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下载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中考语文总复习——文言文的一般阅读 知识讲解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中考语文总复习——文言文的一般阅读 知识讲解01
    中考语文总复习——文言文的一般阅读 知识讲解02
    中考语文总复习——文言文的一般阅读 知识讲解03
    还剩15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中考语文总复习——文言文的一般阅读 知识讲解

    展开
    这是一份中考语文总复习——文言文的一般阅读 知识讲解,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常见文言实词,常见文言虚词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中考总复习——文言文的一般阅读
    考点透视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考生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文言文的一般阅读是考查考生对课内或课外一篇文言文的阅读能力。文言文阅读要求考生必须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了解与课文有关的作家作品;(2)理解和掌握常用的文言实词、虚词的含义和用法,能准确地理解它们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含义;(3)掌握常见的文言句式,并能用现代汉语准确翻译句子;(4)理解并掌握常见的词类活用现象,根据该词所处的具体语言环境做出正确的解释;(5)能辨识常用的通假字,并做出解释;(6)掌握古今异义的词语的翻译;(5)整体感知文段基本内容——分析人物形象,分析文章流露的思想感情,分析景物描写的作用,提炼文章观点等等;(6)揣摩艺术手法,分析精妙文句;(7)与所选文段相关的知识积累,如名言警句、诗词、成语等;(8)结合自身实际,写出对文章的认识等等。

