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2021-2022学年下学期高一暑假巩固练习8 人地关系和可持续发展 学生版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3286799/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地理】2021-2022学年下学期高一暑假巩固练习8 人地关系和可持续发展 学生版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3286799/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地理】2021-2022学年下学期高一暑假巩固练习8 人地关系和可持续发展 学生版03](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3286799/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地理】2021-2022学年下学期高一暑假巩固练习8 人地关系和可持续发展 学生版
展开例1
(2022北京一模)下图为1961~2017年青藏高原东部地区年平均温度距平。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地表气温距平与地表温度距平( )
A.自1961年起开始持续增大 B.变化周期与太阳活动周期基本一致
C.近60年来始终保持正相关 D.随太阳辐射强度的年际变化而变化
(2)2005~2017年间的气温变化,可能导致当地( )
湖泊面积增大B.植被返青期滞后
C.林线位置下降D.冻土区面积增加
例2
(2022浙江模拟)我国每年秸秆生产总量为7-8亿吨,是农民生活和农业发展的宝贵资源。近年来我国华北地区某农场不再将玉米秸秆简单粉碎后直接还田,而采用“过腹还田”的形式(下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秸秆粉碎还田可以( )
①提高土壤肥力 ②减少环境污染 ③方便机械翻耕 ④缓解能源短缺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2)与秸秆直接还田相比,“过腹还田”能够( )
A.消除病虫害威胁B.提高土地利用率
C.提高秸秆利用率D.减少劳动力投入
读环境保护主题漫画,完成下面小题。
1.图1漫画反映的环境问题是( )
A.水污染B.臭氧层空洞
C.酸雨D.全球变暖
2.同图3漫画反映的属于同类型环境问题的是( )
A.荒漠化B.臭氧层的破坏
C.凌汛D.火山喷发
下图是“我国史前时期的阴山岩画”,刻画出远古时代人们的某种生产活动。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该种生产活动是( )
A.渔猎B.农耕C.纺织D.冶炼
4.关于这一时期人地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人类试图成为自然的主宰B.人类开发利用土地、水等资源
C.人类对自然既恐惧又依赖D.人类迫切寻求人地协调的道路
人地关系在范畴上含“人”和“地”两个主体,两个主体间通过一定的结构和功能相互作用,相互影响,构成人地关系的主要内容。如图为人地“三元”结构关系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5.下列关于人地关系内涵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人”兼具生物属性和社会属性
B.“地”是自然要素和人文要素的合体
C.人地关系协调与否,取决于“地”
D.人地关系是动态、开放、复杂的系统
6.改革开放前,我国农村凸显的人地矛盾主要表现为( )
A.劳动力不足B.土地价值衰落
C.生态破坏严重D.人多地少
随着蔬菜产量的增加,尾菜随之大量增加,堆积成为一大“公害”,给蔬菜生产基地环境安全造成了威胁。下图为青藏高原边缘某反季节蔬菜示范区的尾菜综合利用示意图,该示范区的反季节蔬菜主要供应我国东部地区。据此回答问题。
7.该地蔬菜种植示范区的种植旺季以及蔬菜的生长习性应为( )
A.夏季、喜湿B.冬季、耐寒C.夏季、喜凉D.冬季、喜光
8.图示综合利用的生态意义是( )
A.提高植被覆盖率,抑制荒漠化B.提高蔬菜种植成活率,增加收入
C.延长产业链,优化产业结构D.减少化肥使用,实现绿色生产
生态红线是指对生态、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而且能够提高环境的自己净化能力;必须严格管理的空间边界线。下表为2018年南京市部分生态红线区域面积统计表。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生态红线区兼有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
B.设置红线的主要目的是划定城市边界
C.生态红线区决定南京环境承载力
