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小课外文言文阅读信息卷++2022年初中语文中考备考冲刺
展开
这是一份短小课外文言文阅读信息卷++2022年初中语文中考备考冲刺,共20页。
短小课外文言文阅读信息卷
(韩)信拜礼毕,上①坐。王曰:“丞相数言将军,将军何以教寡人计策?”信谢,因问王曰:“今东乡②争权天下,岂非项王邪?”汉王曰:“然。”曰:“大王自料勇悍仁强孰与项王?”汉王默然良久,曰:“不如也。”信再拜曰:“惟信亦为大王不如也。然臣尝事之,请言项王之为人也。项王喑恶叱咤③,千人皆废,然不能任属贤将,此特④匹夫之勇耳。项王所过,无不残灭者,天下多怨,百姓不亲附,特劫于威强耳。名虽为霸,实失天下心。故曰其强易弱⑤。今大王诚能反其道:任天下武勇,何所不诛!以天下城邑封功臣,何所不服!以义兵从思东归之士,何所不散!”
(选自《史记·淮阴侯列传》,
【注释】①信:韩信,本为项羽部下,后投刘邦,经萧何推荐,刘邦拜为将。上:指刘邦。后面的项王即项羽。②乡:同“向”,东乡即向东。③喑恶叱咤:厉声怒喝的样子,形容项羽极度威严。④特:只是,不过。⑤其强易弱:他的强势容易变为弱势。
1.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含义。
(1)然不能任属贤将 任:
(2)今大王诚能反其道 诚:
2.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丞相数言将军,将军何以教寡人计策?
译文:
3.请用自己的话,概括韩信对形势的分析以及给刘邦的建议。
上梅直讲①书
苏轼
轼七八岁时,始知读书。闻今天下有欧阳公者,其为人如古孟轲、韩愈之徒。而又有梅公者,从之游,而与之上下其议论。其后益壮,始能读其文词,想见其为人,意其飘然脱去世俗之乐,而自乐其乐也。方学为对偶声律之文,求升斗之禄②,自度无以进见于诸公之间。来京师逾年,未尝窥其门。
今年春,天下之士,群至于礼部,执事③与欧阳公实亲试之。轼不自意,获在第二。既而闻之,执事爱其文,以为有孟轲之风,而欧阳公亦以他不为世俗之文也而取。是以在此,非左右为之先容④,非亲旧为之请属,而向之十余年间闻其名而不得见者,一朝为知己。退而思之,人不可以苟富贵,亦不可以徒贫贱。有大贤焉而为其徒,则亦足恃矣。苟其侥一时之幸,从车骑数十人,使闾巷小民聚观而赞叹之,亦何以易此乐也。
(节选自《苏轼文集》卷四十八,有删改)
【注释】①梅直讲:梅尧臣,北宋诗人,曾任国子监直讲。②升斗之禄:微薄的俸禄。③执事:指梅尧。臣。④容:疏通关系。
4.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
(1)自度( ) (2)而向之十余年间( )
5.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句。
人不可以苟富贵,亦不可以徒贫贱。
6.梅尧臣喜欢苏轼文章的原因是什么?结合全文来看,苏轼认为什么才是真正快乐的事情?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徐中行传
徐中行,台州临海人。始知学,闻胡瑷讲明道学,其徒转相传授①,将往从焉。至京师,首谒范纯仁,纯仁贤之,荐于司马光。光谓斯人神清气和,可与进道。会福唐刘彝赴阙②,得瑗所授经,熟读精思,攻苦食淡,夏不扇,冬不炉,夜不安枕者逾年。乃归葺小室,竟日危坐,所造诣人莫测也。父死,跣足③庐墓④,躬耕养母。推其余力,葬内外亲⑤及州里贫无后者十余丧。晚年教授学者,自洒扫应对、格物致知达于治国平天下,不失其性,不越其序而后已。
[注释]①转相传授:门生之间互相传授学业。②赴阙:入朝。③跣(xiǎn) 足:赤脚。④庐墓:在墓旁搭盖小屋,指守孝。⑤内外亲:同姓和外姓的亲戚。
(选自《宋史·徐中行传》,有改动)
7.解释句中加点的词。
(1)首谒范纯仁 谒:
(2)不越其序而后已 已:
8.翻译文中画线句。
夏不扇,冬不炉,夜不安枕者逾年。
9.结合原文分析,徐中行是一个怎样的人?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杨氏者,阉人苻承祖①姨也,家贫无产业。及承祖为太后所宠贵,亲姻皆求利润,唯杨独不欲。常谓其姊曰:“姊虽有一时之荣,不若妹有无忧之乐。”姊每遗其衣服,多不受。强与之,则云:“我夫家世贫,好衣美服则使人不安。”终不肯受。时受其衣服,多不著,密埋之。承祖每见其寒悴,深恨②其母,谓不供给之,乃启其母曰:“今承祖一身何所乏少,而使姨如是?”母具以语之,承祖乃遣人乘车往迎之。强舁③于车上,则大哭,言:“尔欲杀我也!”由是苻家内外皆号为痴姨。
(节选自《魏书》,有删改)
【注释】①苻承祖:人名。②恨:埋怨。③舁(yú):抬。
10.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1)姊虽有一时之荣( ) (2)姊每遗其衣服( )
(3)多不著( ) (4)尔欲杀我也( )