    知识讲解
    理解文中主要文言词语的含义
    一、常见文言实词
    实词考查范围以常见文言实词为主,文言实词的理解必须建立在大量阅读、多多积累的基础上,掌握实词的含义和用法,多比较,常联系,灵活运用,结合具体语境随“句”应变,既要遵循古汉语的表达规律,又要切合不同的句子的语法特点,把特殊和一般结合起来。一词多义、古今异义、通假字、词类活用是中考文言实词考查经常涉及的内容,应作为重点知识理解掌握。
    (一)一词多义
    在文言文中,一词多义的现象比较多:同一个词,在这个句子中是一个义项,在另一个句子里又是一个义项。一般说来,一词多义的各个义项之间均有一定的联系。
    一词多义是由本义引申、比喻和假借而形成的,因此应该由本义入手,来理解和掌握它的引申义、比喻义和假借义。词的本义有两种理解:A.就词的来源说,即该词的最初意义。如“去”的最初意义是“离开”,“兵”的最初意义是“兵器”。B.就词的应用来说,把常用的那个意义算作词的本义,也叫基本意义。如“兵”的常用意义是“士兵”等。
    引申义是从基本义发展而来的,同基本义有相似的、相对的或相关联的意义。如“刑”,本义是“刑法”,基本义还包含对犯人的处罚,后来这个意义发展出“惩罚”的意义(皆刑其长吏《陈涉世家》)。
    比喻义是词的比喻用法固定下来的意义,有的比喻义是从词的本义、基本义产生的。如“窝”的本义、基本义都是“鸟兽昆虫居住的地方”,从这个意义产生出的比喻义,即“坏人居住的地方”。
    附:常见多义词例释(按照多义词、义项、例句及篇目顺序整理)
    1.安
    (1)安逸。 例:死于安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2)养,奉养。 例:衣食所安,弗敢专也(《曹刿论战》)
    (3)怎么。 例: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陈涉世家》
    (4)安稳,安定。 例:风雨不动安如山(《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2.策
    (1)名词,泛指马鞭子。 例:执策而临之(《马说》)
    (2)动词,用鞭子打。 例:策之不以其道(《马说》
    (3)记载(名词用作动词)。 例: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木兰诗》)
    3.曾
    (1)同“增”,增加。 例:曾益其所不能(《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2)副词,常与“不”连用,译为“连……都不……”。 例:曾不若孀妻弱子(《愚公移山》)/曾不盈寸(《核舟记》)
    (3)曾经。 例:相逢何必曾相识(《琵琶行》)
    (4)同“层”,重叠。 例:荡胸生曾云(《望岳》)
    4.从
    (1)跟,随。 例:战则请从(《曹刿论战》)/隶而从者(《小石潭记》)
    (2)学习。 例:择其善者而从之(《论语·述而》)
    (3)追寻。 例:溯洄从之(《诗经·蒹葭》)
    (4)依从。 例:民弗从也(《曹刿论战》)
    (5)自,由。 例:从口入,初极狭(《桃花源记》)
    (6)在。 例:吾从北方闻子为梯(《公输》)
    (7)堂房亲属。 例:赠从弟(《赠从弟》)
    (8)向。 例: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送东阳马生序》)
    5.得
    (1)能够。例:余因得遍观群书(《送东阳马生序》)
    (2)领会。例:得之心而寓之酒也(《醉翁亭记》)
    (3)同“德”,恩惠,感激。例:所识穷乏者得我与(《鱼我所欲也》)
    (4)实施。例:得道者多助(《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5)得意。例:怡然自得(《童趣》)
    (6)得到,获得。例:优劣得所(《出师表》)
    6.道
    (1)(正确的)方法。 例:策之不以其道(《马说》)
    (2)主张,思想,学说。 例:益慕圣贤之道(《送东阳马生序》)
    (3)路。 例:道不通,度已失期(《陈涉世家》)
    (4)政治的理想境界。 例:大道之行也(《礼记·大道之行也》)
    (5)仁政。 例:得道者多助(《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6)说。 例:不足为外人道也(《桃花源记》)
    7.当
    (1)面对,对着。 例:木兰当户织(《木兰诗》)
    (2)在某个时候或某个地方。 例:当余之从师也(《送东阳马生序》)
    (3)应当。 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陈涉世家》)
    8.方
    (1)指面积。 例:方七百里(《愚公移山》)
    (2)方位、方向、处所。 例:有朋自远方来(《论语·学而》)
    (3)当……时。 例:方其远出海门(《观潮》)
    (4)将要。 例:方欲行(《狼》)
    (5)正在。 例:方出神(《童趣》)
    9.国
    (1)国防。 例: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2)国家。 例:夫大国,难测也(《曹刿论战》)
    (3)国都,京城。 例:搜于国中三日三夜(《庄子·惠子相梁》)
    (4)国事。 例:死国可乎(《陈涉世家》)
    (5)地势。 例:国险而民附(《隆中对》)
    10.会
    (1)适逢。 例:会天大雨,道不通(《陈涉世家》)
    (2)体会,领会。 例: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五柳先生传》)
    (3)汇集。 例:迁客骚人,多会于此(《岳阳楼记》)
    (4)定将。 例:会挽雕弓如满月(《江城子》)/会当凌绝顶(《望岳》)
    11.见
    (1)看见。 例:清澈见底(《满井游记》)/见渔人(《桃花源记》)
    (2)拜见。 例:徐庶见先主(《隆中对》)/于是入朝见威王(《邹忌讽齐王纳谏》)
    (3)接见。 例:将军岂愿见之乎(《隆中对》)
    (4)了解。 例:见往事耳(《孙权劝学》)
    (5)认识。 例:大兄何见事之晚乎(《孙权劝学》)
    (6)xiàn,引见。 例:胡不见我于王(《公输》)
    12.将
    (1)将要。 例:将以攻宋(《公输》)/公将鼓之(《曹刿论战》)
    (2)带兵。 例:上使外将兵(《陈涉世家》)
    (3)带兵的人,将领。 例:项燕为楚将(《陈涉世家》)
    (4)带领。 例:其马将胡骏马而归(《塞翁失马》)
    (5)扶持。 例:出郭相扶将(《木兰诗》)
    (6)拿。 例:自将磨洗认前朝(《赤壁》)
    (7)和,与,同。 例:暂伴月将影(《月下独酌》)
    13.尽
    (1)全部取得。 例:利尽南海(《隆中对》)
    (2)尽兴。 例:造饮辄尽(《五柳先生传》)
    (3)尽头,到头。 例:林尽水源(《桃花源记》)
    (4)穷尽。 例:既而尽奔腾分合五阵之势(《观潮》)
    (5)完,没有了。 例:担中肉尽,止有剩骨(《狼》)
    (6)全,这里作动词,“吃尽”。 例:一食或尽粟一石(《马说》)
    14. 具
    (1)详细,详尽。 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桃花源记》)
    (2)具有。 例: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核舟记》)
    (3)工具。 例: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伤仲永》)
    (4)备,置办。 例: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过故人庄》)
    (5)同“俱”,全,都。 例:政通人和,百废具兴(《岳阳楼记》)
    15. 书
    (1)字条,文字。 例: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陈涉世家》)
    (2)书信。 例: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春望》)
    (3)文书,公文。 例: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木兰诗》)
    (4)著作,书籍。 例: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孙权劝学》)
    (5)书写。 例:乃丹书帛曰“陈胜王”(《陈涉世家》)
    16.文
    (1)文章。 例:属予作文以记之(《岳阳楼记》)
    (2)文字。 例:文曰“初平山人”(《核舟记》)
    (3)文采。 例:其文理皆有可观者(《伤仲永》)
    (4)刺花纹,画着文采。 例:皆披发文身(《观潮》)
    17. 亡
    (1)灭亡,亡国。 例: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2)逃跑。 例: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陈涉世家》)
    (3)同“无”,没有。 例:河曲智叟亡以应(《愚公移山》)
    18.知
    (1)知道。 例:不知木兰是女郎(《木兰诗》)
    (2)同“智”,聪明,智慧。 例:孰为汝多知乎(《两小儿辩日》)
    (3)了解。 例:人不知而不愠(《论语·学而》)
    (4)明白,懂得。 例:不可谓知类(《公输》)
    (5)识别,认识。 例:其真不知马也(《马说》)
    (6)觉得,感觉。 例: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送东阳马生序》)
    19.许
    (1)答应。 例:遂许先帝以驱驰(《出师表》)
    (2)赞同。 例:杂然相许(《愚公移山》)
    (3)名词,处所。 例: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五柳先生传》)
    (4)代词,此,这样。 例:问渠那得清如许(《观书有感》)
    (5)数词,表示对数量的估计,左右,上下。 例:潭中鱼可百许头(《小石潭记》)
    (6)拟声词,音hǔ。 例:曳屋许许声(《口技》)
    20.作
    (1)振作。 例:一鼓作气(《曹刿论战》)
    (2)奋起,有所作为。 例: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3)写。 例:属予作文以记之(《岳阳楼记》)
    (4)兴建。 例: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醉翁亭记》)
    (5)劳作。 例: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桃花源记》)
    (6)起。 例:冻风时作,作则飞沙走砾(《满井游记》)
    (7)像……那样。 例:马作的卢飞快(《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21.比
    (1)靠近。 例: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核舟记》)
    (2)比较,较量。 例:今虽死乎此,比吾乡邻之死则已后矣(《捕蛇者说》)
    (3)及,等到。 例:比至陈,车六七百乘(《陈涉世家》)
    (二)古今异义
