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中考语文总复习——现代文阅读(鉴赏评价)知识讲解

    中考语文总复习——现代文阅读(鉴赏评价)知识讲解第1页
    中考语文总复习——现代文阅读(鉴赏评价)知识讲解第2页
    中考语文总复习——现代文阅读(鉴赏评价)知识讲解第3页
    还剩5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中考语文总复习——现代文阅读(鉴赏评价)知识讲解

    展开

    这是一份中考语文总复习——现代文阅读(鉴赏评价)知识讲解,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鉴赏内容考查的重点,鉴赏的内容,鉴赏的规律和技巧,如何应对鉴赏能力的考点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中考总复习——现代文阅读(鉴赏评价)考点透视鉴赏评价文章是指在理解和分析综合的基础上,对文章所运用的语言、表达技巧及所创造出来的形象等,做出审美方面的判断、鉴赏和评价。近几年的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试题中,开放性的题目多了起来,鉴赏和评析能力成了现代文阅读中经常考查的内容之一。鉴赏和评价能力是语文各种能力的最高层级。就一篇文章而言,可鉴赏评价的方面很多,可以是内容的,也可以是形式的,题目类型复杂多变,能力层级要求较高。因此,培养学生的评析鉴赏能力,找到鉴赏评价的窍门,形成高尚的审美情趣,是一项非常紧迫而必需的任务。现代文阅读的鉴赏评析题型,以主观题为主。中考考查的内容以鉴赏文章的语言意蕴、形象塑造、典型意义、意境的创设、写作方法、修辞手法的运用、布局谋篇、表达方式的表现力,评析文章的思想感情、主题的社会意义等为主。 知识讲解鉴赏文章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要求初中学生能够鉴赏文学作品,感受作品中的形象,欣赏优美、精彩的文学语言,掌握写作技巧方面的知识,培养初步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因此,中考语文阅读试题中也总少不了对文学作品内容的理解、形象的诠释、技巧的把握、语言的体会等题目。鉴赏文章,指对阅读材料的鉴赏、赏析和评说,是以识记、理解和分析综合为基础,在阅读方面发展了的更高一层的能力层级。它主要是对文学作品而言的。文学作品一般包括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几种类型。一、鉴赏内容考查的重点鉴赏考点,是中考阅读中比较常见的考点,它考查的重点是对文学作品的欣赏。文学体裁不同,阅读理解的侧重点也各有不同。就拿中考常考的小说和散文这两种文体来说,小说阅读要把握文章的人物、环境和故事情节三个要素,理解作者在怎样的环境背景下,通过怎样的情节,塑造了具有什么性格特点的人物,从而反映了怎样的主题;散文阅读则需揣摩作者通过怎样的表达方式和技巧,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情感等。鉴赏的内容不同,其评价标准也不同。如分析人物形象,要能指出人物的性格特点,并能对文章中的人物形象进行点评;选择、组织材料主要看是否恰当而又典型;文章结构要看是否完整,是否层次分明;表现手法应看是否有利于思想内容的表现;语言要看是否准确、连贯、得体,是否简练、生动等。二、鉴赏的内容鉴赏的内容,概括起来主要有三大方面:1.鉴赏文学作品所塑造的形象。小说是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故事情节的叙述和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文学体裁,因此,小说阅读考查的内容常常是人物形象的问题。