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钦州三中2021-2022年高三上学期生物十一月月考试卷
展开广西钦州三中2021-2022年高三上学期生物十一月月考试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50分)
1. 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下列各项全部属于内环境成分的是( )
A.氨基酸、丙酮酸、核酸、乳酸 B.载体蛋白、受体蛋白、抗体
C.Na+、Ca2+、Fe2+、K+、Mg2+、SO42- D.动物激素维生素、色素、抗生素
2.内环境稳态是维持机体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内环境的成分中有葡萄糖和无机盐等
B. 血管中的药物需经组织液进入肌细胞
C. 血浆蛋白进入组织液会引起组织肿胀
D. 葡萄糖在内环境中彻底氧化分解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3. “酸碱体质理论”有两种错误观点:其一,人的体质有酸性与碱性之分,酸性体质是“万病之源”,纠正偏酸的体质就能维持健康;其二,人若要想健康,应多摄入碱性类食物。下列关于人体酸碱平衡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内环境 pH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之一
B. 丙酮酸在组织液中转化成乳酸会导致人体血浆的pH暂时降低
C. 正常人血浆 pH的维持与其所含有的HCO3-、HPO42-等离子有关
D. 人体各细胞所在的内环境pH大致相同,不会因食物的酸碱性而发生剧烈变化
4. 在新冠肺炎重症患者治疗时,需要监测血氧饱和度、离子浓度、酸碱平衡和血液中肝酶等各项指标,还需要将药物溶解到生理浓度的葡萄糖溶液、氯化钠溶液或氯化钾溶液中,再进行静脉滴注给药。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重症患者肺部的血管通透性增大可能导致肺水肿
B. 肺水肿会导致血氧饱和度下降和酸碱平衡失调
C. 将药物溶解在氯化钾溶液中静脉滴注,可能导致神经细胞的静息电位增强
D. 血浆肝酶含量高于正常值说明肝细胞受到一定程度的损伤
5. 日常生活中由于饮食不卫生出现了严重的呕吐和腹泻,使人体出现面部苍白、四肢无力、精神萎靡等现象。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呕吐和腹泻排出的水分主要来自内环境中的自由水
B. 呕吐腹泻与大量出汗会导致尿量增加
C. 严重的呕吐和腹泻会导致机体脱水,可以通过喝水达到治疗的目的
D. 严重的呕吐和腹泻的病人可以通过静脉输入葡萄糖盐水达到补充体液的目的
6. . 如图为“细胞直接与内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图解,其中②④⑤为细胞外液。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若某人患镰刀型细胞贫血症,则形态发生变化的是图中的⑥
B. 若某人长期营养不良,血浆中蛋白质含量降低,会使图中②液体增加
C. 图中①和③细胞具体的内环境分别是血液和组织液、组织液
D. 某人皮肤烫伤后,出现了水泡,该水泡内的液体主要是指图中的标号②
7.图中甲、乙、丙、丁表示人体体液的各种成分及其相互关系,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人体内含量最多的是乙,O2浓度最高的是乙
B.营养不良时,甲的含量会增多,乙的含量会减少
C.毛细血管壁细胞的内环境为甲和乙 D.淋巴细胞只分布在丁中
8.稳态是生物科学的一大基本概念。以下有关稳态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内环境的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B.细胞代谢主要发生在内环境,因此内环境的稳态至关重要
C.在分子水平、器官水平、种群水平乃至生态系统等水平都存在稳态
D.细胞不仅依赖于内环境的稳态,也参与了内环境稳态的形成和维持
