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中考化学冲刺复习-分子、原子、元素关系
展开
这是一份2022年中考化学冲刺复习-分子、原子、元素关系,文件包含2022年中考化学冲刺复习-分子原子元素关系中档题④docx、2022年中考化学冲刺复习-分子原子元素关系基础提升题④docx、2022年中考化学冲刺复习-分子原子元素关系基础题④docx、2022年中考化学冲刺复习-分子原子元素关系中档题②docx、2022年中考化学冲刺复习-分子原子元素关系中档题①docx、2022年中考化学冲刺复习-分子原子元素关系中档题③docx、2022年中考化学冲刺复习-分子原子元素关系基础提升题①docx、2022年中考化学冲刺复习-分子原子元素关系基础提升题②docx、2022年中考化学冲刺复习-分子原子元素关系基础提升题③docx、2022年中考化学冲刺复习-分子原子元素关系基础题①docx、2022年中考化学冲刺复习-分子原子元素关系基础题②docx、2022年中考化学冲刺复习-分子原子元素关系基础题③docx等1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51页, 欢迎下载使用。
51.(2022·辽宁沈阳·一模)在中国制造2025计划中,芯片产业是非常重要的环节。氮化镓是制造芯片的材料之一,如图是镓元素(Ga)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及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镓属于金属元素,m=3B.镓化学性质比较活泼,化合物中显-3价
C.镓元素的位置在Z处D.镓的最外层电子数与Al相同
52.(2021·新疆农业大学附属中学二模)化学既需要“见微知著”,又需要“见著知微”。下列分析不合理的是
A.月季公园花香四溢一一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B.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一一构成物质的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
C.水蒸发为水蒸气,所占体积变大一一水分子体积变大
D.CO和CO2化学性质不同一一分子构成不同
53.(2020·四川·绵竹市教师培训中心九年级期末)下列关于Fe、Fe2+、Fe3+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它们的化合价相同B.它们的质子数和中子数都不同
C.它们的核外电子数不同D.它们的化学性质相同
54.(2022·辽宁·葫芦岛市实验中学九年级阶段练习)下列有关微观粒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A.氯化钠是由氯化钠离子构成的B.分子可以分成原子而原子不能再分
C.分子是保持物质性质的最小粒子D.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
55.(2022·河北承德·九年级期末)HC1、Cl2、HClO中的氯元素具有相同的
A.核外电子数B.化学性质C.核电荷数D.化合价及带电荷数
56.(2021·黑龙江·依安县教师进修学校九年级期末)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出现了“加碘食盐”、“高钙牛奶”、“富硒茶叶”等商品。这里的碘、钙、硒应理解为
A.元素B.单质C.分子D.氧化物
57.(2022·江西江西·一模)下列对分子、原子、离子的认识正确的是
A.同种分子运动速率不同,化学性质不同
B.同种原子按不同方式结合,可以构成不同物质
C.在干冰中,分子因相互作用而静止不动
D.原子得失电子形成离子后,原子核发生了变化
58.(2022·云南·曲靖市麒麟区第六中学九年级阶段练习)柠檬酸(C6H8O7)广泛存在于柑橘、柠檬等水果中,它能软化血管、预防动脉硬化。下列关于柠檬酸的说法正确的是
A.柠檬酸属于氧化物
B.柠檬酸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192g
C.柠檬酸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D.柠檬酸中碳、氢、氧原子的质量比为 6:8:7
59.(2022·云南·曲靖市麒麟区第六中学九年级阶段练习)科学家发现一种原子核外电子数为 117,中子数为 174,相对原子质量为 291 的新元素。则该元素的质子数为
A.117B.174C.291D.57
60.(2022·湖南·永顺县教育科学研究所九年级期末)从分子的角度分析,下列解释错误的是
A.好酒不怕巷子深——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B.热胀冷缩——分子的大小随温度的改变而改变
C.空气是混合物——空气由不同种分子构成
D.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分子可以分成原子,原子再重新组合成新分子
61.(2022·辽宁辽宁·九年级阶段练习)新型冠状病毒严重威胁着人们的身体健康。下列事实与解释不相符的是
A.配制 75%的酒精溶液时,水和酒精混合后总体积变小—分子体积变小
B.在家用水银温度计测量体温一汞原子间的间隔受热时增大
C.用过氧乙酸溶液消毒处理后可闻到刺激性气味—分子在不断运动
D.H2O2溶液可用于消毒,H2O 不能消毒—H2O2和 H2O 分子构成不同
62.(2022·湖南·澧县王家厂镇中学九年级阶段练习)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若两种粒子的核外电子数相同,则这两种粒子一定属于同种元素