1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而”,与今“承祖一身何所乏少,而使姨如是”中“而”的意义和用法全都相同的一项是
A.云归而岩穴暝(《醉翁亭记》) B.夫环而攻之(《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C.已而之细柳军(《周亚夫军细柳》) D.人不知而不愠(《十二章》)
12.请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我夫家世贫,好衣美服则使人不安。
(2)母具以语之,承祖乃遣人乘车往迎之。
13.本文中的杨氏被人称作“痴姨”,《湖心亭看雪》中的张岱也被舟子称作“痴”,请简要分析二人的“痴”有何异同。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潍县①署中寄舍弟墨第一书
读书以过目成诵为能,最是不济事②。眼中了了,心下匆匆,方寸③无多,往来应接不暇,如看场中美色,一眼即过,与我何与也?千古过目成诵,孰有如孔子者乎?读《易》至韦编三绝④,不知翻阅过几千百遍来,微言精义⑤,愈探愈出,愈研愈入,愈往而不知其所穷。虽生知安行⑥之圣,不废困勉下学⑦之功也。东坡读书不用两遍,然其在翰林读《阿房宫赋》至四鼓,老吏苦之,坡洒然⑧不倦。岂以一过即记,遂了其事乎!惟虞世南、张睢阳、张方平,平生书不再读,迄⑨无佳文。且过辄成诵,又有无所不诵之陋。即如《史记》百三十篇中,以《项羽本纪》为最,而《项羽本纪》中,又以巨鹿之战、鸿门之宴、垓下之会为最。反覆诵观,可欣可泣,在此数段耳。若一部《史记》,篇篇都读,字字都记,岂非没分晓的钝汉!更有小说家言,各种传奇恶曲,及打油诗词,亦复寓目⑩不忘,如破烂厨柜,臭油坏酱悉贮其中,其龌龊⑪亦耐不得。
注:①潍县:今属山东省。②济事:成事。③方寸:这里指人的内心。④韦编三绝:相传孔子晚年很爱读《周易》,翻来覆去地读,使穿连《周易》竹简的皮条断了好几次。韦,熟牛皮。⑤微言义:精微的语言,深奥的道理。⑥生知安行:生下来就懂得道理,能从容不迫地行(大道)。⑦困勉下学:勤奋刻苦地学习人情事理的基本常识。⑧洒然:畅快的样子。⑨迄:最终。⑩寓目:观看,过目。⑪龌龊(wò chuò):肮脏,这里指品味低。
14.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1)虽生知安行之圣
(2)愈往而不知其所穷
(3)老吏苦之
(4)臭油坏酱悉贮其中
15.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千古过目成诵,孰有如孔子者乎?
(2)且过辄成诵,又有无所不诵之陋。
16.结合选文内容,请简要说说你所获得的有关读书的正面启示。
17.作者写这封信的目的是什么?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王俭自以博闻多识,读书过陆澄。俭集学士何宪等盛自商略,澄待俭语毕,然后谈所遗漏数百十条,皆俭所未睹,俭乃敬服。俭在尚书省,出巾箱、几案、杂服饰,令学士隶事®,事多者与之,人人各得一两物。澄后来,更出诸人所不知事,复各数条,并旧物夺将去。竟陵王子良得古器,小口方腹而底平,可容七八升,以问澄,澄曰:“此名服匿®,单于以与苏武。”子良详视器底有字,仿佛可识,如澄所言。
(节选自《南齐书·卷三十九》,有删改)
【注释】①隶事:引用典故。②服匿:盛酒器。
18.解释文中加点词的含义。
(1)皆俭所未睹 皆:
(2)单于以与苏武 以:
19.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王俭自以博闻多识,读书过陆澄。
20.请结合原文分析,陆澄的“渊博”体现在哪里。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谷那律①博洽群书,褚遂良称曰“九经库”。从太宗出猎,遇雨,因问:“油衣若何而不漏耶?”那律曰:“以瓦为之,当不漏。”上嘉其直。
智襄子②为室美,士茁③夕焉。智伯曰:“室美夫!”对曰:“美则美矣,抑臣④亦有惧也。”智伯曰:“何惧?”对曰:“臣以秉笔⑤事君。志有之曰:‘高山峻原,不生草木;松柏之地,其土不肥。’今土木胜,臣惧其不安人也。”室成,三年而智氏亡。
准⑥尝奏事殿中,语不合,帝怒起,准辄引帝衣,令帝复坐,事决乃退。上由是嘉之,曰:“朕得寇准,犹文皇之得魏征也。”
①谷那律:复姓谷那,唐朝大儒,著名学者。②智襄子:即智伯,谥号襄子,晋国的卿。③士茁:智伯的家臣。④抑臣:这里指属下。⑤秉笔:执笔,指主管记事的人。⑥准:即寇准,北宋政治家、诗人。
2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1)上嘉其直 嘉:_________ (2)智襄子为室美 为:_________
(3)志有之曰 志:_________ (4)事决乃退 决:_________
22.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美则美矣,抑臣亦有惧也。
(2)准辄引帝衣,令帝复坐。
23.结合选文,谷那律是怎样向唐太宗劝谏的?
