    (乙)
    中吕•朝天子•秋夜客怀
    [元]周德清
    月光。桂香。趁着风飘荡。砧声②催动一天霜。
    过雁声嘹亮。叫起离情。敲残愁况。
    梦家山身异乡。夜凉。枕凉。不许愁人强。
    (注释)①捣衣声:用木棒捶打丝织品或衣物发出的声音。②砧声:这里指捣衣声。
    (1).(甲)[乙)在意象选择上有相同之处,都用了________、________、捣衣声等。
    (2).(甲)(乙)表达的情感有什么异同?请作简要说明。




    8. 【2021·山东日照·中考真题】
    阅读下面两首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次北固山下
    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使至塞上
    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1).下列对两首诗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王湾诗首句中的“青山”即题目中“北固山”,“行舟”“客路”已含旅途奔波之意。
    B.王维诗中的“孤烟”指烽烟,“候骑”指侦察、巡逻的骑兵,“都护”指前线统帅。
    C.两首诗的颈联既写景又言事,还蕴含着自然、人生的理趣,给人以积极向上的力量。
    D.两首诗炼字精妙,“平”字写出江潮涌涨、与岸齐平,“直”字写出烟的劲拔之美。
    (2).两首诗都写到“归雁”,诗人借其表达的情感有何不同?请简要分析。




    9. 【2021·江苏无锡·中考真题】
    登赏心亭
    陆游
    蜀栈秦关岁月遒,今年乘兴却东游。
    全家稳下黄牛峡,半醉来寻白鹭洲。
    黯黯江云瓜步雨,萧萧木叶石城秋。
    孤臣老抱忧时意,欲请迁都涕已流。
    【注释】此诗写于陆游奉诏回临安路上,经建康登亭有感而作。作者曾建议迁都至建康,有利于抗金,但朝廷置之不理。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阅读上面诗词,回答问题。
    (1)第一首诗的感情脉络,由首联的“________”字引出,到尾联的“________”字收束;中间写景,主要渲染秋天________的氛围。
    (2)第一首诗的尾联与第二首词,表达的情感有哪些共通之处?



    10. 【2021·湖北襄阳·中考真题】
    游山西村
    陆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1).对这首诗理解不恰当的一联是( )
    A.本诗既是一首记游抒情诗,又是一首七言律诗。
    B.首联一个“足”字,表达了农家款客倾其所有的盛情。
    C.颈联既写出春社欢快,又表现民风的淳朴可爱,描摹了南宋初年的农村风俗画卷。
    D.本诗笔调低沉、抒情,全诗无一“游”字,而处处切“游”,游兴十足,游意不尽。
    (2).如果陆游有微信,他写完此诗后发布到朋友图。一位朋友点赞并留言:“放翁此诗,颔联最佳——寓哲理于写景,让人豁然开朗。”你觉得颔联蕴含了什么哲理值得网友点赞?




    11. 【2021·河南·中考真题】
    阅读下面一首词,完成下面小题。
    渔家傲·秋思
    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1).有些同学在默写时会把“衡阳雁去无留意”中的“雁”写成“燕”,请向他们解释为什么这里用“雁”字。

    (2).“羌管悠悠霜满地”一句蕴含着作者浓浓的情感,请简要分析它是怎样达到这种效果的。



    12. 【2021·黑龙江大庆·中考真题】
    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下列小题。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辛弃疾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词人登楼望远,所见之景引发了词人对历史兴亡之事的感慨。
    B.“悠悠”一词指时间漫长久远,同时暗含词人的思绪无穷无尽
    C.“坐断东南战未休”一句用象征手法写出硝烟弥漫的战斗场景。
    D.词的构思巧妙,以设问的方式层层推进,感情深沉,意境高远。
    (2).“生子当如孙仲谋”一句运用典故,表达了词人什么情感?




