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重庆市西南大学附中高三下学期第四次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2021重庆市西南大学附中高三下学期第四次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共1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答案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www.ks5u.com
西南大学附属中学校高2021级第四次月考
语 文 试 题
(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021年4月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把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回答非选择题时,用0.5毫米黑色墨迹签字笔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试题卷自己保管好,以备评讲)。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 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在德国著名哲学家海德格尔看来,技术所到之处,无不构造着人与自然、人与人的某种新的关系。按照海德格尔的观点,一种新技术出现,有可能对结构造成影响。然而,当技术作为一种工具为人们所用时,情况会变得更加复杂。
人的行动无时不受到“结构”的制约,所谓结构可以简单地理解为具有制约性的外部环境,例如应试教育可能形成一种制约人行动的“结构”。英国社会学家安东尼·吉登斯认为,结构与行动相互建构,结构对行动具有制约性和使动性。这种制约性和使动性表现为结构为行动提供操作空间以及边界,并通过价值观念对行动进行引导。
人们试图应用技术变革结构,但结构也可能对行动进行制约和使动,驯服技术并把技术作为结构自身的强化。例如,在应试教育结构下,信息技术的应用未能冲破应试的束缚,反而在某种程度与应试共谋。人工智能作为一种革新性新技术,在给教育结构带来冲击的同时,也面临着被结构驯服与同化的可能,成为更精致、更高效的应试技术。在这种前提下,人工智能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发达,不过是为教育提供了一种更有效、更无孔不入的规训技术。而一旦人工智能沦为应试的精致工具或规训技术,人工智能变革教育的初衷就要落空。这也是人们寄希望于新技术变革教育的愿景一再落空的一个重要原因:新技术未能有效地抵制旧结构的诱惑,反而强化了旧结构。
(摘编自蒙石荣《人工智能+教育:技术变革教育的可能与限度》)
材料二:
说“互联网+”甚至能够直接摧毁传统守旧的教育生态,并非耸人听闻,“互联网+”对教育的各方面影响是深至骨髓的。
“互联网+”让教育从封闭走向开放。“互联网+”打破了权威对知识的垄断,让教育从封闭走向开放,人人能够创造知识,人人能够共享知识,人人也都能够获取和使用知识。在开放的大背景下,全球性的知识库正在加速形成,优质教育资源正得到极大程度的充实和丰富,这些资源通过互联网连接在一起,使得人们随时、随事、随地都可以获取他们想要的学习资源。知识获取的效率大幅提高,获取成本大幅降低,这也为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传统的教育生态中,教师、教材是知识的权威来源,学生是知识的接受者,教师因其拥有知识量的优势而获得课堂控制权。在“互联网+”的冲击下,教师和学生的界限也不再泾渭分明。比如某中学已经能够做到“班班通、人人通”,学生获取知识已变得非常快捷,显然师生间知识量的天平并不必然偏向教师。此时,教师必须调整自身定位,让自己成为学生学习的伙伴和引导者。
在“互联网+”的冲击下,教育组织和非教育组织的界限已经模糊不清,甚至有可能彻底消失。社会教育机构的灵活性正对学校发起强有力的冲击。育人单位和用人单位也不再分工明确,而是逐渐组成教育共同体,共同促进教育协同进步。
从实质上看,“互联网+”对教育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教育资源的重新配置和整合上。一方面,互联网极大地放大了优质教育资源的作用和价值,从传统的一个优秀老师只能服务几十个学生扩大到能服务几千个甚至数万个学生。另一方面,互联网联通一切的特性让跨区域、跨行业、跨时间的合作研究成为可能,这也在很大程度上规避了低水平的重复,加速了研究水平的提升。在“互联网+”的冲击下,传统的因地域、时间和师资力量导致的教育鸿沟将逐步被缩小甚至被填平。
“互联网+”加速教育的自我进化能力。“流水不腐,户枢不蠹”,这句话告诉我们一个系统的自我进化能力是其生存和发展的根本。传统教育滞后于社会发展,教学内容陈旧、教学方式落后、教学效率低下,培养出来的人才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这种自我进化能力低下的原因在于教育系统自身的封闭性。“互联网+”敲开了教育原本封闭的大门,也就加速了教育的自我进化。人人都是教育的生产者,人人又都是教育的消费者,这种新型的教育生态必然会更加适应社会的发展。
(摘编自赵国庆《“互联网+教育”:机遇、挑战与应对》)
材料三:
传统教学中教师扮演的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播者,更是学生学习的督促者和引导者。“互联网+教育”直接打破了传统教育的时空限制,没有了以往的约束和限制,各要素无须同时出现在同一空间内,教育俨然变成了另一种样子。
