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教学在农村小学音乐课堂应用情况调查报告【获奖课题论文】
展开信息化教学在农村小学音乐课堂应用情况调查报告XXX学校 Z J 摘 要:近些年来,我国的教育工作者们对于小学音乐课堂教学进行了深入的探索,其中,如何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是一项十分关键性的问题,而信息化教学方法则是为小学音乐课堂打开了新的教学思路,这能够提升小学生对于音乐课堂的兴趣,并且唤醒他们对于艺术的热情。对此,本人围绕小学音乐课堂的信息化教学问题,采用调查问卷的方法,对信息化教学在小学音乐课堂应用中存在的展开了调查研究,并提出了解决对策。希望本研究能够为小学音乐教育领域的工作中提供有益参考。Z J关键词:小学音乐课堂;趣味性;策略;教学效率 引 言:素质教育已经在我国被提倡多年,而小学音乐教育属于是素质教育背景下,对学生进行德、智、体、美全面培养的关键一环。然而,尤其是低年级的小学生,由于其年龄较小,甚至还没有养成良好的课堂专注力,因此,其在音乐课堂的表现往往存在着注意力分散,缺少学习热情等问题。信息化教学理念的出现,为有效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全新的思路。因此,教师在小学音乐教学过程中应当采取信息趣味性教学方式,确保课堂气氛足够活跃,激发小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其对学习音乐理论与技能的积极性,不断改善教学效果。本研究中,笔者围绕小学音乐课堂的信息化教学问题,采用调查问卷的方法,对信息化教学在小学音乐课堂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展开了调查研究,并提出了解决对策。一、小学音乐信息化教学的内涵从本质上分析,信息化教学强调的是将各类趣味信息因素融入到课堂实践中,以此来提高教学活动的趣味性。值得一提的是,所谓的趣味性教学并不是指让学生在教学实践中开心大笑,或者一味强调课堂气氛的活跃程度,这种教学理念的最终目标是让学生在妙趣横生的课堂中顺利且扎实掌握相应的知识。在相对宽松、愉悦的学习环境,提高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热情,完成到培养学生音乐素养的任务。将信息教学法应用于小学音乐课堂,主要是基于小学生的音乐理想、音乐情感以及音乐兴趣,通过制定科学的教学目标,打破学生的思维僵局,拓宽学生的音乐视野,从而引导小学生亲自去感受音乐,在音乐学习中收获一定的乐趣。二、“信息化教学”在小学音乐课堂应用中存在的问题本研究调查的对象随机选取本校几个年级学生,并对教师和学生分别发放调查问卷210份,教师问卷90份,学生问卷120份。收回学生有效问卷110份,收回有效率为91%。通过对调查问卷结果进行分析,本人分析认为,当前,“信息化教学”在小学音乐课堂应用中存在如下问题:1.课时安排无保障,教学方式不鲜活 表1小学音乐课堂基本情况(n=110)变量类别人数百分比 你所在的班级每周几次音乐课?1次4752.72%少于1次939%2次329%2次以上228.18%你们的音乐老师是怎么讲授音乐知识的?照本宣科28 45.45% Z J生动鲜活的讲解3915.45%循序渐进的讲解2623.63%说不清楚1715.47%音乐老师是否能够制造出轻松有趣的课堂氛围?经常4827.27%有时是的3229.09%很少这么做3043.63%从表中可以看出,有52.72%的学生表示,其所在班级汇总,通常每周只有一次音乐课,同时,更值得注意的是,有39%的学生指出,在他们班级,无法保证每周能有一节音乐课,通过访谈环节,笔者了解到,由于音乐科目从来没有被作为中考、高考的纳必考科目,因此,在小学阶段,也鲜有学校、教师真正重视起该科目的教学工作。大家普遍将其视为一门可有可无的课程,因此,在临近期末考试阶段,音乐课程时常会出现被迫停课或降低课程频率,两个星期才能上一节音乐课,为期末复习让路的情况。显而易见,在这样的教育背景下,要想实现提升学生的音乐修养的目标存在着较大难度。Z J 表2教师授课方式对学生的影响情况(n=110)变量类别人数百分比你认为平时音乐老师在教学手段方面?善于使用各种教学手段、工具,特别是多媒体、网络等现代教育技术手段5045.45%教学手段简单,偶尔使用多媒体教学3632.72%教学手段单一、传统,不会或者从无使用多媒体教学2421.81%老师的教学手段是否影响了我对于学习音乐的兴趣?