    现代汉语由古代汉语发展而来,有些词义一直沿用下来,有些词义已经发生了变化,形成古今异义的现象。古今异义词主要有以下几种:
    1.词义扩大
    文言文中,有些词语的本来意义比较狭小,后来它的意义有所发展,应用的范围比原来广泛了,这种现象叫词义的扩大。这种词义是今义大于古义,古义包含在今义之中。如“河”,古代仅仅指黄河(饮于河、渭);现在则是一个普通的名词,成为河流的通称。
    2.词义缩小
    词义的缩小,是指词义随着时代的发展逐渐变得狭小。词义缩小主要有两类:
    (1)程度减弱。如“病”,古义指严重的疾病,已达到受死亡威胁的程度(君之病在肠胃);而今天的“病”一般指所有疾病,程度减弱了。
    (2)范围缩小。如“臭”,古代指气味(左佩刀,右备容臭);现在则仅仅指臭味。
    3.词义转移
    古汉语中一些词义,随着历史的发展,由原来表示的对象转移为表示另外一种对象,这就叫词义的转移。主要有以下几种:
    (1)由表示甲事物转化为表示乙事物。如“颜色”,古义指容颜、脸色(颜色憔悴,形容枯槁);今义指色彩。
    (2)由表示甲动作转化为表示乙动作。如“去”,古义指离开、距离(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几千里也);今义是“到……地方”。
    (3)由表示甲义的范围转化为表示乙义的范围。如“鲜美”,古义有“鲜艳美丽”的意思(芳草鲜美);今义则是形容词,指食物味道好。它所表示的范围就由表示事物外在的颜色转化为表示事物的味道。
    (4)由表示甲义转化为表示乙义时,词性也发生了转移。如“烈士”,古义指有远大抱负的人(烈士暮年,壮心不已);今义指“为了正义事业而献出自己生命的人”。
    4.词义感情色彩的变化
    古今词义在演变的历史过程中,褒贬义相互转化的现象,叫做词义感情色彩的变化。主要有三种情况:
    (1)褒义词转化为贬义词或中性词。如“风流”,古义指杰出、英俊(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今义多指轻浮放荡,含贬义。
    (2)贬义词转化为褒义词。如“乖”,原指偏执、不顺服(行为偏僻性乖张);现在是“听话”“安顺”之义。
    (3)中性词变为褒义词或贬义词。如“鄙”,古义表示“见识短浅”,是一个中性词(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今义指品质恶劣,成为贬义词。
    附:常见古今异义词例释(以下内容按字词、古义、今义、例句及所选篇目顺序整理)
    1.丝
    古义:弦乐器。 例:宴酣之乐,非丝非竹(《醉翁亭记》)
    今义:蚕丝。
    2.委
    古义:放弃。 例: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今义:委托。
    3.去
    古义:离开。 例: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今义:到,往。
    4.是
    古义:这。 例: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今义:表示判断。
    5.举
    古义:被举荐。 例:傅说举于版筑之间(《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今义:举起。
    6.征
    古义:表现。 例: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今义:出征,征收。
    7.喻
    古义:明白,了解。 例: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今义:比喻。
    8.豆
    古义:古代盛肉或其他食品的器皿。 例:一箪食,一豆羹(《鱼我所欲也》)
    今义:豆类名称。
    9.就
    古义:接近,趋向。 例: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隆中对》)
    今义:今常作副词或连词。
    10.诚
    古义:确实。 例:此诚不可与争锋(《隆中对》)
    今义:真诚、诚实。
    11.秋
    古义:时。 例: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出师表》)
    今义:四季中的秋季。
    12.义
    古义:适宜,恰当。 例:引喻失义(《出师表》)
    今义:正义,意义。
    13.否
    古义:恶,坏。 例:陟罚臧否(《出师表》)
    今义:表示否定。
    14.猥
    古义:辱,有降低身份之意。 例:猥自枉屈(《出师表》)
    今义:卑鄙下流。
    15. 庶
    古义:希望,期望。 例:庶竭驽钝(《出师表》)
    今义:众多。
    16.狱
    古义:案件。 例: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曹刿论战》)
    今义:监狱。
    17.师
    古义:军队。 例:十年春,齐师伐我(《曹刿论战》)
    今义:老师,或军队中一种编制。
    18.再
    古义:第二次。 例: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曹刿论战》)
    今义:表动作重复。
    19.间
    古义:参与。 例: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曾刿论战》)
    今义:间隔、空隙,不连接。
    20.走
    古义:跑。 例:几欲先走(《口技》)
    今义:行走。
    21.趋
    古义:快步。 例:尝趋百里外(《送东阳马生序》)
    今义:走、奔。
    22.假
    古义:借,借助。 例:以是人多以书假余(《送东阳马生序》)
    今义:不真。
    23.市
    古义:购买。 例:愿为市鞍马(《木兰诗》)
    今义:市场。
    24.强
    古义:有余。 例: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木兰诗》)
    今义:强壮,强大。
    25.谢
    古义:道歉。 例: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日(《唐雎不辱使命》)
    今义:感谢。
    26.亡
    古义:逃跑。 例: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陈涉世家》)
    今义:死亡。
    27.会
    古义:适逢,恰巧遇到。 例:会天大雨,道不通(《陈涉世家》)
    今义:聚合。
    28.怜
    古义:怜爱,爱戴。 例:楚人怜之,或以为死,或以为亡(《陈涉世家》)
    今义:可怜,怜悯。
    29.开张
    古义:扩大。 例:诚宜开张圣听(《出师表》)
    今义:指商店开始营业。
    30.猖蹶
    古义:失败。 例:遂用猖蹶(《隆中对》)
    今义:凶猛而放肆(注:现代汉语中写作“猖獗”)
    31.卑鄙
    古义:身份低微,出身鄙野。 例: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出师表》)
    今义:品质低劣。
    32.晓畅
    古义:精通,熟练。 例:晓畅军事(《出师表》)
    今义:通顺。
    33.布衣
    古义:平民。 例: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出师表》)
    今义:用布做的衣服。
    34.谨慎
    古义:严谨而慎重。 例:先帝知臣谨慎(《出师表》)
    今义:小心慎重。
    35.牺牲
    古义:祭祀用的猪、牛、羊等。 例:牺牲玉帛(《曹刿论战》)
    今义:现指放弃、损害一方的利益。
    36.交通
    古义:交错相通。 例:阡陌交通(《桃花源记》)
    今义:各种运输和邮电事业的总称。
    37.妻子
    古义:妻子和子女。 例:妻子邑人来此绝境(《桃花源记》)
    今义:专指男子的配偶。
    38.绝境
    古义:与人世隔绝的地方。 例: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桃花源记》)
    今义:没有出路的境地。
    39.间隔
    古义:断绝来往。 例:遂与外人间隔(《桃花源记》)
    今义:隔开,不连接。
    (三)通假字
    通假字,汉字的通用和假借的简称。
    所谓通假,就是两个字通用,或者这个字借用为那个字,它们之间语音相同或相近,并没有意义上的联系,所以又称同音通假或同音假借。
    1.通假字的形式
    (1)“本无其字”的假借字。古代文字少而所记事物多,文字常常不够用,想记一事而无其字,只有借一同音字来代替。
    (2)“本有其字”的通假字。古人写作时,不用原字或仓促间想不起原字,而写成了另外一个音同或音近的字,这就是“本有其字”的通假字。
    2.通假字的种类
    (1)“声旁字”代替“形声字”。例:满坐寂然,无敢哗者。(《口技》)(坐——座)
    (2)“形声字”代替“声旁字”。例:使臣奉璧,拜送书于庭(《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庭——廷)
    (3)同声旁的字互相代替。例:无陇断焉。(《愚公移山》)(陇——垄)
    (4)音同或音近的字相互代替。例:甚矣,汝之不惠。(《愚公移山》)(惠——慧)
    附:常见通假字例释(以下内容按照通假字、本字、释义、例句及出处顺序整理)
    1.说:通“悦”,愉快。 例: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学而》)
    2.女:通“汝”,你。 例:由,诲女知之乎?(《论语·为政》)
    3.帖:通“贴”,粘。 例:对镜帖花黄(《木兰诗》)
    4.要:通“邀”,邀请。 例:便要还家(《桃花源记》)
    5.厝:通“措”,放置。 例:一厝朔东,一厝雍南(《愚公移山》)
    6.阙:通“缺”,①中断。 例:两岸连山,略无阙处(《三峡》) ②缺点。 例: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出师表》)
    7.强:通“僵”,僵硬。 例:昂首观之,项为之强(《童趣》)
    8.距:通“拒”,抵挡,抵抗。 例:公输盘九设攻城之机变,子墨子九距之(《公输》)
    9.圉:通“御”,抵挡。 例:公输盘之攻械尽,子墨子之守圉有余(《公输》)
    10.诎:通“屈”,①理屈。 例:公输盘诎(《公输》) ②弯曲。 例:卧右膝,诎右臂支船(《核舟记》)
    11.有:通“又”,还有。 例: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核舟记》)
    12.衡:同“横”①横放。 例:居右者椎髻仰面,左手倚一衡木(《核舟记》) ②不顺,梗塞。 例:困于心衡于虑(《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13.適:通“谪”,调派。 例:发闾左適戍渔阳(《陈涉世家》)
    14.唱:通“倡”,倡导。 例: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陈涉世家》)
    15.被:通“披”,穿、身披。 例:将军身被坚执锐(《陈涉世家》)
    16.食:通“饲”,喂养。 例: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马说》)
    17.材:通“才”,才能。 例:食之不能尽其材(《马说》)
