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桐城重点中学高二上学期开学教学质量检测生物试题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2022桐城重点中学高二上学期开学教学质量检测生物试题含答案,共2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探究题,实验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生物试卷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5小题,共50.0分)
1. 如图有关于玉米胚芽鞘的实验,能说明( )
A. 感受单侧光的部位是胚芽鞘尖端
B. 胚芽鞘直立或弯曲生长均与单侧光照射有关
C. 玉米各器官对生长素的敏感程度不同
D. 生长素促进幼苗尖端下部背光侧生长,抑制向光侧生长
2. 甲图是某同学在“探究生长素类似物NAA促进迎春花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实验中获得的曲线图,乙图是燕麦胚芽鞘受到单侧光照射的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促进迎春花插条生根的最适NAA浓度为c
B. 生长素由①移向③,由②移向④
C. 生长素由④移向③,所以③处生长速度比④快
D. 迎春花插条上侧芽的数目不会影响实验结果
3. 下列有关植物生长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生长素是由达尔文通过胚芽鞘向光性实验发现的
B. 向光性是由向光侧和背光侧生长素合成速率不同引起的
C. 利用一定浓度的生长素处理未受粉番茄雌蕊培育无子番茄新品种
D. 用不同浓度生长素处理同种植物插条可能获得相似实验结果
4. 下列关于植物激素及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棉花栽培过程中去除顶芽可促进侧芽生长,提高棉花产量
B. 用赤霉素处理大麦,能使大麦种子无需发芽就可以产生α-淀粉酶
C. 植物体的任何部位都可以合成细胞分裂素
D. 在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中,植物激素调节只是植物生命调节的一部分
5. 下列有关植物激素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苹果树开花后,喷施适宜浓度的脱落酸可防止果实脱落
B. 未成熟的柿子和成熟的木瓜放在一起可很快成熟,说明乙烯可以促进果实的发育和成熟
C. 持续高温后降雨导致种子在穗上发芽的原因之一是种子中的脱落酸被降解
D. 用赤霉素处理马铃薯块茎,可延长其休眠时间以利于储存
6. 种子萌发过程中,由于受到土壤的机械压力,幼苗的下胚轴顶端会产生曲折,形成甲图所示的“顶端弯钩”.科学家为研究该现象产生的机理,在无土、黑暗条件下,给予黄化幼苗不同外源植物激素处理,得到如图乙的结果.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 “顶端弯钩”的形成减小了子叶在出土过程中的机械伤害
B. “顶端弯钩”的形成与生长素无关
C. 茉莉素拮抗乙烯在“顶端弯钩”形成中的作用
D. 土壤压力、光照等环境因子会引起植物体内激素含量的变化
7. 如图表示某些植物激素对幼苗生长的调节作用,图中A、B表示不同的植物激素。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激素A、B分别表示乙烯和赤霉素
B. 据图可以推断出a浓度高于b浓度
C. 在图示的过程中激素A和B属于拮抗关系
D. 由图可知幼苗的正常生长是多种激素共同调节的结果
下列对种群特征的概念图分析错误的是( )
A. 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是c
B. 利用性引诱剂诱杀害虫雄性个体会影响a
C. 预测种群数量未来变化的主要依据是b
D. “J”型增长的种群中没有死亡率和迁出率
8.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一个草场中的所有蛇是一个种群
B. 生物个体特征的集合就形成了种群的特征
C. “一个池塘中单位体积内鲢鱼的数量”可以称为种群密度
D. 样方法就是通过一个样方的平均密度来估算种群总体平均密度的方法
9. 下列不是在群落水平上研究的是( )
A. 武夷山常绿阔叶林中的优势种
B. 溱湖国家湿地公园中有多少个种群
C. 根瘤菌和豆科植物之间的关系
D. 紫金山的鸢每年新增的个体数
10. 某同学在“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实验中绘制的曲线。正确的是( )
A. 酵母菌种群数量增长的速率在不同时间可能相同
B. 用血细胞计数板计数培养液中所有酵母菌的数目
C. 在培养初期,酵母菌因种内斗争较强而生长缓慢
D. 每次取样前应从试管底部吸取,以得到更多酵母菌
11. 某潮间带分布着海星,藤壶、贻贝、石鳖等动物,藤壶、贻贝、石鳖相互之间无捕食关系,但都可被海星捕食。海星被人捕光后,藤壶较另两种动物数量明显快速增加。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藤壶、贻贝、石鳖三者之间存在着竞争关系
B. 海星被捕光后,藤壶成为优势种,其种内斗争加剧
C. 该潮间带中全部动物和浮游植物共同构成生物群落
D. 等距取样法适合调查生活在该狭长海岸的藤壶种群密度
12. 如图有关曲线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甲图中a种群与b种群为竞争关系,竞争程度由强到弱
B. 乙图中在A期间,若对害虫喷施杀虫剂,蜘蛛的数量将增加得更快
C. 丙图中若曲线Ⅰ表示某种群的出生率,曲线Ⅱ表示其死亡率,则种群数量增长最快的时期是a点对应的时期
D. 丁图中c点时鹿群的出生率约等于死亡率
13. 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某树林中黄杨树高低错落分布,不能体现群落的垂直结构
B. 对板结的土壤进行松土,能加快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C. K值不受自然条件的影响,不会因环境的改变而变化
D. 人类的某些活动可能会干扰生物群落的演替速度和方向
14. 某生物群落中甲、乙两个生物种群个体数量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甲种群和乙种群的种间关系是捕食
B. 乙种群的存在不利于甲种群的发展
C. 甲乙种群间可能存在着双向信息传递
D. 甲乙种群数量变化是负反馈调节的结果
15. 如图表示某生态系统的食物网。下列有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交错连接成食物网的原因是多种生物在食物链中占有不同营养级
B. 该食物网由8条食物链组成,蛇与鼠、食虫鸟与蛙的关系分别是捕食和竞争
C. 该图仅体现了生态系统成分中的生产者和消费者,未体现的成分是分解者
D. 若分析该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状况,应从系统中绿色植物固定的太阳能开始