24.阅读文章,寇准有哪些优秀品质?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沈峻,字士嵩,吴兴武康人。家世农夫,至峻好学,师事①宗人②沈麟士。昼夜自课③,时或睡寐,辄以杖自击,其笃志如此。麟士卒后,乃出都④,遍游讲肆⑤,遂博通《五经》,尤长《三礼》。初为王国中尉,稍迁侍郎,并兼国子助教。
时吏部郎陆倕与仆射徐勉书荐峻曰:“《五经》博士须换,计公家必欲详择其人。凡圣贤可讲之书,必以《周官》立义⑥,则《周官》一书,实为群经源本。然此学不传多历年世,惟助教沈峻,特精此书。比⑦日时开讲肆,群儒执经下坐,北面⑧受业,莫不叹服,人无间言⑨。弟谓宜即用此人,命其专此一学,使圣人正典,废而更兴;累世绝⑩业,传于学者。”勉从之,奏峻兼《五经》博士。于馆讲授,听者常数百人。
【注】①师事:以……为老师。②宗人:同族之人。③自课:自己督促自己完成规定的学习内容。④都:京都。⑤肆:讲堂。⑥立义:确立观点。⑦比:近来。⑧北面:尊人为师的意思。⑨间言:异议、非议。⑩绝:失传。
25.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的词语。
(1)遂博通《五经》( )
(2)勉从之( )
26.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的字与例句中加着重号的字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例:必以《周官》立义
A.以其境过清(《小石潭记》) B.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曹刿论战》)
C.以塞忠谏之路也(《出师表》) D.属予作文以记之(《岳阳楼记》)
27.翻译下面的句子。
弟谓宜即用此人,命其专此一学,使圣人正典废而更兴;累世绝业,传于学者。
28.请用自己的话说说沈峻“笃志”的具体表现。
29.陆倕为什么向徐勉推荐沈峻担任五经傅士?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自汝行之后,恨恨不乐①,何哉?我实老矣,所恃汝等也,皆不在目前,意遑遑②也。人之居世,忽去便过。日月可爱也!故禹③不爱尺璧而爱寸阴。时过不可还,若年大不可少也。欲汝早④之,未必读书,并学作人。汝今逾⑤郡县,越山河,离兄弟,去妻子者,欲令见举动之宜,效高人远节,闻一得三,志在“善人”。左右⑥不可不慎善否之要在此际也。行止与人,务在饶⑦之。言思乃出,行详乃动,违斯败矣。父欲令子善,唯不能杀身⑧,其余无惜也。
(王修《诫子书》)
①恨恨不乐:闷闷不乐。②遑遑:匆忙不安定的样子。③禹:大禹。④早:早有作为。⑤逾:越过,远离。⑥左右:时时,常常。⑦饶:宽恕,宽容。⑧杀身:牺牲自己生命。
30.用“/”为文中画线句子断句。(限断两处)
左 右 不 可 不 慎 善 否 之 要 在 此 际 也。
3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的词语。
(1)故禹不爱尺璧而爱寸阴 故:____________________
(2)去妻子者 去:____________________
(3)父欲令子善 欲:____________________
32.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词语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行止与人 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B.皆不在目前 皆出酒食
C.效高人远节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
D.其余无惜也 余立侍左右
3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时过不可还,若年大不可少也。
(2)言思乃出,行详乃动,违斯败矣。
34.文中哪些观点值得我们借鉴?请做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下列小题。
张嘉贞落魄有大志,亦不自异,亦不下人①,自平乡尉免归乡里,布衣环堵②之中,萧然自得。时人莫之知也。张循宪以御史出,还次蒲州驿。循宪方复命,使务有不决者,意颇病之,问驿吏曰:“此有好客乎?”驿吏白以嘉贞循宪召与相见,咨以其事积时凝滞者③,嘉贞随机应之,莫不豁然。及命表④,又出意外。他日,则天以问循宪,具以实对,因请以己官让之,则天曰:“卿能举贤,美矣,联岂可无一官自进贤耶?”乃召见内殿,隔帘与语,嘉贞仪貌甚伟,神采俊杰,则天甚异之。翌日,拜监察御史。
(节选自《大唐新语》)
【注释】①下人:下于人,在别人之下。②环堵:四围墙,常形容居屋狭小简陋。③积时凝滞者:长期积累下来的难以解决的问题。④命表:命,指派,差遣;表,写奏章。
35.解释文中加点的词的含义。
(1)咨以其事积时凝滞者 咨:______
(2)则天甚异之 异:______
36.请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张循宪以御史出,还次蒲州驿。
37.请用自己的话简要概括张嘉贞的形象特点。
1.(1)任:任用 (2)诚:果真
2.丞相多次向我谈到将军,将军用什么样的计策指教我呢?
3.(1)首先确定项羽是刘邦争夺天下的对手,而项羽在多个方面强于刘邦。(2)详细分析项羽的弱点(残暴、不能任人、天下多怨)。(3)希望刘邦反项羽之道而行,必能胜之。(意近即可)
【解析】
1.
本题考查重点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解释词语要注意理解文言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用法,如通假字、词性活用、古今异义等现象。
(1)句意:但不能放手任用有才能的将领。任:任用。
(2)句意:如今大王果真能够与他反其道而行。诚:果真。
2.
本题考查文言句子翻译。翻译时要做到“信、达、雅”,注意重点字词。重点字词有:
数,多次;言,说、谈及;何,什么。
3.
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概括。
由“因问王曰:‘今东乡争权天下,岂非项王邪?’汉王曰:‘然。’”可知,首先韩信从刘邦口中确定项羽是刘邦争夺天下的对手。由“曰:‘大王自料勇悍仁强孰与项王?’汉王默然良久,曰:‘不如也’”可知,接着,韩信询问刘邦,确认项羽在多个方面强于刘邦。由“项王喑恶叱咤,千人皆废,然不能任属贤将,此特匹夫之勇耳。项王所过,无不残灭者,天下多怨,百姓不亲附,特劫于威强耳。名虽为霸,实失天下心。故曰其强易弱”可知,韩信接着又分析项羽残暴、不能任人、天下多怨等缺点,认为项羽的优势很容易转化为劣势。由“今大王诚能反其道:任天下武勇,何所不诛!以天下城邑封功臣,何所不服!以义兵从思东归之士,何所不散”可知,最后韩信希望刘邦反项羽之道而行,那么必胜无疑。据此回答即可。
参考译文:
任命韩信的仪式结束后,汉王就座。汉王说:“丞相多次称道将军,将军用什么计策指教我呢?”韩信谦让了一番,乘机问汉王说:“如今向东争夺天下,难道敌人不是项王吗?”汉王说:“是。”韩信说:“大王自己估计在勇敢、强悍、仁厚、兵力强大方面与项王相比,谁强?”汉王沉默了好长时间,说:“我不如项王。”韩信拜了两拜说:“我也认为大王比不上他呀。然而,我曾经侍奉过他,请让我说说项王的为人吧。项王恼怒咆哮时,吓得千百人不敢稍动,但不能放手任用有才能的将领,这只不过是匹夫之勇罢了。项王军队所经过的地方,没有不横遭摧残毁灭的,天下的人大都怨恨,百姓不愿归附,只不过迫于威势,勉强服从罢了。虽然名义上是霸主,实际上却失去了天下的民心。所以说他的优势很容易转化为劣势。如今大王果真能够与他反其道而行:任用天下英勇善战的人才,有什么不可以被消灭的呢?如今大王果真能够与他反其道而行:任用天下英勇善战的人才,有什么不可以被诛灭的呢?用天下的城邑分封给有功之臣,有什么人不心服口服呢!以正义之师,顺从将士东归的心愿,有什么样的敌人不能击溃呢!”