9.右图是家兔组织切片模式图,图中数字表示相应部位的液体,X、Y表示两种细胞。有关该组织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X细胞的内环境由①②③共同构成
B.③渗透压的大小主要取决于血糖和蛋白质的含量
C.③中无机盐浓度过高时,垂体释放的相关激素会增多
D.①②③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和细胞代谢的场所
10.如图表示人体中部分体液的关系图,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过程②受阻时,会引起组织水肿
B.乙中的蛋白质含量比甲高,丁中O2浓度比甲液中高
C.T细胞、B细胞可以存在于丙液中,乙酰胆碱可存在于甲中
D.剧烈运动后丁中产生的大量乳酸通过过程④、①进入乙,导致乙的pH明显降低
二、非选择题(共50分)
11. (24分,每空4分)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人体血浆pH保持在7.35〜7.45,对溶液酸碱度起调节作用的缓冲物质有__________、__________等。
(2)由于外界环境因素的变化和体内__________活动的进行,内环境的各种__ ____
和 在不断发生变化,从而会导致内环境稳态发生变化。
(3)目前普遍认为_______ ________调节网络是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
12.(26分,除特别说明外,每空4分)某同学以清水、缓冲液(含Na2HPO4、KH2PO4的溶液,pH=7)和血浆分别为实验材料进行实验,探究“血浆是否具有维持pH稳定的功能”,主要实验步骤如下:
分别加入25mL实验材料→测pH→滴加5mL 0.1mol/L的HCl溶液、摇匀→测pH→倒去烧杯中溶液后充分冲洗→重复实验并记录。试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实验开始时都应测量三种材料的pH,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
(2)该同学用如图所示曲线来预期探究结果,试回答:
a.预期结果中明显不符合科学的是__ ____组,理由是_____ _____。
b.实验中清水组和缓冲液组起__ __作用。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 _____。(5分)
(3)如果要证明血浆确实具有维持pH稳定的功能,本探究实验还应该补充______ ___ _____。(5分)
13.(10分)欲探究酵母菌的呼吸作用,两个生物兴趣小组分别进行了如下实验,请根据题设要求作答:
(1)甲兴趣小组欲探究的具体问题是酵母菌是否在有氧、无氧条件下均能产生CO2,现提供如图Ⅰ(a~d)所示实验装置若干套(每套均有数个):
请根据实验目的选择装置序号,并按照实验的组装要求排序(如实验需要,序号可重复使用),有氧条件下:________;无氧条件下:________。
(2)乙兴趣小组按图Ⅱ所示安装好实验装置,探究酵母菌所进行的呼吸作用类型,想得到实验结论还必须同时设计另一实验,请指出另一实验装置(假设该装置编号为Ⅲ)如何设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请预测与结论相符合的现象,并填写在下表空格中:
序号 | 装置中红色液滴的移动现象 | 结论 | |
装置Ⅱ | 装置Ⅲ | ||
1 | ①________ | ②不移动 | 只进行有氧呼吸 |
2 | ③不移动 | ④________ | 只进行无氧呼吸 |
3 | ⑤________ | ⑥________ | 既进行有氧呼吸,又进行无氧呼吸 |
14.(10分)某科研小组做了白菜的相关研究。如图1表示白菜叶肉细胞内的物质代谢过程,a、b、c、d为有关生理过程,图2表示北方的一个贮存白菜的地窖中,随着O2的消耗,CO2浓度变化的情况,图3表示温度与白菜真正光合速率、净光合速率及呼吸速率的关系。据图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图1 图2
图3
(1)图1中生理过程a发生在______________(填场所),能够生成ATP的生理过程是________(填图中字母)。
(2)图2中AB段O2的消耗量很大,CO2浓度上升也很快,说明白菜主要在进行________呼吸;CD段O2浓度接近0,而CO2浓度仍在上升,说明白菜主要在进行________呼吸。为了有利于较长时间贮存白菜,应把地窖里的氧气控制在________段范围内。