知识可以分为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显性知识可以通过传授习得,而隐性知识往往被人们所忽略。如学习过程中需要塑造和培养学生的意志、品格,包括诚信、责任心、与人合作交流的能力等。“互联网+教育”形态中一些隐性知识也有所体现,但其真实性仍有待考量。传统教育中,教师的为人师表、以身作则在潜移默化中均会影响学生的一言一行,教师成为学生成长过程中的榜样。但在“互联网+教育”中,进行情感教育和人文教育则比较困难。在线学习往往给学生营造出一种完全自学的极端情境,对学生的主动性要求很高,学习过程完全由学生把控。这种情境下教师丧失了基本的指引功能,只是单纯地成为一个解疑的输出者,成为人工智能时代数字设备的一分子,这不仅扭曲了教师教书育人的本质,更是与国家的教育目的背道而驰。由此可见,网络世界始终有别于现实生活,学生要成为一个真实的社会人,仍需要多方面合力共同完成。
(摘编自张惠惠《未来已来:人工智能对教育育人的挑战与应对》)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海德格尔认为,当一种新技术作为工具出现在人们的生活中,这项技术有可能和结构产生双向的影响。
B.新技术变革教育的初衷之所以落空,是因为人工智能的技术革新让旧的应试教育结构变得更为顽固。
C.材料二是对材料一中“应用技术变革结构”一说的具体诠释,相比于材料一,材料二显然态度更为乐观。
D.材料三认为教师的职能在“互联网+教育”的模式下被简化,教师不再具有对学生的指引功能和传授隐性知识的权力。
2. 根据材料二和材料三,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当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和方式变得快捷,教师的知识优势必将受到冲击,教师的定位也将从主导者变为引导者。
B.互联网联通一切的特性打破了师生的界限,消除了教育的区域化差异,让教育公平不再是一句空话。
C.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建设在“互联网+”的社会环境成为可能,因为互联网解决了知识获取的成本和效率难题。
D.教师的本质是教书育人,所以哪怕互联网给学生提供了足够多的知识资源,教师对学生的人文教育、情感教育仍是必要的。
3. 下列说法中,不能够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观点的一项是(3分)( )
A.248所贫困地区的中学通过直播,与西南地区最好的高中之一成都七中同步上课,让当地的基础教育实现了质的飞跃。
B.慕课形成了一种以改变学生上课时间、地点及上课方式为目的的课堂,以学生能力提升为核心,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
C.杭州某中学安装“天眼”系统,智能分析学生上课时的面部微表情、手势等,以此判定学生上课是否走神,学习是否高效。
D.北京某小学在语文课堂上引导学生利用计算机获取更多关于苏轼的知识并对其进行大数据分析,启发学生研究苏轼生平足迹。
4. 材料二在论证上有哪些特点?请简要说明。(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某中学想要引进一套远程同步教学系统,使学生可以和省内名校学生共同上课,参与省重点中学的名师课堂。请结合材料,对该中学这套教学系统的使用提出合理建议。(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现代文阅读 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独霸角
李方
第一次去帮扶户赖青久家,是队长龚海鹏陪着去的。车从刘湾、滴垴、下寨几个小队驶过,七扭八拐,从谷底爬上梁顶。道弯路窄,但都已硬化,还不算太难走。远远地看到,山嘴上有几株落完了树叶显得灰黑的树木和一户人家高耸的蓝色屋顶。龚队长让停车,说:“前面车不能走了。秋天的时候已经挖好了路基,打通最后一公里,现在天冻了,没法硬化,停工了。”
我只好拿上扶贫手册、各种表格,步行前往。我一边躲避着挖虚的土,一边听龚队长讲赖青久。
“这人是个独霸角,跟谁都尿不到一个壶里去,大集体的时候,几乎和队里的每个人都闹过别扭。别说其他人,连跟自己一母同胞的两个弟弟都不对付,打架吵嘴住不成邻居,搬到这个山嘴上来了。”
我心里一沉。“独霸角”是西海固的土语,谓人性格孤僻,待人生冷硬倔。摊上这么一个扶贫对象,工作怕是难以顺利。
还未到门口,当路一根绳索,拴在路两边的枯树上。龚队长说:“看!如何?好端端的人、车走的路,给你用绳子拦了。”
赖青久五十七岁,眼不花,耳不聋,腿脚灵便。赖青久问:“干啥的?扶贫的?拿的啥?”
我说:“今天只是来认个路,见个面,填表掌握一些基本情况。你抽烟吗?不抽?那我也不抽了,免得让你受二手烟的害。”我拿出烟敬他,以便拉近彼此之间的距离,见他不抽烟,只好作罢。我又问:“老赖,干吗在路上拉绳子啊?”
赖青久很生气:“硬路挖成了虚土,又不硬化,人来车往,尘土飞扬,挡住,不让他走。”
“这是路啊,怎么能挡呢?”我劝他。
赖青久大手一挥:“条条大路通罗马,我这里不让走,他可以绕着走。山下边还有一条路,全硬化,又不远,不过多走15公里罢了。”
初次见面,不好搞得太僵,了解完大致情况,填好表格,我就道别离开了。
清明前后,栽瓜点豆。抽了空,我第二次去老赖家。这次因为正在硬化道路,施工车辆较多,所以车停得更远,我和陪同的妇女主任一同在人欢马叫的施工路段的边上走。
妇女主任说:“独霸角就是独霸角,说话办事就是跟人不一样。前些年湾里种西瓜,也是个收入。他拉瓜到街上去卖,别人问瓜价:‘多少钱一斤?’他说:‘一毛。’别人说:‘少价吗?’也就是那样随口一说,实际上瓜价人人都知道,就蹲下来挑瓜。结果他说:‘少价。两个五分。’你想谁还买他的瓜?去年搞养殖,他老婆养了头母猪,下了猪娃子,让他用摩托车捎到集上去卖。别人问:‘猪娃子好着吗?’他给人家来一句:‘不好,害着病呢!’”
我说:“这不纯粹跟人抬杠吗?”