4. 估计,估量 从前
5.人不能够苟且地贪图富贵,也不能无所作为地过贫贱的日子。
6.因为苏轼文“有孟轲之风”。苏轼认为能够结交像欧阳修、梅尧臣这样的大贤人,并有机会像他们学习,成为他们的学生,这才是真正值得快乐的事。
【解析】
4.
本题考查重点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解释词语要注意理解文言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用法,如通假字、词性活用、古今异义等现象。
(1)句意:自己估量。度:估量。
(2)句意:从前十多年里。向:往昔,从前。
5.
考查学生对文言文句子的翻译能力。文言文的翻译一般有直译和意译两种方法,具体到某一句子时要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特殊句式等情况。翻译文言语句要抓住句子中的关键词汇,运用“增、删、调、换、留”等译文的基本方法,做到译句文从字顺,符合现代汉语语法规范,句意尽量达到完美。注意重点词的解释:苟富贵,苟且地享受富贵。亦,也。徒贫贱,无所作为地过贫贱生活。
6.
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能力。疏通文意,了解主要内容,抓住关键语句分析。从文中“执事爱其文,以为有孟轲之风”可以看出,梅尧臣喜欢苏轼的文章的原因是:苏轼文“有孟轲之风”。
第二问,根据“其后益壮,始能读其文词,想见其为人,意其飘然脱去世俗之乐,而自乐其乐也”分析,苏轼在早年就仰慕欧、梅之风采,苦于不得见,“向之十余年间闻其名而不得见者,一朝为知己”分析,久闻其名,仰慕已久的大贤人,一下子竟成为知己,心中自然很快乐;结合“有大贤焉而为其徒,则亦足恃矣”分析,与大贤成为知己,并且能做他们的学生,有机会向他们学习,这是值得真正快乐的事。据此分析即可。
参考译文:
我七八岁的时候,才知道读书。听说如今天下有一位欧阳公,他的为人就像古代孟轲、韩愈一类人;又有一位梅公,跟随欧阳公交游,并且和他共同议论文章。从那时起,我日益成长,才能够读先生们的文章词赋,想象出先生们的为人,领会到先生们潇洒地摆脱世俗的快乐,而陶醉在自己的快乐之中。因为我当时刚刚学做诗赋骈文,想求得微薄的俸禄,自己估量没有什么才能可以进见诸位先生,所以来到京城一年多,不曾登门求教。
今年春天,天下的读书人聚集在礼部,先生和欧阳公亲自考查我们。我没有想到自己,竟得了第二名。后来听说,先生喜欢我的文章,认为有孟轲的风格,而欧阳公也因为我能不作世俗的文章而录取我,因此我能留在及第的行列里,不是左右亲近的人先替我推荐,不是亲戚朋友为我请求嘱托,从前十多年里听到名声却不能进见的人,一下子竟成为知己。退下来思考这件事,觉得人不能够苟且追求富贵,也不能够空守着贫贱,有大贤人而能成为他的学生,那也很值得自负了。如果凭一时的侥幸而得意,带着成队的车马和几十个随从,使里巷的小百姓围着观看并且赞叹他,又怎么能代替这种快乐啊!
7.(1)拜见,拜访(2)停止
8.(徐中行)夏天不摇扇取凉,冬天不生炉取暖,夜晚(也因苦读)难以安眠,就这样过了一年多。
9.“拜谒名士”说明徐中行虚心求教;“熟读精思,攻苦食淡,夏不扇,冬不炉,夜不安枕者逾年”表明徐中行刻苦勤奋;“父死,跣足庐墓,躬耕养母”说明他孝顺父母;“推其余力,葬内外亲及州里贫无后者十余丧”表明徐中行乐于助人。
【解析】
7.
本题考查重点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理解文言词语的含义要注意其特殊用法,如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和古今异义词等。
(1)“首谒范纯仁”的句意是:首先拜访范纯仁。谒:拜见,拜访。
(2)“不越其序而后已”的句意是:不越过学的次第,如此这般方才罢手。已:停止。
8.
本题考查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尤其要注意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通假字等特殊的文言现象,重点实词必须翻译到位。同时,还要注意查看有无特殊句式。在此题中,要注意“扇(扇扇子)、炉(生炉火)、逾(超过,越过)年”的意思,必须翻译出来。
9.
考查对人物形象的分析。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结合人物的言行举止和具体的事件分析概括作答。从“始知学,闻胡瑷讲明道学,其徒转相传授,将往从焉”可以看出徐中行是个好学、虚心求教之人;从“得瑗所授经,熟读精思,攻苦食淡,夏不扇,冬不炉,夜不安枕者逾年” 可以看出徐中行是个勤奋刻苦学习之人;从“父死,跣足庐墓,躬耕养母”可以看出徐中行是个讲求孝心之人;从“推其余力,葬内外亲及州里贫无后者十余丧”可以看出徐中行是个善良、乐于助人之人。据此概括作答。
参考译文:
徐中行是台州临海人。他刚刚通晓儒学,就听说世居陕西路安定堡的胡瑗将理学讲得非常透彻,他的门生之间互相传授学业(先入学的学生直接和老师学习,然后辅导后入学的学生),将要去跟从胡瑗学习。到了京城,首先拜访范纯仁,范纯仁认为他很贤能,就向司马光推荐了他,司马光认为这个人心神清朗,态度和蔼,可以和他一起进修道业。恰逢福唐(今福州市)人刘彝入朝,(徐中行)(从他那里)得到了胡瑗所传授的经义,反复诵读,深入思考,勤苦自励,一心向学(致力于勤苦之事,食用无味之物),夏天不摇扇取凉,冬天不生炉取暖,夜晚(也困苦读)难以安眠,就这样过了一年多。于是回乡修理小屋,整天端坐,所达到的境地没有人能够揣测。父亲死后,他赤着脚在墓旁搭盖小屋(居住守护),亲自耕种抚养母亲。(就着)剩余的力量推广施行(这样的行为),安葬了十多个同姓和外姓的亲戚以及乡里(古代二千五百家为州,二十五家为里)贫苦没有后代的死者。晚年他教导学生,从洒水扫地、应酬答对,以及研究事理、荻取知识,以至于治理国家、平定天下,(都要求)不失去人的本性,不越过学的次第,如此这般方才罢手。
10. 虽然 赠送
穿 想要
11.D
12.(1)我夫家世代贫穷,美好漂亮的衣服,反倒使人心中感到不安。
(2)母亲把一切都详细地告诉了他。于是待承祖就派遣人乘坐马车前往迎接杨氏。
13.①异:杨氏是不慕浮华名利,痴迷于无忧无虑的生活;张岱是则是超凡脱俗、孤高自赏,痴迷于山水之乐、脱俗雅趣。②同:他们都执着于自己的精神追求,不被他人理解。
【解析】
10.
