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2022年中考化学一轮复习专题18物质的转化与推断(2)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2022年中考化学一轮复习专题18物质的转化与推断(2)第1页
    2022年中考化学一轮复习专题18物质的转化与推断(2)第2页
    2022年中考化学一轮复习专题18物质的转化与推断(2)第3页
    还剩22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22年中考化学一轮复习专题18物质的转化与推断(2)

    展开

    这是一份2022年中考化学一轮复习专题18物质的转化与推断(2),共2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共10小题,填空题,共1小题,推断题,共13小题,实验题,共1小题,科学探究题,共1小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年中考化学一轮复习专题18物质的转化与推断(2)
    练习


    一、单选题,共10小题
    1.下列物质混合后能发生反应,且实验现象明显的是(  )
    A.向碳酸钙中滴入氯化钡溶液 B.向氢氧化钾溶液中滴入氯化钡溶液
    C.向铁粉中滴入氢氧化钠溶液 D.向氧化铝中滴入稀硝酸
    2.分析下列化学反应,所得结论不正确的是(   )
    2C+O22CO  C+O2CO2  2CO+O22CO2
    A.反应物相同,参加反应的物质的量不同时,生成物不同
    B.碳、一氧化碳和天然气一样都可用作燃料
    C.上述反应都是化合反应,且反应都放热
    D.C→CO→CO2的转化都只能通过与O2反应来实现
    3.如图所示为三种物质间的转化关系,箭头表示反应能一步实现。下列各组物质按照甲、乙、丙的顺序不能完成转化的是( )

    A.C、CO、CO2
    B.NaOH、NaCl、NaNO3
    C.H2SO4、H2、H2O
    D.Ca(OH)2、CaCl2、CaCO3
    4.下列各组离子能在无色的酸性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
    A.K+、Na+、Cl﹣、HCO3﹣ B.Fe3+、K+、Cl﹣、OH-
    C.Cu2+、Ba2+、Cl﹣、SO42﹣ D.K+、NH4+、Cl﹣、
    5.氧气是生命活动的必需气体。下列关于氧气的性质、制备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可用向下排空气法或排水法收集氧气
    B.如图可以得出二氧化锰是催化剂
    C.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生成黑色固体
    D.利用如图装置,可比较MnO2和CuO对过氧化氢分解速率的影响
    6.下列试剂中,能除去铁锈的是
    A.氯化钠溶液 B.氢氧化钠溶液 C.稀盐酸 D.水
    7.下列鉴别物质的方法不正确的是(  )
    A.炭粉和二氧化锰粉末(看颜色) B.蒸馏水与双氧水(加二氧化锰)
    C.二氧化碳与氮气(加澄清石灰水) D.食醋和酒精(闻气味)
    8.碳及含碳物质有如图所示转化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质Y一定为稀盐酸 B.X一定含有碳、氧元素
    C.反应①一定是化合反应 D.反应②可以是吸热反应
    9.下列图象不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实验操作的是
    A.向一定量NaOH溶液中滴加稀盐酸
    B.向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足量水
    C.向足量的锌粉、铁粉中分别加入等质量、等浓度的稀硫酸
    D.向H2SO4和CuSO4的混合溶液中滴加过量NaOH溶液
    10.向一定量的氢氧化钠和碳酸钠的混合溶液中逐滴滴加稀盐酸,甲图为溶液的pH变化情况,乙图为生成气体质量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图中的c点表示溶液显碱性
    B.加入的稀盐酸只与碳酸钠发生反应
    C.甲图中的a点表示溶液中只含有Na+、 Cl-、OH-
    D.甲图中的d与乙图中的f表示的数值相等


    二、填空题,共1小题
    11.“登高取物”游戏规则:梯子上下相邻的物质之间能发生反应的,游戏者可以上升一格,最终登顶者可以获得“足球”奖励。甲同学根据规则能顺利获奖,乙同学根据规则从CaCO3、CuSO4、KNO3、BaCl2中选择合适物质填入①、②两处,也顺利获奖。

    (1)②是___。
    (2)写出图中有CuO参加的一个化学反应方程式___

    三、推断题,共13小题
    12.A~E是初中化学常见的五种物质,已知A是一种最常用的溶剂,E是大理石的主要成分。“→”表示一种物质生成另一种物质(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已略去)。请回答下列问题:

    (1)B的化学式可能是_______。
    (2)D的一种用途是_______。
    (3)写出一个由C转化为E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13.A、B、C、D、E是初中化学常见的五种物质,它们之间有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其中A是钠盐,且A转化为B时有白色沉淀生成;E是黑色固体,且与D在一定条件下反应有红色粉末生成;C的固体可用于人工降雨,C和D的组成元素相同。图中“→” 表示某种物质经一步反应可转化为另一种物质,“——” 表示相连的两种物质能发生化学反应,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请回答下列问题:

