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教材中的十大工艺流程解读(1)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13234930/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高中化学教材中的十大工艺流程解读(1)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13234930/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高中化学教材中的十大工艺流程解读(1)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13234930/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高中化学教材中的十大工艺流程解读(1)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中化学教材中的十大工艺流程解读(1),共12页。
高中化学教材中的十大工艺流程解读1.从铝土矿中提炼铝流程Ⅰ(1)涉及反应(写出并配平化学方程式)(2)问题探讨(思考并回答问题)①步骤①加入过量盐酸后的实验操作是什么?提示:过滤。②步骤②能否用氨水代替NaOH溶液?提示:不能;原因是Al3+与过量氨水反应生成Al(OH)3沉淀,达不到分离Al3+、Fe3+的目的。③步骤③中若将CO2的量改为“少量”,得到的产物还是NaHCO3吗?提示:不是NaHCO3而是Na2CO3。 流程Ⅱ(1)涉及反应(2)问题探讨①步骤②中将盐酸改为“CO2”合适吗?为什么?提示:不合适;因为过量CO2与NaAlO2、Na2SiO3反应生成Al(OH)3和H2SiO3沉淀,达不到分离SiO2和AlO2-的目的。②步骤③中将氨水改为“NaOH溶液”合适吗?提示:不合适;因为Al(OH)3能溶于NaOH。③冶炼金属铝能否用氯化铝代替氧化铝?提示:不能;因为AlCl3属于共价化合物。2.硅的制备(1)涉及反应(2)问题探讨①步骤①中石英砂与焦炭高温下反应时为什么要隔绝空气?提示:高温下,焦炭和空气中的O2发生反应。②用石英砂和焦炭制备粗硅的反应中,焦炭的作用是什么?提示:提供能量,作还原剂。③粗硅与HCl完全反应后,经冷凝得到的SiCl4(沸点57.6 ℃)中混有少量的SiHCl3(沸点33 ℃),提纯SiCl4采用的方法是什么?提示:蒸馏。④由SiO2与C高温下反应得到的粗硅中可能含有什么杂质?提示:SiO2、C、SiC等。3.氯碱工业(1)涉及反应(2)问题探讨①食盐中含有Ca2+、Mg2+、SO42-等杂质离子,如何设计实验方案除去这些杂质离子?②工业上电解食盐水制烧碱时,食盐水为什么必须要精制?提示:精制食盐水的目的是除去食盐水中的Ca2+、Mg2+、SO42-等杂质离子,以防Mg2+与OH-结合生成Mg(OH)2堵塞隔膜电解槽中的隔膜,造成电解失败。③用惰性电极电解饱和食盐水时,为什么要用隔膜把电解槽分成阳极室、阴极室?提示:电解时,阳极产生Cl2,阴极产生H2,若无隔膜,二者混合光照时会发生爆炸,隔膜的作用是将H2和Cl2隔开,以防发生危险。④步骤③制取漂白粉时是将Cl2通入澄清石灰水中吗?提示:不是;原因是澄清石灰水中Ca(OH)2的含量低,不适合工业大量生产,应改为石灰乳。 4.工业上利用黄铁矿(FeS2)制取硫酸(1)涉及反应(2)问题探讨①煅烧黄铁矿要在沸腾炉中进行,其中矿石要粉碎,从炉底鼓入空气,炉中的粉末状固体就像沸腾的液体一样,煅烧时为什么要将矿石粉碎成粉末状?提示:增大矿石和氧气的接触面积,提高燃烧效率。②在接触室中通入过量的氧气,能否将SO2全部转化成SO3?提示:不能;原因是SO2催化氧化成SO3的反应是可逆反应。③依据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原理,增大压强对SO2催化氧化成SO3的反应是十分有利的,而工业生产上为什么不采用高压而采用常压下进行反应?提示:常压下,SO2催化氧化成SO3的转化率已经很高,增大压强,即增加了设备的投资,得不偿失。④吸收塔中发生的是SO3与水的反应,为什么吸收SO3气体时用98%的浓硫酸而不用水吸收?提示:用水吸收SO3易形成硫酸的酸雾,影响吸收效率。⑤硫酸工厂的尾气中含有大量的SO2,写出用氨水吸收SO2的化学方程式。提示:SO2+NH3·H2O=NH4HSO3,2NH3·H2O+SO2=(NH4)2SO3+H2O。 5.工业制硝酸(1)涉及反应(2)问题探讨①步骤③吸收塔中为什么NO2被水吸收过程中要补充一定量的空气?提示:因NO2与水反应生成HNO3时只有的NO2转化成HNO3,通入空气的目的是使NO2与O2作用完全转化成HNO3,方程式为4NO2+O2+2H2O=4HNO3。②工业制硝酸时,能否将工业尾气直接排入大气中?工业尾气中有害气体的主要成分是什么?提示:不能;NO和NO2。③已知:①NO+NO2+2NaOH=2NaNO2+H2O②2NO2+2NaOH=NaNO2+NaNO3+H2O硝酸工厂的尾气可用NOx(NO与NO2的混合气体)表示,用NaOH溶液可吸收尾气,为使NOx完全被NaOH溶液吸收x的取值范围是什么?