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7:人与自然-备战2022年高考写作之如何运用诗词名句写作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3213182/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主题7:人与自然-备战2022年高考写作之如何运用诗词名句写作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3213182/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主题7:人与自然-备战2022年高考写作之如何运用诗词名句写作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3213182/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所属成套资源:备战2022年高考写作之如何运用诗词名句写作 素材
主题7:人与自然-备战2022年高考写作之如何运用诗词名句写作
展开主题7:人与自然目录:01.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02.寄语洛城风日道,明年春色倍还人。03.草不谢荣于春风,木不怨落于秋天。04.庭树不知人去尽,春来还发旧时花。05.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段香。06.草术有本心,何求美人折!07.人言落日是天涯,望极天涯不见家。08.茅檐长扫净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09.世事波上舟,沿洄安得住。10.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11.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12.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 ※※※※※※※※※※※※※※※※※※ 01.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李白《月下独酌四首·其一》★古文今解暂且与明月、影子相伴,趁此春宵要及时行乐。★适用话题把握当下、青春追求、享受生命用法提点李白月下独酌,面对明月与影子,似乎在无形中形成了三人共饮的画面。在这温暖的春夜,李白边饮边歌边起舞,月与影也紧随他那感情的起伏而起伏,仿佛也在分享他饮酒时的欢乐与忧愁。正如林语堂所说:“它是一种诗意的与自然合调的信仰,这使生命随着人类情感的波动而波动。”月本无情,人自多情而已。在写作时,我们可以引用此句,写出对自我生命的审视,对青春年华的反思。佳句速写生命的追求中,充满了各种各样的欢乐。而正值青春的我们自当“行乐须及春”。可这种乐是什么?“行乐”,非行沉迷游戏或无所事事的虚拟之乐,而应该是奉献之乐、充实之乐。人生中,总有一些东西的价值超过生命,如道德、责任、家国情怀等,这些都值得我们不惜以生命为代价去追求。与其贪生怕死,不如做杜富国,哪怕坠入万丈深渊也要以血肉之躯封住危险;与其怯懦卑鄙,不若为刘传健,万里高空的临危不惧中隐藏着的是充满使命感的责任与坚守。为己而活,不若为人而活;为人而活,不妨为崇高而活。如此,才能畅享生命之乐! 02.寄语洛城风日道,明年春色倍还人。——杜审言《春目京中有怀》★古文今解我在这文里向着遥远的洛阳,对着春天的景物说,等我和朋友再相聚的时候1一定亚加倍地还给我一个更美的春色啊!★适用话题发展变化、寄予美好、转换思维用法提点时逢春日,鲜花盛开,面对美景,思友之情油然而生,于是杜审言写下了这首诗,它本是怀人思念之语,然而却别有一番哲理之趣。 诗人太熟悉洛阳的一切了,他思念洛城的人,也怀念洛城的风日,更留恋洛城的春光美景。“倍还人” 的春色,冲淡了思念的荫翳愁绪,使之具有- -番明媚之趣。事物都是发展变化的,变化中有的逐渐衰亡,有的越发葱茏。