    (1) 物质A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_。
    (2) 反应①属于______________反应(填基本反应类型),D物质与E物质反应过程中,E物质具有______________ (填“氧化性”或“还原性”)。
    (3) 写出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写出一个即可) ____________________。
    14.某工厂排出的废水中可 能含有AgNO3、Ba(NO3)2、FeCl2、Cu(NO3)2、Na2SO4中的几种物质。某化学兴趣小组做如下实验,探究工厂废水中含有的物质并设计实验方案处理废水。
    (查阅资料)①白色的Fe(OH)2沉淀在潮湿空气中迅速转化为红褐色Fe(OH)3;②Ba是金属活动性比Fe强。
    (1)取少量废水,加入过量稀盐酸,产生白色沉淀,沉淀化学式为______;过滤,将滤液分成两份,一份加入稀硫酸,产生白色沉淀,反应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另一份加入过量氢氧化钠溶液,产生蓝色沉淀。该过程中与OH-反应的离子有______(写离子符号)。
    (2)依据工厂排出废水中含有的物质,该化学兴趣小组设计了一个处理该废水的实验方案,流程如下:

    废水中含有的物质为_____(写化学式),溶液C中的溶质为________(写化学式)。此流程中涉及________种基本反应类型。
    15.A、B…H八种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有如图所示关系:其中A是一种暗紫色固体,B是黑色固体,D是由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组成的单质,F是一种固体,H是地球上动植物体内含量最多的物质,是孕育生命不可或缺的物质.请你根据上述信息推导,回答下列问题:

    (1)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_____。
    (2)物质B在反应②中的作用是_____。
    (3)D在生活中常见用途有_____(写一条即可)。
    (4)反应③一定_____(填字母)。
    A 属于化合反应 B 放出热量 C 属于氧化反应 D 产生白光
    16.X、Y、Z是三种金属固体,将X和Y浸入稀硫酸中,Y溶解并产生氢气,X无变化;将X和Z浸入硝酸银溶液中,X表面有银析出而Z无变化。
    ①判断X、Y、Z和银四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________。
    ②具体确定一种ⅹ后,写出ⅹ与硝酸银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17.如图涉及的物质及变化均为初中化学常见的纯净物及化学反应,其中A、B、D都是氧化物(图中“一”表示两物质之间能发生反应,“→”表示两物质之间能发生一步转化)请回答:

    (1)C物质的一种用途是__。
    (2)B物质转化为C物质的化学方程式是__。
    (3)C物质转化为B物质的反应__(填”一定”或”可能”或“一定不”)属于化合反应。
    (4)若物质D在常温下是黑色固体,则物质D可能是__(填化学式)。
    18.A-G是常见的7种物质,其中A为黑色固体,为单质,B是易与血红蛋白结合的有毒气体,B、D的组成元素相同,反应①是工业用赤铁矿炼铁的主要反应,F为红色固体,G为黄色溶液(部分反应条件已略去)。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物质D在生活中的一种用途______。
    (2)反应②的现象是______。
    (3)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______。所属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_。
    (4)写出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19.如图所示的化学反应中溶液颜色变化体现了“魔法世界,魅力化学”。请回答:

    (1)若A 是一种指示剂,则试剂A 的名称是_________。
    (2)若X 是稀硫酸,B 是红色的氧化物,则X 与B 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
    (3)若X 是稀盐酸,D 是碱,则X 与D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
    20.构建知识网络、绘制思维导图是训练科学思维的有效途径。A、B、C、D、E是初中化 学常见物质,其中B是世界年产量最高的金属,经复杂反应生成D;E 是导致温室效应的气体。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表示物质间相互反应,“→”表示一种物质生成另一种物质,反应条件、部分反应物和生成物没有给出),请完成下列各题。

    (1)A物质的名称是______,D的化学式为______。
    (2)写出A—B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反应时发生的现象是_______。
    (3)E的一种用途是_______。
    21.A~H 是初中化学中的常见物质。
    请结合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图,回答下列问题(图中“→”表示物质间存在转化关系)。

    (1)A 在标准状况下是密度最小的气体,A 的化学式是_______;A、B、C 中含有同一种元素,C→B 的反应现象为生成黄色溶液,由此推断与C反应生成B的物质是__________。
    (2)D为气体单质,写出B→D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工业常用G→F反应炼铁,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E→H 产生白色沉淀,过滤后向滤液中滴加稀盐酸,产生气体体积与所加稀盐酸体积的关系如上图所示。滤液中的溶质是_______;写出F→E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22.A、B、C、D、E、F是六种常见物质,由氢、碳、氧、钠、硫、钙6种元素中的2~3种组成。
    (1)A、B由两种元素组成,B在常温下为液体,A、B能发生反应:,请写出A、B的化学式:A______;B______。
    (2)C、D、E、F均由三种元素组成,现有C、D、E、F的四种溶液,分别取四种溶液少量于试管中,滴入几滴石蕊试液,C的溶液显红色,D、E、F的溶液均显蓝色,将C与E溶液混合,能产生使F溶液变浑浊的无色、无味气体,D与E溶液混合无明显现象。
    ①请写出下列化学反应方程式:
    C和E溶液反应:______;E和F溶液反应:______。
    ②D的俗名为:______。
    23.现欲探究一固体混合物 A 的成分,已知其中可能含有 CaCO3、MgSO4、NH4Cl、Cu 四种物质中的两种或多种。按图所示进行实验,出现的现象如图所示(设过程中所有可能发生的反应均恰好完全反应)。