妇女主任躲着驶过的车辆笑着说:“就是呀,害得他老婆背篼里装上猪娃子集集不落地去卖,又不会骑摩托,被害惨了。”
好容易到了赖青久的门前,绳子没有了,换成了两根长竹竿,打着叉挡在路中间。进了门,妇女主任说:“老赖啊,市上……”
老赖背着背篼,手里提着铲子要出门。老赖问:“干啥的?扶贫的?”
我说:“老赖兄,去年冬天我来过,今天来是核实一下,给你的化肥和薄膜送到了吗?送到了?送到了好,请在手册上签个字,也不敢耽误你上地。可是,赖兄啊,干吗还挡着路啊?拿掉吧。”
赖青久气得把手里的铲子扔了,说:“拿掉?拿掉还不把我家门口当骡马市场了?化肥是拿来了,往家里抬的时候把袋子扯破了,化肥撒了一路,害得我扫了好半天。”
妇女主任脸上挂不住,说:“他叔,你把路挡着车上不来,这么远的路抬上来,可不得扯破了?”
赖青久仰头怒目:“你又没来,你又没抬,你见了?”
赖青久弯腰拾起铲子回手扔到背上的空背篼里,就要走。
我沉下脸,拦住他:“赖兄,撒了的化肥再补给你一袋都行,但你得把路障撤了。这是众人走的路,你不能这样。”
“咦,一袋化肥两卷薄膜就能指挥我了?路是众人的,但家门前这一截儿是我的!”
我们只能跟在他的屁股后头出来,先走了,他在身后恨声恨气地锁着大门。
到了秋天,基础母牛入了栏,非得签字不可。但我心里发冷,不想再上山爬洼到山顶上去。我跟村支书说:“你啥时候去老赖家顺便把扶贫手册带去,让他把字签了。”年轻的支书连忙摆手说:“那绝对不敢。别人的可以,老赖不行。你去了他多少还给点儿面子,我去了那是拿着鸡蛋往石头上碰呢!”
这也是实情。现在村上的工作不好搞,村民和村干部之间,有着一层看不见摸不着的隔膜。我只好憋着气再去。车一直开到赖青久家门前不远。一根粗壮的长椽横空而过,两头用长钉死死地钉在路两边的那两棵枯树上。车只能停在这里了。
村支书说:“我们钻过去吧。”
我说:“不。”
我掏出手机拨打赖青久的手机。
“谁?打电话啥事?”
老赖将头从大门里伸出来,望了望,关了手机,向我喊:“基础母牛已经拉回来养在圈里了,没啥事我关门了。”
我厉声喊:“老赖,过来!”
老赖趿拉着棉拖鞋,吸着鼻子,边走边说:“天气冻得人淌清鼻呢,出来干啥呀?”
我说:“天寒地冻是实情,一万块钱的母牛也养到圈里了,签个字你都怕麻烦?你这人是不是太有点儿不知好歹?”
老赖签了字,手扶着拦路的横木,平视着我的眼睛说:“别说一头牛,就是给上十头牛,也是政府给的,又不是你给的,我有啥不知好歹的?不是看你大冷天跑一趟,我连字都不给你签。”
我和村支书站在寒风里,显得很无奈,甚至看上去可能还有点儿滑稽。老赖看着我们,突然就笑了,是那种憋了很久终于绷不住的笑,他越笑越畅快。天上飘起了雪花,我和村支书仰头看看天,看看越笑越畅快的老赖,终于忍不住也笑了。
(选编自《小小说》)
6. 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小说开篇对赖青久家的环境描写,“灰黑”的树木,“一户人家高耸的蓝色屋顶”,既符合季节和农户的特征,也营造了一种冷僻的氛围,为下文写赖青久的性格造势。
B.小说中以“我”为代表的扶贫干部工作认真负责,但在面对赖青久这样的独霸角时,也难免灰心、生气,这更好地塑造了有血有肉的基层干部形象。
C.赖青久家门前挡路路障从绳子到竹竿到粗壮的长椽,既体现了他的自私、狭隘,也可以从中看出他故意跟人对着干、唱反调的心理。
D.龚队长和妇女主任对赖青久的介绍侧面表现了赖青久性格孤僻,生冷硬倔,说话做事与众不同的性格特点,也揭示了他致贫的真实原因。
7. 下列对本文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小说使用有限视角来讲述故事,虽然局限于“我”的所见所闻所感,但能拉近小说和读者之间的距离,使小说的叙述显得真实亲切,便于带动读者了解我国的扶贫工作。
B.小说明线暗线交织相照,明线是“我”对赖青久的帮扶工作,写出了扶贫过程中存在的实际困难;暗线是最后一公里的修路进程,象征脱贫工作即将取得成功。
C.小说没有快速发展、紧张的故事情节,“我”三次到赖青久家的扶贫工作都不顺利,情节的摇摆更好地展现了基层扶贫工作的艰辛。
D.小说的语言平实质朴,人物的语言贴合其身份特点。比如“跟谁都尿不到一壶”“干啥的?”“害着病呢!”,方言口语的运用使西北农村农民的形象更加真实鲜活。
8. “我”三次到赖青久家,对赖青久的称呼从“老赖”到“赖兄”再到“老赖”,不同的称呼体现了“我”怎样的心理?(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 小说结尾赖青久笑了,“我”和村支书也笑了。他们的笑有何意蕴?请结合文本分析。(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姚铉,字宝之,庐州合肥人。太平兴国八年进士甲科,解褐大理评事,知潭州湘乡县,三迁殿中丞,通判简、宣、升三州。淳化五年,直史馆,侍宴内苑,应制赋《赏花钓鱼诗》,特被嘉赏,翌日,命中使就第赐白银以奖之。至道初,迁太常丞,充京西转运使,历右正言、右司谏、河东转运使。俄上言曰:“伏见诸路官吏,或强明莅事、惠爱及民者,则必立教条,除其烦扰。然狡胥之辈,非其所便,俟其罢官,悉藏记籍,害公蠹政,莫甚于此。《礼》云:‘其人存则其政举,其人亡则其政息。’又《语》曰:‘旧令尹之政必告新令尹。“斯实圣人之格言国家之急务也欲望所在官吏有经画利济事可长久者岁终书历受代日①录付新官俾之遵守若事有灼然匪便听上闻俟报改正。”诏从之。
