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双辽一中、长岭县三中、大安一中、通榆县一中高三上学期摸底联考理科综合试题PDF版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2022双辽一中、长岭县三中、大安一中、通榆县一中高三上学期摸底联考理科综合试题PDF版含答案,文件包含摸底考试物理答案docx、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摸底联考理科综合试题PDF版无答案pdf、摸底考试化学答案docx、摸底考试生物答案doc、高三摸底理科综合答题卡pdf等5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6页, 欢迎下载使用。
化学答案及解析7. 【答案】 C解析 活性炭具有吸附作用,能吸附空气中的悬浮物,A项正确;两者混用产生Cl2有毒,不能混用,B项正确;煤的组成元素主要是碳,碳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因此推广使用煤液化技术,不能减少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C项错误;Cl2、ClO2、O3和Na2O2等都具有强氧化性,Cl2、ClO2、O3可用于饮用水的消毒,但Na2O2溶于水生成NaOH,NaOH有腐蚀性,因此Na2O2不能用于饮用水消毒。8. 【答案】 A解析 铜与稀硝酸反应产生的NO不溶于水,可用排水法收集,A项正确;NaHCO3与HCl反应产生CO2,会引入新杂质,B项错误;Na2CO3溶液与CH3COOCH2CH3不互溶,应用分液法分离,C项错误;CH3CH2OH与CH3COOCH2CH3互溶,不可用分液法分离,D项错误。9. 【答案】B解析 A.H2SO4与Ba(OH)2溶液反应的离子反应为Ba2++2OH-+2H++SO42-═BaSO4↓+2H2O,选项A错误;B.Ca(HCO3)2与过量Ca(OH)2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a2++HCO3-+OH-=CaCO3↓+H2O,选项B正确;C.向NaOH溶液中加入过量Ca(HCO3)2溶液,生成碳酸钙、碳酸氢钠和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a2++HCO3-+OH-===CaCO3↓+H2O,选项C错误;D、CH3COOH为弱酸不完全电离必须写化学式,CH3COOH溶液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醋酸钠和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H3COOH+OH-=CH3COO-+H2O,选项D错误。10. 【答案】 C解析 R的分子式为C9H10O2,A项错误;R分子中存在甲基和亚甲基,不可能所有原子都共面,B项错误;C项正确;同系物需满足结构相似,分子组成上相差一个或若干个CH2,故R与乙酸乙酯不互为同系物,D项错误。11. 【答案】 C解析 根据已知信息可以得出X为氢、Y为氮、Z为氧、W为钠。氮、氧、钠的简单离子的电子层结构相同,则核电荷数多的离子半径小,A错误;H与O形成的化合物若是H2O,则具有较强的热稳定性,若是H2O2,则热稳定性较差,B错误;N的简单氢化物为NH3,Z的简单氢化物为H2O,前者沸点低于后者,C正确;H2O2中只含有共价键,Na2O2中含有离子键和共价键,D错误。12. 【答案】 D解析 根据电池工作原理,多孔碳材料吸附O2,O2在此获得电子,所以多孔碳材料电极为电池的正极,A项错误;放电时电子从负极(锂电极)流出,通过外电路流向正极(多孔碳材料电极),B项错误;Li+带正电荷,充电时,应该向电解池的阴极(锂电极)迁移,C项错误;充电时,电池总反应为Li2O2-x===2Li+O2↑ ,D项正确。13. 【答案】C解析: HNO2的电离常数为K=4.6×10-4,HNO2为弱酸,其溶液中存在电离平衡:HNO2NO+H+。