    1.【答案】
    (1). 千树万树梨花开(或梨花开;梨花); 奇寒(或寒冷)。
    (2).D
    (3).《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抒发了因朋友返京而产生的无限惆怅的感情。在诗人笔下,冰天雪地的边塞,奇寒难忍,愁云惨淡,令人怨怅。《雁门太守行》第一句“黑云”比喻敌军压城的气势,第二句“金鳞”比喻铠甲在太阳下反射的闪光。第四句中“燕脂”“紫”都是形容边塞泥土的颜色,侧面描写了当时战况严峻惨烈。这句诗用浓辞丽藻大红大绿去表现紧张悲壮的战斗场面。尾联表达了将士誓死报效国家的决心。
    【分析】
    (1).本题考查诗句赏析。
    题空一:根据“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可知,将大雪比作“梨花开”。
    题空二:“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意思是:将军的手冻得拉不开弓,铁甲冰冷得让人难以穿上。表现出边塞天气的奇寒。
    (2).本题考查诗句理解。“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山路迂回曲折已看不见远去的人,雪上只留下一串马蹄印迹。运用画面传神地写出对友人惜别之情,意蕴深远。
    A.“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表现王勃对友情的豁达态度;
    B.“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抒发了王湾的思乡之情;
    C.“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描写了临行劝酒,蕴含朋友间的深情;
    D.“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诗人在黄鹤楼边送行,看着友人乘坐的船挂起风帆,渐去渐远,只看到江水流向天际,运用画面传神地表达了李白与友人深挚的情谊;
    故选D。
    (3).本题考查诗歌的赏析。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诗歌前八句描写早晨起来看到的奇丽雪景和感受到的突如其来的奇寒,表现了诗人对边塞奇景的赞叹之情。“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则描写了对友人惜别之情,因朋友返京而产生的无限惆怅之感。
    《雁门太守行》:诗中侧面描写了当时战况的严峻惨烈。第一句“黑云压城”写出敌军兵临城下的紧张气氛;第二句“金鳞开”写出将士准备迎战的庄严;第四句中“燕脂”“紫”都是形容边塞泥土的颜色,暗示战争的惨烈。诗中用浓辞丽藻大红大绿去表现紧张悲壮的战斗场面。各种颜色交织在一起,构成色彩斑斓的画面。“黄金台”是战国时燕昭王在易水东南修筑的,传说他曾把大量黄金放在台上,表示不惜以重金招揽天下士。诗人引用这个典故,写出将士们报效朝廷的决心。“玉龙”是宝剑的名字,代指宝剑。依据“提携玉龙为君死”可知,诗人借此诗句赞扬了将士们为报效国家而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也表达了诗人的报国之志。
    2.【答案】
    (1).第二次。
    (2).C
    (3).示例一:以工稳的对仗,揭示了岁月流逝与夙愿难偿的矛盾。示例二:“一”与“万”的强列对比,鲜明地表达了诗人的拳拳爱国心与殷殷报国情。示例三:直抒胸臆,抒发了诗人对年华空掷、青春难再的感伤与悲愤。
    【分析】
    (1).考查理解字义。“双鬓向人无再青”的意思是无奈双鬓斑白不能再转青。再是第二次,再次的意思。
    (2).C.尾联回笔写眼前自己闲泊水村的寂寥景象。一个老翁,处江湖之远,眼看着干戈寥落了,铁马逝去了,战鼓静灭了,大宋江山是任人宰割了,他的心怎不会如刀割一般的苦痛!梦醒之后,所看到的是荒寒的汀州上寻寻觅觅的新雁,哪里有可以安栖的居所!这怎不教人潸然落泪呢?这两句是借象表意,间接抒情。故选C。
    (3).考查赏析诗句。从修辞的角度来看,这两句对仗工整,运用了对偶的修辞,岁月流逝,青春不再。有心报国,却无力回天了。提示了岁月流逝与凤愿难偿的矛盾。前句中的“一”与“万”在数量形成了对比,一身报国,万死不悔。在对比中强烈地表现了作者的爱国之心与报国之志的热忱。从抒情方法的角度来看,这两句是直接抒情,即便我抱定了“为国牺牲敢惜身”的志向,可是又谁能了解我的苦心我的喟叹呢?直接表达了作者对年华逝去,报国无时的感伤与悲愤之情。