    试根据实验过程和发生的现象填写以下空白:
    (1)气体 E 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实验过程①中一定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
    (3)混合沉淀 C 中至少含有_________________种物质。
    (4)混合物A 中,还不能确定存在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___(写化学式)。要进一步确定其是否存在,可用无色溶液 D 进行再实验,请补充完整实验操作步骤、发生的现象及结论:取少量溶液 D 于试管中,____________。
    24.(1)小雪家里有两瓶失去标签的液体,已知一瓶是洁厕灵(主要成分是稀盐酸),一瓶是厨房清洁剂(主要成分是氢氧化钠溶液)。
    ①为鉴别它们,小雪找到了以下四种物质,分别进行实验。这些物质中不能用于鉴别的是_____(填选项序号之一)。
    a.氯化钠溶液
    b.铁钉
    c.酚酞试液
    d.紫色石蕊试液
    ②小雪又找到了纯碱溶液进行鉴别。分别取两种待鉴别的液体样品放入两支试管中,各滴加适量纯碱溶液。观察到其中一只试管中冒气泡,则可证明该液体样品是________(填“洁厕灵”“厨房清洁剂”之一)。
    (2)已知某固体A中可能含有Na2CO3和Na2SO4或两者之一。另有一固体B,可能含有MgCl2、NH4NO3、NH4Cl三种物质中的一种或两种。按图所示进行实验,出现的现象如图中所示(设过程中所有发生的反应都恰好完全反应)。

    试根据实验过程和发生的现象做出判断,并填写以下空白:
    ①在常温下,气体C的水溶液的pH _________ 7(填“大于”“等于”“小于”之一)。
    ②溶液D中含有的酸根离子是 _________ (写离子符号)。
    ③固体混合物B中一定不存在的物质是 _________ (填化学式)。
    ④实验过程Ⅲ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

    四、实验题,共1小题
    25.为测定某CuSO4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设计以下两个方案进行实验。
    I.甲方案

    (1)步骤①中用来引流的玻璃仪器是__________。
    (2)判断CuSO4反应完全的方法是__________(写出操作和现象)。
    (3)步骤②中选用的洗涤剂为__________。
    (4)步骤③的实验操作是__________。
    (5)处理数据,得出实验结论。
    II.乙方案
    ①按如图安装装置(夹持仪器略去)并检查气密性

    ②向各容器中加入相应的药品
    ③调整量气装置中D、E两液面相平,保持D中液面在0刻度处
    ④将CuSO4溶液滴入A中搅拌,反应完成后,再滴加稀硫酸至体系不再产生气体
    ⑤待恢复到室温,调整D、E中两液面相平,记录并处理数据
    (1)步骤④A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写一个)
    (2)若该方案的测定结果偏高,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填标号)
    a.注入液体体积的影响 b.稀硫酸用量不足 c.装置内空气体积的影响
    (3)同样的装置和方法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用于测定MgSO4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五、科学探究题,共1小题
    26.某化学兴趣小组同学为探究硫酸的化学性质,做了如下实验:

    (1)能产生气泡的是______(填序号)。
    (2)溶液变为蓝色的是______(填序号),写出其中发生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3)能证明C中发生了反应的现象是______。
    (4)实验过程中,发现只有A中无明显现象,说明铜与稀硫酸不发生反应。
    (提出问题)铜与硫酸真的不能反应吗?
    (查阅资料)
    ①铜与浓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②SO2能使品红溶液褪色
    ③SO2能与碱溶液反应
    ④SO2能溶于水,但不溶于饱和NaHSO3溶液
    (进行实验)
    同学们在老师的帮助下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开始时,打开开关K,发现D中品红溶液褪色,装置D中试管口放置的棉花上浸有浓氢氧化钠溶液,其作用是______。
    (2)装置B的作用是收集贮存多余的气体,当D中有明显现象后,关闭K,移去酒精灯,但由于余热的作用,A有仍有气体产生,此时B中现象是:长颈漏斗内液面______(填“上升”或“下降”),则B中盛放的液体为______(填序号)。
    A.水B.氢氧化钠溶液C.饱和石灰水D.饱和NaHSO3溶液