(3)图3中代表净光合速率的曲线是________(填“1”“2”或“3”),温室中种植白菜时,白天最好将温室中的温度控制在________℃左右。A点________(填“有”或“没有”)有机物的积累。B点________(填“有”或“没有”)有机物的积累。
15.【生物——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
红树莓果酒酿造的基本工艺流程为:破碎原料→酶解处理→发酵→后处理→成品。回答下列问题:
(1)来自红树莓破碎细胞壁的果胶会造成原料液浑浊,所以在“酶解处理”环节需要加入果胶酶。某些微生物能够产生果胶酶,要筛选一株高产果胶酶的微生物,最佳菌体采样点应为_____________(填“红树莓果实”“红树莓果汁产品”或“红树莓果酒产品”)。要获得高产果胶酶微生物的单菌落,需配制的选择性固体培养基应包括水、磷酸氢二钾、硫酸镁、硝酸钠、刚果红,还需要_____________(填序号:A.牛肉膏 B.蛋白陈 C.果胶 D.葡萄糖 E.琼脂)。接种、培养一段时间后,选择____________的菌落作为高产果胶酶微生物的候选菌种。
(2)写出从微生物中提取和分离果胶酶的基本步骤 。
(3)果胶酶是能够分解果胶的一类酶的总称,包括多聚半乳糖醛酸酶、果胶分解酶、果胶酯酶等,采用凝胶电泳分离果胶酶中不同组分,是利用了各种酶分子____________的差异。
(4)在反应体系中底物足量且处于最适温度和pH条件下,测定果胶酶活性需要在反应____________(填“初期”“中期”或“末期”)进行,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
(5)工艺中“发酵”环节所用菌株为酵母菌,右图中_________号试管为酵母菌在半固体培养基中培养后状态。
(6)工艺中“后处理”环节的一个重要工序是将酒样置于87℃保温30min,目的是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50分)
1. 【答案】C
【解析】(1)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是特指多细胞动物中的两个概念,细胞内液是指细胞内的液体,而细胞外液即细胞的生存环境,它包括血浆、组织液、淋巴等,也称为内环境。
(2)在内环境中的物质有水、氨基酸、葡萄糖、无机盐、血浆蛋白、激素等;不属于内环境中的物质有血浆蛋白、载体蛋白、呼吸酶等.血红蛋白和呼吸酶位于细胞内,属于细胞内液的成分,而载体蛋白位于细胞膜上不在细胞外液中,所以也不属于内环境。
【详解】
A、在人体内丙酮酸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发生在线粒体内,而不是细胞外液中,所以 丙酮酸不属于内环境的成分,A错误;
B、载体蛋白和受体蛋白位于细胞膜上,不属于内环境的成分,B错误;
C、Na+、Ca2+、Fe2+、K+、Mg2+、SO42-存在细胞外液中,属于内环境的成分,C正确;
D、色素位于植物细胞的叶绿体和液泡中,不属于内环境的成分,D错误。
故选C。
2.【答案】D
【分析】内环境是由血浆、组织液和淋巴等构成的液体环境,内环境稳态实质是化学成分和理化性质的相对稳定,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详解】A、内环境的成分中有葡萄糖和无机盐等,A正确;
B、血管中的药物需透过毛细血管壁进入组织液,再经组织液进入肌细胞,B正确;
C、血浆蛋白进入组织液会引起组织液的渗透压升高,由血浆进入组织液中的水分增多,诱发人体组织水肿,C正确;
D、葡萄糖的彻底氧化分解发生在细胞内,而不是内环境中,D错误。 故选D。
3. 【答案】B
【分析】(1)内环境稳态的实质是各种化学成分和理化性质处于动态平衡中。
(2)内环境的理化性质例如pH受到体内外的酸或碱性物质干扰后,一般通过缓冲物质的调节之后会处于相对稳定中。
【详解】A、内环境pH、渗透压、温度等理化性质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之一,A正确;
B、丙酮酸在细胞质基质中转化成乳酸,不是组织液,B错误;
C、正常人血浆 pH的维持与其所含有的HCO3-/H2CO3、HPO42-/H2PO4-等缓冲对的调节有关,C正确;
