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合肥市2022年中考二模化学试题及答案
展开中考二模化学试题
一、单选题
1.物质性质决定用途,下列利用物质的化学性质的是( )
A.干冰用于人工降雨 B.焊锡用于金属焊接
C.小苏打用于烘制糕点 D.食盐用于道路融雪
2.全民抗疫,众志成城。在这一关键时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人人有责,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
A.废弃口罩就地焚烧处理 B.勤洗手,多通风
C.营养均衡,提高免疫力 D.公共场所多用含氯消毒剂消毒
3.化学与生活息息相关,日常生活中的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
A.饮料瓶应放入可回收垃圾桶
B.室内发生大火应立即打开窗户求救
C.青少年应多晒晒太阳利于补钙
D.用活性炭可除去冰箱中的异味
4.黄山毛峰是我省名茶,驰名中外。茶叶中含有的茶多酚(C22H18O11)具有很强的抗氧化性和生理活性,关于茶多酚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在一定条件下可完全燃烧生成CO2和H2O
B.茶多酚含有51个原子
C.茶多酚中碳氢元素质量比为11:9
D.茶多酚是氧化物
5.如图所示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取用食盐 B. 连接装置
C. 干燥气体 D. 加热溶液
6.生物体中含有丰富的氮、氧、磷、钙等元素,有关信息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氮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4.01g
B.氧原子易失去电子
C.磷原子结构示意图中的X为5
D.钙和氧元素形成化合物化学式为CaO
7.下列有关事实的结论或解释合理的是( )
选项 | 事实 | 结论或解释 |
A | 水和酒精混合后总质量不变 | 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
B | 石墨和金刚石的物理性质差异大 | 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 |
C | 服用碳酸氢钠可缓解胃酸过多 | 酸碱可以发生中和 |
D | 汽油能去除衣物上的油污 | 汽油具有乳化作用 |
A.A B.B C.C D.D
8.为了反映实验过程中量的变化情况,针对不同的实验,四组同学分别绘制了相似的图像,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
A. 向一定量的二氧化锰中不断加入过氧化氢溶液
B. 一定质量的木炭粉在足量的氧气中充分燃烧
C. 向等质量块状和粉末状碳酸钙中分别加稀盐酸至过量
D. 向NaOH溶液中滴加盐酸溶液,pH值变化情况
9.下列实验操作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括号内为杂质)( )
选项 | 物质 | 目的 | 主要实验操作 |
A | 铁片与铜片 | 鉴别 | 表面颜色 |
B | 碳粉和二氧化锰 | 鉴别 | 取样,加入过氧化氢溶液,观察是否有气体生成 |
C | Na2CO3(NaHCO3) | 除杂 | 加适量稀盐酸,蒸发结晶 |
D | K2SO4溶液(KOH) | 除杂 | 滴加稀硫酸至pH等于7 |
A.A B.B C.C D.D
10.科学家在二氧化碳和氢气反应制取乙烯方面取得重大突破,该反应的微观过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乙烯的化学式为C2H4
B.反应中二氧化碳和氢气分子个数比为1:5
C.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
D.反应后分子总数减少
11.下表为硝酸钾和氢氧化钙的溶解度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温度/℃ | 0 | 20 | 40 | 60 | 80 |
硝酸钾(g) | 13.3 | 31.6 | 63.9 | 110 | 169 |
氢氧化钙(g) | 0.185 | 0.165 | 0.141 | 0.116 | 0.094 |
A.两种物质的溶解度都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B.20℃时,硝酸钾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为31.6%
C.向饱和氢氧化钙溶液中加入生石灰,冷却一段时间后,溶液中的氢氧化钙的溶质质量分数不变
D.80℃时硝酸钾溶液降温至20℃一定有晶体析出
12.某同学测得石灰石与一定量的稀盐酸充分反应后的溶液pH为2,取适量该溶液向其中逐滴加入碳酸钠溶液,其溶液的pH变化曲线如图所示。正确的是( )
A.滴加碳酸钠溶液时可以观察到白色沉淀和气泡同时生成
B.A处溶液中的阳离子只有氢离子
C.BC段是碳酸钠和盐酸在发生反应
D.D点处溶液中的溶质为NaCl,Na2CO3
二、科普阅读题
13.阅读下列短文,回答问题。
氨(NH3)是一种重要的化学物质,可用于制造硝酸和氮肥。氨主要来自于人工合成。1909年,弗里茨·哈伯成功地利用氨气和氢气合成出氨气。工业合成氨的流程如图(左)所示。为了找到合成氨反应合适的催化剂,人们做了6500多次实验,发现铁触媒效果较好。在铁触媒作用下,用体积比为1:3的氮气和氢气合成氨,当容器中氨的含量不再发生变化时(平衡时),测得氨的含量分别与温度和压强的关系如图(右)所示。至今全球合成氨年产量超千万吨,其中大约85%的氨用于生产氮肥,缓解了地球上有限的耕地资源与庞大的粮食需求之间的矛盾。
(1)请标出氨气中氮元素的化合价 。
(2)工业上获得大量N2的方法属于 变化(物理或化学);从微观角度看流程图中操作②,冷却过程发生了什么变化? 。
(3)请写出合成塔中步骤①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
(4)按下列条件进行合成氨反应,平衡时氨的含量最高的是 (填字母)。
A.200大气压、300℃ B.200大气压、500℃
C.400大气压、300℃ D.400大气压、500℃
三、综合题
14.如图是实验室常用的实验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①的名称是 。
(2)若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能用D装置收集氧气是因为氧气具有 且不与水反应的性质。
(3)将收集的氧气用作性质实验,如图F所示,水的作用是 。
(4)氢气是一种清洁能源。实验室用锌粒和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应选择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的组合是 (填字母)。
15.已知向饱和食盐水中通入氨气得到饱和氨盐水,饱和氨盐水能与CO2发生反应: 。某学习小组以饱和食盐水等为原料制备纯碱的主要流程如下:
(1)常温时,饱和氨盐水的pH (填“=”“<”或“>”)7.反应时,溶液中生成的NH4Cl中所含原子团的名称是 。
(2)过滤时,若过滤后滤液仍浑浊,其原因可能是 (任写一条)。
(3)热解时,NaHCO3分解得到纯碱、水和一种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16.冬季雾霾频发,某校社会实践小组的同学们,对某地区雾霾的成分、成因、危害及防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开启了项目性学习之旅。
【信息检索】
雾是浮游在空中的大量微小水滴。霾是可吸入颗粒物浓度较高造成的能见度较低的现象。霾的主要成分可能含有可溶性硫酸盐、硝酸盐,铵盐、不溶性有机物、黑碳、金属元素和其它元素。
【提出问题】
某地霾的成分是什么?
