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高分达标练2含解析第1页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高分达标练2含解析第2页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高分达标练2含解析第3页
    还剩4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高分达标练2含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高考历史二轮复习高分达标练2含解析,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2021·北京朝阳)魏晋时期,官方藏书以万卷计,普通官员私人藏书也可达千卷,藏书之风和抄书之风尤为盛行。晋人张华搬家时,运输书籍的车就达30辆之多,以至于“四海之内,家有文史”成为当时书籍兴盛的写照。对这一现象分析合理的有( A )
    ①造纸术的改进促进藏书量增加 ②雕版印刷的发明推动文化兴盛 ③抄书之风兴盛有利于文化传承 ④私人藏书增加适应了科举需求
    A.①③B.①④
    C.②③D.②④
    【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魏晋时期,官方、民间普遍盛行藏书,且藏书数量巨大,藏书之风和抄书之风盛行,反映出造纸术的改进促进了藏书量增加,藏书、抄书之风兴盛有利于文化传承,①③符合题意,A项正确;直到隋唐时期才有了雕版印刷术,魏晋时期科举制度尚未确立,说法②④错误,与之组合的B、C、D三项不符合题意。
    2.(2021·四川成都)东晋时和尚惠远在《沙门不敬王者论》中提出,一个人在家、在社会,当然应该服从皇权、礼敬父母,但是,出家的佛教徒是“方外之宾”,应当可以“遁世以求其志,变俗以达其道”。该观点反映了当时( A )
    A.佛教教义与儒家伦理相抵触
    B.佛教颠覆了民众的思维方式
    C.儒家伦理不为佛教徒所关注
    D.统治者积极推动佛教本土化
    【解析】 据题意可知,惠远提出“遁世以求其志,变俗以达其道”,出家人不应致敬王者,该观点与“服从皇权、礼敬父母”的儒家伦理相抵触,故选A项;当时占据主流地位的还是儒家思想,佛教并没有颠覆民众的思维方式,排除B项;根据惠远的观点可知,佛教徒也关注儒家伦理,排除C项;材料中没有涉及统治者的态度,排除D项。
    3.(2021·北京海淀)北魏明元帝(409—423年)设中书学,以汉人索敞为中书博士,其学生“前后显达至尚书、牧守者数十人”。到孝文帝时,有记载的88位中书博士,只有一位是鲜卑贵族;42位中书学生,只有三位是鲜卑弟子。这些中书博士和中书学生“皆冠冕之胄”。北魏设置中书学意在( A )
    A.笼络汉族高门巩固统治B.教育鲜卑子弟全面汉化
    C.模仿南朝建立门阀统治D.团结鲜卑贵族推进改革
    【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鲜卑族贵族建立的北魏政权选择汉人为主的高官子弟进入中书学,为中书博士和学生,意在笼络汉族高门巩固统治,A项正确;教育鲜卑子弟全面汉化与中书博士的学生多为汉人不符,B项错误;模仿南朝建立门阀统治是表现而不是本质目的,C项错误;鲜卑族建立的北魏政权设置中书学团结的是汉族人,而不是鲜卑贵族,D项错误。
    4.(2021·福建漳州)隋文帝时,朝廷在门下省之下设殿内局分管皇家事务。隋炀帝时将殿内局扩大为殿内省,独立于门下省之外,自此,门下省成为纯粹的政府机关,为国家服务。此举( B )
    A.强化了皇家的独尊地位B.体现了国家治理的专业化倾向
    C.推进了国家的廉政建设D.政府效率全面提升
    【解析】 据题意可知,隋朝时期,门下省从分管皇家事务演变为纯粹的政府机关,为国家服务,反映了国家治理向专业化方向发展的趋势,故选B项;门下省职能的变化不能体现强化了皇家的独尊地位,和国家的廉政建设无关,排除A、C两项;仅根据门下省一个部门职能的变化无法说明隋朝政府部门的办事效率全面提高,排除D项。
    5.(2021·四川泸州)唐朝初年,唐高祖在京师聚集高僧,立十大德,同时尊奉老子为道祖,以道教为国教。然而在治国理政时,他却说“自古为政,莫不以学,则仁、义、礼、智、信五者俱备,故能为利博深。”据此可知,唐初( B )
    A.佛道主导了政策的制定B.儒学政治生命力仍强大