我们应相信社会的发展会越来越好,就好比绮丽的春色,明年定会胜于现在。佳句速写当世人皆叹“风住尘香花已尽”,怨“曲窗冷雨一灯孤”之时,偏有人朗声道“寄语洛城风日道,明年春色倍还人”,如清夜鸣钟。事物往往有其好的一面,人生短暂到让人不舍得用郁郁寡欢未把它填满。让思维转个弯,在消逝中找寻美丽,在失去中找寻收获。于是当道边柳絮吐白,上下经舞,不对放下心中执念的“单水也知势,朝华竟白头”。让思维转个弯,庄周的“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亦不失为一种人性的事真与可爱、意气的豁达与豪迈。 03.草不谢荣于春风,木不怨落于秋天。——李白《日出行》★古文今解草不对春风的爱抚表示感谢,落叶也不对秋风的凋残表示埋怨。★适用话题自然和谐、顺势而为用法提点本诗有感于现实而发,强调四时更迭、日月轮回、宇宙万物都有自己的规律。在李白看来,正确的态度应该是:顺应自然规律,同自然融为一体,混而为一-,在精神上包罗和占有天地宇宙。人如果做到了这一点,就能够达到与溟滓“齐生死”的境界了。这种思想,表现出一一种朴素的唯物主义观。无论是写作还是做人,我们都应该明白一个道理,即人处其中,唯有按照自然万物之规律办事,才能达到事半功倍之效。佳句速写世间万物,日月兴替,自有规律。顺其自然,当为处世之道。顺其自然,是李白笔下“草不谢荣于春风,木不怨落于秋天”的草荣木落,是柳宗元笔下郭橐驼“顺木之天,以致其性”的枝繁叶茂,是庄子笔下庖丁“批邻导家”“因其固然”的游刃有余。我们身处繁复的世事之中,首先要认清事物发展变化的客观规律,进而按照客观规律办事,方可达到预期的效果。 04.庭树不知人去尽,春来还发旧时花。——岑参《山房春事二首·其二》★古文今解园中树木怎能知道,人已散尽,庭院已失去了繁华,一年一度春风又吹过,它依然开着昔日的鲜花。★适用话题时代变迁、物是人非、思辨精神用法提点梁孝王曾在梁园中设宴,热闹非凡:百鸟鸣啭,繁花满枝,车马接轸,仕女云集。当年盛景,如今所见则是:“梁园日暮乱飞鸦,极目萧条三两家。’诗人不说自己深知物是人非,却偏从对面翻出,说是“庭树不知”;不说此时梁园颓败,深可伤悼,自己无心领略春光,却说无知花树遵循自然规律,偏在这一片萧条之中依旧开出当年的繁花。我们不仅可以引用此句展现文章的思辨性,还可以学习诗人十分巧妙的反衬手法。佳句速写人生是短暂的,自然却是永恒的。“庭树不知人去尽,春来还发旧时花。”人生是一条单行道,但路上的风景却不是唯一。诚如诗人曾言:“你 知道一朵花啊,她在盛开的时候,不会关心你有没有欣赏她。世人皆是这时光长河里微不足道的水滴,孕育万物的自然却是流淌着的河流本身,它以其亘古不变的厚重与淡然震撼着每一个人,震撼着每一个心怀尊崇、潜心仰望它的人。 05.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段香。——卢梅坡《雪梅·其一》★古文今解梅花须逊让雪花三分晶莹洁白, 雪花却榆给梅花一 股清香。★适用话题各有所长、取长补短、自信自知用法提点比较是我们认识事物的好方法,有比较才能有鉴别。正如此句就通过比较告诉我们任何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有长处必然也有短处。每个生命都是独特的个体,都有着自己独特的价值和意义。世界因不同而精彩,人生因不同而丰盈。我们不必自傲于一己之所长,更不必自卑于一己之所短。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正如梅雪之争,与其梅逊三分白,雪输一段香,不若如雪就尽情展现自己的洁白与轻盈,似梅就恣意散发自己的魅力与馨香。青少年应在自我的审视中扬长避短,从而觅得生命的诗意栖居之地。佳句速写近年来,我国科技不断崛起,北斗导航系统的发展,移动支付的快捷,大国重器的出世,都让世界为之震惊,我国甚至获得了制造业大国的荣誉。但我们仍有许多科技落后于他国,一些尖端科技还得依赖国外。“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意大利有句名言称:“一个人的完美之处在于找到自身的缺点。”于国家而言,要做到的便是发现并弥补短处,加快研发速度,早日取得突破。于个人而言,学会承认自己的不足,才是聪明人的行为。 06.草术有本心,何求美人折!