本题考查重点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解释词语要注意理解文言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用法,如通假字、词性活用、古今异义等现象。
①句意为:姐姐虽然得到暂时的荣耀。虽:虽然。
②句意为:姐姐常赠送她衣服。遗:赠送。
③句意为:大都不穿。著:穿。
④句意为:你们这是想要杀我呀!欲:想要。
11.
例句句意:现在我自己什么都不缺,却让姨母如此(贫寒)?而:连词,表示转折,但是、却;
A.句意:烟云聚拢来,山谷就显得昏暗了。而:表示顺承关系;
B.句意:包围起来攻打它。而:表示修饰;
C.句意:不久文帝到达细柳军营。而:词缀;
D.句意:人家不了解我,我却不恼怒。而:表转折,但是、却;
故选D。
12.
本题考查学生对句子翻译能力。我们在翻译句子时要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特殊句式等情况,如遇倒装句就要按现代语序疏通,如遇省略句翻译时就要把省略的成分补充完整。重点词有:
(1)世:世代;好衣美服:美好漂亮的衣服;不安:心中感到不安;
(2)具:详细;语:告诉;乃:于是;遣:派遣。
13.
本题考查内容理解和分析。
从《湖心亭看雪》中的“是日更定矣,余孥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可知,作者特地选择大雪三日后的夜晚去湖心亭观雪,故作者痴的是湖心亭的雪;结合“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可知,这处从雪后之景起笔,宁静、空明的景致传达出清凉、孤寂的意绪,故作者痴的是天人合一的山水之乐,痴迷于世俗之外的雅情雅致,茫茫天地中能如作者来观雪的人极少,只有两人,表现作者超凡脱俗的行为和孤高自赏的情怀;
本文中的“痴姨”的“我夫家世贫,好衣美服则使人不安”表现了她对自己生活方式和精神世界的坚持;“由是苻家内外皆号为痴姨”表现了家人对她言行的不理解;
由此可见,张岱和“痴姨”都执着于自己的精神追求,不被他人理解。不同之处在于,杨氏是不慕名利,痴迷于无忧无虑的生活;张岱是则是超凡脱俗、孤高自赏,痴迷于山水之乐、脱俗雅趣。
参考译文:
杨氏,是太监苻承祖的姨母,家中贫穷没有财产和产业。等到苻承祖被太后所宠幸而显贵时,亲戚都来谋求利益,唯独杨氏不想(这样)。(杨氏)经常对她的姐姐说:“姐姐虽然得到暂时的荣耀,不如妹妹我有无忧无虑的快乐。”(她的)姐姐常赠送她衣服,(杨氏)大多不接受。强迫着给她,(杨氏)就说:“我夫家世代贫穷,美好漂亮的衣服,反倒使人心中感到不安。”始终不肯接受。有时接受了姐姐给的衣服,大都不穿,隐秘地掩埋起来。苻承祖每次看到她寒微低贱,总是深深地埋怨母亲,说她不供给姨娘(食用),于是他禀告母亲说:“现在我自己什么都不缺,却让姨母如此(贫寒)?”母亲把一切都详细地告诉了他。于是待承祖就派遣人乘坐马车前往迎接杨氏。(把她)强行抬到车上,(杨氏)就大哭大闹,说:“你们这是想要杀我呀!”从此苻家内外都把她叫作痴姨。
14.(1)即使 (2)穷尽 (3)认为……辛苦 (4)都,全
15.(1)自古以来看一遍就能背诵(的人),有谁(能)比得上孔子呢?
(2)况且看一遍就能背诵,又有什么都背诵的坏处。
16.读书必须反复深入钻研。
17.告诫弟弟读书不能过目成诵的道理。
【解析】
14.
本题考查重点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解释词语要注意理解文言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用法,如通假字、词性活用、古今异义等现象。
(1)句意:即使生下来就懂得道理,能从容不迫地行(大道)的圣人。虽:即使。
(2)句意:越是深入钻研就越是不知道它的尽头。穷:穷尽。
(3)句意:掌管翰林院的老官吏觉得他读得辛苦。苦:认为……辛苦。
(4)句意:发臭的油、腐坏的酱全都贮藏在里面。悉:都,全。
15.
本题考查学生对句子翻译能力。翻译的要求是做到“信、达、雅”,翻译的方法是“增、删、调、换、补、移”,我们在翻译句子时要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特殊句式等情况,如遇倒装句就要按现代语序疏通,如遇省略句翻译时就要把省略的成分补充完整。重点词有:
(1)千古:自古以来;孰:谁;者:……的人;
(2)辄:就;陋:坏处。
16.
本题考查文章的阅读启示。
作者提出“读书以过目成诵为能,最是不济事”,直接点明读书仅以过目成诵为能是最不中用的,竖起批驳的靶子,表明了鲜明的态度。作者反对“过目成诵”,主张读书应深入研究。然后先是指出匆匆而读,其实什么收获也没有,接着又以孔子、苏东坡、虞世南等人为事实论据,从正反两面进行对比论证,强调只有深入研读才能真正读懂书中真谛的道理。接下来,作者反对“无所不诵”,主张读书应选择精华。先是指出“无所不诵”是“过目成诵”的另一弊端,然后以读《史记》为例从正面论证,阐明“反复诵观”精彩内容的必要性。又以“小说家言”等例,“破烂橱柜”为喻,从反面论证了读书应该有所选择,取其精华,令读者的认识又深一层。由此可见,作者反对“以过目成诵为能”的读书态度,认为读书要做到以下两点:对书的微言精义要深入研读,反复诵读精华部分。
17.