【实验准备】
选择该地重度雾霾天气,用SDLKC一1000型大流量TSP采样器在室外采集了15g大气中的可吸人颗粒物样品。
(1)活动一:初步了解霾的成因和成分。
请你联系实际填写关于雾霾的问卷调查表:
项目 | 雾霾频发的成因 | 控制雾霾频发的做法 | 政府采取的应急措施 |
① | 能源结构不合理 | 推广太阳能发电 | 人工降雨 |
② | 烧散煤取暖 | 集中供暖 | 向空中或地面洒水 |
③ |
| 推广新能源汽车 | 私家车限号出行 |
(2)查阅资料,霾中含有Al、Na、Zn、Pb、Hg、Cd等金属元素,其中的有害元素除Cd和Pb外,还有 。
(3)活动二:探究霾中是否含有铵盐和硫酸盐。
同学们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请完成实验报告:
实验方案 | 实验步骤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方案一 | 取5g样品,加少量熟石灰粉末,混合、研磨 |
| 含有铵盐 |
方案二 | 将取5g样品,加适量水,充分溶解后过滤,向 滤液中滴加 (填一种试剂的化学式) | 有白色沉淀生成 | 含有硫酸盐 |
(4)活动三:探究霾中是否含有黑碳。
同学们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创新实验。
【实验步骤】①将活动二得到的残渣,干燥后置于中间凹槽内;②向左边的凹槽中滴入足量过氧化氢溶液制O2,一段时间后,再在导管口接上气球;③向右边的凹槽内滴入澄清的石灰水;④接通电源,用热电阻丝点燃残渣。
步骤②滴入过氧化氢溶液一段时间后再在导管口接上气球的原因是 。
(5)【实验现象和结论】残渣剧烈燃烧,澄清石灰水 (填现象),说明霾中含有黑碳。
(6)注意:若答对第(6)(7)小题奖励3分,化学总得分不超过40分。
活动四:探究霾中是否含有硝酸盐。
【查阅资料】硝酸盐溶液中加Al片,加少量NaOH溶液,加热,会产生NH3,NH3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色。
甲同学根据上述资料,设计如下实验方案:
实验方案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取5g样品,加水充分溶解。取适量上层清液于试管中,加Al片和少量NaOH溶液,加热,在试管口放一片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 |
| 含有硝酸盐 |
(7)【交流研讨】
同学们对“活动三”和“活动四”的结论都产生了质疑。对“活动三”的结论产生质疑的理由是 ;对“活动四”的结论产生质疑的理由是 。
四、计算题
17.我国高铁建设走在世界前列,修建高铁需要大量铁矿石来炼铁,进而炼钢。
(1)有两种铁矿石的主要成分分别为Fe2O3和Fe3O4,其中含铁量较高的是 。
(2)工业上用含Fe2O3480t的赤铁矿为原料炼铁,反应的原理为: ,请计算炼得含铁96%的生铁的质量 。(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并写出解题过程)。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C
2.【答案】A
3.【答案】B
4.【答案】A
5.【答案】D
6.【答案】D
7.【答案】B
8.【答案】D
9.【答案】C
10.【答案】B
11.【答案】C
12.【答案】D
13.【答案】(1)
(2)物理;分子间隔变小
(3)
(4)C
14.【答案】(1)集气瓶
(2);不易溶于水
(3)吸收二氧化硫,防止污染空气
(4)BD或BE
15.【答案】(1)>;铵根
(2)滤纸有破损(或漏斗内液面高于滤纸的边缘等)
(3)
16.【答案】(1)汽车尾气的排放
(2)Hg
(3)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生成;硝酸钡溶液
(4)排尽装置内的空气,避免干扰
(5)变浑浊
(6)试纸变蓝
(7)可能含有不溶性有机物,它燃烧也会生成二氧化碳;可能是铵盐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的氨气
17.【答案】(1)Fe3O4或四氧化三铁
(2)解:设生成生铁的质量为x,则 解得x =350t 答:能生成生铁的质量为350t。
2023年安徽省合肥市长丰县中考二模化学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3年安徽省合肥市长丰县中考二模化学试题(含答案),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科普阅读题,实验题,流程题,科学探究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年安徽省合肥市名校联盟中考二模化学试题: 这是一份2023年安徽省合肥市名校联盟中考二模化学试题,共7页。
2023年安徽省合肥市瑶海区中考二模化学试题: 这是一份2023年安徽省合肥市瑶海区中考二模化学试题,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