    参考答案
    1.D
    【详解】
    A.碳酸钙与氯化钡不发生化学反应,则向碳酸钙中滴入氯化钡溶液,无明显现象,故A错误;
    B.氢氧化钾与氯化钡不发生化学反应,则向氢氧化钾溶液中滴入氯化钡溶液,无明显现象,故B错误;
    C.铁粉能与酸反应,不能与碱反应,则向铁粉中滴入氢氧化钠溶液,无明显现象,故C错误;
    D.金属氧化物能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则氧化铝能与硝酸反应生成硝酸铝和水,现象为白色固体溶解,故D正确;
    综上所述,答案为D。
    2.D
    【详解】
    A、反应物相同,参加反应的物质的量不同时,生成物不同,如氧气充足时,碳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氧气不充足时,燃烧生成一氧化碳,故正确;B、碳、一氧化碳和天然气都具有可燃性,都可用作燃料,故正确;C、上述反应都符合“多变一”的特征,属于化合反应,且反应都放出热量,故正确;D、C→CO还可以通过碳与二氧化碳在高温下反应实现;CO→CO2还可以通过一氧化碳还原金属氧化物来实现,故错误。故选D。
    3.B
    【详解】
    A、碳在氧气中充分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气体,不充分燃烧生成一氧化碳,一氧化碳燃烧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与碳在高温下反应生成一氧化碳,能按照如图顺序转化,故A正确;
    B、氢氧化钠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与硝酸反应生成硝酸钠和水,由NaNO3转化为氯化钠,假设能反应,对应的是硝酸盐和那盐,而硝酸盐和钠盐均是可溶性盐,不符合复分解反应的条件,不能按照如图顺序转化,故B错误;
    C、硫酸与锌反应生成硫酸锌和氢气,氢气燃烧生成水,水通电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硫酸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能按照如图顺序转化,故C正确;
    D、氢氧化钙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氢氧化钙溶液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氯化钙与碳酸钠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钠,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能按照如图顺序转化,故D正确。故选B。
    【点睛】
    本题有一定难度,熟练掌握所涉及物质的性质、抓住关键词“能否一步实现”是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
    4.D
    【分析】
    酸性溶液中含有大量的H+,根据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可知,若离子之间相互交换成分不能生成水、气体、沉淀,则能够在溶液中大量共存;本题还要注意能得到无色溶液不能含有明显有颜色的铜离子、铁离子和亚铁离子等.
    【详解】
    A、H+和HCO3﹣能结合生成二氧化碳和水,不能大量共存,故选项A错误;
    B、H+和OH﹣结合生成水,不能大量共存,且铁离子溶液为黄色,故选项B错误;
    C、钡离子和硫酸根离子结合产生硫酸钡沉淀,不能共存,且Cu2+在水溶液中为蓝色,故选项C错误;
    D、四种离子之间相互交换成分不能结合生成水、气体或沉淀,且离子均为无色,故选项D正确;
    故选:D。
    5.C
    【详解】
    A、氧气密度比空气大,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错误。
    B、没有测量反应前后二氧化锰的质量也没有证明反应前后二氧化锰的化学性质没变,不能得出二氧化锰是催化剂。错误。
    C、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的热,生成黑色固体。正确。
    D、因过氧化氢浓度不同,无法比较MnO2和CuO对过氧化氢分解速率的影响。错误。
    故选C。
    6.C
    【详解】
    铁锈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铁,氧化铁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稀盐酸能够出铁锈;氯化钠溶液、氢氧化钠溶液、水都不能和氧化铁反应,不能除铁锈。
    故选C。
    7.A
    【详解】
    A、炭粉和二氧化锰粉末均为黑色,看颜色不能鉴别,故错误;
    B、双氧水加二氧化锰有气泡生成,而蒸馏水加二氧化锰没有气泡生成,故正确;
    C、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氮气不能,可以鉴别,故正确;
    D、食醋和酒精分别具有酒的芳香气味、酸味,用闻气味的方法可以鉴别,故正确;故选A
    点睛:在解决鉴别物质题时,判断的依据是:操作过程中或所选试剂需要与待鉴别的物质反应时出现明显不同的现象.
    8.D
    【详解】
    A、碳酸钠转化为二氧化碳,可以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也可以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水和二氧化碳,故选项说法错误。
    B、X能转化为二氧化碳,X可以是氧气、甲烷、乙醇等物质,不一定同时含有碳、氧元素,故选项说法错误。