B.若两种粒子属于同种元素,则这两种粒子的质子数一定相同
C.若两种粒子属于同种元素,则这两种粒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一定相同
D.若两种粒子的质子数相同,则这两种粒子一定属于同一种元素
63.(2022·重庆巫山·九年级期末)2019年度诺贝尔化学奖颁给了在锂电池方面做出杰出贡献的三位科学家。锂的一种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3,中子数为4。下列有关该锂原子说法不正确的是
A.核内质子数为3
B.核电荷数为4
C.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D.在发生化学反应时易失去一个电子变成Li+
64.(2022·云南省昆明市第十中学九年级阶段练习)下列有关分子、原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原子中一定有质子、中子和电子
B.分子都是由不同种原子构成的
C.在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分子种类发生改变
D.“热胀冷缩”现象说明分子的大小随温度的升降而变化
65.(2022·江苏·仪征市第三中学九年级开学考试)航天员翟志刚成功地进行过太空行走,标志着我国航天事业进入新的历史时期。航天员专用的小分子团水是显弱碱性的水,具有饮用量少、在人体内储留时间长、排放量少等特点。下列关于小分子团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A.小分子团水中的水分子之间没有间隙
B.常温下该水的pH略大于7
C.小分子团水中水分子不再运动
D.小分子团水中水分子的化学性质发生了变化
66.(2022·山东·泗水育才学校九年级阶段练习)建立宏观与微观之间的联系是化学学科特有的思维方式。下列对宏观事实的微观解释正确的是
A.5gNaCl溶于100mL水后,体积小于105mL,是因为分子变小了
B.过氧化氢溶液中加入MnO2能迅速反应分解出氧气,是因为MnO2中含有氧气分子
C.氢气和液氢部具有可燃性说明同种分子化学性质相同
D.氦、氖等稀有气体化学性质比较稳定,是因为它们原子最外层都有8个电子
67.(2021·黑龙江·兰西县第三中学八年级阶段练习)下列关于钠原子、钠离子两种粒子的判断中,正确的是
①核电荷数相同 ②核外电子数相同 ③钠离子比钠原子稳定
④质量几乎相同 ⑤质子数相等
A.①②⑤B.②④C.①③④⑤D.部分
68.(2020·辽宁·锦州市第八初级中学九年级阶段练习)关于分子和原子,两种粒子的叙述正确的是
A.物质只能由分子、原子构成
B.分子质量一定大于原子质量
C.化学变化中原子种类一定发生变化
D.同种原子可能构成不同种分子
69.(2022·甘肃·平凉市第四中学九年级期末)CO由碳、氧两种元素组成,这两种元素的本质区别
A.中子数不同B.质子数不同C.电子数不同D.最外层电子数不同
70.(2022·甘肃·民勤县第六中学九年级阶段练习)下列有关分子、原子和离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A.分子是保持物质性质的一种粒子
B.物体有热胀冷缩现象,主要是因为物体中的粒子大小随温度的改变而改变
C.分子、原子、离子都可以直接构成物质
D.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和原子的种类和数目都不变
71.(2021·山东·泰山外国语学校八年级阶段练习)原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某同学对其“心目中的原子”进行了如下阐述,你认为其中不正确的是
A.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B.原子是微小的实心球体,可以再分
C.原子可以结合成分子
D.原子由居于中心的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
72.(2021·山东·青岛市崂山区育才学校九年级阶段练习)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碘I,具有“智力元素”之称,健康成人体内的碘元素含量为25mg~50mg。已知碘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数为53,中子数为74,则其原子核内质子数为
A.28B.53C.74D.103
73.(2021·黑龙江·大庆市兰德学校九年级期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性质一定相同
B.由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一定是纯净物
C.分子是原子构成的,分子一定比原子大
D.分子有时候是不运动的
74.(2022·广西·德保县教研室二模)决定元素种类的是原子的
A.质子数B.中子数C.电子数D.最外层电子数
75.(2022·湖北·襄阳市樊城区阳光学校九年级开学考试)微观世界的认识打开了化学世界的大门,加深了人们对世界未解之谜的探索欲望。下列有关微观粒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A.构成物质的微粒只有分子和原子
B.电子、离子和质子都带电荷,所以他们都不能构成物质
C.原子在化学变化中不能再分,因为它是实心球体
D.分子是保持由分子构成的物质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参考答案:
51.B
【解析】
【详解】
A、根据镓元素的元素名称可知,镓属于金属元素,原子中的质子数为31,与核外电子数相等,故可计算m的值,2+8+18+m=31,m=3,不符合题意;