16. 某校生物小组用不同体积的样方来调查该地段土壤中生物的物种数,结果如图1所示;得到部分食物网如图2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该地段土壤中生物的物种数应该明显大于N
B. 调查该地段土壤中物种数的样方体积最好是V3
C. 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生物群落以及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
D. 若图2食物网中一种生物摄食两种生物时,摄取的两种生物的生物量相等,则E每增加10kg生物量,理论上至少需要消耗生产者500kg生物量
17. 图示为某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图解(W1为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生产者固定的总能量可表示为(A1+B1+C1+A2+B2+C2)
B. 现存生产者个体数可小于初级消费者个体数
C. 由生产者到初级消费者的能量传递效率为
D. 图解不仅能体现能量单向流动的特点,还能体现逐级递减的特点
18. 以下关于信息传递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对动物生长有调节作用的生长激素属于信息传递中的化学信息
B. 利用信息传递可以来提高农产品或畜产品的产量,也可以对有害动物进行控制
C. 在生态系统中,某些植物在长日照条件下才开花,说明信息传递有利于种群的繁衍
D. 利用黑光灯诱捕法来调查昆虫的种群密度属于生态系统中信息传递的应用
19. 我国传统文化中有许多关于生物学知识的论述。下列阐述错误的是( )
A.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实际上体现了物种间的竞争关系
B.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体现了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C. “螟蛉有子,蜾赢负之”体现了生物之间存在互利共生关系
D.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能反映出一条食物链:水稻→害虫→青蛙
20. 如图1为生态系统中食物链所反映出的能量流动情况,图中的箭头符号为能量的流动方向,单位为kcal/(m2•年);图2为某一生态系统的能量金字塔,其中Ⅰ、Ⅱ、Ⅲ、Ⅳ分别代表不同的营养级,E1、E2代表能量的形式;图3为某生态系统食物网的图解。据图分析不能得出的结论是( )
A. 据图1可知,在入射的太阳能中,生产者只利用了其中的1%左右
B. 据图2知Ⅳ为分解者,相当于图1中的A,能够利用各营养级转移来的能量
C. 图3中猫头鹰体重每增加1kg,至少消耗A约25kg
D. 据图可知,图1中的生产者相当于图2中的Ⅰ,相当于图3中的A
21. 如图是某生态系统的物质和能量流向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初级消费者的粪便中所含有机物的能量属于Z2
B. 图中Z、Y1、Y2、Y3过程表示通过细胞呼吸释放的二氧化碳
C. 每年输入生产者的能量,-部分被初级消费者摄入,一部分储存在生产者体内,其余能量流向分解者
D. 调查初级消费者中的某一个种群,若初次捕获60只己经标记,再次捕获20只中有标记的4只,若每只个体平均含4kJ能量,生产者最少应有12000kJ能量才能维持该种群的稳定
22. 下列有关实验操作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探究土壤微生物对落叶的分解作用时,应将实验组的土壤灭菌
B. 调查土壤中小动物类群的丰富度时,可用样方法进行采集、调查
C. 调查土壤中小动物的物种丰富度时,诱虫器上方的光源要使用冷光灯
D. 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时,常采用取样器取样法估算酵母菌总数
23. 运用生态学原理可以解决实际生产中的问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建立大熊猫自然保护区的目的是提高大熊猫种群的环境容纳量
B. “桑基鱼塘”生态系统中将蚕粪喂鱼,提高了各营养级间的能量传递效率
C. 用人工合成的性引诱剂诱杀雄虫的目的是通过提高害虫的死亡率来降低其种群密度
D. 引进物种一定能增加当地的生物多样性,并提高营养结构的复杂程度
24. 如图表示生态系统中碳循环过程,其中甲、乙、丙、丁构成系统的生物群落,箭头表示物质循环方向。错误的是( )
A. 图中①过程不一定代表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B. 缺少类群甲则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不能正常进行
C. 类群丙的无氧呼吸是产生大气中气体X的途径之一
D. 图中甲、乙、丙、丁分别代表分解者、生产者、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
二、探究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33.0分)
25. 图一是水平放置在黑暗环境中的植物的生长素(IAA)运输情况,图二是不同浓度生长素(IAA)对芽和根部生长的生理作用。据图分析回答:
(1)分析图一,序号①②表示生长素的运输方式是 ______ , ______ (填“需要”或“不需要”)能量。此方式与序号③④表示的方式不同点是 ______ 。
(2)分析图二,甲、乙两曲线其中表示不同浓度生长素对芽生长的生理作用的曲线是 ______ ,根部远地侧生长素浓度范围是 ______ 。
(3)图二说明植物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具有 ______ 性。依据图二提供的参数,定量描述生长素(IAA)对于芽的生理作用的含义 ______ 。
26. 图1、图2分别为森林生态系统和草原生态系统示意简图。请据图回答:
(1)图1森林中,在垂直方向上具有明显的 ______ 现象,森林的垂直结构显著提高了群落利用 ______ 等环境资源的能力。
(2)由于人类的过度砍伐以及气候干旱,使得我国北方某地草原逐渐沙漠化,这属于群落的 ______ 过程。
(3)采取标志重捕法调查草原上鼠的种群密度,第一次在2公顷的范围内放置100个捕鼠笼,捕获鼠80只,标记后放归原处。一段时间后,再在原范围内放置200个捕鼠笼,捕获鼠90只,其中被标记的有15只,则该草原鼠的种群密度是 ______ 只/公顷。鼠具有一定的记忆能力,第一次捕获的个体,被再次捕获的概率低于普通个体,则调查所得的结果会 ______ (填“偏大”、“不受影响”或“偏小”)。
(4)分析图2,在1~5年间该种群数量 ______ (填“增大”、“减小”、“基本不变”)。第 10~20 年间种群的出生率 ______ (填“<”、“=”、“>”)死亡率。第 20~30年,种群的年龄组成是 ______ 型。种群的年龄组成是指 ______ 。
27. 2021年3月1日起,《长江保护法》正式实施。图甲表示河流净化污水的基本原理,图乙是长江某流域生态系统受到生活污水(含大量有机物)轻度污染后几种成分相对含量的变化情况,请据图回答问题:
(1)图甲中完成过程①的生物属于生态系统成分中的 ______ ,该河流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入来源是 ______ ,过程②和③表示的生理过程是 ______ 。
(2)在该河流的AB段上,溶解氧大量减少的原因是 ______ ,BC段藻类大量繁殖的原因是 ______ 。
(3)为保护鱼类资源,国家规定渔民捕鱼时,渔网网目不能过小,否则会影响来年鱼的产量,请从种群特征的角度分析原因 ______ 。为更好的保护长江流域保留的鱼类资源,国家规定对长江实施“十年禁渔”计划。
28. 图1是某生态系统中部分生物构成的食物网。图2是水稻田中能量流经卷叶螟的示意图,其中A-C代表能量,数值表示能量值,单位为J/(hm2•a)。回答有关问题:
(1)图1中D处于第 ______ 营养级。若该生态系统被某毒药(此毒药在生物体内能积累)污染,则含此毒药最多的是 ______ 。
(2)图2中A的数值为 ______ J/(hm2•a),B表示 ______ 。
(3)由图2可知,生态系统能量流动具有逐级递减的特点,其原因是 ______ 。
三、实验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7.0分)
29. 调查某自然保护区的环颈雉时发现,在非繁殖季节,环颈雉的雌雄个体往往分群活动,具有明显的性别隔离现象。有学者提出如下假说来解释这种性别隔离现象,即一群形态相同的动物能迷惑捕食者,降低被捕食的风险。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环颈雉的性别隔离现象属于种群的 ______ 特征。调查该种环颈雉的种群密度时,常使用标志重捕法进行,原因是 ______ 。
(2)在繁殖季节,雄性个体会发出鸣叫,并且会进行复杂的求偶炫耀,说明 ______ 。
(3)为验证学者提出的上述假说是否成立,研究人员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
组别
实验处理
统计并记录
实验组
1
同时向池塘中抛出4个相同橡胶圈
分别记录每次抛出后,狗叼回第一个漂浮物所用的时间
2
同时向池塘中抛出4个相同橡胶棒
对照组
--
①分析可知,实验中橡胶圈或橡胶棒代表自然保护区内的 ______ 。
②对照组中的实验处理应为 ______ 。若 ______ ,则假说成立。答案和解析
1.【答案】A
【解析】解:由图分析可知,在尖端未遮光的情况下,在单侧光的照射下胚芽鞘向光弯曲生长,而在遮光条件下则直立生长,这说明感受单侧光的部位是胚芽鞘尖端。
故选:A。
由图分析可知,实验中的自变量尖端是否遮光,因变量是胚芽鞘的生长状态;图中从左边开始,4个处理组均在单侧光作用下,第1个处理的胚芽鞘处理组为对照组,在单侧光的照射下向光弯曲生长;第2处理组尖端遮光,在单侧光的照射下直立生长;第3组采用透明小帽,在单侧光的照射下向光弯曲生长;第4组采用套筒处理,尖端未被遮光,在单侧光的照射下向光弯曲生长。
本题考查生长素的产生、分布和运输,要求考生识记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并能从题目所给的图形中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
2.【答案】B
【解析】解:A、由曲线图分析可知,随着NAA浓度的增加,插条生根数量也随之增加,但是无法根据图中信息确定NAA促进迎春花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A错误;
B、在极性运输的作用下生长素由①移向③,②移向④,B正确;
C、在单侧光的作用下,生长素由②移向①,同时在极性运输的作用下生长素由①移向③,故③处的生长素浓度高于④,所以③处生长速度比④快,C错误;
D、迎春花插条上侧芽也能产生生长素,故迎春花插条上侧芽的数目会影响实验结果,D错误。
故选:B。
由甲图分析可知,随着NAA浓度的逐渐升高,平均生根数逐渐增多,说明该实验中NAA对插条生根起促进作用,但图中并没有出现生根数下降的NAA浓度,因此不能确定最适宜浓度。图乙中在单侧光的照射下,胚芽鞘尖端中的生长素会发生横向运输,生长素会从②运输到①,同时在极性运输的作用下,③处的生长素浓度大于④处的生长素浓度。
本题考查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插条生根的作用,要求考生识记生长素的运输、作用和两重性,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并能从题目所给的图形中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
3.【答案】D
【解析】解:A、达尔文通过胚芽鞘向光性实验发现胚芽鞘尖端产生某种刺激,对下部产生影响,出现向光弯曲,并没有发现生长素,A错误;
B、向光性是由向光侧和背光侧生长素分布不均引起的,B错误;
C、用一定浓度的生长素处理未受粉番茄雌蕊得到的无子番茄不是新品种,C错误;
D、用不同浓度生长素处理同种植物插条可能获得相似实验结果,D正确。
故选:D。
1、
科学家
实验过程
实验结论及分析
达尔文
①胚芽鞘+单侧光→向光生长。
②去尖端+单侧光→不生长,不弯曲。
③用锡箔罩住尖端+单侧光→生长,不弯曲。
单侧光照射使胚芽鞘尖端产生某种刺激,对下部产生影响,出现向光弯曲。
詹森
切去胚芽鞘尖端+单侧光→不弯曲。
胚芽鞘尖端下部放琼脂片+单侧光→弯曲。
胚芽鞘尖端产生的刺激可以透过琼脂片。
拜尔
切去胚芽鞘尖端,移至一侧,置于黑暗中培养,胚芽鞘向放尖端的对侧弯曲生长。
尖端产生某种化学物质,在其下部分布不均匀,造成胚芽鞘弯曲生长。
温特
①接触过尖端的琼脂块放在去尖端的胚芽鞘切面的某一侧。
②空白的琼脂块放在去尖端的胚芽鞘切面的某一侧。
胚芽鞘尖端产生了某种物质,向下运输,促进下部生长。
从人尿中分离出能促进植物生长的物质
生长素的化学成分是吲哚乙酸。
2、生长素的作用具有两重性,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因此在用于促进扦插枝条生根时需要利用适宜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来促进生根。在探究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的实验中,首先要进行预实验,这样可以为实验进一步的摸索条件。
本题主要考查生长素发现、生物向光性、生长素的生理作用等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4.【答案】C
【解析】解:A、棉花栽培过程中去除顶芽,可以解除顶端优势,使侧芽处积累的生长素浓度降低,从而促进侧芽生长,提高棉花产量,A正确;
B、用赤霉素处理大麦,能使大麦种子无需发芽就可以产生α-淀粉酶,B正确;
C、细胞分裂素的合成部位:正在进行细胞分裂的幼嫩根尖,C错误;
D、植物激素调节在植物的生长发育和对环境的适应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激素调节只是植物生命活动调节的一部分,D正确。
故选:C。
不同植物激素的生理作用:
生长素:合成部位:幼嫩的芽、叶和发育中的种子。主要生理功能:生长素的作用表现为两重性,即: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
赤霉素:合成部位:幼芽、幼根和未成熟的种子等幼嫩部分。主要生理功能:促进细胞的伸长;解除种子、块茎的休眠并促进萌发的作用。