但是,文学作品的形象,不单纯是指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其含义是多方面的,它也指散文、诗歌中涉及的物、景的形象。2.鉴赏文学作品所运用的语言。文学作品是用语言来塑造形象的,因此,中考也考查考生的文学作品语言的鉴赏能力,并且还是中考的一个重要内容。3.鉴赏文学作品所运用的表达技巧。中考现代文学作品阅读鉴赏涉及的表达技巧,归纳起来说,包括下列五个方面的内容:(1)文学作品所运用的表达方式;(2)文学作品的谋篇布局技巧;(3)文学作品进行选材立意的技巧;(4)文学作品所运用的修辞手法;(5)文学作品所运用的表现手法。三、鉴赏的规律和技巧文学作品是用具体形象表达抽象思想情感的一类文章。它不像科技文(意在介绍新知识)、议论文(意在阐明见解和观点)的语言表达那样直白明确、语意显豁,它在传情达意上的特点是用形象说话,运用的语言常常是含蓄委婉。因此,中考意义上的阅读鉴赏文学作品,实质上就是从具体的形象还原抽象的思想情感的思维活动。在回答文学作品的题目时,要对文本进行从形象到抽象地思考,完成由形象到抽象的转化过程,然后再从理性方面做出解答。没有一个理性的答案,试题将无法作答。具体说来,就是在阅读鉴赏文学作品时,要特别注意把握文本语句反映出来的形象所代表的抽象含义。如何把握形象所代表的抽象含义?这就要求考生在整体阅读文本、全面把握内容的基础上进行分析综合,深入思考作者运用这些具体形象的东西是为了表达什么意思。弄清了作者的写作意图之后,就可以拂去事物具体的表象,挖掘出抽象的、深刻的本质意义。四、如何应对鉴赏能力的考点1.了解鉴赏考查的情况,掌握鉴赏的技巧。鉴赏的前提是鉴别,而鉴别则和阅读中的理解相通,离开了理解就无从鉴别,因此,学生首先要了解鉴赏考查的情况,掌握有关的知识和鉴赏技巧,然后才能有效地进行鉴赏。2.审清题干要求,针对关键点答题。如应对这篇文章在写作手法上有不少的美点,试选一点进行评析这样的题,一定要扣住写作手法这几个字进行选点与评析。选点与评析时,应根据写作手法的内容,如悬念设置、伏笔照应、对比烘托、人称变化等角度在文章中寻找相应的例子,进行针对性的评析。3.选择自己比较熟悉而感受最深刻的回答问题。鉴赏考点考查内容常常以自由赏析为主,含有评说、赏析等与文章阅读有关的个性化表达的诸多内容,题型基本上是开放性的题目,因此灵活性较大,需要考生根据自己的阅读理解选择适当的内容进行答题。如应对文中有不少值得我们品味的地方,请自选一处,写几句赏析的话这样的题,能选择的内容,可以是词语方面的,可以是句子方面的,也可以是语段方面的;赏析的角度,可以是修辞手法方面的,可以是表达方式方面的,也可以是写作手法方面的,选择的余地这么大(当然要根据文章的具体情况决定)。就应该选择自己比较熟悉的、有把握的而感受又最深刻的来回答。4.要运用一定的答题模式回答问题。如对语言的品析,就可以运用我认为……美在……它表现了……”“……写(用)得好,它写出了……”“……写(用)得好,它点出了……”这样的模式进行表述,这样可以确保表述语言的有序、流畅与准确。了解了文学作品鉴赏的内容,掌握阅读文章的一般规律,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训练答题技巧和方法,对文章能正确理解、综合分析、鉴赏评价,就会形成较高的鉴赏能力。 解答开放评价类题目近几年,中考语文阅读开放、探究、评价类题目多了起来,有的试卷,在一篇短文中甚至出现两三道此类题目。这类题目数量的递增,体现了课程标准的精神。《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能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说出自己的体验。”“根据文学作品的形象性、抒情性强的特点,可着重考查学生对情感的体验。