    1.【答案】
    (1)我左手牵着黄犬,右臂托起苍鹰,头戴华美鲜艳的帽子,身穿貂鼠皮衣,带着随从疾风般席卷平坦的山冈。描绘了一幅壮观/雄壮/雄伟/气势磅礴的出猎图。
    (2)什么时候朝廷能像汉文帝派遣冯唐去云中赦免魏尚一样起用我呢?运用典故/以魏尚自喻,含蓄地表达了自己希望受到朝廷重用,渴望建功立业/为国效力/报效祖国的感情。
    【详解】
    (1)本题考查学生描述诗句画面的能力。描绘画面,就是发挥联想和想象,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述诗句中展现的画面和意境。为了增添语言的描写性,我们一可以运用修辞,如比喻、拟人等,使语言更形象、生动;二可以添加联想与想象,把古诗因为追求简练而省略的内容补充出来。注意不能翻译诗句。“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意思是:戴着华美的帽子,穿着貂皮做的衣服,带着很多骑马的随从疾风般席卷过山冈。这里显示了作为一州长官出猎时的声势和排场,描绘出出猎场面的壮阔,气势的宏大。据此描绘画面即可。
    (2)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把握古诗词中典故并理解其作用的能力。解答题的关键是要准确掌握典故的内容,然后分析表达词人的情感。“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化用“冯唐出使”的典故:汉文帝时云中太守魏尚抗击匈奴有功,但因报功不实,获罪削职。后来文帝听了冯唐的话,派冯唐持节去赦免魏尚,仍叫他当云中太守。词人以魏尚自喻,说什么时候朝廷能像汉文帝派遣冯唐去云中赦免魏尚一样重新重用自己呢?借此典故表示希望朝廷委以边任,到边疆抗敌的愿望,表达了渴望建功立业、报效国家的爱国情怀。

    2.【答案】
    (1).示例:运用对偶(或借代、夸张)的手法,写出了战火连绵不断,诗人跟家人难通音信,此时的一封家书都显得极其珍贵,可以胜过万两黄金,表达了诗人对家人的思念之情。其中,“家书抵万金”一句写出了诗人因为消息隔绝久盼音讯而不得的急迫心情,使读者产生共鸣。
    (2).尾联描写了一个头发花白,稀疏到“不胜簪”地步的老人形象,用“搔”这一下意识动作,把满腔的愁思变成了具体可感的形象,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凄凉与悲怆,而这种苍老之态正是诗人忧国伤时、思家念亲所导致的。
    【分析】
    (1).本题考查赏析诗句的能力。要结合具体语境,从修辞、句式、表现内容、表达情感、表现手法、表达效果等方面考虑,简洁准确表述。示例:“烽火”代指战争,“家书”代指家信,运用借代的手法,“连三月”“抵万金”,运用夸张的手法,写出了战火连绵不断,诗人跟家人难通音信,此时的一封家书都显得极其珍贵,可以胜过万两黄金,表达了诗人对家人的思念之情。其中“家书抵万金”,含有多少辛酸、多少期盼,反映了诗人在消息隔绝、久盼音讯不至时的迫切心情,战争是一封家信胜过“万金”的真正原因,这也是所有受战争追害的人民的共同心理,反映出广大人民反对战争,期望和平安定的美好愿望,很自然地使人产生共鸣。
    (2).本题考查理解内容的能力。要结合具体语境,抓住关键句分析理解,简洁准确表述。尾联描写了一个头发花白,稀疏到“不胜簪”地步的老人形象,“白发”是愁出来的,“搔”欲解愁而愁更愁,头发白了、疏了,从头发的变化,使读者感到诗人内心的痛苦和愁怨,读者更加体会到诗人伤时忧国、思念家人的真切形象,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凄凉与悲怆。


    1.【答案】
    (1).C
    (2).【示例】“碾作尘”喻指作者屡遭挫折,“香如故”突出强调其心志始终如一。这两句作者以梅自比,表现不惧厄运、坚持正义的精神。
    【分析】
    (1).本题考查学生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
    C.“作者以‘妒’写梅”理解不准确,“妒”是指百花的嫉妒,而不是梅,梅是朴实无华、不慕虚荣的,它不与百花争春,在寒冬就孤傲挺立开放,一任群花去嫉妒。
    故选C。
    (2).本题考查学生评价诗歌思想内容和作者情感的能力。
    首先理解诗句,“零落”“成泥”,写出梅不堪雨骤风狂的摧残,纷纷凋落了,落花委地,与泥水混杂,不辨何者是花,何者是泥了。从“碾”字,显示出摧残者的无情,被摧残者承受的压力之大。梅的这种遭遇和诗人是很像的。陆游一生主张坚决抗金、收复中原,因此为统治集团中求和派所压制。创作本词时陆游正处在人生的低谷,主战派被排挤压迫,士气低落,这种处境和梅被摧残极其相似。
    “只有香如故”,虽说梅花凋落了,被践踏成泥土了,被碾成尘灰了,它那“别有韵”的香味,却永远如故,一丝一毫也改变不了。梅的这种高洁坚贞也像极了作者。作者在险恶仕途中坚持高沽志行,不媚俗,不屈邪,清真绝俗,忠贞不渝的情怀与梅如出一辙,本词作者以梅自喻、寄托、物我融一,对梅的赞咏中,显示词人身处逆境而矢志不渝的崇高品格。所以此句正是作者的人格写照。