细胞分裂素:合成部位:正在进行细胞分裂的幼嫩根尖。主要生理功能:促进细胞分裂;诱导芽的分化;防止植物衰老。
脱落酸:合成部位:根冠、萎焉的叶片等。主要生理功能:抑制植物细胞的分裂和种子的萌发;促进植物进入休眠;促进叶和果实的衰老、脱落。
乙烯:合成部位:植物体的各个部位都能产生。主要生理功能:促进果实成熟;促进器官的脱落;促进多开雌花。
本题考查植物激素的作用和应用,要求考生识记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和分析能力。
5.【答案】C
【解析】解:A、脱落酸具有抑制细胞分裂和促进叶和果实脱落的作用,故苹果树开花后,喷施适宜浓度的脱落酸会促进果实的脱落,A错误;
B、未成熟的柿子和成熟的木瓜放在一起可很快成熟,说明乙烯可以促进果实的成熟,B错误;
C、持续高温后降雨导致种子在穗上发芽的原因之一是种子中的脱落酸被降解,C正确;
D、赤霉素具有解除马铃薯块茎休眠的作用,故用赤霉素处理马铃薯块茎,不能延长其休眠时间,若需要延长马铃薯块茎的休眠时间以利于储存,可用脱落酸处理马铃薯块茎,D错误。
故选:C。
不同植物激素的生理作用:
生长素:合成部位:幼嫩的芽、叶和发育中的种子。主要生理功能:生长素的作用表现为两重性,即: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
赤霉素:合成部位:幼芽、幼根和未成熟的种子等幼嫩部分。主要生理功能:促进细胞的伸长;解除种子、块茎的休眠并促进萌发的作用。
细胞分裂素:合成部位:正在进行细胞分裂的幼嫩根尖。主要生理功能:促进细胞分裂;诱导芽的分化;防止植物衰老。
脱落酸:合成部位:根冠、萎焉的叶片等。主要生理功能:抑制植物细胞的分裂和种子的萌发;促进植物进入休眠;促进叶和果实的衰老、脱落。
乙烯:合成部位:植物体的各个部位都能产生。主要生理功能:促进果实成熟;促进器官的脱落;促进多开雌花。
本题考查植物激素的作用,要求考生识记各植物激素的合成部位和作用,意在考查考生的理解和运用能力,属于基础题。
6.【答案】B
【解析】解:A、种子萌发过程中,由于受到土壤的机械压力,幼苗的下胚轴顶端会产生曲折,“顶端弯钩”的形成减小了子叶在出土过程中的机械伤害,A正确;
B、“顶端弯钩”的形成与生长素有关,否则其不会生长弯曲,B错误;
C、图中乙烯能促进顶端弯钩的形成,茉莉素抑制顶端弯钩的形成,二者具有拮抗作用,C正确;
D、图示表明,土壤压力、光照等环境因子会引起植物体内激素含量的变化,D正确.
故选:B.
据图分析:图1示“顶端弯钩”现象;
图2示乙烯和茉莉素对“顶端弯钩”现象的影响,乙烯能促进顶端弯钩的形成,茉莉素抑制顶端弯钩的形成.
本题综合考查了植物激素的作用过程,意在考查学生对知识的综合利用和理解能力,试题难度中等.
7.【答案】A
【解析】解:A、激素A、B分别表示赤霉素、乙烯,A错误;
B、幼苗继续生长,即植物激素对幼苗的促进作用大于对幼苗的抑制作用,故可推断出a浓度高于b浓度,B正确;
C、激素A促进细胞伸长,激素B抑制细胞伸长,故两者之间属于拮抗关系,C正确;
D、从图中可以看出,各种植物激素并不是孤立地起作用,而是多种激素相互作用、共同调节,D正确。
故选:A。
据图可以推断激素A表示赤霉素(赤霉素的生理作用是促进细胞伸长),激素B可以抑制细胞伸长,由多种组织合成,故为乙烯,据此作答。
1.生长素类具有促进植物生长的作用,在生产上的应用主要有:(1)促进扦插的枝条生根;(2)促进果实发育;(3)防止落花落果。
2.赤霉素的生理作用是促进细胞伸长,从而引起茎秆伸长和植物增高。此外,它还有促进麦芽糖化,促进营养生长,防止器官脱落和解除种子、块茎休眠促进萌发等作用。
3.细胞分裂素在根尖合成,在进行细胞分裂的器官中含量较高,细胞分裂素的主要作用是促进细胞分裂和扩大,此外还有诱导芽的分化,延缓叶片衰老的作用。
4.乙烯主要作用是促进果实成熟,此外,还有促进老叶等器官脱落的作用。植物体各部位都能合成乙烯。
本题结合图示过程,意在考查考生分析题图、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能理解所学知识要点,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的能力;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
8.【答案】D
【解析】解:A、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是c是种群密度,A正确;
B、利用性引诱剂诱杀雄性害虫会直接影响种群的性别比例,即图中a,B正确;
C、预测种群数量未来变化的主要依据是b年龄组成,C正确;
D、“J”型增长的种群中也有死亡率、迁出率,只是环境条件理想,D错误。
故选:D。
1、种群的特征数量特征(核心问题):(1)种群密度: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2)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决定种群数量变化的主要因素;(3)年龄结构和性别比例:预测种群数量变化的主要依据(一般根据年龄结构)。
2、种群的特征空间特征:指组成种群的个体,在其生活空间中的位置状态或布局。
3、种群的特征遗传特征:遗传的单位,繁殖的单位。
4、由图分析可知,a表示性别比例,b是年龄组成,c是种群密度。
本题考查种群的特征,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和理解能力,能运用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属于考纲识记和理解层次的考查。
9.【答案】C
【解析】解:A、一个草场中的所有蛇属于多个物种,不能构成一个种群,A错误;
B、种群由个体组成,但是种群特征并不是完全是个体特征的集合,B错误;
C、种群密度是指单位面积或体积内某一种群个体的数量,“一个池塘中单位体积内鲢鱼的数量”可以称为种群密度,C正确;
D、样方法就是通过多个样方的平均密度来估算种群总体平均密度的方法,D错误。
故选:C。
1、种群是指生活在一定区域的同种生物的全部个体,特点是个体间彼此可以交配,实现基因交流。
2、种群密度是指单位面积或体积内某一种群个体的数量,是种群结构最基本的参数。单位面积或体积内种群个体数量越多,种群密度越高。
3、样方法--估算种群密度最常用的方法之一
(1)概念:在被调查种群的分布范围内,随机选取若干个样方,通过计数每个样方内的个体数,求得每个样方的种群密度,以所有样方法种群密度的平均值作为该种群的种群密度估计值。
(2)适用范围:植物种群密度,昆虫卵的密度,蚜虫、跳蝻的密度等。
本题考查了种群的有关知识,掌握种群的概念、特征、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是解题的关键。
10.【答案】D
【解析】解:A、武夷山常绿阔叶林中的优势种属于群落水平上的研究,A错误;
B、溱湖国家湿地公园中有多少个种群是研究的群落丰富度,属于群落水平上的研究,B错误;
C、根瘤菌和豆科植物之间的关系是种间关系的研究,属于群落水平上的研究,C错误;
D、紫金山的鸢每年新增的个体数是种群水平上的研究,D正确。
故选:D。
1、生物群落的结构形成:群落结构是由群落中的各个种群在进化过程中通过相互作用形成的。
2、生物群落的结构类型:主要包括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
(1)垂直结构:
概念:指群落在垂直方向上的分层现象。
