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教版九年级全册第1节 分子热运动教学设计及反思
展开1.知识与技能
1)一切物质都是由分子组成的,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
2)了解扩散现象,并能用分子热运动的观点进行解释。
3)分子热运动的快慢与温度的关系,并分析出扩散现象说名了什么。
4)分子之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实验说明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
2)通过实验使学生推测出物体温度越高,热运动越剧烈。
3)通过实验以及与弹簧的弹力类比使学生了解分子之间既存在引力又存在斥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用生活中的实验激发学生对大千世界的兴趣,使学生通过直接感知的现象,可以认识无法直接感知的事实。通过与他人的交流探讨,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学情分析
教材首先介绍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知识,并对分子大小进行讨论,使学生对分子的体积小、数量大留下深刻印象。然后,通过演示扩散现象,使学生从宏观现象出发,通过推理来感知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通过红墨水在热水和冷水中扩散快慢的比较,让学生讨论得出温度越高,热运动越剧烈的结论。最后通过演示实验和类比的方法,让学生明白分子之间存在相互作用引力和斥力。
重点难点
重点:分子的热运动、扩散现象。
难点:
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教学器材
水或香皂、二氧化氮气体的广口瓶、空瓶、铅圆柱、多媒体、课件、练习题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我们生活在物质世界中,我们的周围有很多种物质:水、空气、铁块、植物等都是物质。而这些物质是由什么组成的呢?经过人们长期的探索和研究,直到17世纪末,才科学地认识到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
二、进行新课
1.物质的组成——分子
学生自学3分钟,然后回答老师的问题。
①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分子是极小的微粒。如果把分子看做球形,它的直径约10-10米,非常小,不仅肉眼看不到,即使用现代的显微镜也看不清分子。由于分子极小,所以物体含分子数目大得惊人。
通常情况下,1厘米3空气里大约有2.7×1019个分子,如果人数的速度能达到每秒数100亿个,要数完这个数,也得用80多年。
②构成物质的分子永不停息地运动着。由于分子太小,目前尚无法直接观察分子的行为,但我们可以从宏观的实验现象,来判断分子的行为。
2.扩散现象(观看多媒体课件)
学生自学5分钟,然后回答老师的问题。
①观察事先装有二氧化氮(红棕色)气体的广口瓶。另一只空的广口瓶,其实瓶内装满了空气。另取一只“空”瓶,按课本图所示,将空瓶倒扣在装有二氧化氮气体的瓶子上。这时要告诉学生,装有密度较大的二氧化氮气体的瓶子在下,装有空气的瓶子在上,抽掉玻璃隔板,观察发生的现象,并与同学们分析交流。
实验现象表明,二氧化氮气体进入了空气,空气进入了二氧化氮气体中。像这样,不同的物体在互相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叫做扩散。
②扩散现象也可以发生在液体之间,让学生自己做墨水扩散实验:同学们课桌上的烧杯里盛有清水,保持水面平静。请同学们向清水里慢慢的滴入一滴墨水,观察墨水的变化情况,并与同学们分析交流。
③固体之间也会发生扩散现象。将铅片和金片紧压在一起,放置5年后再将它们分开,可以看到它们相渗入约1毫米。其实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也观察到过固体的扩散。煤炭在墙角放置时间久了,去掉煤炭,墙面会变成黑色。
大量事实说明气体、液体、固体都有扩散现象,即使在日常生活中大家也能找到许多事例。例如,某同学用香水,周围同学就能闻到香水味。
扩散现象表明:一切物体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只有分子不停地运动才能相互进入对方。同时也说明分子不是紧密地挤在一起,而是彼此间存有间隙。
3.分子间的作用力
学生自学5分钟,然后回答老师的问题。
固体、液体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且分子间又有间隙,为什么分子不会飞散开,反而聚合在一起呢?
引导学生猜想,这可能是分子间存在着引力,下面我们可以用实验来证实一下。
找两个铅圆柱,做实验时,用小刀将两铅块表面刮光亮,然后用力将两铅块挤压在一起,把两个铅圆柱挂起来,下面的铅柱下挂一重物也很难将它们分开。这表明分子之间存在引力,这种引力只有在分子靠得很近时,才能表现出来。同时,分子之间还存在斥力。分子之间既有引力,又有斥力,会不会两种力总是相互抵消呢?当分子间距离增大时,斥力和引力都减小,但斥力减小得更快、分子间表现为引力。当分子距离再增大,分子引力继续减小,当分子距离大于10r时,分子间的作用力将变得十分微弱,可以忽略了,引力和斥力不会相互抵消。
三、小结
通过实验和思考,我们已经对分子和分子的运动有了初步认识,现在我们共同回顾一下,看看我们已经有了哪些认识。
1.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分子是构成物质的微粒,直径大约是10-10米。
2.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
3.分子之间有间隙。
4.分子之间存在作用力,相互作用力有两种,即引力和斥力。
以上几点,就是分子动理论的基本要点,利用这些要点,能够解释很多热现象。
四、课后作业
找到并解释生活中与分子热运动有关的现象,在下节课上交流,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板书设计:
13.1第一节 分子热运动
一、分子和分子运动
1、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分子的直径是很小的。
2、构成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着无规则运动。
二、分子间的作用力
分子之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固体、液体、气体分子之间的作用力不同。
初中物理人教版九年级全册第1节 分子热运动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人教版九年级全册第1节 分子热运动教学设计,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策略与手段,教学过程,评价与反馈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物理人教版九年级全册第十三章 内能第1节 分子热运动教案: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人教版九年级全册第十三章 内能第1节 分子热运动教案,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方法,教具准备,教学步骤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九年级全册第十三章 内能第1节 分子热运动教案: 这是一份九年级全册第十三章 内能第1节 分子热运动教案,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