这些要求实际是强调了阅读的个性化与创造性。所谓个性化与创造性阅读,就是在阅读过程中主动积极的进行思考、质疑和探索,加深对阅读对象的理解、感悟和体验,有自己独特的见解、发现与创造。阅读是读者个性化的行为,自主阅读、个性阅读,可以说是阅读的本位。个性化与创造性阅读属于评价鉴赏的能力层级。只有做到个性化与创造性阅读,才能真正提升自己的语文素养,提高阅读能力。开放评价类题目一般采用主观题型,常见的有感悟题、补充题、仿写题、联想和想象题、评价题等。综合这几种类型来看,都体现了阅读者自我阅读体验和感受的表达。因此在答题时,要充分发挥自己的个性,进行恰当而自由地表达。当然,这种自由表达并非毫无限制,它需要对材料的内容、主题、情感等多个角度有深层次的理解和感悟。具体来说,在阅读中要做好以下几个步骤:一、要整体了解材料内容这是答好题目的基础,因此要有针对性地反复阅读文章,体察具体语境中词句的意义和作用,准确理解文章的内容、情感、写作技巧,再结合自己理性的思考,形成自己的认识和见解。二、要准确筛选提炼有关信息答题时,要准确捕捉材料中有关语言信息,并把这些信息进行恰当的组合,对词义、文意、人物、事件、主题思想或文学形象等做出正确的评析。三、联系实际进行联想和拓展在阅读中要能与自己的生活实际紧密相连,结合自己的人生经验,对文章的内容和思想,提出自己独特的认识和见解。四、表述要简练而又有条理性回答问题其实就是表述,所谓表述就是有条理地组织语言回答问题。表述要注意语言的简洁明了,还要能做到有创意的表达,只有创新才能体现个性化。 题型解读鉴赏文章所塑造的形象一、多说一两句话麦父从医学院一毕业,他就进了父亲的诊所,成了和父亲一样的乡村医生。从他进诊所的第一天开始,父亲就谆谆告诫他,诊所是为乡邻们开的,不以盈利为目的,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开大处方。他将父亲的话牢记在心上。他进诊所,是被看做来接父亲的班的。父亲年龄渐大,一天看几十个病号,已经吃不消了。他们的诊所,只看一些普通的病症,诸如感冒、腹泻、炎症之类。如果病情复杂,他们会立即建议病人去大医院诊治,以免延误。对他来说,这可谓是小菜一碟。因为经过几年的学习和实践,可以说,他的医术已经一点也不比父亲差了。然而,奇怪的是,来看病的人,大多仍然会选择让父亲看。这让他涌起了一股莫名的失落感。 父亲似乎也注意到了这个现象,他查看了儿子的门诊记录,没开过大处方,药方也都是正确的;儿子看病时的态度,问诊周到,热情友善,也没毛病啊。不过,在连续留意了几天后,老父亲还是发现了问题。 这天,他坐在父亲身边,观摩父亲诊治。对待每一个病人,父亲都详细问诊、把脉、察看舌苔、摸腹,然后,给病人开处方。他特别留意了父亲所用的药,与他的判断几乎一致。一切似乎都与自己的诊治没有什么差别啊。父亲也不着急,只顾自己和平时一样,一个接一个看病。一个姑娘,陪着一位老人来看病,肠胃不舒服。老父亲仔细问诊检查后,开好药,对老人说老哥,我刚刚检查了你的咽喉,你还有慢性咽炎哪。老人连连点头,是啊是啊,你也给开点药吧。老父亲摇摇头,慢性咽炎重在保养,你一定抽烟吧听我一句话,把烟戒了。烟不戒,吃什么药,你的咽炎也好不了。默默站在一边的姑娘忽然激动地插嘴说爷爷,你听见了吧,医生都让你戒烟,你就是不信老人看看姑娘,又看看医生,憨憨地说是得戒了。姑娘搀扶着老人站起来,笑着对老父亲说医生,谢谢你,你的话他听。看着这一幕,他猛地一震。自己每次看病,都是开完了处方,就急着看下一个病人,根本没时间再和病人交流,而老父亲似乎总会比自己多说那么一两句话。这一发现让他惊喜不已。 下一个病人牙痛,老父亲检查后,确定是牙周炎。老父亲开好药,问病人,是不是喜欢吃成货病人直点头最喜欢吃腊肉和成菜了。每年冬天,家里都会腌很多成货,一直要吃到夏天呢。语气里透着满足和自豪。老父亲摇着头说成货开胃,但吃多了,有害健康,还是少吃点吧。病人捂着腮帮子,点点头,听你的几天的陪诊结束了,儿子回到了自己的诊室。