    2.【答案】
    (1).山的南面阳光灿烂,山的北面幽暗昏黑,描绘了泰山明暗分明的奇丽画面。
    (2).诗人决心有朝一日登上泰山绝顶,俯视群山而小天下。表达了诗人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
    【分析】
    (1).此题考查的是描述画面的能力。所描述的画面要符合诗歌的内容,语言要生动形象。注意诗句中精彩的字词,由于山高,山的南面阳光灿烂,山的北面幽暗昏黑,这本是十分正常的自然现象,可诗人妙笔生花,用一个“割”字,写出了高大的泰山一种主宰的力量,描绘了泰山山南山北明暗分明的奇丽画面。
    (2).此题考查结合重点诗句把握诗人思想感情的能力。解答此题,仔细品读诗歌内容,抓住诗中意象,体会诗歌意境,揣摩诗人情感,并结合整首诗歌来分析。“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这两句诗将众山的小和高大的泰山进行对比,“凌绝顶”表露诗人决心有朝一日登上泰山绝顶,俯视群山而小天下,表现出诗人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

    3.【答案】
    (1)边塞诗;“羌管”和“霜”。
    (2)C
    【分析】
    (1)第一问:古代诗词常见的题材类别有:山水田园诗、送别诗、边塞诗、咏史怀古诗等。
    边塞诗:以边疆地区军民生活和自然风光为题材的诗。《渔家傲•秋思》:上片描摹出一幅寥廓荒僻、萧瑟悲凉的边塞风景图,属于边塞诗。
    第二问:羌管即羌笛,出自古代西部羌族的一种乐器。“羌管悠悠霜满地”描写了边塞远羌笛的悠悠之声,天气寒冷,军营里早已结满寒霜。这是典型的边塞景色。故最具代表性的意象为:“羌管”和“霜”。
    (2)本题考查诗歌情感。由词句“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可知,这首词抒发了边关将士壮志难酬和思乡忧国的情怀。
    A.出自《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运用“闻笛赋”“烂柯人”典故,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慨叹及对故友的思念;
    B.出自《无题》,比喻对爱人至死不渝的忠贞情感;
    C.出自《次北固山下》,表达了作者的思乡之情;
    D.出自《送友人》,表达了与朋友分别时的依依不舍;
    故选C。

    4.【答案】
    (1)C
    (2)百姓的辛苦和炭的重与使者的骄横和交换物的少且不实用进行对比。表达了诗人对封建统治阶级苛政的批判,对劳动人民痛苦生活的同情。
    【分析】
    (1)C. “惜不得”三个字,没写出卖炭翁内心充满着希望。选项错误;
    故选C。
    (2)本题考查分析表现手法作用的能力。要读懂全诗,了解内容,把握诗歌的艺术特色。“身上衣正单”,自然希望天暖。然而这位卖炭翁是把解决衣食问题的全部希望寄托在“卖炭得钱”上的,所以他“心忧炭贱愿天寒”,在冻得发抖的时候,一心盼望天气更冷。卖炭翁的窘迫现实和他的希望作对比,突出卖炭翁的艰难处境和复杂的内心活动。“牛困人饥”“翩翩两骑”写出卖炭翁的辛苦不易与使者的骄横跋扈,两者形成对比,反衬出劳动者与统治者境遇的悬殊。“一车炭,千余斤”“半匹红纱一丈绫”写出炭的重与交换物的少,两者形成对比,反衬出“宫市”掠夺的残酷,表达了诗人对封建统治阶级苛政的批判,对劳动人民痛苦生活的同情。