咸平三年,河决郓州王陵埽,东南注钜野,入淮、泗,城中积水坏庐舍,以铉知州事,徙州于汶阳乡之高原,委以营度,许便宜从事。工毕,加起居舍人、京东转运使,徙两浙路。铉隽爽,颇尚气。薛映知杭州,与之不协,事多矛盾。映摭铉罪状数条,密以闻,诏使劾之,当夺一官,特除名,贬连州文学。吉州之万安抵虔,江有赣石,舟行其中,湍险万状,铉过,感而赋之以自况。天禧四年卒,年五十三。铉文辞敏丽,善笔札,藏书至多,颇有异本,两浙课吏写书,亦薛映所掎之一事。虽被窜斥,犹佣夫荷担以自随。有集二十卷。又采唐人文章纂为百卷,目曰《文粹》。卒后,子嗣复以其书上献,诏藏内府,授嗣复永城主薄。幼子称,俊颖美秀,颇善属辞,裁十岁卒。铉纪其事为《聪悟录》,人多传之。
(节选自《宋史•姚铉传》)
注:①受代日:新旧官吏交接之时。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斯实圣人之格言/国家之急务也/欲望所在官吏/有经画利济事可长久者/岁终书/历受代日录付新官/俾之遵守/若事有灼然匪/便听上闻/俟报改正
B.斯实圣人之格言/国家之急务也/欲望所在/官吏有经画利济事可长久者/岁终书/历受代日录付新官/俾之遵守/若事有灼然匪便/听上闻/俟报改正
C.斯实圣人之格言/国家之急务也/欲望所在官吏/有经画利济事可长久者/岁终书历/受代日录付新官/俾之遵守/若事有灼然匪便/听上闻/俟报改正
D.斯实圣人之格言/国家之急务也/欲望所在/官吏有经画利济事可长久者/岁终书历/受代日录付新官/俾之遵守/若事有灼然匪/便听上闻/俟报改正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内苑,皇宫内的庭园,苑是养禽兽种林木的地方;内苑也可以指皇宫之内。
B.制,文中指古代帝王的命令;敕、诏在古时也可用来表示帝王命令。
C.伏,可用作敬辞,多用于臣对君奏言,文中是姚铉对皇帝陈述时所用的敬辞。
D.礼,《礼记》,中国古代典章制度的选集,在“经史子集”中属于“集”。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姚铉进士出身,文才出众。姚铉在太平兴国八年考中进士甲科,做过多任地方官,在直史馆任上侍宴时作《赏花钓鱼诗》,受到皇帝嘉奖,赏赐了宅第和白银。
B.姚铉灾期受命,颇受信任。黄河决堤,向东南漫溢,流入淮、泗一带,毁坏房屋,朝廷任命姚铉为郓州知州,委任他处理灾害之事,朝廷允许他相机行事。
C.姚铉任途凶险,作赋自况。姚铉从吉州万安到虔地赴任途中,江中有赣石,船在江中行驰,水流湍急,险难万状,姚铉经过有所感慨,作赋来比喻自身处境。
D.姚铉善写公文,藏书丰富。姚铉才思敏捷,文辞华丽,擅长写公文信札,藏书颇多,有一些异本,流放途中雇佣挑夫担书跟随,又选唐人文章编纂为《文粹》。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 然狡胥之辈,非其所便,俟其罢官,悉藏记籍,害公蠹政,莫甚于此。(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映摭铉罪状数条,密以闻,诏使劾之,当夺一官,特除名,贬连州文学。(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 文章列举了姚铉文学上哪些成就?(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 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5~16题。
暑旱苦热
王令
清风无力屠得热, 落日着翅飞上山。
人固已惧江海竭, 天岂不惜河汉干。
昆仑之高有积雪, 蓬莱之远常遗寒。
不能手提天下往, 何忍身去游其间。
15.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首联中的“屠”字用得新奇,本意为屠杀,也可引申为消灭,有力地表现了作者对暑热的憎恨之深。
B.颔联以夸张手法极写旱情的严重,人间江海将因暑旱而枯竭,天上银河也会因暑早而干涸。
C.颈联笔锋一转,写远眺昆仑山顶有积雪,蓬莱岛上气候寒凉,皆可解热除旱,不禁心生向往。
D.本诗用“清风无力”来表现暑热之甚,用昆仑蓬莱的清凉反衬暑热之苦,巧妙得当。
16. 刘克庄在其《后村诗话》中盛赞此诗“识度高远”。请你结合尾联,对刘克庄的这一说法作简要阐述。(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 柳宗元《小石潭记》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描写了小鱼由静而动的活泼情景,生动形象。
(2) 疫情暴发初期,面对危险的形势,无数医务人员勇当“逆行者”,究其原因,正是对应《孟子·鱼我所欲也》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因此有的灾祸并不躲避。
(3) 《离骚》中表明作者在黑暗混乱社会中烦闷失意、走投无路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I(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题。