    18.畔:通“叛”,背叛。 例: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19.曾:通“增”,增加。 例:曾益其所不能(《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20.拂:通“弼”,辅佐。 例:入则无法家拂士(《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21.属:通“嘱”,嘱托。 例:属予作文以记之(《岳阳楼记》)
    22.直:通“值”,价值。 例:玉盘珍羞直万钱(《行路难》)(注:句中“羞”同“馐”)
    23.辟:通“避”,躲避。 例:故患有所不辟也(《鱼我所欲也》)
    25.辩:通“辨”,辨别。 例: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鱼我所欲也》)
    26.得:通“德”,恩惠,这里是“感激”之意。 例:所识穷乏者得我与(《鱼我所欲也》)
    27.乡:通“向”,从前。 例:乡为身死而不受(《鱼我所欲也》)
    28.信:通“伸”,伸张。 例:欲信大义于天下(《隆中对》)
    29.徧:通“遍”,遍及、普遍。 例:小惠未徧,民弗从也(《曹刿论战》)
    30.简:通“拣”,挑选。 例: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出师表》)
    (四)词类活用
    词类活用是古汉语中常见的一种实词运用现象,它主要有以下几类:
    1.名词活用为动词
    名词活用为动词,一般情况下是两个名词连用,必有一个名词作动词;副词后面直接带名词,名词就活用为动词。活用后的意义仍和这个名词的意义密切相关,只是动作化而已。如“一狼洞其中”(《狼》)中的“洞”,原为名词,洞穴,转化为动词“打洞”之义。
    2.一般名词作状语
    (1)表示动作行为发生的处所。如“途中两狼,缀行甚远”(《狼》)中的“途”,原意为道路,这里作状语,是“在道路上”的意思。
    (2)表示动作行为的依据、手段或工具。如“失期,法皆斩”(《陈涉世家》)中的“法”,原意是“法律”,这里作状语,修饰动词“斩”,表示行为的依据,是“按照法律”的意思。
    (3)表示行为的身份或对待的方式。如“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项羽本纪》)中的“兄”,本为名词,转化为状语,是“用对待兄长的礼节”的意思。
    (4)表示动作行为的特征或状态。如“其一犬坐于前”(《狼》)中的“犬”,本是名词“狗”,在这儿作状语,意思是“像狗一样”。
    3.方位名词作状语
    方位名词直接作状语,这种语法现象在古汉语中很多,往往用来表示动作行为发生的处所或表示动作的趋向。如“潭西南而望”(《小石潭记》)中的“西南”,是“向西南”的意思,用来修饰“望”,限制其方向。
    4.时间名词作状语
    时间名词用于动词前作状语,表示行为变化的时间。如“朝而往,暮而归”(《醉翁亭记》)中的“朝”“暮”,就是典型的时间名词作状语。它们往往用“而”或“以”同动词相连接。
    5.动词活用为名词
    动词出现在主语或宾语的位置上,表示与这个动作行为有关的人或事,这时它就活用作名词。如“吾射不亦精乎”(《卖油翁》)中的“射”,本是动词“射箭”,这里转化为名词“射箭的本领”。
    6.形容词活用为名词
    在句子中,形容词如果处于主语或宾语的位置,具有明显的表示人或身份的特征和意义,形容词就转化为名词。如“无鲜肥滋味之享”(《送东阳马生序》)中的“鲜肥”,就是形容词转化为名词,作“新鲜肥美的东西”讲。
    7.形容词活用为动词
    形容词后面带了宾语,形容词就转化为动词。如“天下苦秦久矣”(《陈涉世家》)中的“苦”,因带宾语“秦”,意为“(对秦王朝的残暴统治)感到苦恼”。
    8.意动用法
    意动用法是指谓语动词具有“认为(以为)……怎么样”的意思。
    (1)名词的意动用法。名词的意动用法,是把它后面的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看作这个名词所代表的人或事物。如“稍稍宾客其父”(《伤仲永》)中的“宾客”,本为名词,“宾客其父”为动宾结构,“宾客”就活用作动词,意思是“以其父为宾客”。
    (2)形容词的意动用法。形容词的意动,是主观上认为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具有这个形容词所表示的性质或状态。如“渔人甚异之”(《桃花源记》)中的“异”为形容词,活用作动词,“异之”就是“以之为异”“认为这事奇怪”。
    9.使动用法
    所谓使动用法,是指谓语动词具有“使……怎么样”的意思。使动用法中的谓语动词,有的是由名词、形容词活用来的,活用之后,它们所表示的语法意义也有所改变。
    (1)动词的使动用法。动词和它的宾语在一起,使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产生这个动词表示的动作行为。如“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的“饿”是动词,因后面带宾语“其体肤”,就活用为使动,“使体肤经受饥饿”。
    (2)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形容词带上宾语,假使宾语具有这个形容词的性质和状态,那么形容词活用为使动动词。如“凄神寒骨”(《小石潭记》)中的“寒”,本是形容词“寒冷”,因其后带宾语“骨”,意为“使骨寒”,成为使动。
    (3)名词的使动用法。名词带宾语,使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变成这个名词所代表的人或事物。如“汗牛充栋”(《黄生借书说》)中的“汗”本是名词“汗水”,因其后带宾语“牛”,意为“使牛出汗”,成为使动。
    附:常见词类活用例释(以下内容按照例句、出处及词类活用分析顺序整理)
    1.每至晴初霜旦(《三峡》) “霜”转化为动词“下霜”。
    2.妇抚儿乳(《口技》) “乳”转化为动词“喂乳”。
    3.不能名其一处也(《口技》) “名”转化为动词“说出”。
    4.其夫呓语(《口技》) “呓语”转化为动词“说梦话”。
    5.会宾客大宴(《口技》) “宴”由名词“宴席”转化为动词“宴请”。
    6.泉而茗者,罍而歌者,红装而蹇者(《满井游记》) “泉”“茗”“罍”“歌”“红装”“蹇”等分别转化为动词“汲泉”“喝茶”“端酒杯”“唱歌”“穿着艳装”“骑驴”。
    7.人恒过(《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过”转化为动词“犯过失”。
    8.神弗福也(《曹刿论战》) “福”转化为动词“保佑”。
    9.公将鼓之(《曹刿论战》) “鼓”转化为动词“击鼓”。
    10.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狼》) “隧”转化为动词“打洞”。
    11.在宋城上而待楚寇也(《公输》) “寇”转化为动词“入侵”。
    12.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送东阳马生序》) “媪袍敝衣”是“穿媪袍敝衣”的意思。
    13.腰白玉之环(《送东阳马生序》) “腰”转化为动词“腰佩”。
    名词作状语:
    1.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伤仲永》) “日”是“天天”。
    2.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小石潭记》) “西”是“向西”的意思。
    3.下见小溪(《小石潭记》) “下”是“向下”的意思。
    4.斗折蛇行(《小石潭记》) “斗”“蛇”是“像北斗星”“像蛇”的意思。
    5.犬牙差互(《小石潭记》) “犬牙”是“像狗的牙齿一样”。
    6.山行六七里(《醉翁亭记》) “山”是“沿着山路”的意思。
    7.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记》) “翼”是“像鸟的翅膀一样张开”。
    8.箕畚运于渤海之尾(《愚公移山》) “箕畚”是“用箕畚”的意思。
    9.北通巫峡,南极潇湘(《岳阳楼记》) “南”“北”是“向南”“向北”的意思。
    名词、动词、形容词的互用:
    1.攘除奸凶(《出师表》) “奸凶”,形容词作名词,“奸凶之人”。
    2.亲贤臣,远小人(《出师表》) “亲”“远”,形容词作动词,“亲近”“疏远”。
    3.此皆良实(《出师表》) “良实”,形容词作名词,“贤良诚实的人”。
    4.猛浪若奔(《与朱元思书》) “奔”,动词转化为名词,“飞奔的马”。
    5.温故而知新(《论语·为政》) “故”“新”,形容词转化为名词,“旧知识”“新收获”。
    意动用法:
    1.父异之(《伤仲永》) “异”是“以之为异”。
    2.邑人奇之(《伤仲永》) “奇”是“以之为奇”。
    3.父利其然也(《伤仲永》) “利”是“以其利”,译为“认为那样有利可图”。
    4.吾妻之美我者(《邹忌讽齐王纳谏》) “美”是“以我为美”。
    5.渔人甚异之(《桃花源记》) “异”是“以之为异”。
    6.不耻下问(《论语·公冶长》) “耻”是“以……为耻辱”。
    使动用法:
    1.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陋室铭》) “乱”“劳”是“使耳乱”“使形劳”。
    2.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苦”“劳”“饿”“空乏”等都是使动用法。
    3.望峰息心(《与朱元思书》) “息”是“使心息”。
    二、常见文言虚词
    虚词没有实在意义,一般不能充当句子成分,不能单独回答问题(少数副词如“不、也许、没有”等可以单独回答问题),只能配合实词一起使用,才能表示种种语法关系。虚词包括代词、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兼词七类。文言虚词在整个文言词语中虽然只占一小部分,但是它的语法作用却很大。文言文中的许多句式是以虚词为标志的,如判断句“……者……也”、被动句“为……所……”等在文言文中用得很频繁,而且它们的解释也相当灵活。常用虚词举例:
    1.但
    (1)副词:表示对动作的限制,可译为“只”“仅仅”等。例: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木兰诗》)
    (2)连词:用在复句的后一个分句前,表示意思的转折。可译为“但是”“不过”“只是”等。例:无他,但手熟尔。(《卖油翁》)
    2.而
    (1)代词:相当于第二人称,你、你们,你的、你们的。例: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聊斋志异·促织》)
    (2)连词:①表示递进,相当于“而且”“并且”。例: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醇翁亭记》)②表示转折,相当于“却”“但是”。例: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学而)③表示顺承,相当于“然后”。例: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学而》)④表修饰,相当于“地”。例:默而识之。(《论语·述而》)⑤表并列,相当于“并不是……而只是……”。例: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满井游记》)
    3.耳