    C、反应①是碳转化为二氧化碳,可以是木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属于化合反应,也可以是碳与氧化铜在高温下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属于置换反应,故选项说法错误。
    D、反应②是二氧化碳与碳在高温下反应生成一氧化碳,属于吸热反应,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D。
    9.A
    【详解】
    A、向一定量NaOH溶液中滴加稀盐酸,随着反应的不断进行,生成氯化钠质量不断增多,质量分数不断增大,当氢氧化钠反应完毕继续滴加稀盐酸时,氯化钠不再增加,溶液质量不断增大,氯化钠的质量分数逐渐减小,故符合题意;
    B、向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足量水,溶液碱性减弱,pH逐渐减小,无限接近7,故不符合题意;
    C、向足量的锌粉、铁粉中分别加入等质量、等浓度的稀硫酸,酸不足生成氢气的质量相等,又因为锌比铁活泼,等时间内锌生成的氢气多,斜线与横坐标时间的夹角比铁大,故不符合题意;
    D、向H2SO4和CuSO4的混合溶液中滴加过量NaOH溶液,氢氧化钠先和硫酸反应,硫酸消耗完毕后和硫酸铜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表现在图像上应是加入氢氧化钠一段时间后才有沉淀生成,硫酸铜反应完毕后沉淀的量不再增加,故不符合题意。
    【点睛】
    图像题的解题技巧有(1)以数学与化学知识结合为突破口;(2)把握好“三点一线”,即起点、拐点、终点和曲线。在金属和酸反应的图像类题目中,主要涉及镁、铝、铁、锌四种金属,根据他们的金属活动性强弱可判断与酸反应的快慢,越活泼的金属反应越快,在横坐标为时间,纵坐标为氢气质量的图像上就表现为越靠近纵坐标;当纵坐标为加入酸的量时,由于是向金属中加酸,所以等量酸和金属反应生成氢气质量相等,即斜线和横坐标之间的夹角相同,不同的是等量的金属和足量酸反应,最后生成氢气的质量不同,在解题中要分清横坐标是时间还是酸的质量。在有沉淀生成的图像中要注意,沉淀是从反应开始的零点生成还是反应一段时间后才有沉淀生成。
    10.D
    【详解】
    A、甲图中的c点,pH7,溶液显碱性,氢氧化钠可能已经完全反应,也可能部分参与了反应,碳酸钠一定还未完全反应,故溶液中一定还含有CO32-,不符合题意;
    D、稀盐酸先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待氢氧化钠完全反应后,稀盐酸再和碳酸钠反应生成氯化钠、二氧化碳和水,甲图中的d表示加入稀盐酸的质量为dg时,pH=7,这时碳酸钠恰好和盐酸完全反应,f表示加入稀盐酸的质量为fg时,生成气体的质量最大,这时生成气体的质量不再变化,表示碳酸钠和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故甲图中的d与乙图中的f表示的数值相等,符合题意。
    故选D。
    11.BaCl2 CuO+2HCl=CuCl2+H2O 或
    【详解】
    (1)根据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可知,能与硝酸银反应的物质为含氯离子的氯化钡,故②是氯化钡;
    (2)图中有CuO参加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CuO+2HCl=CuCl2+H2O 或。
    12.O2 灭火等
    【分析】
    A~E是初中化学常见的五种物质,已知A是一种最常用的溶剂,A为水;E是大理石的主要成分,E为碳酸钙;E高温可以生成D,则D为氧化钙或二氧化碳,A可以与B相互转化,B为氢气或氧气,B可以生成D,则B为氧气,D为二氧化碳;A可以生成C,C可以生成E,则C为氢氧化钙,经过验证,推导正确。
    【详解】
    根据以上分析可知:
    (1)B的化学式可能是O2,故填:O2。
    (2)D为二氧化碳不燃烧不支持燃烧,可用于灭火等,故填:灭火等。
    (3)C为氢氧化钙,E为碳酸钙,C转化为E可为氢氧化钙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化学方程式为:,故填:Ca(OH)2+CO2=CaCO3↓+H2O(合理即可)。
    13.Na2CO3 复分解 氧化性 CuO+COCu+CO2(合理均可)
    【分析】
    C的固体可用于人工降雨,C是二氧化碳,C和D的组成元素相同,D是一氧化碳,A生成C(钠盐),A是碳酸钠,E是黑色固体,且与D在一定条件下反应有红色粉末生成,E是氧化铜,A转化为B时有白色沉淀生成,B和C能相互转化,B是碳酸钙。
    【详解】
    (1)由分析可知,A是碳酸钠,化学式是Na2CO3。
    (2) 反应①可以是碳酸钠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氢氧化钠,反应符合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另两种化合物,故属于复分解反应;D物质与E物质反应是一氧化碳和氧化铜加热生成铜和二氧化碳,E物质失去氧,故E物质具有氧化性。
    (3) 反应②可以是一氧化碳和氧化铜加热生成铜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uO+COCu+CO2。
    【点睛】
    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将题中有特征的物质推出,然后结合推出的物质和题中的转化关系推导剩余的物质,最后将推出的各种物质代入转化关系中进行验证即可。
    14.AgCl H2SO4+Ba(NO3)2=BaSO4↓+2HNO3 Cu2+、H+ AgNO3、Ba(NO3)2和Cu(NO3)2 NaNO3、NaOH和Ba(NO3)2 略
    【详解】