原因:①植物的分层与对光的利用有关,群落中的光照强度总是随着高度的下降而逐渐减弱,不同植物适于在不同光照强度下生长.如森林中植物由高到低的分布为: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地被层。②动物分层主要是因群落的不同层次提供不同的食物,其次也与不同层次的微环境有关。如森林中动物的分布由高到低为:猫头鹰(森林上层),大山雀(灌木层),鹿、野猪(地面活动),蚯蚓及部分微生物(落叶层和土壤)。
(2)水平结构:
概念:指群落中的各个种群在水平状态下的格局或片状分布。
原因:由于在水平方向上地形的变化、土壤湿度和盐碱度的差异、光照强度的不同、生物自身生长特点的不同,以及人与动物的影响等因素,不同地段往往分布着不同的种群,同一地段上种群密度也有差异,它们常呈镶嵌分布。
本题考查种群和群落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种群和群落的特征,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
11.【答案】A
【解析】解:A、在种群数量达时,增长率逐渐升高,到达时到达最大值,大于后增长率逐渐降低。因此,酵母菌种群数量增长的速率在不同时间可能相同,A正确;
B、用血球计数板对培养液中酵母菌数量进行抽样检测,B错误;
C、在培养初期,酵母菌因基数小而生长缓慢,此时种内斗争并不强,C错误;
D、从试管中吸出培养液进行计数前,需将试管轻轻振荡数次,目的是使培养液中的酵母菌均匀分布,D错误。
故选:A。
在探究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的实验中应注意:
(1)由于酵母就是单细胞微生物,因此计数必须在显微镜下进行;显微镜计数时,对于压线的酵母菌,应只计固定的相邻两个边及其顶角的酵母菌。
(2)从试管中吸出培养液进行计数前,需将试管轻轻振荡数次,目的是使培养液中的酵母菌均匀分布,减少误差。
(3)每天计算酵母菌数量的时间要固定。
(4)溶液要进行定量稀释。
(5)本实验不需要设置对照和重复,因为该实验在时间上形成前后对照,只要分组重复实验,获得平均值即可。
本题考查学生掌握酵“探究母菌种群数量变化”的实验并建立数学模型,理解种群数量变化的曲线及影响因素,并结合题干信息进行推理、综合解答问题。
12.【答案】C
【解析】解:A、藤壶、贻贝、石鳖三者都生活在海边潮间带,存在竞争生存空间的压力,A正确;
B、海星被捕光后,藤壶成为优势种,种群数量增大,其种内斗争加剧,B正确;
C、生物群落包括该潮间带中全部动物、植物和微生物,C错误;
D、等距取样法适合调查生活在该狭长海岸的藤壶种群密度,D正确。
故选:C。
根据题干信息,“某潮间带分布着海星,藤壶、贻贝、石鳖等动物,藤壶、贻贝、石鳖相互之间无捕食关系,但都可被海星捕食”,说明海星与藤壶、贻贝、石鳖等几种动物属于捕食关系;“海星被人捕光后,藤壶较另两种动物数量明显快速增加”,说明捕食者的存在有利于维持生态系统物种多样性。
本题考查群落的概念、估算种群密度的方法、种间关系,意在考查学生提取题干信息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属于中档题。
13.【答案】D
【解析】解:A、甲图中a种群与b种群为竞争关系,竞争程度为弱→强→弱,A错误;
B、乙图中蜘蛛和害虫存在捕食关系,若对害虫喷施杀虫剂,蜘蛛食物减少,其数量增加将减慢或数量减少,B错误;
C、丙图中种群数量增长最快的时期是出生率和死亡率差值最大的时期,即0点对应的时期,C错误;
D、丁图中c点左侧出生率大于死亡率,种群数量增加,c点右侧出生率小于死亡率,种群数量下降,因此c点出生率约等于死亡率,D正确。
故选:D。
1、“J”型曲线:指数增长函数,描述在食物充足,无限空间,无天敌的理想条件下生物无限增长的情况。
2、“S”型曲线:是受限制的指数增长函数,描述食物、空间都有限,有天敌捕食的真实生物数量增长情况,存在环境容纳的最大值K。
本题考查种群数量的变化曲线,意在考查学生的识图能力和判断能力,难度不大。
14.【答案】C
【解析】解:A、某树林中黄杨树是一个种群,故黄杨树高低错落分布,不能体现群落的垂直结构,A正确;
B、对板结的土壤进行松土,能加快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B正确;
C、K值受自然条件的影响,会因环境的改变而变化,C错误;
D、人类的某些活动可能会干扰生物群落的演替速度和方向,D正确。
故选:C。
1、“J”型曲线:指数增长函数,描述在食物充足,无限空间,无天敌的理想条件下生物无限增长的情况。
2、“S”型曲线:是受限制的指数增长函数,描述食物、空间都有限,有天敌捕食的真实生物数量增长情况,存在环境容纳的最大值K。
3、群落的垂直结构指群落在垂直方面的配置状态,其最显著的特征是分层现象,即在垂直方向分成许多层次的现象。群落的水平结构指群落的水平配置状况或水平格局,其主要表现特征是镶嵌性。
本题考查种群数量的变化曲线和群落的结构特征,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难度不大。
15.【答案】B
【解析】解:A、甲种群和乙种群的种间关系是捕食,A正确;
B、甲种群和乙种群的种间关系是捕食,乙种群的存在有利于甲种群的发展,B错误;
C、甲乙种群间可能存在着双向信息传递,C正确;
D、甲乙种群数量变化是负反馈调节的结果,D正确。
故选:B。
据图分析,动物甲和动物乙为非同步性变化,表示捕食关系;动物甲的数量多于动物乙,而且先增加先减少,为被捕食者,乙为捕食者。
本题考查了种间关系中的捕食关系,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从题目所给的图形中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
16.【答案】C
【解析】解:A、食物网形成的原因是同一生物在不同食物链中占据不同营养级,A正确;
B、该食物网由8条食物链组成,其中蛇与鼠是捕食关系,食虫鸟与蛙是竞争关系,B正确;
C、该图仅体现了生态系统成分中的生产者和消费者,未体现的成分是分解者、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C错误;
D、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从绿色植物固定太阳能开始,D正确。
故选:C。
分析题图:图示表示某生态系统的食物网,其中植物为生产者,其余生物均为消费者,还缺少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分解者。图中共有8条食物链。
本题结合某生态系统的食物网简图,考查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要求考生识记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能根据食物网判断食物链的条数、生物间的种间关系;掌握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过程,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答题。
17.【答案】D
【解析】解:A、根据图2可知,在一定范围内,随样方体积的增大,物种数迅速增多,并逐渐达到最多(N)后保持稳定,A错误;
B、据图,V2是物种数达到最多时对应的最小样方体积,故调查该生态系统土壤中物种数的样方体积最好是V2,B错误;
C、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和营养结构,C错误;