    语气词:
    (1)表示肯定、判断语气,相当于助词“也”,可译为“了”“啊”。例: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陈涉世家》)
    (2)表示限制语气,相当于“而已”“罢了”,含有“不过如此”的意味。例:技止此耳!(《黔之驴》)
    4.何
    (1)疑问代词:
    ①代事物,可译为“什么”。例:子何恃而往?(《为学》)
    ②代处所,可译为“哪里”“什么地方”。例: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五柳先生传》)
    ③代原因,可译为“何故”“为什么”。例:或异二者之为,何哉?(《岳阳楼记》)
    (2)副词:表示反诘,可译为“怎么”。例: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5.乎
    (1)语气词:
    ①用在句子的末尾,表示疑问或反问,相当于“吗”“呢”。例:王侯将相宁有种乎!(《陈涉世家》)
    ②用在句子的末尾,表示赞美或感叹,相当于“啊”“呀”。例: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捕蛇者说》)
    ③表示测度或商量,相当于“吧”。例:王之好乐甚,则费国其庶几乎!(《孟子·梁惠王下》)
    (2)助词:用于形容词或副词后,助成音节,可译为“……的样子”,或不译。例:牡丹之爱,宜乎众矣。(《爱莲说》)
    (3)介词:①表示时间,可译为“在”“从”。例: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醉翁亭记》)②表示对象,可译为“对”。例:孔子日:“苛政猛于虎也。”吾尝疑乎是。(《捕蛇者说》)
    6.或
    (1)代词:表示分指,指代人、事物、时间等的一部分,可译为“有的人”“有的”。例:或以为死,或以为亡。(《陈涉世家》)
    (2)副词:①表示动作行为、情况的揣测、估计,可译为“也许”“大概”“或许”。例: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岳阳楼记》)②表示时间,可译为“偶尔”“有时”。例: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岳阳楼记》)
    7.乃
    (1)代词:第二人称代词,相当于“你”“你的”“你们”“你们的”。例: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示儿》)
    (2)副词:①表示动作行为的相承,可译为“就”“于是”等。例:陈涉乃立为王,号为张楚。(《陈涉世家》)②表示动作行为或某种情况的发生、出现出乎意料,可译为“竟然”“却”等。例: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桃花源记》)
    8.其
    (1)代词:①人称代词,可译为“我”“你”“他”“我的”“自己的”等。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桃花源记》)②代具体的事物。例:屠自后断其股。(《狼》)③指示代词,可译为“这”“那”等。例:有蒋氏者,专其利三世矣。(《捕蛇者说》)
    (2)副词:表示推测、反问等语气,可译为“大概”“难道”,或者不译。例: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马说》)(句中第一个“其”表反问,可译为“难道”;第二个“其”表猜测语气,可译为“大概”。)
    9.且
    (1)副词:①表示动作行为的发生、出现是暂时的,可译为“姑且”“暂时”等。例: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石壕吏》)②表示动作行为将要发生、出现,可译为“将要”“快要”等。例: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愚公移山》)
    (2)连词:表示递进关系,可译为“况且”“尚且”等。例: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马说》)
    10.虽
    连词:①表示假设,可译为“即使”。例: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曹刿论战》)例:虽我之死,有子存焉。(《愚公移山》)②表示转折,可译为“可是”。
    11.遂
    副词:①表示结果,可译为“终于”“结果”“竟然”等。例: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桃花源记》)②表示顺承,可译为“于是”“随即”等。例: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记承天寺夜游》)
    12.也
    (1)语气助词,用在句末:①表示判断或肯定语气,可译为“啊”“呀”,或不译。例: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出师表》)②表示疑问或反问语气,可译为“呢”“吗”,或不译。例:若为佣耕,何富贵也?(《陈涉世家》)③表示祈使、命令、劝阻语气,可译为“啊”“呀”“吧”等。例: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桃花源记》)
    (2)语气助词,用在句子中问:表示停顿,舒缓语气,引起下文,可译为“啊”“呀”等,或不译。例:则其读书也必专,而其归书也必速。(《黄生借书说》)
    13.已
    副词:①表示动作行为已经发生、出现,可译为“已”“已经”等。例: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早发白帝城》)②与“而”组成固定词组,表示后一个动作行为与前一个动作行为相隔不久,可译为“不久”。例: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醉翁亭记》)
    14.以
    (1)介词:①表示动作行为发生、出现的原因,可译为“因为”“由于”。例:而吾以捕蛇独存。(《捕蛇者说》)②表示工具、手段、方式,可译为“用”“拿”等。例: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送东阳马生序》)③表示时间、处所或范围,可译为“在”“于”“从”等。例: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隆中对》)
    (2)连词:①表示目的,可译为“来”。例: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出师表》)②连接分句,表示结果,可译为“才”“因而”等。例: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出师表》)
    15.矣
    语气词:①表示已然,可译为“了”。例:不可,吾既已言之王矣。(《公输》)②表示肯定语气,可译为“了”,也可不译。例: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论语·为政》)③表示感叹语气,可译为“啊”“了”。例:甚矣,汝之不惠!(《愚公移山》)
    16.于
    一般用作介词,表示时间、地点、对象、被动、比较等。
    (1)表示时间、地点,译为:从,在。例:舜发于畎亩之中。 子墨子闻之,起于鲁。
    (2)表示时间、地点,译为:到。例:积于今,六十岁矣。 指通豫南,达于汉阴。
    (3)表示对象,译为:对,向,给,和。例:贫者语于富者日。 欲报之于陛下也。 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4)表示被动,译为:被。例:则人之食于虎也。 君幸于赵王,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
    (5)表示比较,译为:比。例:苛政猛于虎也。 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
    17.之
    (1)用作代词,又分几种情况:
    ①可以代人、代物、代事。代人多是第三人称。译为“他”(他们)、“它”(它们)。作宾语或兼语,不作主语。例:作《师说》以贻之。(《师说》,代人,作宾语)
    鞣使之然也。(《劝学》,代物,作兼语)
    人非生而知之者。(《师说》,代事理,作宾语)
    ②指示代词,表近指。可译为“这”,通常作复指性定语。例:均之二策。(《廉颇蔺相如列传》)
    (2)用作助词,也分几种情况:
    ①结构助词,定语的标志。用在定语和中心语(名词)之间,可译为“的”,有的可不译。例:若能以吴、越之众与中国抗衡。(《赤壁之战》) 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师说》)
    ②结构助词,补语的标志。用在中心语(动词、形容词)和补语之间,可译为“得”。例: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游褒禅山记》)
    ③结构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用在被提前的宾语之后,动词谓语或介词之前,译时应省去。例:宋何罪之有?(《公输》,即“宋有何罪”)
    ④结构助词。当主谓短语在句中作为主语、宾语或一个分句时,“之”用在主语和谓语之间,起取消句子独立性的作用,可不译。译时也可省去。例: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师说》) 悍吏之来吾乡,叫嚣乎东西。(《捕蛇者说》) 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隆中对》)
    ⑤音节助词。用在形容词、副词或某些动词的末尾,或用在三个字之间,使之凑成四个字,只起调整音节的作用,无义,译时应省去。例:久之,目似瞑,意暇甚。(《狼》)
    18.则
    (1)用作连词,可表示多种关系。
    ①表示承接关系。一般用来连接两个分句或紧缩复句中的前后两层意思,表示两件事情在时间上、事理上的紧密联系。可译为“就”“便”,或译为“原来是”“已经是”。例:子灿寐而醒,客则鼾睡炕上矣。(《大铁椎传》)
    ②表示假设关系。有的用在前一分句,引出假设的情况,相当于“假使”“如果”;有的用于后面的分句,表示假设或推断的结果,相当于“那么”“就”。例: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捕蛇者说》)
    ③表示并列关系。这种用法都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则”连用,每个“则”字都用在意思相对、结构相似的一个分句里,表示两个(或两个以上)分句之间是并列关系(不是表示两个词之间)。可译为“就”,或不译。例: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师说》)
    ④表示转折、让步关系。表示意思有转折时,“则”字用在后一分句,可译为“可是”“却”;表示姑且承认一件事,预备下句转入正意时,“则”字用在前一分句,可译为“虽然”“倒是”。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师说》) 其室则迩,其人甚远。(《诗经·东门之》)
    (2)用作副词。用在判断句中,起强调和确认作用,可译作“是”“就是”。例: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岳阳楼记》) 非死则徙尔。(《捕蛇者说》)