一位年轻妈妈领着孩子走了进来,孩子肚子疼。化验单显示,孩子肚子内有蛔虫。他很快就开好了药方,递给孩子妈妈。然后,他拉过小孩的手,看了看他的指甲,笑着对小孩说你看看,你的小手指甲太长了,里面藏着好多小虫呢,小虫一不留神就跑进了你的肚子里。记得要多洗手,常让妈妈剪指甲哦。男孩腼腆地低下了头 ,妈妈弯腰对孩子说听到了吧,医生叔叔的话,是不是跟妈妈讲的一样男孩看看他,又看看妈妈,点了点头。 他微笑地目送年轻妈妈拉着孩子的手离开,心里暖暖的,终于明白,多说这一两句话,带给病人的,不仅仅是温暖的关心,更为这寒冷的冬季,带来了一抹动人心弦的温情与爱。(选自《做人与处世》2012年第9期)题目:文中的父亲和儿子,你更欣赏谁?请选定一个,结合文章内容分析。【解析】分析人物形象,可以从他有代表性的言行等方面去挖掘其思想性格。本题要求从两个人物中选一个,可根据对文本的理解,选取熟悉的一个人物进行分析。若分析父亲,就要抓住他充满智慧、仁慈善良的性格;若分析儿子,就要抓住他虚心好学、周到热情和充满爱心的性格。【答案】欣赏父亲:对儿子的谆谆告诫表现出他的仁厚善良,心中有爱;诊治过程中父亲对病人的关爱体现出高尚的医德;从父亲启发教育儿子的方式可以看出他是一位充满智慧的人。欣赏儿子:对病人热情周到,诊治准确,表现了他良好的职业素养;观摩父亲诊治体现了他虚心好学善于观察;效仿父亲关爱患者体现他善良充满爱心。 鉴赏文章所运用的语言二、枯萎的蒲公英    叶子冬日的午后,阳光虽也明亮,但触一触还是有着沁骨的凉。冬以它的冷漠,裹挟尽百花的艳影,留一地斑驳的枯黄。我不由得竖起大衣的领子。蓦地,一棵蒲公英,出现在我的视野里。 那是一株怎样的蒲公英!叶子的边缘已露出萎黄的老态,但还是透着铁一般的绿。叶们努力地贴向地面,那是一种力量爆发前,手脚触地的姿势。也是呢,霜一次又一次的从天而降,树叶渐渐飞去,草茎慢慢垂下头来。生命的红灯,已经在不远处,正一点点逼近自己,那就用尽全部的力,贴向地面,贴向地面……这就是蒲公英最聪明、最刚强也最负责任的举动。他们明白,要想延续久远,就不能把头昂得太高这样才能把最沉实的爱,尽可能多地传递给儿女。 我的心不由得疼了一下,这像极了我的母亲。去年的这个时节,冬阳阻不住东奔西跑的北风,正如我阻不住我八十岁老母的脚。她在楼下,为我寻挖着蒲公英。经霜的婆婆丁(蒲公英的俗号)能消炎败火,你这嗓子,应该吃点。 她半弓着腰,在衰草连片的枯黄里,神情专注地寻找那一小簇一小簇的绿。她时不时地弓腰,用那曾经丰腴饱满而至今肉皮松弛的手,极其小心地翻检着枯黄的草,似乎蒲公英长着脚,一不小心,受了惊吓,就会跑掉了似的。母亲的脚步,已失去了早年的利落,有些蹒跚。那是一双怎样的脚啊!为了让孩子们正常地进入学校,她携夫带子,脚板直探向千里外陌生的异乡;为了一家老小能吃上饭,她不分白天和夜晚,不惧严寒和冰霜,用那细小的绣花针,绣出蟒袍上那呼之欲出的龙的模样,再用一双脚板,驱北风,走冰路,登火车,为一家换回不很丰裕的口粮。 风,不时掀起母亲的白发,就像掀动一团绒绒的、洁白的蒲公英的种子。它是想探寻那丝丝缕缕里,藏着多少生活的艰辛?那就去问问太阳和月亮,几十年晨昏的默默相伴,它们如何把一个面如花,发如墨的纤纤女子,伴成了眼已花、头覆雪的颤颤老妪!探询那长长短短里,浸着多少爱意的疲累?那就去问问星辰,千千万万次的斗转星移,如何刻录下一个个儿女渐渐长大的足迹,还有母亲的血泪和汗滴。渐次地,她的儿女乘着她那用善良、勤苦织成的爱的伞,找到自己生根发芽的一片片土地。她的脚,不怎么好用了——移动缓慢,脚步蹒跚,但她的心,还是不断地牵挂,就像那天,风在楼下,母亲在楼下。 如今,母亲已去,留一棵蒲公英在这冬日里与我面对。我伏下身,看着那泛黄的叶片,眼就情不自禁地盈满了泪。我伸出手指,沿着叶脉轻抚,与你对话。你知道,你知道你碰到了我心最柔软的角落,它在疼吗?在我疼惜的泪光里,我看到你透着如铁的刚强与坚毅,打着爱的旗语,温暖着我层层叠叠的孤寂。一阵风吹过,蒲公英的叶子触碰着我的手指,散着阳光融融的暖意,如轻柔的爱抚,久久不去。