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03 文言断句专练(1)-2022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之文言文阅读断句宝鉴
展开语文学科测评
测评内容: 文言断句 (1) 测评总分:75分 测评时间: 45分钟
班级: 姓名: 分数:
1. 用斜线(/)给下列短文断句。(限划8下)(5分)
子 曰 大 哉 尧 之 为 君 也 巍 巍 乎 唯 天 为 大 唯 尧 则 之 荡 荡 乎 民 无 能 名 焉 巍 巍 乎 其 有 成 功 也 焕 乎其 有 文 章
【答案】子曰/大哉尧之为君也/巍巍乎/唯天为大/唯尧则之/荡荡乎/民无能名焉/巍巍乎其有成功也/焕乎其有文章
【原文】子曰:“大哉尧之为君也!巍巍乎,唯天为大,唯尧则之。荡荡乎,民无能名焉。巍巍乎其有成功也,焕乎其有文章!”
【译文】孔子说:“真伟大啊!尧这样的君主。多么崇高啊!只有天最高大,只有尧才能效法天的高大。(他的恩德)多么广大啊,百姓们真不知道该用什么语言来表达对它的称赞。他的功绩多么崇高,他制定的礼仪制度多么光辉啊!”
2. 用斜线(/)给下列短文断句。(限划9下)(5分)
周 任 有 言 曰 陈 力 就 列 不 能 者 止 危 而 不 持 颠 而 不 扶 则 将 焉 用 彼 相 矣 且 尔 言 过 矣 虎 兕 出 于 柙龟 玉 毁 于 椟 中 是 谁 之 过 与
【答案】周任有言曰/陈力就列/不能者止/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且尔言过矣/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
【原文】周任有言曰:“‘陈力就列,不能者止。'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且尔言过矣,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
【译文】周任有句话说:‘尽自己的力量去负担你的职务,实在做不好就辞职。'有了危险不去扶助,跌倒了不去搀扶,那还用辅助的人干什么呢?而且你说的话错了。老虎、犀牛从笼子里跑出来,龟甲、玉器在匣子里毁坏了,这是谁的过错呢?”
3. 用斜线(/)给下列短文断句。(限划10下)(5分)
孔 子 曰 君 子 有 三 戒 少 之 时 血 气 未 定 戒 之 在 色 及 其 壮 也 血 气 方 刚 戒 之 在 斗 及 其 老 也 血 气 既衰 戒 之 在 得
【答案】孔子曰/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
【原文】孔子曰:“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
【译文】孔子说:“君子有三种事情应引以为戒:年少的时候,血气还不成熟,要戒除对女色的迷恋;等到身体成熟了,血气方刚,要戒除与人争斗;等到老年,血气已经衰弱了,要戒除贪得无厌。”
4. 用斜线(/)给下列短文断句。(限划10下)(5分)
楚 狂 接 舆 歌 而 过 孔 子 曰 凤 兮 凤 兮 何 德 之 衰 往 者 不 可 谏 来 者 犹 可 追 已 而 已 而 今 之 从 政 者 殆 矣 孔 子 下 欲 与 之 言 趋 而 辟 之 不 得 与 之 言
【答案】楚狂接舆歌而过孔子曰/凤兮凤兮/何德之衰/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已而已而/今之从政者殆矣/孔子下/欲与之言/趋而辟之/不得与之言