    翻译句子
    翻译句子一般有两种方式:直译,意译。
    直译,将原文中的字句落实到译文中,译出原文用词造句的特点,在表达方式上同原文保持一致。意译,根据原文表达的基本意思翻译,并不拘泥于字句的落实,可采用同原文差别较大的表达方式。
    建议在中考考场上不要用意译。
    中考容易考查四种句子:
    1.文章的主旨句、名句、关键句
    主旨句如“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等 。
    名句如“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苟富贵勿相忘”等。
    关键句如《曹刿论战》中“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等。
    2.有文言现象的语句
    带有通假字、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现象的句子。
    3.较难理解的语句
    句子的理解有一定困难,一些用法非常特殊的句子。
    4.书下注解当中给出了整句翻译的句子
    比如《陋室铭》中“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书下注解有整句翻译的句子,要着重把握句子的翻译。

    理解归纳文章内容
    理解归纳文章内容要注意两点:
    1.每篇文言文都要把握它的核心内容,所出的题目一定会围绕文章的核心思想。
    2.做题必须结合具体语段、具体的原文进行理解,切莫主观臆断,生搬硬套。

    归纳要点,概括中心
    阅读记叙性语段,概括时要注意记叙的要素要齐全,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要尽量的齐全。
    概括议论性语段,要注意将论点和论据结合起来表述。
    文言文阅读要求能够把握作者思想感情,要做到:
    1.从原文中筛选作者看法,进行准确的分析概括,不单纯地罗列作者的观点态度。
    2.要能够分析概括作者在叙述事件或说明道理时的思想感情,不单纯地分析事件或道理本身。