(选自《海燕》2015年9期,有删改)题目:文中画线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请简析其表达效果。题目:请从修辞的角度赏析文中画线的两个句子。1)叶们努力地贴向地面,那是一种力量爆发前,手脚触地的姿势。2)风,不时掀起母亲的白发,就像掀动一团绒绒的、洁白的蒲公英的种子。【解析】考查对重点句子的赏析。考试中考的较多的是比喻、拟人、夸张、排比,比喻的作用有三:一是使深奥的道理浅显化,帮人加深体味;二是使抽象的事物具体化,叫人便于接受;三是使概括的东西形象化,给人鲜明的印象。拟人的作用是可以使读者不仅对所表达的事物产生鲜明的印象,而且感受到作者对该事物的强烈感情,运用拟人表现喜爱的事物,可以把它写得栩栩如生,使人倍感亲切自然;夸张的作用是可以深刻地表现作者对事物的鲜明的感情态度,从而引起读者的强烈共鸣;通过对事物的形象渲染,可以引起人们丰富的想象,有利于突出事物的本质和特征。结合语境具体分析即可。【答案】(1)运用拟人,通过努力”“力量”“手脚等人格化的词语,将蒲公英紧贴地面、努力生长的状态鲜活地表现出来。(2)运用比喻,将母亲的白发比喻为蒲公英种子,生动形象地描写了母亲的白发,突出了母亲为子女的辛勤付出。 鉴赏文章所运用的表达技巧三、骑自行车翻山越河三十年前,我父母用开菜园换来的钱,买了第一辆永久牌黑色二八式自行车。父亲很快就学会了骑车,总挂两只菜篮子在后座两边去赶集。我们常顺着大路练习骑车。田野中间的大路用沙土夯成,两边向路中央爬出绊根草,夏天的暴雨,会在路边上咬出大小坑,但在坑与坑之间,会有一条曲折如蛇的路中路,打足气的轮胎啃啮路面,沙沙响,像小牛吮奶,蚕吃叶,蛇蜕皮。更妙的,是在田野间猪小肠一般的小路上骑行,小路油光水滑,没有水凼,可以顺风骑得飞快,南风吹在麦巷里,吹在湿汗淋淋的背脊与头发上。青蛙蚱蜢固然是吓得慌不择路,狗之前总是不很耐烦地跑在我们前头,现在看着自行车上的小主人,望尘莫及自愧不如。父亲觉得我可以上路与他一起去卖菜了。那一年我们在菜园里种了很多土豆,如果不及时卖掉,它们就会毫不客气地长出紫芽。我和父亲闻鸡起床,将土豆挂在车后座上,父亲用的是从邻居大伯那里借来的飞鸽自行车。两袋土豆加起来一百多斤,并不比人轻。土豆两角钱一斤,驮到涂家河集卖完,可赚二十元钱,这在当时并不是小数字,所以我带着它们骑行在小澴(huán)河堤的杉树林巷里的时候,觉得一颗一颗土豆,比天上的星辰还要金贵。星光照夜路,并不够用,打手电筒骑车,也不可能。父亲熟门熟路,他知道十里八乡的每一道沟,每一道坎。我在后面紧紧跟着,可我毕竟是一个骑车卖菜的生手啊!终于有一次,我骑车冲出堤面,一头栽到了漆黑的杉树林里。如果不是一棵好心的杉树果断将我拦住,我会飞跌进星光下的小澴河,趁势将两袋土豆洗得干干净净吧。电光石火间,车卡在树干丛中,我的身体由龙头前面翻滚下来,落在地面。杉树的针叶将脸面与手臂刮得生疼。父亲将车慢慢地往地上一摊,反身跑下堤,慢慢地将我由地上拉起来,一边捏遍我的身子,一边问我疼不疼。看见我没事,他拍了拍我身上的尘土,扶起车子又出发了。第二年我考上了城里的中学。父亲给我买了一件新衬衣,还将自行车送给我,不是舍不得买新车,他是觉得旧车没人偷。星期六的晚上,下了课,我常常一个人骑自行车,沿着澴河大堤回家。笔直的河堤,堤下是垂柳、水杉与白杨,黄昏渐阑,澴河清碧如带,世界开阔明净。二十里路,一个多小时,汗流浃背回到家,吃母亲留好的夜饭,在破旧的木床上小睡几个钟头,天不亮,又起床骑车回去赶周日早上的功课。十四五岁少年的精力,大闹天宫都够用,不是吗?有一次,我骑出城。归心如箭,自然也是车行如箭,听任蚊蚋阵阵扑打在脸上。离城已远,脚下失力,咯噔一响,我心说不好,果然是链条断掉了。如果是现在,我更愿意推着自行车,在月色朦胧的秋夜,走在杨柳风里,一步一步地走回故乡,是的,我愿意。可是三十年前,恨不得长出翅膀的我……我沮丧地推着车,失瑰落魄,汗水流入眼里,稻芒一般刺疼。堤外各个枫杨掩映的村庄,晚炊的烟气已经消散,油灯一盏盏灭掉。