本题考查分析作者写作目的。
根据题目《潍县署中寄舍弟墨第一书》可知这是作者写给弟弟的一封信。书信开宗明,“读书以过目成诵为能,最是不济事”,亮出了读书过目成诵是最不济事的观点,然后通过举古人读书的例子,从正反两方面对此进行了论证。因此作者写此信的目的,是为了告诫弟弟读书不能为过目成诵为目的,而是要对好书反复阅读,认真钻研,方能有所收获。
参考译文
读书把看了一遍便能背诵作为值得肯定的才能,(其实)是最不能成事的。眼里看得清楚,心里匆匆而过,(其实)留在心中的并不多,(这样)看来看去眼睛根本应付不过来,就像看歌舞场中的美女,看上一眼就过去了,和我(又)有什么相关呢?自古以来过目成诵的人,有谁(能)比得上孔子呢?孔子研读《周易》,(翻来覆去地读),使穿连《周易》竹简的皮条都断了好几次,不知道他翻阅过几千几百遍了,精微的语言,深刻的道理,越探索越明白,越钻研越深入,越是深入钻研就越是不知道它的尽头。即使生下来就懂得道理,能从容不迫地行(大道)的圣人,也不会停止刻苦勤奋地学习人情事理的功夫。苏东坡读书不需要读第二遍,然而他在翰林院时读《阿房宫赋》直到四更天,掌管翰林院的老官吏觉得他读得辛苦,可苏东坡却十分畅快,毫无倦意。怎么能因为看一遍就能记诵,便丢下书本,草草结束学习呢!只有虞世南、张睢阳、张方平,一生读书从不读第二遍,但他们始终也没有写出好文章。况且看一遍就能背诵,又有什么都背诵的弊端。就像《史记》一百三十篇中,我认为《项羽本纪》是最好的,而《项羽本纪》中,我又认为巨鹿之战、鸿门之宴、垓下之会这几个片断是最好的。反复诵读观赏,值得欣喜、值得悲泣的内容,只在这几个片段罢了。如果一部《史记》,篇篇都读,字字都记,岂不成了不懂道理的愚钝之人!还有小说家的作品,各种品味低俗的戏曲,以及打油诗词,也都过目不忘,这样的人就像一个破烂的橱柜子,发臭的油、腐坏的酱全都贮藏在里面,他的品位低俗也是让人难以忍受的!
18.(1)全,都 (2)把
19.王俭自认为博闻多识,读书超过陆澄。
20.示例:陆澄补充谈论了数百十条策略,都是王俭没有见识过的;能说出许多别人所不知道的典故;能够识别古器并说出其来历。
【解析】
18.
本题考查对文言实词的理解能力。平时注意多积累归纳,加强对文言文中重点实词、重点虚词、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通假字等现象的理解与识记,并学会迁移运用。做题时要结合语境,认真分析,确认词义。
(1)皆俭所未睹。句意是:都是王俭没有见识过的。皆:全,都。
(2)单于以与苏武。句意是:单于把它送给苏武。以:把。
19.
本题主要考查点是对句子翻译。翻译的要求是做到“信、达、雅”,翻译的方法是“增、删、调、换”,具体到某一句子时要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特殊句式等情况,如遇倒装句就要按现代语序疏通,如遇省略句翻译时就要把省略的成分补充完整。翻译时要注意下列词语的意思:
自,自己;以,认为;过,超过。
20.
本题考查对内容的分析与理解。
由“澄待俭语毕,然后谈所遗漏数百十条,皆俭所未睹”分析,陆澄补充谈论了数百十条策略,都是王俭没有见识过的;由“澄后来,更出诸人所不知事”分析,陆澄能说出许多别人所不知道的典故;由“此名服匿,单于以与苏武”分析,陆澄能够识别古器并说出其来历。
参考译文:
王俭自认为博闻多识,读书超过陆澄。王俭召集学士何宪等人盛大热烈地研讨问题,陆澄等王俭说完,然后谈到王俭所遗漏的材料数百十条,都是王俭没有见识过的。王俭于是叹服了。王俭在尚书省拿出巾箱、几案以及各色衣服饰物,让学士引用典故,引用的多的就奉送物品,人人都得到一两件。陆澄后来,又举出了诸人所不知道的典故,而且又多出几条,把原来所有的物品都拿了去。竟陵王萧子良获得一个古器,小口方腹平底,容量有七八升,来问陆澄。陆澄说:“这个名叫服匿,单于把它送给苏武。”萧子良仔细看器物底部有字,大略可以认出来,正如陆澄所说。
21. 赞美,赞许 修筑,修建 记载 决断,决定
22.(1)华美是华美,(但是)属下也有些担心。
(2)寇准就拽住皇帝的衣服,让皇帝又坐下。
23.当唐太宗问他:“油布衣要如何做才能不漏雨呢?”谷那律故意说:“要是用瓦片来做,一定不会漏雨。”以此来警醒唐太宗不要过多狩猎,应该勤于政事。
24.为人耿直,敢于向皇帝进谏。(意思对即可)
【解析】
21.
本题考查重点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解释词语要注意理解文言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用法,如通假字、词性活用、古今异义等现象。
(1)句意为:皇帝赞美他的正直。嘉:赞美,赞许。
(2)句意为:智襄子建造的房屋很华美。为:修筑,修建。
(3)句意为:传记上有句话说。志:记载。
(4)句意为:决定好政事再退朝。决:决断,决定。
22.
本题考查的是理解并翻译句子的能力。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思考命题者可能确定的赋分点。此句中重点的词有:
(1)则,是;惧,担心。
(2)辄,就;令,让。
23.