D、人体各细胞所在的内环境pH维持相对稳定,不会因食物的酸碱性而发生剧烈变化,D正确。 故选B。
4. 【答案】C
【分析】1、内环境稳态是指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相对稳定的状态;主要包括内环境的组成成分以及渗透压、温度、pH等理化特性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2、调节机制: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
【详解】A、肺炎患者肺部血管通透性增大,可导致血浆蛋白渗出,从而组织液渗透压相对升高,引起肺水肿,A正确;
B、肺水肿时,新冠肺炎重症患者容易出现呼吸肌肉疲劳,当呼吸肌收缩时,其肺部扩张不足,氧气难以入肺,进而使身体得到的氧气减少,同时肺泡内渗出液增多,使得肺泡壁增厚,影响了肺泡与周围毛细血管的气体交换,会导致血氧饱和度下降和酸碱平衡失调,B正确;
C、神经细胞的静息电位是由钾离子通过协助扩散的方式外流引起的,将药物溶解在氯化钾溶液中静脉滴注,将导致血浆钾离子浓度过高,会导致神经细胞钾离子外流减少,静息电位绝对值减小,C错误;
D、血浆肝酶含量高于正常值说明肝细胞膜的通透性增加,肝细胞可能受到一定程度的损伤,D正确。 故选C。
5. 【答案】D
【分析】当人体失水过多、饮水不足或吃的食物过咸时→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受到刺激→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增多→肾小管、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增加→尿量减少。
【详解】A、呕吐和腹泻排出的水分主要来自没有被小肠吸收的食物和饮水,A正确;
BC、生活中由于饮食不卫生会患急性肠胃炎,由于胃肠黏膜损坏,吃进的食物和喝进去的水都不能被消化和吸收,因此造成人体内缺水,导致尿量减少,B正确,C错误;
D、生理盐水既能补充水分又能补充无机盐,葡萄糖是主要的能源物质,能提供能量,故患急性肠炎的病人在严重呕吐、腹泻后可输入葡萄糖盐水进行治疗,D正确。
故选D。
6. 【答案】C
【详解】镰刀型细胞贫血症为血红蛋白改变导致⑥红细胞形态改变,A正确;某人长期营养不良,会导致⑤血浆中蛋白质的含量降低,血浆渗透压降低,从而使图中液体②组织液增加,引起组织水肿,B正确;①毛细血管管壁细胞具体的内环境是血浆和组织液,并非血液,C错误;水泡内的液体主要是由②组织液形成的,D正确。
7.【答案】 D
【解析】 依图中各组分之间的关系,可判断出甲、乙、丙、丁分别是血浆、组织液、细胞内液和淋巴。人体内含量最多的是细胞内液,约占体液的2/3;O2通过血液运输至组织液进而被组织细胞所利用,因此甲处O2浓度最高,A项错误。营养不良时,血浆中蛋白质含量减少,组织液含量将增多,B项错误。毛细血管壁内侧为血浆,外侧为组织液,因此毛细血管壁细胞的内环境为血浆和组织液,C项正确。淋巴细胞主要分布在血浆和淋巴中,D项错误。
8. 【答案】B
【解析】A、细胞代谢离不开酶,酶的活性又受温度、PH等因素的影响,只有温度、PH等都在适宜的范围内,酶才能正常地发挥催化作用,因此,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A正确;
B、细胞代谢主要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B错误;
C、根据以上分析可知,稳态可以发生在各个层次上,因此在分子水平、器官水平、种群水平乃至生态系统等水平都存在稳态,C正确;
D、细胞会消耗内环境中的物质,也会将代谢物和分泌物释放到内环境中,参与内环境的形成和维持,D正确。
9.【答案】 C
【解析】 分析题图可知①为组织液,②为淋巴,③为血浆。其中X细胞的内环境为组织液,即①;③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蛋白质的含量有关;③中无机盐浓度过高时,血浆渗透压较高,通过神经调节,会使下丘脑某些细胞分泌并由垂体释放的抗利尿激素增加,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以维持水盐平衡;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和细胞代谢的主要场所在细胞内。
10. 【答案】 C