如何操作才能保证NOx完全被NaOH溶液吸收?提示:1.5≤x<2;通入一定量的空气(或O2)后,再被NaOH溶液吸收。 6.工业上制纯碱(1)涉及反应(2)问题探讨①工业制纯碱时为什么先通入NH3后通入CO2?提示:NH3在水中的溶解度大,形成的NH3·H2O呈碱性,更容易吸收CO2,得到更多的NaHCO3;若先通入CO2,得到的HCO浓度小,不利于NaHCO3的生成。②工业上制备的纯碱中可能混有哪些杂质?提示:依据制备反应:NH3+H2O+CO2+NaCl=NaHCO3↓+NH4Cl可知混有的杂质为NACl和NH4Cl。③“碳酸化”后过滤获得的物质是什么?提示:NaHCO3。④过滤得到的母液为NH4Cl,加入熟石灰获得循环使用的物质是什么?提示:NH3。⑤设计实验证明纯碱产品中混有NaCl?提示:取少量样品于一试管中,加水配成溶液,加入足量硝酸酸化的AgNO3溶液,若有白色沉淀生成说明纯碱样品中混有NaCl。7.从工业废水中回收硫酸亚铁和铜的工艺流程工业废水中含有大量的FeSO4,较多的Cu2+和少量的Na+。为了减少污染并变废为宝,回收硫酸亚铁和金属铜的工艺流程如下。(1)涉及反应(2)问题探讨①步骤②中加入过量稀H2SO4的目的是什么?提示:除去Cu中残留的铁。②步骤①中如何将Fe、Cu与FeSO4溶液分离?提示:过滤。③步骤③中如何从FeSO4溶液中获得硫酸亚铁晶体?提示:将FeSO4溶液加热浓缩、冷却结晶,过滤得FeSO4·7H2O。 8.从海水中提取镁(1)涉及反应(2)问题探讨①步骤③中加热MgCl2·6H2O制取无水MgCl2时,为什么要在HCl的气流中进行?提示:防止MgCl2水解。②从海水中提取镁的工艺流程中,涉及哪些反应类型?提示:分解反应、复分解反应、氧化还原反应。③步骤④用电解法冶炼镁时,能否用MgO代替MgCl2?提示:不能;原因是MgO的熔点高,浪费能源。 9.从海水中提取溴(1)涉及反应(2)问题探讨①从海水中提取溴的工艺流程中为什么要设计两步(步骤①、④)将Br-氧化,Br2的过程?提示:将溴富集。②步骤⑤蒸馏的过程中,温度应控制在80~90℃,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不利于生产,请解释原因。提示:温度过高,大量水蒸气随溴排出,溴蒸气中水量增加,温度过低,溴不能完全蒸出,回收率低。③步骤②中用热空气吹出的溴也可以用饱和Na2CO3溶液吸收溴,写出反应过程的化学方程式。提示:Br2+H2O=HBr+HBrO,Na2CO3+2HBr=2NaBr+H2O+CO2↑。 10.海带中碘的提取(1)涉及反应:2I-+Cl2=I2+2Cl-(2)问题探讨①步骤①灼烧海带时,除需要三脚架外,还需要用到的实验仪器是________(从下列仪器中选出所需的仪器,将标号字母填写在空白处)。A.烧杯 B.坩埚 C.表面皿 D.泥三角 E.酒精灯 F.干燥器提示:B、D、E②步骤⑤的目的是从含碘苯溶液中分离出单质碘和回收苯,该步骤的实验操作名称是什么?提示:蒸馏。③步骤④中,某同学选择苯来提取碘的理由是什么?提示:苯与水互不相溶,碘在苯中的溶解度比在水中的大,苯与水溶液易分层。④设计一种检验提取碘后的水溶液中是否还含有单质碘的简单方法。提示:取少量提取碘后的水溶液于试管中,加入几滴淀粉溶液,若溶液变蓝,说明还有单质碘;若溶液不变蓝,说明溶液不含碘。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新教材2024高考化学二轮专题复习专题12化学工艺流程课件,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真题研练·析考情,核心突破·提能力,模考精练·抓落实,球形冷凝管,防暴沸,FeCl2,Fe3+水解,恒压滴液漏斗,排除空气产生的干扰,雷尼Ni堵塞导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新教材2024高考化学二轮专题复习专题11化学工艺流程课件,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真题研练·析考情,核心突破·提能力,模考精练·抓落实,Na2CrO4,Fe2O3,AlOH3,分子晶体,CH4,MgOH2,蒸发浓缩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新教材适用2024版高考化学二轮总复习第2部分新高考五大题型突破题型突破2化学工艺流程综合题突破点3工艺流程中的定量分析课件,共29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真题分点·研析,知能分点·突破,能力分点·提升,CuO,SO3,FeOH3,×10-7,2计算公式,8×10-3,Cl2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英语朗读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7f0ad84943772f8cdf3a353ba2877c5.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