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船的研究》期末复习题(附参考答案和重点实验总结)
展开一、课文内容
第1课《船的历史》
(1)不同时期、不同类型的船具有不同的特点和发展趋势。
(2)造船的技术发展推动着人类社会的 。
(3)世界上最早的船——独木舟,存在 等缺点。
第2课《用浮的材料造船》
(1) 的材料可以制作船,改变 可以改变船的载重量和稳定性。
(2) 推动了造船技术的进步。
(3)竹筏 。
第3课《用沉的材料造船》
(1) 的材料可以造船。
(2) 的橡皮泥、 的铝箔,做成船的 ,受到的 , 在水面上。
(3)船的稳定性与其 有关。改进船的形状、结构可以增加船的 。
第4课《增加船的载重量》
(1) 可以改变船的载重量,推动着船的发展。
(2)船舱中 重物有利于增加船的载重量。
(3)船的 与船只 有关,相同重量和相同大小的材料,制作的船型体积越大,船的载重量就越大。
第5课《给船装上动力》
(1)船可以通过 行进的方向。
(2) 在改变着船的动力系统,推动着船的发展。
第6课《设计我们的小船》
(1)轮船的制作需要考虑 等因素。
(2)工程设计一般会经历“ ”等过程。
第7课《制作与测试我们的小船》
设计过程:
二、典型练习
1.既可以靠人力、水力,又可以靠风力前行的船只是( )。
A.摇橹木船 B.独木舟 C.竹筏 D.帆船
2.下面四种形状的船首,在水中受到阻力最小的是( )。
A.尖形船首 B.方形船首 C.梯形船首
3.制作竹筏模型的步骤应该是( )。
A.小组讨论——画设计图——寻找材料制作
B. 寻找竹竿等材料——制作竹筏模型
C. 画设计图——制作竹筏模型
D. 寻找材料制作——小组讨论——画模型图
4.测试竹筏载重量时,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不能让水浸湿螺母
B.在竹筏一端放置螺母
C.轻轻地放置螺母
D.均匀地放置螺母
5.下列做法中能让下沉的橡皮泥浮起来的是( )。
A.切掉二分之一
B.切掉四分之一
C.做成空心的船型
D.增加橡皮泥的重量
6.用钢铁制成的轮船能浮在水面上,这是因为改变了( )。
A.钢铁的体积 B.钢铁的重量
C.钢铁的颜色 D.水的盐分
7.观察下面的铝箔船,( )的选项正确。
1 号 2 号 3号
A.1号铝箔船体积最大 B.2号铝箔船体积最大
C.3号铝箔船体积最大 D.3只铝箔船的体积一样大
8.在测试铝箔船的载重量时,重物摆放应该( )。
A.集中摆放在船的中间
B.集中摆放在船的其中一侧
C.均匀摆放在船底部的各个位置
D.随意摆放
9.原本直行的动力船模型,若将船舵向左偏转,船会( )。
A.向右转弯 B.保持直行 C.向左转弯 D.不能确定
10.关于小船的结构设计,下列思路合理的是( )。
A.左右不对称,底部狭窄、起伏
B.选择的船体材料越轻越好
C.给船安装的动力越多越好
D.左右对称,底部宽阔、平坦
附:参考答案
一、
第1课《船的历史》
(1)不同时期、不同类型的船具有不同的特点和发展趋势。
(2)造船的技术发展推动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和文明进程。
(3)世界上最早的船——独木舟,存在装载量小、不稳定、容易倾覆等缺点。
第2课《用浮的材料造船》
(1)浮的材料可以制作船,改变材料的结构可以改变船的载重量和稳定性。
(2)生产生活需求推动了造船技术的进步。
(3)竹筏体积大、载重量大、稳定。
第3课《用沉的材料造船》
(1)沉的材料可以造船。
(2)相同质量的橡皮泥、相同大小的铝箔,做成船的体积越大,受到的浮力越大,越容易浮在水面上。
(3)船的稳定性与其结构有关。改进船的形状、结构可以增加船的载重量和稳定性。
第4课《增加船的载重量》
(1)技术可以改变船的载重量,推动着船的发展。
(2)船舱中合理放置重物有利于增加船的载重量。
(3)船的载重量与船只体积大小有关,相同重量和相同大小的材料,制作的船型体积越大,船的载重量就越大。
第5课《给船装上动力》
(1)船可以通过舵来控制行进的方向。
(2)科学技术在改变着船的动力系统,推动着船的发展。
第6课《设计我们的小船》
(1)轮船的制作需要考虑船的大小、船的形状、船体材料、载重量、稳固性、动力系统等因素。
(2)工程设计一般会经历“问题—设计—制作—测试—完善”等过程。
第7课《制作与测试我们的小船》
设计过程:明确任务→制订方案→制作→测试→评估与改进
二
1.D 2.A 3.A 4.B 5.C 6.A 7.A 8.C 9.C 10.D
附:
重点实验
1.船型(船首形状)与阻力关系
2.制作小船并比较小船的载重量
实验名称
船型(船首形状)与阻力关系
实验材料
船形木块、垫片、线、浅盘
实验步骤
1.取二块一头尖一头方的木块模拟船只。
2.分别在木块一端用细线系上一个垫圈,模拟拉动船只前进。
3.比较船只在水中的前行速度。
4.对比船头形状不同时,船只所受到的阻力大小。
注意点:
1.垫圈相同。 2.起点相同。 3.距离相同。
实验现象
尖形船首木块在水中前进速度比方形船首木块在水中前进速度快。
实验结论
尖形船首更有利于减小船在水中受的阻力。
实验名称
制作小船并比较小船的载重量
实验材料
三张12×12厘米的铝箔(厚度70微米以上更易操作)、刻度尺、记号笔、水槽一个、垫圈若干
实验步骤
1.出示三张12×12厘米的铝箔等材料,布置任务:用这些材料做三个不同底面积的小船,要求能稳定地浮在水面,牢固、不散架。
2.学生小组合作完成设计方案。
3.交流汇报并说明设计理由,完善小组的设计图。
4.根据图纸制作三个小船。
注意点:
1.制作船的过程中不能裁剪铝箔,保证材料总量不变。
2.铝箔是金属,制作中小心锋利的边缘。
3.小组内分工合作,齐头并进。
4.控制好时间,时间到立即停下活动。
实验现象
不同底面积的小船,载重量不一样。
实验结论
通过计算,发现体积越大的小船,载重量越大。
小学科学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环境与我们》期末复习题(附参考答案和重点实验总结): 这是一份小学科学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环境与我们》期末复习题(附参考答案和重点实验总结),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课文内容,典型练习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小学科学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热》期末复习题(附参考答案和重点实验总结): 这是一份小学科学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热》期末复习题(附参考答案和重点实验总结),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课文内容,典型练习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小学科学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生物的多样性》期末复习题(附参考答案和重点实验总结): 这是一份小学科学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生物的多样性》期末复习题(附参考答案和重点实验总结),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课文内容,典型练习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