【解析】 分析图示可知,甲表示组织液,乙表示血浆,丙表示淋巴,丁表示细胞内液。过程①受阻时,会导致组织液过多,引起组织水肿。血浆中的蛋白质含量比组织液中的高;因组织细胞有氧呼吸不断消耗O2,细胞内液中O2浓度比组织液中低。T细胞和B细胞都属于淋巴细胞,淋巴细胞位于淋巴、血液和淋巴结中;乙酰胆碱为神经递质,当神经末梢有兴奋传来时,突触前膜内的突触小泡受到刺激,就会释放神经递质到突触间隙,突触间隙的液体为组织液。由于血浆中存在缓冲物质,剧烈运动后细胞中产生的大量乳酸进入血浆不会导致血浆的pH明显降低。
二、非选择题(共50分)
11. (24分,每空4分)
【答案】(1). ;
(2).细胞代谢;化学成分;理化性质
(3)神经—体液—免疫
解析:(1).人体血浆pH保持在7.35〜7.45,对溶液酸碱度起调节作用的缓冲物质有、 等。
(2)由于外界环境因素的变化和体内细胞代谢活动的进行,内环境的各种化学成分和理化性质在不断发生变化
(3)目前普遍认为,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是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
12.( (26分,处特别说明外,每空4分)
【答案】(1)获得实验前数据,以便与实验后溶液pH作比较
(2)a 清水 清水中加HCl后,溶液pH应下降
b 对照 血浆与缓冲液一样具有维持pH相对稳定的功能,且血浆的这种能力比较强(或血浆与缓冲液一样可以在一定范围内保持pH相对稳定)(5分)
(3)加入NaOH溶液后,血浆pH仍可在一定范围内保持稳定(或添加NaOH溶液组)(5分)
【解析】.(1)实验设计时要遵循对照原则,此实验是观察血浆是否具有维持pH稳定的功能,所以在实验开始时都应预先测量pH值,以获得实验前数据,以便与实验后溶液pH值做比较。
(2)a.加清水组实验前是呈中性,加HCl后,溶液pH值应下降,因此清水组预期结果中明显不符合科学。
b.实验中清水组和缓冲液组与血浆组起对照作用。根据图中曲线可知,血浆与缓冲液一样具有维持pH相对稳定的功能,且血浆的这种能力比较强。
(3)血浆具有维持pH稳定的功能,设置实验时,可设置酸性、中性和碱性等条件下观察血浆维持pH稳定的能力,本实验还需添加NaOH,测量血浆pH值的变化,这样实验更完善。
13.[解析] (1)在探究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是否产生CO2时,检验产生的CO2可以用澄清的石灰水,在向装置中通入空气时,为排除空气中CO2对实验结果的干扰,需要先通过10%的NaOH溶液除去CO2,所以实验装置的顺序为c→a→b(或c→b→a→b);在无氧条件下,装置只需要d→b即可。(2)在探究酵母菌的细胞呼吸类型时,可以根据液滴是否移动及移动方向来判断。在设计对照实验时,可以将NaOH溶液换成蒸馏水,其他设计同装置Ⅱ。①若酵母茵只进行有氧呼吸,消耗O2,产生的CO2被NaOH溶液吸收,导致装置Ⅱ内气压下降,液滴左移,装置Ⅲ内液滴不移动;②若酵母菌只进行无氧呼吸,不消耗O2,产生的CO2被NaOH溶液吸收,不会引起装置Ⅱ内气压的改变,液滴不移动,而装置Ⅲ液滴右移;③若酵母菌既进行有氧呼吸又进行无氧呼吸,则装置Ⅱ释放的CO2被NaOH吸收,而酵母菌吸收O2使压强下降,故装置Ⅱ液滴左移,而装置Ⅲ由于无氧呼吸和有氧呼吸都产生CO2,故吸收的O2量小于释放的CO2量,则装置Ⅲ液滴右移。
[答案] (1)c→a→b(或c→b→a→b) d→b (2)装置Ⅲ中用等量的蒸馏水代替NaOH溶液,其他与装置Ⅱ保持相同 ①左移 ④右移 ⑤左移 ⑥右移
14.[解析] 熟悉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过程、场所、反应式等基础内容是解题的关键。(1)由图中各个反应的原料和产物可知,a过程生成O2和NADPH,为光合作用的光反应阶段,在叶绿体类囊体薄膜上进行,有ATP生成;b过程将CO2转化为(CH2O),为光合作用的暗反应阶段,消耗ATP和NADPH,在叶绿体基质中进行;c过程消耗O2和[H]生成H2O,为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在线粒体内膜上完成,有ATP生成;d过程中糖类转化为CO2和[H],为有氧呼吸的第一、二阶段,这两个阶段都有ATP生成。(2)图2中AB段植物主要通过有氧呼吸产生CO2,而CD段O2浓度接近0,则白菜主要进行无氧呼吸产生CO2。