    (1)取少量废水,加入过量稀盐酸,产生白色沉淀,说明废水中含有硝酸银,沉淀是硝酸银和稀盐酸反应生成的氯化银,氯化银化学式是AgCl;过滤,将滤液分成两份,一份加入稀硫酸,产生白色沉淀,说明废水中含有硝酸钡,反应化学方程式为:Ba(NO3)2+H2SO 4═BaSO4↓+2HNO3;另一份加入过量氢氧化钠溶液,产生蓝色沉淀,说明废水中含有硝酸铜,该过程中与OH-反应的是硫酸铜中的铜离子和过量稀盐酸中的氢离子;
    (2)废水中含有硝酸银、硝酸钡、硝酸铜时,一定不含有氯化亚铁和硫酸钠,因此废水中含有的物质为AgNO3、Ba(NO3)2、Cu(NO3)2;溶液C中的溶质为Ba(NO3)2、NaNO3和过量的NaOH;此流程中,铁和硝酸银、硝酸铜的反应,属于置换反应,氢氧化亚铁在空气中氧化生成氢氧化铁的反应,属于化合反应,硝酸钡和硫酸钠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硝酸钠的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因此涉及3种基本反应类型。
    15. 催化作用 登山、医疗急救等 BC
    【分析】
    D是一种单质,所含元素为地壳中最多的元素,则D为氧气,A是一种暗紫色固体,由高锰酸钾是一种暗紫色固体,在加热条件下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则A为高锰酸钾, B是黑色固体,则B为二氧化锰,C为锰酸钾;F是一种固体,F是氯化钾,E是氯酸钾,H是地球上动植物体内含量最多的物质,是孕育生命不可或缺的物质,H是水,G是甲烷(或酒精等)或氢气,代入验证,推理正确。
    【详解】
    (1)由分析可知:反应①是加热高锰酸钾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反应②是在加热二氧化锰催化下氯酸钾分解生成氯化钾和氧气,二氧化锰起催化作用;
    (3)D是氧气,可用于登山、医疗急救等;
    (4)反应③是含氢元素的物质在氧气中燃烧,共同特点:都放出热量、都是氧化反应。
    【点睛】
    解题时往往需要从题目中挖出一些明显或隐含的条件,抓住突破口(突破口往往是现象特征、反应特征等),获得结论,最后把结论代入原题中验证。
    16.Y>X>Ag>Z
    【详解】
    将X和Y浸入稀硫酸中,Y溶解并产生氢气,X无变化,说明Y的活动性大于X;将Ⅹ和Z浸入硝酸银溶液中,X表面有银析出而Z无变化,说明X的活动性大于银,Z的活动性小于银,X、Y、Z和银四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Y>X>Ag>Z;X活动性在氢后在银前,可能是铜,反应方程式为;
    【点睛】
    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为钾>钙>钠>镁>铝>锌>铁>锡>铅>氢>铜>汞>银>铂>金,前面金属可以从后面金属的盐溶液中置换出后面的金属为单质。
    17.供给呼吸 2H2O2H2↑+O2↑ 可能 CuO(或Fe3O4)
    【分析】
    根据A、B、D都是氧化物,A转化成的B、C可以相互转化,所以A是过氧化氢,B是水,C是氧气,氧气会转化成D,D也会转化成水,所以D可以是四氧化三铁、氧化铜、二氧化碳等,然后将推出的物质进行验证即可。
    【详解】
    (1)由上述的分析可知,C是氧气,所以C物质的一种用途是供给呼吸;故填:供给呼吸;
    (2)B物质转化为C物质的反应是水在通电的条件下生成氢气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H2O2H2↑+O2↑;故填:2H2O2H2↑+O2↑;
    (3)C物质转化为B物质的反应可以是碳和氧气点燃生成二氧化碳,也可以是甲烷和氧气点燃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所以可能属于化合反应;故填:可能;
    (4)若物质D在常温下是黑色固体,则物质D可能是CuO或Fe3O4, 故填:CuO或Fe3O4。
    【点睛】
    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将题中有特征的物质推出,然后结合推出的物质和题中的转化关系推导剩余的物质,最后将推出的各种物质代入转化关系中进行验证即可。
    18.作制冷剂(或人工降雨或食物储运或制造舞台烟雾效果) 铁片上有红色固体析出,溶液由蓝色变为浅绿色 Fe2O3+6HCl=2FeCl3+3H2O(或Fe2O3+3H2SO4=Fe2(SO4)3+3H2O 复分解反应 Fe2O3+3CO2Fe+3CO2
    【分析】
    B是易与血红蛋白结合的有毒气体,是一氧化碳,又B、D的组成元素相同,则D为二氧化碳,由于A为黑色固体单质并且能转化为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所以A为碳;反应①是工业用赤铁矿炼铁的主要反应,则C为赤铁矿,E为铁,F为红色固体铜,G为黄色溶液氯化铁溶液(或硫酸铁溶液)。
    【详解】
    (1)物质D是干冰,在生活中可作制冷剂,人工降雨、食物储运、制造舞台烟雾效果等,故填:作制冷剂(或人工降雨或食物储运或制造舞台烟雾效果);
    (2)反应②是铁与铜的盐溶液反应,其现象是铁片上有红色固体析出,溶液由蓝色变为浅绿色,故填: 铁片上有红色固体析出,溶液由蓝色变为浅绿色;
    (3)反应③是盐酸(或硫酸)与氧化铁生成氯化铁(或硫酸铁)和水的反应,故填:Fe2O3+6HCl=2FeCl3+3H2O(或Fe2O3+3H2SO4=Fe2(SO4)3+3H2O),该反应是两种化合物交换成分生成两种化合物的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故填:复分解反应;
    (4)反应①是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的反应,故填:Fe2O3+3CO2Fe+3CO2。
    19.石蕊试液
    【分析】