    5.【答案】
    (1).B
    (2).此诗在艺术上巧妙地采用了“兴”的表现手法。开头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写起,以雎鸟相向合鸣,相依相恋,兴起淑女陪君子的联想,贴切自然,意蕴丰富。
    【分析】
    (1).本题考查理解和赏析诗歌。
    B.理解错误,“琴瑟友之”“钟鼓乐之”是抒情主人公的美好向往,是他的幻想而非真实。
    故选B。
    (2).本题考查理解诗歌写作手法。“关关雎鸠,在河之洲”描绘了一幅美好的画面:成双成对的雎鸠鸟在沙洲上嬉闹戏逐,发出悦耳的和鸣。这本是诗人眼前之景,但水鸟和鸣也可用来比喻男女间和谐恩爱,和下文“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意义上有关联,这使得诗人的情感与自然景物相契相合,浑然一体,达到了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因此这里运用“起兴”的手法,渲染了和谐悠扬的气氛,增强了诗歌的生动性和鲜明性,引出对美丽贤淑的好姑娘的爱慕之情。

    6.【答案】
    (1).王维笔下的花草碧绿鲜艳,表现了盛春的景象;白居易笔下的花草零星矮小,表现了早春的景象。
    (2).诗人运用融情于景和直抒胸臆的方法表达了对钱塘湖早春的喜爱之情。
    【分析】
    (1).本题考查诗歌内容的理解。王维使用了“堪染”来突出一个“绿”字,用“欲然”来突出一个“红”字,这就是画家的眼光、画家的用色法。把红与绿给予高度的强调——红得似乎要燃烧起来;绿得好似可以用作染料。于是盎然的春意,秾丽的春景,便通过红绿二色的突出与夸张而跃然纸上了。只有盛春,才有这样的美景。白居易“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一句中的花是“乱”的,因为是早春,还未到百花盛开季节,所以能见到的尚不是姹紫嫣红开遍,而是东一朵,西一簇,零星开放,用一个“乱”字来形容。而“草”也还没有长得丰茂,仅只有没过马蹄那么矮小,所以用一个“浅”字来形容。
    (2).本题考查诗歌抒情方式的理解。诗的首联紧扣题目总写湖水。前一句点出钱塘湖的方位和四周“楼观参差”景象,后一句正面写湖光水色:春水初涨,水面与堤岸齐平,空中舒卷的白云和湖面荡漾的波澜连成一片,正是典型的江南春湖的水态天容。如果说开篇感情平淡,或看不出什么感情,那么,接下来的两联,作者的喜爱之情,就在描写的景象中表现得淋漓尽致了。这两联细致地描绘了西湖春行所见景物,以“早”“新”“争”“啄”表现莺燕新来的动态;以“乱”“浅”“渐欲”“才能”,状写花草向荣的趋势。这就准确而生动地把诗人边行边赏的早春气象透露出来,把春天给人的清新之感表现出来,把作者对此情此景的喜爱之情融入这些景物之中。作者觉得对所要表达的喜爱之情意犹未尽,便不再含蓄,尾联用“最爱”二字直抒胸臆。

    7.【答案】
    (1).月 秋风(风)
    (2).同:都表达了一种思念之情。
    异:【甲】还表达出对和平生活的渴望。【乙】则还有一种游子客居他乡的羁旅之苦。
    【分析】
    (1).本题考查意象。所谓意象,就是客观物象经过创作主体独特的情感活动而创造出来的一种艺术形象。简单地说,意象就是寓“意”之“象”,就是用来寄托主观情思的客观物象。“长安一片月”“月光”都描写了月;“秋风吹不尽”“趁着风飘荡”都描写了秋风。
    (2).本题考查作者情感。
    相同点:【甲】诗写秋景,戍妇为征人织布捣衣之事。“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意为:秋风吹不尽的是,思妇们对玉门关外的绵绵的思念之情。何日才能扫平胡虏,夫君从此不再远征。表达了一种戍妇对丈夫的思念之情。【乙】诗借秋夜的月光、桂香、砧声、雁鸣等意象写游子思乡的离愁别恨。全曲通过色、香、声、感,将“秋夜”与“客怀”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情景一体,抒发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不同点:【甲】诗写征夫之妻秋夜怀思远征边陲的良人,希望早日结束战争,丈夫免于离家去远征。表达出对和平生活的渴望。【乙】诗写景主要写动景,月光桂香在随风飘荡,砧声雁声打破了秋夜的沉寂。它们从视觉、听觉、嗅觉上勾起了游子的离愁别绪,描绘了秋夜月色朦胧、桂花飘香的寂静而温情的画面;营造了怀乡的氛围,为抒发思乡情做铺垫。雁鸣可以敲打愁绪,“叫起”“敲残”把看不见、摸不着的离愁写得可闻可感,生动形象地表达了游子内心的愁苦。