是79 71.81% 不是3128.18% 此外,在教学方式上,表1中,有45.45%的学生表示,音乐老师在讲授音乐知识的过程中,不过是在照本宣科,认为音乐老师的教学方式生动鲜活的学生只占15.45%。这一问题的存在,严重影响了音乐教学的最终效果。毕竟音乐不同于语文、数学、英语等文化课,这是一门十分注重实践的艺术课。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教师制造出轻松有趣的教学环境,进而引导学生有效抒发个人的情感体验。但是实际情况是,诸多音乐教师在有限的课时数量下,为了保证教学进度,重理论轻实践,往往通过灌输式教学方式来完成教学任务,很少为学生创造有效的实践环节。导致学生难以感受到音乐课的趣味,最终影响了学生音乐综合素养的提高。 2.教学内容死板,趣味性较低 表3音乐教学中课堂实际状况(n=110)变量类别人数百分比音乐课经常进行动手实践一般3935.45%偶尔3430.9%经常2522.72%从来没有过1210.9%音乐课上课堂氛围一般是哪种?课堂气氛活跃1110%课堂气氛安静3128.18%课堂无法约束5650.9%其他1210.9%老师讲课可以激发我的兴趣?非常赞成65.45%赞成4339.09%不赞成6155.45%在音乐课堂上你每次积极参与课堂发言?是的29 26.36% 有时参与有时不参与 53 48.18% 从不参与2825.45% 从表中可以看出,在被问到“音乐课上课堂氛围一般是哪种?”这一问题时,只有10%的学生认为,课堂气氛活跃,反之,有50.9%的学生认为,课堂无法约束,28.18%的学生认为,课堂气氛安静。这反应出的问题是老师在音乐课堂上几乎没有真正掌握课堂节奏,课堂内容无法吸引学生的注意,难以有效调解课堂的气氛。此外,55.45%的学生认为老师讲课无法激发兴趣,这说明老师在课堂上讲述的内容没有很好的结合趣味性教学。同时,在被问到“在音乐课堂上你每次积极参与课堂发言?”时,48.48%的学生参与课堂发言态度模糊,这间接反映出老师很少给予鼓励性评语,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性较差。三、“信息化”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应用策略结合上述调查结果我认为要想改进“信息化”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应用效果,作为小学音乐教师,可以从以下途径作出努力:1.结合生活实践,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信息化教学离不开学生的情感体验,要想顺利实现信息化教学的目标,教师可以尝试从学生的实际实践出发,将音乐课堂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践结合起来,以此来增强学生在音乐知识学习过程中的情感体验,充分吸引学生的课堂注意力。例如,在音乐课堂刚刚开始阶段,小学生很可能依旧沉浸在课间玩耍的状态中,难以将注意力集中在音乐课堂上。作为音乐教师,在这个时间段可以尝试利用多媒体教学工具,播放动物的叫声等,鼓励学生去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猜一猜每一种叫声来自于哪一种动物。由此一来,学生的注意力会更加容易被集中起来,更快进入到课堂学习状态。适当引入游戏环节,打造生动的教学情境结合笔者教学经验,要想提高小学音乐课程的趣味性,解决调查过程中发现的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方式等环节存在的问题,情境教学法属于一种有效的思路。以传统的教材内容《小小粉刷匠》为例,在讲授该部歌曲时,教师或许可以尝试在黑板上张贴白纸或者制作简易的板墙等方式,根据歌词内容,简单准备各种适合学生使用的颜料、刷子,引导学生用A4纸制作粉刷帽,之后鼓励学生一边“墙”上粉刷一边歌唱。依靠诸如此类的教学手段,一方面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对音乐学习的积极性,另一方面,也能够让学生亲自去感受音乐作品中蕴含的趣味性。 参考文献[1]杨丽梅.浅谈与绘画、舞蹈相结合的小学音乐欣赏课[J].才智,2020(18):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