    根据已知信息及所学知识,可知黄色溶液应该是铁盐的溶液,浅绿色的溶液应该是亚铁盐的溶液,蓝色溶液应该是铜盐的溶液,那么无色溶液X就应该是酸的溶液
    【详解】
    (1)根据分析知,X是酸溶液,酸溶液遇A变红,可知A是石蕊试液;
    (2)若X 是稀硫酸,B 是红色的氧化物,则B是氧化铁,则X 与B 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若X 是稀盐酸,D 是碱,反应生成蓝色溶液,则溶液中含铜离子,D是氢氧化铜,则X 与D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0.氧气 Fe2O3 3Fe+2O2Fe3O4 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可用来灭火
    【分析】
    B是世界年产量最高的金属,B是铁。E是导致温室效应的气体,E是二氧化碳。B经复杂反应生成D,D又可转化为B,B发生反应可生成E,则D是氧化铁。B、C都可与A发生反应,则A是氧气。将推出的各种物质代入转化关系中进行验证,推断正确。
    【详解】
    (1)A物质的名称是氧气,D的化学式为Fe2O3。
    (2)A—B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Fe+2O2Fe3O4,反应时发生的现象是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3)E是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可用来灭火。
    【点睛】
    在解答此类题时,首先将题中有特征的物质推出,然后结合推出的物质和题中的转化关系推导剩余的物质,最后将推出的各种物质代入转化关系中进行验证即可。
    21.H2 Fe2O3 2H2O 通电 2H2↑+ O2↑ Fe2O3 + 3CO  高温 2Fe + 3CO2 NaOH、Na2CO3 2NaOH + CO2 == Na2CO3 + H2O
    【详解】
    根据密度最小的气体,可先推出A是氢气,由溶液呈黄色可推出溶液中含有铁离子,再根据“A、B、C中含有同一种元素”可推出B为水,C中含有氢元素,且能与含铁的化合物反应,所以C为盐酸,D为气体单质,B为水,可推出D为氧气,根据产生气体的图象可以推测,溶液中必定为可溶性碱和碳酸盐的混合物,还得保证该碳酸盐与该碱不反应,所以溶质为氢氧化钠与碳酸钠,进而推出H为碳酸钙,由于工业常用G→F反应炼铁,又因为GF可以相互转化,则F为二氧化碳,G为一氧化碳;所以,(1) A是氢气,化学式是H2;C→B 的反应现象为生成黄色溶液,由此推断与C反应生成B的物质是Fe2O3 ;(2) B→D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2H2↑+ O2↑;(3) G→F反应炼铁,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Fe2O3 + 3CO2Fe + 3CO2;(4) E→H 产生白色沉淀,过滤后向滤液中滴加稀盐酸,反应开始一段时间后,产生气体,说明氢氧化钠过量,故滤液中含有氢氧化钠和碳酸钠;F→E的化学方程式为:2NaOH + CO2 == Na2CO3 + H2O。
    22.CaC2 H2O 烧碱、火碱或苛性钠
    【分析】
    (1)因为A、B由氢、碳、氧、钠、硫、钙6种元素中的两种元素组成,B在常温下为液体,所以B为水;因为A、B能发生反应:,根据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可以推出A为CaC2。
    (2)C、D、E、F均由氢、碳、氧、钠、硫、钙6种元素中的三种元素组成,取四种溶液少量于试管中,滴入几滴石蕊试液,C的溶液显红色,故C是硫酸;D、E、F的溶液均显蓝色,故D、E、F溶液都呈碱性,将C与E溶液混合,能产生使F溶液变浑浊的无色、无味气体,故F是氢氧化钙,E是碳酸钠;D与E溶液混合无明显现象,则D是氢氧化钠。
    【详解】
    (1)根据分析,A是碳化钙,化学式是:CaC2;B是水,化学式是:H2O。
    (2)①根据分析,C是硫酸,E是碳酸钠,硫酸和碳酸钠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钠、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E是碳酸钠,F是氢氧化钙,碳酸钠和氢氧化钙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②根据分析,D是氢氧化钠,俗称烧碱、火碱或苛性钠。
    23.CO2 2 MgSO4 滴加 BaCl2(或 Ba(NO3)2 或 Ba(OH)2)溶液,若有白色沉淀产生,则含有MgSO4;若无沉淀生成,则不含 MgSO4
    【详解】
    (1)将气体E通入澄清石灰水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气体E是二氧化碳,化学式为:CO2;
    (2)混合物A中加入氢氧化钠,有气体生成,且该气体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蓝,可推出气体B为氨气,说明混合物中含氯化铵,氯化铵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氨气、氯化钠和水,故实验过程①中一定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向混合物A中加入稀盐酸,有二氧化碳气体生成,说明混合物中含碳酸钙,因为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二氧化碳和水,有固体F产生,铜不与稀盐酸反应,故F为铜,向混合物中加入氢氧化钠,有氨气产生,说明含氯化铵,无法确定是否含硫酸镁,故混合沉淀 C 中至少含有碳酸钙、铜两种物质;
    (4)由以上分析可知,混合物A 中,还不能确定存在的物质是:MgSO4;