B、镓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3,容易失去电子,在化合物中显+3价,符合题意;
C、根据原子结构示意图可知,镓原子的质子数为31,与原子序数相等,故镓元素的位置在Z处,不符合题意;
D、镓元素与铝元素在同一族,原子最外层的电子数相等,不符合题意;
故选B。
52.C
【解析】
【详解】
A、月季公园里花香四溢,是因为花香中含有的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向四周扩散,使人们闻到花香,故选项解释正确,不符合題意;
B、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是因为水分子分裂成了氢原子和氧原子,然后氢原子、氧原子分别重新组合形成氢分子、氧分子,大量的氢分子、氧分子分别聚集成氢气、氧气,故选项解释正确,不符合題意;
C、水蒸发体积变大,是由于分子间有间隔,在受热时分子的间隔变大,气体的体积变大,分子的体积不变,故选项解释错误,符合題意;
D、CO和CO2化学性质不同,是由于分子结构不同,其性质也不同,故选项解释正确,不符合題意。
故选C。
【点睛】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分子的基本性质及利用分子的基本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是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53.C
【解析】
【详解】
A、Fe的化合价为0,Fe2+的化合价为+2价,Fe3+的化合价为+3价,则它们的化合价不相同,故A不正确;
B、Fe、Fe2+、Fe3+均是由同种元素形成的,则它们的质子数和中子数都相同,故B不正确;
C、Fe2+是铁原子失去2个电子形成的,Fe3+是铁原子失去3个电子形成的,则它们的核外电子数不同,故C正确;
D、Fe、Fe2+、Fe3+的最外层电子数不同,则它们的化学性质不相同,故D不正确。故选C。
54.D
【解析】
【详解】
A、氯化钠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的,不符合题意;
B、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为原子,原子不能再分,原子还可分为原子核和核外电子,不符合题意;
C、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不符合题意;
D、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符合题意。
故选D。
55.C
【解析】
【详解】
A、氯分子中的氯原子与盐酸中的氯离子的核外电子数不同 ,选项错误;
B、由于盐酸中的氯离子是由氯原子得电子后形成,它们最外层电子数不同,故化学性质不同,选项错误;
C、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质子数的一类原子总称为元素,氯元素具有相同的核电荷数,选项正确;
D、HCl中氯元素显-1价,氯气是单质,故氯元素化合价为0价,HClO中氯元素显+1价,氯元素化合价不相等,且氯原子不带电,氯离子带电,故选项错误;
答案为:C。
56.A
【解析】
【分析】
本题考察物质的组成,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
【详解】
物质是由元素组成,“加碘食盐”、“高钙牛奶”、“富硒茶叶”等商品,这里的碘、钙、硒是指物质中含有的元素;故选A正确;
57.B
【解析】
【详解】
A、同种分子运动速率不同,但分子的种类相同,故化学性质相同,故选项说法不正确;
B、同种原子按不同种方式结合,可以构成不同物质,如金刚石和石墨,故选项说法正确;
C、在干冰中,分子总是不断运动的,不是静止不动的,故选项说法不正确;
D、原子得失电子形成离子,原子核不变,故选项说法不正确。
故选B。
58.C
【解析】
【详解】
A、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而柠檬酸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不属于氧化物,故错误;
B、相对分子质量就是化学式中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的总和,柠檬酸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2×6+1×8+16×7=192,单位是“1”,一般不写也不读,而不是“g”,故错误;
C、柠檬酸的相对分子质量是192,碳的相对原子质量为72,氢的相对原子质量为8,氧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12,氧元素的相对原子之和最大,则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故正确;
D、柠檬酸中碳、氢、氧三种元素质量比为(12×6):(1×8):(16×7)=9:1:14,不是6:8:7,故错误。
故选C。
【点睛】
考查同学们结合新信息、灵活运用化学式的含义与有关计算进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59.A
【解析】
【详解】
根据原子内部微粒之间数量关系可得: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由题意可知该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数为117,故该原子的原子核中质子数为117.