    C.儒佛道合流趋势的加强D.三教并行政策受到冲击
    【解析】 唐高祖虽然尊奉道教为国教,但仍以儒家思想“仁、义、礼、智、信五者俱备”治国理政,说明儒学政治生命力仍强大,故选B项;材料反映唐高祖以儒家思想治国理政,排除A项;材料无法体现儒佛道合流趋势,也不能体现三教并行政策受到冲击,排除C、D两项。
    6.(2021·北京昌平)唐朝的法律规定:凡侵犯皇帝与皇室的犯罪行为皆为“十恶”,要受到法律的严厉制裁;凡违反“善事父母”者,均构成不孝罪,要受制裁;在婚姻家庭里,丈夫对妻子有绝对的统治权。由此可知唐朝法律( C )
    ①体现了儒家的伦理道德 ②旨在保证臣民政治权利 ③维护了皇帝的至高权威 ④注重礼与法的相互结合
    A.①②③B.①②④
    C.①③④D.②③④
    【解析】 据题意可知,唐律中存在不孝罪,所以体现了儒家的伦理道德,①正确;凡是侵犯皇帝与皇室的都属于“十恶”,说明维护了皇帝的至高权威,③正确;唐律中体现了儒家的伦理道德,说明注重礼与法的相互结合,④正确,故选C项;唐朝法律保证的不是臣民的政治权利,②错误,排除包含②的A、B、D三项。
    7.(2021·四川内江)“夫纠察之官,是持邦宪,耳目之任,以司君听。”据下表可知,唐代( D )
    A.监察制度已逐渐完善B.监察官最受皇帝重视
    C.监察职能产生了变化D.监察有助于社会治理
    【解析】 根据材料,唐代纠察官行使监察职能,“侍御史张行成‘纠劾不避权威’为官员所忌惮”可知,唐代监察有助于社会治理,故D项正确;根据材料,无法得出监察制度已完善,故A项排除;通过材料不能得出监察官最受皇帝重视,故B项排除;材料没有提及监察职能的变化,故C项排除。
    8.(2021·四川绵阳)(宋)天圣进士,英宗朝官至三司使的蔡襄说:“今世用人,大率以文词进。大臣,文士也;近侍之臣,文士也;钱谷之司,文士也;边防大帅,文士也;天下转运使,文士也;知州,文士也。”这反映了宋代( B )
    A.宋朝武将无用武之地B.加强统治的独特措施
    C.经世致用已深入人心D.科举是选官唯一途径
    【解析】 题干所提皆用文人,体现了宋朝用人的特征,故选B项。A项、D项说法不合实际,故错误。用文人不是经世致用的表现,C项错误。
    9.(2021·山东潍坊)王安石曾提出“守天下之法者莫如吏”,特别强调官吏队伍建设的重要性。但从变法结果看,“用人不当”却是其失败的重要原因。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B )
    A.变法在指导思想上急于求成
    B.治国理念实现需要精准施策
    C.新旧党争影响变法措施实施
    D.后世研究无法还原历史真相
    【解析】 虽然王安石强调吏治的重要性,但他在变法中却用人不当导致变法失败,由此可知,治国理念还需要精准落实,故选B项;材料反映王安石的治国理念没有得到精准落实,而非在指导思想上急于求成,没有涉及新旧两党的斗争,排除A、C两项;后世研究通过史料的印证也可以还原历史真相,D项说法过于绝对,排除。
    10.(2021·山东威海)下表是关于印刷术的相关记载。由此可以认定的历史事实是( B )
    A.元朝活字印刷取代了雕版印刷
    B.金属活字印刷至迟出现于宋
    C.佛经大多采用活字印刷
    D.泥活字印刷术流传广泛
    【解析】 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泥活字由北宋毕昇发明,再由表中三则材料表现的朝代信息可以断定宋朝已有活字印刷术,故B项正确。第二则材料反映了雕版印刷的弊端和元代活字的便利,并不能说明元活字就取代了雕版印刷,排除A项。涉及佛经的只有第三则材料中的信息,没有比较,不能得出佛经大多数用活字印刷,C项错误。材料中涉及的是活字印刷术的发展演变,并没有强调泥活字的传播与发展,故D项错误。
    11.(2021·安徽六安)邓晓南认为“北宋中期‘精英’阶层的领军人物如范仲淹、欧阳修等,……其政治态度、理念追求、文化品格与一般思想倾向,与六朝隋唐的士族知识分子具有明显的不同。他们意气风发,以天下为己任,是一批具有综合型特征,兼擅文章、经术与吏干,且活跃于政治舞台之上的新型士人”。这批新型士人的出现( D )
    A.促成了重文轻武的风气B.使儒学成为了官方哲学
    C.加速了门阀世族的衰落D.得益于科举制度的发展