    8.【答案】
    (1).C
    (2).《次北固山下》中“归雁”指北归的大雁,作者借鸿雁传书传达思乡之情;《使至塞上》中“归雁”是诗人自比,自己像北飞的大雁一样进入大漠,暗写诗人内心的激愤和抑郁之情。
    【分析】
    (1).本题考查对诗歌的理解与分析。
    C.《使至塞上》的颈联“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只写景,把自己的孤寂情绪巧妙地溶化在广阔的自然景象的描绘中。“言事”“人生的理趣”“给人以积极向上的力量”无中生有;故选C。
    (2).本题考查诗歌情感分析。
    前者“归雁洛阳边”,写诗人放舟于绿水之上,继续向青山之外的客路驶去。这时候,一群北归的大雁正掠过晴空。雁儿正要经过洛阳的啊!诗人想起了“鸿雁传书”的故事,还是托雁捎个信吧:雁儿啊,烦劳你们飞过洛阳的时候,替我问候一下家里人。希望书信能够到达家乡洛阳,表达了诗人的思乡之情。“归雁”表面是指传书的大雁,借指自己的书信;后者“归雁入胡天”写自己像北飞的大雁一样进入大漠。一个负有朝廷使命的大臣,却像蓬草和归雁一样,只身慰问边疆,这个比喻正是暗写诗人内心的激愤和抑郁。表达漂泊天涯的悲壮情怀和孤寂之情。

    9.【答案】
    (1) 兴 忧 肃杀凄凉
    (2)犹忆当年忠勇,然而英雄迟暮,壮志难酬。
    【解析】
    (1)考查梳理诗歌的感情脉络及环境描写。
    第一空根据“蜀栈秦关岁月遒,今年乘兴却东游(八年陕川生涯匆匆过了,顺流而东我的兴致特好)”得出有关情感的字为:兴;
    第二空根据“孤臣老抱忧时意,欲请迁都涕已流(心中无限忧时意,欲语迁都不觉涕泪先掉)”得出有关情感的字为:忧;
    第三空由“黯黯”“萧萧”可见秋景的肃杀凄凉。
    (2)考查分析诗词蕴含的情感。
    “孤臣老抱忧时意,欲请迁都涕已流”的意思为:孤忠忧时,而朝廷避战,又能有何结果。如今登上建康城头,念及迁都之事,不禁涕泪交流,不能自已;表现作者已然年老,回忆往事,仍壮心未已;第二首词作者通“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过对早年抗金部队豪壮的阵容和气概以及自己沙场生涯的追忆,表达了作者杀敌报国、收复失地的理想,抒发了壮志难酬、英雄迟暮的悲愤心情;由此概括即可。

    10.【答案】
    (1).D
    (2).示例一:在困境中坚持下去,也许会出现豁然开朗的转变,世间事物是消长变化的。
    示例二:不论前路多么难行难辨,只要坚持下去,就会出现一个光明与希望的新境界。
    【分析】
    (1).考查诗歌内容的理解。
    D.有误。这首诗以游村贯穿,并把秀丽的山村自然风光与淳朴的村民习俗和谐地统一在完整的画面上,构成了优美的意境和恬淡、隽永的格调。全诗立意新巧,手法白描,不用辞藻涂抹,而自然成趣。选项“笔调低沉”说法有误。
    故选D。
    (2).本题考查诗句的赏析。解答此题时,首先要明确这句诗歌原意是:山峦重叠水流曲折正担心无路可走,柳绿花艳忽然眼前又出现一个山村。然后围绕意思来描绘画面即可。诗句中从“山重水复”到“柳暗花明”,从“疑无路”到“又一村”,既写出了山西村山峦重叠、水流曲折的自然美景,也表现出诗人由最初的紧张急迫到愉悦惊喜的心情,感到无路可走时,眼前却豁然开朗。“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后来的衍生义:人们在探讨学问、研究问题时,往往会有这样的情况——山回路转、扑朔迷离,出路难寻,于是顿生茫茫之感。但是,如果锲而不舍,继续前行,忽然间眼前出现一线亮光,再往前行,便豁然开朗,发现了一个前所未见的新天地。这就是此联给人们的启发,启发人们困难中坚持下去,也许会出现豁然开朗的转变,也道出了世间事物消长变化的道理。不论前路多么难行难辨,只要坚持下去,就会出现一个光明与希望的新境界。