    题型解读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各题。
    岳阳楼记
    范仲淹
    ①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②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③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④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⑤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红的词语。
    (1)前人之述备矣( ) (2)连月不开 ( )
    (3)薄暮冥冥 ( ) (4)至若春和景明( )

    2.翻译文中加红的句子。
    (1)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2)去国怀乡,忧谗畏讥


    3.文章以“情”贯穿全文,既写了迁客骚人的情,又写了古仁人的情。请问:迁客骚人和古仁人的情各是什么?作者写这两种情的目的是什么?
    迁客骚人的情:
    古仁人的情:
    写这两种情的目的是:


    4.文中说:“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作为现代人的你能否做到?为什么?请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看法。




    【解析】1.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的能力。题中(1)“备”是详尽的意思。(2)“开”是放晴的意思。(3)“薄”是迫近的意思。(4)“景”要注意古今差异,此处当日光讲。解答此类题时要根据词语在句子中的上下语境,推断词意,将推断的词意放入文中整体理解。古今异义词、通假字、一词多义、词类活用是考查的重点。
    2.本题考查对文言文句子的理解及翻译能力。(1)句注意“具”是通假字,同“俱”,全,皆;“废”形容词用作名词,荒废了的事业。(2)句注意“去”,离开。翻译时结合上下语境,抓住重点文言实词,注意特殊句式,直译为主,避免以今译古。
    3.本题考查对文章重要内容及写作目的的把握能力。前一问,从第③段的“登斯楼……感极而悲者矣”和第④段的“登斯楼……其喜洋洋者矣”,可得出迁客骚人的情是“以物喜,以己悲”。从第⑤段的“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可得出古仁人的情是“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忧国忧民)。后一问,作者写这两种情的目的是通过两种情的对比,赞美了古仁人的高尚品德,表现了作者的旷达胸襟和政治抱负,突出文章主旨。解答此类题,要在理解文段内容的基础上针对问题找关键句,概括内容,联系作者及写作背景,理解写作目的。
    4.本题考查拓展迁移的能力。本题要求考生针对“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表达自己的观点,并阐述理由。答题时首先亮明自己的观点,是“能”还是“不能”,或者是“有时能,有时不能”,再阐述理由,并做到言之成理。拓展迁移题,往往要求学生就古人作为,联系社会和自身实际谈看法表感悟。解答这类题目,应先表明观点,然后联系实际阐述即可。
    【答案】1.(1)详尽 (2)放晴 (3)迫近 (4)日光
    2.(1)政事顺利,百姓和乐(安居乐业),许多已荒废了的事业都兴办起来了。
    (2)离开国都,怀念家乡,担心奸人说坏话、害怕坏人的批评指责。
    3.迁客骚人的情:以物喜,以己悲;古仁人的情: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或忧国忧民)。目的是:通过这两种情的对比,赞美了古仁人的高尚品德,表现了作者的旷达胸襟和政治抱负,突出文章主旨。
    4.表明观点,言之成理即可。示例:(1)能。这说的是一种从容的平常心境。只要发挥心灵力量,砥砺意志,就可以养成平常心境。面对考试的失败,以平常心待之,便做到了“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2)不能。这是一种需要修炼才能达到的境界,作为中学生,心灵尚需砥砺,战胜外在的力量不易。担心考试失败是学生普遍的心态,便是这个道理。

    二、阅读下文,完成后面题目。
    捕蛇者说(节选)
    ①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触草木,尽死;以啮人,无御之者。然得而腊之以为饵,可以已大风、挛踠、瘘、疠,去死肌,杀三虫。其始,太医以王命聚之,岁赋其二,募有能捕之者,当其租入。永之人争奔走焉。
    ②有蒋氏者,专其利三世矣。问之,则曰:“吾祖死于是,吾父死于是。今吾嗣为之十二年,几死者数矣。”言之,貌若甚戚者。
    ③余悲之,且曰:“若毒之乎?余将告于莅事者,更若役,复若赋,则何如?”
    1.本文作者是“唐宋八大家”之一的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太医以王命聚之