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第一段“从太宗出猎,遇雨,因问:‘油衣若何而不漏耶?’那律曰:‘以瓦为之,当不漏。’”讲述了他跟随李世民外出打猎,在途中突然遇到大雨,李世民身上的油衣(雨衣)也开始被渗透。这时候,李世民回过头去问他:“油衣要怎样做才能不漏?”谷那律很快就回答到:“要是用瓦片来做,那一定就不会漏了!”李世民当时一愣,但他很快就意识到了谷那律这句话的真正含义,谷那律是在通过这种方式劝阻他不要过多的游猎,应以国事为重,勤于政事。这是一种委婉劝谏的方式。
24.
本题考查分析人物形象。“准尝奏事殿中,语不合,帝怒起,准辄引帝衣,令帝复坐,事决乃退”意思是:寇准曾在殿中上奏言事,跟太宗的意图不合,太宗发怒起身准备回宫,寇准就拉住太宗的衣服,请太宗再坐下,决定好政事再退朝。可见他为人耿直,敢于向皇帝进谏,不惜触怒皇帝。
参考译文:
谷那律博览群书,褚遂良称其为“九经库”。一次,他跟随太宗皇帝外出打猎,在途中突然遇到大雨,皇帝回过头去问他:“油衣要怎样做才能不漏?”谷那律很快就回答到:“要是用瓦片来做,那一定就不会漏了!”皇帝赞美他的正直。
智襄子建造的房屋很华美,晚上士茁到襄子那里。智伯说:“我的居室多美啊!”士茁回答说:“美是美极了,但是我也有点担忧。”智伯说:“有什么可担忧的呢?”士茁回答道:“我以掌管文笔来事奉您。传记上有句话说:‘极高的山和陡峭的峻岭,不生长草木。松柏下面的土地,土质不肥。’现在您大兴土木,把房子建造得太华丽了,我担心它会使人无法安宁啊。”果然,房屋建成三年后,智氏就灭亡了。
寇准曾在殿中上奏言事,跟太宗的意图不合,太宗发怒起身准备回宫,寇准就拉住太宗的衣服,请太宗再坐下,决定好政事再退朝。太宗由此嘉奖他,并说:“我得寇准,好像文皇得魏征一样。”
25. 通晓 听从
26.B
27.我认为应当马上启用这样的人,命他专攻一门学问,使圣人的正宗典籍在废弃后重新兴盛,多年失传的学问,能传授给学者。
28.昼夜给自己规定任务,读书有时打瞌睡就用木杖捶打自己。
29.《五经》博士需要调换;《周官》是各种经书的源头和基础,只有沈峻精通;群儒非常佩服沈峻。
【解析】
25.
本题考查重点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解释词语要注意理解文言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用法,如通假字、词性活用、古今异义等现象。
(1)句意:于是通晓《五经》。通:通晓;
(2)句意:徐勉听从了(陆倕的)建议。从:听从。
26.
例句句意:必须根据《周官》确立观点。以:根据;
A.句意:因为这里的环境太凄清。以:因为;
B.句意:大大小小的案件,即使不能一一明察,也要根据实情去处理。以:根据;
C.句意:以致堵塞忠言进谏的道路。以:以致;
D.句意:嘱托我写一篇文章来记述这件事情。以:来;
故选B。
27.
本题考查学生对句子翻译能力。我们在翻译句子时要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特殊句式等情况,如遇倒装句就要按现代语序疏通,如遇省略句翻译时就要把省略的成分补充完整。
重点词有:谓,认为;宜,应当;即,立即、马上;专,专攻、专门研究;学,学问;废,废弃;更,重新;兴,兴盛;累世,多年;传,传授。
28.
本题考查文言文内容理解。
第一段“其笃志如此”中的“此”为代词,指代的内容在前文,根据“昼夜自课,时或睡寐,辄以杖自击”可知沈峻“笃志”的具体表现是:昼夜给自己规定任务,读书有时打瞌睡就用木杖捶打自己。
29.
本题考查文言文内容理解。
文章第二段主要写了陆倕推荐的沈峻原因;根据“《五经》博士须换”可知,《五经》博士需要调换;根据“凡圣贤可讲之书,必以《周官》立义,则《周官》一书,实为群经源本。然此学不传多历年世,惟助教沈峻,特精此书”可知,《周官》这部书是各种经书的源头和基础,但是这本书已经多代不在传授,只有沈峻精通此书;根据“比日时开讲肆,群儒执经下坐,北面受业,莫不叹服,人无间言”可知,群儒叹服沈峻的才学。据此回答即可。
参考译文:
沈峻,字士嵩,吴兴武康人。家中世代是农夫,到沈峻时,他爱好学习,以同宗人沈麟士为师。昼夜都给自已规定任务读书,有时打瞌睡,就用木杖击打自己,他专心一意到了这样的地步。沈麟士死后,(沈峻)才离开京城,遍游各处讲堂,于是通晓《五经》,尤其精通《三礼》。(沈峻)最初任王国中尉,逐渐升迁为侍郎,并兼国子助教。
当时吏部郎陆倕给仆射徐勉写信推荐沈峻说:“《五经》博士庾季达必须调换,考虑到朝廷一定想要仔细挑选适当的人才替代。只要是可以研读的圣贤之书,必须依据《周官》确立观点,那么《周官》这部书,实在是各种经书的源头和基础。(但)这部书的学问,已有很多代不相传授。只有助教沈峻,特别精通《周官》这部书。近来时常开馆讲学,许多儒生都带着经书坐在他的讲坛下,拜他为师,听他讲授,(这些人)没有一个不叹服,人人都没有异议。我认为应当马上起用这样的人,命他专攻这一门学问,使圣人的正宗典籍,在被废弃之后重新被重视;多年失传的学问,能传授给学者。”徐勉听从了陆倕的建议,上奏章举荐沈峻兼任《五经》博士。(沈峻)在学馆中讲授,听讲的学生常常达到数百人。
30.左右不可不慎/善否之要/在此际也。
31. 因此,所以 离开 想要
32.B
33.(1)时间一过就不会回来,如同年纪大了不能变为少年一样。
(2)说话要经过思考才出口,行事要经过周密考查才能做,违背这些就会失败。
34.示例一:要珍惜光阴。因为时间难得,失了就不可复得,正如人的年纪大了不能再变年轻一样。所以中国有“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的古训。
示例二:要向善、要会做人,像其中“欲令见举动之宜,效高人远节”,“言思乃出,行说乃动”等等,正是如何做人的道理,且二者不可偏废。无论时代如何发展,好好学习、德才兼备、求真向善都是我们追求的终极目标。
【解析】
30.