能量的产生不是某一特定器官来发展的,或是通过人体所有细胞来实现的。一个活细胞就好比一簇火焰,它燃烧燃料,从而产生生命所需的能量。( )因为细胞完成“燃烧”是有温度条件的,即人体的正常体温。①只有这样,千千万万个小火焰才会温和地“燃烧”,给生命提供所需的能量。
②在细胞中,物质会永不停歇地转化为能量,如同一个不停转动的轮子。它是自然界更新循环的一种方式。在循环过程中,以葡萄糖形式存在的糖燃料经历了分解及一系列微妙的化学变化。这些变化规律地、有条不紊地进行着,每一环节都由一种特定的酶支配和控制,每一种酶都各司其职,每一环节都会产生能量,排出废物二氧化碳和水。发生了变化的燃料分子会被传送到下一环节。当这个轮子“转”满一圈,燃料分子几乎被分解尽了,它们将随时与新的分子结合,开始新一轮的循环。这一过程是生命世界的一大奇迹。③细胞就像一间化工厂,不断从事着生产活动。这真是太不可思议了,④所有发挥作用的部分极其微小,就连细胞本身也只有在显微镜下才能被看到。
18. 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这是一个富有诗意但极不准确的比喻。 B.这个比喻虽不准确,但极富诗意。
C.这是一个极不准确但富有诗意的比喻。 D.这一比喻极富诗意,但并不准确。
19. 下列各项中,对画波浪线的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第①句使用了借代手法,用“小火焰”借代细胞,使其特征更加鲜明。
B.第②句使用了比拟手法,生动形象地展现了细胞内物质变能量的过程。
C.第③句使用了比喻手法,喻体“化工厂”形象地展现了细胞活动情形。
D.第④句使用了夸张手法,突出细胞本身及其发挥作用部分的体积之小。
20. 文中画横线的语句有语病,请修改。(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语言文字应用II(本题共2小题,11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1~22题。
语言,是一种无形的利器。暴力的语言,配合看似正义的观点,其破坏力量不可小觑。《礼记》有言:君子慎独。“键盘侠”以自身为标杆道德绑架他人的行为是不可取的,需要浇一盆冷水清醒一下。
“键盘侠”是一个网络词语,指部分在现实生活中胆小怕事,而在网上发表“个人正义感”的人群。毫无疑问,“键盘侠”从出现开始,①______。但也只有他们尚且不自知地沉浸在网络评论区里,一个个“妙语连珠”“口吐莲花”,对各类网络事件评头品足,②______,殊不知,真正的侠客是“路见不平一声吼,该出手时就出手”,绝不会是评论区里义愤填膺,现实面前一言不发、默默无闻的路人甲。
其实真正的“键盘侠”,还是注重一个“侠”字,③______。键盘可以成为两种不同性格的分割线,但侠气却是不容分割的。
21. 在上文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 请分别用一个否定句概括上文各段的主要意思,每句不超过20个字。(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写作(60分)
23.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从《赌圣》到《流浪地球》,香港艺人吴孟达甘心作配角二十余年,凭借出色的表演留下了无数经典的银幕形象,赢得了“金牌绿叶”的美誉。对吴孟达来说,一个演员重要的不是站在哪个位置表演,而是不论站在哪个位置,都能奉献出最好的表演。
某中学生杂志社拟开辟“热点评析”专栏,请结合上述材料,围绕“位置与价值”这一主题撰文投稿,写出你的感受与思考。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透露个人信息;不少于 800 字。
西南大学附属中学校高2021级第四次月考语文试题参考答案
1.C 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A项,张冠李戴,“双向的影响”并非海德格尔的观点,而是材料一作者的观点。B项,说法绝对,原文中说的是这只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D项,说法错误,教师并非没有传授隐性知识的权力,只是“进行情感教育和人文教育则比较困难”。
2.B 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选项变未然为已然,原文中说的是“将逐步被缩小甚至被填平”。
3.C 本题考查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C项内容虽然也是关乎互联网和教育的结合,但与材料二的观点并无关联,无法作为其论据。
4.答案:①整体呈现总分总结构,分论点并列论证;第一段和第六段总述“互联网+”对教育的深刻影响和巨大变革,第二、三、四、五段分别从知识获取、师生关系、教育组织、教育资源分配等方面并列进行论述。②论证方式上,运用道理论证、举例论证、对比论证等多种论证方法。如第二段分析“互联网+”对学生知识获取方面的影响,第四段分析“互联网+”环境下教育资源的重新分配问题均为道理论证;第三段举某校“班班通、人人通”的事例论述师生关系属于举例论证;在论述“互联网+”教育带来的改变时都是和过去的教育模式进行对比,这属于对比论证。