D、至少消耗生产者的质量用20%计量,且题意说提取的两种生物的生物量相等,故至少需要消耗生产者的质量为5÷20%÷20%+5÷20%×÷20%+5÷20%×÷20%÷20%=500kg,D正确。
故选:D。
1、大多数土壤动物身体微小,不适于用“样方法”或“标志重捕法”进行调查,在这类研究时,常采用取样器取样的方法,即用一定规格的捕捉器(如采集罐、吸虫器等)进行取样。通过调查样本中小动物的种类和数量来推测某一区域内土壤动物的丰富度。
2、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和营养结构,组成成分包括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营养结构就是指食物链和食物网。
本题考查土壤中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和生态系统的结构,意在考查学生的识图能力和判断能力,难度不大。
18.【答案】A
【解析】解:A、生产者固定的总能量可表示为(A1+B1+C1+D1),A1呼吸作用消耗,B1未被利用,C1流向分解者,而D1=A2+B2+C2+D2是流入下一营养级的能量,故生产者固定的总能量可表示为(A1+B1+C1+A2+B2+C2+D2),A错误;
B、现存生产者个体数可小于初级消费者个体数,如一棵树和这棵树上的昆虫,B正确;
C、由第一营养级到第二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为D1÷(A1+B1+C1+D1)=,C正确;
D、图解表明能量流动的特点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单向流动:沿着食物链向高营养级传递,而不能倒过来流动,逐级递减:前一种生物所包含的能量只有10%~20%能够传给下一种生物,其他的能量都损耗掉了,D正确。
故选:A。
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从生产者固定太阳能开始。能量流动特点为单向,逐级递减。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只能从第一营养级流向第二营养级,再依次流向后面的各个营养级,因此是单向不可逆转的。
本题考查能量流动图解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图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是学生提升获取图示信息、审题、分析能力的较好选择。
19.【答案】A
【解析】解:A、生长激素调节的是个体本身,而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出发点是生态系统,从宏观上分析生物与生物,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的关系,所以生态系统中的化学信息是指生物生命活动过程中产生的向同种或者不同种的其他个体传递信息的化学物质,诸如植物的生物碱、有机酸等代谢产物,以及动物的性外激素等,所以生长激素不属于生态系统信息传递中的化学信息,A错误;
B、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具有重要作用,生物的生命活动和繁衍都离不开信息的传递,可以利用信息传递来提高农产品或畜产品的产量,也可以对有害动物进行控制,B正确;
C、某些植物在长日照条件下才开花,植物开花有利于其繁衍后代,故说明信息传递有利于种群的繁衍,C正确;
D、利用黑光灯诱捕法来调查昆虫的种群密度,利用了昆虫的趋光性,是物理信息,属于生态系统中信息传递的应用,D正确。
故选:A。
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
1、概念:信息一般是指日常生活中,可以传播的消息、情报、指令、数据与信号等。
2、种类
(1)物理信息:生态系统中的光、声、温度、湿度、磁力等,通过物理过程传递的信息,如蜘蛛网的振动频率。
(2)化学信息:生物在生命活动中,产生了一些可以传递信息的化学物质,如植物的生物碱、有机酸、动物的性外激素等。
(3)行为信息:动物的特殊行为,对于同种或异种生物也能够传递某种信息,如孔雀开屏。
3、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1)个体: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离不开信息的作用。
(2)种群:生物种群的繁衍,离不开信息传递。
(3)群落和生态系统:能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经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4、应用:提高农产品和畜产品产量;对有害动物进行控制。
本题考查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难度不大。
20.【答案】C
【解析】解:A、“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实际上体现了物种间的竞争关系,A正确;
B、“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体现了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B正确;
C、“螟蛉有子,蜾赢负之”体现了生物之间存在捕食关系,C错误;
D、“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能反映出一条食物链:水稻→害虫→青蛙,D正确。
故选:C。
生物的种间关系(不同种生物之间的关系):互利共生(同生共死)、捕食(此长彼消、此消彼长)、竞争(你死我活)、寄生(寄生者不劳而获)。
本题考查生物的种间关系,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难度不大。
21.【答案】B
【解析】解:A、照射的太阳能能量是1500900,其中有1485000没有被利用,因此生产者利用的能量为15900,约占照射能量的1%,A正确;
B、能量金字塔反应的是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关系,而图1中的A是分解者,B错误;
C、最高营养级增加1千克体重,最少需要生产者的条件是:食物链最短,传递效率最大(20%),即1÷20%÷20%=25,C正确;
D、图2中能量金字塔的最底层是生产者,图3中,食物链的起点是生产者,D正确。
故选:B。
照射的太阳能能量是1500900,其中有1485000没有被利用,因此生产者利用的能量为15900,约占照射能量的1%;能量金字塔反应的是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关系,而图1中的A是分解者;最高营养级增加1千克体重,最少需要生产者的条件是:食物链最短,传递效率最大(20%),即1÷20%÷20%=25;图2中能量金字塔的最底层是生产者,图3中,食物链的起点是生产者。
分解者没有营养级,该知识点学生容易出错;已知最高营养级增加1千克体重,最少需要生产者的条件是:食物链最短,传递效率最大(20%);反之最多需要生产者的条件是:食物链最长,传递效率最小(10%).
