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上册识字(一)3 口耳目教案及反思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上册识字(一)3 口耳目教案及反思,共4页。
口 耳 目教学要求:1.认识十二个字,学写“十、木、禾”三个字。 2.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文字。教学重点:认记生字,会写“十、木、禾”3个字。教学难点:“十、木、禾”的书写。教 具:实物、挂图、投影、录音、字卡。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修改意见第一课时一.复习上节课的生字。二.尝试认字: 出示生字“目、月、兔”,问问谁认识,并告诉大家你是怎样认识的?(这三个字在前面的课文中出现过,生活中也有接触,利用学生生活积累认字,激发其成就感,以投入主动学习。)三.揭示课题,教“目”字: 图、字对照,认记“目”字。(1)出示生字卡片和实物图片,认读“目”,知道“目”指的是眼睛。(2)出示“目”的古文字,引导看出“目”的字形与实物的形的联系:外面的“口”表示眼眶,里面的两横表示眼珠。告诉学生这种模拟实物的样子造出的字是“象形字”。(3)读一读,记一记“目”。(4)小结学法“读字看图——看字比形——认记生字”四.学生自学其余生字:五.交流自学情况:1.学生汇报认识了什么字,是怎样记住的,教师相机提示容易忽略的地方。2.介绍象形字的特点。举“兔”为例,并认识“ ”。3.再读生字、看图,体会生字的象形特点。六.巩固生字:1.用卡片比赛认读。2.选生字卡片放在实物图下的括号里。 第二课时一.巩固复习:认读生字,说说你的记忆方法。二.为指导写字做准备:1.认识“ 、 、 ”三种笔画。2.介绍“先横后竖,先撇后捺”两条笔顺规则。三.指导书写: (1)教师范写,同时让学生跟着比划,以记住笔顺,感悟笔笔到位。 (2)学生练习写字,教师巡堂指导。四.实践活动:1.在你认识的字中找一找:哪些字和它所表示的实物很相像。2.猜字游戏:“木”加一笔是什么字?“口”加一笔是什么字? 图、字对照,认记生字。 目字和日字可以进行比较,联系图画理解字义,初步教学生了解象形字。 利用象形字激发学生对祖国汉字的兴趣。 学生自学时,教师要注意到小组中去,对学生存在的问题要及时纠正。 用卡片认识笔画并指导写法。认识“竖 、撇、捺 ”三种笔画。介绍“先横后竖,先撇后捺”两条笔顺规则。竖,有悬针竖、垂露竖两种。竖从上到下要写直。带针尖的起笔要重,逐渐轻下去. 学生写好字后,挑一部分学生的字上台展示,互相评一评,有助纠正错误,把字写端正。作业布置读书 练习写字板书设计2、口 耳 目 十 木 禾教学后记1、本课的重点就是识字写字,结合孩子的年龄特点和本课生字特点,我采用游戏的形式进行识字教学,创设了良好的学习情境。利用课件激发学生的兴趣,把学生喜欢的图片引入课堂,减少识字的枯燥。学生通过看图比较,识记字型,理解了汉字所代表的含义。2、指导书写:教师范写,同时让学生跟着比划,以记住笔顺,“木”和“禾”字写法相似,很多学生容易把这两个字的一横写在横中线上,这一点要提醒学生注意。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上册3 口耳目教学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图解教材,课时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准备,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上册3 口耳目教案设计,共9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教学准备,课时安排 ,作业布置,板书设计,课后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二年级上册2 树之歌教案,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第一课时,第二课时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