——张九龄《感遇》★古文今解草木散发香气源于天性,怎么会求观赏者攀折呢?★适用话题自我价值、独立思考、扬长避短用法提点花草树木散发芬芳,并非有意希求人们来折取它,欣赏它,而是纯粹由于它们的本性。志高德美本是自身追求,又何须以此博得他人欢心。此句虽没有写人,但读者不难看见“人”,不难看到珍视名节、洁身自好之士的品德。写作时我们可以用此句强调:守住自己的初心,专注于自身所长,发挥独特实力,自然就能够芬芳四溢,不必去求得他人欣赏,也不必通过他人的评价来实现自己的价值。佳句速写命的肆意酒脱源于能力的出 众与内心的强大。生命当有三毛“我笑,便面如春花,定是能感动人的”的魅力所在:有北野武“我还有改变的可能性。一想起这一点,我就心潮澎湃”的永恒前行。有自信而让人信服,有魅力而使人赞同,有改变而使人跟随。“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当我们的果树上级满芳果,何愁种子不能飘向四方?“草木本有心,何求美人折! "当我们芬芳四溢,何求别人攀附折枝? 07.人言落日是天涯,望极天涯不见家。——李觏《乡思》★古文今解人们都说太阳落山的地方就是天涯,我竭力朝天涯眺望,也没有看到我的家。★适用话题家国情怀、乡愁、赤子之心用法提点诗人写“望”,但从“望的感受上落笔,不具体写望见些什么。那日,当他远望时正值黄昏,夕阳西坠,他遥望故乡,故乡不见,远在天涯。这时候,他看到了落日,又想到落日之处就是天涯,然而虽能明明白白地看得见落日,却怎样也望不到故乡。我们可以将此句运用到家国情怀类主题写作中,以深刻刻画思乡的愁苦,以及对故乡的热爱。佳句速写“看到月亮便是思乡,目见梧桐即是悲秋”,若我们的语文真的变成了一个个公式,那一切情感的流露都只会变得苍白无力。考卷上的大雁即是思乡,殊不知还有那“人言落日是天涯,望极天涯不见家”的远眺;书本中一篇《秋声赋》,从此秋天都等同于悲,却偏有人高唱“我言秋日胜春朝”一无可厚非,课堂是形成语文素养的沃土,书本是提升语文素养的捷径,但只有融自己的真情实感于生活之中,才能沏出一杯拥有自己味道的语文香茗。 08.茅檐长扫净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王安石《书湖阴先生壁》★古文今解茅草房庭院经常打扫,洁净得没有一丝青苔。花草树木成行成垄,都是主人亲手栽种。★适用话题亲近自然、远离喧嚣、寄情山水用法提点性高洁、富于生活情趣之人并不会因为环境而丢失了生活的诗意。即便所居仅为“茅檐”,但他不仅“扫”,而且“长扫”(即常扫),以至于“静无苔”;“花木成畦”,非赖他人,而是亲“手自栽”。清静脱俗、朴实勤劳的高士,徜徉于山水之间,当然比别人更能欣赏到自然的美,更能感受到山水的亲近。此句可用于论述生命的诗意不在于所居是闹市还是陋巷,而在于内心的澄澈这一观点。佳句速写是否,那种“茅檐长扫净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的闲情雅致,已被锁进冰冷的门窗之中?是否,那种万物皆美的感知,已在物欲横流的快节奏生活中遁于无形?是否,那种“贫穷而听着风声”的审美,已被淹没在物质为上的浮躁之中?实用诚可贵,求美价更高!坚实的物质基础当然可以给我们提供更快乐的日常,而拥有一颗能审美的心和一双发现美的眼睛更为我们的生活添彩。 09.世事波上舟,沿洄安得住。——韦应物《初发扬子寄元大校书》★古文今解人情世事犹如波上的小船,内流洄旋岂能由自已作主?★适用话题个人意志、坚定自我、环境成就个人、个体与整体用法提点身世飘浮不定,如波上的行舟,要么被流水带走,要么在风浪里打转,世事怎能由个人作主呢?很多时候,我们不得不感叹个人的渺小与卑微一既把握不了时代的风云变幻,又把握不准自己的前程。然而,我们是否就该因此而沉沦呢?在写作时,可以应用此句论述生命或许就是在不屈的抗争中,展现出伟大与不凡,实现意义与价值。个人如此,国家与民族又何尝不是呢?佳句速写韦应物感叹“世事波上舟,沿洄安得住”,世事如海波谲云诡,个人如扁舟一叶,似乎无法把握自己命运的前程。然而我们是否就该认命,任世事所欺不为不动呢?既然不能透过预测来生活,何不踏踏实实地“固执”“镇静”地向前走去。没有筹划做基础的预测,只能是空中楼阁,免不了由盲目乐观坠入绝望的深渊。相反,理性的人不会有宿命感,反而会有种强烈的使命感。