考查断句。句意为:你时时不可不慎重啊!善与不善的关键,就在这里了。“左右不可不慎”省略了主语“汝”,“在此际也”的主语是“善否之要”。
故断句为:左右不可不慎/善否之要/在此际也。
31.
本题考查重点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解释词语要注意理解文言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用法,如通假字、词性活用、古今异义等现象。
(1)句意:所以大禹不爱直径一尺的玉璧而爱很短的光阴。故,因此,所以。
(2)句意:离开妻子和孩子。去,离开。
(3)句意:父亲想使儿子成材、向善。欲,想要。
32.
本题考查一词多义。
A.介词,介绍动作行为所涉及的对方\助词,表示疑问、反诘或感叹;
B.副词,全、都\副词,全、都;
C.动词,模仿、效法\名词,任务;
D.形容词,多余的\代词,我;
故选B。
33.
本题考查文言翻译。要求:完整,流畅,准确。注意:(1)还,回来;若,如同,好像;(2)乃,才;详,周密;斯,这。
34.
考查文章主旨。
根据选段中的“人之居世,忽去便过。日月可爱也”可得:要珍惜光阴。因为“时过不可还,若年大不可少也”,时间一过就不会回来,如同年纪大了不能变为少年一样。所以大禹才会“不爱尺璧而爱寸阴”。
根据选段中的“欲令见举动之宜,效高人远节,闻一得三,志在‘善人’”可得:要向善、要会做人。“言思乃出,行详乃动”,说话要经过思考才出口,行事要经过周密考查才能做,说话做事都要合情合理。
第一点强调的是要珍惜时间努力学习。后者强调的是个人的品德修养。二者同等重要。无论身处什么样的社会,我们都应努力学习,重视个人品德,求真向善,做一个德才兼备的人。
参考译文:
自从你走了以后,我闷闷不乐,为什么呢?因为我确实老了,所依靠的就是你们了,但都不在跟前,使我很不安。人生在世,很容易过去。所以时间非常宝贵。所以大禹不爱直径一尺的玉璧而爱很短的光阴,是因为时间一过就不会回来,如同年纪大了不能变为少年一样。盼望你早有作为,不光是要读好书,并且要学做人。你如今离乡背井,跋山涉水,离别弟弟,抛妻离子,是想看到你会做人行事,学习高士的远大节操,听到一就能得到三,立志做一个有道德的人。你时时不可不慎重啊!善与不善的关键,就在这里了。你的行为举止,对于别人,总要宽容为好。说话要经过思考才出口,行事要经过周密考查才能做,说话做事都要合情合理,违背这些就会失败。父亲想使儿子成材、向善,除了不能牺牲自己生命以外,其余都在所不惜。
35. (1)咨询,询问 (2)对……感到惊异
36.张循宪先借御史的身份出巡,回来时住在蒲州驿站。
37.胸怀大志,安贫乐道,才能超群(才能卓异)。
【解析】
35.试题分析:理解常见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理解文言词语的含义要注意其特殊用法,如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和古今异义词等;平时要多积累文言词汇,要能结合具体语境,弄清句子的意思来辨析推断,揣摩其意思。比如本题中的“咨”是“咨询,询问”;“异”是意动用法,意思是“对……感到惊异”。
36.试题分析:此题考查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要求学生在平时的学习注重积累,尤其是重点篇目,要做到熟记。尤其要注意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通假字等特殊的文言现象,重点实词必须翻译到位。同时,还要注意查看有无特殊句式。在此题中,要注意“以(凭借)、出(出巡)、次(停驻)”的意思,必须翻译出来。
37.试题分析:考查对人物形象的分析。作答时,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抓住刻画人物的各种描写手法来分析;从叙写的事件上来分析;注意对人物的介绍和评价。从“落魄有大志,亦不自异,亦不下人”可以看出张嘉贞胸怀大志,不卑不亢;从“布衣环堵之中,萧然自得”表现了他安贫乐道的生活态度;从“嘉贞随机应之,莫不豁然。及命表,又出意外”可以看出他才能超群。据此可概括作答。
在文言文翻译过程中,必须遵循“字字有着落,直译、意译相结合,以直译为主”的原则。翻译文言语句要抓住句子中的关键词汇,运用“增、删、调、换、留”等译文的基本方法,做到译句文从字顺,符合现代汉语语法规范,句意尽量达到完美。
参考译文:
张嘉贞潦倒失意而胸怀大志,既不自认为与众不同,也不自卑于人,从平乡尉任上免官归乡,身着粗布衣衫住在四围土墙的屋子中,凄清冷落而怡然自得。当时人们并没有谁了解他。张循宪凭御史身份出巡,回来时住蒲州驿站。循宪正要回报情况,出使的事情还有没有解决的,心中很是忧虑。就问驿站的小吏:“这里有好的客人吗?”小吏把张嘉贞告诉了他。张循宪叫来张嘉贞和他相见,拿那些经过长时间没有解决的事情询问,张嘉贞根据情况灵活应答,没有什么事情不通达。等到让张嘉贞写奏章,(那文辞条理)更是出乎意料。他日,武则天拿这件事询问张循宪,他全按实情回答,于是请求把自己的官位让给嘉贞。武则天说:“你能举荐贤能,是好事啊,我难道没有一个官位自己进用贤人吗?”于是在内殿召见嘉贞,隔着帘子与他谈话,嘉贞容貌高大英俊,神采出众,武则天认为他很是与众不同。第二天,嘉贞被授官为监察御史。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语文]课外短小语文言文专项练~2024年初中语文中考复习备考(有答案),共16页。
这是一份字音单选信息卷+2022年初中语文中考备考冲刺(二),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字音单选信息卷2022年初中语文中考备考冲刺(二),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