    硫酸根离子可与钡离子结合成硫酸钡沉淀,故为确定是否含硫酸镁,可取少量溶液 D 于试管中,滴加 BaCl2(或 Ba(NO3)2 或 Ba(OH)2)溶液,若有白色沉淀产生,则含有MgSO4;若无沉淀生成,则不含 MgSO4。
    24.a 洁厕灵 小于 Cl-、SO MgCl2、NH4NO3
    【详解】
    (1)①a、氯化钠溶液和盐酸、氢氧化钠都不反应,不能鉴别;
    b、铁钉和盐酸反应生成氢气、和氢氧化钠不反应,能鉴别;
    c、酚酞试液遇盐酸不变色 、遇氢氧化钠变红色,能鉴别;
    d、紫色石蕊试液遇盐酸变红色、遇氢氧化钠变蓝色,能鉴别。
    故选a。
    ②盐酸能和纯碱碳酸钠溶液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故其中一只试管中冒气泡,则可证明该液体样品是洁厕灵。
    (2)①碳酸钠和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和水和氯化钠、硫酸钠和稀盐酸不反应,根据流程可知,气体C为二氧化碳气体,在常温下,二氧化碳气体和水反应生成碳酸,故其水溶液的pH小于7。
    ②由①分析可知,溶液D中溶质为生成的氯化钠和不反应的硫酸钠,故含有的酸根离子是Cl-、SO。
    ③混合物B加入氢氧化钡溶液生成气体没有生成沉淀,则B中一定含有铵根离子、不含氯化镁;溶液D、E混合反应后得到G中只有一种溶质,则原混合物B中一定不含硝酸根离子即没有硝酸铵、一定含有氯化铵,溶液E中含有氯化铵和氢氧化钡生成的氯化钡;故固体混合物B中一定不存在的物质是MgCl2、NH4NO3。
    ④由以上分析可知,实验过程Ⅲ中发生反应为硫酸钠和氯化钡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氯化钠:。
    25.玻璃棒 向上层清液中继续滴加BaCl2溶液,无白色沉淀生成,则沉淀完全 蒸馏水 干燥 b 不能
    【详解】
    I(1)过滤操作中使用玻璃棒用来引流。
    (2)判断CuSO4反应完全的方法是向上层清液中继续滴加BaCl2溶液,无白色沉淀生成,则沉淀完全;
    (3)固体为硫酸钡,硫酸钡难溶于水可用蒸馏水洗涤。
    (4)在称重前需要排除水,因此需要干燥;
    II(1)步骤④中A中发生稀硫酸与锌的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Zn+H2SO4=ZnSO4+H2↑ ;
    (2)a.锌与铜和水都不反应,注入液体对实验没有影响;b.稀硫酸用量不足会导致新不能被完全消耗,从而导致方案的测定结果偏高符合题意;c.装置内空气不与实验物品反应,且不测定空气,因此空气测定结果不影响。故选b。
    (3)因为镁也能够和稀硫酸反应,因此该装置不能用于测定MgSO4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26.BD E 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 吸收二氧化硫,防止污染空气 上升 D
    【详解】
    (1)稀硫酸能与氢前金属反应生成氢气,与碳酸盐及碳酸氢盐反应分生成二氧化碳,反应在溶液中进行,会观察到有气泡产生;稀硫酸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与金属氧化物反应生成盐和水,故选填:B、D。
    (2)氧化铜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和水,硫酸铜溶液为蓝色,故答案分别填:E;CuO+H2SO4=CuSO4+H2O。
    (3)氢氧化钠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反应没有明显现象,但可以通过指示剂颜色变化来判断,氧氢化钠溶液显碱性,能使无色的酚酞溶液变红,将C中逐渐滴入稀硫酸后,氢氧化钠逐渐减少至消失,溶液呈中性或酸性,酸性溶液和中性溶液都使酚酞溶液不变色,故能证明C中发生了反应的现象是:溶液由红色逐渐变为无色。
    进行实验:(1)二氧化硫有毒性且污染空气能形成酸雨,故D中氢气化钠溶液的作用是:吸收二氧化硫,防止污染空气。
    (2)当D中有明显现象后,关闭K后,移去酒精灯,装置A、B形成密闭装置,由于余热的作用,A有仍有气体产生使装置内气压大于外界气压,这时长颈漏斗起到了平衡气压的作用,会观察到:长颈漏斗内液面上升;由于装置B的作用是收集贮存多余的气体,所以二氧化硫既不溶于B中液体,也不与B中液体反应,由查阅资料④可知,B中液体为饱和NaHSO3溶液,故选D。

    相关试卷

    初中化学一轮复习【讲通练透】专题18 物质的转化与推断(练透):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一轮复习【讲通练透】专题18 物质的转化与推断(练透),文件包含专题18物质的转化与推断讲通练透-教师版docx、专题18物质的转化与推断讲通练透-学生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7页, 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化学一轮复习【讲通练透】专题18 物质的转化与推断(讲通):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一轮复习【讲通练透】专题18 物质的转化与推断(讲通),文件包含专题18物质的转化与推断讲通练透-教师版docx、专题18物质的转化与推断讲通练透-学生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42页, 欢迎下载使用。

    中考化学一轮复习考点精讲18 物质的转化与推断 (教师版):

    这是一份中考化学一轮复习考点精讲18 物质的转化与推断 (教师版),共26页。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