22.【答案】B
【解析】解:A、初级消费者的粪便中所含有机物的能量属于未消化吸收的生产者的Z1,A错误;
B、图中Z、Y1、Y2、Y3过程表示通过细胞呼吸释放的二氧化碳,B正确;
C、每年输入生产者的能量,一部分被初级消费者同化,一部分由呼吸作用散失,一部分流向分解者,还有未利用的,C错误;
D、调查初级消费者中的某一个种群,初次捕获60只已经标记,再次捕获20只中有标记的4只,经计算该种群有300只,共重300×4=1200kg,至少消耗按20%传递,生产者应有6000kg,但消费者种类多,实际需要远多于这些,D错误。
故选:B。
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具有单向传递、逐级递减的特点,能量作为物质循环的动力,二物质循环作为能量流动的载体;X1表示光合作用固定太阳能,Y1、Y2、Y3代表生产者和消费者的呼吸作用散失热能,Z1、Z2、Z3代表流向分解者的能量。解题需要注意:大气中的二氧化碳进入生物群落的生理过程是光合作用和化能合成作用;生态系统中能量的去路:呼吸作用消耗、分解者分解、流入下一营养级和未被利用。
本题以“物质和能量流向示意图”为载体,考查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相关知识,是学生提升获取图示信息、审题、分析能力的较好选择。
23.【答案】A
【解析】解:A、探究土壤微生物对落叶的分解作用时,应将实验组的土壤灭菌以排除土壤微生物的作用,A正确;
B、调查土壤中小动物类群的丰富度可用取样器取样法,B错误;
C、调查土壤小动物的物种丰富度时,诱虫器上方的光源应使用暖光灯照射,C错误;
D、研究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时采用抽样检测的方法对酵母菌进行计数,D错误。
故选:A。
1、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可采用抽样检测的方法对酵母菌计数。
2、大多数土壤动物身体微小,不适于用“样方法”或“标志重捕法”进行调查,在这类研究时,常采用取样器取样的方法,即用一定规格的捕捉器(如采集罐、吸虫器等)进行取样。通过调查样本中小动物的种类和数量来推测某一区域内土壤动物的丰富度。
3、分解者能将生产者的残枝败叶、消费者的尸体粪便分解为无机物,共生产者利用。
本题考查土壤中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和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难度不大。
24.【答案】A
【解析】解:A、建立大熊猫自然保护区的目的是提高大熊猫种群的环境容纳量,A正确;
B、“桑基鱼塘”生态系统中将蚕粪喂鱼,提高了能量的利用率,但不能提高各营养级间的能量传递效率,B错误;
C、用人工合成的性引诱剂诱杀雄虫的目的是通过降低害虫的出生率来降低其种群密度,C错误;
D、引入新物种不一定能增加当地的生物多样性,可能破坏当地的生物多样性,D错误。
故选:A。
1、生态农业是按照生态学原理和经济学原理,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成果和现代管理手段,以及传统农业的有效经验建立起来的,能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现代化农业。
2、生态农业能实现物质和能量的多级利用。
本题考查生态工程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难度不大。
25.【答案】C
【解析】解:A、已知图中乙为生产者,所以①过程可以代表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也可代表硝化细菌等的化能合成作用,A正确;
B、图中甲为分解者,如果分解者缺少,则生态系统的尸体将要堆积如山,物质循环将不能正常进行,B正确;
C、图中丙代表初级消费者,其无氧呼吸的产物只有乳酸,不产生大气中气体X即二氧化碳,C错误;
D、图中甲、乙、丙、丁分别代表分解者、生产者、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D正确。
故选:C。
题图分析:图示为生态系统中碳循环示意图。首先根据双向箭头可判断出乙是生产者;其次判断分解者,分解者除了一个箭头指向无机环境外,其他箭头都指进来,因此甲为分解者;其余均为消费者,即丙和丁均为消费者;①为光合作用或化能合成作用,②为呼吸作用,③④为捕食。
本题结合生态系统中碳循环结构示意图,考查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重点考查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要求考生识记生态系统的成分,掌握各组成成分之间的关系,能准确判断图中各组成成分及生理过程的名称,再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
26.【答案】极性运输 需要 此方式的运输方向不受重力影响,而③④表示的运输方式的运输方向是由重力决定的 乙 小于c 两重 生长素浓度低于g时,对芽的生长有促进作用,生长素浓度大于g时对芽的生长有抑制作用
【解析】解:(1)分析图一可知:序号①②表示生长素从形态学上端向形态学下端的极性运输。极性运输是一种主动运输,需要消耗能量。序号③④表示幼苗横放时,受重力影响,生长素向近地侧运输,①②表示的极性运输不受重力的影响,故序号①②和序号③④表示的方式不同点是:①②的运输方向不受重力影响,而③④表示的运输方式的运输方向是由重力决定的。
(2)图二中的甲、乙两曲线表示不同浓度生长素对顶芽和根部生长的生理作用,由于根对生长素的敏感性比芽高,故表示不同浓度生长素对芽生长的生理作用的曲线是乙。幼苗横放时,受重力影响,根部近地侧生长素浓度高,抑制生长,远地侧生长素浓度低,促进生长,结合图二可知,根部远地侧生长素浓度范围是小于c。
(3)图二显示低浓度生长素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体现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结合图二可知:对芽而言,生长素浓度低于g时(低浓度),对芽的生长有促进作用,生长素浓度大于g(高浓度)时对芽的生长有抑制作用。
故答案为:
(1)极性运输 需要 此方式的运输方向不受重力影响,而③④表示的运输方式的运输方向是由重力决定的
(2)乙 小于c
(3)两重 生长素浓度低于g时,对芽的生长有促进作用,生长素浓度大于g时对芽的生长有抑制作用
1、生长素生理作用:促进生长、促进扦插的枝条生根、促进果实的发育;特点:具有两重性,即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
2、生长素的两重性与浓度和器官有关,如根比芽敏感,芽比茎敏感。能够体现生长素两重性的实例有:顶端优势、根的向地性、根的背光性等。
3、幼苗横放时,受重力影响,生长素分布不均,近地侧生长素分布比远地侧多,根表现为向地生长,茎表现为背地生长。
本题考查了生长素生理作用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对生长素两重性的识记和理解,难度适中。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与生长素的浓度、植物器官的种类以及细胞的年龄等有关;考生应能够识记体现两重性的相关实例。
27.【答案】分层 阳光 次生演替 240 偏大 增大 < 稳定型 种群中各年龄期的个体在种群中所占的比例
【解析】解:(1)在垂直方向上,大多数群落都具有明显的分层现象,森林自下而上分别有草本植物、灌木和乔木,不同植物适于在不同的光照强度下生长,这种垂直结构显著提高了群落利用阳光等环境资源的能力。
(2)草原沙漠化属于次生演替,沙丘上的演替才属于初生演替。
(3)种群数量=,算出种群数量==480只,种群密度==240只/公顷,根据以上公式,第一次捕获的个体被再次捕获的概率降低,重捕标记数下降,算出的种群数量偏大。
(4)从图2可知,1~5年间,>1,因此种群数量增大,第10~20年间<1,种群数量减少,出生率小于死亡率,第20~30年出生率=死亡率,种群年龄组成为稳定型,种群的年龄组成是指种群中各年龄的个体在种群中所占的比例。
故答案为:
(1)分层 阳光
(2)次生演替
(3)240 偏大
(4)增大<稳定型 种群中各年龄期的个体在种群中所占的比例
森林自下而上分别有草本植物、灌木和乔木,不同植物适于在不同的光照强度下生长,这种垂直结构显著提高了群落利用阳光等环境资源的能力。次生演替是指在原有植被虽已不存在,但原有土壤条件基本保留,甚至还保留了植物的种子或其他繁殖体的地方发生的演替。
本题结合图形和坐标图,考查学生对群落的垂直结构、群落的演替、标志重捕法以及种群的年龄结构等概念的运用能力,难度较易。
28.【答案】分解者 藻类等植物的光合作用和生活污水中的有机物 呼吸作用(或细胞呼吸、有氧呼吸) 细菌分解污水中的有机物时消耗大量的氧气 细菌分解有机物产生的无机盐增多,有利于藻类生长 渔网网目过小,许多幼鱼被捕捞上来,影响鱼种群的年龄结构,进而影响鱼种群的出生率,造成来年鱼产量降低
【解析】解:(1)由图可知,图中①表示微生物(分解者)的分解作用,②和③表示动植物的呼吸作用(或细胞呼吸、有氧呼吸).该河流生态系统的能量来源于藻类等植物的光合作用和生活污水中的有机物.