D.设置红线区将阻碍南京城市面积扩大
10.保护生态红线区对南京城市环境的意义( )
A.调节城市气候,扩大昼夜温差
B.影响城市水循环,地表径流变化增大
C.保护生物多样性,改变植被类型
D.提高环境自净能力
北京蟹岛集团是一家集生态农业与旅游观光为一体的大型企业。下图为“蟹岛水循环利用示意图”。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1.蟹岛集团水资源循环利用过程中开发利用的可再生能源主要有( )
A.地热、沼气B.风能、地热
C.沼气、水能D.水能、地热
12.应用该水资源循环利用系统可( )
①实现污水零排放 ②提高水资源综合利用程度
③增加水资源总量 ④达到水资源利用零损耗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于2007年创立的诺乐(NORLHA)工坊,坐落在青藏高原上甘南藏族自治州的仁多玛村(传统游牧村),拥有200多工人,主要利用牦牛的绒(每头约产100克),通过赋予浓重的藏文化设计,牧民古老手工工艺编织披肩、围巾、斗蓬等产品,诺乐的牦牛绒产品已成功打入了高附加值的奢侈品市场。
材料二 藏香,成分主要包含藏红花、冰片、红檀香、沉香等名贵药材,寺庙是主要消费市场,品质好的藏香既能预防疾病,还能提供很好的办公氛围和缓解人的压力。西藏自治区拉萨市尼木县吞巴乡农牧民藏香专业合作社(非遗工坊)的"非遗+扶贫"项目正在推进,将助力吞巴乡产业精准扶贫。
(1)分析诺乐的牦牛绒产品成功打入奢侈品市场的原因。
(2)阐述诺乐工坊对当地可持续发展的意义。
(3)借鉴诺乐经验,吞巴乡农牧民藏香专业合作社(非遗工坊)应该如何走好“非遗+扶贫”的道路?类型
总面积(Km²)
类型
总面积(Km²)
风景名胜区
373.16
生态绿地
134.70
洪水调蓄区
32.61
饮用水水源保护区
221.85
森林公园
211.30
重要湿地
127.42
答案与解析
例1
【答案】
(1)C
(2)A
【解析】
(1)根据图示信息可知,地表气温距平与地表温度距平自1961年起开始波动上升,A错误;太阳活动的周期约为11年,地表气温距平与地表温度距平的周期不是11年,B错误;根据图示信息可知,自1961年开始,地表气温距平与地表温度距平始终保持正相关,C正确;青藏高原地区的太阳辐射强度的年际变化不大,D错误;故选C。
(2)根据图示信息可知,2005~2017年间地表温度和地表气温距平都为正值,说明气温升高,导致青藏高原地区冰川融化量增多,湖泊补给水源增多,湖泊面积增大,A正确;气温升高,导致植被返青期提前,B错误;气温升高,林线位置上升,C错误;地表温度升高,冻土融化,冻土区面积减小,D错误;故选A。
例2
【答案】
(1)A
(2)C
【解析】
(1)秸秆粉碎还田能够增加土壤有机质,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肥力,①正确;秸秆粉碎还田可以减少因秸秆焚烧造成的环境污染,②正确;秸秆粉碎还田不利于机械翻耕,③错误;秸秆可以作为农村地区的燃料,所以秸秆粉碎还田不能缓解能源短缺,④错误;故选A。
(2)秸秆“过腹还田”是秸秆作为饲料被牲畜食用,牲畜粪便进入沼气池产生沼气,沼渣、沼液可以再进一步利用,所以“过腹还田”可以提高秸秆利用率;秸秆“过腹还田”不能消除病虫害威胁,秸秆“过腹还田”不能提高土地利用率,但由于生产环节增加,会增加劳动力投入,C正确,A、B、D错误,故选C。
【答案】
1.C
2.A
【解析】
1.图1表示的环境问题为酸雨,图2为全球气候变暖导致的极地冰川融化;图3为水土流失,故选C。
2.根据上题图3为水土流失,属于生态破坏,荒漠化属于生态破坏;臭氧层的破坏为环境污染导致的环境问题,凌汛为冰凌堵塞河道引发的洪涝灾害,火山喷发不属于环境问题,A正确,故选A。
【答案】
3.A
4.C
【解析】
3.图文信息表明,时间为史前时期,生产工具是弓箭,生产对象是动物和鱼,由此判断,生产方式较落后,该种生产活动是渔猎,不是生产方式更为先进的农耕、纺织和冶炼,A正确,故选A。
4.根据上题分析可知,这一时期处于原始社会阶段。原始社会阶段,生产力水平低下,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低,以适应自然环境为主,人类还没有能力试图成为自然的主宰,A错误;人类开发利用土地、水等资源的时期应是农耕时期,不是渔猎时期,B错误;原始社会时期,人类需要从自然环境直接获得食物和住所,但无力抵抗自然灾害,因此人类对自然既恐惧又依赖,C正确;此时期人类对自然环境的影响还很小,人为环境问题还不突出,因此当时的人类并不迫切寻求人地协调的道路,D错误;故选C。
【答案】
5.C
6.D
【解析】
5.“人”兼具生物属性和社会属性,其本质内涵是人类社会,反映人与人之间的关系,A正确;“地”是自然要素和人文要素相互交织、叠加、有机结合而形成的地理环境综合体,B正确;人地关系协调与否,取决于“人”,不取决于“地”,C错误;人地关系是动态、开放、复杂的系统,D正确;故选C。
6.改革开放前,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因户籍限制而无法自由流动,农村劳动力被束缚在土地上,人多地少,导致农村“隐性失业”严重,D正确;劳动力不足、土地价值衰落和生态破坏严重不是改革开放前我国农村凸显的人地矛盾主要表现,A、B、C错误;故选D。