【原文】楚狂接舆歌而过孔子曰:“凤兮凤兮!何德之衰?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已而已而!今之从政者殆矣!”孔子下,欲与之言。趋而辟之,不得与之言。
【译文】楚国的狂人接舆唱着歌从孔子的车旁走过,他唱道:“凤凰啊,凤凰啊,你的德运怎么这么衰弱呢?过去的已经无可挽回,未来的还来得及改正。算了吧,算了吧。今天的执政者危乎其危!”孔子下车,想同他谈谈,他却赶快避开,孔子没能和他交谈。
5. 用斜线(/)给下列短文断句。(限划8下)(5分)
孟 子 曰 求 则 得 之 舍 则 失 之 是 求 有 益 于 得 也 求 在 我 者 也 求 之 有 道 得 之 有 命 是 求 无 益 于 得 也求 在 外 者 也
【答案】孟子曰/求则得之/舍则失之/是求有益于得也/求在我者也/求之有道/得之有命/是求无益于得也/求在外者也
【原文】孟子曰:“求则得之,舍则失之;是求有益于得也,求在我者也。求之有道,得之有命,是求无益于得也,求在外者也。”
【译文】孟子说:“寻求就能得到它,舍弃就会失掉它;这样寻求就有益于得到,因为所寻求的存在于我本身之内的缘故。寻求它有方法,得到它靠命运,这样寻求无益于得到,因为所寻求的在我本身之外的缘故。”
6. 用斜线(/)给下列短文画线处断句。(限划10下)(5分)
孟子曰:“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是 故 得 乎 丘 民 而 为 天 子 得 乎 天 子 为 诸 侯 得 乎 诸 侯 为 大 夫 诸 侯 危 社 稷 则 变 置 牺 牲 既 成 粢 盛 既 洁 祭 祖 以 时 然 而 旱 干 水 溢 则 变 置 社 稷
【答案】是故/得乎丘民而为天子/得乎天子为诸侯/得乎诸侯为大夫/诸侯危社稷/则变置/牺牲既成/粢盛既洁/祭祖以时/然而旱干水溢/则变置社稷
【原文】孟子曰:是故,得乎丘民而为天子,得乎天子为诸侯,得乎诸侯为大夫。诸侯危社稷,则变置。 牺牲既成,粢盛既洁,祭祖以时,然而早干水溢,则变置社稷。粢zī:古代供祭祀用的谷类。
【译文】孟子说:“百姓最为重要,代表国家的土神谷神其次,国君为轻。所以,得到民心的做天子,得到天子欢心的做国君,得到国君欢心的做大夫。国君危害到土神谷神——国家,就改立国君。祭品丰盛,祭品洁净,祭扫按时举行,但仍然遭受旱灾水灾,那就改立土神谷神。”
7. 用斜线(/)给下列短文画线处断句。(限划8下)(5分)
是故墨子言曰:古 者 有 语 曰 君 子 不 镜 于 水 而 镜 于 人 镜 于 水 见 面 之 容 镜 于 人 则 知 吉 与 凶 今 以 攻 战为 利 则 盖 尝 鉴 之 于 智 伯 之 事 乎 此 其 为 不 吉 而 凶既 可 得 而 知 矣
【答案】古者有语曰/君子不镜于水/而镜于人/镜于水见面之容/镜于人则知吉与凶/今以攻战为利/则盖尝鉴之于智伯之事乎/此其为不吉而凶/既可得而知矣
【原文】是故墨子言曰:“古者有语曰‘君子不镜于水,而镜于人。镜于水见面之容,镜于人则知吉与凶。’今以攻战为利,则盖尝鉴之于智伯之事乎?此其为不吉而凶,既可得而知矣。”
【译文】所以墨子说道:“古时有话说:‘君子不在水中照镜子,而是以人作镜子。在水中照镜,只能看出面容;用人作镜,则可以知吉凶。’现在若有人以为攻战有利,那么何不以智伯失败的事作借鉴呢?这种事的不吉而凶,已经可以知道了。”
8. 用斜线(/)给下列短文画线处断句。(限划10下)(5分)