天上,月亮一会爬进云里,一会又漏出惨淡的光辉,大地模糊一片。我鼓足勇气将车推下堤坡,敲开了一户还留着灯的人家。我印象中,那个取来钉锤、老虎钳与扳手,蹲在堂屋外面帮我接链条的大叔,长脸膛,短头发。我举着他家的柴油灯,照着他敲敲打打。其实我自己也会,他坚持要帮我接。接好链条后我道谢,急急忙忙往家赶,还是晚了,母亲已经打着手电筒等在村口。我到远方的城市读书工作结婚后,乘公汽,坐地铁,自己开车,整日奔走;忙孩子,忙事业,忙生活,马不停蹄。故乡已经离我越来越远,三十年前的光阴也沉睡在脑海深处。只是在周末,我会骑着儿子的那辆公爵自行车去沙湖公园逛逛。那时候就会想起那一辆黑色永久车,人生中的第一辆车,想起我养过的牛、猪、鸡,它们现在在哪里?我曾凭借着它们生活在家乡。翻山越河的少年时代,我特别不能忘记澴河堤下的那盏油灯。海子诗里讲,陌生人我也为你祝福,愿你有一个灿烂的前程。我就是被油灯祝福过的那个陌生人?妻子是我的高中同学,婚后我曾随她回她老家,那天我惊讶地发现,澴河堤下有个枫杨掩映的村庄,赫然就是许多年前的惶惶秋夜,我决心下堤修车的那个村子……(选自2016年5月8日《文汇报》,作者舒飞廉,有删改)题目:【甲】【乙】两个片段都写了月亮,请分别说一说月亮的特点,以及这样写的用意。【甲】堤外各个枫杨掩映的村庄,晚炊的烟气已经消散,油灯一盏盏灭掉。天上,月亮一会爬进云里,一会又漏出惨淡的光辉,大地模糊一片。(舒飞廉《骑自行车翻山越河》)【乙】我说:你们说,月亮是个什么呢?月亮是我所要的。弟弟说。月亮是个好。妹妹说。我同意他们的话。正像奶奶说的那样:它是属于我们的,每个人的。我们就又仰起头来看那天上的月亮,月亮白光光的,在天空上。(贾平凹《月迹》) 【解析】此题考查学生的对比赏析能力。欣赏作品的形象,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根据一切景语皆情语的原则,甲文写月亮时,链条断了,所以心情是消极难过的。乙文写的是童真的小孩子在赏月,所以反映的是小孩子内心的纯洁无暇,情感诗积极的。【答案】特点:【甲文】中的月亮时隐时现、月光暗淡;【乙文】长得月亮交接、美好。作用:【甲文】表现了我沮丧(急切)的心情,【乙文】表现了孩子们心灵的美好(月亮是美好事物的象征)。 解答开放评价类题目四、目送龙应台有些路啊,只能一个人走。                      ——题记华安上小学第一天,我和他手牵着手,穿过好几条街,到维多利亚小学。九月初,家家户户院子里的苹果和梨树都缀满了拳头大小的果子,枝丫因为负重而沉沉下垂,越出了树篱,钩到过路行人的头发。很多很多的孩子,在操场上等候上课的第一声铃响。小小的手,圈在爸爸的、妈妈的手心里,怯怯的眼神,打量着周遭。他们是幼儿园的毕业生,但是他们还不知道一个定律:一件事情的毕业,永远是另一件事情的开启。铃声一响,顿时人影错杂,奔往不同方向,但是在那么多穿梭纷乱的人群里,我无比清楚地看着自己孩子的背影——就好像在一百个婴儿同时哭声大作时,你仍旧能够准确听出自己那一个的位置。华安背着一个五颜六色的书包往前走,但是他不断地回头;好像穿越一条无边无际的时空长河,他的视线和我凝望的眼光隔空交会。我看着他瘦小的背影消失在门里。十六岁,他到美国做交换生一年。我送他到机场。告别时,照例拥抱,我的头只能贴到他的胸口,好像抱住了长颈鹿的脚。他很明显地在勉强忍受母亲的深情。他在长长的行列里,等候护照检验;我就站在外面,用眼睛跟着他的背影一寸一寸往前挪。终于轮到他,在海关窗口停留片刻,然后拿回护照,闪入一扇门,倏忽不见。我一直在等候,等候他消失前的回头一瞥。但是他没有,一次都没有。现在他二十一岁,上的大学,正好是我教课的大学。但即使是同路,他也不愿搭我的车。即使同车,他戴上耳机——只有一个人能听的音乐,是一扇紧闭的门。有时他在对街等候公交车,我从高楼的窗口往下看:一个高高瘦瘦的青年,眼睛望向灰色的海;我只能想象,他的内在世界和我的一样波涛深邃,但是,我进不去。