解析:本题考查分析文本的论证特点的能力。分析文本的论证特点,可以考虑整体论证结构、论证方法两方面。整体上看,材料二共六段,第一段提出观点,指明“互联网+”对教育有深远影响;中间四段分别从知识获取、师生关系、教育组织、教育资源分配等四个方面进行论述;第六段是总结段。这是最典型的总分总分论点并列式论述思路。从论证方法上看,论述“互联网+”教育带来的改变,运用了道理论证的论证方法。而在论述改变的同时,一定先提及过去的教育形式,这是典型的对比论证。第三段举某校“班班通、人人通”的事例,这是举例论证。
5.答案:①多汲取名校先进的教学经验,但是要从学校实际情况出发,不可生搬硬套;②教师要改变心态,配合这套教学系统调整教学思路,变课堂主导者为课堂引导者;③教师在学生在线学习时要注意激发其学习主动性,线下做好人文教育、情感教育。
解析:本题考查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的能力。题目要求给该中学的这套教学系统提建议,其实就是要求考生结合材料对“互联网+”的教育形式的优点和缺点进行概括,建议学校善于利用其优点,避免其缺陷,或者针对不足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比如结合材料二,可建议该校教师要改变心态,转变自身定位,及时调整教学方式;结合材料三,可指出该校教师应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并注重对学生进行人文教育、情感教育。结合材料来谈,言之有理即可。
[答案]
【答案】6. D 7. B
8. (1)第一次我称呼“老赖”,是想跟赖青久拉近距离,以方便开展工作;(2)第二次称呼为“老赖兄”“赖兄”,是想通过对赖青久的尊称来赢得好感,缓和关系;(3)第三次称呼“老赖”是被赖青久的言行激怒了,表达了对赖青久的不满。
9. (1)赖青久的笑,表面是笑“我”和村支书的无奈和滑稽,为抬杠难倒“我们”而得意; “憋了很久终于绷不住”说明赖青久内心深处对扶贫干部是理解和感动的。(2)“我”和村支书的笑,表层原因是被赖青久的笑感染,深层意蕴是从赖青久的笑声中体会到了赖青久的理解和善意,是欣慰的笑。(3)以笑结尾,代表着村民和干部之间关系缓和,彼此的隔膜渐渐消除,象征着农村的基层工作、扶贫工作的前景会越来越好。
【解析】
【分析】
【6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和鉴赏能力。
D.“也揭示了他致贫的真实原因”错。龚队长和妇女主任对赖青久的介绍侧面主要是表现赖青久为人生冷硬倔,喜欢与人抬杠,两次买卖做不成不能片面地推断为致贫的真实原因。
故选D。
【7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本文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能力。
B. “暗线是最后一公里的修路进程”错。最后一公里没有硬化,到正在硬化,到车开到了赖青久家门前不远,展示了扶贫的时代背景,不是小说的暗线;且“即将取得成功”说法刻意拔高,路通了是扶贫工作的进步,不代表扶贫工作即将成功。
故选B。
【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人物心理的能力。
第一次去老赖家之前,“我”听队长龚海鹏介绍老赖,“这人是个独霸角,跟谁都尿不到一个壶里去……搬到这个山嘴上来了”,当时“我心里一沉”,知道这是个不好做工作的扶贫对象;走到他家门口时果然“当路一根绳索,拴在路两边的枯树上”。因此见到老赖的时候“我”先拿烟敬他,套近乎,然后说“老赖,干吗在路上拉绳子啊”。这时候“我”称呼“老赖”,是想跟赖青久拉近距离,以方便开展工作;
第二次去老赖家之前,妇女主任又跟“我”说了老赖卖瓜和卖猪仔的事,让“我”对老赖的孤僻又有了进一步了解;然后看到“赖青久的门前,绳子没有了,换成了两根长竹竿,打着叉挡在路中间”。这时候“我”说“老赖兄,去年冬天我来过,今天来是核实一下,给你的化肥和薄膜送到了吗?送到了?送到了好,请在手册上签个字,也不敢耽误你上地。可是,赖兄啊,干吗还挡着路啊?拿掉吧”。第二次称呼为“老赖兄”“赖兄”,是想通过对赖青久的尊称来赢得好感,缓和关系;
第三次给了扶贫户一万多的牛之后,“我”去找老赖签字,结果看到“一根粗壮的长椽横空而过,两头用长钉死死地钉在路两边的那两棵枯树上。车只能停在这里了”,“我”当时觉得这人不知好歹,于是拒绝了村支书要求“钻过去”的说法,而是厉声喊“老赖,过来!”。第三次称呼“老赖”是被赖青久的言行激怒了,表达了对赖青久的不满。
【9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小说结尾意蕴和作用的能力。
考生要分析老赖“笑”的原因和“我”与村支书“笑”的原因。
结合原文“我”批评老赖,“天寒地冻是实情,一万块钱的母牛也养到圈里了,签个字你都怕麻烦?你这人是不是太有点儿不知好歹?”而老赖却抬杠“别说一头牛,就是给上十头牛,也是政府给的,又不是你给的,我有啥不知好歹的?不是看你大冷天跑一趟,我连字都不给你签”,当看到“我和村支书站在寒风里,显得很无奈,甚至看上去可能还有点儿滑稽”,老赖“突然就笑了”。这“笑”表面是笑“我”和村支书的无奈和滑稽,为抬杠难倒“我们”而得意;“憋了很久终于绷不住”说明赖青久内心深处对扶贫干部是理解和感动的。