列子曰:“色 盛 者 骄 力 盛 者 奋 未 可 以 语 道 也 故 不 班 白 语 道 失 而 况 行 之 乎 故 自 奋 则 人 莫 之 告 人莫 之 告 则 孤 而 无 辅 矣 贤 者 任 人 故 年 老 而 不 衰 智尽 而 不 乱。故治国之难在于知贤而不在自贤。”
【答案】色盛者骄/力盛者奋/未可以语道也/故不班白语道失/而况行之乎/故自奋则人莫之告/人莫之告/则孤而无辅矣/贤者任人/故年老而不衰/智尽而不乱。
【原文】列子曰:“色盛者骄,力盛者奋,未可以语道也。故不班白语道失,而况行之乎?故自奋则人莫之告。人莫之告,则孤而无辅矣。贤者任人,故年老而不衰,智尽而不乱。故治国之难在于知贤而不在自贤。”
【译文】列子说:“气色强盛的人骄傲,力量强盛的人奋勇,不可以和他谈论道的真谛。所以头发没有花白就谈论道,必然出毛病,又何况行道呢?所以自己奋勇,便没有人再教他。没有人教他,那就孤独没有帮助了。贤明的人任用别人,因而年纪老了也不衰弱,智力尽了也不昏乱。所以治理国家的困难在于认识贤人而不在于自己贤能。”
9.用斜线(/)给下列短文断句。(限划10下)(5分)
君 子 絜 其 身 而 同 焉 者 合 矣 善 其 言 而 类 焉 者 应 矣 故 马 鸣 而 马 应 之 牛 鸣 而 牛 应 之 非 知 也 其 埶 然 也 故 新 浴 者 振 其 衣 新 沐 者 弹 其 冠 人 之 情 也 其 谁 能 以 己 之 潐 潐 受 人 之 掝 掝 者 哉
【答案】君子絜其身而同焉者合矣/善其言而类焉者应矣/故马鸣而马应之/牛鸣而牛应之/非知也/其埶然也/故新浴者振其衣/新沐者弹其冠/人之情也/其谁能以己之潐潐/受人之掝掝者哉
【原文】君子絜其身而同焉者合矣,善其言而类焉者应矣。故马鸣而马应之,牛鸣而牛应之,非知也,其埶然也。故新浴者振其衣,新沐者弹其冠,人之情也。其谁能以己之潐潐,受人之掝掝者哉!埶:通“势”情势。潐:jiào〔~~〕古同“皭皭”,洁白,清白。
【译文】君子整洁自己的身心,因而和他志同道合的人就聚拢来了;完善自己的学说,因而和他观点相同的人就来响应了。所以马鸣叫就有马来应和它,牛鸣叫就有牛来应和它,这并不是因为它们懂事,而是那客观情势就是这样的。所以刚洗过澡的人总要抖一下自己的衣服,刚洗过头的人总要弹一下自己的帽子,这是人之常情啊。有谁能让自己的洁白蒙受别人的玷污呢?
10. 用斜线(/)给下列短文画线处断句。
每有一作,屡加赏进。游娱燕飨,必召同席。君加以谦德动不逾节常公之知日又加深矣君之声渐腾于江淮且达于京师矣时人谓常公能识真。寻而陆相贽知贡举,搜罗天下文章,得士之盛,前无伦比,故君名在榜中。
[节选自(唐)李贻孙《欧阳行周文集序》]
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
君 加 以 谦 德 动 不 逾 节 常 公 之 知 日 又 加 深 矣 君 之 声 渐 腾 于 江 淮 且 达 于 京 师 矣 时 人 谓 常 公 能 识 真
【答案】君加以谦德/动不逾节/常公之知/日又加深矣/君之声/渐腾于江淮/且达于京师矣/时人谓常公能识真
【解析】断句时应先初步了解语句大意,然后根据句子结构特点和语言标志,先断开容易理解的语句。本题明显的语言标志是两个句末语气词“矣”和一个句首发语词“且”,可先行断开。再依据上下文的文意破解难点。
【译文】
每逢他有文章问世,就屡次加以赞赏激励。游玩宴饮,一定会招来欧阳行周同席。欧阳行周更加谦让有礼,一举一动绝不会失礼。常公对他的了解,随着时间更深入了。欧阳行周的名声逐渐在江淮一带响亮起来,并且都传到京城去了。当时的人认为常公善于识别真正的人才。不久,宰相陆贽主管科举考试,搜罗天下文章,录取士人之多,之前没有人能跟他相比,所以欧阳君的名字自然也在榜中。
11. 用斜线(/)给下列短文断句。(限划10下)(5分)