【答案】
7.C
8.D
【解析】
7.据材料可知,该反季节蔬菜示范区位于青藏高原边缘,这里海拔高,夏季气温低,适合种植喜凉蔬菜,我国东部地区夏季高温,喜凉蔬菜种植成本较高,故C正确,A错误;冬季青藏高原地区气温较低,蔬菜难以生长,B、D错误,故选C。
8.由图可知,尾菜经过沼气池和面包虫养殖等环节处理之后,能为高原夏菜种植提供沼渣、沼液和有机肥料,可减少化肥使用,实现绿色生产,D正确;尾菜综合利用并没有提高植被覆盖率和蔬菜种植成活率,A、B错误;延长产业链不属于生态意义,C错误,故选D。
【答案】
9.A
10.D
【解析】
9.据材料可知,生态红线是指对生态、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而且能够提高环境的净化能力,说明了生态红线区兼有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A正确;设置红线的主要目的是城市的可持续发展,B错误;环境承载力决定生态红线区,C错误;设置红线区将有利于南京市城市的发展,不会阻碍城市面积扩大,D错误;故选A。
10.保护生态红线区有利于调节城市气候,缩小昼夜温差,A错误;影响城市水循环,地表径流变化减小,B错误;保护生物多样性,维护植被类型,C错误;据材料,生态红线是指对生态、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而且能够提高环境的净化能力,D正确,故选D。
【答案】
11.A
12.A
【解析】
11.根据图示,该地区有地热井和沼气池,所以开发利用的可再生能源主要有地热和沼气,A正确,故选A。
12.通过该系统,实现了水资源的循环利用,提高了水资源的利用率,实现了污水的零排放,A正确,故选A。
【答案】
(1)产品原料稀少;设计独特;藏文化底蕴深厚;纯手工制作;市场推广定位精准。
(2)有利于畜牧产品的深加工,提高经济附加值;可以缓解过度放牧,减少对脆弱生态环境的压力;给当地牧民提供就业,增加居民收入;有利于传统文化的传承、保护和宣传。
(3)因地制宜,利用当地优势资源,发展特色产业;加大宣传,精心打造优势品牌;开发系列产品,拓宽销售市场;把好原料和生产工艺关,坚持传统生产,保证产品质量;加强产品与传统文化的融合。
【解析】
(1)由材料可知,牦牛绒产品“材料主要利用牦牛的绒(每头约产100克),通过赋予浓重的藏文化设计,牧民古老手工工艺编织披肩、围巾、斗蓬等产品”。原料取自高原牦牛的绒,原料产量少,稀缺性强;保暖性好且质量上乘;浓重的藏文化设计,自然独特,蕴含有雪域高原独特的藏文化;纯手工制作,劳动成本高;古老手工工艺,具有文化品位;市场推广定位精准,主要面向高端市场等。
(2)诺乐工坊对当地可持续发展的意义可以从经济、生态、社会等方面进行分析。经济方面:有利于促进畜牧业的发展;发展畜牧产品的深加工,延长了产业链,提高经济附加值,提高经济效益。社会方面:给当地牧民提供就业,增加居民收入;有利于传统文化的传承、保护和宣传。生态环境方面:可以缓解过度放牧,减少对脆弱生态环境的压力。
(3)诺乐经验主要包含:因地制宜发展当地特色产业、延长产业链、打造品牌、开拓市场、注重传统文化与产品的融合等。吞巴乡农牧民藏香专业合作社(非遗工坊)具有独特的藏香文化,可以因地制宜,利用当地优势资源,发展藏香特色产业;加大市场宣传,精心打造优势品牌;开发系列产品,拓宽销售市场;把好原料和生产工艺关,坚持传统生产,保证产品质量;加强产品与传统文化的融合,注重产品的文化品位。
【地理】2021-2022学年下学期高二暑假巩固练习8 中国地理——区域发展 学生版: 这是一份【地理】2021-2022学年下学期高二暑假巩固练习8 中国地理——区域发展 学生版,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该民居最可能分布在,新疆棉花生长最有利的自然条件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地理】2021-2022学年下学期高一暑假巩固练习4 城市化 学生版: 这是一份【地理】2021-2022学年下学期高一暑假巩固练习4 城市化 学生版,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在河道或沟渠边坡建造植草沟可以,关于图表数据,说法正确的是,北京出现“逆”城镇化的影响有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地理】2021-2022学年下学期高一暑假巩固练习3 城市空间结构和城市等级 学生版: 这是一份【地理】2021-2022学年下学期高一暑假巩固练习3 城市空间结构和城市等级 学生版,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该村落所在地的地形最有可能是,图中城镇的等级有,左图所示区域最可能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