BC段O2浓度已很低,CO2浓度几乎不上升,原因是氧气浓度很低,有氧呼吸十分微弱,而无氧呼吸仍处于被抑制状态,此时呼吸作用消耗的有机物最少,有利于较长时间贮存白菜。(3)图3中曲线1随温度的升高而升高,达到一定的水平后,不再升高;曲线2随温度的升高先升高后降低;曲线3随温度的升高一直升高(图中未达到最大)。根据温度对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的影响,结合曲线的变化规律,可确定曲线1、2、3分别代表真正光合速率、净光合速率和呼吸速率;25℃左右净光合速率最大,有机物积累最多,因此在温室栽培中,白天最好将温度控制在此温度附近。A点时净光合速率为正值,有有机物的积累;B点时真正光合速率与呼吸速率相等,净光合速率为0,没有有机物的积累。
[答案] (1)叶绿体类囊体薄膜上 a、c、d (2)有氧 无氧 B~C (3)2 25 有 没有
15.【答案】(1)红树莓果汁产品 CE 具有透明圈
(2)对细胞进行破碎匀浆处理,过滤取上清液,加蛋白酶抑制剂,进行电泳或用果胶类似物进行亲和层析
(3)分子本身大小、形状以及带电性质
(4)中期 中期时所有酶都与底物充分接触,化学反应速率稳定
(5)2
(6)杀死酵母菌,停止酒精发酵,同时防止发酵液中有机物的破坏和酒精的流失
【解析】(1)寻找目的菌株时,要根据它对生存环境的要求,到相应的环境中区寻找。本题中需要筛选一株分解红树莓果实中果胶酶的微生物,最佳菌体采样点应为红树莓果汁产品。该培养基为固体培养基,所以要加入凝固剂:琼脂。因为要筛选分解过胶的微生物,所以要以果胶作为唯一的碳源。因此,培养基中还需加入果胶和琼脂,而不能加入蛋白胨和牛肉膏。培养基中的刚果红可以与果胶结合生成红色复合物,但是不与果胶分解后的产物结合,接种一段时间后,如果微生物能产生分解果胶的酶,就会出现透明圈,所以选择具有透明圈的菌落。(2)从微生物中提取和分离果胶酶的基本步骤:对细胞进行破碎匀浆处理,过滤取上清液,加蛋白酶抑制剂,进行电泳或用果胶类似物进行亲和层析。(3)采用凝胶电泳分离果胶酶中不同组分,在同一电场下,由于各种酶分子带电性质的差异以及分子本身大小、形状的不同,使带电分子产生不同的迁移速度,从而实现样品中各种分子的分离。(4)在反应体系中底物足量且处于最适温度和pH条件下,测定果胶酶活性需要在反应中期进行,主要原因是前期酶和底物接触不充分,化学反应速率慢;后期由于产物增多、积累,可能会影响酶促反应的进行;中期时所有酶都与底物充分接触,化学反应速率稳定。(5)工艺中“发酵”环节所用菌株为酵母菌,图中2号试管为酵母菌在半固体培养基中培养后状态,因为酵母菌为兼性厌氧菌,在有氧的条件下大量繁殖,在无氧的条件下进行酒精发酵,所以固体培养基与空气接触的部位分布了较多酵母菌,固体培养基底部和中部无氧的环境中也有酵母菌生活。(6)工艺中“后处理”环节一个重要工序是将酒样置于87℃保温30min,目的是杀死酵母菌,停止酒精发酵;同时87℃的条件下可以防止有发酵液中机物的破坏和酒精流失(合理即可)。
广西钦州市三中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月考生物试题(解析版): 这是一份广西钦州市三中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月考生物试题(解析版),文件包含广西钦州市三中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月考生物试题原卷版docx、广西钦州市三中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月考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5页, 欢迎下载使用。
广西钦州市浦北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生物下学期3月月考试卷(Word版附解析): 这是一份广西钦州市浦北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生物下学期3月月考试卷(Word版附解析),共2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广西钦州三中2021-2022年高三上学期生物期末考试试卷: 这是一份广西钦州三中2021-2022年高三上学期生物期末考试试卷,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