结合“我和村支书仰头看看天,看看越笑越畅快的老赖,终于忍不住也笑了”,“我”和村支书的笑,表层原因是被赖青久的笑感染,深层意蕴是从赖青久的笑声中体会到了赖青久的理解和善意,是欣慰的笑。
这“笑”与前几次接触时老赖的表现形成对比,表明在“我”和村干部的努力下,老赖对我们的敌意逐渐消除。以笑结尾,代表着村民和干部之间关系缓和,彼此的隔膜渐渐消除,象征着农村的基层工作、扶贫工作的前景会越来越好。
10.C【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文言断句的能力。原文标点:斯实圣人之格言,国家之急务也。欲望所在官吏,有经画利济事可长久者,岁终书历,受代日录付新官,俾之遵守。若事有灼然匪便,听上闻,俟报改正。
11.D【解析】本题考查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知识的能力。《礼记》是儒家思想的资料汇编,属于“十三经“,在”经史子集“中属”经“。
12.A【解析】本题考查筛选文中信息、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赏赐了宅第”错,是第二天命宦官到他的宅第赏赐给他白银。
13.(1)然而狡诈小吏之流,认为不合他们之意,等他们罢官后,把记账簿籍都收藏起来,危害公事腐蚀政治,没有比这更严重的。
(2)薛映摘取姚铉的数条罪状,秘密上报,诏令使臣弹劾他,罪当剥夺一级官阶,特诏令削职为民,贬为连州文学。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句子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时,首先要找出关键字或句子确定其含义,再整体翻译。文言文翻译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换、组词、保留、省略。注意特殊句式和虚词,把握语境推断。
【评分细则】第(1)题“胥”“蠹”“俟”翻译正确各得1分,句意1分。第(2)题“摭”“以闻”“除名”翻译正确各得1分,整体句意1分,意思相同即可。
14、①文集十二卷②选唐人文章一百卷编写《文粹》③纪念幼子生平的《聪悟录》。(每点1分)
译文:
姚铉字宝之,庐州合肥人。太平兴国八年考中进士甲科,初次为官任大理评事,为潭州湘乡县知县,三次升官任殿中丞,通判简州、宣州、升州三州。淳化五年,担任直史馆,在内苑侍宴,应皇帝的命令写作《赏花钓鱼诗》,被特别嘉奖,第二天,命令宦官到他的宅第赐以白银奖赏他。至道初年,升太常丞,充京西转运使,历任右正言、右司谏、河东转运使。不久上奏说:“我见各路官吏,有的办事刚直明察、对人民施政仁爱,则必定确立教化条文,排除烦忧。然而狡诈小吏之流,认为不合他们之意,等他们罢官后,把记账簿籍都收藏起来,危害公事腐蚀政治,没有比这更严重的。《礼记》上说:‘其人存则其政举,其人亡则其政息。’《《语》中又说到:‘旧令尹之政必告新令尹。’这实在是圣人的格言,国家的当务之急。希望在职官吏,凡是有利国利民且可以长久的事,应当在年终时写在簿籍上,交接官职时抄录交给新官,使他遵守。如果此事有明显不便,上报裁决,等候回答后改正。”诏令采纳他的意见。
咸平三年,黄河在郓州王陵埽决口,向东南溢进钜野,流入淮、泗一带,城中积水毁坏房舍,任命姚铉知州事,把州的治所迁徒到汶阳乡的高地,委任他处理灾害之事,允许他可先行处理后上报。工程完毕,加官起居舍人、京东转运使,调任两浙路。姚铉为人豪爽,很重义气。薛映担任杭州知州,与他不和,办事多有矛盾。薛映搜罗姚铉的数条罪状,秘密上报,诏令使臣弹劾他,罪当剥夺一级官阶,特诏令削职为民,贬为连州文学。姚铉从吉州万安抵虔,江中有赣石,舟船行驰在江中,急流险难万状,姚铉过后,感慨作赋来比喻自身处境。天禧四年去世,时年五十三岁。姚铉文辞敏捷华丽,善写公文信札,藏书极多,颇有一些异本,在两浙时督促官吏抄写书籍,也是薛映所指摘的罪状之一。虽被流放贬斥,还雇人挑书跟着自己。有文集二十卷。又选编唐人文章一百卷,题名为《文粹》。去世后,他儿子姚嗣复把他的藏书献上,诏令藏在内府,授姚嗣复为永城主簿。幼子姚称,聪明内秀,很会写文章,十岁就死了。姚铉纪念他的生平作《听悟录》,流传于世。
15.C(颈联写远眺之景,错。此处是想象之景属于虚写。)
16.(1)识度高远,即有高远的见识和开阔的气度。尾联的意思是,虽有这样清凉的世界,但当天4下人都在苦热之时,如果不能和天下人共同前往,自己也便不忍独游其间。
(2)“手提天下”一句,想象奇特,气魄宏伟,富有浪漫主义色彩,可谓气度高远。
(3)尾联表现了作者甘愿与天下人共苦难的情操,这种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的胸襟抱负,正是诗人的可贵之处,可谓见识高远。(三点6分,答对任意两点得6分)
【本诗简要赏析】
译文:清风没有力量驱赶暑天的炎热,那西坠的太阳仿佛生了翅膀,飞旋在山头,不肯下降。人们个个担心这样干旱江湖大海都要枯竭,难道老天就不怕耿耿银河被晒干?高高的昆仑山有常年不化的积雪,遥远的蓬莱岛有永不消失的清凉。我不能够携带天下人一起去避暑,又怎能忍心独自一个,到那儿去逍遥徜徉?