A项,向20 mL 0.01 mol·L-1的HNO2溶液中逐滴加入相同浓度的NaOH溶液,若恰好反应需要NaOH溶液体积20 mL,溶质是NaNO2,NaNO2为弱酸强碱盐,水解使溶液呈碱性,而c点时溶液呈中性,所以X<20 mL,错误;B项,c点溶液呈中性,溶质为HNO2、NaNO2。NaOH溶液体积为20 mL时恰好反应,从a开始到恰好完全反应,水的电离程度逐渐增大。从图中d点信息不能判断其是在恰好反应之前还是恰好反应之后,不能判断d点水的电离程度,错误;C项,由HNO2NO+H+知,K=≈=4.6×10-4≈,得到c(H+)=2.14×10-3mol·L-1,正确;D项,b点溶液为HNO2、NaNO2混合溶液,且浓度比为1∶1;因为溶液呈酸性,所以HNO2的电离程度大于NO的水解程度,离子浓度大小为c(NO)>c(Na+)>c(HNO2),错误。26.(14分)【答案】 (1)①+3(1分) ②CO(2分) 4NA(或2.408×1024)(2分)(2)①适当增大c(H+)(或升高温度、搅拌等其他合理答案) (1分) ZnFe2O4+8H+===2Fe3++Zn2++4H2O(2分)②H2O2+2Fe2++2H+===2Fe3++2H2O (2分) ③CuS、ZnS(2分)(3) ① Cu2+ (1分) ② B(1分)解析 (1)①ZnFe2O4中Zn是+2价,O是-2价,根据化合物中正负价代数和为0可知Fe的化合价是+3价。②反应中Fe元素化合价从+2价升高到+3价,碳元素化合价从+3价部分降低到+2价,部分升高到+4价,所以还原产物是CO;根据方程式可知每生成1 mol ZnFe2O4转移的电子的物质的量是4 mol,总数是4NA(或2.408×1024)。(2)将锌焙砂(主要含ZnO、ZnFe2O4,还含有少量FeO、CuO等氧化物杂质)酸浸,发生反应ZnFe2O4+8H+===2Fe3++Zn2++4H2O、ZnO+2H+===Zn2++H2O、FeO+2H+===Fe2++H2O、CuO+2H+===Cu2++H2O,向溶液中加入双氧水,发生反应 2Fe2++2H++H2O2===2Fe3++2H2O,调节溶液的pH将Fe3+转化为Fe(OH)3沉淀,调节溶液pH时不能引进新的杂质,可以用ZnO,所以X为ZnO,然后向溶液中加入ZnS,发生反应Cu2++ZnS===Zn2++CuS,然后过滤,所以Y中含有CuS,最后电解得到Zn。①酸浸时要将锌焙砂粉碎,其目的是提高酸浸效率,为达到这一目的,还可采用的措施是增大硫酸的浓度或升高温度、搅拌等。ZnFe2O4溶于酸的离子方程式为ZnFe2O4+8H+===2Fe3++Zn2++4H2O。②净化I中H2O2参与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Fe2++2H++H2O2===2Fe3++2H2O;③由于ZnS过量,则净化Ⅱ中Y的主要成分是CuS、ZnS。(3)由图可知,在pH=3时,不会发现Cu(OH)2沉淀。要除去Fe3+的同时必须保证Cu2+不能沉淀,因此pH应保持在4左右。27. (14分)【答案】 (1)蒸馏烧瓶(2分) 饱和食盐水(1分) (2)MnO2+4HCl(浓)MnCl2+Cl2↑+2H2O(2分)(3)要将SnCl4蒸馏出 (2分) (4)在己装置后加装盛有碱石灰的干燥管(2分)(5)①Sn2++2Fe3+===Sn4++2Fe2+ (2分)② 酸(1分) % (2分) 解析 工业上常用氯气与金属锡反应制备四氯化锡,丁装置烧瓶中含有Sn,则甲装置的目的是制取氯气,常用MnO2和浓盐酸在加热条件下制取,发生的反应为MnO2+4HCl(浓)MnCl2+Cl2↑+2H2O;浓盐酸具有挥发性,加热促进挥发,水在加热条件下易变成水蒸气,所以生成的氯气中含有HCl、H2O;SnCl4为无色液体,熔点-33 ℃,沸点114 ℃,极易水解,在潮湿的空气中发烟,为防止丁中生成的SnCl4水解和Sn与HCl反应,则乙、丙装置要除去HCl、H2O,用饱和的食盐水除去HCl,用浓硫酸干燥Cl2;己中收集的物质是SnCl4。