故选A。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原子内部微粒之间的关系,解题的关键是需掌握并灵活运用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的数量关系。
60.B
【解析】
【详解】
A、分子在不断地运动,具有酒香味的物质的分子运动到人的鼻孔处,使人闻到酒香味,选项正确;
B、分子间有间隔,温度升高时,分子间的间隔增大,物质的体积增大,温度降低时,分子间的间隔减小,物质的体积收缩,选项错误;
C、空气中的氮气由氮分子构成,氧气由氧分子构成,二氧化碳由二氧化碳分子构成,所以空气是多种分子构成的混合物,选项正确;
D、电解水时,水分子分裂成氢原子与氧原子,然后2个氢原子结合成1个氢分子,同时2个氧原子结合成1个氧分子,选项正确。
故选B。
61.A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分子、原子的性质;
【详解】
A:水和酒精混台后总体积变小是因为分子之间有间隙,不是分子体积变小,故错误,符合题意;
B:温度升高汞原子之间的间隙变大是水银温度计的原理,故正确;
C:用过氧乙酸溶液消毒处理后可闻到刺激性气味是因为分子在不断运动,故正确;
D:H2O2溶液可用于消毒,H2O 不能消毒,是因为这是两种不同的物质,则H2O2和 H2O 分子构成不同,故正确;
故选A。
62.B
【解析】
【详解】
A、若两种粒子的核外电子数相同,这两种粒子不一定属于同种元素,如镁离子和钠离子核外电子数都是10相同,但它们的质子数不同,镁离子是12,钠离子是11,属于不同种元素,故选项错误;
B、质子数相同的一类原子的总称叫元素,故若两种粒子属于同种元素,这两种粒子的质子数一定相同,故选项正确;
C、若两种粒子属于同种元素,这两种粒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不一定相同,如某元素的原子变为离子时会发生得失电子的情况,故最外层电子数不相同,但属于同种元素,选项错误;
D、质子数相同的粒子,不一定属于同种元素,如一个水分子中含有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共含有10个质子,氖原子核内的质子数是10,二者质子数相同,但不属于同种元素,选项错误;
故选:B。
63.B
【解析】
【分析】
在原子结构示意图中,小圆圈表示原子核,圆圈内的数字表示质子数,质子数决定元素的种类,弧线表示电子层,弧线上数字表示该层电子数;
【详解】
A、原子中质子数=电子数,锂的一种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3,则核内质子数为3,正确;
B、原子中质子数=电子数=核电荷数,故核电荷数为3,错误;
C、锂的一种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3,则核外有2个电子层,每层电子数分别为2、1,正确;
D、原子最外层有1个电子,小于4,在发生化学反应时易失去一个电子变成Li+,正确;
故选B。
64.C
【解析】
【详解】
A、原子中一定有质子和电子,不一定有中子,如氢原子没有中子,故A选项错误;
B、分子可以由不同种原子构成,也可以由同种原子构成,如氧分子由氧原子构成,故B选项错误;
C、在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分子再分成原子,原子再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因此分子种类一定发生改变,故C选项正确;
D、“热胀冷缩”现象是因为分子之间有间隔,受热间隔变大,遇冷间隔缩小,而分子的大小不随温度升降而变化,故D选项错误。
故选C。
65.B
【解析】
【详解】
A、因为构成的物质的分子间都有间隔,故小分子团水中的水分子之间有间隙,选项错误;
B、因为小分子团水略呈碱性,碱性溶液的PH都大于7,选项正确;
C、构成物质的粒子都是在不断运动的,故小分子团水中水分子也是在不断运动的,选项错误;
D、因为分子不变,物质的化学性质就不变,故小分子团水中水分子的化学性质没有变化,选项错误;
答案为;B
66.C
【解析】
【详解】
A、5gNaCl溶于100mL水后,体积小于105mL,是因为分子之间有间隔,不是因为分子变小了,故错误;
B、二氧化锰中不含氧气分子,二氧化锰可作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加快过氧化氢的分解速度,故错误;
C、氢气和液氢是由同种的氢分子构成的,都具有可燃性,说明同种分子化学性质相同,故正确;
D、氦氖等稀有气体化学性质比较稳定,是因为它们原子最外层都达到了稳定结构,氦的最外层也是第一层,有2个电子,也是稳定结构,而不是8个电子,故错误。
故选C。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分子的基本性质和稀有气体的性质,熟练掌握分子的基本性质及利用分子的基本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是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67.C