    11.【答案】
    (1).①北雁南飞是塞外秋天特有的景象,用“雁”更符合地域和时令特点。②大雁是边塞诗中的常见意象,寄寓着思乡之情,用“雁”更能传达出作者的情感。(答出任意一点,意思对即可)
    (2).示例一:通过描写绵长悠远的羌笛声和满地白霜,营造凄清的氛围,透露出作者孤寂悲凉的情感。
    示例二:选择典型意象“羌管”和“霜”,渲染出萧瑟肃杀的气氛,蕴含着作者的思乡之情。
    示例三:“悠悠”写出了羌笛声的绵长、凄清,透露出作者的悲凉之感。(或:一个“满”字,写出了秋霜之浓,暗示了作者愁绪的浓重。)
    【分析】
    (1).本题考查理解“雁”这个词在传统文化中被赋予的内涵,理解一个意向常有的情感链接。“燕子”是春天的使者,“雁”具有点缀秋冬景象,寄托对故乡、亲人的思念的象征意义。根据“塞下秋来风景异”“浊酒一杯家万里”分析,此处的“雁”与“秋天”有关,与思乡有关。此写出理由即可。
    (2).本题考查诗句赏析。“羌管悠悠霜满地”的意思是“远方传来羌笛的悠悠之声,天气寒冷,霜雪满地”。在此基础上赏析即可。
    示例:本句描写的是夜景,在时间上是“长烟落日”的延续。深夜里传来了抑扬的羌笛声,大地上铺满了秋霜。从视觉和听觉两方面都带给人以凄清、悲凉之感。

    12.【答案】
    (1).C
    (2).①对英雄的仰慕之情;②对南宋朝廷主和派的愤慨之情;③渴望收复失地的爱国之情。
    【解析】
    (1).C错误,没有运用象征手法。
    (2).考查对典故的理解。词人末句写道:“生子当如孙仲谋。”据有关资料记载,曹操有一次与孙权对垒,见孙权仪表堂堂,气度不凡,于是感叹说:“ 生子当如孙仲谋,若刘景升儿子,豚犬耳。” 意思是说,生儿子应该像孙权一样,而刘景升的儿子就像猪狗一样。我们从词人用这一典故来看,希望南宋有如孙权那样的有志之士。其实,这也暗示了自己就如孙权一样,有奋发图强,收复失地的伟大理想。当然,暗示了自己的对南宋朝廷主和派的愤恨。

    相关试卷

    考向08 名著阅读(重点)-备战 中考语文一轮复习考点微专题: 这是一份考向08 名著阅读(重点)-备战 中考语文一轮复习考点微专题,共31页。

    考向19 命题作文(重点)-备战 中考语文一轮复习考点微专题: 这是一份考向19 命题作文(重点)-备战 中考语文一轮复习考点微专题,共22页。

    考向20 半命题作文(重点)-备战 中考语文一轮复习考点微专题: 这是一份考向20 半命题作文(重点)-备战 中考语文一轮复习考点微专题,共22页。

    语文朗读宝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资料
    资料售价:学贝 账户剩余:学贝
    选择教习网的4大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9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VIP权益介绍
    • 充值学贝下载 本单免费 90%的用户选择
    • 扫码直接下载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充值到账1学贝=0.1元
      0学贝
      本次充值学贝
      0学贝
      VIP充值赠送
      0学贝
      下载消耗
      0学贝
      资料原价
      100学贝
      VIP下载优惠
      0学贝
      0学贝
      下载后剩余学贝永久有效
      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支付:¥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0直接下载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充值学贝下载,立省6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使用学贝下载
        账户可用下载券不足,请取消部分资料或者使用学贝继续下载 学贝支付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