(1)根据装置图,仪器C为蒸馏烧瓶,根据上述分析,装置乙中的试剂是饱和食盐水,目的是除去氯气中的氯化氢;(2)装置甲中固体B为黑色粉末,为二氧化锰,二氧化锰和浓盐酸在加热条件下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氯化锰、氯气和水,反应方程式为MnO2+4HCl(浓)MnCl2+Cl2↑+2H2O;(3)氯气与锡的反应类似与铁的反应,生成的SnCl4需要及时蒸馏出去,便于提高原料的利用率,因此实验中对装置丁要持续加热;(4)SnCl4发生水解,为防止水解,要防止外界的水蒸气进入己装置,所以改进措施为在己装置后加装盛有碱石灰的干燥管,同时可以吸收未反应的氯气,防止污染环境,故答案为:在己装置后加装盛有碱石灰的干燥管;(5)①将2.000g锡完全溶于过量稀盐酸中,锡与盐酸发生反应:Sn+2HCl===SnCl2+H2↑,用所得溶液去还原过量的FeCl3稀溶液,发生的反应为:SnCl2+2FeCl3===SnCl4+2FeCl2,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Sn2++2Fe3+===Sn4++2Fe2+;②K2Cr2O7溶液具有强氧化性,可氧化腐蚀橡胶,则K2Cr2O7溶液应装在酸式滴定管中,滴定时发生反应:6Fe2++Cr2O+14H+===6Fe3++2Cr3++7H2O,根据方程式可得关系式3Sn~3SnCl2~6FeCl3~6FeCl2~K2Cr2O7,反应中消耗的K2Cr2O7的物质的量为0.100 mol/L×b×10-3 L,故n(Sn)=3n(K2Cr2O7)×=3×0.100 mol/L××10-3 L×100= mol,Sn的质量为: mol×118.7 g/mol= g,样品中锡的质量分数为:×100%=%。28.(15分)【答案】 (1)-246.1 (2分) (2)D (2分) (3)DE (2分)(4)①> (1分) 正移(1分) ② 25% (2分)③ 0.5(2分)(5)正(1分) N2H4+4OH--4e-=== N2↑+4H2O(2分)解析 (1)2×①+②+③得出ΔH=2ΔH1+ΔH2+ΔH3=[2×(-90.7)-23.5-41.2] kJ·mol-1=-246.1 kJ·mol-1。(2)A项,使用催化剂,化学平衡不移动,则CH3OCH3产率不变,故A错误;B项,反应②的正反应为放热反应,升高温度化学平衡向吸热反应方向移动,则CH3OCH3产率会降低,故B错误;C项,反应②是反应前后气体体积不变的反应,增大压强平衡不移动,则CH3OCH3产率不变,故C项错误;D项,移出H2O,生成物浓度减小,化学平衡正向移动,CH3OCH3产率增大,故D项正确.故答案为D。(3)3H2(g)+3CO(g) CH3OCH3 (g)+CO2(g)的正反应为气体体积缩小的放热反应,A项,H2和CO2的浓度之比为3:1时,反应可能处于平衡状态,也可能未达到平衡状态,则无法判断平衡状态,故A项错误;B项,CO2分子中含有2个C=0双键,单位时间内断裂3个H-H同时会产生2个C=0键,断裂1个C=0,表示反应正向进行,说明没有达到平衡状态,故B项错误;C项,恒温恒容条件下,混合气体的密度为定值,不能根据密度判断平衡状态,故C项错误;D项,混合气体的质量不变,混合气体的物质的量为变量,则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为变量,当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保持不变时,表明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故D项正确;E项,该反应为放热反应,绝热体系中,体系的温度为变量,当体系的温度保持不变时,表面正逆反应速率相等,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 E项正确,故答案为DE.(4)①根据图像知,随着温度升高,CO2的体积分数降低,说明平衡向正反应方向进行,根据勒夏特列原理,正反应方向是吸热反应,即ΔH>0,恒压状态下,充入非反应气体,体积增大,组分浓度降低,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②设CO2浓度变化为x×100%=40.0%,解得x=0.25 mol·L-1,即CO2的转化率为×100%=25%;③T ℃时,CO的平衡分压为50%p总,CO2的分压为50%p总,Kp==0.5p总。