【解析】
【详解】
①钠原子、钠离子两种粒子属于同种元素,所以核电荷数相同,选项说法正确。
②钠原子核外电子数为11,钠离子核外电子数为10,所以两种离子核外电子数不相同,选项说法错误。
③钠离子比钠原子稳定,因为钠离子最外层电子数为8,是稳定结构,选项说法正确。
④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两种粒子质子数和中子数一样,所以质量几乎相同,选项说法正确。
⑤钠原子、钠离子两种粒子属于同种元素,所以质子数相等,选项说法正确。
则正确的有①③④⑤。
故选:C。
68.D
【解析】
【详解】
A.分子、原子或离子都可以构成物质,A项不正确;
B.分子的质量不一定大于原子的质量,如氢分子,其相对分子质量为2,铜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64,即一个铜原子大于一个氢分子的质量,B项不正确。
C.化学变化中不变是的原子的数目,种类和质量,分子的数目可能发生变化,C项不正确;
D.同种原子可以构成不同的分子,如每2个氧原子结合在一起可形成氧分子,每3个氧原子结合在一起形成的则是臭氧分子,D项正确;
故选D。
69.B
【解析】
【详解】
质子数决定元素的种类,故碳、氧两种元素的本质区别是它们质子数不同。
故选B。
70.C
【解析】
【详解】
A. 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不是性质)的一种粒子,此选项错误;
B. 物体有热胀冷缩现象,主要是因为物体中的粒子间隔随温度的改变而改变,粒子本身的大小不变,此选项错误;
C. 分子、原子、离子都可以直接构成物质,如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铁是由铁原子构成的,氯化钠是由钠离子、氯离子构成的,此选项正确;
D. 化学反应的实质是分子的分裂,原子的重组,在化学反应中,分子的种类一定改变,分子的数目可能改变,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一定不变,此选项错误。
故选C。
71.B
【解析】
【详解】
A、在化学反应中,原子不再分,所以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选项正确;
B、原子由居于中心的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所以原子不是微小的实心球体,可以再分,选项错误;
C、构成物质的分子由原子构成,即原子可以结合成分子,选项正确;
D、原子由居于中心的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选项正确,故选B。
72.B
【解析】
【分析】
【详解】
在原子中,原子序数=质子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已知碘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数为53,则其原子核内质子数为53,故选:B。
73.B
【解析】
【分析】
【详解】
A、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化学性质一定相同,物理性质不一定相同,如水和冰,不符合题意;
B、由同种分子构成,一定由同种物质构成,一定是纯净物,符合题意;
C、分子由原子构成,分子比组成它的原子大,但是分子不是比所有原子大,如氢分子小于铁原子,不符合题意;
D、分子总是在不断运动,不符合题意。
故选B。
74.A
【解析】
【详解】
元素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或核内质子数)的一类原子总称,因此质子数决定元素种类;
故选A。
75.D
【解析】
【详解】
A、构成物质的微粒有分子、原子和离子,故选项说法不正确;
B、电子、离子和质子都带电荷,但离子可以构成物质,故选项说法不正确;
C、电子在原子核外的很大空间内做高速运动,说明原子并不是实心球体,故选项说法不正确;
D、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D。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3年中考化学微类专题专练(全国通用)-26分子、原子、元素关系③,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多选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3年中考化学微类专题专练(全国通用)-26分子、原子、元素关系②,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3年中考化学微类专题专练(全国通用)-26分子、原子、元素关系,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选择题组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