夫 杨 横 树 之 即 生 倒 树 之 即 生 折 而 树 之 又 生 然 使 十 人 树 之 而 一 人 拔 之 则 毋 生 杨 矣 夫 以 十 人 之 众 树 易 生 之 物 而 不 胜 一 人 者 何 也 树 之 难 而 去 之 易 也。 《树难去易》
【答案】夫杨/横树之即生/倒树之即生/折而树之又生/然使十人树之而一人拔之/则毋生杨矣/夫以十人之众/树易生之物/而不胜一人者/何也/树之难而去之易也。
【解析】前面依据句式结构的对称(如排比、对偶)来断句;句首转折连词“然”;句中连词“则”与上句中“使”相连,“矣”句末语气词;“夫”句首发语词,“何也”一个完整的疑问句式。
【译文】杨树,横着栽它可以长,倒着栽它也可以长,折断它也可以长。但是如果让十个人栽树,一个人在后面拔,那么就没有一棵树可以成活生长了。以十人之多,栽容易生长的东西,却不能够胜过一个人的力量,什么原因呢?栽树难而拔树容易呀。
12. 用斜线(/)给下列短文断句。(5分)
子 墨 子 怒 耕 柱 子 耕 柱 子 曰 我 无 愈 于 人 乎 子 墨 子 曰 我 将 上 大 行 驾 骥 与 牛 子 将 谁 驱 耕 柱 子 曰 将 驱 骥 也 子 墨 子 曰 何 故 驱 骥 也 耕 柱 子 曰 骥 足 以 责 子 墨 子 曰 我 亦 以 子 为 足 以 责。 《墨子怒责耕柱子》
【答案】子墨子怒耕柱子/耕柱子曰/我无愈于人乎/子墨子曰/我将上大行/驾骥与牛/子将谁驱/耕柱子曰/将驱骥也/子墨子曰/何故驱骥也/耕柱子曰/骥足以责/子墨子曰/我亦以子为足以责。
【解析】句首两个名词“耕柱子”(姓名)相连,其中间要断句;注意动词“曰”与说话内容的关系,“乎”句末疑问语气词;“子墨子”人名,“上”动词,其宾语是“大行”;动词“驾”的宾语是“骥与牛”;“谁驱”是宾语前置,应为“驱谁”,疑问句式;以下只需注意人名、动词“曰”及句末语气词“也”即可。
【译文】墨子对耕柱子发怒,耕柱子说:“难道我就没有胜过旁人的地方吗?”墨子问:“假如我要上太行山去,用一匹良马或一头牛来驾车,你说我将驱赶哪一匹呢?”耕柱子答道:“当然驱赶良马了。”墨子问:“为什么要良马呢?”耕柱子说:“因为良马值得用来鞭责。”墨子说:“我也以为你是值得鞭责的。”
13. 用斜线(/)给下列短文断句。(5分)
史 官 曰 交 友 之 道 难 矣 人 当 意 气 相 得 时 以 身 相 许 若 无 难 事至 事 变 势 穷 不 能 蹈 其 所 言 而 背 去 者 多 矣 况 既 死 而 能 养 其 亲 乎 吾 观 杜 环 事 虽 古 所 称 义 烈 之 士 何 以 过 而 世 俗 恒 谓 今 人 不 逮 古 人 不 亦 诬 天 下 士 子 哉。
【答案】史官曰/交友之道难矣/人当意气相得时/以身相许/若无难事/至事变势穷/不能蹈其所言而背去者多矣/况既死而能养其亲乎/吾观杜环事/虽古所称义烈之士何以过/而世俗恒谓今人不逮古人/不亦诬天下士子哉。
【解析】“曰”提示下文的引用。要停顿。两个“矣”及“乎”“哉”都是句末语气词,“矣”表达感叹,分别译为“啊”“了”,“况…乎”固定结构,表示疑问语气“何况…呢?”,“不亦…哉”表示反问语气,译为“不也是…吗”。把这几处断开之后,再结合语境、文意,解题就容易多了。
【译文】史官说:交友之道太难(把握)了。当两人意气相投之时,友人可以以身家性命相许诺,好像(为了你什么事都可以办)世上没有什么难事了。等到世事发生变化你已走投无路(需要他)的时候,却不能履行当初所说的话背离你而去的人实在太多了。更何谈在(你)死了之后能照顾你的亲人呢?我观察杜环的事迹,即便是古代所称赞的忠义烈士又哪里能超过他啊!世俗常常说今人不如古人,这不也是冤屈了全天下的士人了!”