(2)图乙中AB段细菌分解污水中的有机物时消耗大量的氧气,导致溶解氧降低;BC段细菌分解有机物产生的无机盐增多,有利于藻类生长,导致藻类大量繁殖.
(3)渔网网目过小,许多幼鱼被捕捞上来,影响鱼种群的年龄结构,进而影响鱼种群的出生率,造成来年鱼产量降低。因此为保护鱼类资源,渔民捕鱼时,渔网网目不能过小,否则会影响来年鱼的产量。
故答案为:
(1)分解者 藻类等植物的光合作用和生活污水中的有机物 呼吸作用(或细胞呼吸、有氧呼吸)
(2)细菌分解污水中的有机物时消耗大量的氧气 细菌分解有机物产生的无机盐增多,有利于藻类生长
(3)渔网网目过小,许多幼鱼被捕捞上来,影响鱼种群的年龄结构,进而影响鱼种群的出生率,造成来年鱼产量降低
1、分析图甲:图甲①表示微生物的分解作用、②表示植物的呼吸作用、③表示动物的呼吸作用、④表示动物捕食植物。
2、分析图乙:图中的细菌属于分解者,可以将有机物分解为无机物,藻类属于生产者,能够利用无机盐离子。
本题主要考查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规律、种群的数量变化等,意在强化学生的识图判断和分析作答能力,强化知识的迁移运用.
29.【答案】四 E 7.0×109 自身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 各营养级的生物都因呼吸作用消耗了大部分的能量,各营养级总有一部分能量未被下营养级利用
【解析】解:(1)生产者A处于第一营养级,结合分析可知,图1中D处于第四营养级。若该生态系统被某毒药(此毒药在生物体内能积累)污染,根据生物的富集作用,含此毒药最多的是营养级最高的E。
(2)图2中A表示卷叶螟同化能量,A的数值=1.05×1010-3.50×109=7.0×109J/(hm2•a);B表示卷叶螟自身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
(3)由图2可知,生态系统能量流动具有逐级递减的特点,其原因是各营养级的生物都因呼吸作用消耗了大部分的能量,各营养级总有一部分能量为被下一营养级利用。
故答案为:
(1)四 E
(2)7.0×109 自身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
(3)各营养级的生物都因呼吸作用消耗了大部分的能量,各营养级总有一部分能量未被下营养级利用
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
图1中含有8条食物链,分别为A→B→C→E,A→B→C→D→E,A→B→G→E,A→B→G→D→E,A→F→C→E,A→F→C→D→E,A→F→G→E,A→F→G→D→E。
图2表示水稻田中能量流经卷叶螟的示意图,其中A表示卷叶螟同化的能量;B表示卷叶螟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C表示分解者利用的能量。
本题结合图解,考查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要求考生识记生态系统的食物链和食物网;识记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过程,掌握能量传递效率的相关计算,能结合图中信息准确答题,属于考纲理解和应用层次的考查。
30.【答案】空间 环颈雉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广 信息传递有利于生物种群的繁衍 雄性或雌性环颈雉 同时向池塘中分别抛出2个相同橡胶棒和2个相同橡胶圈 对照组所用的时间均小于实验组的1组和2组
【解析】解:(1)上述环颈雉的性别隔离现象属于种群的空间特征。环颈雉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广,调查该种环颈雉的种群密度时,常使用标志重捕法。
(2)在繁殖季节,雄性个体会发出鸣叫,并且会进行复杂的求偶炫耀,说明信息传递有利于生物种群的繁衍。
(3)①分析可知,实验中橡胶圈或橡胶棒代表自然保护区内的雄性或雌性环颈雉。
②假说为一群形态相同的动物能迷惑捕食者,降低被捕食的风险。因此对照组中的实验处理应为同时向池塘中分别抛出2个相同橡胶棒和2个相同橡胶圈。若对照组所用的时间均小于实验组的1组和2组,则假说成立。
故答案为:
(1)空间环颈雉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广
(2)信息传递有利于生物种群的繁衍
(3)①雄性或雌性环颈雉
②同时向池塘中分别抛出2个相同橡胶棒和2个相同橡胶圈对照组所用的时间均小于实验组的 1组和2组
1、估算种群密度时,常用样方法和标记重捕法,其中样方法适用于调查植物或活动能力弱,活动范围小的动物,而标记重捕法适用于调查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大的动物。
2、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1)个体: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离不开信息的作用。
(2)种群:生物种群的繁衍,离不开信息传递。
(3)群落和生态系统:能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经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本题考查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估算种群密度的方法、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旨在考查学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的内在联系,并应用相关知识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1无锡高三下学期开学教学质量检测生物试题扫描版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1无锡高三下学期开学教学质量检测生物试题含答案,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02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2重庆市西北狼教育联盟高二上学期开学质量检测生物试题含答案,文件包含试题docx、生物答案pdf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9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