    【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宋朝时期的选官制度是科举制,与魏晋时期的九品中正制下的选官方式有着明显的不同,因此北宋出现“一批具有综合型特征,兼擅文章、经术与吏干,且活跃于政治舞台之上的新型士人”,D项正确;重文轻武风气是政府政策导致的,A项排除;汉武帝独尊儒术后,儒学成为官方哲学,B项排除;加速了门阀士族的衰落是科举制的结果,C项排除。
    12.(2021·北京东城)下表是元代设置的地方监察机构,反映出元代( D )
    A.政局动荡导致政策波动B.中央与地方矛盾不可调和
    C.地方行政体系日渐混乱D.中央加强对地方有效监管
    【解析】 据表格内容可以看出,从1269年到1291年,元代的地方监察机构逐渐完善,说明中央对地方的监管行之有效,故选D项;根据监察机构的发展完善不能说明政局动荡,排除A项;“不可调和”的说法过于夸张绝对,排除B项;表格中仅涉及监察体系,不能说明地方行政体系混乱,排除C项。
    二、非选择题
    13.(2021·河北张家口)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秦王嬴政在统一全国以后,继续奉行以法治国的方略,“首先表现为厉行法治,加强法律的统一适用,‘法令由一统’。并进行了大量的‘明法度,定律令’的工作。使秦从社会到国家、从经济到政治、从生产到生活、从家庭到个人莫不‘皆有法式’;其次以法推行政治与文化的专制集权;最后赏罚并用,重刑轻罪。”
    ——摘编自张晋藩《中华法制文明的演进》
    材料二 汉律承袭秦朝的法家系统……但自汉武标榜儒术以后,法家逐渐失势,儒家抬头,儒学重振,汉律虽已颁布,不能突然改弦更张,但儒家却有许多机会可以左右当时的法律……在诏令和刑律的司法解释中,汉儒学的这些思想和主张得到比较好的和充分的体现和贯彻。三国时,曹操、诸葛亮是以“重法”而著称的,然而,也是打着“德主刑辅”的旗帜进行的。西晋时,重用“博究儒术”的儒臣制定法律,这些儒臣更是严格遵循了纳礼入法。
    ——摘编自陈红太《从秦律、汉律到唐律的
    变化看儒学对中国刑律的影响》
    材料三 《唐律疏议·名例》中所说,“德礼为政教之本,刑罚为政教之用,犹昏晓阳秋相须而成者也”。张晋藩先生指出:唐律在礼与法的结合方面已臻成熟和定型,可以说一整套体现封建宗法等级思想与制度的礼基本上法律化了,以至“一准乎礼”成为对唐律的评价。《新唐书·刑法志》以及《贞观政要》比较全面系统地记录了唐太宗的“恤刑”思想和行为。“死者不可再生,用法务在宽简。……自今以后,大辟罪(死刑),皆令中书、门下四品已上及尚书九卿议之,如此,庶免冤滥。”从贞观元年到四年,被判死刑者,全天下29人,几乎死刑不用。
    ——摘编自杨一凡《儒家的法律与道德
    关系论对封建刑法的影响》
    (1)综合材料一、二、三,概括古代中国法律演变的特点。
    (2)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汉代以来儒学入法的原因。
    【答案】 (1)特点:由重法治到重礼教;由法家理论为基础到儒法结合(礼法结合);由重刑轻罪到恤刑慎刑。
    (2)原因:古代政治制度不断发展完善;儒家思想社会正统地位的影响;儒家仁、礼、德治思想有利于缓和社会矛盾,严刑酷法易产生暴政;体现统治者的民本思想;吸取前代王朝衰亡教训。
    【解析】 (1)由材料一秦律“以法治国”“厉行法治”“法令由一统”“专制集权”等信息可以概括出秦律重法治的特点。由材料二汉律“外儒内法”“法家逐渐失势”“儒家抬头”“德主刑辅”“博究儒术”“纳礼入法”以及材料三“唐律”“礼教”“唐律在礼与法的结合方面已臻成熟和定型”可以概括出汉、唐法律重礼教、重礼义、儒法结合、礼法结合的特点。由材料一“重刑轻罪”“明法重刑”到材料三《新唐书·刑法志》“恤刑”信息,可以概括出古代法律由重刑轻罪到恤刑的发展特点。(2)从时间上看,贯穿了汉至唐的整个历史时期,考生应立足整个历史时间,串联所有朝代的共性原因进行概括。具体应该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视角进行构思切入,政治上这一历史是古代政治制度不断发展并成熟的时期,法律制度的发展是这一特点的体现。思想方面,汉代以来儒家思想确立正统地位,必然深刻影响社会发展的各方面,法律亦是如此。从法律制度中体现德、礼、仁的思想,可从儒学思想对法律的影响角度概括。儒学入法为的是修正秦律的弊端,故可以从秦律的消极影响角度思考。封建王朝更替,新王朝的新政策,皆为吸取前朝衰亡的教训。
    14.(2021·北京朝阳)烽燧遗址
    2019年至2020年,考古工作者对新疆尉犁县境内的克亚克库都克烽燧遗址进行考古发掘。
