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第1课时 自由组合定律的发现 课件【新教材】2020-2021学年高一生物人教版(2019)必修二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1/13244544/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1.2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第1课时 自由组合定律的发现 课件【新教材】2020-2021学年高一生物人教版(2019)必修二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1/13244544/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1.2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第1课时 自由组合定律的发现 课件【新教材】2020-2021学年高一生物人教版(2019)必修二03](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1/13244544/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1.2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第1课时 自由组合定律的发现 课件【新教材】2020-2021学年高一生物人教版(2019)必修二04](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1/13244544/0/3.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1.2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第1课时 自由组合定律的发现 课件【新教材】2020-2021学年高一生物人教版(2019)必修二05](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1/13244544/0/4.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1.2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第1课时 自由组合定律的发现 课件【新教材】2020-2021学年高一生物人教版(2019)必修二06](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1/13244544/0/5.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1.2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第1课时 自由组合定律的发现 课件【新教材】2020-2021学年高一生物人教版(2019)必修二07](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1/13244544/0/6.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1.2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第1课时 自由组合定律的发现 课件【新教材】2020-2021学年高一生物人教版(2019)必修二08](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1/13244544/0/7.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人教版 (2019)必修2《遗传与进化》第2节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图片ppt课件
展开假如你是袁隆平院士,你在稻田里发现了这样两株水稻:
你想拥有什么样的水稻?
看课本第9-13页相关内容
第1章 遗传因子的发现
第2节 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 (二)
观察花园里的豌豆植株,孟德尔发现就子叶颜色和种子形状的来看,包含了两种类型:一种是黄色圆粒的,还有一种是绿色皱粒的。
1. 决定子叶颜色的遗传因子对决定种子形状的 遗传因子会不会有什么影响呢?
2. 黄色的豌豆就一定是饱满的、绿色的豌豆就一定是皱缩的吗?
不一定。也有黄色皱缩、绿色饱满的豌豆。
不会有影响。决定子叶颜色的遗传因子和决定种子形状的遗传因子是独立的,互不干扰。
一、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
1、观察实验,发现问题
对每一对相对性状的F2单独统计:
以上数据表明:豌豆的粒形和粒色的遗传由两对遗传因子控制,每一对遗传因子的遗传仍然遵循分离定律。
黄 : 绿≈3:1( 显) (隐)
圆 : 皱≈3:1(显)(隐)
孟德尔是用哪两对相对性状进行实验的?
豌豆种子的粒色:黄色和绿色豌豆种子的粒形:圆粒和皱粒
F1全为黄色圆粒,说明什么问题?
黄色对绿色为显性,圆粒对皱粒为显性。
为什么会出现新的性状组合?
2、提出假说(对自由组合现象的解释)
(1)两对性状分别由两对遗传因子控制。
黄色与绿色由Y、y控制;圆粒与皱粒由R、r控制。
(2)产生配子时,每对遗传因子彼此分离, 对的遗传因子可以自由组合。
(3)受精时,雌雄配子结合是随机的。
进一步理解: 孟德尔假说的核心内容
F1产生配子时,控制同一性状的一对遗传因子彼此____,控制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_________。
配子的结合方式有___种
F1产生配子时,控制同一性状的一对遗传因子彼此分离,控制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自由组合。
找一找,还有哪些规律?
在该试验中,表现型与亲本相同的占
在该试验中,表现型与亲本不同的即(重组型)
在该试验的重组型中能稳定遗传的占
在该试验中能稳定遗传的重组型占
纯合体占有比例?双显性个体占有比例?双隐性个体占有比例?单显性个体占有比例?
F2中YyRr的比例是?F2中Yyrr的比例是?
例1:某植物AaBb自花授粉,经检测发现ab的花粉中有50%的致死率,则其后代出现双显性表现型个体的概率为( ) A.17/28 B.19/28 C.9/16 D.32/49
棋盘法尽管看起来比较笨,但在某些特殊情况下很实用!!
例2:某种鼠中,黄鼠基因A对灰鼠基因a为显性,短尾基因B对长尾基因b为显性.且基因A或b在纯合时使胚胎致死,这两对基因是独立遗传的.现有两只双杂合的黄色短尾鼠交配,理论所生子代中杂合子所占比例为( ) A.1/4 B.3/4 C.1/9 D.8/9
3/4 1/4
圆粒 皱粒
3/4 1/4
进一步理解 : 孟德尔假说的核心内容
3、设计实验、验证假说
上述的解释是否是正确的呢?
阅读P11对自由组合现象的解释和验证
思考:关键要验证什么?
F1是否产生了四种配子且YR:yR:Yr:yr=1:1:1:1 ?
遗传因子能随配子遗传给子代,影响子代的性状表现及比例。
使F1产生后代,根据后代的性状表现,推测其遗传因子组成。
继续思考:选择怎样的豌豆与F1高茎豌豆杂交?
假设成立,即对分离现象的理论解释是正确的。
杂种一代 双隐类型 黄色圆粒 × 绿色皱粒
1 ∶ 1 ∶ 1 ∶ 1
结论:测交试验的结果符合预期的设想。可以证明,F1在形成配子时,每对遗传因子彼此分离,不同对遗传因子自由组合。
4.分析实验结果、得出结论
控制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的分离和组合是____________;在形成配子时,决定__________的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 决定__________的遗传因子自由组合。
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1.进行有性生殖的真核生物;2.细胞核内遗传因子的遗传3.两对或多对控制不同相对性状的遗传因子(独立遗传)。
孟德尔遗传规律的再发现(P12)
几个概念:基因:即遗传因子表现型:生物个体表现出来的性状基因型:与表现型有关的基因组成等位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的相同位置上,控制相对性状的基因
1和3,2和4;1和4,2和3
B和b,C和c,D和d
A和B,A和b,C和D,C和d等
二、孟德尔获得成功的原因
1. 正确选用豌豆作实验材料。;2. 从一对性状到多对性状进行研究;3. 用统计学方法分析实验结果;4. 运用假说-演绎法并创新性地设计了测交实验来验证假说的正确性。
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研究的是两对(或两对以上)相对性状的遗传规律,即:两对(或两对以上)等位基因分别位于两对(或两对以上)同源染色体上的遗传规律
在杂合体减数分裂产生配子的过程中
等位基因分离,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基因重组,生物种类多样性的原因之一
指导杂交育种,选择培育新品种;指导医学实践。
现有基因型为AAbb、aaBB的育种材料(植物),要培养出具有显性性状的纯合子AABB。首先要进行杂交,再进行自交,请简述杂交和自交的目的分别是什么?
通过杂交,可以将控制显性性状的基因A和B集中到F1(AaBb),但F1并不是纯合子,自交的目的就是选择AABB的显性纯合子。
生物第2节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精品课件ppt: 这是一份生物第2节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精品课件ppt,共23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趣味故事,情景材料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 (2019)必修2《遗传与进化》第2节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一等奖ppt课件: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必修2《遗传与进化》第2节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一等奖ppt课件,共29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演绎推理,实验验证,②医学实践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 (2019)必修2《遗传与进化》第2节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教课内容ppt课件: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必修2《遗传与进化》第2节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教课内容ppt课件,共32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复习巩固,Bee,bbee,全为长折,指导医学实践,①+②+③或1-④,1-m1-n,n1-m,m1-n,1对Dd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