赏析:王令是北宋较有才华的诗人,深受王安石赞賞。这首《暑旱苦热》是他的代表作。诗驰骋想象,得唐李贺诗神髓。诗围绕暑热写。暑天的清风是最受人喜爱欢迎的,但诗说清风本来能送凉,现在却无力驱除热浪,表示对清风的失望,加深暑热给人的难受。诗用了一个“屠”字,令人叹为观止。诗人在用这字时,不言而喻是把风当作了刀。古人把风比作刀,都是说寒风;贺知章“二月春风似剪刀”,歌颂的是风的巧,与说风的凛冽属不同的范畴。王令在这里把风比作刀,是寄希望于风,表示对热的强烈僧恶。次句与首句一样,也是故作拗折。日落后天就会凉快一些,可太阳偏偏仿佛胶住了,动也不动,犹如生了翅膀,飞上了山。“着翅”二字,固然是由神话传说日中有三足乌而后世往往以“金鸟”称太阳联想而来,但王令首次运用,充满生新感。落日飞上天当然是假象,却很深刻地表现了盼望太阳赶快坠落、凉爽快些到来的心理,大似后来《西厢记》中张生盼日落,说太阳黏在天上,“捱一刻似一夏”的迫切难忍的心情。
颌联转入议论,还是表现“苦热”,又照应“暑早”。三伏干旱,其热尤盛,天旱得久了,眼前的小河小沟便都干涸,但干早似乎没有尽头,使人们不禁担心连江海也将枯竭。暑天正是庄稼生长最需要水的时候,如此干早,收成即将无望,生计将出现危机,于是诗人由担心变成对上天的责问“天难道不怕银河也会因此而干枯吗?”这联虽是议论,但由地上的江海而想到天上的银河,思路广阔奇特
颈联宕开一层,由热想到避热。现实中既然没有可以躲避的清凉世界,诗人的思绪便飞向了虚幻的神仙世界。他想到神仙居住的昆仑山项常年有雪,那海上仙山蓬菓岛,四季阴凉。对热想冷,由暑思冰雪,是诗人常用的构思,如杜甫《早秋苦热堆案相仍》:“南望青松架短壑,安得赤脚履层冰。”王令由冰雪而进一步扩展到神仙所居地的高寒,更为奇特。人间苦热,属意仙境,诗意到此似乎已尽,王令却又把思路猛地拉回,说即使有神山仙島、清凉世界,但不能与普天下人一起享受,自己决不会独个前往。这尾联直接展示诗人广大的朐怀,与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思想完全一致,也是他“可以任世之重而有助于天下”(王安石语)的品质的表现。同时,“手提天下”,又展现了诗人勃勃壮志,及睥睨天下的豪情。
王令这首诗力求生动,想象奇特而不怪谲,在宋人诗中比较少见,诗既有丰富的浪漫主义色彩又有强烈的现实主义济世拯民的思想。
17、
(1)佁然不动,俶尔远逝 (2)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
(3)忳郁邑余侘傺兮,吾独穷困乎此时也
18.D (上文是比喻的具体表现,所以衔接内容以比喻开头更加合理;下文强调细胞燃烧需要条件,是对不准确的具体阐释。)
19.C (A项考查借代与借喻的区别,借代是“代”,强调相关性,借喻是“喻”,强调相似性,此处为借喻;B项考查比喻与比拟的区别,此处为比喻;D项考查学生对夸张的掌握,夸张是对事物进行刻意夸大或缩小,此处细胞及发挥作用部分本来就很小,并非刻意夸大或缩小。)
20.能量的产生不是由某一特定器官来完成的,而是通过人体的所有细胞来实现的。
(评分参考:补充介词“由”,1分;修改动词“发展”,使之与“能量的产生”合理搭配,1分;“或是”改成“而是”,1分。如有其它合理修改可酌情给分。)
21.【示例】①就带有鲜明的贬义色彩②以为自己是真正的侠客③而不是“键盘”
22.【示例】①“键盘侠”道德绑架他人的行为不可取。②“键盘侠”不是真正的侠客。③“键盘侠”不应只关注“键盘”。
【分析】
21.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情境补写的能力。
①处,根据上文中的“现实生活中胆小怕事”“在网上发表‘个人正义感’”可知应填写“就带有鲜明的贬义色彩”之类的语句。
②处,根据“妙语连珠”“口吐莲花”“评头品足”和“殊不知”的转折可知应填写“以为自己是真正的侠客”之类的语句。
③处,根据“一言不发”“默默无闻”“路人甲”等词语的提示可知,这样的“键盘侠”,就没有了“侠”,只有“键盘”了,据此可知应填“而不是‘键盘’”之类的语句。
22.本题考查变换句式和语段压缩的能力。
解答本题首先应了解“否定句”的概念和特点:否定句指对事物作出否定判断的句子,句中带有否定词。然后再根据各段的关键词、关键句概括语段的主要意思。
首段的关键句为“‘键盘侠’以自身为标杆道德绑架他人的行为是不可取的”,据此可概括出本段大意。第2段从“键盘侠”的含义入手,层层递进,阐述“‘妙语连珠’‘口吐莲花’,对各类网络事件评头品足”的键盘侠并非他们自以为的“侠客”。第3段则简洁明了,指出真正的“键盘侠”应注重“侠”,而非“键盘”。据此整合关键信息,分条作答即可。注意字数限制。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重庆市西南大学附中2022-2023学年高三语文下学期2月月考试题(Word版附解析),共20页。
这是一份2023重庆市西南大学附中校高三上学期12月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共2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2万亿元,占GDP比重为38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1重庆市西南大学附中高三下学期第五次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现代文阅读,古代诗文阅读,语言文字运用,写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