(5)由图可知,N2H4在a电极上发生氧化反应生成N2,则a电极是负极,b电极是正极;N2H4在a电极上发生失去电子的氧化反应生成N2,则电极反应式为N2H4+4OH--4e-===N2↑+4H2O。35. (15分)【答案】(1) p(1分) (1分)(2) 3(2分)(3) sp3杂化 (1分)0.15NA (1分)P4和CS2是非极性分子,H2O是极性分子,根据相似相溶的原理,P4易溶于CS2,难溶于水(2分)(4)1s22s22p63s23p63d5 (2分) O>P>Fe(2分)(5) 或(2分) 低于(1分 )解析 (1)基态磷原子的价电子排布式为3s23p3,电子最后填充的能级为3p,故磷元素位于p区,其价电子排布图为。(2)第三周期主族元素从左到右第一电离能呈增大趋势,但Mg由于3s全充满、P由于3p半充满,为稳定结构,其第一电离能分别大于Al、S,故第一电离能位于铝元素和磷元素之间的元素为Mg、Si、S,共3种。(3)白磷分子为正四面体结构,4个P原子位于四个角上,即每个P原子与相邻的3个P原子形成3个P—P σ键,还有一对孤对电子,故磷原子的杂化轨道数为4,杂化类型为sp3杂化。1个白磷分子中含有6个P—Pσ键,3.1 g白磷为0.025 mol,所含σ键的数目为0.15NA。P4和CS2是非极性分子,H2O是极性分子,根据相似相溶的原理,P4易溶于CS2,难溶于水。(4)Fe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63d64s2,故Fe3+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63d5。根据电负性的递变规律,电负性大的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右上方,故电负性由大到小的顺序为O>P>Fe。(5)磷化硼晶胞的结构与金刚石晶胞相似,将该晶胞切割成8个小立方体,在其中4个互不相邻的小立方体体心各有一个B原子,因此B与P最近距离为晶胞体对角线长的。设晶胞边长为a cm,该晶胞中含有4个B、4个P,则 g=ρ g·cm-3×(a cm)3,解得a=2。晶胞体对角线长为晶胞边长的倍,故B与P最近距离为××2 cm= cm。B、P的原子半径均大于C的原子半径,故B—P键的键长比C—C键的键长长,B—P键的键能比C—C键的键能小,B—P键没有C—C键稳定,故磷化硼晶体的熔点比金刚石晶体的熔点低。36. (15分)【答案】(1) (1分) 三氟甲苯(1分) (2)浓硝酸、浓硫酸,并加热(2分) 取代反应(1分) (3)(2分) 吸收反应产物的HCl,提高反应转化率 (2分)(4) C11H11O3N2F3 (2分) (5) 9种 (2分)(6)(2分)【解析】(1)反应①发生取代反应,应取代苯环取代基上的氢原子,根据B的结构简式,A为甲苯,即结构简式为:,C的化学名称为三氟甲苯;(2)反应③是C上引入-NO2,且在对位,C与浓硝酸、浓硫酸,并且加热得到,此反应类型为取代 反应;(3)根据G的结构简式,反应⑤发生取代反应,Cl取代氨基上的氢原子,即反应方程式为: ;吡啶的作用是吸收反应产物的 HCl,提高反应转化率;(4)根据有机物成键特点,G的分子式为:C11H11O3N2F3;(5)-CF3和-NO2处于邻位,另一个取代基在苯环上有3种位置,-CF3和-NO2处于间位,另一取代基在苯环上有4种位置,-CF3和-NO2属于对位,另一个取代基在苯环上有2种位置,因此共有9种结构;(6)根据目标产物和流程图,苯甲醚应首先与混酸反应,在对位上引入硝基,然后在铁和HCl作用下-NO2转化成-NH2,最后在吡啶作用下与CH3COCl反应生成目标产物,合成路线是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1白城通榆县一中高三上学期期末联考理科综合试题扫描版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2双辽一中、长岭县一中、大安一中、通榆县一中高三上学期摸底联考理科综合试题PDF版缺答案,共8页。
这是一份2022双辽一中、长岭县一中、大安一中、通榆县一中高三上学期摸底联考理科综合试题PDF版缺答案,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