一会儿公交车来了,挡住了他的身影。车子开走,一条空荡荡的街,只立着一只邮筒。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我慢慢地、慢慢地意识到,我的落寞,仿佛和另一个背影有关。博士学位读完之后,我回台湾教书。到大学报到第一天,父亲用他那辆运送饲料的廉价小货车长途送我。到了我才发觉,他没开到大学正门口,而是停在侧门的窄巷边。卸下行李之后,他爬回车内,准备回去,明明启动了引擎,却又摇下车窗,头伸出来说:女儿,爸爸觉得很对不起你,这种车子实在不是送大学教授的车子。我看着他的小货车小心地倒车,然后噗噗驶出巷口,留下一团黑烟。直到车子转弯看不见了,我还站在那里,一口皮箱旁。每个礼拜到医院去看他,是十几年后的时光了。推着他的轮椅散步,他的头低垂到胸口。有一次,发现排泄物淋满了他的裤腿,我蹲下来用自己的手帕帮他擦拭,裙子也沾上了粪便,但是我必须就这样赶回台北上班。护士接过他的轮椅,我拎起皮包,看着轮椅的背影,在自动玻璃门前稍停,然后没入门后。我总是在暮色沉沉中奔向机场。火葬场的炉门前,棺木是一只巨大而沉重的抽屉,缓缓往前滑行。没有想到可以站得那么近,距离炉门也不过五米。雨丝被风吹斜,飘进长廊内。我掠开雨湿了前额的头发,深深、深深地凝望,希望记得这最后一次的目送。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题目:《目送》一文红遍东南亚,在美国影响也很大。读完此文,你能说出它流行的原因吗?请结合你的阅读体验谈谈自己的看法。【解析】中考散文阅读,设题角度灵活,考查方式多样,其中考查学生正确表达感受的题出现的频率较高,所占分值较大。应对这类试题,要注意:首先,要准确地把握文章的内容和思想倾向,这是表达感受的情感出发点;其次,对生活中的积累要恰当选取;第三,表达感受时要注意语言流畅、生动。参考角度:(1)文章的选材;(2)文章的感情;(3)文章所蕴含的哲理;(4)文章的语言;(5)文章的表现手法。流行的原因要扣住这篇文章的长处来回答,如贴近生活的选材、父母子女间的真挚情感、父母不会陪伴我们终生的哲理、饱含情感读来使人心酸的语言等,任选一个角度谈均可。观点明确且源于文本,结合自己的阅读体验,阐释合理即可。【答案】示例:文章将深刻的哲理寓于深情的叙述之中。透过作者极富真情的描述,我们可以感受到作者寄寓其中的人生哲理,让人学会珍惜亲情、珍惜生命,让我们沉静下来,纯粹起来,带着爱和释怀与生命和解。

    相关试卷

    中考语文总复习——古诗词阅读与鉴赏 知识讲解:

    这是一份中考语文总复习——古诗词阅读与鉴赏 知识讲解,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借景抒情,寄情于景、情景交融,托物言志,借古讽今(《石头城》《乌衣巷》,通过典故言志,渲染,移情化,对话表现人物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中考语文总复习——现代文阅读(理解含义) 知识讲解:

    这是一份中考语文总复习——现代文阅读(理解含义) 知识讲解,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结合语境理解重要词语的含义,结合语境理解重要词语的作用,理解文章标题的含义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中考语文总复习——现代文阅读(分析概括)知识讲解:

    这是一份中考语文总复习——现代文阅读(分析概括)知识讲解,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筛选什么样的信息,获取信息的途径,筛选信息的方法,怎样整合信息,掌握基本的文章学和文体知识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