    烽燧由三层或四层土坯夹一层芦苇草,中部夹放胡杨桁木垒砌而成。在烽燧南侧还发现有土坯垒筑的护坡。遗址中出土的文书、木简带有明确纪年,已发现有“先天”“开元”“天宝”等年号。出土的军事文书数量最多,详细记录了与克亚克库都克烽燧有关的军镇、守捉、烽铺馆驿等各级军事设施名称。出土的木质实物标本记载了“计会交牌”制度(传递军情和政令),为国内首次考古发现。
    烽燧遗址出土了《韩朋赋》《游仙窟》《孝经》等手抄本,都是当时风行一时的作品和书籍。出土的纺织品,主要为丝、毛、棉、麻四种。遗址中发现了34种不同的植物,其中粮食作物有水稻、青稞、大麦、小麦等,园艺作物有桃、杏、枣、核桃等;还出土了不少动物骨头,有马鹿、野猪、黄羊、鱼等,多数属于野生动物。
    (1)烽燧遗址出土了哪些类别的史料,根据上述材料,举例说明。
    (2)依据烽燧遗址的考古信息,概括其反映的历史面貌。
    【答案】 (1)实物史料:纺织品、植物、动物骨头等;文献史料:文书、木简、信札、书籍等。
    (2)遗址的发掘证实唐代将此地作为重要边防要塞,反映了基层军事管理制度,说明了唐王朝对西域的有效管辖。出土的大量纸文书和木简是当时传达政令和社会治理的见证。出土的《韩朋赋》《游仙窟》《孝经》等手抄本说明中原文化对边疆地区的影响。出土的纺织品、动植物遗存反映了唐代边疆地区的社会经济面貌。
    综合上述,遗址的发掘为认识唐代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提供了新的材料。
    【解析】 (1)结合所学内容可知,纺织品、植物、动物骨头等都属于实物史料;文书、木简、信札、书籍等都属于文献史料。(2)根据“烽燧由三层或四层土坯夹一层芦苇草,中部夹放胡杨桁木垒砌而成。在烽燧南侧还发现有土坯垒筑的护坡”并结合所学可知,遗址的发掘证实唐代将此地作为重要边防要塞,反映了基层军事管理制度,说明了唐王朝对西域的有效管辖。出土的大量纸文书和木简是当时传达政令和社会治理的见证。出土的《韩朋赋》《游仙窟》《孝经》等手抄本说明中原文化对边疆地区的影响。出土的纺织品、动植物遗存反映了唐代边疆地区的社会经济面貌。综上所述可知,烽燧遗址的发掘为认识唐代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提供了新的材料。时代
    监察官
    事迹
    唐高祖
    法曹
    孙伏伽
    诚直,指陈得失,无所回避,被提拔为侍御史
    唐太宗
    侍御史
    张行成
    “纠劾不避权威”为官员所忌惮
    唐代宗
    苏州刺史
    李栖筠
    觐见代宗“敷奏祥明,不事权贵”,留任御史大夫
    记述
    出处
    庆历中有布衣毕昇为活版。其法用胶泥刻字,薄如钱唇。
    沈括《梦溪笔谈》
    雕版印书,“所费甚多,至有一书字板,功力不及,数载难成。”近世(本朝之前)又铸锡作字,以铁条贯之,作行,嵌于盔内,界行印书。
    元朝王祯《造活字印书法》
    千佛铜牌,多无文字,此有皇统纪元年号(金熊宗141年),及李稀造题字一行,用活字排集成之,乃活字版传世之最先者。
    罗振玉《金泥石屑》
    至元六年
    (1269年)
    初设四道提刑按察司(继承金朝制度)
    分轮巡按,半年一次;提纲刑狱,监察官吏。
    至元十九年
    (1282年)
    形成二十二道提刑按察司(陆续增加、调整、拆分)
    至元二十八年
    (1291年)
    二十二道肃政廉访司(提刑按察司改制)
    分道监察,常驻治所;监察民事、钱谷、官吏。

    相关试卷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高分达标练18含解析:

    这是一份高考历史二轮复习高分达标练18含解析,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高分达标练17含解析:

    这是一份高考历史二轮复习高分达标练17含解析,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高分达标练12含解析:

    这是一份高考历史二轮复习高分达标练12含解析,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阅读材料,回答问题,美英儿童福利改革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