    3.下列对内容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标题的意思是用捕蛇者的故事说明道理。B.第①段讲述了永州百姓争相捕蛇的缘由。
    C.第②段讲述了蒋氏三代捕蛇的悲惨遭遇。D.第③段讲作者因悲伤就更换了蒋氏之役。

    楚人谓虎为老虫,姑苏人谓鼠为老虫。余官长洲,以事至娄东,宿邮馆①,灭烛 就寝,忽碗碟砉②然有声。余问故,阍③童答曰:“老虫”。余楚人也,不胜惊错,曰:“城中安得有此兽?”童曰:“非他兽,鼠也。”余曰:“鼠何名老虫?”童谓吴俗相传尔耳。嗟嗟!鼠冒老虫之名,至使余惊错欲走,徐而思之,良④足发笑。然今天下冒虚名骇俗耳者不少矣。
    【注】①邮馆:驿站的客舍。②砉(huā):象声词。③阍(hūn):守门的人。④良:很。
    4.解释下列加红的词。
    (1)不胜惊错( ) (2)鼠何名老虫( )

    5.“余惊错欲走”是因为 。

    6.作者通过这个故事讽刺了 。(请用自己的话回答)

    【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对文学常识的判断,知识点有作者名(字、号)、称谓、生活时代、作品名、体裁、书中人物、主要情节、作品主题及风格、流派等。本题根据作品即可判断。
    2.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句子的翻译能力。句子翻译也是文言文阅读的一个常考题型,翻译句子时,要注意抓住句中的关键词句,把关键词句翻译准确,另外,还要注意对特殊句式的翻译,尽量做到通顺、流畅,表意清晰。本句中注意,“以”是用的意思,“聚”是征集的意思。
    3.本题考查学生归纳文章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作者同情捕蛇者的遭遇,于是询问捕蛇者是否愿意更换差事、恢复交税的境地,并没有直接更换,因此答案选D。
    4.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词语意义的理解。理解文言文中词语的含义时,要联系原句来理解,不可孤立地理解单个字词的含义。另外,还要注意词语的特殊用法,比如古今异义词、一词多义、通假字、词类活用等,尽量做到解释准确、恰当。注意“名”是名词用作动词,取名、命名的意思。
    5.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内容的理解和概括,由前句“鼠冒老虫之名”,可以看出作者受到惊吓的原因。
    6.此题考查学生对文章主旨的把握。“讽刺” 指用比喻、夸张等手法对人或事进行揭露、批评或嘲笑。结合文章内容,抓出结尾句“然今天下冒虚名骇俗耳者不少矣”,可知作者想要通过这一故事讽刺假冒盛名吓唬世人的人。
    【答案】1.柳宗元 2.太医用皇帝的命令来征集蛇。 3.D
    4.能承受(能承担);取名(命名)
    5.方言的差异,而把老鼠当成老虎了。
    6.假冒盛名吓唬世人的人。
    译文:永州的野外出产一种奇异的蛇,(它)黑色的质地白色的花纹;这种蛇碰到的草木全都干枯而死;如果蛇咬了人,没有能够抵挡蛇毒的办法。然而捉到后把它晾干用来做成药饵,可以用来治愈麻疯、手脚拳曲、脖肿、恶疮,去除坏死的肌肉,杀死人体内的寄生虫。起初,太医用皇帝的命令征集这种蛇,每年征收这种蛇两次 ,招募有能力捕捉这种蛇的人,抵他的赋税。永州的人都争着去做(捕蛇)这件事。
    有个姓蒋的人家,享有这种(捕蛇而不纳税的)好处三代了。我问他,他却说:“我的祖父死在捕蛇这件差事上,我父亲也死在这件事情上。现在我继承祖业干这差事也已十二年了,险些丧命也有好几次了。”他说这番话时,神情像是很悲伤。
    我很同情他,就说:“你怨恨这差事吗?我将要告诉管理政事的人,让他更换你的差事,恢复你的赋税,那么怎么样?”
    译文:楚地的人称老虎为老虫,苏州人称老鼠为老虫。我在长洲做县令的时候,因为有事到了娄东,住在客栈里,把烛吹灭我就睡了。忽然听得碗碟叮当有声,我便问看门的童子是怎么 回事,童子答道:“是老虫闹腾。”我是楚地人,(一向称老虎为老虫,听说是“老虫”,)很 是害怕,说:“城里怎么会有这种野兽?”童子说:“不是别的兽,是老鼠。”我问他:“老鼠为什么叫老虫?”童子说这是吴地的风俗,世世代代都是这么叫这么传下来的。啊哈!老鼠冒老虎之名,致使我吓得要逃走,真是可笑。然而今日天下冒虎名以欺世的也真不少!哎!那些以鼠辈伎俩,而冒充虎之威名的权党们,都是骑在民众头上作威作福的鼠辈啊,这关系到天下危亡的大事怎么能不叫人担忧呢?
    相关试卷

    中考总复习——文言文的一般阅读 知识讲解: 这是一份中考总复习——文言文的一般阅读 知识讲解,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常见文言实词,常见文言虚词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中考语文总复习——文言文的比较阅读 知识讲解: 这是一份中考语文总复习——文言文的比较阅读 知识讲解,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异中求同,同中求异,既求同又辨异,简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中考语文总复习——文言文的一般阅读 巩固练习: 这是一份中考语文总复习——文言文的一般阅读 巩固练习,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问题,阅读《曹刿论战》,完成后面各题,阅读《小石潭记》,回答问题,阅读《醉翁亭记》,完成问题,阅读下面短文,回答问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语文朗读宝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资料
    资料售价:学贝 账户剩余:学贝
    选择教习网的4大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9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VIP权益介绍
    • 充值学贝下载 本单免费 90%的用户选择
    • 扫码直接下载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充值到账1学贝=0.1元
      0学贝
      本次充值学贝
      0学贝
      VIP充值赠送
      0学贝
      下载消耗
      0学贝
      资料原价
      100学贝
      VIP下载优惠
      0学贝
      0学贝
      下载后剩余学贝永久有效
      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支付:¥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0直接下载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充值学贝下载,立省6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还可免费领教师专享福利「樊登读书VIP」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账户可用下载券不足,请取消部分资料或者使用学贝继续下载 学贝支付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