14. 用斜线(/)给下列短文断句。(5分)
(赵围于秦)齐人、楚人救赵。赵人乏食,请粟于齐,齐王弗许。周子曰:夫 赵 之 于 齐 楚 扦 蔽 也 犹 齿 之 有
唇 也 唇 亡 则 齿 寒 今 日 亡 赵 明 日 患 及 齐 楚 矣 且 救 赵 高 义 也 却 秦 师 显 名 也 不 务 为 此 而 爱 粟 为 国 计 者 过 矣。
【答案】夫赵之于齐楚/扦蔽也/犹齿之有唇也/唇亡则齿寒/今日亡赵/明日患及齐楚矣/且救赵/高义也/却秦师/显名也/不务为此而爱粟/为国计者/过矣。
【解析】“夫赵之于齐楚扦蔽也犹齿之有唇也”“且救赵高义也”“却秦师显名也”,这三个句子都是判断句,主语和宾语之间要断开。再如“今日亡赵明日患及齐楚矣”的“亡”是使动用法,“使……灭亡”,原文的意思是说如果秦灭掉了赵国,将来祸患就会降临到齐楚的头上,所以“亡赵”之间不能断开。另外,这个语段中频频出现的“也”“矣”都是句尾语气词,“夫”“且”都是发语词,“唇亡则齿寒”的“则”、“不务为此而爱粟”的“而”都是句中连词。根据文意,结合词法、句法知识,不难正确断句。扦蔽:屏障。
【译文】(赵国被秦国围困)齐国、楚国去解救赵国。赵国人粮食匮乏,向齐国请求救助,齐王不答应。周子说:“赵国对于齐国、楚国来说,是屏障。就像牙齿和嘴唇的关系,嘴唇没了牙齿就会感到寒冷。今天赵国灭亡了,明天就会祸及齐国、楚国。况且援救赵国,表明我国非常仁义,打退秦国军队,能使我们扬名诸侯。不为了这个而吝惜粮食,这是作为治理国家的人的过失”。
15. 用斜线(/)给下列短文断句。(5分)
汉 六 年 正 月 封 功 臣 良 未 尝 有 战 斗 功 高 帝 曰 运 筹 策 帷 帐 中 决 胜千 里 外 子 房 功 也 自 择 齐 三 万 户 良 曰 始 臣 起 下 邳 与 上 会 留 此 天 以 臣 授 陛 下 陛 下 用 臣 计 幸 而 时 中 臣 愿 封 留 足 矣 不 敢 当 三 万 户 乃 封 张 良 为 留 侯 与 萧 何 等 俱 封。(《史记•留侯世家》)
【答案】汉六年正月/封功臣/良未尝有战斗功/高帝曰/运筹策帷帐中/决胜千里外/子房功也/自择齐三万户/良曰/始臣起下邳/与上会留/此天以臣授陛下/陛下用臣计/幸而时中/臣愿封留足矣/不敢当三万户/乃封张良为留侯/与萧何等俱封
【解析】时间:汉六年正月;历史人物:良=张良=子房,高帝,萧何;官职:三万户,侯;历史地名:下邳,留。这段文言中,涉及古代文化常识有历法、地理、历史、官职、姓名等,如能借助这些常识来断句,理解起来便容易许多。
【译文】:汉六年(前201)正月,封赏功臣。张良不曾有战功,高帝说:“出谋划策于营帐之中,决定胜负在千里之外,这就是子房的功劳。让张良自己从齐国选择三万户作为封邑。”张良说:“当初我在下邳起事,与主上会合在留县,这是上天把我交给陛下。陛下采用我的计谋,幸而经常生效,我只愿受封留县就足够了,不敢承受三万户。”于是封张良为留侯,同萧何等人一起受封。
专题03 文言断句专练(1)-2022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之文言文阅读断句宝鉴(学生版): 这是一份专题03 文言断句专练(1)-2022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之文言文阅读断句宝鉴(学生版),共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用斜线,用斜线,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下列试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专题08 文言断句专练(6)-2022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之文言文阅读断句宝鉴: 这是一份专题08 文言断句专练(6)-2022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之文言文阅读断句宝鉴,文件包含专题08文言断句专练6-2022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之文言文阅读断句宝鉴教师版doc、专题08文言断句专练6-2022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之文言文阅读断句宝鉴学生版doc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3页, 欢迎下载使用。
专题07 文言断句专练(5)-2022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之文言文阅读断句宝鉴: 这是一份专题07 文言断句专练(5)-2022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之文言文阅读断句宝鉴,文件包含专题07文言断句专练5-2022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之文言文阅读断句宝鉴教师版doc、专题07文言断句专练5-2022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之文言文阅读断句宝鉴学生版doc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3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