这种使命感就是:我虽看不清下一站的模样,却看得见通往远方的轨道。换言之,前往每一站的路该怎么走,我都会认真规划。 10.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陈子昂《登幽州台歌》★古文今解想到只有那苍茫天地悠悠无限,自己止不住满怀悲伤热泪纷纷。★适用话题抓独、卑微、抗争、不屈、慷慨悲怆用法提点这是一声对人生短暂的感喟,天地悠悠、人生匆匆,短短的几十年真如白驹过隙,转瞬之间就消失了。这种感叹既可以引出及时行乐的颓废思想,也可以引发加倍努力奋斗的志气。自古以来有多少仁人志士并不因感到人生短暂而消沉颓唐,反而更加振作精神,使自己有限的一-生取得接近无限的意义。在写作时,我们可以取此句悲壮苍凉之意,奏起个体生命不屈的抗争之吹。佳句速写生不必逢时也。若君以为,生于乱世则遭难于身,生于太平盛世则高枕无忧,则君将悔矣。有言道:“乱世出英雄。 ”造就英雄伟才之因非时非出身也,而因人也。孟子日:“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人若有才,自当奋力拼搏,创造时机,定不会“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人若有才,终将有用武之地,英雄不问出处,是英才或庸才,以其所成之就而论之。成大事者,看已之才德,而非天时地利也。 11.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崔颢《黄鹤楼》★古文今解暮色渐渐漫起,哪里是我的家乡?只见一片雾霭笔罩江面,让人更生烦愁。★适用话题乡情难却、精神慰藉、诗意家园用法提点这首诗是吊古怀乡之佳作。诗人登临古迹黄鹤楼,泛览眼前景物,即景而生情,诗兴大作,脱口而出,一泻千里。太阳落山,黑夜来临,鸟要归巢,船要归航,游子要归乡,然而天下游子的故乡又在何处呢?江上的雾霭一片迷蒙,让人眼底仿佛也生出了浓浓迷雾,那是一种隐隐的泪花和心系天下苍生的广义乡愁。问乡乡不语,思乡不见乡。面对此情此景,谁人不生乡愁也无由。日暮乡关,是对家乡的寻觅,也是对精神家园的探寻,其实,每个人心中都隐藏着-个回不去的家园。佳句速写江南水师学堂的勤奋学子,路矿学堂的热血男儿,东渡求索的轩辕后裔。每迈出一步都碾踏出一个不凡的绝响,每一次前行都印记着一个执着的渴盼。东瀛国度的烂漫櫻花无法缭绕沉默的思索,上野的冬雪也不能安抚国弱的愤懑,“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游子的酸楚血泪漫透了故国慈母的心扉,仙台的解剖只能看到淋滴的残暴和肆虐的善行,恩师的教诲与善德只能缓解窘迫的尴尬,,去不能抹平先生那饱曼欺凌的悲伦与哀鸣。 12.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刘禹锡《西塞山怀古》★古文今解人世间有多少叫人感伤的往事,西塞山依然背靠着滚滚的长江。★适用话题以古鉴今、回首往昔、把握当下用法提点句是诗人触景生情,对历史上的兴亡发出的伤心慨叹。在某些方面,人们似乎总不接受历史的教训,不断在循环往复地因袭着前人的失误而不自省。正如杜牧在《阿房宫赋》中所说:“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写作时引用此句,不仅能写出对时代更迭的感叹,也能表达出对个人遭遇的悲诉,充分表现悲痛之情。佳句速写“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当青春岁月将我的快乐与忧伤镌刻在记忆中时,随之而来的是青春的梦想在岁月中沉淀,被往事所尘封。现实生活与梦想的渐行渐远,让我感受到寂寞与惆怅。回首往事,为了今天,过去的我放弃了许多;感念未来,也知道今天的我会为未来放弃更多。前方多艰,但人生的梦想却永远无法放弃,正如我于书籍之难舍难弃一般。虽布满荆棘,但人生的路只有一条,所以我将披荆斩棘走下去。只希望在未来的某一时刻,我能像今天一样骄傲地说:“再回首, 梦依旧。
![英语朗读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c2c32c447602804dcbaa70980ee6b1a1.jpg)